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耜先秦诗经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古诗良耜翻译赏析
古诗良耜翻译赏析《良耜》收录于诗经风、雅、颂中,其古诗全文如下:畟畟良耜,俶载南亩。
播厥百谷,实函斯活。
或来瞻女,载筐及莒,其饟伊黍。
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
荼蓼朽止,黍稷茂止。
获之挃挃,积之栗栗。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
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
杀时犉牡,有救其角。
以似以续,续古之人。
【前言】《周颂·良耜》是《诗经·周颂·闵予小子之什》的一篇。
是一首先秦时代华夏族诗歌。
全诗一章,二十三句。
正是当时这种农业大发展的真实写照。
在此诗中,已经可以看到当时的农奴所使用的耒耜的犁头及“镈(锄草农具)”是用金属制作的,这也是了不起的进步。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的最大特色是“诗中有画”。
全诗一章到底,共二十三句,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黍稷茂止”十二句,是追写春耕夏耘的情景;第二层,从“获之挃挃”到“妇子宁止”七句,写眼前秋天大丰收的情景;第三层,最后四句,写秋冬报赛祭祀的情景。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注释】⑴畟畟:形容耒耜(古代一种像犁的农具)的锋刃快速入土的样子。
⑵俶:开始。
载:“灾(zī)”的假借。
载是“哉声”字,灾是“甾声”字,古音同部,故可相通。
灾,初耕一年的土地。
南亩:古时将东西向的耕地叫东亩,南北向的叫南亩。
⑶实:百谷的种子。
函:含,指种子播下之后孕育发芽。
斯:乃。
⑷瞻: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认为当读同“赡给之赡”。
瞻、赡都是“詹声”字,古音同部,故可相通。
女:读同“汝”,指耕地者。
⑸筐:方筐。
筥(ǔ):圆筐。
⑹饟:此指所送的饭食。
⑺纠:指用草绳编织而成。
⑻镈:古代锄田去草的农具。
赵:锋利好使。
⑼薅:去掉田中杂草。
荼蓼:两种野草名。
⑽止:语助词。
⑾挃挃:形容收割庄稼的磨擦声。
⑿栗栗:形容收割的庄稼堆积之多。
⒀崇:高。
墉:高高的城墙。
⒁比:排列,此言其广度。
栉(zhì):梳子。
⒂百室:指众多的粮仓。
⒃犉:黄毛黑唇的牛。
国学宝典诗经:《良耜》原文译文赏析
国学宝典诗经:《良耜》原文译文赏析畟畟良耜,俶载南亩。
播厥百谷,实函斯活。
或来瞻女,载筐及莒,其饟伊黍。
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
荼蓼朽止,黍稷茂止。
获之挃挃,积之栗栗。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
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
杀时犉牡,有捄其角。
以似以续,续古之人。
【注释】⑴畟(cè)畟:形容耒耜(古代一种像犁的农具)的锋刃快速人士的样子。
⑵俶(chù):开始。
载:“菑(zī)”的假借。
载是“哉声”字,菑是“甾声”字,古音同部,故可相通。
菑,初耕一年的土地。
南亩:古时将东西向的耕地叫东亩,南北向的叫南亩。
⑶实:百谷的种子。
函:含,指种子播下之后孕育发芽。
斯:乃。
⑷瞻: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认为当读同“赡给之赡”。
瞻、赡都是“詹声”字,古音同部,故可相通。
女:读同“汝”,指耕地者。
⑸筐:方筐。
筥(jǔ):圆筐。
⑹饟(xiǎng):此指所送的饭食。
⑺纠:指用草绳编织而成。
⑻镈(bó):古代锄田去草的农具。
赵:锋利好使。
⑼薅(hāo):去掉田中杂草。
荼蓼:两种野草名。
⑽止:语助词。
⑾挃(zhì)挃:形容收割庄稼的磨擦声。
⑿栗栗:形容收割的庄稼堆积之多。
⒀崇:高。
墉(yōng):高高的城墙。
⒁比:排列,此言其广度。
栉(zhì):梳子。
⒂百室:指众多的粮仓。
⒃犉(rǔn):黄毛黑唇的牛。
⒄捄(qíu):形容牛角很长。
⒅姒(sì):通“嗣”,继续。
【译文】犁头入土真锋利,先到南面去耕地。
百谷种子播田头,粒粒孕育富生机。
有人送饭来看你,挑着方筐和圆篓,里面装的是黍米。
头戴手编草斗笠,手持锄头来翻土,除草田畦得清理。
野草腐烂作肥料,庄稼生长真茂密。
挥镰收割响声齐,打下谷子高堆起。
看那高处似城墙,看那两旁似梳齿,粮仓成百开不闭。
各个粮仓都装满,妇女儿童心神怡。
杀头黑唇大黄牛,弯弯双角真美丽。
不断祭祀后续前,继承古人的礼仪。
【赏析】《周颂》中的《良耜》与前一篇《载芟),是《诗经》中的农事诗的代表作。
诗经《螽斯》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经《螽斯》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诗经《螽斯》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语】:螽斯羽,蝗虫张翅膀,诜诜兮。
《诗经:臣工》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经:臣工》原文翻译及赏析《诗经:臣工》原文翻译及赏析《臣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这是周王耕种藉田并劝诫农官的农事诗。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经:臣工》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经:臣工》嗟嗟臣工,敬尔在公。
王厘尔成,来咨来茹。
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畲?于皇来牟,将受厥明。
明昭上帝,迄用康年。
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
