2021年高二第一次段考(生物)

合集下载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联考 生物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联考 生物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卷生物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2、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2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B.从多对到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C.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D.设计测交实验对假说进行验证2.如图是某动物细胞(2n)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一个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细胞的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B.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C.该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D.该细胞分裂后会产生两个次级卵母细胞3.如图是艾弗里及其同事以肺炎链球菌为实验材料,探究生物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S型细菌的DNA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B.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该实验能说明DNA的水解产物不是遗传物质D.配制的培养基应适合肺炎链球菌的生长和繁殖4.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性状组合B.基因重组只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C.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5.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发生的变异都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型频率C.新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D.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存在协同进化6.下列关于人体体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体液中含量较多的是细胞内液B.体液中血液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组织细胞进行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内液D.体液中除了大量水以外,还有许多离子和化合物7.下列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O2③Na+④载体蛋白⑤胃液⑥神经递质⑦RNA聚合酶⑧胰岛素A.②③⑤⑧B.③④⑤⑥C.①④⑤⑦D.③⑤⑦⑧8.如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部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中悬浮着大量的淋巴细胞B.图中②处蛋白质的含量大于①③处C.图中③为组织间隙,其中体液为组织液D.由②中体液的流向可判断a处营养物质含量低于b处9.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食用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总量增加B.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产生过多的乳酸使内环境pH明显下降C.由于内环境Ca2+过多引起的肌无力,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衡引起的疾病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稳定不变10.体内含有的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占体液的1/3C.细胞外液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等D.人体消化道内的液体属于细胞外液11.当肝脏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导致细胞破裂后,会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成为判断肝脏功能的一项指标。

深圳实验学校2020_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题

深圳实验学校2020_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题

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题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第一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1.下列有关生物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有几项()①某父本细胞的基因型从AaBb变为AaB,此变异为基因突变②非同源染色体上某片段的移接,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③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④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生物的性状一定发生改变A.1项B.2项C.3项D.0项2.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可能导致D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或滞后B.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改变C.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替换方式中对性状影响较小的通常是增添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有明确的因果关系,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3.某膜蛋白基因在其编码区的5′端含有重复序列CTCTT CTCTT CTCTT,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TCTT重复次数改变不会引起基因突变B.CTCTT重复次数增加提高了该基因中嘧啶碱基的比例C.若CTCTT重复6次,则重复序列之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变D.CTCTT重复次数越多,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4.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杂合子个体因能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的血红蛋白,所以不表现出镰刀型贫血症状,还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致病基因的出现对个体是不利的B.该病不可通过光学显微镜检测出来C.该病杂合子个体中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表达的机会均等D.该致病基因的产生是碱基对发生增添、缺失、替换的结果5.下列关系中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A.同源染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之间B.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之间C.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之间D.不同类型细菌的基因之间6.基因型AaBb个体的某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基因型AB、aB、Ab、ab 4个精子(仅考虑一处变异),下列关于这两对非等位基因的位置及变异情况的分析成立的是()A.遵循分离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发生了基因突变C.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发生了基因突变D.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发生了交叉互换7.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豌豆植株在有性生殖时,一对等位基因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有性生殖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C.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一对性状的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D.由碱基对改变引起的DNA分子结构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8.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下图所示。

2021-2022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I)

2021-2022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I)

2021-2022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I)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计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选择题(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通过汗液和尿排泄代谢废物 B.血液运输氧气和代谢废物增加,会使呼吸C.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D.血液中的CO2加深2.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作用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3.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A.B细胞 B.T细胞 C.效应B细胞D.效应T细胞4.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内环境稳态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5.吃糖1小时后,在胰静脉的血液中,下列物质中会明显增多的是A.胰蛋白酶 B.胰淀粉酶 C.胰岛素 D.胰高血糖素6.下列液体中不含抗体的是A.细胞内液 B.血清 C.乳汁 D.组织液7.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A.浆细胞 B.记忆淋巴细胞 C.过敏反应 D.免疫反应8.在下列关于机体水和无机盐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增加C.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9.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A.造血干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10.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 )A. 刺激强度的大小B. 感受器的兴奋性C. 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D. 效应器的兴奋性11.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12.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内,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是()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C.自身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13.肾小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之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如果流经肾小管的原尿中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且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液量将会A.不变 B.减少 C.增加 D.不确定14.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中所起的作用是A.对抗原的处理、传递、识别 B.对抗原的处理、识别、传递C.对抗原的传递、处理、识别D.对抗原的识别、处理、传递15.将胰岛素注入人的血液中会出现的现象是A.糖元的合成减少B.血糖含量增加C.肌肉对葡萄糖的消耗增加 D.非糖物质的合成减少16.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方向是:A.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B.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C.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D.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17.T淋巴细胞起源于A.骨髓B.胸腺 C.脊髓D.脾脏18.给某人踝关节处注入局部麻醉药,此处暂时失去了痛觉,但还能运动,该局部麻醉药作用的结构是()A.神经中枢B.突触C.感受器和传入神经D.传出神经和效应器19.下列关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生理变化,正确的是A.皮肤血管舒张 B.皮肤温度下降 C.皮肤血管收缩D.骨骼肌松弛20.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21.人体下丘脑不能完成的生理功能是A.体温调节 B.血液pH的调节C.内分泌的调节 D.水平衡的调节22.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23.医生给一位肾功能衰竭的病人移植了一个健康的肾脏,尽管医生的手术做得很成功,但是几周后,这个移植的肾脏仍然坏死了,这是人体免疫反应造成的,在这个免疫反应中,移植的肾属于A.病原体 B.吞噬体 C.抗原 D.抗体24.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2021年高二上学期段考生物试卷(必修)(12月份)含解析

