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节的作文1000字8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春节的作文1000字8篇
泛泛地祝贺一下,说几句辞旧迎新的吉利话,写一点闹春怀旧的文章,早就
没了那份雅兴。
像节目主持人一般,说说今年大事,感慨今昔,畅想未来,不过
是赢得捧场人恭维的掌声。
自欺欺人的话我不说,或许我们的期望太高,春节不
过是一年365天里平平常常的一天,我们对它注入了太多的文化内涵和商业炒作,因而显得格外沉重。
其实,我们不如以一颗平常心待之,抑制那份期望和躁动,
在吃喝说笑、探亲访友的程式外,获得一些不易觉察的满足。
在这个少雪且日渐温暖的季节里,春节不知不觉掩埋了平淡的日子,迎面扑来。
看着墙上新买的挂历,数着本世纪最后一个春节临近的日子,不禁感叹岁月
匆匆,流逝的又是一个平静而忙碌的一年。
年近而立,孩提时代积攒的或多或少的好印象随之趋淡,不再是鞭炮烟花水
饺压岁钱的年代,不再憧憬自己又长了一岁,见识又多了一成,与其说春节是个
最快乐的时候,不如说是个让人猛然意识到年龄为之衰老、责任为之重大的关口。
曾经,春节留给我许多美丽又难忘的记忆。
我想,今天的孩子们也会和我当
时一样,感受到这一喜庆而隆重的节日。
但是,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体验,或
许是自己的性格和兴趣使然,无论各类媒体如何渲染轰炸,我的实际感受总是不
尽人意,比平常的日子,多了许多无奈,多了些烦累与沉重。
父母那里必须去,
亲朋好友那里也得去,同事相约还得去,实质内容总不外乎吃喝二字。
恭喜发财、新年好、大吉大利之类的陈词滥调说得心里别扭却又不得不一遍遍反复念叨。
游
街购物、猜谜挑灯、送礼请客一年又一年重重复复无休无止。
人就像一只陀螺,
被它抽打着旋转不止,自己都不知道重心在哪里。
如此不堪重负的节日,我们还
要强作儿时的兴奋,观看彻夜循环的晚会,听听属于别人的笑声,感受的却是自
己困乏的双眼、失望的情绪、无欲的胃。
我宁肯像往常一样,粗茶淡饭,十点钟
睡觉,临时看一会书,或者跟朋友们打一圈牌。
总觉得在这个全民皆欢的日子,
我丝毫的兴致都没有,甚至一向良好的食欲。
传统、文化、历史、习俗原是人为的产物,是我们的祖先制定了它,我们一
代一代人不停地拷贝翻版,演化发挥使其辉煌灿烂,更有网络的宣传让其飞腾变异,它最终制约了我们自己,违背了人类起码的一点本性--人是向往自由和幸福的,春节,可以说是一面最为清晰的镜子,从中每个人都能看到,如此疲惫消极
的脸孔,是你儿时的样子吗?哪怕一丝欢乐的影子。
是的,我们不断老去,不断感受世事沧桑。
今年的春节又被明年的春节复制,今天的不快明天就可能烟消云散,记忆过滤了每个人心底的阴影和悲伤,剩下的
或许就是可以称之为美丽的东西吧,但是曾经呢?那里没有我们的位置,那是经
过虚化的,虚拟的,明知是假我们还要重复,还要写成文章,哄一哄行人和孩子。
不能老去,怕只有童年的纯真吧!