注释:嗟:发语语气词,嗟嗟,重言以加重语气。
臣工:群臣百官。
译文:喂,喂,群臣百官,你们勤谨地从事公务。
王赐给你们成法,你们要商量研究调度。
喂,喂,田官,正是暮春时节,还有什么事要筹画该考虑怎样整治新田畲田了。
啊,多茂盛的麦子,看来将要获得好收成。
光明伟大的上帝,终于赐给丰年。
命令我的农人们,收藏好你们的锹和锄,我要去视察开镰收割。
赏析:《周颂》是宗庙祭祀乐歌,“以其成功告于神明”,其中有十篇编为一卷,以这篇《臣工》为首,标明为《臣工之什》。
这一篇和另几篇是农事诗。
这篇诗传说是周成王时代的作品。
从诗的文本来看,确是周王的口气。
全诗十五句,前四句训勉群臣勤谨工作,研究调度执行已经颁赐的有关农业生产的成法。
下四句是训示农官:暮春时节,麦子快熟了,要赶紧筹划如何在麦收后整治各类田地。
再接下四句是称赞今年麦子茂盛,能获得丰收,感谢上帝赐给丰年。
最后三句说:命令我的农人们准备麦收,我要去视察收割。
全诗脉络清楚,诗义很明白,确是一首歌颂周王关心农业生产,训勉群臣勤恳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发展农业的政策,感谢上天赐予丰收的乐歌。
此诗的“王”,可信是成王。
它编为《臣工之什》之首,下一篇《噫嘻》首句即直称“噫嘻成王”;因为这一篇用成王的口气,作为成王的训示,所以放在前面,它们都是歌颂成王的。
殷商后王把歌颂先王省耕和祈祷神明的诗,配合乐舞,作为宗庙乐歌在一定的礼仪上演唱,也是为了追念先王的功业,继承先王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继续贯彻执行以农立国的基本国策。
《国风·鄘风·干旄》诗经鉴赏及译文注释
《国风・郦风•干旄》诗经鉴赏及译文注释《国风•邮风・干旄》此诗反映访贤大夫求贤假设渴的心理可谓妙笔生花。
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国风•郦风•干旄》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国风•邨风•干旄》先秦:佚名孑孑干旄,在浚之郊。
素丝批之,良马四之。
彼姝者子,何以畀之?孑孑干族,在浚之都。
素丝组之,良马五之。
彼姝者子,何以予之?孑孑干旌,在浚之城。
索丝祝之,良马六之。
彼姝者子,何以告之?《国风・邮风・干旄》译文牛尾之旗高高飘,人马来到浚邑郊。
素丝束束理清楚,良马四匹礼不轻。
那位忠顺的贤士,你用什么来回敬?鹰纹大旗高高飘,人马来到浚近郊。
束帛层层堆得好,良马五匹选得妙。
那位忠顺的贤士,你用什么来回报?鸟羽旗帜高高飘,人马来到浚城郊。
束帛捆捆堆得好,良马六匹真不少。
那位忠顺的贤士,有何良策来回报?《国风•麻风・干旄》解释ffi(yong):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汲县北。
干旄(mM):以牝牛尾饰旗杆,树于车后,以状威仪。
干,通“竿〃“杆”。
旄,同“牝〃,牝牛尾。
孑(j⑹孑:旗帜高举的样子。
浚(xUn):卫国城邑,故址在今河南浚县。
素丝:白丝,一说束帛。
批(pi):连缀,束丝之法。
在衣冠或旗帜上镶边。
良马四之:这里指四匹马为聘礼。
下文"五之""六之”用法相同。
彼:那。
姝(shU):美妙。
一说服从貌。
子:贤者。
畀(bi):给,予。
旗(y。
):画有鹰雕纹饰的旗帜。
都:古时地方的区域名。
《毛传》:“下邑日都。
〃下邑,近城。
组:编织,束丝之法。
予:赐予。
旌(jing):旗的一种。
挂牝牛尾于竿头,下有五彩鸟羽。
祝:“属"的假借字,编连缝合。
一说厚积之状。
告值口):作名词用,忠言也。
一说同"予"。
《国风・邮风・干旄》鉴赏此诗写一位尊贵的男子驾车驱驰在浚邑郊外的大道上,车马隆隆,旗帜飘扬。
接下来是对旗帜和车马的特写:旄是"素丝维之〃,用素丝织的流苏镶在旗帜的边上,可见其颜色鲜亮及飘扬姿势;马是"良马四之",四匹高头大马驾车而行,非常气派,意气风发。
诗经带良字的诗词
在《诗经》中,有一首诗含有"良"字,那就是《诗经·周南·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其楚,其楚萧萧。
既替余子,俾静俾矣。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萎萎。
既替余子,俾静俾矣。
良弓之子,俾张俾矣。
这首诗描绘了葛藤的生长状况,黄鸟的飞翔和鸣叫,以及良弓的用途。
其中"良弓之子,俾张俾矣"一句中的"良"字,是形容弓的品质好,也就是优质的弓。
这是《诗经》中唯一出现"良"字的一篇诗。
诗经及注释
许多喜欢《诗经》的朋友都感到阅读起来比较困难,毕竟《诗经》的创作年代久远,很多词汇是我们现代不常用的,习古堂国学网的“诗经赏析”专栏收集整理了各大名家对《诗经》的讲解和注释,希望在大家欣赏《诗经》的时候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代称为“诗”或“诗三百”,后来孔子加以整理。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尊“诗”为经典,定名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颂是公元前 8 世纪到公元前 7 世纪宋国的作品,共5篇。
《诗经》作为一部经典著作,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诗经》中的许多篇章﹐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2500年前漫长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
尤其是从西周末年到春秋中叶﹐周王朝及各诸侯国横征暴敛﹐攻伐兼并﹐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诗经?国风》中的许多诗篇就反映了这一时代人民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人民的不满﹑怨愤和反抗情绪。
如《魏风》中的《伐檀》﹐写一群伐木者边劳动边歌唱﹐对不劳而获的奴隶主领主们作了愤怒斥责:“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硕鼠》更痛斥那些剥削者为大老鼠。
