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第二次中东战争

合集下载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起因是什么第二次中东战争是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于1956年10月29日,对埃及发动的军事行动。

这场战争也标志着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成为真正主宰中东乃至全世界的力量。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第二次中东战争的起因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原因第二次中东战争发起的原因要从埃及说起,埃及境内有一条沟通地中海和红海,连接亚非欧三洲的河流。

不仅能缩短航程,更能让三洲之间联系更加紧密,所以这条运河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英法是老牌殖民国家,早在殖民时代,就尝尽了这条河流的好处。

二战结束后,殖民国家的辉煌已经过去,实力大减。

而埃及也通过独立解放运动,成功建立了新政权。

他们撕毁了从前同英国签订的英埃条约,并赶走英国驻埃及军队。

英国对此觉得遭受到了奇耻大辱,于是伙同法国在伦敦召开了国际管制的会议,希望能在会议中重新取得苏伊士运河的掌控权,但各国无人认同。

1956年9月,英法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提出国际管理制度提案,遭到了安理会的否决。

对此,英法就有了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念头,于是在他们找到以色列,三国凑在一起打算密谋夺取苏伊士运河的计划。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过程第二次中东战争虽然持续时间较短,但其中也有基础经典战役,例如:米特拉山口战役:1956年10月29日,沙龙上校指挥以军伞兵空降米特拉山口,在法国空军的掩护下,以军成功空降200余人。

这些士兵联合剩下的士兵,总计3000人向米特拉山口突进。

埃军得知战况后,火速派出军队打算在米特拉山口与以军对战。

经过两天的战斗,以军凭借武器装备的优良性能,向谷地东部撤退。

阿布奥格拉战役:1956年10月30日,以军还未到乌姆卡特父南线就遭到了埃军强烈的火炮攻击,当场就有数人伤亡。

看到正面突击无望后,以军采取迂回战术。

第二天,以军偷偷通过大卡山口,到达阿布奥格拉。

埃军此时早已在阿布奥格拉布置了重火力,但是在以色列空军的火力扫射下。

埃军仍旧不敌,为了保存实力,只得向南后撤。

中东战争简介

中东战争简介
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 过“联大181号决议案” 决议(33票赞成,13票 反对,10票弃权), 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 阿拉伯和以色列两个 独立的国家,决议文 规定把巴勒斯坦总面 积的57%划给占32%人 口的犹太人(原本只 拥有7%土地)。
第一次中东战争
• 第一次中东战争亦称巴勒斯坦战争。 • 起因:阿拉伯国家不满联合国对巴勒斯坦不平等的分割, 且对巴勒斯坦人民权利的剥夺。 1948年5月16日凌晨,以色列建国的隔天凌晨,阿拉伯 国家联盟(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约旦、沙 特阿拉伯、也门7个成员国)共集结军队4万多人,向以 色列发起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1949年7月20日 全面停火。 • 结果: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 地,达2.07万 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决议规定的犹太人国 家的面积还多6700平方公里,并驱逐了96万巴勒斯 坦人。
第二次中东战争
• 第二次中东战争亦称苏伊士运河战争。 • 起因:1956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公司后禁止以色列船只通 过运河与蒂朗海峡,以色列发动战争与埃及争夺通行权。 1956年,以色列联合运河原持有人英法两国的军队向埃及发动 进攻。10月29日,以军1个伞兵营在西奈半岛米特拉山隘空降,地 面部队也越过边界进入西奈,配合英、法尔后的进攻。10月31日, 英法联军出动各型舰艇100余艘(含航空母舰和巡洋舰10余艘), 先以200余架飞机袭击埃海、空军基地,掌握制海权、制空权。 英法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接受联合国停火决议后,于 11月6日宣布停火。12月,英法军队全部撤出埃及。次年3月, 以军也撤出埃及 。 结果:这场战争虽然以侵略者的 失败而告终。但以色列取得了 通过蒂朗海峡的航行权。
中东战争简介
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Arab–

高考历史复习专项练习:中东战争(1)

高考历史复习专项练习:中东战争(1)