2021年高二上学期段考生物试卷(必修)(12月份)含解析

2021年高二上学期段考生物试卷(必修)(12月份)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如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B.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C.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可以变化,否则机体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2.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B.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②中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①中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人体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C.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4.如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其中哪一条最为准确()A.A B.B C.C D.D5.图表示一反射弧,若在S点处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有()A.感受器产生感觉B.兴奋在该神经元内只向效应器单方向传导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D.兴奋以化学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内传导6.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C.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D.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7.突触小泡中含有乙酰胆碱,它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以被胆碱酯酶所分解.有机磷则能够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当人体发生有机磷中毒时,会发生的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8.下丘脑细胞不具有的作用是()A.产生渴觉,发出喝水的指令B.合成并分泌某些激素C.合成并分泌某些递质D.感受某些刺激,形成神经冲动9.如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调节方式的特点是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B.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则靶细胞是肾小管、集合管细胞C.如果分泌细胞是胰岛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肝细胞D.如果靶细胞为性腺细胞,则分泌细胞可以为垂体细胞10.下列激素中,既能促进机体某些部位的活动,又能抑制另外一些部位活动的一组是()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11.下列是关于抗利尿激素调节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与渗透压变化的关系.B.乙图表示饮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与渗透压变化的关系.C.丙图表示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变化.D.丁图a点时注射的不可能是抗利尿激素.12.当抗原首次入侵机体时,分化为浆细胞的是()A.吞噬细胞 B.T细胞C.B细胞D.记忆细胞13.如图表示人体某一免疫过程,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表示的是细胞免疫过程,且细胞a是吞噬细胞B.同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细胞b能大量分化成细胞cC.图中d为抗体,且能分布到血液或内环境中起作用D.若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T淋巴细胞14.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其主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人血液后成为抗原,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会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一现象在免疫学原理相同()A.少数患者注射青霉素后产生休克反应B.感染HIV病毒导致人体免疫机能缺失C.注射流感疫苗后人体产生相应抗体D.红斑狼疮的病理15.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点是促进根生长的浓度B.b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最佳浓度C.c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浓度D.d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浓度16.如图甲为接受单侧光照的胚芽,图乙为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的胚根,下列关于生长素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a处和c处的作用效果可能不同B.a侧生长素浓度降低抑制生长C.b侧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D.c、d两点生长素浓度相同促进生长17.下列哪一项是通过减少生长素产生量而发生的()A.修剪树篱,降低其高度,可以使其枝繁叶茂B.稻农将水稻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水中一段时间,促其早发芽C.将未成熟果实密封一段时间,果实成熟时间缩短D.移栽树苗之前,将部分叶片摘除,树苗更容易成活18.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长素对根、芽、茎3种器官生长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芽、茎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抑制了芽的生长D.3种器官对生长素反应的灵敏程度依次为:茎>芽>根19.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恶苗病是赤霉素作用的结果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脱落酸可促使老叶凋落D.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20.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21.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在停止增长期间()A.增长率大于零 B.老年个体数量最多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 D.种群密度最大22.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某课外小组对某地区的一片闲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五年的调查,部分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年份xx xx xx xx xx豚草0.3 0.6 1.1 1.5 2.3狗尾草10.0 9.2 8 6.8 5.5龙葵 3.0 2.0 0.4 0 0A.可以推测该区域植物的丰富度在增加B.调查豚草的种群密度应该采取样方法C.豚草入侵,不改变该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方向D.该区域豚草的种群数量将保持“J”型增长23.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呈S型,以下关于S型曲线K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K值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B.K值时种群增长率最大C.K值时种群数量最大D.K值可以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24.如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B.人类活动不改变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25.由于生活习性的不同,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分布在池塘的不同水层中,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A.水平结构 B.垂直结构 C.初生演替 D.次生演替26.如图是几种生物的食物关系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草属于生产者 B.食草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C.该食物网中有3条食物链D.猫头鹰只占一个营养级27.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是()A.为增加耕地面积,大量围湖造田B.为发展畜牧业,不断扩大放牧规模C.为增加生物多样性,大量引进外来物种D.为防止土地荒漠化,人工建造防护林28.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xx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在野生植物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这体现了野生生物的()A.直接使用价值 B.间接使用价值 C.潜在使用价值 D.A与B的总和29.一段朽木,上面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处堆积的雨水中还生活着孑孓、水蚤等,树洞中还有老鼠、蜘蛛等生物.下列与这段朽木的“生命系统层次”水平相当的是()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虫害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C.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 D.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30.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核生物的是()①噬菌体②颤藻③酵母菌④水绵.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1.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如下表:有机化合物组成元素甲C、H、O乙C、H、O、N、P丙C、H、O、N,很多种类还含有P、S丁C、H、O,很多种类还含有N和P请根据上表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核中不含甲类化合物B.细胞膜中不含乙类化合物C.细胞质基质中不含丙类化合物D.线粒体中不含丁类化合物32.某些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斐林试剂﹣还原糖﹣砖红色 B.苏丹Ⅲ染液﹣脂肪﹣橘黄色C.双缩脲试剂﹣蛋白质﹣蓝色 D.甲基绿﹣DNA﹣绿色33.下列哪一项说法不符合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C.老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D.细胞的作用既有独立性又有整体性34.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35.C、H、N 3种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73%左右,而这3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还不到1%.这一事实说明()A.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B.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C.这3种元素是组成人体的主要元素D.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组成元素是完全不同的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30分.36.如图表示部分激素从分泌到发挥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从图中可知,既能够传导兴奋又能够分泌激素的结构是下丘脑.(2)激素③名称是甲状腺激素,当其含量过高时,激素①、②含量的变化趋势是下降,这是一种调节机制.图中存在2条该调节机制.(3)从图中可以得出,甲状腺分泌激素③的生理过程是由神经﹣体液(激素)调节共同完成的.37.某实验室通过手术获得下丘脑部分损毁却能存活的大鼠,进行了相关研究.按下表准备两组实验大鼠并作如下处理:向大鼠皮下注入等量的SRBC(山羊红细胞);7天后,将适量脾细胞与SRBC混合培养一段时间,然后检测SRBC破裂情况(注: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后,红细胞会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培养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越高,OD值越大).组别材料准备数量(只)培养液的OD值甲手术损毁组(做手术并损毁下丘脑前部)12 0.20乙正常组(未做手术)12 0.40(1)向大鼠皮下注入的SRBC属于抗原(抗原/抗体).(2)脾细胞溶液会引起SRBC破裂,说明悬液中含有物质,产生该物质的细胞称为浆细胞.(3)请为此实验拟定一个题目.探究下丘脑对抗体产生的影响(4)在适宜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发现手术损毁鼠的性腺萎缩,这是由于该大鼠下丘脑释放的减少,使垂体释放的促性腺激素降低所致.38.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回答:(1)甲图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结果,胚芽鞘C发生的现象是向左弯曲生长.这一现象说明甲接受块中含有(来自供应块中的)生长素.(2)乙图中胚芽鞘D能不能发生C的现象?不能,这说明乙接受块中没有生长素.(3)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极性运输.39.在农田中就地焚烧秸秆不仅浪费能源,而且污染环境.为了对秸秆进行科学利用,某农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农业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l)图中家畜、食用菌分别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分解者.(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项流动、逐级递减.(3)养殖蚯蚓的土壤可以作为肥料返回农田,其中残余的有机物需经过食用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才能被作物利用.(4)从生态系统主要功能的角度分析,该农业生态系统的优点在于较好地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多级利用.40.酵母菌是发酵工程常用的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请据图回答:(1)用血球计数板制片时,应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滴加样液.(2)图2是一块血球计数板正面示意图,其上有2个计数室.图3是计数室中﹣个小格的酵母菌分布示意图(●代表酵母菌),计数时该小格中酵母菌数量应计为5个.(3)该同学将试管中培养液摇匀后取样并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4所示的现象,则应采取的措施是加水适当稀释后,在观察计数.(4)为了进一步研究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请你简要写出实验的主要思路在5﹣30℃之间设立较小等温度梯度的分组实验,按上述要求在相同的培养基上培养相同的时间后,分别观察计数,统计结果,得出结论.xx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中学高二(上)段考生物试卷(必修)(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如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B.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C.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可以变化,否则机体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内环境稳态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其中以神经调节为主.【解答】解:A、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因此图中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A正确;B、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B正确;C、内环境稳态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C正确;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固定不变,D错误.故选:D.2.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B.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②中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①中【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分析题图: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其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成分可以相互转化,血浆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转化成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血浆中的成分与生活在其中的细胞成分也可以相互转化.【解答】解:A、图中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A错误;B、神经元属于组织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所以神经细胞将神经递质直接分泌到组织液中,因此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②组织液中,B正确;C、①血浆与②组织液、④淋巴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正确;D、蛋白质水解酶分布在消化道中,而消化道是与外界直接相同的,不属于内环境,因此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①中,D正确.故选:A.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人体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C.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解答】解:A、人体的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A正确;B、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B错误;C、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C正确;D、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正确.故选:B.4.如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其中哪一条最为准确()A.A B.B C.C D.D【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共有3个突触结构,四个神经元;A为双向传导到每个神经元,B为单向传导,C为双向传导到两个神经元,D为双向传导到三个神经元.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解答】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神经冲动能在被刺激的神经元上双向传导,所以B不正确;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不能传递到上一个神经元,所以A不正确;但神经冲动能通过突触结构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所以C不正确;因此,正确的是D.故选:D.5.图表示一反射弧,若在S点处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有()A.感受器产生感觉B.兴奋在该神经元内只向效应器单方向传导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D.兴奋以化学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内传导【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分析】反射弧上的兴奋传导方向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是双向性的,电流流动方向由正电位流向负电位.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膜外是相反的.在神经元之间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传到突触后膜,是单向性的.【解答】解:A、大脑皮层产生感觉,A错误;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B错误;C、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C正确;D、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内传,D错误.故选:C.6.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C.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D.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特点是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靠神经递质,所以速度慢.乙图中①是突触后膜,②是突触间隙,③是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A、由图甲可知,刺激C处可引起A、D处膜电位变化,虽然AB+BC=CD,但由于CD间有一突触,故A处的膜电位先变化,而D处的后变化,A错误;B、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所以刺激D处,兴奋不能传递到肌肉和F处,因此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不会明显增强,B错误;C、③的内容物即神经递质释放到②中的方式是胞吐,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并消耗能量,C正确;D、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所以兴奋不能从E传到F,D错误.故选:C.7.突触小泡中含有乙酰胆碱,它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以被胆碱酯酶所分解.有机磷则能够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当人体发生有机磷中毒时,会发生的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突触的结构.【分析】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据此分析解答.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胞体和突起构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是将兴奋传入神经元的结构,轴突是将兴奋传出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点.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解答】解:有机磷抑制了胆碱酯酶的活性后,乙酰胆碱不能及时分解,持续结合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故选:B.8.下丘脑细胞不具有的作用是()A.产生渴觉,发出喝水的指令B.合成并分泌某些激素C.合成并分泌某些递质D.感受某些刺激,形成神经冲动【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1、任何感觉的形成都在大脑皮层;2、下丘脑的一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也能分泌激素;3、下丘脑中存在着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解答】解:A、产生渴觉,发出喝水的指令的是大脑皮层,A错误;B、下丘脑的一些细胞能分泌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正确;C、下丘脑是血糖平衡中枢、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下丘脑的一些神经细胞能分泌神经递质,传导兴奋,C正确;D、下丘脑中存在着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形成神经冲动,D正确.故选:A.9.如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调节方式的特点是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B.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则靶细胞是肾小管、集合管细胞C.如果分泌细胞是胰岛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肝细胞D.如果靶细胞为性腺细胞,则分泌细胞可以为垂体细胞【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由图可知,图示过程需要通过体液运输,为体液调节过程.【解答】解:A、体液调节的特点是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A正确;B、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是肾小管、集合管细胞,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B错误;C、胰岛素的靶细胞可以是肝细胞,促进葡萄糖合成肝糖原,C正确;D、垂体可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D正确.故选:B.10.下列激素中,既能促进机体某些部位的活动,又能抑制另外一些部位活动的一组是()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本题是对动物激素的作用的考查,回忆不同动物激素的作用,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是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A错误;B、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B错误;。

