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数学易错题难题训练含详细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数学易错题难题训练含详细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表示一种新的运算符号,已知:2△3=2﹣3+4,7△2=7﹣8,3△5=3﹣4+5﹣6+7,…;按此规则,计算:
(1)10△3=________.
(2)若x△7=2003,则x=________.
【答案】(1)11
(2)2000
【解析】【解答】(1)10△3=10-11+12=11;(2)∵x△7=2003,
∴x-(x+1)+(x+2)-(x+3)+(x+4)-(x+5)+(x+6)=2003,
解得x=2000.
【分析】(1)首先弄清楚定义新运算的计算法则,从题目中给出的例子来看,第一个数表示从整数几开始,后面的数表示几个连续整数相加减,根据发现的运算规则,即可由10△3列出算式,再根据有理数加减法法则,即可算出答案;
(2)根据定义新运算的计算方法,由x△7=2003,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2.观察下列一组图形: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个图形中共有________个“★”.
【答案】(3n+1)
【解析】【解答】解:①为4个★,②为7个★,③ 为10个★,④为13个★,
通过观察,可得第n个图形为(3n+1)个★.
故答案为:(3n+1)
【分析】观察图形,先写出①②③④的★的个数,通过找规律,写出第n个图形中的★个数。
3.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如果从A到B记为:A→B(+1,+4),从B到A记为:B→A(﹣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
(1)图中A→C(________,________),B→C(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1,﹣2);
(2)若这只甲虫从A处去甲虫P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2,﹣1),(﹣2,+3),(﹣1,﹣2),请在图中标出P的位置;
(3)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该甲虫走过的路程.
(4)若图中另有两个格点M、N,且M→A(3﹣a,b﹣4),M→N(5﹣a,b﹣2),则N→A应记为什么?
【答案】(1)+3;+4;+2;0;D
(2)解:P点位置如图1所示;
(3)解:如图2,
根据已知条件可知:
A→B表示为:(1,4),B→C记为(2,0)C→D记为(1,﹣2);
则该甲虫走过的路线长为:1+4+2+1+2=10
(4)解:由M→A(3﹣a,b﹣4),M→N(5﹣a,b﹣2),
所以,5﹣a﹣(3﹣a)=2,b﹣2﹣(b﹣4)=2,
所以,点A向右走2个格点,向上走2个格点到点N,
所以,N→A应记为(﹣2,﹣2)
【解析】【解答】解:(1)图中A→C(+3,+4),B→C(+2,0),C→D(+1,﹣2);故答案为:(+3,+4),(+2,0),D;
【分析】(1)根据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确定数据即可;
(2)根据所给的路线确定点的位置即可;
(3)根据表示的路线确定长度相加可得结果;
(4)观察点的变化情况,根据(1)即可确定点走了格数,从而确定结论.
4.用“⊕”定义一种新运算:对于有理数a和b,规定a⊕b=2a+b,如1⊕3=2×1+3=5 (1)求2⊕(﹣2)的值;
(2)若[()⊕(﹣3)]⊕ =a+4,求a的值.
【答案】(1)解:原式=2×2+(﹣2)=2
(2)解:根据题意可知:
2[(a+1)+(﹣3)]+ =a+4,
2(a﹣2)+ =a+4,
4(a﹣2)+1=2(a+4),
4a﹣8+1=2a+8,
2a=15,
a= .
【解析】【分析】(1)根据定义的新运算,进行计算。
(2)根据题目中定义的新运算,写出算式,计算出a的值
5.用火柴棒按下图中的方式搭图形.
(1)按图示规律填空:
图形符号①②③④⑤
火柴棒根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6;8;10;12
(2)2n+2
【解析】【解答】解:(1)填表如下:
图形符号①②③④⑤
火柴棒根数4681012
【分析】(1)由已知的图形中的火柴的根数可知,相邻的图形依次增加两根火柴,所以
①火柴根数为4;②火柴根数为6;③火柴根数为8;④火柴根数为10;⑤火柴根数为12;
(2)由(1)可得规律:2+2n.
6.如图,半径为1个单位的圆片上有一点A与数轴上的原点重合,AB是圆片的直径.(结果保留π)
(1)把圆片沿数轴向左滚动1周,点A到达数轴上点C的位置,点C表示的数是________数(填“无理”或“有理”),这个数是________;
(2)把圆片沿数轴滚动2周,点A到达数轴上点D的位置,点D表示的数是________;(3)圆片在数轴上向右滚动的周数记为正数,圆片在数轴上向左滚动的周数记为负数,依次运动情况记录如下:+2,﹣1,+3,﹣4,﹣3
①第几次滚动后,A点距离原点最近?第几次滚动后,A点距离原点最远?
②当圆片结束运动时,A点运动的路程共有多少?此时点A所表示的数是多少?
