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临床论文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110例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110例临床分析

此提高 肺炎 治愈率 , 挽救 每个 患儿 生命 , 是每 个 医务
工 作者义 不容 辞 的责任 。现将 笔者 近几 年 门诊治疗
重 症肺炎 的体会 总 结如下 。
l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临床 资料 2 O一 1 2 O — 2 . 0 0O / O 7 1 吴忠市 人 民医 院 中医儿科 门诊部 收 治 哮 喘型 肺 炎 患 儿 1 O例 , 中 1 其 男 4 5例 , 6 例 ; 女 5 年龄 8个 月至 6岁 , 平均 3岁 ; 病
合并症者 , 症处 理 。重者 肺炎 在 常规 治疗 基础 上 , 对
注 意 纠 正 心 力 衰 竭 , 护 心 脏 。具 体 方 法 如 下 : 物 : 保 药
是发展 中 国家 5岁 以下儿 童死 亡 的主要 原 因叫 。因
毒毛旋花子甙 K( 海 信谊 金朱 药业 有 限公 司 , 上 国药 准字 : 12 7 9 按 0 0 4mg k H30 1 2 ) . 0 / g或 酚 妥 拉 明 注射 液 ( 苏康宝制 药有 限公 司 , 江 国药准 字 : 2 2 48 , H3 0 0 3 ) 按 0 5 10m / g加 阿拉 明 注射液 ( . ~ . g k 北京 双鹭药 业 股份有 限公 司 , 国药准字 : 1 27 6 按 0 0 g k Hl 0 13 ) . 5m / g 加入 1 葡 萄 糖 2 ~ 5 静 脉 注 射 , 日 1次 。 0 O 0mL 每 烦 躁不 安者 肌 注 异丙 嗪 注射 液 1mg k , 日 1次 /g每 至病 情稳定 后 停用 。对 哮 喘持 续状 态 者 , 上述 治 在 疗基 础上 , 加服 中药 : 喘合剂 ( 平 自拟 ) 或麻杏 甘石 汤 加减 。药物 组成 : 麻黄 、 夏 、 味子 、I 、 半 五 J 贝 地龙 、 I 僵

小儿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分析

小儿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分析

小儿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分析小儿肺炎是指患儿由于不同病原体和不良理化因素侵入,引起肺部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肺部啰音等。

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肺泡,有充血、水肿、渗出,甚至坏死,引起呼吸衰竭,严重危害患儿的生命。

而小儿肺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为病原体侵入,根据病原体种类可以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的肺炎和真菌性肺炎5种,临床上需要根据肺炎的致病因素不同,给予相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才能有效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小儿细菌性肺炎是指患儿因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肺部炎症,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多且呈脓性。

在西医治疗中,在患儿未明确病原菌前,采用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等快效杀菌药作抗感染治疗,若患儿青霉素过敏或者耐药性强,可以采用阿奇霉素注射治疗,达到治疗效果。

待患儿明确病原菌后,采用相应的抗生素对症治疗。

在中医治疗中,需要对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辨证治疗,若患儿出现鼻塞流涕、恶寒无汗、咳嗽较重症状,采用麻杏石干甘汤与银翘散辅助治疗,达到清肺平喘、清热解毒的效果;若患儿出现发热意识不清,鼻干无涕,频咳少痰症状,采用栀子豉汤法辅助治疗,达到宣肺化痰的效果;若患儿出现咳痰困难,呼吸急促,喉中痰声重浊,舌苔较厚且滑脉情况,采用龙胆泻肝汤清肝辅助治疗,达到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的效果。

对于小儿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达到杀菌治疗的效果。

小儿病毒性肺炎是指患儿因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表现为患儿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头痛、乏力、咳嗽等症状。

在西医治疗中,在未明确病前,可以选择利巴韦林作为治疗药物,具有广谱抗病毒功能,能够抑制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同时进行患儿痰涂片病毒培养,便于对症治疗。

待明确了病毒性感染病菌,选择相应敏感度抗生素治疗。

小儿肺炎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小儿肺炎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小儿肺炎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14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联合应用阿奇霉素、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70例,痊愈41例,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7例;对照组痊愈27例,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4例。

