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医院 中药制剂共39页
江苏省中医院协定方

江苏省省中医院中药处方协定集(我收集的给你备用)运行1号:当归15 川芎10 牛膝15 防己30 赤芍12 丹参15 云苓15 穿山甲10(先煎)全虫10 蜈蚣2条鹿角胶10(烊化)淫羊霍10 川羌10 大活10 白芷10 伸筋草15 狗脊10 杜仲15 枸杞30 海风藤10 乌梢蛇10莪术10 骨碎补10 木香 6 甘草6清热止痛汤:柴胡10 双花21 板蓝根21 龙胆草12 黄芩15 山栀10 丹皮15 紫草12 苡仁30 车前子12(包)川楝子12 元胡12 川芎10 白芷15 细辛3 白芍21 甘草6肺肾固本汤:生地18熟地18 黄芪15 党参12 枸杞12 五味子9山芋肉9丹参12当归12 桔梗12半夏9 川贝9炙紫苑9炙冬花9苏子9白术12 厚朴24鹅管石24 莱菔子12 云苓12甘草6安眠3号:当归12 白芍12 柴胡12 制首乌20 炒枣仁30 柏子仁12 菖蒲12 远志10 寸冬30 茯苓30 五味子12安眠4号:白术12 人参12 黄芪30 当归12 白芍12 炙甘草10 茯苓30 远志10 菖蒲12寸冬30 五味子12 炒枣仁30 柏子仁12开心饮:柴胡24 前胡15元胡20丹参30党参24 栝楼30 降香8 炙甘草61号洗药:伸筋草20透骨草20花椒10海桐皮20 桂枝10 生艾叶15 木香10 当归15 红花10 灵仙15 川芎10 白芷10 牛膝12 苏木15 五加皮15 松节15 乳香10没药10 (水煎外洗)2号洗药:双花20 公英20 地丁15 菊花10 黄柏10 黄芩10赤芍15连翘15 苦参15 土茯苓15 丹皮10 生大黄10黄芪20陈皮10甘草6(水煎外洗)骨元汤:生熟地各3肉苁蓉9补骨脂9 红参9(包)川断12 淫羊霍9当归9 制鳖甲9(包)制龟甲9(包)丹参30 独活9海桐皮15 海风藤15 全蝎6 甘草6腰康宁:桑寄生15 独活9 当归15川芎9桂枝9 丹参15牛膝9葛根15 白芍15全蝎9 地龙9 蜈蚣2条灵仙15 木瓜9元胡9狗脊15 川断15 杜仲9 黄芪20 党参15 白术15 甘草6利咽汤:双花24 连翘15黄芩15板蓝根21牛子15蝉衣9薄荷9 射干12玄参20 山豆根9 苡仁30 甘草6肺康宁:党参24 黄芪18 炒白术12云苓15 麦冬20 蛇舌草30半支莲30 苡仁10 贯众15 水蛭6(研冲)女贞子24 浙贝15 夏枯草18 蜈蚣2条(研冲)甘草6排石1号:地龙15 金钱草30 海金砂15(包)鸡内金12 郁金12 川牛膝15脾肾安1号:双花12 石苇30 木蝴蝶6 党参15 山药15 苡米30 白扁豆30 枸杞15 山芋肉6车前子5(单包)脾肾安3号:大黄12(后入)寸云18石苇30当归15黄芪12 党参15 山药15 枸杞15山芋肉6鸡血藤20砂仁6枳实9消痹0号:双花20蚤休20板蓝根20 知母15 丹皮20石斛12羌活15 川芎12 络石藤20 毕澄茄12消痹1号:苍术12黄柏12 独活20 防己15 车前草20 川牛膝20赤芍20 王不留15消痹2号:黄芪20双花20黄柏12 羌活15 独活20 川芎12 桂枝12川牛膝20 制川乌6消痹3号:葛根30双花20红藤20独活20 川断2 0狗脊20赤白芍各20水蛭6双花10川牛膝20消痹4号:双花20黄柏12 羌活15 独活20 川芎12猫眼草15土茯苓20川牛膝20消痹5号:双花20黄柏12独活30川牛膝20桃仁12红花10板蓝根20猫爪草20补发饮:熟地21 首乌21 山芋肉15 茯苓15 泽泻9当归9川芎9丹参21 菟丝子15 女贞子15 旱莲草9 枸杞9侧柏叶12关节通利散:水蛭3 赤白芍各9 当归9 黄柏9 川膝9 苍术9双花30 苡米30 萆解15 地龙12 五加皮9 车前子9(包)陈皮9莪术9甘草6关节洗药:当归9 防风15 灵仙15 透骨草15海桐皮15 苏木9川楝子9 桑皮9 