《国风》中还有不少作品﹐反映了繁重的劳役和兵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
如《唐风·鸨羽》写没完没了的“王事”迫使人民无法从事农业生产﹐赡养父母。
《魏风·陟岵》写一行役者望乡思家﹐回忆起父母兄长的嘱咐﹐叫他自己当心﹐不要死在异乡﹐《邶风·击鼓》﹑《王风·扬之水》等也反映了类似的情况。
伴随着徭役﹑兵役的苛重﹐因而出现离人思妇之作﹐士兵们厌战思家﹐妻子们怀念征人。
这一类作品有《召南·殷其雷》﹑《卫风·兮》﹑《王风·君子于役》《豳风》东山等。
《东山》写一士兵出征已久﹐役满还乡时心情。
他想到家园可能已经荒废﹐心里感到悲哀﹐但是他仍执着地怀念家乡﹐深沉感人。
《诗经》全文讲解
《诗经》全文讲解许多喜欢《诗经》的朋友都感到阅读起来比较困难,毕竟《诗经》的创作年代久远,很多词汇是我们现代不常用的,的诗经赏析专栏收集整理了各大名家对《诗经》的讲解和注释,希望在大家欣赏《诗经》的时候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代称为诗或诗三百,后来孔子加以整理。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尊诗为经典,定名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目录:国风:第一节周南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苢、汉广、汝坟、麟之趾;第二节召南鹊巢、采蘩、草虫、采苹、甘棠、行露、羔羊、殷其雷、摽有梅、小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秾矣、驺虞;第三节邶风柏舟、绿衣、燕燕、日月、终风、击鼓、凯风、雄雉、匏有苦叶、谷风、式微、旄丘、简兮、泉水、北门、北风、静女、新台、二子乘舟;第四节鄘风柏舟、墙有茨、君子偕老、桑中、鹑之奔奔、定之方中、蝃蝀、相鼠、干旄、载驰;第五节卫风淇奥、考盘、硕人、氓、竹竿、芄兰、河广、伯兮、有狐、木瓜;第六节王风黍离、君子于役、君子阳阳、扬之水、中谷有蓷、兔爰、葛藟、采葛、大车、丘中有麻;第七节郑风缁衣、将仲子、叔于田、大叔于田、清人、羔裘、遵大路、女曰鸡鸣、有女同车、山有扶苏、萚兮、狡童、褰裳、丰、东门之墠、风雨、子衿、扬之水、出其东门、野有蔓草、溱洧;第八节齐风鸡鸣、还、著、东方之日、东方未明、南山、甫田、卢令、敝笱、载驱、猗嗟;第九节魏风葛屦、汾沮洳、园有桃、陟岵、十亩之间、伐檀、硕鼠;第一〇节唐风蟋蟀、山有枢、扬之水、椒聊、绸缪、杕杜、羔裘、鸨羽、无衣、有杕之杜、葛生、采苓;第一一节秦风车邻、驷驖、小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无衣、渭阳、权舆;第一二节陈风宛丘、东门之枌、衡门、东门之池、东门之杨、墓门、防有鹊巢、月出、株林、泽陂;第一三节桧风羔裘、素冠、隰有苌楚、匪风;第一四节曹风蜉蝣、候人、鸤鸠、下泉;第一五节豳风七月、鸱鸮、东山、破斧、伐柯、九罭、狼跋;小雅:第一节鹿鸣之什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常棣、伐木、天保、采薇、出车、杕杜、鱼丽;第二节南有嘉鱼之什南有嘉鱼、南山有台、蓼萧、湛露、彤弓、菁菁者莪、六月、采芑、车攻、吉日;第三节鸿雁之什鸿雁、庭燎、沔水、鹤鸣、祈父、白驹、黄鸟、我行其野、斯干、无羊;第四节节南山之什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小宛、小弁、巧言、何人斯、巷伯;第五节谷风之什谷风、蓼莪、大东、四月、北山、无将大车、小明、鼓钟、楚茨、信南山;第六节甫田之什甫田、大田、瞻彼洛矣、裳裳者华、桑扈、鸳鸯、頍弁、车舝、青蝇、宾之初筵;第七节鱼藻之什鱼藻、采菽、角弓、菀柳、都人士、采绿、黍苗、隰桑、白华、緜蛮、瓠叶、渐渐之石、苕之华、何草不黄;大雅:第一节文王之什文王、大明、緜、棫朴、旱麓、思齐、皇矣、灵台、下武、文王有声;第二节生民之什生民、行苇、既醉、凫鹥、假乐、公刘、泂酌、卷阿、民劳、板;第三节荡之什荡、抑、桑柔、云汉、崧高、烝民、韩奕、江汉、常武、瞻昂、召旻;颂:第一节周颂清庙之什清庙、维天之命、维清、烈文、天作、昊天有成命、我将、时迈、执竞、思文第二节周颂臣工之什臣工、噫嘻、振鹭、丰年、有瞽、潜、雝、载见、有客、武第三节周颂闵予小子之什闵予小子、访落、敬之、小毖、载芟、良耜、丝衣、酌、桓、赉、般第四节鲁颂駉之什駉、有駜、泮水、閟宫;第五节商颂那、烈祖、玄鸟、长髪、殷武。
诗经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
诗经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诗经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篇一」[先秦]诗经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注释:【1】鸡鸣:指天明之前。
与下文中的“昧旦”都是古人常用的形容时间的用语。
【2】昧旦:又叫昧爽,指天将亮的时间。
【3】子:你。
【4】兴:起。
【5】视夜:察看夜色。
【6】明星:启明星,即金星。
【7】有烂:即“烂烂”,明亮的样子。
【8】将翱将翔:指已到了破晓时分,宿鸟将出巢飞翔。
【9】弋(yì):用生丝做绳,系在箭上射鸟。
【10】凫:野鸭。
【11】言:语助词,下同。
【12】加:射中。
一说“加豆”,食器。
【13】与:犹为。
【14】宜:用适当地方法烹调菜肴。
【15】言:语助词。
【16】偕:一起、一同的意思。
【17】老:变老。
【18】御:用。
此处是弹奏的意思。
【19】静好:和睦安好。
【20】来(lài):借为“赉”,慰劳,关怀。
【21】杂佩:古人佩饰,上系珠、玉等,质料和形状不一,故称杂佩。
【22】顺:柔顺。
【23】问:慰问,问候。
一说赠送。
【24】好(hào):爱恋。
【25】报:赠物报答。
作品赏析:这首赋体诗恰似一幕生活小剧,表现了一对青年夫妇和谐的家庭生活和诚笃而热烈的感情。
诗人通过这对青年夫妇的对话,展示了三个情意融融的特写镜头。
第一个镜头:鸡鸣晨催。
起先,妻子的晨催,并不令丈夫十分惬意。
公鸡初鸣,勤勉的妻子便起床准备开始一天的劳作,并告诉丈夫“鸡已打鸣”。
“女曰鸡鸣”,妻子催得委婉,委婉的言辞含蕴不少爱怜之意;“士曰昧旦”,丈夫回得直白,直决的回答显露出明显的不快之意。