2021年高二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段考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段考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段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B.生物细胞中DNA较多,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除部分病毒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2.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下列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者都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B.二者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C.艾弗里的实验设置了对照,赫尔希与蔡斯的实验没有对照D.二者都诱发了DNA突变3.图甲和图乙分别代表细胞中某一生理过程,图丙和图丁分别代表与此有关物质的局部结构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甲图代表的过程与⑤形成有关,则AD代表的物质是通过乙图过程合成的B.乙图和丙图中的①②③含义不同,乙图和丁图中的④含义也不同C.丙图中的虚线,不会出现在乙图的③中D.如果用35S标记某种氨基酸,35S会出现在乙图和丁图中④所对应的结构中4.结合题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B.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5.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中的某种化合物被3H标记。

一段时间后,发现3H只集中在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则培养基中被标记的化合物最.可能是 ( ) A.氨基酸 B.核苷酸 C.葡萄糖 D.水6.用秋水仙素处理某二倍体植物的愈伤组织,从获得的再生植株中筛选四倍体植株,预实验结果如下表,正式实验时秋水仙素浓度设计最合理的是()A. 0、2、3、4、5、6B. 0、4、5、6、7、8C. 0、6、7、8、9、10D. 0、3、6、9、12、157.已知某信使RNA的碱基中,U占20%,A占10%,求它的模板基因中胞嘧啶占()A.25% B.30% C.35% D.70%8.某种烷化剂芥子气能使鸟嘌呤转变为烷基化鸟嘌呤(mG),mG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

2021年高二第一次阶段检测(生物)

2021年高二第一次阶段检测(生物)

2021年高二第一次阶段检测(生物)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2、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将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转移到烟草DNA分子上,从而使烟草获得了抗病毒的能力。

这项技术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主要是 ( )A.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B.中心法则C.基因分离定律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3、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A.人工合成基因B.制备重组DNA分子C.转化受体细胞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4、人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合成。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细胞是()A.大肠杆菌B.酵母菌 C.T4噬菌体D.质粒DNA5、1976年,美国的H.Boyer教授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这是人类第一次获得的转基因生物,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A.能进行DNA复制B.能进行转录和翻译C.能控制合成抑制生长素释放因子D.能合成人的生长激素6、动物细胞培养的细胞来自于 ( )A.任何个体的细胞B.只能取自动物胚胎细胞C.只能取自幼龄动物的组织细胞D.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和组织细胞7、水稻(基因型为AaBb)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经过如下过程培育试管苗。

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A.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单倍体植株;b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愈伤组织;c培养基中至少应有乙烯和脱落酸;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不需要光照B.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二倍体植株; b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愈伤组织;c培养基中至少应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不需光照C.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单倍体植株;b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愈伤组织;c培养基中应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需要光照D.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二倍体植株;b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愈伤组织;c培养基中至少应有乙烯和脱落酸;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需要光照8、植物的微型繁殖技术是指()A.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B.嫁接C.营养繁殖D.植物组织培养9、与传统的有性杂交法相比,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最大优点是 ( )A、可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到一起B、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C、可以培育出高产性状明显的新品种D、可以降低生成成本,提高接济效益10、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培养基必须保证严格的无菌条件B.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相同11、对基因组文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含有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B.基因中含有启动子和内含子C.文库的基因是通过受体菌承载的D.文库中的全部基因可以在物种间交流12、科学家将β­干扰素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导入大肠杆菌表达,使干扰素第十七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结果大大提高了β­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并且提高了储存稳定性。

2021学年-有答案-江西省某校高二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2021学年-有答案-江西省某校高二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2021学年江西省某校高二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非选择题1. 下图表示某DNA片段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⑦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DNA复制的过程是________(填字母),图中表示基因表达的过程是________(填字母)。

(2)a、b过程需要的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a、b过程中碱基配对的不同点是________,c过程中结构③的移动方向为________(用箭头表示)。

(3)若图中①所示为某个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DNA两条链中N分别为15N和14N),每个DNA分子中均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的腺嘌呤都占20%,将该细胞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则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________个,而形成的4个细胞中含有15N的细胞个数可能是________。

(4)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哪条途径?________。

2. 如图是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图,a为物质,b、c、d为信息分子,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b为________,它通过与________上的受体结合而引发动作电位的产生,当动作电位产生时,膜内的电位变化为________。

(2)餐后参与调节的信息分子c主要为________,其生理作用是________。

(3)若d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其分泌受________激素的调节,而d参与的激素分泌(4)较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时,人的体温仍会维持相对稳定,这是________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与炎热环境下相比,此时人体内的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应该是________(增加、减少或不变)。

3. 某XY型性别决定的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是不抗除草剂。

甲组研究人员对多株植株进行辐射处理,然后让其随机传粉,其中一株雌株(P)的四个后代在喷施除草剂后剩余雌、雄植株各一株(F1)存活,将这两植株杂交后发现子代(F2)约有1/4不具有抗除草剂的特性(相关基因为A/a)。

2021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1)生物(理)试题

2021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1)生物(理)试题

2021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1)生物(理)试题本试卷共8页,19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选择题答案请务必填写在第5页的答题表上,否则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答案填在答题表上。

1.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A.①→④B.②→③C.③→②D.④→①2.2010年12月5日晚,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邮政局长谷青阳酒后驾车,撞死5名青少年,这起特大交通事故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醉酒之人往往语无伦次、呼吸急促、行动不稳,以上生理活动与下列哪些结构有关A.大脑脑干小脑B.脑干小脑大脑C.大脑下丘脑小脑D.大脑小脑脑干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D.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4.促胰液素的发现者是A.沃泰默B.巴甫洛夫C.沃森和克里克D.斯他林和贝利斯5.有三只生存状况一致的小狗,分别切除它们的下丘脑、甲状腺、垂体,然后测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乙+--(注:“+”代表增加,“-”代表减少)甲、乙、丙三只小狗被切除的器官分别是A.垂体、下丘脑、甲状腺B.下丘脑、垂体、甲状腺C.甲状腺、垂体、下丘脑D.垂体、甲状腺、下丘脑6.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消化液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7.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CO2、血红蛋白、H+、尿素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D.Ca2+、载体、氨基酸8.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9.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①皮肤血管收缩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③汗腺分泌增多④汗液几乎不分泌⑤代谢活动增强A.①④⑤ B.①②⑤C.④⑤D.②③10.下列不.属于免疫预防的是A.移植胸腺B.注射卡介苗C.注射麻疹疫苗D.口服免疫球蛋白11.“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骨髓库)的建立为白血病患者带来了生命的曙光,彰显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2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2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2 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1.玉米的结构按由小到大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B.细胞、器官、组织、系统C.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D.细胞、组织、系统、个体2.受精卵是高等生物生殖过程中的一种特别细胞,它与草履虫相比,特有的生命活动是()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分化、发育 D.反射3.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镜与低倍镜相比()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低倍镜下看到清晰的图像,再换用高倍镜观察,操作的正确顺序是()①调节粗准焦螺旋②调节细准焦螺旋③转动转换器④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A.③①②B.④③②C.④③①②D.③④①②5.下列几种生物中,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他三种生物的细胞有明显区别的是()A.草履虫B.念珠藻C.水绵D.酵母菌6.衣藻和颤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细胞结构上存在着根本区别,主要是()A.细胞的外部形态不同B.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不同C.前者有核膜,后者无核膜D.前者有鞭毛,后者无鞭毛7.下列生物中,不具有叶绿素,但具有细胞壁的是()①SARS病毒②乳酸菌③团藻④蓝藻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8.HIV病毒不能被称为生命系统的主要依据是()A.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B.不能繁殖C.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D.能够致病9.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E. B.Wilson)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