中东战争课后练习(1)1.以色列建国后,第一次中东战争发生,也就是巴勒斯坦战争.在战争初期,阿拉伯国家占据优势,但停火后.以色列却控制了战争主动权,其原因是()A.阿拉伯国家无心战争B.西方大国的直接参战C.以色列总体实力强大D.阿拉伯国家分歧过大2.二战后英法殖民统治在中东地区迅速崩溃始于( )A.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B.第二次中东战争结束C.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D.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3.通过美国调停,埃及收回了苏伊士运河的战争是( )A.第一次中东战争 B.第二次中东战争C.第三次中东战争D.第四次中东战争4.导致中东地区矛盾复杂、局势动荡的因素不包括 ( )A.民族成分复杂 B、教派众多C.西方长期的殖民统治 D、大国对中东问题置之不理5.第二次中东战争后,中东问题增加了新的复杂因素,这里的“新”是指A.英法与埃及的矛盾激化 B.英法与美国的矛盾激化C.美苏之间的冷战加剧 D.美苏等大国的卷入6. 2008年12月以来,巴以冲突不断升级,共造成巴方死伤6800多人,以方死伤70多人,但由于各方的努力斡旋,这次巴以冲突并没有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演变成第六次中东战争,这说明( )A 经过这次血与火的考验,巴以双方已经达成谅解B 以色列打击哈马斯的目标实现,不想进一步扩大战争C 虽然地区冲突时有发生,但和平的力量占主导D 哈马斯军事力量弱小,在遭受重创的情况下被迫屈服7. 1917年“贝尔福宣言”与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决议的相同之处是()A.都支持犹太国和阿拉伯国家成立B.都支持犹太国家成立C.都支持建立巴勒斯坦国D.都明确了有关土地的划分8.以色列国建立于()A.1946年 B.1947年C.1948年 D.1956年9.为中东和平问题作出了很大贡献并因此而献身的以色列总理是()A.纳赛尔 B.阿拉法特C.萨达特 D.拉宾10.下列关于1947年联合国大会关于中东地区的决议:占人口总数不到1/3的以色列占有56%土地。

五次中东战争概况:

五次中东战争概况:

五次中东战争概况: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

1948年5月15日凌晨,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等阿拉伯国家为扼杀刚建立的以色列国,出动4万军队(后增至6万人)从三面向以色列发起进攻。

战争初期,阿拉伯国家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以色列军队节节败退。

以军的将领惊呼,以色列军队无法抵挡阿拉伯国家军队的进攻,全军已处于崩溃边缘。

战争危急之时,几名驻欧美国空军犹太裔士兵冒着军法审判的危险,偷了3架重型轰炸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机场装满炸弹后,起飞轰炸开罗和大马士革。

为扭转战局,以色列总理急电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埃班说:“以色列急需几周的时间来重新组织和装备军队”,“以色列需要立即停火”。

6月11日,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

停火给以色列啜息之机,它最大限度的利用四周停火,为尔后的战争作准备。

以军加紧扩编(几个月后增至10万人)、调整部署、统一指挥,财政上得到美国援助,并从捷克斯洛伐克转运西欧国家的武器,在停火结束后就转入反攻。

阿拉伯国家缺乏统一的作战指挥,武器装备和部队素质较差,结果战败。

阿方阵亡约1.5万人,以军阵亡约6000人。

1949年2~7月,埃、约、黎、叙分别同以色列签订停战协定。

结果,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计2万多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

战争中有96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1949年,本-古里安策划了“魔毯行动”,动用上百架次的飞机,把近5万名犹太人从也门接回以色列。

1950年的一次行动则将12万犹太人从伊拉克运回以色列。

建国初期的4年时间里,以色列的人口增加了一倍。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957)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或英法以侵埃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

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借口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和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企图重新控制运河,推翻埃及总统G.A.纳赛尔领导的民族进步政府,镇压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

五次中东战争的知识点总结

五次中东战争的知识点总结

五次中东战争的知识点总结1948年以色列独立战争1948年以色列独立战争是以色列建国后不久就爆发的战争,战争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引发了阿拉伯国家的不满和不断的冲突。

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划分巴勒斯坦的决议,决议将巴勒斯坦划分为犹太人国家和阿拉伯国家,并将耶路撒冷设为国际化地区。

然而,阿拉伯国家拒绝接受这一决议,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在以色列独立战争中,以色列获得了胜利,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并获得了较大的领土。

而阿拉伯国家则在战争中蒙受了重大的失败,失去了大量领土和许多难民。

这场战争对中东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改变了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政治格局,也引发了后续的中东战争。