姜黄9花粉6 秦艽15 五加皮15 制川乌6制草乌6 红花9蔓荆子15 白芷9羌活15骨康宁:熟地15 黄芪20 当归15 川芎9桂枝9丹参15 牛膝9鸡血藤15钩藤15白芥子9 全蝎9地龙9山甲9骨碎补15葛根15白芍15元胡9狗脊15补骨脂15淫羊霍15党参15白术15甘草61号强直汤:桑寄生15独活9当归15川芎9桂枝9葛根15补骨脂15地龙9老鹤草15全蝎9清风藤15 络石藤15 千年健9元胡9灵仙15狗脊15川断15白芍12杜仲9黄芪20牛膝9党参15白术15甘草62号强直汤:红花20 公英15 黄柏9丹皮9当归15川芎9桑皮15葛根15白芍12清风藤15千年健9老鹤草15络石藤15灵仙15秦艽9全蝎9地龙9元胡9狗脊15杜仲9补骨脂15牛膝9甘草6党参15炒白术15镇痛汤:石决明30白蒺藜12 炒栀子12 龙胆草12当归12川芎20羌活12 防风12 细辛10 白芷12 薄荷12 菊花12狼疮1号方:双花20 连翘20 蛇舌草20 丹皮20 紫草20 生地榆20 石斛12 赤芍20 何首乌20枸杞子15狼疮2号方:黄芪30双花20蚤休20 山芋肉12五味子10 茯苓20 猪苓20菟丝子20 覆盆子20活血消肿汤:当归15 川芎9桂枝9丹参15牛膝9土元6地龙9全蝎9 桃仁9红花9 黄芪20 云苓15 泽泻9元胡9灵仙15甘草3 (水煎服)补气活血饮:黄芪30 首乌24桃仁15川芎15鸡血藤30葛根30土元6生山楂24 水蛭3 补气饮:黄芪30 党参24 麦冬30 丹参30檀香10砂仁6葛根24 菖蒲24 枣仁30炙甘草6补阴饮:生地30 山芋肉10 山药15泽泻24 云苓24 丹皮15 柴胡24 枣仁30 焦炙子12凉血消风汤:双花21 土茯苓21 蛇舌草21 半枝莲21 山豆根15 苦参10 紫草12 茜草12槐米15 旱莲草12 乌梢蛇10 白鲜皮21 蝉蜕10 甘草10化痰消风汤:双花21土茯苓21 蛇舌草21桃仁10半枝莲21蝉蜕10紫草12茜草12旱莲草12槐米15乌梢蛇10 白鲜皮21甘草10山豆根15红花10三棱12 莪术12哮喘1号:炙麻黄9桂枝6干姜6 细辛9半夏9五味子6 白芍24 冬花9紫苑9 徐长卿24 射干12 蚤休9 炒地龙15黄芩15 炒杏仁10 党参24甘草6哮喘2号:炙麻黄9炒杏仁12生石膏21双花21黄芩21连翘12炙桑皮15射干12炒地龙12炒苏子15炙杷叶15 前胡12 浙贝15 苡仁30 徐长卿24 甘草6黄芪一号方:黄芪30麦冬15 五味子9元胡30 川芎15 葛根30水蛭6 生甘草9 三七粉3(冲)冰片0.3(冲)黄芪二号方:黄芪30麦冬30五味子9元胡20黄连12青蒿30常山9苦参30 生甘草15 三七粉3(冲)祛湿方:车前子15(包) 栀子12 赤芍12 黄柏12 川牛膝12云苓30泽泻12 丹皮12茵陈15祛痛Ⅰ号:桃仁12 川芎12 当归12 赤白芍各12 甘草 6 红花10 炙香附12祛痛Ⅱ号:黄芪30 桂枝12 白芍12 寄生12 当归12川芎12 羌活12 独活12治痿汤:人参12黄芪30 炙甘草10当归12 陈皮12 寸冬30 五味子12 黄柏8葛根20 苍术12升麻12 泽泻12 白术12组方1:桂枝9茯苓18 桃仁12赤芍15 丹皮12 黄芪30 牛膝15 乌药12组方2:双花30 土茯苓30野菊花30 生艾叶15川椒6黄柏15 芥穗9冰片3(化)组方3:丹参30 连翘24 双花30 元胡15 制乳香9 炙没药9 川芎9 车前子9(包)香附12 组方4:浙贝30 牡蛎30元参12 鳖甲12 桃仁12 丹参30 川芎9组方5:太子参30 坤草30 黄芪30 茜草15 柴胡9 升麻6生龙骨30 生牡蛎30组方6:苍术9 半夏9 陈皮12 茯苓18 香附12 胆南星9当归15 川芎9组方7:熟地30 山药30 山芋肉鹿角胶12(烊化) 菟丝子24杜仲9肉桂6 附子6组方8:山药30 川牛膝12 熟地30 山芋肉12 枸杞15 15 菟丝子24 鹿角胶12(烊化)丹皮12组方9:太子参30 