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沟油的-社会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理工大学
社会调查报告
题目“地沟油”对消费者的影响及对策
院系专业市场营销专业
班级0981-2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蒋智毅
成绩
时间
目录:
1.摘要 (3)
2.关键词 (3)
3.前言 (3)
4.主体........................................................3~9
4.1 调查情况 (4)
4.2 调查结果及分析.......................................4~10
4.3 建议 (10)
5.结语 (10)
6.附录 (11)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种类越来越丰富,某些餐饮业为了牟取最大的利益,不惜使用危害居民生命健康的“地沟油”来生产产品。
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成为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食品的安全性严重地影响着我国餐饮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地沟油安全影响对策
前言:当今社会,食品安全成为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而地沟油问题则成为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地沟油有三种类型:一是狭义的地沟油,即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二是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三是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超过规定后,再被重复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
为了了解地沟油对消费者的影响,我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消费者对地沟油问题的看法,进而分析地沟油事件对消费者的影响,并提出对策。
此次调查结果表明,地沟油事件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生活,其餐饮行业也因此受到了冲击。
以下内容便是此次调查的情况。
主体:
一、调查情况
调查对象:重庆理工大学大一大二学生、重庆理工大学周边居民(考虑到不同的消费群体有不同的看法,我选择这两种人群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消费者对地沟油的了解与看法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2011年6月28号至2011年6月30号
调查过程: 此次社会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20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其数据采用SSP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最近有不同的媒体都大幅报导了关于地沟油的报道,群众都对地沟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不过了解程度各有不同。
说明消费者对地沟油这种食品安全问题都是比较关心的。
在和地沟油的接触程度上,部分消费者不清楚自己到底吃过没有,说明他们对地沟油的鉴别能力不强。
其他部分消费者明确知道自己吃过或者没吃过,说明他们能很好的能力鉴别地沟油。
由以上图表可以看出,在地沟油事件曝光后,消费者最主要的吃饭场地是在家吃或者带饭吃,说明他们对外面的餐饮不放心,觉得在外吃会危害自身健康。
而一小部分消费者则不知道去哪儿吃,说明他们被地沟油事弄得不知所措,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以及判断力。
由以上图表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消费者都认为地沟油、潲水油流回餐厅的可能性比较大。
地沟油是由大酒店、餐馆,学生食堂以及家庭生活废油提炼而来。
其中大酒店、大餐馆是其主要来由,学生食堂也占了一部分。
该怎样制止地沟油回流餐厅?由上图表可以得出,一小部分消费者认为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制止的,因为地沟油事件太猖獗了。
事实上,因为餐厨垃圾处理上的“无政府”状态,给某些不法商贩提供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灰色产业”空间,所以管理地沟油的难度较大。
不过只要实施餐厨垃圾回收立法,由相关部门统一回收,这种问题会很好的解决。
因此建议政府应该加强餐厨垃圾的管理,实行统一回收,这样能很好的制止地沟油回流餐厅。
研究发现,地沟油是制造生物柴油的好原料。
这种生物柴油与普通柴油的使用效果完全一样,价格也不比一般的汽油高。
该燃料有如下特点:在柴油车中使用时燃烧充分,有良好的环保性能,排放的尾气中不含二氧化硫,而且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也大大降低,可大大缓解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
如果在汽油中添加20%的生物柴油,可使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氧化硫的排放和空气毒性分别减少50%、70%和90%。
由地沟油提炼出来的生物柴油不会污染环境,对人体没有危害。
所以,地沟油的最好用处是制作生物柴油,政府可以统一回收之后进行生物柴油的制作,一方面可以打击猖狂的地沟油,另一方面又可以造福社会。