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是一场涉及到以色列、埃及和英法两国的冲突。

背景是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引发了英法对埃及的不满。

与此同时,以色列也对埃及的军事威胁感到担忧。

于是,英法两国与以色列秘密合作,计划对埃及进行军事干预。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发动了突袭埃及的行动,并迅速占领了埃及的大片领土。

英法两国也于11月开始对埃及进行军事干预,企图控制苏伊士运河。

然而,美国和苏联强烈反对这一行动,并施压英法两国停止对埃及的军事行动。

最终,以色列、英国和法国被迫同意停火,并撤军。

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埃及保住了苏伊士运河的主权,而以色列则获得了若干军事和外交上的优势,英法两国则在国际上受到了严重的批评。

这场战争也标志着中东地区的冲突不仅局限于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也涉及到了大国的利益和干预。

1967年六日战争1967年六日战争是中东战争中最为著名的一场战争,也是以色列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次冲突。

这场战争的背景是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进行的威胁日益增加,而以色列也感到了严重的军事压力。

1967年5月,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封锁以色列的海运通道,并将大量军队调至以色列边境。

中东战争

中东战争

中东战争,或称阿以战争、以阿战争,是指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周围阿拉伯国家所进行的5次大规模战争(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1982年)。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称迦南,包括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

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

中东,是西方国家对地中海东部与南部的称呼。

“中东战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由于巴勒斯坦土地极度不公平的分割,导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交战,阿拉伯国家在战争初期占优势,但是停火后以色列接受来自美国的大笔援助,以及阿拉伯军团的英国指挥官指挥部队撤离战场,导致阿拉伯国家战败。

第二次中东战争:埃及国内革命后国有化苏伊士运河引发利益冲突,最终英法以撤军。

第三次中东战争:戈兰高地的叙军向以色列定居点开火,由此爆发冲突。

以色列全面获胜。

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和叙利亚企图收复失地,对以色列发动进攻,阿拉伯国家先胜后败。

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因为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装暗杀,对黎巴嫩境内巴勒斯坦武装发起进攻,这次战争是巴勒斯坦问题的延续,以色列最终单方面撤军,第五次中东战争告终。

一、中东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1、内因:⑴历史原因:民族矛盾与宗教矛盾突出(耶路撒冷三教圣地)⑵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2、外因:大国力量的干涉(战略利益的需要)①第二次中东战争前:英法②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美苏3、现实原因:分治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贝尔福宣言”、“联大181号决议”)4、冲突关键: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主权要求(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二、五次中东战争时间名称起因参战国结果第一次1948 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建国埃等国VS 以以获胜第二次1956 苏伊士运河战争埃及收回运河埃及VS 英法以埃及胜利第三次1967 六日战争以色列袭击埃叙VS以以占埃叙领土第四次1973 十月战争埃叙收复失地埃叙VS 以埃叙夺回部分土地第五次1982 黎巴嫩战争以打击巴解总部巴解黎叙VS 以以胜利1、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⑴起因:1948年5月14日, 以色列国宣告成立⑵时间:1948年5月------1949年7 月⑶双方: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以色列⑷经过:第一个阶段:阿拉伯联军兵力,装备占优势,迅速掌握主动,以色列暂时处于劣势第二个阶段:以色列利用停火之机,抢运武器,招募兵力,迅速强大,利用阿拉伯国家内部分歧,没有统一的军事计划,采用灵活机动战术,各个地区击破。

第二次中东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

• 对法国的戴高乐来说,美国并不是一个可靠的盟友,只有 拉拢欧洲其他国家才可能与美国和苏联抗衡,制造第三股 平衡力量。此外苏联的核攻击威胁也让法国下定决心,必 须研发自己的核武器。对埃及的纳塞尔来说,虽然埃及在 军事战略上彻底失败了,但在政治上却获得胜利,埃及成 为阿拉伯世界对抗以色列的主要力量,并是泛阿拉伯民族 主义的根据地。
当事国的领导人需要调整历史民族宗教和政治传统方面的固有思维需要面对现实的勇气和面向未来的胸怀需要权衡眼前利弊和长远得失需要平衡民族国家利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区整体和平与发展的关系需要高度一致的政治决断力
邓国雄 20111020165
目录
• • • • • • • • 中东概况 第二次中东战争简介 战争背景 战争过程 美苏态度 战争结果及其影响 我的思考 参考文献
• 英法和以色列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 苏联宣誓:如英法不停火,苏将对英实施核攻击。 美国为把英法势力挤出运河区,命令全球美军进 入戒备状态,威胁英法。在埃及军民坚决反抗和 国际社会强大舆论压力下,英、法被迫在11月7 日宣布停火,11月22日撤出全部军队。在埃及应 允以色列有蒂朗海峡水面航行和空中飞行权后, 以色列军队于1957年3月从西奈撤出全部军队, 所遗有争议的加沙地带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由 “联合国军”暂时管理。
埃及与英法联军交战
英法空袭埃及和埃军撤出西奈