临床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824,p=0.0387<0.05)。

结论联合应用阿奇霉素、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小儿肺炎;中西医结合integrative medicine clinical analysis of pneumonia in children【abstract】objective tanreqing of azithromycin injection clinical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pneumoniamethods selected 140 cases of bronchiol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azithromycin, tanreqing injection,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azithromycin were compared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eatment. resulttreatment group, 70 patients, 41 patients recovered, 9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 in 13 cases, 7 cases; control group, 27 cases recovered, 18 cases markedly effective in 11 cases, ineffective in 14 cases.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 = 8.3824, p = 0.0387 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由于它独特的药物动力学作用可使组织与细胞内的浓度远远高于细胞外浓度,同时组织浓度降低缓慢,半衰期长达68 h[10]。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55例临床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55例临床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55例临床疗效分析陈瑞芬【摘要】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5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7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住院时间、咳痰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以及退热时间。

结果通过对两组患儿的疗效观察进行统计,发现研究组的住院时间、咳痰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以及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2.1%。

因此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与传统的西医疗法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4(000)018【总页数】2页(P4155-4156)【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法;小儿肺炎;治疗【作者】陈瑞芬【作者单位】武宣县中医院,广西武宣 545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1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多发于婴幼儿。

小儿肺炎严重的威胁着我国儿童的身体健康,不论是病死率还是发病率都居于首位。

据相关资料显示,仅肺炎一项就占我国儿科住院患者的24.5%~65.2%[1,2]。

在我国,很久之前中医就有了对于小儿肺炎和咳嗽症状的记载,中药对于小儿肺炎的治疗更有其独特的疗效。

我院自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小儿肺炎进行治疗,在对于疗程的缩短和症状的减轻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55例,所有患儿入院时即检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痰液培养或咽拭子,检测结果均符合肺炎的诊断标准。

其中有男30例,女25例,年龄为2个月~5岁,平均(2.5±1.4)岁,患儿症状类型以风热闭肺为主。

重症患儿有15例,轻症患儿有40例,临床症状有18例喘息,25例发热,12例痰鸣。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小儿肺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前来治疗的240名小儿肺炎患者分析研究,并随机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即治疗1组和治疗 2组,每个小组的患者均为120人。

治疗1组的患者采用抗消炎的西药进行治疗,治疗2组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案,并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疾病复发率进行观察。

结果:在对两组患儿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后发现,治疗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治疗1组,且治疗2组的疾病复发率低于研究1组,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因此具有统计学价值(P < 0.05)。

结论:在治疗小儿肺炎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的快速康复,这一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小儿肺炎;效果观察引言:幼儿由于身体抵抗力比较差,很容易受到一些疾病困扰,其中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此疾病会出现在不同阶段,主要症状是咳嗽、喉咙有痰。

此疾病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儿出现其他并发症,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患儿治愈率的关键。

传统的治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患儿的需求,在治疗的过程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能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还能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降低患儿的痛苦,为家属减轻了负担,因此这种方法行之有效。

因此笔者对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基本资料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前来治疗的240名小儿肺炎患儿分析研究,并随机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即治疗1组和治疗 2组,每个小组的患儿均为120人[1]。

两组患儿的年龄在1-3岁,平均年龄(2.1±1.8)岁,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进行分析后发现,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并无明显差异化特点,因此可以进行比较(P>0.05)。

(2)治疗方法治疗1组的患儿采用传统的西医方法,使用靡蛋白酶,喘可治,盐酸溴已新。

进行治疗。

小儿肺炎论文总结范文

小儿肺炎论文总结范文

摘要: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儿童的生命健康。

本文通过对小儿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的深入研究,总结了目前小儿肺炎的护理与治疗策略,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一、引言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以肺部感染为主要表现,其病因复杂,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等。

小儿肺炎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深入研究小儿肺炎的护理与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二、病因及临床表现1. 病因:小儿肺炎的病因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等。

细菌性肺炎常见于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毒性肺炎常见于流感病毒、腺病毒等;支原体肺炎常见于肺炎支原体。

2. 临床表现:小儿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啰音等。

其中,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咳嗽可为干咳或湿咳,呼吸困难程度不等,肺部啰音是肺炎的重要体征。

三、诊断及治疗方法1. 诊断:小儿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检查。

胸部X光检查、血液检查、痰液培养等有助于明确病原体。

2. 治疗方法:小儿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对症治疗、支持治疗等。

(1)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细菌性肺炎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病毒性肺炎可选用抗病毒药物。

(2)对症治疗:包括解热、止咳、平喘等。

对于呼吸困难严重者,可给予吸氧治疗。

(3)支持治疗: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四、护理与治疗策略1. 护理:加强对患儿的观察,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

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做好口腔、皮肤护理,预防感染。

2. 治疗策略: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药物,注意个体化治疗。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结论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

通过对小儿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的深入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护理与治疗策略。

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实际,灵活运用这些策略,以提高小儿肺炎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体会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和方法。