盼了整整一年,春节终于来临了,伴随着时钟的敲响,我们又迎来了美好的
传统佳节---春节。
过年前,家家户户门前张灯结彩,我家也不例外。
一大早,爸爸妈妈就忙得
不可开交。
只见妈妈利索地擦洗着桌椅、门窗、地板,屋子的里里外外都被妈妈
擦洗得闪闪发光,最值得惊奇的是玻璃擦得明晃晃的,看上去像没有隔着玻璃似的。
再看看爸爸,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胶布把春联贴在大门的墙上。
我也慌手慌脚
地帮着他们。
不一会儿,家里就焕然一新。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吃年饭,代表岁岁团圆,我家也不例外。
吃
年夜饭,是我家最热闹愉快的时候。
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
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妈妈把各种大菜、冷盆、
热炒、点心摆上桌,必不可少的就是鱼了。
“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
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吃完年饭,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庆祝新一年
的到来。
我跟着爸爸去院中放炮,只见家家灯火通明,处处礼花朵朵,鞭炮声声。
放鞭炮时,爸爸告诉我大年三十晚上还要放鞭炮叫做“出行”,代表踏上一年的
脚步。
我们一边看“春晚”一边守岁,憧憬对新一年的希望。
初一早上,我去爷
爷奶奶家向他们拜年,他们还给我包了一个大红包……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热闹的春节拉下了帷幕,我真希望
天天都能如此呀!新年到了,但却没有过年的气氛。
可能是因为不让放炮的缘故。
一大早,我的哥哥就来了(因为今天我们要回奶奶家),我却还在我的美梦
里遨游,突然,一个河东狮吼,硬生生地把我从美梦里踹了出来。
“干嘛
呀”“今天要贴对联,挂灯笼,一堆事呢”一听到这些,我立马穿好衣服开始干活。
爸爸和哥哥去门外贴对联,隔壁的邻居正好也在贴,爸爸和他们互贺新春,
我也给叔叔阿姨们拜年。
我则在家里贴窗花,挂彩灯,妈妈就是把表面的东西再
擦麽一遍。
弟弟就是跑来跑去增添喜气。
不一会儿,鞭炮声便如雷贯耳。
爸爸他们贴完对联了,回来接着贴家里的福,妈妈爸爸和我的家贴个金福,客厅里贴了个最好看的福,透明推拉门上贴着两个
吉祥物,客厅灯的灯管上中间挂着一条长挂件,两边分别挂着两个稍小的挂件。
面对一尘不染的家,年味儿扑鼻而来。
晚上,我们家里自己放完鞭炮,就细细观赏别人的炮,8点准时,我们开始
看春节联欢晚会,边吃饭,边看电视的感觉真好。
在看的过程中,我时不时望向
窗外,一串串彩灯,一对对灯笼目不暇接。
我守候到12点时已经非常瞌睡了,
我渐渐的睡着了。
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
春节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大
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息,各个商场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不管是老人还是
小孩子们手里都是大包小包的,脸上有节日幸福的笑容。
看见爸爸在贴福字,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
倒(到)了!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
很久以前
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
有一年一个
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
个方法就流传开来。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
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
大年夜.丰盛的
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
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
这就是我知道的春节民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盼着,盼着,终于过年了,又可以回老
家看看了!
每年都会回老家过年,一大家子人围坐一起,打牌的打牌,看电视的看电视,聊家常的聊家常,而我们小孩最喜欢的莫过于放烟火了……
