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与 可能性(2)
2.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实现的可能性。 (1)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近代世界矛 盾的焦点。这种错综复杂的中国社会政治局面,在 客观上提供了利用矛盾建立和发挥统一战线的可 能性。 (2)中国近代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 华民族的矛盾。这一历史条件决定了无产阶级可 以把一切爱国的、不甘心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 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包括全中华民族绝大多数 人口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二、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和发展 (2 )
2.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1)土地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基本上是工人、农 民、小资产阶级这三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以反对封 建压迫和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为主要目标的工农民 主统一战线。 (2)1927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的问题上 犯了“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将民族资产阶级排 斥在统一战线之外,甚至错误的认为民族资产阶级 是阻碍中国革命胜利的最危险的敌人之一。
第一节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
一 、 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1.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1)毛泽东说:“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要胜利, 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 一战线,是不可能的。” (2)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又导 致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因此,决定了无产阶级 及其政党更加有必要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的策略,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矛盾,改变敌我力量的对比, 从而争取革命的胜利。
第四节统一战线仍然是社会主义时期
的一大法宝
一、统一战线仍然是社会主义时期 的一大法宝
1.社会主义时期坚持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仍然要坚持中国共 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这有着重要的意 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任 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把我国从落 后的农业国建成先进的工业国,因此,必 须联合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进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2)
(1)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这一制度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 能够在广泛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同时,确保对国家的统 一领导、科学决策、减少内耗、集中力量办大事。 (2)有利于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 通过这一制度,各民主党派选派代表直接参加政权,或者 以政党形式参与民主协商和监督,并以其所联系的群众为 依托,广泛吸纳和反映来自社会各方面和各阶层的意见建 议,有助于保障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体现社会主义国 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和独特优势。 (3)有利于保持国家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我国政党 制度的本质是团结和合作,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友党,二者互相协调, 通力合作,共同维护国家政局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
1.中国共产党认为,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统 一战线,包括两个性质不同的联盟:一个 是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同农民, 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之间的联 盟;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 即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同一切可以合 作的非劳动节统一战线的政策与策略
一、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1.所谓政策,就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实 现一定历史时期的革命任务而制定的行动 准则和规范和限度;所谓策略,就是根据 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制定的相应的行动 方针、斗争方式和手段。
一、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2)
2.政策和策略之所以如此重要,其重要原因在 于: (1)革命政党和革命群众的实践,总是同一定的 政策相联系着。“政策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 的出发点,并且表现于行动的过程和归宿。” (2)党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利益和群众利益的 体现。 (3)政策和策略关系着革命政党能够时刻统一全 党的意志,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力量。
6.坚持和平共处的国际统一战线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意义。 (2)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提出了互相尊 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 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此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 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被确定为国际关系的 基本准则。中国共产党人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倡导和提出,意义十分重大,影响极其深远。
(2)“互相监督”。共产党可以监督各民主党派,各民主 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所以,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 互相监督,可以取长补短,各自吸收对自己建设有益的意 见。
5.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 组织形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 线的组织形式。各民主党派通过中国人民 协商会议充分发挥参政和议政的作用,对 国家的政治生活和中国共产党的相关政策 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民主党 派参政议政的作用。
4.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1)长期共存。这是毛泽东首倡,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处理与各民主党 派关系的基本方针,是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一项重要政策。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必须“长期共存”,是因为凡是属于一切确 实致力于团结人民从事社会主义事业的,得到人民信任的党派,都应 对其采取长期共存的方针。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了,但是在相当长 的时期内,我国仍然将存在着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集团,他们在根本 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具体利益和要求的差异。反映在党派 问题上,就表现为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要求与其相联系 的民主党派来代表他们的利益。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 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民主权利, 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 和直接参与的特点 (2)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提 出必须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作为发展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二、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方针 和政策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中国 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和官僚资本主义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共产 党和各民主党派及社会各界民主人士的共同选择, 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历史证明,这 一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并在实践中发挥着巨 大作用,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统一战线的主要经验