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科收治的因各类肺炎住院治疗的患儿140例,将患儿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参考组,各70例。

参考组患儿均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记录和统计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与疗效。

结果实验组患儿中,痊愈54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5.71%;参考组中,痊愈40例,显效5例,有效5例,无效20例,治疗有效率为71.42%,对比两组治疗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小儿肺炎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标签:小儿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作为一种普遍疾病,小儿肺炎主要高发于婴幼儿人群,其诱发原因很复杂,有可能是由于婴幼儿肺部受到多种不同病原体的感染从而导致炎症出现,也有可能是其他因素诱发其产生,一般发病没有特定的时间,一年都四季有可能出现,其中春冬两个时节是低龄婴幼儿(3岁以下)的高发期,若是未能从病根治愈,很容易导致后期的复发,同时引发诸多的并发症。

对于婴幼儿的成长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频繁咳嗽、身体发热、呼吸急促以及肺部出现细湿啰音[1]。

而我科对收治因各类肺炎住院的140例患儿展开积极的治疗,并且取得较好的疗效,具体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因各类肺炎于我科进行治疗的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进行治疗前皆通过确诊,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考组,各70例。

实验组男32例,女38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5.23±1.14)岁,病程2~7天,平均病程(4.3±1.2)天;参考组男36例,女34例,年龄2~7岁,平均年龄(4.71±1.92)岁,病程1~8天,平均病程(4.3±1.2)天。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两组患儿在年龄、病程以及性别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小儿肺炎下临床医学论文(全文)

小儿肺炎下临床医学论文(全文)

小儿肺炎下临床医学论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XX年1月~20XX年12月在我科住院知道呼吸道MP 感染患儿200例,其中有25例患者合并心肌损害,占总病例的12.5%。

25例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3岁9例,~6岁6例,~14岁10例。

学龄前儿童占60.00%(15/25)。

本文选取的病例患儿的心肌损害临床症状:①心电图示患者ST-T变化或者心律失常;②心肌酶尤其是工酶(CK-MB)和心肌肌酸激酶升高。

本文所有呼吸道MP感染病例的临床诊断标准均符合《有用儿科学》[1]。

1.2诊断方法在本组的研究中,我们对确诊的25例呼吸道MP感染合并心肌损害患儿进行了临床检查,主要包含有心电图、胸部X线与心肌酶谱检查以及观察其临床症状。

具体方法为:利用酶法测定血清心肌酶谱;利用(ELIS)法检测患儿的血清MP抗体均阳性;全部病例在入院24h内均检测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CK)、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

2结果2.1临床表现患儿可有不同程度发热、咳嗽、厌食、畏寒、头疼、咽痛,出现肺炎者可有气急,婴儿可有喘鸣、呼吸困难,肺部(未或)闻及固定的细湿罗音及喘鸣音。

在年龄较大的患儿中除呼吸道临床症状以外,同时还伴有胸闷、心前区不适以及心悸等症状。

其中3例心动过缓,5例心动过速,2例期前收缩,4例心音低钝;4例恶心呕吐;4例多汗、面色苍白;8例精神差、乏力;6例胸闷、心前区不适以及心悸。

2.2心肌酶谱改变25例均有2项或多项心肌酶增高,全部病例心肌CK-MB 均增高(30~156u/L),LDH增高20例(266~658u/L),α-HBDH增高13例(232~672u/L),CK增高25例(186~456u/L)。

2.3心电图改变心电图检查25例中,异常17例(68.00%),其中8例为ST-T改变,3例为肢体低电压,2例为窦性心动过缓,6例为窦性心动过速,3例为室性早搏,3例为房室传导阻滞。

西医结合中药煎剂雾化吸入治疗治疗小儿憋喘性肺炎论文

西医结合中药煎剂雾化吸入治疗治疗小儿憋喘性肺炎论文

西医结合中药煎剂雾化吸入治疗治疗小儿憋喘性肺炎【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西医结合中药煎剂雾化吸入结合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研究依据。

方法:将我院儿科在2009年3月~2010年10期间收治的56例小儿喘憋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所有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

治疗组采用西医结合中药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抗感染、平喘、止咳等药物结合的对症处理。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有效、无效数目和其比率都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即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儿均先给予基础的治疗,包括临床护理和消炎抗生素等药物的治疗方法如下:(1)控制感染。

病程早期一般以病毒感染为主;病程较长者一般并发细菌感染者多,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等头孢类抗生素。