整个广场上灯火通明,点缀在树上的彩灯闪闪发光,还未到12点,就听到
爆竹声,我和妹妹们欣赏着一场场烟火表演,艳丽的烟火在空中绽放,散发出不
同的颜色,等到12点后,我们迫不及待的跑到楼上,打开烟花,点燃,只见它
冲上天空,绽放,好不美丽,接着我们又点燃了拿在手上玩的烟火,它扑哧扑哧
的闪烁着,我们拿着它到处跑动,可是不料一点火花落到了妹妹身上,她的衣服
被烧了一个小洞,她很不高兴,这场烟火游戏就这样结束了。
大年初一,我们一家人要回乡下上坟,刚下车,这刚下过雨的乡间小路就让
我咂舌,经过雨水的冲洗,变成一条泥泞的路,我小心翼翼的走着,深怕跌倒,
而且我不敢走中间,必须沿着小路边的杂草丛走,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跌倒,妹
妹觉得很新鲜,便在稀泥巴上走来走去,“东东,你干什么,小心点,莫拽到了。
”好嘛,又听见我妈在后面吼着,我不禁一笑,随着拿出手机拍下这一切。
终于到了大婆婆家,每年我们上完坟都会回她家吃饭,今年也不例外。
我们
拿着鞭炮,纸钱,香烛来到坟前,撕好纸钱,点燃香烛后,磕个头,鞠个躬,只
见大人在念着“保佑xx,考个好大学”,正当我准备说这封建迷信时,姑爷把鞭
炮放在坟堆上上时,点燃的纸钱不小心燃起来把鞭炮燃起来了,我们一群人都跑
开了,噼里啪啦,炮竹声响彻云霄,鞭炮炸出来的纸屑到处乱飞,我们都在埋怨
姑爷的不小心,这时候,爸爸告诉我们可以吃饭了,我很高兴,急急忙忙的跑到
大婆婆家里去,她家是正宗的瓦房,用泥巴和干草砌成,有木头做顶梁柱,门也
是木头的,门两边贴上了对联是街上叫人免费写的,走进房内,地上没有瓷砖,
也是坚硬的泥土地,跨进厨房,只见大婆婆还在灶台边烧火,边上摆满了晒干苞
谷干和稻草,看她熟练的夹起,送入灶台,我觉得很好玩,便央求她让我帮忙,
她同意了。
“小心点哦,莫把衣服弄脏了。
”他在一旁边笑着,边和蔼可亲的说,
“我知道了。
”我心想,在怎么我也是在农村呆过几年的怎么会连烧火都不
会呢。
说着,我把稻草对着,用夹钳送入灶台中,正当我很满意我的成绩时,只
听见大婆婆说“还是我来吧,你这个速度,怕是明天也吃不上饭了,我笑了笑,
还是走开了,看着大婆婆烧柴、
我们坐上了桌,8人一桌,长辈坐上席,菜到齐了,准备开动了,我一眼望
过去,菜品很丰富,我夹起一块糖粑粑送入嘴中,还是原来那个味道,甜而糯,
让人忍不住还想夹一块,那是在烙好的汤圆耙上淋上溅好红糖,童年的味道。
还
有藕,糯的很,咬下去,藕断丝连,难怪爸爸一直很挂念老家的藕。
来到农村,
不仅要吃鸡鸭鱼,我更期待的是菜,自家种的,当你尝过以后,你会感觉那不是
现在超市中的才能比拟的,第一时间的采摘,在开水中下煮,配上一点猪油,那
个味道才叫一个鲜。
我很珍惜每年回家过年,过年,一个传统的节日,我很喜欢这种感觉,一家
人在一起,大团圆,我家会在除夕夜守岁,一起包饺子,大年初一吃汤圆吃鸡蛋,得压岁钱,那时幸福的感觉,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还是应该常回家看看,他们在等待我们,团圆才是过年真正的含义。
有事没事,回家过年~
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那里有在思念着你的人。
当岁月的脚步声又一次震响于年末岁首之时,年关已倏忽而至。
我在神圣的期待里翻捡着关于春节的陈年记忆,也在温暖的盘算中寻觅着关于年关的诸多话题,由此衍生出一连串的思索。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大,国门的洞开,各国文化的交流,人们逐渐关注起西方节日来,如圣诞节就早已闪亮登场于我们这片古老而焕发活力的大地。
尽管洋节来到中国,却冲击不了中国传统节日,过大年,它依然没有失去其永恒的光泽,挥舞红绸、打着腰鼓而扭秧歌,舞雄狮从来都没被淡漠;红炉围坐、张灯结彩而为除夕守岁的`光景总是令人倍觉温馨。
一个古老悠久的节庆,以其极为强盛的民族性而经年沿袭,绵延不绝,没有任何的力量可以泯灭它的存在。
即便世间长久流传着年关难过年年过的说法,然而不论是孩提的过年所向往的欢乐,还是成人的过年关所滋生的微妙情感,都不可能动摇人们对过年的浪漫憧憬与慎重思谋,这便是春节的无限魅力。
春节文化已由单一变得丰厚,由传统走向新潮。
人们从过去的放鞭炮、贴春联、张灯结彩,转向外出旅行,游览名山大川;转向参加主题PARTY庆典活动。
同时,人们也开始将传统的阖家团年,转向到饭店包席守岁;即便拜年,许多人早开始用电话问询、手机短信、Call机传呼以及发E-mail等手段,将传统的团拜与逐门逐户的恭贺新禧取而代之。
此外,以辞旧迎新为主题的歌舞晚会、朗诵会、音乐会、书画展示会,愈来愈受到人们推崇和青睐。
所有这些,不仅增添了传统佳节的气氛,而且以其日渐浓郁的文化含量折射出富有时代气息的特色。
但不变的是春节对于所有炎黄子孙,无疑是共同的吉祥福祉。
不论是飘泊海外,远涉重洋的游子,还是羁旅他乡、辗转迁陟的儿女;无论是挣扎底层、孤陋寡闻的草民,还是厚禄、养尊处优的贵人,心里无不揣着对春节的眷恋,无不怀抱着对过年的珍视。
一句每适逢佳节倍思亲的诗,该凝结人们心头几多深情!