正当埃及军队在西奈抵挡以军,大批埃军由运河开进西奈 并准备大规模反击的时候。10月30日下午6 时,英法两国借 口保护运河航运,向埃及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埃以双方 停火,并允许英法军队进驻运河区,否则派兵干涉。
• 遭埃及拒绝后,英法空军在10月31日下午对埃及的15个机场、 一些兵营和开罗、亚历山大、塞得港、伊斯梅利亚、苏伊士 等城市的重要经济、交通设施,进行了疯狂的轰炸,同时轰 炸西奈的埃及部队,企图将埃军拦截在西奈半岛。 • 10月31日,以军在英法空袭埃及后向开始准备撤退的埃军进 攻。但沿途遭到埃军顽强阻击,至11月2日凌晨以军进至阿里 什时,埃军主力已撤退西奈半岛。

二战的全部历史知识点总结

二战的全部历史知识点总结

二战的全部历史知识点总结二战是20世纪上半叶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全球范围内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这场战争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包括希特勒的野心、世界大国之间的竞争、各国的外交失误和军事领导人的错误判断。

以下是对二战历史知识点的总结。

1. 希特勒的崛起和纳粹德国的崛起希特勒于1933年成为德国的总理,并立即实施了一系列的政治措施,限制新闻自由、镇压反对派和取消其他政党。

他迅速将德国转变为一个专制国家,并开始实施对犹太人的迫害。

纳粹党的军事力量和威胁迅速增长,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2. 波兰之战1939年,希特勒下令入侵波兰,引发了二战的爆发。

英国和法国宣布对德国宣战,但未能阻止波兰的失败。

这场战争标志着二战的开始,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敌对行动。

3. 各国的参战在二战中,全球范围内的多个国家都参与了战争。

盟军包括英国、法国、苏联、美国和中国,而轴心国则包括德国、意大利和日本。

在战争的早期,轴心国占据了优势,但在随后的战争中,盟军逐渐发展壮大,最终取得了胜利。

4. 南斯拉夫游击队南斯拉夫游击队是二战中最强大的游击队之一,对轴心国占领南斯拉夫和其周边地区起到了重要的抵抗作用。

该游击队由铁托领导,他在战争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轴心国的军事行动造成了重大的妨碍。

5. 空战和海战二战中的空战和海战也是十分激烈的。

英国的皇家空军和德国的空军在空中交战,进行了数次重要的作战。

在海战中,盟军和轴心国的海军也展开了殊死搏斗。

6. 犹太大屠杀二战中,纳粹德国对犹太人进行了大屠杀,导致了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死亡。

这场大屠杀是对人类文明的严重挑战,也是二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7. 美国的参战二战爆发后,美国起初保持了中立,但在日本袭击珍珠港后,美国宣布对日本宣战,正式加入了二战。

美国的加入对盟军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也是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8.轴心国的失败在二战的后期,轴心国逐渐失去了优势。

苏联在东线上取得了重大的胜利,盟军在西线上也发起了一系列的进攻,最终,轴心国在1945年宣布投降。

五次中东战争简介

五次中东战争简介

中东战争简介概述中东战争,或称阿以战争、以阿战争,是指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周围阿拉伯国家所进行的5次大规模战争(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1982年)。

中东战争(The Arab–Israeli Conflict)中东,是西方国家对西亚和北非的埃及等离欧洲较近的东方国家的习惯称呼。

“中东战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

阿拉伯国家是指阿拉伯民族占大多数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北部的中东地区。

以色列是以犹太人为主体建立的国家。

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争端由来已久。

历史上,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位于地中海、死海、约旦河之间)建立过国家。

这个地方最早的居民不是迦南人,而是腓尼斯丁人,比迦南人更早公元前30世纪,原在阿拉伯半岛的迦南人迁至巴勒斯坦沿海和平原地区定居。

公元前13世纪,犹太人的祖先希伯莱人征服迦南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希伯莱王国。