(2)应用支气管解痉剂。

氨茶碱加入10 %的葡萄糖注射液静滴。

(3)糖皮质激素。

主要用于喘息症状重且有肺外表现的较重的患儿,常用地塞米松,早期应用为主。

(4)保持呼吸道通畅。

另外治疗组中患儿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对患儿的疾病进行分析诊断,给予患儿以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方剂治疗,方剂组成为金银花、黄芩、黄连、连翘、蜜炙麻黄、瓜蒌、半夏、桑白皮、紫苏籽、前胡、苦杏仁、甘草。

按照此基本方,再根据不同患儿的不同情况对剂量进行调整,将所有的药物浸泡煎煮,取其煎药汁100ml进行超声波处理,制成雾化剂型,给予患儿吸入治疗,每天2次,每次吸入20min。

对照组中,也先将庆大霉素4万u+糜蛋白酶5mg+地塞米松2mg等西药组合药物进行超声波雾化处理,然后给予患儿吸入治疗,每天也是给予2次,每次20min。

1.4疗效评定标准:治疗过程中观察记录患儿退烧、止咳、平喘、肺部湿啰音消失的时间,作为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如下,治愈: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体温,肺部湿啰音消失,血象恢复正常,x线复查时显示肺部病灶吸收;有效:患儿的症状有所减轻,肺部湿啰音减少,x线复查时显示肺部病灶有吸收但未完全吸收;无效:患儿治疗结束后其各种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是出现恶化。

护理论文 小儿肺炎相关护理措施

护理论文 小儿肺炎相关护理措施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护理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小儿肺炎的相关护理姓名:学号:班级:专业:小儿肺炎的相关护理摘要:剖析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回忆2008年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进程及留意事项。

发现小儿肺炎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因此,对肺炎患儿一定要细心护理,亲密观同时应做好与家长的沟通,才干降低小儿肺炎死亡率。

关键词:肺炎;患儿;护理;安康指点目录[引言]肺炎系指不同病原体或其他要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啰音为共同临床表现[1]。

此病是儿科罕见疾病中能要挟生命的疾病之一。

据结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350万左右小于5岁儿童死于肺炎,占小于5岁儿童总死亡率的28%;我国每年小于5岁儿童因肺炎死亡者约35万,占全世界儿童肺炎死亡数的10%。

因此,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小儿肺炎的死亡率,是21世纪世界儿童生活、维护和开展纲要规则的重要义务。

所以,在治疗小儿肺炎进程中,实施良好的护理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正文一、如何来辨别小儿肺炎,小儿肺炎如何食疗保健小儿肺炎的饮食治疗原则家长不可忽视小儿肺炎警惕加湿器导致小儿肺炎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上了小儿肺炎?母乳喂养预防小儿肺炎注意:莫把小儿肺炎和感冒混淆小儿肺炎恢复期食疗方小儿肺炎预防的护理措施,针对小儿肺炎预防的护理措施这个问题如下介绍:肺炎听起来好像是一个一般性疾病,老百姓往往不是很重视,而且年轻人得了肺炎后相对来说好治一些,但是对于老人来说肺炎导致死亡的百分比并不低。

秋冬季或者是冬春季因为气候的骤然变化,尤其对于体弱者或者老年人来说会极不适应,由于一系列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就更容易得肺炎。

在伤风感冒、支气管炎和扁桃体炎的同时,最容易发生的就是肺炎。

小儿肺炎是一种凶险的呼吸道传染病,常表现为持续高烧、呼吸困难、剧烈咳嗽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预防的根本措施是及时治疗,积极预防原发疾病,如伤风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1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

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

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分析,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38℃者l1例;咳伴喘息者8例;肺部有干湿啰音者22例;胸片显示支气管肺炎浸润改变或肺门周围炎症及间质改变者30例;对照组50例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最小者0.9岁,最大者13岁;病程5—8d;无发热者12例,发热体温38cc者12例;咳伴喘息者7例;肺部有干湿啰音者20例;胸片显示支气管肺炎浸润改变或肺门周围炎症及间质改变者29例。

两组在年龄、性别、体重、营养、发育及居住环境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青霉素15万~20万u/(kg·日),分两次用或阿奇霉素10mg/(kg·日)加入5%gs或10%gs中静滴,并给予对症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辨证论治加服中药汤剂。

中药治则:宣肺化痰、平喘、止咳、清热解毒。

以麻杏石甘汤加减(根据患儿年龄调节药量):炙麻黄3g,杏仁6g,双花6g,石膏12g,鱼腥草9g,半夏6g,炙甘草3g。

水煎服日1剂,随症加减,咳剧、痰多者,加浙贝、竹沥、天竹黄清化痰热;热重者,加黄芩、山栀、板蓝根清肺;痰多气急者,加葶苈子、杷叶以降气化痰;挟有积滞者,加莱菔子、大腹皮、全瓜蒌化痰通腑。