他似乎确实很想睡,怕妻子连声再催,便辩解地补充说道:“不信你推窗看看天上,满天明星还闪着亮光。
”妻子是执拗的,她想到丈夫是家庭生活的支柱,便提高嗓音提醒丈夫担负的生活职责:“宿巢的鸟雀将要满天飞翔了,整理好你的弓箭该去芦苇荡了。
先秦诗经·螽斯原文翻译鉴赏
先秦诗经·螽斯原文|翻译|鉴赏《国风·螽斯》是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国风·周南》中的第五篇。
是先秦时代的民歌。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前两句描写,后两句颂祝,以叠词叠句的叠唱形式为特色,是先民为祈求多子而唱的民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先秦诗经·螽斯诗句赏析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螽斯》原文先秦:诗经螽斯羽,诜诜兮。
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
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
宜尔子孙,蛰蛰兮。
《螽斯》译文译文蝈蝈张翅膀,群集低飞翔啊。
你的子孙多又多,家族正兴旺啊。
蝈蝈张翅膀,群飞嗡嗡响啊。
你的子孙多又多,世代绵延长啊。
蝈蝈张翅膀,群聚挤满堂啊。
你的子孙多又多,和睦好欢畅啊。
注释⑴螽(zhōng终)斯:或名斯螽,一种直翅目昆虫,常称为“蝈蝈”。
一说“斯”为语词。
⑵诜(shēn 身)诜:同莘莘,众多貌。
⑶振振(zhēn真古音):茂盛的样子。
⑷薨(hōng轰)薨:很多虫飞的声音。
或曰形容螽斯的齐鸣。
⑸绳绳(mǐn):延绵不绝的样子。
⑹揖(jí集古音)揖:会聚的样子。
揖为集之假借。
⑺蛰(zhé哲)蛰:多,聚集。
《螽斯》赏析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前两句描写,后两句颂祝。
而叠词叠句的叠唱形式。
是这首诗艺术表现上最鲜明的特色。
如果说,“宜尔子孙”的三致其辞,使诗旨显豁明朗;那么,六组叠词的巧妙运用,则使全篇韵味无穷。
《诗经》运用叠词颇为寻常,而《螽斯》的独特魅力在于:六组叠词,锤炼整齐,隔句联用,音韵铿锵,造成了节短韵长的审美效果。
同时,诗章结构并列,六词意有差别,又形成了诗意的层递:首章侧重多子兴旺;次章侧重世代昌盛;末章侧重聚集欢乐。
由此看来,方氏的评语似可改为:诗虽平说,平中暗含波折;六字炼得甚新,诗意表达圆足。
另外,在朱熹《诗集传》中,《螽斯》是比体首篇,故用以释比。
其实,通篇围绕“螽斯”着笔,却一语双关,即物即情,物情两忘,浑然一体。
经典常谈诗经第四好句赏析
经典常谈诗经第四好句赏析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情感。
其中第四首《采蘩》中的一句“维南有箕,不害尔耜。
”被誉为经典常谈,其内涵深远,值得我们深入品味。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农民在南方耕作的场景。
箕是农具,用来收集庄稼,耜是用来耕地的农具。
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农民的赞美和敬意,也传达了一种和谐共处的理念。
箕和耜是农民的劳作工具,它们在农田里默默地为人们劳作,不去伤害别人。
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农民的尊重和对和谐相处的向往。
这句诗语言简练,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不去伤害别人,而是要像箕和耜一样默默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种和谐相处的理念,对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总之,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传达了对和谐相处的向往。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更是对人类社会和谐共处的思考。
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箕和耜默默奉献的精神,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实函斯活。或来瞻女,载筐及筥-良耜诗经
译文
• 良耜入土真锋利,翻耘向阳的耕地。播种百谷在 田间,颗颗强壮有活力。有人给你来送饭,拿着 方筐和圆莒,溢香散热盛黄米。头待斗笠绳带结, 锄具锋利把土削,田间杂草尽清理。杂草腐烂在 地里,庄稼长势真茂密。挥镰收割沙沙响,禾把 簇簇高堆起。粮垛高耸似城墙,鳞次栉比多又密。 座座仓库全打开,数百粮仓尽满盈,妇女儿童心 欢喜。宰杀肥牛来献祭,牛角弯长真美丽。这种 做法由来久,传承祖先的礼仪。
延伸解析
• 《良耜》与《载芟》的内容近似度极高,可以看成是姊妹诗。 • 《毛诗序》在论及这两首颂诗时说:“《载芟》,春藉田而祈社稷 也。”“《良耜》,秋报社稷也。”其实也不一定非要把二者划分为 春祭和秋祭,《良耜》同样可以看成是西周天子行“藉田礼”时的祭 祀乐歌,当然作为农事诗来看更不会有异议。 • 这首诗大致表达三个层次的内容。“畟畟良耜,……黍稷茂止”十二 句讲述了农人春夏两季从事田间作业及庄稼生长成熟的过程,中间七 句重点铺陈秋收时的欢乐景象,最后四句是描绘秋冬祭祀的情况。
注释
• 黍稷茂止:茂,茂盛、长势很好。 获之挃挃:挃挃(zhì ),割取禾穗的声音。 积之栗栗:栗栗,形容收割的庄稼堆积之多。 其崇如墉:崇,高。墉(yōng),这里指城墙。 其比如栉:比,排列。栉(zhì ),篦子,梳理头发的工具。这 句即成语“鳞次栉比”的意思,形容谷堆既高且密。 以开百室:百室,指众多的粮仓。 妇子宁止:妇,妻子、妇人。子,孩子、儿童。这里指家人。 杀时犉牡:时,是、这。犉(rún),牛高七尺为犉,一说指黑 嘴黄牛。牡,指公牛。杀牛是用于祭社稷。 有捄其角:捄(qiú),通“觩”,形容牛角长且弯曲的样子。 以似以续:以,乃。似,通“嗣”,继承、嗣续。 续古之人:古之人,祖先。这句是指先祖留下制度,秋收后要举 行这种祭奠,现在正是嗣续古人。