1.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2.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3.在同资产阶级联盟中实行既联合又斗争 的政策
三、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 的领导权
1. 统一战线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2.中国革命的性质决定的 3.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基本条件是:制 定正确的政治纲领,作为一致行动的具体 目标;对同盟者进行政治教育,提高他们 的斗争水平;率领同盟者进行坚决的对敌 斗争并取得胜利;照顾同盟者的利益,至 少不损害利益;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发挥 先锋模范作用
二、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和发展
1.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1)1923年6月召开的中共三大决定在保持中国共 产党独立性的条件下,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 民党,在此基础上形成国民革命的联合战线。 (2)新三民主义的政治主张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 革命阶段政治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因而 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局基础,也是以国共合 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4.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解放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是以推翻美帝国主 义支持下的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政权为主要目标 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2)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工人、农民、城 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其他 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3)在国统区,中国共产党大力开展爱国民主运动, 团结教育人民进行反美反蒋斗争,形成了配合人 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第四章统一战线理论和策略
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 二、中国特色的革命统一战线。 三、统一战线仍是社会主义时期的一大法宝。
重点和难点
一、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二、革命统一战线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任 务、内容和特点,统一战线的中国特色。 三、统一战线的主要经验。 四、社会主义时期坚持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6.坚持和平共处的国际统一战线 ( 2)
1974年,毛泽东明确的提出了划分三个世 界的战略理论。他说:美国、苏联是第一 世界,日本、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是 第二世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广大 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毛泽东强调,中 国属于第三世界。
复习思考题
1.简述中国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2.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的基本内容是什 么? 3.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的 含义是什么? 4.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其意义。 5.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的含义是什么?
2.正确处理好两个联盟之间的关系 (1)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它真正 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 (2)尽可能地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 可以团结的力量。 (3)正确地发挥两个联盟之间的相互作用, 使它们互相促进。
第三节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基本 方针原则
一、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基本方针 原则()
1.无产阶级必须坚持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 自主的原则
一、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基本方针原则 ( 2)
2.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利用矛盾,团结 多数的原则
一、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基本方针原则 ( 3)
3.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 合的原则。所谓独立自主,就是指在统一 战线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思想 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在抗日战 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针对统一战线中政治 关系的变动,适时地提出“ 发展进步势力, 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 方针,作为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对于国内各 个阶级相互关系的基本政策。
二、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和发展 (3)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的统一战线有着重大的区别,呈现出新的 特点: (1)广泛的民族性和阶级复杂性。 (2)有政权和军队的合作。 (3)没有正式的固定组织形式和共同具体 的政治纲领。
二、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和发展 (4)
四、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1.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全国人口 的绝大多数 2.农民阶级具有迫切的革命要求 3.再次,民主革命的主要内容是土地革命,农民 无疑是主力军 4.民主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没有农民的 支持和参加,革命战争是无法进行的。巩固和加 强工农联盟的主要条件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对农民进行教育和引导
2.工农民主统一战线(2)
(3)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了 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决议和毛泽东 在会后不久所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的策略》的报告,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 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指明了在 抗日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新建立统一 战线的可能性和重要性,号召在警惕右倾投 降主义的同时,应着重克服“左”倾关门主 义,并将”抗日反蒋”的方针转变为”逼 蒋抗日”的方针。
五、在同资产阶级联盟中实行既联 合又斗争的政策
1.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既联合又斗争的关系,对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意义重大 2.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联合民族资产阶级, 同他们结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同时, 对他们的动摇性和不彻底性保持警惕,并进行必 要的斗争。在一部分大资产阶级推行两面政策时, 无产阶阶及其政党也应与其建立一定程度上的暂 时的联盟,同时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3.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对代表大地主大资 产阶级利益的顽固势力作斗争时,必须采取“有 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