一俟年关迫近,跋涉于迢迢旅程的人们,那种星夜兼程的匆匆行色,那渴望乡关的殷殷目光,无一不是因春节这根幸福丝带所牵动所濡染。
没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像我们这样对春节饱含深情,旷世持久,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像我们这样对春节无比虔诚,历久弥坚。
春节,是亲情的高度凝炼,又是催生欲望的时辰。
寄托的是真情,期盼的是团圆。
此时此刻,就连铁窗之中的囚徒,也会萌生对大墙之外的家的深深挂念。
在年关,许许多多人的心中便有形形色色的欲望悄然升腾:有的期待时来运转,把忧伤与苦痛抛弃;有的渴望开年大吉,将理想与希冀化为现实;有的畅想宏
福齐天,能有贵人保佑平安、万事顺遂。
因而久别的希望重逢,分离的希望团聚,贫穷的希望富有,卑微的希望平等,痛苦的希望幸福,忧伤的希望和美,农人希
望丰收,工人希望上岗,穷人希望发财,我希望顺利考上重点高中人们似乎把所
有人气与运气和机遇一古脑的托付给春节。
哪怕是画饼充饥,望梅止渴,人们也对春节充满无限的眷恋。
因而春节盛满
了欲望,春节催生着欲望,人人梦想乘着这不无吉祥的欲望之船抵达美满如意的
彼岸。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是传统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又称大年、新岁等等。
中国人过
春节已经有了4000多年的历史了。
它不仅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代表着
人们对未来的期盼与憧憬。
春节我国是最热闹的节日,办年货,放鞭炮,一家人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可就在这喜悦的同时,有个很现实的问题出现,就是钱。
无论是办年货、放鞭炮,还是出去玩,都离不开钱啊。
正是印证了那句话,“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可惜钱包空了”。
每一年的春节,都是咱们中国消费最火热的时期,甚至还带动了全球进入
“春节时间”。
昨日,我看到了一组春节消费数据,把我惊出一身冷汗。
调查称,从除夕到正月初六全国零售餐饮企业销售额高达8400亿之多,比去年增长了10
多个百分点。
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人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
随着我们生
活条件的提高,就难免会出现一些奢靡之风。
下面让我为大家分析一下,这8400
亿是怎么来的?
