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寄生虫PPT】 旋毛虫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此期病程:2周-2月
3.包囊形成期
• 包囊的形成是由于幼虫的刺激,导致宿主 肌组织由损伤到修复的结果。随着虫体的 长大、卷曲,幼虫寄生部位的肌细胞逐渐 膨大呈纺锤状,形成梭形的肌腔包围虫体, 由于结缔缔组织的增生而形成囊壁。
• 患者全身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但肌肉疼 痛仍可持续数月。
四、诊 断
二、生 活 史
•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在小肠,幼虫在横 纹肌内
• 感染阶段:幼虫包囊 • 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感染,吃了活幼
虫包囊的肉类及其制品 • 致病阶段:幼虫、成虫 • 诊断阶段:幼虫及囊包 • 成虫寿命:♀1~2个月
生活史特点
• 成虫和幼虫寄生在同一宿主体内,在发育和 完成生活史过程中,无外界的自由生活阶段, 但必须通过吃不熟的肉,才能更换宿主使虫 种延续。
1~2条幼虫。
旋毛虫幼虫包囊
• 肌肉切片
肌肉压片
Trichinella spiralis larvae in
muscle section (H&E) and
muscle press
•
Trichinella spiralis Larvae
in Muscle Section
• Encysted larvae of Trichinella in pressed muscle tissue. The coiled larvae can be seen inside the cysts.
一、形 态
• 1.成 虫
• 线状,微小,
♀3-4mm ,♂1.4-1.6mm 咽管长,占体长1/3~1/2,
其背侧有一串杆细胞组成 的杆状体,杆细胞呈圆盘 状,每个杆细胞内有核1个, 位于中央。
• 成虫生殖系统均为单管型。♂尾端具一对钟状 交配器,无交合刺;♀为胎生,自阴门产出的 幼虫称新生幼虫,大小只有124×6µ m
• 保虫宿主有多种哺乳动物,如猪、犬、鼠、
猫及熊、野猪、狼、狐等野生动物。
三、致 病
1.侵入期 幼虫在小肠内脱囊并钻入肠黏膜 发育为成虫的阶段,因主要病变部位在十二 指肠和空肠,故又称为肠型期。
• 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 胃肠炎症状。同时伴有厌食、乏力、畏寒、 低热等全身症状,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
猪肺线虫病(后圆线虫病) Metastrongylus
• 一、 病 原
• 后圆科,后圆属,Metastrongylus,虫体呈 乳白色。口囊很小,口缘有1对分三叶的侧唇。
• 交合伞一定程度地退化,背叶小;肋有某种程 度的融合。交合刺一对,细长,末端有单钩或 双钩。阴门紧靠肛门,前方覆一角质盖 。
• 2. 复阴后圆线虫 M.pudendotectus
• ♂16-18×0.27-0.295mm,交合伞较大, 交合刺长1.4-1.7mm,未端呈双钩形。
旋毛形线虫 (Trຫໍສະໝຸດ chinella spiralis )
WangChuanFeng
简介
• 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简称 旋毛虫(Spiralworm) ,由其引起的旋 毛虫病(trichinelliasis,trichinosis ) 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一。对人体的危 害性很大,严重感染常致人死亡。旋毛 虫的成虫和幼虫分别寄生于同一宿主小 肠和肌纤维内,多种动物可作为本虫的 宿主。
·2.免疫诊断
• 旋毛虫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血清学方法 可协助诊断。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SIA):特异性强、敏 感性高。对急性期病人的诊断效果较佳。 在国内,已被广泛应用于人体旋毛虫病血 清流行病学的调查,可作为商品猪宰杀前 常规检测方法之一。