此后,巴勒斯坦先后被波斯帝国、希腊、罗马和土耳其等外来民族征服,犹太人被迫流落到世界各地。

经过三次大起义和三次大屠杀,犹太人死亡150多万人,幸存者几乎全部逃离和被驱逐出巴勒斯坦,从而结束了犹太民族主体在巴勒斯坦生存的历史。

直到20世纪初,犹太人在政治、经济上同巴勒斯坦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了。

此后的几千年,巴勒斯坦一直是由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居住,直到现在。

期间他们抗击十字军等侵略者,付出了大量的牺牲。

犹太人居留城市,并从事经商事业,大量敛聚财富。

犹太人有坚定的宗教信仰,愈流浪信仰弥笃,至今犹太正教仍是全世界最保守的宗教之一。

188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俄国人怒而屠杀犹太人,19世纪末,大批犹太人陆续移居巴勒斯坦,这是犹太人第一次向巴勒斯坦大量移民。

1897年,第一次全世界犹太人大会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由西奥多·赫茨尔(Herzl, Theodor)当选主席,开始从事锡安主义(又称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准备复国,建国的地点选定在犹太人的故乡巴勒斯坦。

五次中东战争的历史事件介绍

五次中东战争的历史事件介绍

五次中东战争的历史事件介绍自二战以来,中东陆续发生海湾战争、两伊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等的大型战争,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得数五次中东战争,那么你了解五次中东战争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五次中东战争的简介,希望能帮到你。

五次中东战争的简介说到国际格局的时候经常会说到中东战争,那么什么是中东战争?中东战争也可以称之为阿以战争,指的是以以色列、巴勒斯坦、叙利亚、埃及为代表的阿拉伯国家之间进行的战争,至今共发生过五次。

第一次中东战争:被称为巴勒斯坦战争或独立战争,起因是犹太人驱赶巴勒斯坦原住民,阿拉伯国家对巴勒斯坦土地分割不公且剥夺巴勒斯坦人权感到不满,致使阿拉伯国家联盟与以色列宣战。

战争初期阿拉伯国家占优势,但是在以色列接受美国的援助以及阿拉伯军团的英国指挥官的错误指挥下,最终阿拉伯国家联盟战败,以色列险胜。

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

起因是埃及国有化苏伊士运河后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为争夺通行权,以色列联合运河原持有人英法两国向埃及发起进攻,意图重新掌控运河。

在联合国斡旋下最终英法以三国撤军,以色列取得蒂朗海峡航行权。

第三次中东战争:六五战争。

以色列为达到向外扩张并压制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的目的,以埃及封锁亚喀巴湾为由对埃及发动突袭。

以军获胜,约、埃、叙先后被迫同意停火。

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

阿拉伯国家为了收复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的失地,对以色列发动的攻击。

阿拉伯国家先胜后败,直到联合国停火令生效这场战争才终止。

第五次中东战争:黎巴嫩战争。

以色列驻英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装暗杀,为此以色列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发起攻击。

最终以色列单方面撤军结束战争。

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在1948年5月16日,阿拉伯国家联盟向以色列主动发起了侵略战争。

在这次战争中阿拉伯军队伤亡大约1.5万人,而以色列军队伤亡大约6000人,最后这第一次中东战争以以色列获胜。

那么凡事必有因果,中东战争的原因有那些呢?第一次是因为巴勒斯坦土地被不平等的分割了,和剥夺了巴勒斯坦人们的权利。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五次中东战争的概况(时间、作战双方和结果)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五次中东战争的概况(时间、作战双方和结果)

考点:五次中东战争的概况(时间、作战双方和结果)易错微析1948年,犹太人建立国家以色列,第二天就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例题1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在()A.1945年B.1946年C.1948年D.1967年答案:C解析: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在1948,答案C例题2二战后,巴勒斯坦地区发生多次中东战争。

中东战争是发生在()A.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B.美国和中东国家之间C.英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D.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答案:D解析:二战后,巴勒斯坦地区发生的多次中东战争,都发生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