他作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最可能是()A.细胞内能发生一切生命活动B.有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C.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10.“细胞学说”被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细胞学说”创立的最重要的意义()A.揭示了形形色色生物界中各种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揭示了一切细胞都是具有生命活力的C.使动植物结构统一于细胞水平,有力地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D.揭示了组成动植物细胞的具体结构11.构成纤维素、RN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化学成分中,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A.C、H、O B.C、H、O、N C.C、H、O、N、P D.C、H、O、N、P、S 12.下列不是DNA和RNA在化学结构上的区别的是()A.五碳糖不同B.碱基不同C.空间结构不同D.在细胞中的分布不同13.下列对组成细胞的有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多肽链在细胞内不具有空间结构B.淀粉和糖原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C.细胞核内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内的核酸只含核糖D.质量相同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相同的14.艾滋病(HIV)研究者发现这么一种怪现象:有1~2%HIV感染者往往感染HIV但不会发病。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生物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生物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5题,60分。

1—30题每小题1分,31—45题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的糖类,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糖类物质分别是()A.核糖、蔗糖B.脱氧核糖、乳糖C.核糖、糖原D.脱氧核糖、糖原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胞结构共性的是()A.都具有遗传物质B.都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结构C.都具有核糖体D.都有具膜结构的细胞器3.下列物质中元素组成最相似的一组是()A.脂肪、胆固醇、磷脂 B.叶绿素、纤维素、生长激素C.胰岛素、抗体、载体蛋白 D.磷脂、性激素、甲状腺激素4.在高等植物细胞中有两种大量元素,淀粉中不含有,但核酸中含有。

关于这两种元素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这两种元素是生物膜、染色体的重要组成元素B.这两种元素是组成ATP分子不可缺少的C.这两种元素是构成蛋白质不可缺少的D.这两种大量元素也是动物生活必需的5. 小麦根尖成熟区细胞中含有遗传物质DNA的细胞器有( )A.细胞核、液泡 B.细胞核、线粒体 C.叶绿体、线粒体D.线粒体6. 细胞核中的DNA控制合成RNA,RNA进入细胞质中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RNA由细胞核进入到细胞质要经过的磷脂分子层数( )A.0B. 1C. 2D. 47.下图表示动物肌肉细胞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A.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B.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C.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动的直接动力是浓度差D.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的方式相同8.某单细胞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生物第一次阶段考试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生物第一次阶段考试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生物第一次阶段考试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细菌和病毒最明显的区别是( )A.有无成形的细胞核B.有无细胞壁C.有无细胞结构D.有无遗传物质2.对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理解,错误的是( )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要寄生在活细胞内繁殖B.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应激性、繁殖等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说法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和系统B.山上的松树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种群结构层次C.蛋白质、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4.如右图表示生命系统的哪一层次(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 D.生物圈5.下列关于蓝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单个细胞直径虽然比细菌大,但肉眼是分辨不清的B.水体富营养化时生成的水华中含有多种蓝藻C.发菜、颤藻、念珠藻、蓝藻都属于原核生物D.蓝藻的叶绿体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6.想观察到细胞中较细微的结构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7.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内( )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8.细胞学说的最主要的意义是( )A.证明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B.使人们对生物体的结构的认识进入微观领域C.证明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 D.发现动、植物细胞的不同之处9.关于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组成所有蛋白质和核酸的元素都是大量元素 B.不同生物体内元素种类大体相同C.不同生物中各种化合物含量基本相同 D.不同生物中各种元素含量基本相同10.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所有有机化合物中必定含有C、H、O、N四种基本元素B.蛋白质和核酸是重要的能源物质,为生命活动供能C.晒干的种子因缺乏自由水而不能萌发D.调节生命活动的激素均为蛋白质11.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的氮和磷,主要用于合成()①淀粉②葡萄糖③脂肪④磷脂⑤蛋白质⑥核酸[来源:]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④⑤12.医生常给脱水的病人注射生理盐水。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10月)生物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10月)生物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10月)生物试题含答案xx.10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0小题,前30题每小题1分,后10题每题2分,共50分)1、孟德尔做了如图所示的豌豆杂交实验,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①和②的操作同时进行B.①的操作是人工去雄C.②的操作是人工授粉D.②的操作后要对雌蕊套袋2、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之所以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了巨大成功,关键在于他在实验的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方法。

下面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A.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规律B.选择了严格自花传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C.选择了多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做了大量的实验D.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3、一匹雄性黑马与若干匹纯合枣红马交配后,共生出20匹枣红马和23匹黑马。

下列叙述中最可能的是 ( )①雄性黑马是杂合子②黑色是隐性性状③枣红色是显性性状④枣红色是隐性性状A. 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4、有一批抗锈病(显性性状)的小麦种子,要确定这些种子是否是纯种,正确且最简单的方法是()A.与纯种抗锈病小麦杂交B.与易染锈病小麦进行测交C.与杂种抗锈病小麦进行杂交D.自交5、豌豆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甲豌豆(YyRr)与乙豌豆杂交,其后代中4种表现型的比例是3:3:1:1.乙豌豆的基因型是()A.yyRrB.YyRRC.yyRRD.YyRr6、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7、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在F2中得到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F2中表现型为黄色甜玉米的植株应约为()A.160 B.240 C.320 D.4808、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比例是()A.9:3:3:1 B.1:1:1:1 C.3:1:3:1 D.3:19、让杂合体Aa连续自交三代,则第四代中杂合体所占比例为A.1/4 B.1/8 C.1/16 D.1/3210、如图为舞蹈症家系图,若图中7和10婚配,这对夫妇生一个患舞蹈症孩子的概率为( )A.5/6 B.3/4 C.1/2 D.111、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C.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合子D.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12、豌豆的花色中紫色(A)对白色(a)为显性。

2021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一生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一生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一生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将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是A. 移植的器官被排斥B. 皮肤对痢疾杆菌的屏障作用C. 有人注射了青霉素后产生过敏性休克症状D. 白细胞吞噬大肠杆菌2、下列选项中,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的作用是A.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B.胃粘膜起保护作用C.眼泪中的溶菌酶可破坏侵入人体的细菌D.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3、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 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A.疫苗 B.外毒素C.抗原 D.抗体4、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中会出现相应的抗体。

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A.氨基酸和核糖体 B.氨基酸和高尔基体C.核苷酸和核糖体 D.核苷酸和高尔基体5、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A.浆细胞B.记忆淋巴细胞C.过敏反应D.免疫反应.6、人体被大面积烧伤时,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原因是A.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影响皮肤再生7、参与过敏反应的是A.抗体 B.淋巴因子 C.效应T细胞 D.干扰素8、下列为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①~⑤均能识别抗原B.细胞⑤为靶细胞C.细胞③为B细胞D.阶段Ⅵ产生的物质是淋巴因子9、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A.造血干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吞噬细胞10、人类对感冒病毒好象很无奈,感冒刚好有可能再感冒,主要原因是A. 人体中没有抵抗感冒的物质B. 人体效应T细胞失去了功能C. 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病毒的破坏D. 感冒病毒的变异性极大11、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的是A.血液中O2浓度的变化 B.血糖浓度的变化C.环境中温度的变化D.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12、高等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是A.神经调节B.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为辅C.体液调节 D.体液调节为主,神经调节为辅13、神经系统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区别是神经系统调节A.更迅速B.更持久C.由循环系统传导 D.与体内稳态的保持无关14、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A.①→④ B.②→③ C.③→② D.④→①15、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16、激素、二氧化碳、组织胺都可对动物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其调节过程中最根本的相同点是A. 都是化学物质B. 都是细胞产生的C. 都通过体液的传送D. 都能促进机体的生理活动17、当人体幼年缺碘时,其体内缺乏的激素和生长发育情况的变化曲线分别是A.S和甲B.S和乙C.T和甲D.T和乙18、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A. 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 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C. 只要反射弧完整,必定出现反射活动D. 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完全相同19、下图所示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