《诗经》注释、译文、赏析12
《诗经》注释、译文、赏析12菀柳--兔死狗烹的悲剧【原文】有菀者柳①,不尚息焉②上帝甚蹈③,无自暱焉④俾予靖之⑤,后予极焉⑥。
有菀者柳,不尚惕焉⑦。
上帝甚蹈,无自瘵焉⑧。
俾予靖之,后予迈焉⑨。
有鸟高飞,亦傅于天⑩。
彼人之心,于何其臻(11)。
曷予靖之(12),居以凶矜(13)。
【注释】①菀:枝叶十分茂盛的样子。
②尚:庶几。
③蹈:动,指变动无常。
④暱(n i):亲近。
⑤俾:使。
靖:谋划。
⑥极:诛,责罚。
⑦愒(qi):歇息,休息。
瘵(Zhai):病,生病。
⑨迈:行,指放逐。
⑩傅:到达。
(11)臻:至,到。
(12)葛:为什么。
(13)以:于。
凶矜:凶险。
【译文】枝叶茂盛的柳树,谁不想在树下歇。
君王喜怒太无常,不要与他太亲近。
若使我去谋国事,结果必定遭诛杀。
枝叶茂盛的柳树,谁不想在树下歇。
君王喜怒太无常,不要与他太接近。
若使我去谋国事,结果必定遭放逐。
鸟儿展翅高高飞,一直向上飞到天。
那人内心摸不透,何处才是那止境。
为何让我谋国事,把我置于凶险地。
【读解】兔死狗烹,是人们用来比喻事成之后就把曾经效劳出力的人抛开或杀掉,就像野兔死了之后,猎狗再也无用武之地,于是便被杀掉煮来吃肉。
这类悲剧从古至今不可胜数,不必我们—一列举。
值得注意的倒是,我们如何保护自己,不致被别人过河拆桥、被别人煮来吃肉?翻脸不认人的小人和野心家大有人在,有时我们被他们蒙蔽完全可能。
然而,一旦我们有所醒悟,就该认真想想出路的问题。
最可怕和不可救药的是,既已醒悟。
还继续幼稚地抱有幻想,天真地以为小人野心家会良心发现、立地成佛。
等到刀子架到脖子上那一天,连后悔都来不及及时醒悟,出路是有的。
可以金蝉脱壳。
力量不够强大时,翅膀尚未长硬时,不妨以阴谋付阴谋,以诡计对付诡计,巧妙地以走为上计。
不等对方把刀子磨快,便逃之天天。
把根留住,将会形成对方的心腹之患,便之坐卧不安。
可以激流勇退。
事成之后,知道结果不妙,主动引退,不存啡份之念,可以正大光明地、体面地享受已获得的成果。
《载芟》《良耜》实为周祖在北豳开荒蠡测
《载芟》《良耜》实为周祖在北豳开荒蠡测作者:王丽娟周颂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16期摘要:历来很多研究者都提出《周颂·载芟》《周颂·良耜》为祭祀诗,与西周天子每年籍日里躬亲耕作的籍田礼有关。
本文提出这两首诗实际是周先祖不窋窜于戎狄之间,带领族人开荒垦田、发展农业生产的真实场景描述。
二诗都以充满希望和自信的笔调热情渲染、陈述周族全民垦田播种、夏收秋获、丰年庆祀的场面。
《载芟》侧重展现周先民大规模开荒运动的场景;《良耜》更注重赞美开荒工具的锋利。
诗中重点描写的开荒场面恰与不窋奔戎狄之间大搞农耕的背景、环境一一吻合。
周人立国后,承继先祖遗风,将其仪式化,形成籍田礼,《周颂·载芟》《周颂·良耜》是周人初创阶段除草伐木、开垦荒地场景的描述,是籍田礼的滥觞。
对其历史背景的不同理解是造成后世对二诗主旨争论矛盾的根源。
关键词:《载芟》《良耜》开荒北豳《毛诗正义》曰:“《载芟》诗者,春籍田而祈社稷之乐歌也。
谓周公、成王太平之时,王者于春时亲耕籍田,以劝农业,又祈求社稷,使获其年丰岁稔。
诗人述其丰熟之事,而为此歌焉。
”又云:“《良耜》诗者,秋报社稷之乐歌也。
谓周公、成王太平之时,年谷丰稔,以为由社稷之所佑,故于秋物既成,王者乃祭社稷之神。
以报生长之功。
诗人述其事而作此歌焉。
经之所陈,其末四句是报祭社稷之事。
”认为这两首诗一首春祈,一首秋报,大约诗成于周初。
《毛诗》后郑笺、集疏均持此观点,现代学者张大可、程俊英等观点无出其右。
笔者根据《周颂·载芟》《周颂·良耜》描述除草伐木、开垦荒地场景,认为这两首诗实际描绘了夏末乱世中“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
”(《国语·周语》)以后,在北豳大规模开荒的热烈场面,诗应作于周立国之前,与《豳风·七月》时间相当。
一、得天独厚的豳地环境《史记·周本纪》称:“不窋以失其官而犇戎狄之间”,《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不窋故城在庆州弘化县(弘化县即今甘肃庆城县)南三里,即不窋在戎狄之间所居之城也。
古诗文300篇--先秦两汉诗(1)
1.击壤[rǎng]歌【先秦】【佚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注释】壤:据论是古代儿童玩具,以木做成,前宽后窄,长一尺多,形如鞋。
玩时,先将一壤置于地,然后在三四十步远处,以另一壤击之,中者为胜。
作:劳动。
息:休息。
帝力句:一说为“帝何德与我哉”。
帝力:尧帝的力量。
何有:有什么(影响)。
如果是“何德”,那就是有什么(恩惠)。
【译文】太阳出来就去耕作田地,太阳落山就回家去休息。
凿一眼井就可以有水喝,种出庄稼就不会饿肚皮。
这样的日子有何不自在,谁还去羡慕帝王的权力。
【赏析】这首歌谣大约流传于距今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时期。
是一首淳朴的民谣。
也许是中国歌曲之祖。
据《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
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
”这位八九十岁的老人所歌的歌词就是《击壤歌》。
2.桃夭【先秦】【佚名】桃之夭夭,灼[zhuó]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zhēn]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
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
华:同“花”。
之子:这位姑娘。
于归:姑娘出嫁。
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于:去,往。
宜:和顺、亲善。
蕡(fén):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
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
有蕡即蕡蕡。