答案D。

1. 围绕巴勒斯坦主权问题所发生的战争是()A.两伊战争B.海湾战争C.伊拉克战争D.中东战争2.中东地区吸引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主要原因在于()A.世界三大宗教的诞生地B.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C.该地区长期处在战争状态D.该地区有著名的耶路撒冷城3. 下列关于1948年至1982年五次中东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A.阿拉伯国家最终收复了失地B.战争都是由以色列发动起来C.反映中东地区巴以冲突不断D.战争有助于中东问题的解决4.二战后的中东地区历史发展的特点是()A.战火频仍B.政局稳定C.民族和睦D.宗教和谐5.阿拉法特这段话的背景是()A.中东地区的矛盾和战争B.东欧剧变C.美国发动越南战争D.欧洲的联合1.【答案】D【解析】围绕巴勒斯坦主权问题,在巴勒斯坦地区发生的战争是中东战争,答案D。

2.【答案】C【解析】中东地区长期处在战争状态,使这一地区受到世界关注,答案C。

3.【答案】C【解析】五次中东战争,都是巴以冲突的表现,反映出中东地区巴以冲突不断。

答案C。

4.【答案】A【解析】二战后的中东地区出现了五次中东战争,所以这一地区的发展特点是战火频仍,答案A。

5.【答案】A【解析】阿拉法特致力于中东问题的解决,实现巴勒斯坦和平。

二战后,中东地区阿拉伯和以色列矛盾、冲突不断,出现了五次中东战争。

答案A。

《中东战 争》知识清单

《中东战 争》知识清单

《中东战争》知识清单中东地区,因其复杂的地缘政治、宗教、资源等因素,成为了战争频发的地带。

中东战争,是指一系列在中东地区发生的军事冲突和战争。

一、中东战争的背景1、宗教因素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在这片土地上拥有深厚的根基。

不同宗教之间的信仰差异、教义解读以及圣地的争夺,成为了冲突的潜在根源。

2、领土争端以色列建国后,与周边阿拉伯国家在领土划分上存在巨大分歧。

巴勒斯坦地区的归属问题一直是矛盾的焦点。

3、资源争夺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的控制权和利益分配引发了各国之间的竞争和争斗。

4、民族矛盾犹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之间长期存在的隔阂和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激化,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二、历次中东战争的概述1、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 年)也称为巴勒斯坦战争。

以色列宣布建国后,引发了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埃及、伊拉克、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国出兵进攻以色列。

战争初期,阿拉伯国家占据优势,但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逐渐扭转战局。

2、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 年)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

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这触动了英法等国的利益。

英法联合以色列对埃及发动了军事进攻。

但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英法和以色列最终撤军。

3、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 年)也称“六日战争”。

以色列先发制人,对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发动了突然袭击,在短短六天内占领了大片土地,包括西奈半岛、戈兰高地和加沙地带等。

4、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 年)又称“十月战争”。

埃及和叙利亚为了收复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失去的土地,对以色列发动了突然袭击。

战争初期,阿拉伯国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最终以色列还是稳住了局势。

5、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 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旨在打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黎巴嫩境内的其他武装力量。

三、中东战争的影响1、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历次中东战争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同时,战争也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中东战争知识点总结

中东战争知识点总结

中东战争知识点总结一、巴勒斯坦问题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战争的核心问题之一。

巴勒斯坦位于地中海东南岸,是中东地区的一个重要地区。

20世纪初,巴勒斯坦成为了犹太人复国主义的中心地区,犹太人开始在这里定居并发展壮大。

巴勒斯坦也一度成为了英国的托管地,但这并没有解决巴勒斯坦的命运问题。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成立,这一举动引发了巴以两国之间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约70%的巴勒斯坦领土,并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又占领了加沙地带和西岸地区,使巴勒斯坦问题更加复杂化。

随后,巴勒斯坦问题成为了中东战争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也成为了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中东战争的起因中东战争起因复杂,但其中最为核心的原因还是巴勒斯坦问题。

巴勒斯坦问题在中东战争中被各方利用并推动,促成了一系列的战争爆发。

同时,中东地区各派系之间的矛盾也是导致中东战争频繁的重要原因。

此外,中东地区的资源和地缘政治地位也是导致战争频繁的原因之一。

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石油资源在20世纪的工业和现代军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各大国为了获取中东地区的资源也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冲突和战争。

总的来说,中东战争的起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宗教、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这也使得中东战争的解决变得异常困难。

三、中东战争的历史中东战争的历史悠久,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国家独立或成立,并开始彼此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冲突。