首当其冲的肯定是传统年货和绿色食品。
据统计,春节期间,生鲜类食品热销,同比增长约4倍,进口生鲜销量更是同比增长超过14倍。
春节期间,走亲
访友,送礼自然是少不了的。
因此,保健礼品也在热销中抢得“一席宝地”。
紧接着就是生活必需品了,粮食和蔬菜都略有上涨,肉类价格也有波动。
但
由于各地市场供应充足,种类丰富,价格并没有太大变化。
因此,生活必须品价
格总体平稳。
除此之外,旅游业也是风生水起。
据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约
615万中国游客从国内242个城市,到达全球85个国家和地区,同比增幅近7%。
在中国公民旅游需求多样化的推动下,全球旅游目的地也纷纷为中国游客增加了
新春喜庆元素,中国公民带热了全球的“春节时间”。
再有就是文化产业了,看电影、赏话剧、观民俗、逛庙会等成为人们欢度春
节的热门选择。
根据中国电影数据信息网的统计,从大年初一零点到初六24点,电影票房累计收入33。
34亿元,继续保持了春节档的增长势头,其中正月初一
票房突破8亿元,创下单日历史新高。
正是以上的种种,造就了8400亿的高额消费。
其实这笔钱可以这样花:男
人可以用来当做创业基金,女人则可以把持家务,细水长流。
也可以全家去医院
做个检查,男人查查男科,女人查查妇科,老人查查血压。
还可以创立一个公益
基金会,救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些都是更有意义的消费方式。
当然,春节消费是无可厚非的,毕竟是一年一度的大节日。
但任何事情都要
有个度,消费亦是如此,能省则省,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此欢庆
的时节,我们更应该坚守如一,不忘初心。
静下来想想,就会发现好多东西都是可以转化。
发红包可以变成互赠书画,
境外游可以变为一家人坐在一起,扯扯家常,若真在家里待不住,便出去领略一
下家乡的风景,也未必会输给马尔代夫。
若都能如此,我们便可以过上更有意义
的春节。
其实,好多时候,不是不能,只是不想。
只要想,就能。
第一次一起回家过春节,按照传统的习俗,先去了爱人家。
婆婆站在大门外
的冷风里等了大半天。
刚进屋,妈妈的电话就打了过来,问我什么时候回家。
盼
过年,怕过年。
不是怕花钱,也不是怕往返的舟车劳顿,而是担心惹婆婆和妈妈
都不高兴。
与那些天南海北结合在一起的人相比,我和爱人还算幸运,我们两人
的家都在距离北京一夜之遥的小镇上,相距不超过10公里,做车顶多20分钟。
所以我们的方便之处就是过年回两个家都很方便,用不着像别人今年你家、明年
我家的分工。
然而现在我却羡慕那些只能到一方家里过年的人了,因为我们居然
引发了妈妈和婆婆的“争风吃醋”。
一年才能回家一次,假期又那么短,谁都想
让儿女每天绕膝陪伴,享受难得的天伦之乐。
可是一周假期,除去往返路上的时间,平均每家只能待两天,即使我们把这
几天平均分配,婆婆和妈妈也仍然有遗憾。
我和爱人成了两个老太太“明争暗抢”的宝贝,这才体会到,原来母爱伟大得如此沉重。
第一次一起回家过春节,按照
传统的习俗,先去了爱人家。
婆婆站在大门外的冷风里等了大半天。
刚进屋,妈
妈的电话就打了过来,问我什么时候回家。
后来妈妈告诉我,知道心爱的女儿要
回来,却不回自己家,而且要等两三天才能见面,专门精心为我采购的年货也用
不上,当然会难过了。
婆婆也是一样,大年初二是传统的回娘家的日子,快乐地
忙活了好几天的婆婆才意识到,原来我们也不能在她的家里过一个完整的春节,
并且还要把她的心肝儿子带走,虽然她也明白礼数,不能说什么,但是不高兴的
情绪在紧绷的脸上都已经摆的明明白白了。
于是她们开始想办法,找各种理由来
挽留我们。
婆婆会说,明天你姐姐要回娘家,咱们全家团聚;妈妈会讲,爷爷奶
奶想你们了,或者姑姑要请你们吃饭。
而且婆婆有许多规矩,比如过年时串门必
须早点回家,不能等到太阳落山以后等等。
有一回哥哥请我们吃饭,饭都快做好了,婆婆急三火四地打电话来说,来了重要客人,赶紧回来。
放下筷子,回去才发现,原来只是公公的一个普通同事。
我和爱人两眼相望,都无可奈何。
两边来回跑,成了我们过春节的独特方式。
经过几年的努力,两位
老妈终于达成“谅解”,由互相争抢变成了“表面上的推让”。
婆婆常常对我说,你妈妈也不容易,你有时间多陪陪她,可是我们一旦回家了,她有时也会偷偷掉
眼泪。
而妈妈也会当着爱人的面,提醒我们早点回那个家,尽管眼睛里面全都是
留恋。
我和爱人只好在两位老妈面前极尽孝顺之能事,尽量让她们高高兴兴,因
为我们知道,这几天的幸福足够她们来年的回味。
我爱我的妈妈,婆婆是爱人
的妈妈,所以我也爱她。
两位老妈也都是真心地喜爱她们的女儿女婿、儿子儿媳,一年才相聚那么短短几天,我们想让两位老妈都开心。
可这实在是一个难题,这“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谁能解决得了呢?北京竞报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每家每户都会庆祝一番。
有些民族还会搞一些活动来欢度新春佳节,比如舞龙舞狮、说书唱戏、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
一到年关,大人小孩都忙乎开了,备年货、扫屋子、祭祖宗忙的不也乐乎!