两组治疗疗程均5~7天。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依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进行评定。

痊愈:症状、体征消失,x线示浸润阴影吸收。

有效:临床症状减轻,x线示浸润阴影部分吸收好转。

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x线示浸润阴影无变化或增大。

3.2 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40例,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

对照组治愈30例,好转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

两组比较经x2检验,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

4 讨论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全年皆有,冬春两季为多,好发于婴幼儿,属于中医学“肺炎喘嗽”范畴。

小儿肺炎多为外感风邪而发,风邪有风寒风热之分,风寒仅见于阳虚体质,或发病初期阶段,形成肺炎后,多寒随热化,以风热证常见。

风寒之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侵袭肺经,肺被邪束,闭而不宣,郁而化热,炼液为痰,痰阻气道,肺为痰阻,宣降无权。

轻者发热咳嗽,重者出现壮热持续,痰鸣气促,咳嗽喘憋,鼻翼煽动,呼吸困难等一系列肺气郁闭的证候。

如邪盛正虚,痰热郁肺,闭阻气道,而致心血不畅,脉道雍滞,则见颜面口唇紫绀,舌质紫暗等气滞血瘀之证。

肝为藏血之脏,在重症病例中,常因气滞血瘀而出现肝脏肿大。

或气血失调,正不胜邪,则在鼻翼煽动的同时,出现四肢不温,大汗淋漓,脉数无力等心气不足、心阳虚衰的变证。

总之,痰热是主要的病理产物,肺气闭塞是病理演变之结局,肺闭与血瘀常可导致
心气不足,阳气虚损之变证。

或发病时有痰黏、胸闷、喘憋的气机壅塞症状,而痰又是喘的宿根,水液代谢障碍的产物。

故治疗大法是,疏“非时之感”,理“壅塞之气”,化“胶固之痰”,泻“停滞之水”。

平喘合剂取麻黄、杏仁辛温解表,宣肺平喘。

二药一升一降,调畅肺气。

配苏子、陈皮降气化痰,润肠通便,气降痰消。

胆南星清热祛风痰/顽痰、止痉。

桑白皮、亭苈子、地龙泻肺中水饮,使膈中之痰随二便而去。

尤其葶苈子能消支气管黏膜水肿,明显消除肺部湿性啰音。

研究表明麻黄、杏仁、地龙、僵蚕、椒目、桑白皮、葶苈子、白果均有良好的平喘作用。

其中麻黄其化学结构与肾上素相似,能使器官平滑肌松弛,阻止过敏介质释放;使末稍血管收缩而缓解支气管黏膜肿胀改善通气。

地龙通络清热,解痉平喘,能拮抗组胺对支气管的收缩作用,以阻止支气管痉挛;使毛细血管透性增加,以利于炎症渗出物的吸收。

白果上敛肺气除咳逆,下行湿浊而定喘,兼有抑菌的作用。

葶苈子、杏仁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止喘。

桑白皮泻肺中水气而平喘。

黄芩有广谱抗菌、抗病菌作用其所含黄芩素能抑制ige所引起的变态反应,防止肥大细胞颗粒脱落,减少组胺释放,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该方配伍麻黄、地龙、桑白皮还能解热。

川贝化痰平喘,五味子敛肺止咳,以防肺气耗散,半夏燥湿化痰,细辛、干姜辛散表邪温肺化饮。

解痉平喘是本方的主要治疗目的,喘的主要病理是呼吸道黏膜
充血水肿分泌增多,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其特征为咳嗽喘促,甚者难以平卧。

故需用扩张支气管、解痉、平喘之品。

缓解支气管黏膜肿胀,改善通气,有利于分泌物的排除。

辅以活血化瘀之品,治疗有事半功倍的疗效,肺气壅滞则血脉瘀阻,久咳络瘀,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可改善肺部血液循环,调整供血状态,解除支气管痉挛。

综上述,全方以活血化瘀,理气宣肺的宗旨,调整气血,以促进肺部炎症吸收恢复。

笔者在传统治疗小儿肺炎的基础上采用中西药结合,取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皓,肖现民,郑珊,等.1002例4岁以下小儿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正常值的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6,24(6):486-488.
[2] 吴瑞萍,胡亚美.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996:1098.
[3] 陈吉庆,吴升华.实用儿科学诊疗规范[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80-187.
[4] 谢海洲.中药简明手册[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3:113-1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