当归15 熟地30白芍18 黄芪30白术15 川芎9香附12心痛宁:人参9(包)天冬30 麦冬30 五味子9 黄芪30 元胡30 当归15 黄连9 郁金15 川芎15 陆路通20 羌活12 海风藤30 柏子仁15 炒枣仁30 三七粉3(冲)清眩方1-5号:钩藤30 炒黄芩12 菊花15 牛膝15 生熟地各20 炒地龙6 生龙骨30 枸杞12舒胸1-5号:丹参30 赤芍12 黄芪30 寄生15 枸杞12 炒枣仁30 元胡12 甘草6心胃丹1-5号:党参12 苍术9 茯苓12 炒栀子9 杭芍18 砂仁9 元胡12 甘草6养心方1-5号:当归15 川芎12 茯苓神各12 党参12 炒枣仁30 柏子仁12 黄精12 砂仁9甘草 6肠炎汤:党参30 白术12 云苓15 陈皮12 白芍15 防风10黄连9 木香10 甘草6调肝方:柴胡12 云苓30 当归12白术12白芍12 郁金12调更方:仙灵脾15 仙茅9巴戟天12当归12知母12黄柏10八味平喘汤:板蓝根30 贯众30 公英30 桑皮30 苏子15葶苈子15丹参30 川芎9安肺方:柴胡15黄芩9生石膏30 桃仁9 红花9六味方:黄芪30 防风9白术15 女贞子30枸杞子15 补骨脂15化积方:生黄芪30 炒白术15云苓20 清半夏12蛇舌草30蜈蚣2条猫爪草12补骨脂15砂仁10炒三仙各10 黄连12 党参20 陈皮12 甘草6止血散:生地20 丹皮30仙鹤草45 藕节45 女贞子20 旱莲草30 白茅根30 茜草15三七粉3(冲)益血方:菟丝子30 枸杞子30 鸡血藤20 当归12 阿胶10.5(烊化)清肝散:丹皮12栀子12当归9 白芍15 柴胡9白术9云苓9薄荷6青皮12香附9 生麦芽60 甘草6清心安神汤:黄连9 枳实12 竹茹12陈皮9半夏9云苓30 炙甘草6祛风方(外用):仙灵脾30 巴戟天12补骨脂30 鹿含草30 生艾叶15 川椒15祛毒方(外用):苦参30黄柏12赤芍12土茯苓30 白头翁30冰片1.5(包)地肤子15白鲜皮15 枯矾12促卵泡Ⅰ号:生地15 地骨皮15白芍15女贞子15旱莲草15 山芋肉18砂仁9麦冬15甘草6清润止咳汤:桑叶12 炒杏仁9川浙贝各12北沙参15山栀12淡豆豉9知母12炙百部12炙杷叶12苏梗15砂仁12甘草6解毒利咽汤:双花30 连翘15 淡豆豉10 芥穗9牛子10薄荷9(后入)桔梗10 芦根15 黄芩12 公英30 板蓝根20 山栀12 炒麦芽15 川芎6甘草6生津养肺汤:北沙参15 麦冬15玉竹12花粉15炒扁豆30 桑皮15百合15川贝12炙百部12炙杷叶12桔梗9炒杏仁9佛手15双花30生地15 苏梗15太子参15 射干12 甘草6培土生津汤:党参24 白术15 云苓15 生黄芪20 白前12炙百部12桔梗9青皮12紫苑12荆芥9砂仁12知母12射干12当归15莱菔子15浙贝12远志6甘草6止咳固表汤:白前12炙百部12桔梗10紫苑12陈皮10荆芥6细辛3生黄芪12白术10双花30知母15射干12炒杏仁9炒苏子12枳壳12甘草6芪冬益肺汤:生黄芪18白术12 防风6太子参20麦冬15桑皮15桔梗9当归15 炒杏仁9川浙贝各12 知母12射干12 佛手15苏子梗12 百合15 甘草6公英30清宣平喘汤:口果6炙麻黄6黄芩12清下6桑皮15 冬花12炒苏子15炒杏仁9射干12炒地龙12徐长卿15蝉衣12川浙贝各12桔梗9炒白芥子12双花30 苏梗15甘草6舒脉汤:黄芪30 夏枯草30土元9当归15赤芍15丹参15 桑寄生15元参15海藻15橘核15僵蚕15牡蛎30水蛭9地龙9半夏9活血通脉饮:赤芍60 丹参30 川芎15当归15怀膝15双花30土茯苓60清营消瘀汤:丹皮30双花90 赤芍60 生大黄15(后入)当归30 红花30 甘草15芒硝9(冲)丹参通脉汤:丹参30赤芍30鸡血藤30当归30郁金15 川膝15川芎15黄芪30 桑寄生30荣脉汤:黄芪90 党参30丹参30郁金15怀膝15葛根30生山楂30 