五、流 行
• 旋毛虫病呈世界性分布,但以欧洲、北美 洲发病率较高。
• 旋毛虫病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目前已知 有百余种哺乳动物可自然感染旋毛虫病。 猪为主要动物传染源。
• 旋毛虫幼虫囊包的抵抗力较强,能耐低温。 晾干、腌制、涮食等方法常不能杀死幼虫。
• 生食或半生食受染的猪肉是人群感染旋毛 虫的主要方式,占发病人数的90%以上。
六、预防治疗
• 1 改变食肉的方式,不吃生的或未熟透的猪肉 及野生动物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 2 执行肉类检疫制度,未经检疫的猪肉不准上 市,发现病肉要坚决焚毁;扑杀鼠类、野犬等 保虫宿主,是防止人群感染重要环节。
• 治疗:丙硫咪唑是首选药物,有驱除肠内早期 幼虫及抑制雌虫产蚴作用,且能杀死肌肉中的 幼虫,并兼有镇痛、消炎功效。如在感染后第 1周内用药,尚有防止或减轻症状的作用,治 愈率可达100%。
• 旋毛虫病表现较复杂,诊断较为困难。应询 问病人有无食入过生肉或未熟肉的病史,群 体发病的特点,并能从患者肌肉内活检出幼 虫囊包为确诊依据。
• 1.病原诊断 采用活检法,自患者腓肠肌或 肱二头肌取样,经压片或切片镜检有无幼虫 及包囊。如果患者尚有吃剩的肉,亦可用同 法检查,以资佐证。但阳性检出率仅50%。
• 此期病程:1周
2.幼虫移行期
• 幼虫移行期:新生幼虫随淋巴、血循环移行至 全身各器官及侵入横纹肌内发育的阶段 ,因主 要病变部位发生在肌肉,又称肌型期。
• 致病机理:幼虫移行时机械性损害及分泌物的 毒性作用,引起所经之处组织的炎症反应。
• 临床表现:发烧、水肿、病人突出且最多发症 状为全身肌肉酸痛、压痛,以腓肠肌、肱二头 肌、肱三头肌疼痛最明显。有的可出现吞咽困 难和语言障碍,还可表现肺炎、胸膜炎和心肌 炎等。可因心衰、呼吸道并发症而死亡。
• 卵胎生。
• 1. 长刺后圆线虫 M.elongatus,又称野 猪后圆线虫 M.apri
• ♂ 11-25mm×1.16-0.225mm 。 交 合 伞较小,前侧肋大,顶端膨大;中后侧肋 融合在一起,背肋极小。交合刺呈丝状, 长4-4.5mm,末端单钩形。
• ♀ 20-50mm×0.4-0.45mm,尾稍弯向 腹面,阴道>2mm。
2. 幼 虫
• Larvae of Trichinella, freed from their cysts, typically coiled; Length: 0.8 to 1 mm.
2.幼虫包囊
• 寄生在宿主横纹肌纤维内的幼虫,长约1mm, 卷曲于梭形的包囊中,称之为幼虫包囊, 其纵轴与肌纤维平行。一个囊包内通常含
3.包囊形成期
• 包囊的形成是由于幼虫的刺激,导致宿主 肌组织由损伤到修复的结果。随着虫体的 长大、卷曲,幼虫寄生部位的肌细胞逐渐 膨大呈纺锤状,形成梭形的肌腔包围虫体, 由于结缔缔组织的增生而形成囊壁。
• 患者全身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但肌肉疼 痛仍可持续数月。
四、诊 断
二、生 活 史
•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在小肠,幼虫在横 纹肌内
• 感染阶段:幼虫包囊 • 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感染,吃了活幼
虫包囊的肉类及其制品 • 致病阶段:幼虫、成虫 • 诊断阶段:幼虫及囊包 • 成虫寿命:♀1~2个月
生活史特点
• 成虫和幼虫寄生在同一宿主体内,在发育和 完成生活史过程中,无外界的自由生活阶段, 但必须通过吃不熟的肉,才能更换宿主使虫 种延续。
1~2条幼虫。
旋毛虫幼虫包囊
• 肌肉切片
肌肉压片
Trichinella spiralis larvae in
muscle section (H&E) and
muscle press
•
Trichinella spiralis Larvae
in Muscle Section
• Encysted larvae of Trichinella in pressed muscle tissue. The coiled larvae can be seen inside the cysts.