【答案】(1)无理;﹣2π
(2)4π或﹣4π
(3)解:①∵圆片在数轴上向右滚动的周数记为正数,圆片在数轴上向左滚动的周数记为负数,依次运动情况记录如下:+2,﹣1,+3,﹣4,﹣3,
∴第4次滚动后,A点距离原点最近;第3次滚动后,A点距离原点最远;
②∵|+2|+|﹣1|+|+3|+|﹣4|+|﹣3|=13,
∴13×2π×1=26π,
∴A点运动的路程共有26π;
∵(+2)+(﹣1)+(+3)+(﹣4)+(﹣3)=﹣3,
(﹣3)×2π=﹣6π,
∴此时点A所表示的数是:﹣6π
【解析】【解答】解:(1)把圆片沿数轴向左滚动1周,点A到达数轴上点C的位置,点C表示的数是无理数,这个数是﹣2π;
故答案为:无理,﹣2π;(2)把圆片沿数轴滚动2周,点A到达数轴上点D的位置,点D表示的数是4π或﹣4π;
故答案为:4π或﹣4π;
【分析】(1)利用圆的半径以及滚动周数即可得出滚动距离;(2)利用圆的半径以及滚动周数即可得出滚动距离;(3)①利用滚动的方向以及滚动的周数即可得出A点移动距离变化;②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得出移动距离和A表示的数即可.
7.有、、三种盐水,按与数量之比为混合,得到浓度为的盐水;按与数量之比为混合,得到浓度为的盐水.如果、、数量之比为,
混合成的盐水浓度为,问盐水的浓度是多少?
【答案】解:B盐水浓度:
(14%×6-13%×3)÷(4-1)
=(0.84-0.39)÷3
=0.45÷3
=15%
A盐水浓度:14%×3-15×2=12%
C盐水浓度:[10.2%×(1+1+3)-12%×1-15×1]÷3
=(0.51-0.27)÷3
=0.24÷3
=8%
答:盐水C的浓度为8%。
【解析】【分析】与按数量之比为2:4混合时,浓度仍为14%,而这样的混合溶液也相当于A与B按数量之比为2:1混合后再混入(4-1)份B盐水,这样就能求出B盐水的浓度。
然后求出A盐水的浓度,再根据混合盐水的浓度计算C盐水的浓度即可。
8.甲、乙、丙3队要完成A,B两项工程.B工程的工作量比A工程的工作量多.甲、乙、丙3队单独完成A工程所需时间分别是20天、24天、30天.为了同时完成这两项工程,先派甲队做A工程,乙、丙两队共同做B工程;经过几天后,又调丙队与甲队共同完成A工程.那么,丙队与乙队合作了多少天?
【答案】解:总工作量:,
三队合做完成总工作量的时间:(天),
乙完成的工作量:,
B工程中丙完成的时间:(天)。
答:丙队与乙队合作了15天。
【解析】【分析】三队是同时开工,同时完成工程,实际就是三队合做完成了两项工程。
设A项工程的工程总量为“1”,那么B工程的工作量为(1+)。
用两项工程的工作总量除以三队的工作效率和即可求出三队合作完成的时间。
用乙队的工作效率乘合作完成的时间即可求出B工程中乙队做的工作量,剩下的工作量就是由丙来做的,这样用剩下的工作量除以丙的工作效率即可求出丙在B工程工作的时间,也就是丙和乙合作的时间。
9.甲、乙两项工程分别由一、二队来完成.在晴天,一队完成甲工程要12天,二队完成乙工程要15天;在雨天,一队的工作效率要下降,二队的工作效率要下降.结果
两队同时完成工作,问工作时间内下了多少天雨?
【答案】解:原来一队比二队的工作效率高:,
提高后的工作效率二队比一队高:
=
=
,则3个晴天5个雨天,两队的工作进度相同,共完成:
,
5÷=10(天)
答:工作时间内下了10天雨。
【解析】【分析】先表示出原来两队的工作效率,然后计算出工作效率下降后两人的工作效率,写出前后工作效率差的比,化简后确定3个晴天和5个雨天的工作进度是相同的,然后计算出3个雨天与5个晴天完成的工作量,再求出下雨的天数即可。
10.一项工程,甲单独做天完成,乙单独做天完成.甲、乙合作了几天后,乙因事请假,甲继续做,从开工到完成任务共用了天.乙请假多少天?
【答案】解:
=
=6(天)
16-6=10(天)
答:乙请假10天。
【解析】【分析】乙请假了,甲没有请假,所以甲一共工作了16天,用甲的工作效率乘16求出甲的工作量,用1减去甲的工作量即可求出乙的工作量。
用乙的工作量除以乙的工作效率求出乙工作的时间,用16减去乙的工作时间即可求出乙请假的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