海藻15水蛭10地龙12山芋肉12激活1号方:当归15川芎9牛膝15防己30赤芍12丹参15茯苓15山甲9(先煎)全蝎9(先煎)蜈蚣2条淫羊霍9白芷9羌活9独活9桃仁9 鹿角胶9(烊化)红花9 伸筋草9桂枝9木香6甘草6激活2方:当归15川芎9牛膝15防己30赤芍12丹参15茯苓15山甲9(先煎)全蝎9(先煎)蜈蚣2条伸筋草9淫羊霍9羌活9独活9白芷9鹿角胶9(烊化)乌梢蛇9木香6甘草6川草乌各9健脾利湿汤:苍术15党参21茯苓21白扁豆12白术15 丹参18山药15苡米30砂仁6赤芍15陆路通21甘草9消炎消肿2号:败酱30公英15地丁9双花30连翘12丹参15赤芍12丹皮9猪苓15泽泻12羌活9车前子12(包)独活9白芷9大黄9山甲9(先煎)防己30木香6甘草6牛膝15止咳化痰汤:炙麻黄9杏仁9桃仁9半夏12川贝9浙贝9当归12丹参12双花24 连翘9 厚朴6栝楼30黄芩12芦根18桔梗12 苏子9 莱菔子12 甘草3康复1号:当归15 川芎9 牛膝15 防己30 赤芍12 丹参15 茯苓15 山甲9(先煎)全蝎9(先煎)蜈蚣2条伸筋草9 淫羊藿9羌活9独活9 白芷9鹿角胶9(烊化)杜仲9枸杞30 骨碎补9 木香6甘草 6康复2号:当归15 川芎9 牛膝15 防己30 赤芍12 丹参15 茯苓15山甲9(先煎)全蝎9(先煎)蜈蚣2条伸筋草9 淫羊藿9羌活9独活9 白芷9鹿角胶9(烊化)乌稍蛇9海风藤9 木香6甘草6消炎消肿1号:当归15川芎15 牛膝15防己30赤芍12 丹参15 茯苓15山甲9(先煎)土元9 黄柏9知母9猪苓15泽泻12 桃仁9红花9羌活9独活9白芷9伸筋草9车前子12(包)木香6甘草 6清毒饮:双花30 公英30 地丁15黄芩9黄柏9 山栀9生地15丹皮15丹参15紫草15皂刺9白芷9双土饮:双花30土茯苓30 炒槐米15生地21丹皮15赤芍21紫草15连翘15板蓝根21蛇舌草21黄芩15消风饮:荆芥9防风9牛子9生地15 丹皮15当归9连翘15苦参9生石膏21大胡麻9地肤子9蝉衣9苍术9甘草6祛风饮:荆芥9防风9当归15生地15白芍15川芎15白蒺藜9黄芪15首乌21蝉衣9僵蚕9地肤子21化斑饮:柴胡15当归9 川芎9赤芍15桃仁9红花9坤草9姜黄9白术9茯苓9香附9僵蚕9桑叶15清肺止咳化痰汤:双花30 连翘15 黄芩12 半夏9 徐长卿9 射干9 苏子6苏梗6炙桑白皮9 紫苑12 冬花15 炙麻黄9 杏仁9 白果6 甘草 3 沙参9通肺止喘化痰汤:生麻黄4.5 炙麻黄4.5 杏仁9苏子6苏梗6炙桑白皮9 前胡9辛夷9(包)鹅不食草9川芎9 白芷9 丹参12 炙远志9 薄荷6 (后入)甘草6玉竹9乌头1号方:首乌30 当归30 生黄芪30 黑芝麻30 熟地30 川芎15 天麻12 (先煎)羌活12五子益气汤:生黄芪30 菟丝子30 覆盆子15 五味子9 车前子 6 枸杞子24 沙苑子15 益智仁15运行2号:当归尾15 川芎10 牛膝15 赤芍12 防己30 丹参15 云苓15 穿山甲10(先煎)全虫10 蜈蚣2条鹿角胶10(烊化)淫羊霍10 川芎10 大活10 白芷10杜仲10 枸杞10 骨碎补10 伸筋草15 木香10 甘草6白癜饮:熟地15 首乌15沙苑子15 补骨脂10 旱莲草10枸杞子10 白蒺藜15 浮萍10 苍耳子10当归10 川芎10 白芷10 甘草6 豨签草15退疣饮:麻黄6 苡米30 大青叶15 板蓝根15 紫草15 马齿苋30蛇舌草20 黄芪20 芥穗10红花15香附15 三棱10 连翘15 双花15 甘草 6舒郁方:丹皮12 栀子10 柴胡10 当归15 赤芍12 茯苓15 豆豉6 生龙牡各30 炒枣仁30 炙甘草6心悸1号:黄连9 虎杖20 人参9(包)生地30 当归20 白芍15 知母15柏子仁15 炒枣仁30 紫石英30 三七粉3(冲)心悸2号:人参9(包)天冬30 麦冬30 五味子9 黄芪30 元胡30当归15 黄连9 甘松30 郁金15川芎15柏子仁15 炒枣仁30三七粉3(冲)心悸3号:柴胡15 枳壳15 香附15郁金15元胡30甘松30人参9(包)黄连9 