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
或自己动手或请人代劳,把一年的收获和来年的
希望都写进这小小的春联里。
同学们,说起春联,还有一个故事呢!春联,起源
于桃符,它最早出现在周代,是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门板,春节作文《作文:我的的春节》。
据说,桃木有镇鬼、驱邪的功能。
因为世上的恶鬼都畏惧"
神荼"、"郁垒"二神,所以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驱鬼
辟邪。
后来,人们索性在桃木板上刻上两位神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
驱恶。
这种桃板就称为"桃符"。
在五代十国时期,开始有人在桃符上写字。
一次,蜀国的君主孟昶在除夕之夜令学士在桃符板上写字,因看不清学士们所写的内容,孟昶索性自己书写"年年约余庆,嘉年号长春"。
由此产生了中国第一副春联。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再远的游子也要赶回家跟家人团聚,吃上父母精心
准备的年夜饭。
旧时,人们把这叫做除夕守岁、熬年。
这一顿饭要慢慢吃,一直
要吃到深夜。
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节目,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听着窗外阵阵的爆竹声,一家人享受着天伦之乐。
这时候,小孩子最开心的是长辈会发压岁钱。
据说,在魏晋时期就有这个做法。
压岁钱也叫"押岁钱"、"压祟钱"因为岁与祟是谐音,
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使小孩们平平安安过年。
过年了,少不了走亲访友。
亲戚朋友聚集在一起,吃着丰盛的酒菜,互赠祝福,共谋发展大计。
这一活动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
春节,不仅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乐,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一种民
族精神。
它融入的是一种亲情,一种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与安宁。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热闹的春节。
春节是怎么来的呢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物,它经常在冬天欺负住在山里的人们,
有一些人想把它除掉,也有一些人想把它赶走。
有一天"年"又来了,许多人家里
都遭到了袭击。
只有几户挂着红布帘,门外生着火堆或敲敲打打闹翻天的人家没
有受到伤害,因此山里的人们知道了"年"怕三样东西。
当"年"再来的时候,人们
用这三样东西把这个大怪物给赶走了,从此都不敢来伤害人们了。
以后代代相传,便形成了过年热闹的习俗。
我喜欢春节,每年的春节我都要去花市。
花市里人山人海可热闹了,店铺里
的人在大声喊叫着卖各种各样的东西,有的卖艳丽多彩,芬芳迷人的鲜花,有的
卖可口的爆米花和好喝的饮料,还有的卖各式各样的玩具。
近年随着我们国家的不断强大,各国的领导人也开始在春节的时候,发表讲
话或文章向在本国的华人表示节日的祝贺,中国的春节在世界上越来越有影响力了。
伴着春节渐次渐近的脚步声,带着内心对故乡的憧憬,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踏
上了回乡的旅程。
一路上我涌起许多想法:故乡还是以前的那个故乡吗?奶奶是
否变了样?我们今年在故乡过的春节又会怎样呢?汽车颠簸了好几个小时,我终
于唯一一次“清醒”着回到了故乡,以往因为晕车的原故,历年回故乡坐车我总
是在昏昏欲睡中度过的。
下了车,远远地看见早已回来的堂哥堂姐及叔伯们在等
待我们,简单地问候过后,我迫不及待的沿着小路跑到了奶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