地沟油事件为什么会屡禁不止,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发现了加工地沟油、潲水油的黑作坊
而没有举报。
为了家人的健康,社会的宁静,人们发现这种情况应该及时报告卫生部门。
在地沟油事件曝光后,有部分餐饮行业采取措施来挽救公司的品牌和信誉,效果并非徒劳,但是不明显。
因为人们对于地沟油都有了恐慌心理,不会轻易的相信餐饮行业。
餐饮行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对于查出使用地沟油的不法商家,有多种解决办法。
首先,那些黑名单应该曝光,其次,应对其做出惩罚,违规次数多的不法商家更应该吊销营业执照,最后,对社会危害太大了,就应该像三聚氰胺案那样杀一儆百。
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很多,购买者假冒伪劣鉴别能力不强,各执法部门沟通不畅,缺乏配合,个主管部门职责不明,对失信企业和个人的惩罚力度不够都是原因。
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不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人的利欲熏心而导致的。
从餐饮业的餐厨垃圾中提炼1吨地沟油,成本只需要300元左右。
从事这种“职业”的人掏一桶地沟油就能净挣70~80元。
如果每天掏4桶,回收提炼之后,仅按食用油市场价格的一半出售,每月就能赚1万多元。
正是因为暴利,才导致地沟油事件的出现。
在我国,要彻底禁绝地沟油任重而道远。
现目前最重要的是应该让消费者普及科学消费知识,不要轻易被假象所欺骗。
其次,对黑作坊应该加大处罚,让其
知难而退。
餐饮行业自身应该自律,倡导诚信经营。
最重要的还是要严格检验检疫,防止地沟油流入餐饮行业。
政府机关应该严格立法,有效执法,从法律上为解决“地沟油问题”提供依据和支持,从根源上阻断其对餐饮行业的污染。
食品安全执法队伍应该独立于其他相关部门,各司其职。
还要严格执法队伍,让其有责任心,确确实实为百姓办事。
还应该加大监管的力度,让餐饮行业没机会制造地沟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建议
对于地沟油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我们应该行动起来,杜绝这种事情再次发生。
首先,餐饮企业应有良知,作为餐饮行业,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商业利益,还要考虑整个行业的发展,自身企业的信誉维护和客户的健康安全,从人心上下工夫,从道德上去求解。
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有效的监督餐饮行业,严格立法,有效执法。
最后,消费者也应该学习科学消费,提升自身鉴别假冒伪劣产品的能力,让不法分子没机会使用地沟油。
结语:此次社会调查历时10天完成,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通过此次社会调查,了解到了地沟油对消费者的影响以及该怎样应对地沟油事件这种类似的食品安全问题,为了保持健康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地沟油的治理显得任重
道远。
此次社会调查由于时间,精力的关系,还很不完备,所以以上内容仅代表我自身的观点,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2010年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年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
附录:
此次社会调查使用的问卷
关于地沟油的问卷调查
第1题最近有些媒体做了关于“地沟油”的报道,您阅读过吗?
A.没有阅读,也不想阅读,没有兴趣
B.没有阅读过,希望了解,准备去阅读
C.已经阅读过了
第2题您觉得您和地沟油的接触程度是怎样的?
A.不能肯定,不知道吃过没有,可能吃过
B.吃过是吃过,但吃得应该不多,偶尔吧
C.经常接触到
D.没吃过
第3题地沟油曝光后,你去哪儿吃饭?
A.选择连锁餐饮、大酒楼等
B.不知去哪儿吃
C.带饭,不在外面吃
D.在家吃
E.还是在外面吃,没啥变化
第4题您认为地沟油、潲水油回流餐桌的可能性大吗?
A.80%以上B20%以上C不可能 D.不清楚
第5题您觉得地沟油主要来自哪里?
A.大酒店、餐馆
B.学生食堂
C.家庭生活废油
D.不清楚
第6题您觉得该如何制止地沟油回流餐桌现象?
A.实施餐厨垃圾回收立法由相关部门统一回收
B.不知道
C.管理难度大
D.不可能制止
第7题你觉得地沟油、潲水油的最佳去处是?
A.餐厅
B.大型食用油加工公司
C.养殖场
C.化工厂(生物柴油、油脂、油漆)
D.被当成垃圾排放
E.不清楚
第8题您知道身边将地沟油、潲水油简单加工回流餐桌的黑心作坊,会举报吗?
A.会,太没良心了B懒得管,我不去买那种油吃就行了
C.想举报但又不敢
D.没发现过
第9题如果由第三方收集餐饮企业用油情况,公示餐饮企业三月内的用油采购清单,并实时监控餐饮企业的厨房卫生情况,你认为这样的餐饮企业用油情况可信吗?
A.可信
B.不好说
C.不可信
第10题对于查出使用地沟油的不法商家,应该如何处理?(多选)
A.危害太大,要像三聚氰胺那样杀一儆百
B.罚款,吊销营业执照
C.黑名单应该曝光D,其他
第11题你认为造成类似地沟油事件的目前食品安全问题众多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A.不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人利欲熏心 B.对失信企业和个人的惩罚力度不够C.个主管部门职责不明D,个执法部门沟通不畅,缺乏配合E.购买者假冒伪劣鉴别能力不高
第12题为了搞好解决如地沟油之类的食品安全,您认为最重要的是?[多选题]
A.严格检验检疫
B.加大处罚
C.行业自律、诚信经营
D.普及科学消费知识第13题如果现在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立法,您有什么建议?[多选题]
A.食品安全执法队伍应独立于其他相关部门
B.严格执法队伍
C.加大监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