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影响使得中东地区的战争更加频繁和复杂,同时也使得中东地区的战争通过多种形式延续至今。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指1948年到1949年间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为争夺巴勒斯坦地区而发生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以色列获得了对西涅盖夫地区的控制权,彻底改变了中东的地缘政治格局。

第二次中东战争发生在1956年,主要是以色列、法国和英国对埃及的军事进攻。

世界历史中东战争

世界历史中东战争

世界历史中东战争世界历史中东战争战争,给中东地区国家带来了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以及心理上深深的创伤,造成了大批巴勒斯坦难民,与此同时,苏伊士运河也再次关闭。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世界历史中东战争,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中东战争1、由来:一战后,英国获得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二战后,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巴以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的决议。

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建立。

从1948-1982年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共发生五次战争,史称中东战争。

2、原因分析:巴以冲突是中东问题的关键,实质是领土之争。

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1)外因:地理上: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是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

(2)内因:①历史矛盾: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先后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

②领土争端: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不断扩张领土;侵占巴勒斯坦地区阿拉伯人的家园。

③争夺水资源。

④宗教矛盾:它们都江堰市把耶路撒冷当作自己的圣城。

宗教矛盾加深了双方的裂痕。

⑤民族矛盾: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民族矛盾。

几十年的斗争加剧了双方的仇恨,并陷入了不断的报复性行为中。

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使矛盾更加复杂化。

历史扩展之中东战争上1948年5月14日,英国早上结束了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下午以色列就宣布建国,仅仅16分钟之后,美国便宣布承认以色列的国家地位。

毫无疑问,对于这一行为,阿拉伯世界是不会同意的,即便特别联大通过了相关决议,那也不好使。

于是在第二天,1948年5月15日,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5个阿盟成员国,便先后出兵巴勒斯坦,第一次中东战争即巴勒斯坦战争由此拉开帷幕。

在战争打响之时,阿拉伯国家在军队数量以及装备上,占据着明显优势,其中阿拉伯方面军队约有4.2万人,坦克、装甲车、火炮等重型装备,也远远超过以色列,同时阿方还拥有战斗机和轰炸机。

五次中东战争的概况(时间、作战双方和结果)

五次中东战争的概况(时间、作战双方和结果)

考点:五次中东战争的概况(时间、作战双方和结果)战争时间作战双方结果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年阿拉伯国家进攻以色列阿拉伯国家战败,以色列占领了联合国划给巴勒斯坦“阿拉伯国”的大片领土,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年以色列进攻埃及: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以色列袭击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整个巴勒斯坦,叙利亚、埃及的一些地区。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埃及、叙利亚进攻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先胜后败,埃及、叙利亚收回的土地面积不大。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这一地区的基地被摧毁,武装主力也遭到重大损失。

易错微析1948年,犹太人建立国家以色列,第二天就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例题1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在()A.1945年B.1946年C.1948年D.1967年答案:C解析: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在1948,答案C例题2二战后,巴勒斯坦地区发生多次中东战争。

中东战争是发生在()A.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B.美国和中东国家之间C.英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D.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答案:D解析:二战后,巴勒斯坦地区发生的多次中东战争,都发生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

答案D 。

1. 围绕巴勒斯坦主权问题所发生的战争是( )A.两伊战争B.海湾战争C.伊拉克战争D.中东战争2.中东地区吸引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世界三大宗教的诞生地B.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C.该地区长期处在战争状态D.该地区有著名的耶路撒冷城3. 下列关于1948年至1982年五次中东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阿拉伯国家最终收复了失地B.战争都是由以色列发动起来C.反映中东地区巴以冲突不断D.战争有助于中东问题的解决4.二战后的中东地区历史发展的特点是( )A.战火频仍B.政局稳定C.民族和睦D.宗教和谐5.阿拉法特这段话的背景是( )A.中东地区的矛盾和战争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