三七粉3(冲)退热合剂:黄芩15 白芍18 柴胡24 葛根24 生石膏24 肉桂 3 羌活12 白芷15 双花21 连翘15 苡仁30 丹皮15 甘草 6 板蓝根24 玄参20补肾强骨汤:熟地15骨碎补10 鹿含草10 怀牛膝15 淫羊霍10狗脊10杜仲10 川断12 五加皮15保胃汤:葛根15 木香10 藿香10 党参15 白术12 云苓15 甘草6平肝化痰汤:天麻15 半夏9 白术15 茯苓30 泽泻30 牡蛎30 僵蚕10浙贝母12葛根30清热化痰汤:双花21连翘15 黄芩15 板蓝根18 炙桑皮15 炙杷叶15前胡15 浙贝15 全瓜蒌21 鱼腥草18 苡仁30 甘草6天麻方:天麻12 黄芪30 红花15 女贞子15 三七粉3(冲)小儿化湿汤:陈皮3 苍白术各6 泽泻 6 云苓9滑石12 炒莱菔子9焦槟榔9鸡内金15 生地6 丹皮 6 黄芩9四妙活血汤:双花30 地丁30 公英30 元参15 当归15 黄芪15 生地15丹参15 怀膝15 连翘12 漏芦12 防己12 黄芩12 黄柏12 乳香3 没药3 贯众15 红花9补肾活血汤:熟地30 当归15 桑寄生30 丹参30 续断15 红花12 鸡血藤15故脂15 川藤15 茯苓15 白术9 陈皮6 仙灵脾12 狗脊15健脾消痰饮:党参9 柴胡9 清半夏12丹参12炒黄芩9干姜6 厚朴6连翘9浙贝9 苍术9 白蔻9公英18 焦栀子9 云苓12 炒枳壳9苏叶6调律方1—5:童参12 炙甘草12 麦冬15生地20 阿胶10.5(化)炒枣仁30 寄生30 枸杞12滋肾清肝汤:银花21 连翘15 黄柏9知母9 女贞子12 旱莲草12 云参12柴胡9 当归12 黄芩9 陈皮9 云苓12 甘草9湿热方:胆草9 黄芩9 山栀9 柴胡9 生地15 丹皮15当归9 双花30土茯苓30 泽泻9 [甘草6] 车前子15(包)从阴引阳汤:生麻黄9 桂枝15 当归12 白芍9 生地15 何首乌30 怀牛膝30乌梢蛇12 制山甲9 炙鳖甲9(先煎)蜈蚣2条蛇衣3莪术12 霜桑叶15 紫草30 银花30土茯苓21甘草9排石2号方:地龙15 金钱草30 海金沙15(包)鸡内金12 郁金15 川牛膝15 穿山甲12 (先煎)皂刺15清热消痤汤:双花21 公英21黄芩15 山栀10 生地15 丹皮15 苡仁30 大贝12 半夏10 夏枯草12 菊花15 赤芍15 枇杷叶12皂刺12 甘草6咽炎1号方:生地12 丹皮9 玄参30牛子9 薄荷9射干12 黄芩12 桔梗 6 知母9 甘草3止咳化痰汤:炙麻黄9杏仁9 桃仁9半夏12 川贝9 浙贝9当归12丹参12双花24 连翘9黄芩12芦根18 厚朴6栝楼30 莱菔子12 甘草3 桔梗12苏子9益气活血通脉汤:黄芪30 黄精15 当归15川芎15 丹参15 陆路通18 地龙10 党参15 怀膝12 桃仁10 陈皮10 夏枯草12 炙甘草10解郁安神汤:柴胡9 枳实12 当归9川芎9 生地15 川牛膝15桃仁12 红花9 桔梗9 赤芍15 甘草6养阴安神汤:生地20 知母15 百合30 白芍15 黄柏9 泽泻15女贞子15 磁石20 合欢皮30 夜交藤30颈康宁:葛根15 钩藤15 鸡血藤15 当归15 川芎9 桂枝9 丹参15 牛膝9 全蝎9 地龙9 蜈蚣(2条)元胡9灵仙15 黄芪20 姜黄9桑寄生15 木瓜9 党参15白术15 甘草6清热止痛汤:柴胡10双花21 板蓝根21 龙胆草12黄芪15 山栀10 丹皮15 紫草12 苡仁30 白芷15 元胡12 白芍21 车前子(包)12 川芎10 川楝子12 甘草6细辛3除癣止痒洗剂:藿香21 生大黄21黄精21明矾21生百部21川椒21 苦参21 白鲜皮21调血方:党参30炙甘草6 炙黄芪30 炒白术12炙升麻10陈皮12调经方:枸杞子12川牛膝12 杜仲12 肉桂6 当归12 炙甘草6 熟地15炙香附12 胃炎方:党参15 半夏9 黄连9黄芪10干姜6 陈皮12 云苓15 枳壳12甘草 6。
便宜又好用!南京各大医院“明星自制药”都在这里了!赶紧收藏!