2021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新人教版

2021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新人教版

2021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新人教版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属于生物的相对性状的是A. 豌豆的高茎与矮茎B. 兔的长毛与狗的短毛C. 番茄的红色与茄子的紫色D. 兔的长毛与黑毛2.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3.玉米中种子的颜色由3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控制,且当显性基因A、B、C同时存在时为有色种子,否则是无色的。

现有一个有色种子的植株分别与三个无色种子的植株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

据表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组别亲本子一代(F1)甲有色种子植株×aabbCC50%的有色种子乙有色种子植株×aabbcc25%的有色种子丙有色种子植株×AAbbcc50%的有色种子B.甲组F1中有色种子的基因型全为AaBbCcC.乙组F1中无色种子的基因型共有4种D.丙组F1中有色种子自交,后代中有色种子占27/644.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一株黄色皱粒豌豆杂交,其子代黄圆占3/8,黄皱占3/8,绿圆占1/8,绿皱占1/8,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 YyRR YYRrB. YyRr YyRrC. YYRR yyrrD. YyRr Yyrr5.右图表示某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B.该细胞中1与2;3与4是同源染色体C.该细胞中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1与2,3与4D.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则2也是Y染色体,3与4是常染色体6.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下面是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基因)②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抗体、血红蛋白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内环境PH的稳定需要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C.稳态遭到破坏必然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D.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含量有关2.如图为一个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a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刺激b处能引起c的收缩,这一过程叫反射C.刺激d处,在b处不可能检测到电位变化D.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释放到突触间隙3.下列关于人体对流感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B.经流感病毒刺激后,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与该病毒结合C.该病毒第二次侵入人体后,机体中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并产生大量抗体D.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B细胞和T细胞均具特异性识别功能4.右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激素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激素④表示抗利尿激素B.激素②既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又能促进下丘脑的分泌C.寒冷环境下血液中激素①②③④的量均增加D.机体内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5.下列不参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记忆B细胞 D.效应T细胞6.如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A.A B.B C.C D.D7.调查双子叶植物和鲫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分别是()A.都是样方法 B.都是标志重捕法C.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8.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过程均会加强B.c与d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C.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D.e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的9.如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神经递质和甲状腺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①10.有关如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DNA复制过程B.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C.T2噬菌体体内也能进行该过程D.图中的A代表同一种核苷酸11.用杂合子(Dd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便的方法是()A.种植→F1→选双隐性者→纯合体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诱导处理使染色体加倍→纯合体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12.如图是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应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单位是Kcal/m2/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其中的1%左右B.分解者可利用来自各营养级转移到(A)的所有能量C.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D.当人们把生产者作为食物时,比起其他营养级,可获得更少的能量13.如图为某雄性动物细胞内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B.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C.图中含有4个DNA分子D.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14.如图是达尔文利用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实验,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A.胚芽鞘尖端对光线是否敏感,照光后是否会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B.胚芽鞘背光的一侧促进生长的物质含量是否较多C.胚芽鞘是否表现向光性,取决于尖端存在D.生长素是否会受到强光的破坏15.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一片竹林中的竹子有高有低,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16.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调节功能相符的一项是()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改变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B.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中,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C.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根、芽时受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影响D.赤霉素引起植株增高的原因主要是促进了细胞的分裂17.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C.样方法调查法国梧桐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菌体18.云杉林是我国北方针叶林中的优良林,在云杉林被采伐后,一般要经过下列阶段才能恢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云杉林的恢复属于初生演替B.恢复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大,种间关系趋于复杂C.恢复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均发生改变D.人类的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19.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3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进行计数,观察到如图的视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在计数室上方加盖玻片,再滴加少量样液B.计数同一样品时,可对同一计数板上的两个计数室进行计数,并取平均值C.滴加培养液后应立即计数,以防止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D.若仅依据图示结果,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为3.5×109个mL﹣120.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多个选项,选错得0分,选不全得1分.共5题,每题3分.21.科研人员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IAA)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形成不定根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结果.据此结果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50μmolL﹣1B.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可能相同C.生长素对插条生根的作用没有表现出两重性D.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生根22.下列有关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相对稳定C.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23.图1为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2为λ(λ是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t1~t2与图2中a~b时期种群都是衰退型B.图2中a、c时期种群的出生率均与死亡率相当C.图1和图2中K值出现的时间分别是t2和dD.图1和图2可分别表示种群的S型和J型增长过程24.如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B.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射活动C.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以维持电位差25.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种群数量“J”型增长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B.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过程中,种群数量达到K值之前是“J”型增长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小题,共计65分.26.血浆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情况下,机体血糖浓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由甲图可知,参与机体血糖调节的激素除⑤肾上腺素外,还有②、③.人体内激素作用的结果往往会反过来影响该激素的分泌,这种方式叫做调节.(2)下丘脑可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参与血糖的调节.若乙图为调节过程中部分结构示意图,则图中涉及个神经元,这些神经元所处的人体内环境为.图中d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3)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并分解多种病原体,该免疫类型为免疫;此外,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能够对病原体进行必要的摄取和处理,结合其他细胞的作用,使相应细胞受到刺激并经过一系列的增殖分化,成为能分泌相应抗体的细胞.27.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在[]中填序号,在上填名称):(1)在A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2)B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中兴奋部位是.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3)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的原因是在A图的[] 结构中,信号的传递是单一方向的,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4)观察c图,在图中C处施加一次短暂的有效刺激,该处膜内先后发生的电位变化情况是.(5)c图中,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插入A、B处神经纤维内,然后在结构④某处施加一次有效刺激,却发现电表指针未发生偏转,那么施加刺激的位置在.28.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的作用机理.请分析回答:(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由图可知,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的影响.以上说明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属于调节.(2)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的合成.(3)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图中因抗体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的致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抗体与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病.(4)空腹抽血后,一次定量饮入高浓度葡萄糖水.喝糖水后每隔一定时间静脉取血,测定血糖浓度(整个过程中禁食、禁水、不做剧烈运动),发现正常人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血糖浓度的变化趋势都是先上升,再下降,但下降的速率不同.下降速率不同的原因是.29.如图1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1中激素B是生长激素(一种蛋白质),它是由细胞合成分泌的,参与该激素合成与分泌的细胞器有.(2)胰高血糖素能与图1中受体(用图中字母回答)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如果该受体发生缺陷而不能与胰高血糖素结合,则可能引起血糖浓度.(3)若甲状腺激素与图1中激素A的作用机理相似,甲状腺激素进入细胞后与受体a结合,促使细胞合成新的蛋白酶,进而促进细胞代谢.怀孕母亲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结果甲状腺增生,胎儿的发育会受到影响,尤其的发育受到的影响最大.(4)分别用含不同浓度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培养液同时培养甲状腺瘤组织,细胞培养72h检测甲状腺瘤组织细胞的数量变化(以吸光值的大小衡量细胞数量),结果如图2所示.由实验结果分析,在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作用下甲状腺瘤细胞(增殖被抑制、正常增殖、加速增殖),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越大,甲状腺瘤细胞的数量变化是.30.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调节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mg/L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充分.(3)生长素类似物A应溶解于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图2中,与对照组切段相比,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5)图2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A.舍弃B.修改C.如实填写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31.如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是.(2)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3)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4)某同学在T3时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D点对应的数量,原因可能有、和用血球计算板计数时出现错误等.3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及①过程中能量流动的形式分别是、.(2)图中A为营养级,B和D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为,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生物B灭绝,则短期内丙中D的数量变化是.(3)该系统的乙、丙、丁共同构成,甲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33.分析下列图一和图二,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一中①过程能够使无机环境中的能量进入生物群落,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2)图一中包括生态系统的四个成分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是.(3)图二中A表示的能量,B表示的能量.B中的能量除了被分解者利用和被次级消费者摄入外,还有一部分是.屎壳螂能够利用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则屎壳螂从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获得的能量是.(4)从图二中可以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5)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调查研究,其意义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抗体、血红蛋白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内环境PH的稳定需要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C.稳态遭到破坏必然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D.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含量有关【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动态平衡.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生理过程都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解答】解:A、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A错误;B、内环境PH的稳定是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B错误;C、稳态遭到破坏会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发生改变,如内环境温度升高,使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降低,C错误;D、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含量有关,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的稳态,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作用;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如图为一个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a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刺激b处能引起c的收缩,这一过程叫反射C.刺激d处,在b处不可能检测到电位变化D.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释放到突触间隙【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bcd分别为突触、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和传入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解答】解:A、a处为突触结构,当电信号传导到突触小体,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此时为化学信号;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又转化为电信号,所以在a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A正确;B、刺激b处能引起c的收缩,但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这一过程不能叫反射,B错误;C、刺激d处,信号通过a传递到b处,所以在b处能检测到电位变化,C错误;D、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方式是胞吐而不是主动运输,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下列关于人体对流感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B.经流感病毒刺激后,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与该病毒结合C.该病毒第二次侵入人体后,机体中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并产生大量抗体D.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B细胞和T细胞均具特异性识别功能【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2、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4、三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都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解答】解:A、流感病毒侵入后,刺激T淋巴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A错误;B、B淋巴细胞经流感病毒刺激后分裂、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B错误;C、患者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消灭抗原,C错误;D、禽流感病毒侵入后,体内的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识别功能,但巨噬细胞识别抗原没有特异性,D正确.故选:D.【点评】以流感病毒为素材,考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4.右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激素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激素④表示抗利尿激素B.激素②既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又能促进下丘脑的分泌C.寒冷环境下血液中激素①②③④的量均增加D.机体内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图示过程为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和水平衡调节过程.1、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3、图中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④是抗利尿激素.【解答】解:A、图中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错误;B、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②③不是同一生理过程,B 错误C、寒冷环境中激素①②③增多,由于寒冷时出汗少,细胞外液渗透压低,体中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即④减少,C错误;D、由图可知,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体现了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综合考查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和反馈调节等内容.5.下列不参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记忆B细胞D.效应T细胞【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解答】解:A、T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起呈递抗原、产生淋巴因子的作用,A错误;B、B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错误;C、记忆B细胞在二次免疫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C错误;D、效应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不参与体液免疫,D正确.。