5次中东战争讲解

5次中东战争讲解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 的以军坦克和步兵
第五次中东战争
(1982)——安宁
又称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巴勒斯坦 人为了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于 1964年5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并展开了同以色列的战争。 1982年 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大使 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而出动陆海 空军10万多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 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 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只用了几天时 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这 是第四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和阿 拉伯国家之间最大的一次战争,称为 “第五次中东战争”。 代表人物 以色列阵营: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 阿拉伯阵营:巴解主席阿拉法特,叙 利亚总统阿萨德
“联大”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联大181号决议) 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于 1948年8月结束,其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 国和犹太国; 阿拉伯面积11000多平方公里,包括北部 的加利利、约旦河以西地区和加沙地区; 犹太国面积14000多平方公里;
(犹太人占巴勒斯坦56%的土地,居民只占当地人 口31%;相反占人口69%的阿拉伯人,土地只有 44%。)
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
原因:
① 1956.7 埃及新政府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的行动与英法产生冲突。 ②以色列一直视埃及为直接威胁。 英法联合以色列发动战争。 ●概况: 1956.10 以色列军队侵入埃及领土,战争爆 发;英法出动大批舰艇和飞机参战,并登陆 塞德港;阿拉伯国家站在埃及一边,并切断 英法的石油供应。
结果和影响:
1、结果:
1949.7 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分别签署停战协议; 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4/5的土地。巴勒 斯坦没有建立起阿拉伯国家。
2、影响:
这次战争没有解决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国的矛盾, 反而引起了新的领土纷争,为以后中东地区的 动荡埋下隐患。

五次中东战争

五次中东战争

五次中东战争人们总乐于用自己的价值观判断一场大事件的是是非非,因此,既有人因为反感恐怖主义而支持以色列,也有人因为同情弱者而支持哈马斯,最后纠结起来,也不过是开口骂这一方还是骂那一方的结果罢了。

然而,在开口之前,人们却很少思考过,为什么中东地区总是不安稳,总是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冲突?事实上,很多人看待巴以冲突仍是从情感出发,抱着一方以大欺小、一方反帝反霸的态度,这是我们一贯被灌输的理解,但遗憾的是,传播最广的未必就是事实,至少在五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形象并非我们所熟知的那几副脸谱……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生存巴勒斯坦战争:建国第二天就面临亡国威胁的以色列1947年11月30日清晨,在耶路撒冷和一些阿犹混合的城镇,爆发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激烈武装冲突,这被称为是巴勒斯坦“非正式战争”的开始。

之后,在1948年1月—3月,双方不断发生冲突。

15日,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战争正式开始。

在英国支持下,阿拉伯联盟的正规军拥有大炮、坦克、飞机和英国教官,而新生的以色列只有相比之下少得可怜的游击队和在纳粹屠刀下逃生并得以建立自己国家的兴奋。

1948年6月11日:美苏联手为以色列送来4周休战期战争一开始,阿拉伯国家军队对比以色列优势明显,势如破竹。

5月17日,开战的第三天,美国代表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安理会命令战争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

苏联代表也要求安理会立即表决,并指责阿拉伯国家发动进攻,要求它们停止行动。

英国最初反对美国的建议,并声称继续给予阿拉伯国家援助。

但不久,英国又同意了美国的建议,并撤走了阿拉伯军团的英国军官,停止向埃及、伊拉克、外约旦提供武器。

6月11日,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

1949年7月20日:以色列和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巴勒斯坦战争从阿拉伯出兵开始到以色列与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为止,共历时15个月,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第二次中东战争
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第二次中东战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历史网。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第二次中东战争概述
第二次中东战争(SuezCrisis,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苏伊士运河危机、西奈战役、卡代什行动)是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于1956 年10 月29 日,对埃及发动的军事行动。

英法以三国的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

美苏两国
均介入此事件,并对三国施加压力。

11 月6 日,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英法两国被迫接受停火决议,以色列也在11 月8 日同意撤出西奈半岛。

英法两国的军事冒险最终以失败告终,只有以色列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自身目的。

这场战争也标志着美国和苏联两个
超级大国成为真正主宰中东乃至全世界的力量。

战争结果是埃及失败,英法以战胜。

但埃及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在美苏的干预下
赢得了苏伊士运河的全部主权。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第二次中东战争的背景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一条国际通航运河,全长175 公里,它沟通了地中海和红
海,缩短了欧亚两洲的航程,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河自开通以来,一直为英法所控制,1882 年,英国派兵占领埃及,在运河区建立了它在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

1936 年又签定了英埃条约,肯定了英国在苏伊士运河区的驻军权。

二战结束后,老牌殖民国家如英、法等受到很大削弱,埃及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了较
大的发展,1951 年10 月,埃及废除了英埃条约。

1952 年7 月23 日,以纳塞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英国扶植的英埃条约法鲁克王朝,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

之后,于1954 年10 月英国同埃及签定协定,同意分批撤军。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