便宜又好用!南京各大医院“明星自制药”都在这里了!赶紧收藏!药太贵,吃不起是很多老百姓的心声其实在南京很多医院都有自己的医院制剂不但价格低而且效果很好今天,就跟着小楠一起来看看吧江苏省中医院上过《人民的名义》的肺宁合剂说到明星自制药,必须要说一下省中医的肺宁合剂,毕竟它是上过《人民的名义》的明星自制药!除此之外,省中医院还有其它很多明星自制药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不少病人用得到的紫舒胶囊养血化瘀合剂评价:适用于养血活血,温经止痛。
对产后血虚夹瘀而致恶露不下,小腹疼痛或产后子宫复旧不良有很好的作用,价格也很实惠,4.8元一袋。
妇炎净合剂评价:用于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行气止痛。
对慢性盆腔炎,炎性包块,亦用于手术后血肿,盆腔黏连,陈旧性宫外孕等有很好的效果,8元一袋,可以说是真正的物美价廉。
丹芍合剂评价:养血活血,调经通络。
很多月经不调或婚后不孕,抗精子抗体阳性者都使用它。
另外,南京妇幼保健院还有一味特色药,名叫紫舒胶囊。
它的主要成分是紫河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胎盘。
这款药品可治疗哮喘、支气管炎、老慢支、更年期综合征、男性精子质量不佳、脾虚,癌症病人放化疗之后服用,可增强免疫力。
这种药的销量一直很好,关键还不贵,52.5元/瓶,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都用的维E软膏维E软膏,4元多一盒,对于干燥裂口有很好的疗效,到了冬天,他们医院都需要加班加点开始制作。
用医保卡购买,每次只能买几盒。
而医院的一些护士,不仅将其当作护手霜来用,而且还用来擦脸,据说效果也很好。
消瘤胶囊,这是肿瘤科专家研发的,很多肿瘤患者手术后,需要用这个药物来治疗。
主要成分有全蝎、僵蚕(麸炒)、海藻、蜈蚣、郁金等,其功能有扶正抗瘤,软坚散结,用于抗肿瘤。
胆胃胶囊,这是消化科的药物,很多时候,胆汁反流无法治疗,可是这个药对胆汁反流的效果非常好。
除了上面的几个,还有乳腺科的乳舒康,专门用于治疗女性小叶增生的。
南京市儿童医院大名鼎鼎的抗601抗601合剂评价:是南京市儿童医院的名药,十多年来口碑甚好,小孩感冒吃了就好,一直是该医院的主打治感冒的药。
江苏省中医院(中药制剂)

制剂实验室万元以上设备清单
型号规格
WATERS 2545B+2489 WATERS2695 WATERS2695 Labconco FJ.BBDWX.III FJ.BBDWX.III WBF-II型 WBF-II型
安捷伦G1329A 安捷伦G1329A CARY50 CARY50 Eppedndor Eppedndor
GL-5 GL-5 TN 0.2/50 TN 0.2/50 OLYMPUS CKX OLYMPUS CKX
UW 中科美菱
eppendor eppendor eppendor eppendor
YC-950L 中科美菱YC-950L MILLIPORO MILLIPORO TT-6D TT-6D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医院基本情况
精品课件
医院基本情况
精品课件
医院基本情况 国医大师
干祖望
周仲瑛
徐景藩
精品课件
夏桂成
医院基本情况 职工
病床
3000人
2500张
精品课件
医院基本情况
临床科室
医技辅助科室
37个
精品课件
7个
医院基本情况
精品课件
医院基本情况
教学场地
教室数量
3间
示教室数量 56间 实训室数量
85间
购置日期
2012-09-04 2009-11-24 2006-12-25 2013-08-31 1993-06-13 2007-05-01 2007-04-01 2006-12-13 2006-12-13 2010-12-24 2007-01-01 2011-12-31 2009-07-13 2006-12-13 2007-04-01 2007-04-01 2011-12-31 2004-01-01 2009-09-04 2009-09-04 2006-12-13 2011-12-31 2006-12-13 2006-12-12 2006-12-12 2007-05-01 2011-12-31 2011-12-31 2006-11-28 2007-05-01 2011-01-26 2011-12-31 2011-09-30
名老中医经验方——盘点“省祖研”方便好用的医院制剂

名老中医经验方——盘点“省祖研”方便好用的医院制剂序号制剂名称功能主治规格及用法用量 1 肾炎消白颗粒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利湿。
主治慢性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蛋白尿为主,属气阴两虚、湿热内蕴证,症见腰酸腰痛,倦怠乏力,口干咽干,手足心热,小便色黄或浮肿等。
10g/袋×6袋/盒开水冲服。
一次1袋,一日2次。
2 肾炎止血丸益气养阴,凉血止血。
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以血尿为主,属气阴两虚,热伤血络证,症见血尿病程日久,尿色黄赤,倦怠乏力,易感冒,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口干等。
50g/瓶×1瓶/盒口服。
一次5g(约125粒,2/3瓶盖),一日2次。
3 苏黄泻浊丸清热解毒、祛湿泻浊。
主治慢性肾功能衰竭属湿热中阻,浊毒内蕴证,症见呕恶食少,脘腹胀满,口中秽臭或粘腻,大便秘结或不爽,肢体困重等。
50g/瓶×1瓶/盒温开水送服。
一次6g(约90粒,一瓶盖),一日2次。
4 参地补肾胶囊补脾肾,化湿浊,解毒活血。
主治慢性肾功能衰竭属脾肾两虚,湿浊内蕴,血络瘀阻证,症见倦怠乏力,腰痛膝软,脘闷纳呆,食少呕恶,面色晦暗,肌肤甲错,肢体麻木等。
0.3g/粒×36粒/盒口服。
一次4粒,一日3次。
5 泌炎康颗粒益气养阴,清热利湿。
主治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属气阴两虚膀胱湿热证,症见尿频,尿急,尿痛,尿有余沥,反复不愈,腰酸腰痛,倦怠乏力,口干,手足心热等。
10g/袋×6袋/盒开水冲服。
一次10g,一日2次。
6 抗紫癜颗粒清热凉血、祛风除湿、化瘀消斑。
主治过敏性紫癜,辨证属风热炽盛、热伤血络型。
症见:紫癜略高出皮肤,肌肤斑色鲜红或紫暗,或伴发热,腹痛,关节痛,肉眼或镜下血尿、蛋白尿等。
10g/袋×6袋/盒开水冲服。
一次10g,一日3次。
7 芪莲肾炎丸益元阴、清湿热、止淋浊。
藿香正气散,剂型不同用处有别

感相对其他剂型而言较好。
藿香正气水与藿香正气口服液相对其他的剂型而言,芳香性较强,同时藿香正气水因使用乙醇作为辅料,芳香性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藿香正气散疗效显著,但也应当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对药物的适应性选择合适的制剂。
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口服液适用于体质比较壮实,能够耐受较强药物气味刺激的患者;且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故不饮酒者或对乙醇过敏者禁用,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而正气丸弱,适应于体质较弱、不能耐受药物刺此次新冠肺炎的中医治疗方案提及在医学观察期,若患者出现胃肠道症状可予以藿香正气类药物治疗,正是取其芳香化浊,辛散表寒,表里同治之功。
注意事项1.忌烟、酒,以及辛辣、生冷、油腻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质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严重慢性病者,以及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4.服药吐泻严重或者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时,应嘱咐患者及时就诊。
■(发稿编辑:李瑞枫)2020.02 No.5阵地知多点中医药有效方剂筛选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试点省份临床观察显示:清肺排毒汤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0%以上。