蓁(zhēn):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译文】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
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
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
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赏析】各章的前两句,是全诗的兴句,分别以桃树的枝、花、叶、实比兴男女盛年,及时嫁娶。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
”这种意象被后世的诗人反复使用。
良耜(先秦诗经)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良耜(先秦诗经)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良耜(先秦诗经)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先秦]诗经畟畟良耜,俶载南亩。
播厥百谷,实函斯活。
或来瞻女,载筐及莒。
其饟伊黍,其笠伊纠。
其镈斯赵,以薅荼蓼。
荼蓼朽止,黍稷茂止。
获之挃挃,积之栗栗。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
百室盈止,妇子宁止。
杀时犉牡,有捄其角。
以似以续,续古之人。
注释:【1】畟(cè)畟:形容耒耜的锋刃快速入土的样子。
【2】耜(sì):古代一种像犁的农具。
【3】俶(chù):开始。
【4】载:“菑(zī)”的假借。
载是“哉声”字,菑是“甾声”字,古音同部,故可相通。
菑,初耕一年的土地。
【5】南亩:古时将东西向的耕地叫东亩,南北向的叫南亩。
【6】实:百谷的种子。
【7】函:含,指种子播下之后孕育发芽。
【8】斯:乃。
【9】瞻: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认为当读同“赡给之赡”。
瞻、赡都是“詹声”字,古音同部,故可相通。
【10】女(rǔ):同“汝”,指耕地者。
【11】筐:方筐。
筥(jǔ):圆筐。
【12】饟(xiǎng):此指所送的饭食。
【13】纠:指用草绳编织而成。
【14】镈(bó):古代锄田去草的农具。
【15】赵:锋利好使。
【16】薅(hāo):去掉田中杂草。
【17】荼(tú)蓼(liǎo):荼和蓼,两种野草名。
【18】朽:腐烂。
【19】止:语助词。
【20】挃(zhì)挃:形容收割庄稼的磨擦声。
【21】栗栗:形容收割的庄稼堆积之多。
【22】崇:高。
【23】墉(yōng):高高的城墙。
【24】比:排列,此言其广度。
【25】栉(zhì):梳子。
【26】百室:指众多的.粮仓。
【27】妇子:妇女孩子。
【28】犉(rǔn):黄毛黑唇的牛。
【29】捄(qíu):形容牛角很长。
【30】似:通“嗣”,继续。
【31】古之人:指祖先。
作品赏析:从《周颂·良耜》诗中,已经可以看到当时的农奴所使用的耒耜的犁头及“鎛(锄草农具)”是用金属制作的,这是了不起的进步。
诗经《小雅·吉日》原文赏析
诗经《小雅·吉日》原文赏析诗经《小雅·吉日》原文赏析《吉日》,《诗经·小雅》第二十六篇。
为先秦时代的华夏族诗歌。
全诗四章,每章六句。
这是一首艺术地再现周宣王田猎时选择吉日祭祀马祖、野外田猎、满载而归宴饮群臣的整个过程的长诗。
全诗四章,第一章,写打猎前的准备情况;第二章,第二章写选择了良马正式出猎;第三章,写随从驱赶群兽供天子射猎;第四章,写天子射猎得胜返朝宴享群臣。
吉日吉日维戊,既伯既。
田车既好,四牡孔。
升彼大,从其群丑。
吉日庚午,既差我马。
兽之所同,鹿。
漆沮之从,天子之所。
彼中原,其祁孔有。
,或群或友。
悉率左右,以燕天子。
既张我弓,既挟我矢。
发彼小,此大。
以御宾客,且以酌。
译文戊日吉利好时辰,师神马祖都祭享。
田车真漂亮,四匹公马大又壮。
驱车登上大山岗,追逐群兽意气扬。
庚午吉日好时光,匹匹良马精挑选。
群兽惊慌聚一处,雄鹿雌鹿满眼前。
驱赶野兽到漆沮,天子猎场在此间。
极目远望原野中,地域辽阔群兽集。
或是急奔或慢行,三五成群结伴嬉。
左面右面来围赶,为让天子心欢喜。
我的弓已拉满弦,我的箭已握在手。
射中那边小母猪,射死这边大野牛。
烹调猎物宴宾客,举座欢呼且饮酒。
注释(1)维:是。
戊:古人以天干地支相配计日。
以天干奇数为刚日,偶数为柔日。
刚日宜外事,柔日宜内事。
田猎为外事,故以刚之戊为吉日。
朱熹《诗集传》:“以下章推之,是日也其为戊辰与?”(2)伯:“”之假借。
,师祭。
:“”之假借字。
,马祭。
(3)田车:猎车。
田,同“”,打猎。
(4)孔:很。
:强壮高大。
(5):山岗。
(6)从:追逐。
群丑:指群兽。
(7)差:选择。
(8)同:聚集。
(9)(yōu):母鹿。
(yǔ):众多貌。
(10)漆、沮(jǔ):古代二水名,在今陕西境内。
(11)所:处所,此指会猎场所。
(12)中原:原中,指原野。
(13)祁:原野辽阔。
有:多,指野兽多。
(14)(biāo):疾行貌。
(sì):缓行貌。
(15)群:兽三只在一起为群。
“好乐无荒,良士瞿瞿。”原文、赏析
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出自先秦的《蟋蟀》
原文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
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
今我不乐,日月其迈。
无已大康,职思其外。
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
今我不乐,日月其慆。
无以大康,职思其忧。
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创作背景:这是一首岁末述怀诗。
《毛诗序》说:“《蟋蟀》,刺晋僖公也。
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悯)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娱)乐也。
此晋也,而谓之唐,本其风俗,忧深思远,俭而用礼,乃有尧之遗风焉。
”蒋立甫《诗经选注》受王质说启发,定此篇为“劝人勤勉的诗”。
译文