2021年高二上学期段考生物试卷(10月份)(必修)含解析

2021年高二上学期段考生物试卷(10月份)(必修)含解析

2021年高二上学期段考生物试卷(10月份)(必修)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C.体液D.组织液2.红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 )A.血浆、体液和体液B.血液、体液和淋巴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3.正常情况下,下列各种化学成分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血浆蛋白B.激素C.血红蛋白D.抗体4.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糖尿病B.酶促反应速率加快C.细胞代谢紊乱D.渗透压下降5.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反馈调节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C.外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D.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直接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A.温度B.DNA C.pH D.渗透压7.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B.HCO3﹣、HPO42﹣是维持细胞外液酸碱度平衡的缓冲物质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D.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8.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寒冷时,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来增加产热B.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减少散热C.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代谢活动增强D.寒冷环境中,正常人体的产热速率小于散热速率9.下列哪种情况下尿液会相对增加( )A.剧烈运动 B.注射一定剂量的抗利尿激素C.患糖尿病 D.摄取过多过咸的食物10.如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B.③处受到损伤,用微电极刺激⑤,效应器没反应C.④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神经中枢D.⑥处信号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11.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A. B. C. D.12.关于反射和反射弧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B.反射活动并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完成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13.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分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C.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D.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不需要消耗能量14.关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组成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通过突触间隙C.突触后膜上存在与信息分子结合的特异性受体D.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15.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 )A.树突→轴突B.树突→细胞体 C.轴突→轴突D.16.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D.②过程可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17.如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C.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D.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通过主动运输分泌相应激素18.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减少B.生长激素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增加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增加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19.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在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2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激素调节特点的是( )A.微量和高效B.通过体液运输C.作用时间短暂 D.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1.下列激素的靶细胞是肾小管或集合管细胞的是( )A.肾上腺素 B.胰高血糖素C.胰岛素D.抗利尿激素22.某运动员在马拉松比赛过程中,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23.下列有关人体水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细胞外液中渗透压下降,则尿量减少C.水平衡调节中枢分别在下丘脑和大脑皮层D.该调节的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节24.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 )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C.雌激素和孕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25.如图是对甲状腺激素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示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B.该图示体现了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特点C.切除丙,则血液中a、b的含量减少D.甲、乙两器官依次表示垂体、下丘脑26.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神经中枢是( )A.小脑 B.下丘脑C.脑干 D.大脑皮层27.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血液中较高浓度的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D.下丘脑可以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紧密联系起来28.有关健康成年人脑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则导致患者听不懂别人的谈话B.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冷觉中枢分布在下丘脑中D.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大脑皮层29.关于“吞噬细胞”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只在第一道防线发挥作用B.只在第二道防线发挥作用C.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D.在第一、第二、第三道防线中均发挥作用30.在人体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 )A.表皮细胞 B.淋巴细胞 C.神经细胞 D.红细胞31.大面积烧伤时,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原因是( )A.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B.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C.体液大量损失D.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影响皮肤再生32.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a、b、c、d四种免疫细胞中,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能够迅速增殖分化的是( )A.a B.b C.c D.d33.下列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 )A.造血干细胞B.B淋巴细胞C.T淋巴细胞D.吞噬细胞34.体液免疫中,浆细胞的来源有( )A.T细胞B.B细胞C.记忆细胞 D.B细胞或记忆细胞35.体液免疫中,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B淋巴细胞B.浆细胞C.记忆细胞 D.浆细胞或记忆细胞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0分.36.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请据图回答:(1)图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写名称)(2)④中所含成分和__________(写图中序号)中的成分最为接近.(3)用图中标号和箭头表示毛细血管运输来的氧气到达组织细胞的过程:__________.(4)饥饿时,胰岛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增加,它作用于图中的组织细胞,促进__________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37.如图为一段神经纤维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若在图中a的左侧给一适宜强度的刺激时会产生兴奋,当兴奋传到a点时,a、b之间的电流方向是__________(填“a→b”或“b→a”);兴奋传过b点,电流计指针会发生两次_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偏转.(2)当兴奋传到b点时,该处膜内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_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是_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方向是__________.38.如图是兴奋在A、B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由③④⑤构成的结构叫__________.(2)图中的__________显示,相邻的两个神经元之间并不是直接接触的.(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能够传递,依靠的是__________这种化学物质.(4)在A、B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__(填“A→B”或“B→A),原因是__________.(5)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39.细胞通讯是细胞间或细胞内高度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是一种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细胞行为.下图A、B所示细胞通讯方式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C、D表示不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人体内,图A所示过程中的信号分子最有可能是激素,如果图A过程表示的是甲状腺激素分子对机体的作用过程,则靶细胞分布于__________.(2)胰岛素分子只能通过C图所示的方式调节靶细胞的代谢过程,而不能通过D图所示的方式调节细胞代谢过程的原因是__________.(3)如果图B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结构释放的物质叫__________.(4)细胞完成信号应答之后,要进行信号解除,终止细胞应答.已知所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该靶细胞发生兴奋分泌唾液,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现有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使靶细胞__________.(5)靶细胞表面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的化学本质主要是__________.(6)上述四幅图中,可能属于神经调节过程的有__________.40.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免疫细胞的分化和特异性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X﹣Y”表示抗原抗体结合.请分析回答:(1)a细胞表示__________;b细胞表示__________;c细胞表示__________.(2)与②过程相比,③过程的应答特点是__________.(3)图中能清除“X﹣Y”结合物的是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4)图中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__________.xx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高二(上)段考生物试卷(10月份)(必修)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体液 D.组织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体液由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和意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境.2.红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 )A.血浆、体液和体液 B.血液、体液和淋巴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的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其中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据此答题.【解答】解:(1)红细胞属于血细胞,其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是血浆;(2)肌细胞属于组织细胞,其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3)淋巴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是淋巴.故选:C.【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及作用,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不同内环境中生活的细胞的种类,再准确判断题中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3.正常情况下,下列各种化学成分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血浆蛋白 B.激素 C.血红蛋白 D.抗体【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2)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即内环境的成分: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解答】解:A、血浆蛋白可位于血浆中,A错误;B、激素分泌后进入血浆,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D、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和外分泌液,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部分即组成成分,能准确判断题中各选项是否属于人体内环境,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需要考生注意的是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4.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糖尿病B.酶促反应速率加快C.细胞代谢紊乱 D.渗透压下降【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解答】解:A、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患糖尿病,A错误;B、当温度和PH值等环境条件适宜,使得酶促反应速率加快,C错误;C、人维持稳态的条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当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引起细胞代谢紊乱,C正确;D、当细胞外液中溶质微粒减小,使得渗透压下降,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5.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反馈调节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C.外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D.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考点】内环境的组成;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1、内环境是由组织液、淋巴、血浆等细胞外液组成;2、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内化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A正确;B、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B正确;C、外界环境的变化对内环境有影响,但不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C错误;D、内环境稳态需要神经、体液、免疫的共同调节,免疫系统能识别自己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之一,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利用内环境稳态的内容、实例和意义等来解决问题,三种调节方式的主次地位、免疫调节是本题的难点.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直接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A.温度 B.DNA C.pH D.渗透压【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和个种化学成分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温度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故温度变化会影响内环境稳态的维持,A正确;B、DNA是遗传物质,不属于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B错误;C、pH值属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pH值变化会影响内环境稳态的维持,C正确;D、渗透压是内环境稳态的组成部分,属于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稳态,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实质、调节机制及生理意义,明确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7.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B.HCO3﹣、HPO42﹣是维持细胞外液酸碱度平衡的缓冲物质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D.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数目多少,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体温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解答】解: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A错误;B、缓冲物质可以维持细胞外液的pH相对稳定,比如H2CO3 /NaHCO3,B正确;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呼吸作用提供ATP消耗能量来维持的,C正确;D、运动后水分排出较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水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8.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寒冷时,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来增加产热B.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减少散热C.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代谢活动增强D.寒冷环境中,正常人体的产热速率小于散热速率【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2、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即产的热多,散的热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少.外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解答】解:A、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来增加产热,A正确;B、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B正确;C、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代谢活动增强,C正确;D、寒冷环境中,正常人体的产热速率等于散热速率,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以体温调节为背景考查了维持体温恒定的方式、原因和非条件反射概念等基础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讲解时可补充炎热时维持体温恒定的方式,还可要求学生绘制出寒冷和炎热环境中调节体温的图解式模型.9.下列哪种情况下尿液会相对增加( )A.剧烈运动 B.注射一定剂量的抗利尿激素C.患糖尿病 D.摄取过多过咸的食物【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2、人体内水分的来源是饮食和物质代谢;人体内水分排出的途径是泌尿系统、皮肤、肺和大肠.3、天气转冷排汗量减弱、尿量增加;糖尿病人尿液中渗透压升高,尿量增加.【解答】解:A、剧烈运动,机体排出大量的汗液,故尿量减少,A错误;B、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B错误;C、糖尿病患者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C正确;D、摄取过咸的食物,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水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0.如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B.③处受到损伤,用微电极刺激⑤,效应器没反应C.④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神经中枢D.⑥处信号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据图分析:①是感受器,②是效应器,③是传入神经,④是神经中枢,⑤是传出神经,⑥是突触结构.【解答】解:A、据图分析,①是反射弧的感受器,A正确;B、③处受到损伤,用微电极刺激⑤,效应器有反应,但不能叫做反射,B错误;C、④是反射弧的神经中枢,C正确;D、兴奋在⑥突触处的传递存在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结构,意在强化学生对反射弧的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11.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A. B. C. D.【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神经纤维静息时,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当神经纤维受到足够强的点刺激时,会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解答】解: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内的主要是钾离子外流造成的,电位为内负外正,产生动作电位时,主要是膜外的钠离子内流形成的,膜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产生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2.关于反射和反射弧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B.反射活动并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完成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考点】反射的过程;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分析】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即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行应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解答】解:A、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A正确;B、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不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不属于反射,B错误;C、一定强度的刺激是反射反射的必要条件,C错误;D、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错误.故选:A.。