1月2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临床急用实用效用为导向,紧急启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有效方剂筛选研究”专项,在山西、河北、黑龙江、陕西四省试点开展清肺排毒汤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据统计,截至2月5日0时,4个试点省份运用清肺排毒汤救治确诊病例214例,3天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达90%以上,其中60%以上患者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改善明显,30%患者症状平稳清肺排毒汤由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多个治疗由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的经典方剂优化组合而成,组方合理,性味平和,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也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
该方也可用于普通感冒和流感患者。
但该方为疾病治疗方剂,不建议作为预防方使用。
中药解毒搽剂联合红外光照射综合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效果

94内蒙古中医药第39卷2020年12月第12期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9No.122020中药解毒搽剂联合红外光照射综合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效果丁茜郭琴王晓华(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解毒搽剂联合红外光照射疗法综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带状疱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治疗组30例,予常规治疗+解毒搽剂联合红外光照射;西药对照组30例,予常规治疗+阿昔洛韦乳膏外用。
比较治疗后总有效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疱疹创面愈合时间、血清P物质水平(SP)及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中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优于西药对照组的73.33%(22/30)(P<0.05);中西医治疗组VAS评分、血清SP水平、疱疹创面愈合时间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解毒搽剂联合红外光照射综合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效果显著,并减少后遗神经痛:关键词带状疱疹;解毒搽剂;红外光照射中图分类号:R75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20)12-0094-03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edu tincture"combined with infrared light on the treatment ofherpes zosterDING Qian GUO Qin WANG Xiao-hua(Jiang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10029)[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edu tincture"combined with infrared light on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Methods:60cases of shingl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2groups.Thirty patients i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Jiedu tincture combined with infrared light iiTadiation,and30patients in the western medicin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Aciclovir cream for external application.The two groups compare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fter treatment,visual analogue scale of pain(VAS),healing time of herpes wounds,serum substance P level(SP),and the occurrence of sequelae neuralgia.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group was93.33%(28/30),which was better than the Western medicine control group of73.33%(22/30)(P<0.05):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group had VAS scores,serum SP levels,herpes wound healing time,and postoperative neuralgia The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P<0.05).Conclusion:Jiedu tincture combined with infrared light ha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and it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sequela neuralgia.[Keywords]Herpes zoster;Jiedu tincture;combined with infrared light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侵犯神经及皮肤,有集簇性的疱疹、疼痛剧烈等临床表现。
140例支气管炎患者肺宁合剂治疗临床观察研究

140例支气管炎患者肺宁合剂治疗临床观察研究陈剑【摘要】目的研究支气管炎患者采用肺宁合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11月收治的急诊诊治支气管炎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院内制剂肺宁合剂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在结束治疗疗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1%,高于对照组的7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9%,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宁合剂治疗支气管炎有着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6(007)024【总页数】2页(P112-113)【关键词】肺宁合剂;支气管炎;临床效果【作者】陈剑【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江苏南京 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支气管炎是我国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于老年患者以及幼儿患者。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痰液、气喘等,属于中医学咳喘范畴。