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
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留不住。
行乐不可太过度,本职事情莫耽误。
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多警悟。
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
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停不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耜先秦诗经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良耜先秦诗经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篇一」载见(先秦诗经)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先秦]诗经载见辟王,曰求厥章。
龙旂阳阳,和铃央央。
鞗革有鸧,休有烈光。
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寿。
永言保之,思皇多祜。
烈文辟公,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
注释:【1】载(zài):始。
【2】辟王:君王。
指周成王。
【3】曰:同“聿”,发语词。
【4】厥:其。
【5】章:典章法度。
指车服礼仪之文章制度。
《郑笺》:“此诗始见君王,谓见成王也。
曰求其章者,求车服礼仪之文章制度也。
”【6】龙旂(qí):画有蛟龙图案的旗,旗竿头系铃。
《郑笺》:“交龙为旂。
”【7】阳阳:鲜明。
一说即“扬扬”,旗飘动飞扬之貌。
【8】和:挂在车轼(扶手横木)前的铃。
【9】铃:挂在旂上的铃,一说挂在车衡上的铃。
【10】央央:铃声和谐。
【11】鞗(tiáo)革:马缰头的铜饰。
【12】有鸧(qiāng):鸧鸧,铜饰美盛貌。
一说铜饰相击之声。
《郑笺》:“鞗革,辔首也。
鸧,金饰貌。
”【13】休:美。
《郑笺》:“休者,休然盛壮。
”【14】有:同“又”。
【15】烈光:光亮。
【16】率:带领。
【17】昭考:皇考。
此处指周武王。
【18】享:"孝、享",都是献祭的意思。
【19】介(gài):通“匄(gài)”。
求。
【20】永言:即“永焉”,长久貌。
言,语助词。
【21】思:发语词。
【22】皇:大。
【23】祜(hù):福。
【24】烈文:辉煌而有文德。
烈,有武功。
【25】辟公:指诸侯公卿。
【26】绥:安抚。
一说赐也。
【27】俾(bǐ):使。
【28】缉熙:光明,显耀。
【29】纯嘏(gǔ):大福,美福。
作品赏析:按周时庙制,太祖居中,左昭右穆,文王为穆,则武王为昭,故称昭考。
因此,“载见辟王”的辟王便是成王。
“载”训始,助祭诸侯的朝见则在成王即位之时。
成王是由周公辅佐即位的,只是名义或形式上的君主,实权则掌握在摄政的周公之手,诸侯助祭的隆重仪式当亦是周公一手策划安排,其用意自然是让成王牢记先王遗训,继承并光大先王遗业。
周公极尽摄政之职,时时注意对成王的规劝乃至管教,《尚书》中的一篇《无逸》便是明证。
诸侯“曰求厥章”,恐怕年幼的成王也无法应付,只能由周公作出权威性的答复。
旧说《周礼》为周公所作,法度典章他当了然于胸。
如此看来,《周颂·载见》的祭祀对象与《周颂·雝》不同,祭祀时的背景也大不一样。
《诗经传说汇纂》所说“一以显耆定之大烈弥光,一以彰万国之欢心如一”的祭祀目的,便道出了成王新即位的时局特点与急务。
和《周颂·雝》所描写的“肃肃”“穆穆”的神态不同,《周颂·载见》重点在于描写助祭诸侯来朝的队伍,朱熹评之曰“赋”也。
诗中“龙旂阳阳”四句,确实具有赋的铺叙特点:鲜明的旗帜飘扬,铃声连续不断响成一片,马匹也装饰得金碧辉煌,热烈隆重的气氛,浩大磅礴的.气势,有声有色;八方汇集,分明是对周王室权威的臣服与敬意。
周颂中的许多祭祀诗,是只求道出目的,不惜屡用套语,丝毫不考虑文学性的,而《周颂·载见》却安排了极为生动的铺叙,在一般说来枯燥乏味的颂诗中令人刮目相看。
这也足以说明,在有助于实现政治目的的情况下,统治者不仅不排斥,而且会充分调动积极的文学手段。
诗的后半部分,奉献祭品,祈求福佑,纯属祭祀诗的惯用套路,本无须赘辞,但其中“烈文辟公”一句颇值得注意。
在诗的结尾用诸侯压轴,这与成王的新即位,而且是年幼的君王即位有关。
古代归根结蒂是人治社会:就臣子而言,先王驾驭得了他,他服先王,但未必即如服先王一般无二地服新主;就新主而言,也可能会一朝天子一朝臣。
因此,在最高统治者更换之时,臣下的离心与疑虑往往是同时并存,且成为政局动荡的因素。
诗中赞扬诸侯,委以辅佐重任,寄以厚望,便是打消诸侯的疑虑,防止其离心,达到稳定政局的目的。
可见,《周颂·载见》始以诸侯,结以诸侯,助祭诸侯在诗中成了着墨最多的主人公,实在并非出于偶然。
良耜先秦诗经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篇二」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济济辟王,左右趣之。
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奉璋峨峨,髦士攸宜。
淠彼泾舟,烝徒楫之,周王于迈,六师及之。
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周王寿考,遐不作人。
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勉勉我王,纲纪四方。
注释:【1】芃(péng)芃:植物茂盛貌。
【2】棫(yù)朴:棫,白桵(ruǐ);朴,枹(bāo)木,二者均为灌木名。
【3】槱(yǒu):聚积木柴以备燃烧。
【4】济(jǐ)济:美好貌。
或音qí,庄敬貌。
【5】辟(bì)王:君王。
【6】趣(qū):趋向,归向。
【7】奉:通“捧”。
【8】璋:即“璋瓒”,祭祀时盛酒的玉器。
【9】峨峨:盛装壮美的样子。
【10】髦士:俊士,优秀之士。
【11】攸:所。
【12】宜:适合。
【13】淠(pì):船行貌。
【14】泾:泾河。
【15】烝徒:众人。
【16】楫之:举桨划船。
【17】于迈:于征,出征。