2021学年-有答案-江西省宜春市某校高二(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A卷)

2021学年-有答案-江西省宜春市某校高二(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A卷)

2021学年江西省宜春市某校高二(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A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 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血浆蛋白质的合成B.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C.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2. 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其中大小与下列哪几项有关()①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②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③血浆中Cl−的含量④血浆中Na+的含量.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3. 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身体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B.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量增多C.白蛋白减少,O2运输能力减弱D.白蛋白增多,机体免疫力增强4. 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汗腺导管重吸收Na+需消耗ATPB.出汗不利于体温维持稳定C.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D.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5. 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或传递不可能由()A.轴突→树突→细胞体B.轴突→细胞体→树突C.树突→细胞体→轴突D.细胞体→树突→轴突6. 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A.电信号→电信号B.电信号→化学信号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D.化学信号→电信号7. 如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产生的某种物质可能会影响动物的性行为B.b的分泌物即使增多,也不会对a、c产生影响C.c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没有其他功能D.a、b、c中,c对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影响很小8. 如图表示免疫反应过程,其中①∼⑦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抗体,⑤是淋巴因子,都属免疫活性物质B.⑤可能与机体自身物质结合,引起免疫失调C.二次免疫时,③仅由②增殖、分化而来D.图中仅有2种细胞有增殖、分化的能力9. 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①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②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大脑皮层形成渴觉③胰岛素分泌增多对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的影响④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对垂体分泌活动的影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10. 如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环境条件变化和激素对应正确的是()A.饥饿-促甲状腺激素B.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C.剧烈运动-胰岛素D.气温过高-甲状腺激素11. 为验证胰岛素具降血糖的作用,设计方案时,若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下列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生理盐水,后胰岛素溶液B.先葡萄糖溶液,后胰岛素溶液C.先胰岛素溶液,后生理盐水D.先胰岛素溶液,后葡萄糖溶液12. 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13. 为了研究人的T细胞对B细胞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来自于同一个体的B细胞等分为三组,每组培养液中加人的细胞种类如表所示(“+”表示加入该细胞,“-”表示未加人该细胞).将三组细胞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B组培养液中可能产生了记忆细胞B.A、C两组没有检测到抗体的原因不同C.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D.第4−12天B组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抗体量逐渐增加14. 如图,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去顶芽的植株上,并给予右侧照光,其中能向右弯曲生长的是()A. B. C. D.15.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等的种植、保存方面已有较多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生长调节剂容易合成、原料广泛、但效果不稳定B.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明显增加C.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D.可用乙烯利催熟香蕉,用2,4−D作除草剂16.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2021学年-有答案-江苏省南通市某校高二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2021学年-有答案-江苏省南通市某校高二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2021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某校高二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选择题1. 下列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在末受刺激时,膜内为正电荷B.膜内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末兴奋部位C.膜外电流由末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D.兴奋的传导方向是轴突另一个细胞的树突或胞体2. 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3. 下列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直接关系的系统是()①消化系统②呼吸系统③循环系统④泌尿系统⑤运动系统⑥内分泌系统.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⑥4.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A.血浆B.血浆和组织液C.淋巴和组织液D.血浆、组织液和淋巴5. 血浆中水的来源是()A.组织液B.消化道、组织液、淋巴C.淋巴和组织液D.消化道和组织液6. 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草履虫等动物完成反射都依赖此结构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7. 下列A﹣D的体温调节中,哪一条途径表示人体持续生活在过冷环境中并可能导致死亡()A.AB.BC.CD.D8. 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小白鼠处于休克状态。