一、形 态
• 1.成 虫
• 线状,微小,
♀3-4mm ,♂1.4-1.6mm 咽管长,占体长1/3~1/2,
其背侧有一串杆细胞组成 的杆状体,杆细胞呈圆盘 状,每个杆细胞内有核1个, 位于中央。
• 成虫生殖系统均为单管型。♂尾端具一对钟状 交配器,无交合刺;♀为胎生,自阴门产出的 幼虫称新生幼虫,大小只有124×6µ m
• 保虫宿主有多种哺乳动物,如猪、犬、鼠、
猫及熊、野猪、狼、狐等野生动物。
三、致 病
1.侵入期 幼虫在小肠内脱囊并钻入肠黏膜 发育为成虫的阶段,因主要病变部位在十二 指肠和空肠,故又称为肠型期。
• 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 胃肠炎症状。同时伴有厌食、乏力、畏寒、 低热等全身症状,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
猪肺线虫病(后圆线虫病) Metastrongylus
• 一、 病 原
• 后圆科,后圆属,Metastrongylus,虫体呈 乳白色。口囊很小,口缘有1对分三叶的侧唇。
• 交合伞一定程度地退化,背叶小;肋有某种程 度的融合。交合刺一对,细长,末端有单钩或 双钩。阴门紧靠肛门,前方覆一角质盖 。
• 2. 复阴后圆线虫 M.pudendotectus
• ♂16-18×0.27-0.295mm,交合伞较大, 交合刺长1.4-1.7mm,未端呈双钩形。
旋毛形线虫 (Trຫໍສະໝຸດ chinella spiralis )
WangChuanFeng
简介
• 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简称 旋毛虫(Spiralworm) ,由其引起的旋 毛虫病(trichinelliasis,trichinosis ) 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一。对人体的危 害性很大,严重感染常致人死亡。旋毛 虫的成虫和幼虫分别寄生于同一宿主小 肠和肌纤维内,多种动物可作为本虫的 宿主。
·2.免疫诊断
• 旋毛虫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血清学方法 可协助诊断。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SIA):特异性强、敏 感性高。对急性期病人的诊断效果较佳。 在国内,已被广泛应用于人体旋毛虫病血 清流行病学的调查,可作为商品猪宰杀前 常规检测方法之一。
五、流 行
• 旋毛虫病呈世界性分布,但以欧洲、北美 洲发病率较高。
• 旋毛虫病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目前已知 有百余种哺乳动物可自然感染旋毛虫病。 猪为主要动物传染源。
• 旋毛虫幼虫囊包的抵抗力较强,能耐低温。 晾干、腌制、涮食等方法常不能杀死幼虫。
• 生食或半生食受染的猪肉是人群感染旋毛 虫的主要方式,占发病人数的90%以上。
六、预防治疗
• 1 改变食肉的方式,不吃生的或未熟透的猪肉 及野生动物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 2 执行肉类检疫制度,未经检疫的猪肉不准上 市,发现病肉要坚决焚毁;扑杀鼠类、野犬等 保虫宿主,是防止人群感染重要环节。
• 治疗:丙硫咪唑是首选药物,有驱除肠内早期 幼虫及抑制雌虫产蚴作用,且能杀死肌肉中的 幼虫,并兼有镇痛、消炎功效。如在感染后第 1周内用药,尚有防止或减轻症状的作用,治 愈率可达100%。
• 旋毛虫病表现较复杂,诊断较为困难。应询 问病人有无食入过生肉或未熟肉的病史,群 体发病的特点,并能从患者肌肉内活检出幼 虫囊包为确诊依据。
• 1.病原诊断 采用活检法,自患者腓肠肌或 肱二头肌取样,经压片或切片镜检有无幼虫 及包囊。如果患者尚有吃剩的肉,亦可用同 法检查,以资佐证。但阳性检出率仅50%。
• 此期病程:1周
2.幼虫移行期
• 幼虫移行期:新生幼虫随淋巴、血循环移行至 全身各器官及侵入横纹肌内发育的阶段 ,因主 要病变部位发生在肌肉,又称肌型期。
• 致病机理:幼虫移行时机械性损害及分泌物的 毒性作用,引起所经之处组织的炎症反应。
• 临床表现:发烧、水肿、病人突出且最多发症 状为全身肌肉酸痛、压痛,以腓肠肌、肱二头 肌、肱三头肌疼痛最明显。有的可出现吞咽困 难和语言障碍,还可表现肺炎、胸膜炎和心肌 炎等。可因心衰、呼吸道并发症而死亡。
• 卵胎生。
• 1. 长刺后圆线虫 M.elongatus,又称野 猪后圆线虫 M.apri
• ♂ 11-25mm×1.16-0.225mm 。 交 合 伞较小,前侧肋大,顶端膨大;中后侧肋 融合在一起,背肋极小。交合刺呈丝状, 长4-4.5mm,末端单钩形。
• ♀ 20-50mm×0.4-0.45mm,尾稍弯向 腹面,阴道>2mm。
2. 幼 虫
• Larvae of Trichinella, freed from their cysts, typically coiled; Length: 0.8 to 1 mm.
2.幼虫包囊
• 寄生在宿主横纹肌纤维内的幼虫,长约1mm, 卷曲于梭形的包囊中,称之为幼虫包囊, 其纵轴与肌纤维平行。一个囊包内通常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