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我国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对策探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我国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对策探讨

摘要: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一个重要的源头,由于我国地理环境特殊的特征,加强和治理水土流失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本文分析了水土流失现状与危害,探讨了加强我国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危害对策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等造成的水土流失采取措施进行防护和治理。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都是人类保护环境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手段,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力补充。为了促进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应该做出相应的措施,比如发布各种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条文,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等等。这样,从国家政府部门就开始发布条文,重视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我们大众充分了解和掌握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知识,那么,我国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将得到不断的发展。

一、水土流失现状与危害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

黄土高原面积约64万km2,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43万km2,年降水量约250——650mm,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700t/km2,其中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在5000 t/km2以上的地区共有15.6km2,每年产沙14亿t,黄河水的含沙量平均为37.4km3 ,汛期高达

1600km3,可说是世界水土流失之最。严重的水土流失已使黄土高原成为千沟万壑、荒山秃岭,生态环境脆弱,成为我国著名的贫困区,水土流失导致大量的泥沙进入黄河,致使下游河床不断抬升,威胁着下游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引起的生态问题,不仅是本区内部的问题,也是影响广泛的外部问题,可以说,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事关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倍受国内外有关人事的关注。

2、土地沙漠化问题

我国沙漠化面积达188万km2,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9.6%,,西北地区又是我国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长城沿线及新疆、青海西北部的广泛区域,由于区内人口的剧增,社会物质需求的不断增长,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草地、荒地过度开垦或超载放牧等人为活动,造成固沙植被衰败,风沙线前移,干旱加剧,脆弱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沙漠化土地已由过去每年扩大1000km2 发展到现在每年扩大2460km2 ,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土地沙化,危害日趋严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

3、绿洲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绿洲生态区主要分布在新疆广大地区、甘肃的河西走廊及宁夏的银川平原一带,绿洲面积约占我国干旱区总土地面积219万km2的十分之一,而现代绿洲经济却占到干旱区经济总量90%, 以上,是该区重要的粮、棉、油重要的生产基地。由于绿洲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环境严酷,绝大部分绿洲处于荒漠、半荒漠的包围之中,在绿

洲的开发和经营中,只注重眼前利益,资源开发和土地利用不当,造成土壤盐渍化,土地沙漠化,植被退化,水体碱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致使绿洲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环境恶化。

4、天然草场的退化问题

天然草地分布地域辽阔,类型繁多,仅新疆、青海两省草地面积达8530万km2,占全国草场面积的四分之一,由于西北地区气候条件差,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因此草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畜群结构不合理、草畜矛盾突出、鼠虫危害、自然灾害频繁、草地退化及生产能力下降等方面。青海省达日县,近十多年来平均年退化草场4.4万km2,各类牲畜总头数由1970年的63.9万头(只)下降到),1996年的46.9万头(只),下降26.5%,草地的退化加速了西北地区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是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

5、山区生态屏障破坏,水资源涵养功能下降问题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绝部分来自山区,但长期以来,山区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修路、开矿等人为活动,使林带退缩,水土流失加剧,水源涵养功能下降,直接危胁着相邻地区及绿洲农业的生存与发展! 如祁连山水资源涵养林面

积从解放初期的34.6万km2,减少到现在的14.2万km2,疏林灌木减少了45%,河西走廊生态系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由此导致森林的贮水量由63亿m3,减少到78亿m3,同时加剧了流域中下

游生态环境的恶化。水源涵养林功能下降的问题是影响该地区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已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6、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问题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后果不同于黄河流域,在干流上反映不是很严重,在宜昌水文站,每年的泥沙总量在5亿t左右,最高6亿t ;而长江上游的35.2万km2,水土流失面积上,土壤流失量达15.6亿t ,与黄河基本相同。长江流失的泥沙颗粒大,输移比为1:3,只有三分之一的细泥沙进入干流,三分之二的粗砂、石砾淤积在水库、支流和中小河道,给中小河流防洪和水库灌溉、供水、发电带来很大危害。

二、加强我国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1、进一步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的监测机制

对水土保持进行监测,主要是要明释当前水土流失的实际情况,是统筹规划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保障。要使水土保持监测有成效,各水行政的主管部门应该要展开积极的动态的水土流失相关的监

测工作,及时地了解水土流失目前的现状,进而对水体保持的信息系统建设以及监测网络展开积极地规划,不断完善监测的网点,从而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加强研究开发利用各种水土保持的经济植物

开展我国各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必须是要加强研究开发利用各种水土保持的经济植物,具体是应以本地区的自然经济实际状况为根据,把市场的发展作为导向,把实现最大化经济效

益作为发展的中心,不断引进繁育以及开发利用各种水土保持的经济植物, 而且通过组织培养等之类的新技术不断地繁殖推广及应用。

进一步推广和使用科技成果, 促使其转化为生产力

应该对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 例如道犁耕法以及垄作区田等水土保持的相关耕作方法, 不断研究以及改进,以使相关方法的操作更为简便, 进而尽快地应用道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中。而对于已经引进并且繁育已经成功的相关水土保持植物, 例如桑树、黄花菜、沙棘以及芦笋等等, 应该是要扩大经济植物的推广面积, 并且不断研究和其相关的系列产品,不断开发新技术,从而及早实现经济植物的大规模生产,实现产业化的经营发展,以最终带动该区域的经济迅猛发展。

4、应加强治理和管护的有机结合,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要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建设有成效,离不开高素质的水土保持的执法队伍,而该队伍主要负责监督各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水土保持执法队伍, 建立健全管护的责任制, 进一步强化对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管护以及监督。除此之外,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必须要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的资金投入制。资金投入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以及建设生态环境以及协调发展我国社会经济之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硬性指标,同时也是最根本的保障。因此必须加强水土保持的资金投入,具体途径有:转变以往借助国家财政的信贷支持以及集体经济的单一投资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