【18】师:军队,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19】倬(zhuō):广大。
【20】云汉:银河。
【21】章:文章,文彩。
【22】遐:通“何”。
【23】作人:培育、造就人。
【24】追(duī):通“雕”。
追琢,即雕琢。
【25】相:内质,质地。
【26】勉勉:勤勉不已。
【27】纲纪:治理,管理。
作品赏析:关于此诗的主旨,历代学者看法很不一致,主要有两种意见。
《毛诗序》云:“文王能官人也。
”“官人”语出《尚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
”意谓善于选取人才并授以适当官职。
而姚际恒《诗经通论》则曰:“此言文王能作士也。
小序谓‘文王能官人’,差些,盖袭《左传》释《卷耳》之说。
”“作士”一语直接取自此诗的“遐不作人”。
孔颖达疏:“作人者,变旧造新之辞。
”朱熹《诗集传》:“作人,谓变化鼓舞之也。
”概而言之,即为培育造就人才及鼓舞振作人心。
其实这两种意见并无大异,小序着眼的是前三章,故得出“官人”的结论,姚氏着眼的是后二章,故得出“作士”的结论。
“官人”也罢,“作士”也罢,都离不开周王的盛德。
全诗五章,每章四句。
除第二章外,其余四章均以兴为发端,这在《大雅》中是罕见的。
首章以“棫朴”起兴。
毛传释曰:“山木茂盛,万民得而薪之;贤人众多,国家得用蕃兴。
”此是将棫朴喻贤人。
而《诗集传》释曰:“芃芃棫朴,则薪之槱之矣;济济辟王,则左右趣之矣。
”意为灌木茂盛,则为人所乐用,君王美好,则为人所乐从。
此是将棫朴喻君王。
毛传释兴,每每孤立地就兴论兴,所以兴与下文的关系往往显得牵强附会。
朱熹释兴,总是将起兴句与被兴句有机地联系起来,符合其“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兴的定义。
就此章而言,朱熹的解释似更为合理。
首章是总述,总述周王有德,众士所归。
而士分文、武,故二、三篇又分而述之,以补足深化首章之意。
二章四句皆为赋。
前两句“济济辟王,左右奉璋”承上两句“济济辟王,左右趣之”而来,而又启出下两句:“奉璋峨峨,髦士攸宜。
”“璋”有二解,一为“牙璋”,发兵所用;一为“璋瓒”,祭祀所用。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云:“此诗下章言六师及之,则上言奉璋,当是发兵之事。
故传惟言半圭曰璋,不以为祭祀所用之璋瓒耳。
”据此,此章则与下章一样,均与武士有关。
但马瑞辰注意了下章的“六师”而疏忽了此章的“髦士”。
“髦士”在《诗经)中凡二见,另一为《小雅·甫田》中的“攸介攸止,烝我髦士”。
《甫田》的髦士肯定为文士(多以为是田畯,即农官),故此诗恐亦不例外。
所以璋还是训“璋瓒”为好。
三章以“泾舟”起兴。
朱熹《诗集传》以为舟中之人自觉划动船桨实喻六师之众自觉跟随周王出征,云:“言‘淠彼泾舟’,则舟中之人无不楫之。
‘周王于迈’,则六师之众追而及之。
盖众归其德,不令而从也。
”方玉润《诗经原始》亦云:“文王征伐,六师扈从,有似烝徒楫舟,则其作武勇之士也又可见。
”齐诗根据此章末两句“周王于迈,六师及之”而断定此诗是言文王伐崇之事,后人多有从之者。
其实以诗证史可信,以史证诗难信,况且把诗中所言一一坐实并无多大意义,所以还是把此章看作泛言为好。
如果说前三章是以众望所归来烘托周王的话,那么后两章则转为直接的歌颂了。
四章以“云汉”起兴。
郑笺曰:“云汉之在天,其为文章,譬犹天子为法度于天下。
”诸家多认为“云汉”乃喻周王。
末句“遐不作人(何不培养人)”虽是问句,实则是肯定周王能培育人。
严粲《诗缉》云:“董氏曰:‘遐不作人,甚言其作也。
”’类似的用法还见于《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遐不眉寿”、“乐只君子,遐不黄耇”。
末章的兴义较难理解。
朱熹在《诗集传》中曰:“追之琢之,则所以美其文者至矣。
金之玉之,则所以美其质者至矣。
勉勉我王,则所以纲纪乎四方者至矣。
”他还在《诗传遗说》中补充道:“功夫细密处,又在此一章,如曰‘勉勉我王,纲纪四方’,四方都便在他线索内牵著都动。
”他答人问“勉勉即是纯一不已否?”又曰:“然。
如‘追琢其章,金玉其相’,是那工夫到后,文章真个是盛美,资质真个是坚实。
”二者合而言之,也就是说:精雕细刻到极致,是最美的外表,纯金碧玉到极致,是最好的质地,周王勤勉至极,有如雕琢的文彩和金玉的质地,是天下最好的管理者。
如此释诗,似太迂曲,所以很多人并不把前两句视作兴,他们认为,“追琢其章”“金玉其相”的“其”指的就是周王,意谓周王既有美好的装饰,又有优秀的内质,而又勤勉不已,所以能治理好四方。
良耜先秦诗经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篇三」[先秦]诗经嗟嗟烈祖,有秩斯祜。
申锡无疆,及尔斯所。
既载清酤,赉我思成。
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鬷假无言,时靡有争。
绥我眉寿,黄耇无疆。
约軝错衡,八鸾鶬鶬。
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将。
自天降康,丰年穰穰。
来假来飨,降福无疆。
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注释:【1】祜:《郑笺》:“祜,福也。
”《经义述闻》卷七:“秩,大貌。
”【2】申:《传疏》:“申训重,重下也。
”《集传》:“尔,主祭之君,盖自歌者指之也。
斯所,犹言此处也。
”【3】赉(赖lài):《毛传》:“赉,赐也。
”【4】和羹:《郑笺》:“和羹者,五味调腥熟得宜。
”《通释》:“诗承和羹言,戒当训备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此诗所谓平也。
”【5】鬷(宗zōng):《集传》:“鬷,《中庸》作奏,正与上篇义同。
族声转平而为奏耳。
无言、无争,肃敬而齐一也。
”【6】黄耇(gǒu):眉寿、黄耇(苟gǒu),《传疏》:“眉寿,黄耇皆寿征,言安我以无疆之福寿也。
”【7】鶬鶬(qiāng):軧(qí)、鸧鸧(qiāng),《诗缉》:“其车以皮缠约其軧,又有文错之衡,其八鸾之声鸧鸧然和。
以此格神,以此献神。
”【8】溥将:《集传》:“溥,广。
将,大也。
”【9】穰穰(攘ráng):《郑笺》:“天于是下平安之福使年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