为使其复苏,可适量注射()A.生理盐水B.葡萄糖溶液C.生长激素D.甲状腺激素9. 下列腺体中,既能分泌生长激素,又能分泌其他激素的腺体是()A.甲状腺B.垂体C.唾液腺D.卵巢10. 效应器是指()A.感觉神经末梢B.肌肉C.腺体D.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11. 大脑皮层中的S区受损后引起的症状是()A.运动性失语症B.听觉性失语症C.躯体无感觉功能D.躯体无运动能力12. 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的是()B.C.D.13.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CO2、血红蛋白、H+、尿素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C.Na+、O2、纤维蛋白原、血浆蛋白D.Ca2+、载体、氨基酸、葡萄糖14.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15. 如图为反射弧示意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A.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向的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向的C.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向的D.以上说法都对16. 在人体的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综合作用的部位是()A.神经中枢B.神经纤维C.传入神经D.传出神经非选择题如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的“刺激”可由哪些因素引起?如________.(2)图中的“激素Ⅰ”、“激素Ⅱ”和“激素Ⅲ”分别是________.(3)图中的“(+)”和“(一)”分别表示________和________.(4)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能够维持相对稳定,因为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________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调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A液为________,B液为________,C液为________,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2)在A液、B液、C液中,O2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CO2浓度最低是________.能使B液中葡萄糖浓度降低的激素是由胰岛________细胞分泌________.图是水盐平衡调节机理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垂体释放的A物质是________激素.引起该激素分泌增加是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 B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2)图中C代表尿量________.机体能通过体液和________的共同调节,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在[]中填序号,在横线上填名称):(1)在A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________,⑤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________.(2)B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中兴奋部位是________.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3)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的原因是在A图的[ ]________结构中,信号的传递是单一方向的,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________.(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导时,由突触前膜释放________进入________,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结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21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某校高二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选择题1.【答案】A【考点】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神经纤维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该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的外流钠离子的内流有关;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解:A、神经纤维在末受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A错误;B、由于兴奋时,Na+内流,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所以膜内电流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末兴奋部位,B正确;C、由于兴奋时,Na+内流,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所以膜外电流由末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C正确;D、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D正确.故选:A.2.【答案】B【考点】激素调节的特点动物激素的调节【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血液、组织液等)运输.达到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解: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时,就会刺激神经系统的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快,这种对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称体液调节.故选:B.【答案】A【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内环境的组成【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系统:(1)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2)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神经调节)、内分泌系统(体液调节)、免疫系统(免疫调节).解:内环境稳态中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间接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神经调节)、内分泌系统(体液调节)、免疫系统(免疫调节).故选:A.4.【答案】B【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内环境的组成【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内环境是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其中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淋巴是淋巴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据此答题.解:A、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A错误;B、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B正确;C、淋巴和组织液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C错误;D、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D错误.故选:B.5.【答案】B【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内环境的组成【解析】此题暂无解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细胞浸浴在组织液中,在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只隔着细胞膜,水分和一切能够透过细胞膜的物质,都可以在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进行交换.毛细血管动脉端的血浆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组织液与淋巴、淋巴与血浆间的转化是单向的.解:血浆中水的来源是消化道、组织液、淋巴,B正确;ACD错误.故选:B.6.【答案】B【考点】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2)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图中的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和E效应器解:A、图中的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和E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反射弧.A正确;B、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不能构成反射弧,B错误;C、图中①是树突,接受信息并将之传给胞体,再通过②轴突将接收的信息传递给其他神经元,这决定了神经传导的方向只能是:从①→②→③,这就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C正确;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传出神经纤维,兴奋能传导到效应器,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不属于反射,D正确.故选:B.7.【答案】B【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内环境的组成【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要对这种平衡加以分析.可以这样说,产的热多,散的热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少.外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解:A、体温降低,新陈代谢增加,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A错误;B、体温降低,新陈代谢降低,产热量不足以补偿散热的热量,引起体温降低,新陈代谢降低,可能引起死亡,B正确;C、体温升高,新陈代谢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增强,有利于消除致病因素,C错误;D、体温升高,新陈代谢降低,减少散热量,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D错误.故选:B.8.【答案】B【考点】激素调节的特点动物激素的调节【解析】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葡萄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二第一次段考(生物)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说、得出结论”四个基本环节。

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有性生殖生物中的一切遗传现象2.萝卜的根形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

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扁形块根。

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1,则F2的圆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A.2/3 B.6/16 C.8/9 D.3/16 3.下面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C.黑藻细胞中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D.细胞呼吸中有机物的分解必须有水和氧气参与才能释放储存的能量4.关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的全过程都能看到染色体B.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数量随着染色体数量的增加而增加C.细胞分裂后期和末期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D.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中核DNA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始终保持一致5.右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B.C3生成C6H12O6需要[H]、ATP和多种酶C.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D.无光条件有利于暗反应进行6.如下图表示某同学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应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B.应将滤液滴在a处,而不能滴在b处C.实验结果应是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近似圆形)D.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小的一个圆呈橙黄色7.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有()A.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体外培养可无限增殖B.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C.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D.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对于生物体不一定是有害的8.如图是对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不同时期的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和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数(c)的统计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①只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B.分裂后期可以用图③表示C.图③表示的细胞一定处于分裂末期D.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时的细胞在图①中9.有关细胞生命历程中各种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胰岛细胞和垂体细胞中的DNA和蛋白质均不存在明显差异B.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癌细胞DNA量始终保持不变C.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会有所减小D.细胞的衰老受基因的控制,细胞凋亡则不受基因的控制10.以下几类细胞分裂时能观察到纺锤体的是A.细菌细胞B.根的成熟区细胞C.蛙的红细胞D.蛙的受精卵11.对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进行比较,它们的主要区别发生在( ) A.前期和末期B.间期和中期C.前期和间期D.间期和末期12.如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呼吸过程图解,对此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是①③④B.整个②过程都发生在线粒体中C.④过程比②过程释放的能量多D.人在剧烈运动产生的CO2只来源于②过程13. 关于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C.相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相同D.相同环境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则不一定相同14.具有下列各基因型的个体中,属于纯合体的是A.YYrr B.AaBBCc C.Aa D.Yr15.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Rr,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该生物产生的配子类形有A.ABR和aBR B.Abr和abR C.aBR和AbR D.ABR和abR16.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黄粒(G)对绿粒(g)是显性,则Ttgg和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依次是A.5、3 B.6、4 C.8、6 D.9、417.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指基因(t)为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A)为隐性,这两对基因都是独立遗传。

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几率分别是A.1/2、1/8 B.3/4、1/4 C.1/4、1/4 D.1/4、1/818.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

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

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抗病植株的比例为()A.1/8B.3/8C.5/8D.3/1619.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

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2:1 B.9:3:3:1 C.4:2:2:1 D.1:1:1:120.已知绵羊角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基因型HH Hh hh 公羊的表现型有角有角无角母羊的表现型有角无角无角A.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C.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二、非选择题:本卷共6小题,共60分。

21.(10分)请你解读与酶有关的图示、曲线:(1)图1和图2是与酶的特性相关的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和图2分别表示了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2)图3是与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的曲线,请分析回答: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从图示曲线我们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4和图5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曲线,请分析回答:图4中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从图5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底物足量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1分)如下图所示,图甲表示某大棚蔬菜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其中a~f代表O2或CO2。

图乙表示该植物在适宜的条件下O2净产量(光合作用的O2产生量-呼吸作用的O2消耗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甲中,b可代表________,物质b进入箭头所指的结构后与________结合,生成大量的______ ___________。

(2)在适宜的条件下,若用CO2、H218O供给植物进行代谢,则甲图中的d所代表的物质应是__________。

(3在图乙中,A点时叶肉细胞内生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在N点后O2净产量的增长逐渐减慢并趋向平衡,其制约的内在和外在主要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棚内的温度,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此时乙图中P 点向______(左、右)移动。

(5)在图乙P点所处的状态时,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点状态时,可以发生图甲中的哪些过程(用图中字母表示)?______;D点时发生(字母表示)________。

23.(8分)下图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

据图回答:(1)此为________细胞有丝分裂________期图,细胞内共有________个DNA分子。

(2)此细胞的下一个时期细胞内共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个染色单体,________个DNA分子。

(3)写出图中标号的结构名称:标号1是________;标号3是________。

24.(7分)鸡的毛腿(F)对光腿(f)是显性,豌豆冠(E)对单冠(e)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均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

现有A和B两只公鸡,C和D两只母鸡,均为毛腿豌豆冠,它们交配产生的后代性状如下:C×A毛腿豌豆冠;D×A毛腿豌豆冠;C×B毛腿豌豆冠和光腿豌豆冠;D×B毛腿豌豆冠和毛腿单冠。

(1)这四只鸡的基因型分别是;A ;B ;C ;D 。

(2)D×B交配后代中,毛腿单冠鸡的基因型为。

C×B交配后代中,光腿豌豆冠鸡的基因型为。

(3)从理论上分析;假设C×B交配后代中的光腿豌豆冠鸡全部为雄性,而D×B交配后代中的毛腿单冠鸡全部为雌性,在它们生育能力相同,随机交配的条件下,其后代中出现光腿单冠性状的个体约占后代总数的比例为。

25.(16分)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等位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1)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F1自交,F2的性别为________,分离比为________。

(2)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3)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

26.(8分)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

但是,即使是纯合长翅品系的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正常培养温度为25℃)时,长成的成体果蝇却为残翅。

这种现象称为“表型模拟”。

(1)这种模拟的表现性状能否遗传?为什么?(2)现有一只残翅果蝇,如何判断它是属于纯合vv还是“表型模拟”?请设计鉴定方案:方法步骤:结果分析:(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1分)(1)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 __(3)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5)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8分)(1)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24.(7分)(1)A _________;B _______;C _______;D ____(2)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25.(1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8分) 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