肺宁合剂由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创制,对治疗支气管炎有着较好的效果[1]。
本文采用对比研究的方式,研究肺宁合剂治疗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15年3~11月急诊诊治的支气管炎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中包括121例男性和159例女性,患者的年龄为17~79岁,平均年龄为(43.1±1.9)岁。
所有患者均诊断为支气管炎,符合我国原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研究指导中的标准或者《内科学》中的急性支气管炎的标准[2]。
结合患者的病史、胸部X线摄片或者胸透、血项检查等,确诊为支气管炎[3]。
黄芩油膏对胆汁淤积性肝病继发皮肤瘙痒的护理

黄芩油膏对胆汁淤积性肝病继发皮肤瘙痒的护理夏旭【摘要】目的探讨黄芩油膏对护理胆汁淤积性肝病继发皮肤瘙痒患者的效果.方法将胆汁淤积性肝病继发皮肤瘙痒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治疗组23例.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治疗组予以黄芩油膏外涂,对照组予炉甘石洗剂涂搽.结果护理干预3周后,治疗组的皮肤瘙痒程度积分、皮损程度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P< 0.01);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芩油膏能显著缓解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继发的皮肤瘙痒,有效提升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继发皮瘙痒患者的生存质量.【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6(014)012【总页数】2页(P123-124)【关键词】胆汁淤积;皮肤瘙痒;黄芩油膏;护理【作者】夏旭【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医院感染科,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瘙痒是一种因皮肤或黏膜受刺激而诱发搔抓的不适感。
皮肤瘙痒是影响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瘙痒一旦出现,若不积极地对症处理,即使用力抓挠,也难以缓解[1]。
患者常常因此烦躁,焦虑,辗转反侧,皮肤瘙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的困扰。
其发病机制不清,通常西医学上对瘙痒严重患者使用抗组胺类药物或外用皮质类固醇制剂进行对症治疗,但此类药物多少对患者的肝功能有损伤作用。
因此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的皮肤护理一度成为护理工作的难点。
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科尝试用黄芩油膏外涂瘙痒皮肤,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50例,治疗组患者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49~76岁,平均59岁。
对照组患者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51~72岁,平均55岁。
1.2 入组标准①原发病诊断符合《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伴皮肤瘙痒;②精神正常,意识清楚;③黄疸持续6个月以上;④近2周内未服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近1周内未使用过抗组织胺类药物或外用过皮质类固醇制剂;⑤无心、脑、肾、内分泌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及精神病。
江苏省中医院(中药制剂)

型号规格
WATERS 2545B+2489 WATERS2695 WATERS2695
产地厂家
美国 中国 中国 美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价格
835146.68 615868.20 188000.00 188000.00 162265.49 160000.00 148000.00 128000.00 98000.00 98000.00
1000KG/H
SML-750 GZXC500 3000L SML-760 HGF 回转式 GZXC300 DVDK40VI DVDK40VI CT-C-2
PM-100A 分页 1000L
LSZ-80
瑞安宏源DTJ-C型
2008-01-31 1987-12-05 2001-03-02 2001-03-02 2013-04-27 2000-01-04 2012-09-29 2004-12-03 2010-05-07 2003-10-24 2003-10-24 2001-03-25 2011-05-18
二0一四年九月十九日
医院基本情况
南扩工程医疗综合楼 石婆婆庵8号旧址
现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 创建于 1954年10月,为全国最早成立的省级中医医院之一。 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医院基本情况
国际针灸培训中心
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临床基地
全国中医药进修教育基地
JD11017 参榆灌肠液医疗机构制剂的研 究与申报 乌鳖颗粒新药的研制 鼻敏感颗粒新药的研制 平哮颗粒新药的研制 生肌玉红膏新药的研制 JD11016
基于脑肠轴犬尿氨酸代谢与功 能调节的人参皂苷Rg1抗抑郁机 制研究
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治胃病

文/ 杜斌(江苏省中医院脾胃科副主任中医师)
慢
应,临
状,仅有部分患者会有上腹部不适、饱
胀、疼痛、食欲不振、嗳气、反酸等表
现,部分患者还可以伴有健忘、焦虑、抑
郁等情况。
由于慢性胃炎受患者生活习
惯、饮食因素、心理变化、地理天候等影
响,症状往往容易反复发作。
根据病理学
结果,一般将慢性胃炎分为萎缩性胃炎和
图 1图 2 382019.10 No.30
文/ 王世彪(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张淑一(甘肃省白银市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
放血疗法是临床最常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之一,我们临床以耳尖放血为主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和麦粒肿,常常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现结合案例,介绍如下。
外感发热
耳尖放血+大椎拔火罐
患儿,男,5岁,2017年5月11日来诊。
妈妈代诉患儿感冒4天,发热3天,好动,烦躁,间断咳嗽,痰黄白相间。
察见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咽红充血,扁桃体轻度肿大,体温38.5℃。
中医诊断:风热感冒。
治疗:①双耳尖放血:先按揉局部耳廓使之充血,再将耳屏向前对折,找准耳廓最高点处(耳尖穴,见图1),然后用碘伏棉签消毒皮肤,接着取糖尿病指尖采“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这都说明外感发热疾病可以通过出血而得到缓解,所谓“放血,
大多数患者在耳尖放血治疗1~2小时内即微微汗出而热退,这说明该治法有很好的清热泻火解毒功效,可抗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