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试题库及其答案.doc
司法考试法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
司法考试法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一、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法理学的表述,错误的是()A. 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学科B. 法理学研究法的概念、特征、起源和发展C. 法理学研究法律规范的具体应用D. 法理学探讨法的价值、功能及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2. 下列关于法律规范的说法,正确的是()A. 法律规范是一种道德规范B. 法律规范是一种技术规范C. 法律规范是一种社会规范D. 法律规范是一种宗教规范3. 下列关于法律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A. 法律原则是法律规范的基础B. 法律原则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C. 法律原则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D. 法律原则是法律规范的补充4. 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 法律关系是一种物质关系B. 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关系C. 法律关系是一种经济关系D. 法律关系是一种政治关系5. 下列关于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错误的是()A. 法律适用应当遵循合法性原则B. 法律适用应当遵循公平正义原则C. 法律适用应当遵循平等原则D. 法律适用应当遵循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二、多项选择题6. 下列关于法理学研究对象的说法,正确的有()A. 法的概念B. 法的起源和发展C. 法的特征D. 法的价值和功能7. 下列关于法律规范的说法,正确的有()A. 法律规范具有普遍性B. 法律规范具有强制性C. 法律规范具有明确性D. 法律规范具有灵活性8. 下列关于法律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有()A. 法律原则具有普遍性B. 法律原则具有抽象性C. 法律原则具有指导性D. 法律原则具有约束力9. 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A. 法律关系具有合法性B. 法律关系具有意志性C. 法律关系具有权利义务性D. 法律关系具有稳定性10. 下列关于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正确的有()A. 法律适用应当遵循合法性原则B. 法律适用应当遵循公平正义原则C. 法律适用应当遵循平等原则D. 法律适用应当遵循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三、案例分析题11. 甲某因邻里纠纷,将邻居乙某打伤,乙某将甲某告上法庭。
法理学试题库附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法理学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A、历史渊源B.理论渊源C.形式渊源D.效力渊源2、法律意识中的最高层次是()A.法律理论B.法律观点C.法律心理D.法律知识3、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A.法律关系主体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关系内容D.法律事实4、属地原则是指()A.确立法律对人的效力的原则B.确立法对地域效力的原则C.确立法的溯及力的原则D.确立法的时间效力的原则5、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A.《法经》B.《秦律》C.《九章律》D.《北齐律》6、行政执法的特点是()A.一般具有单方面性B.具有被动性C.不告不理D.稳定性7、“法治”一词的概念是指()A.与人治对称B.执法者严明C.法律和制度D.与专制对称8、中国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国家司法机关C.国家检察机关D.国家行政机关9、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A.阶级性B.公开性C.普遍性D.规范性10、法系划分的标准是()A.法的历史传统B.法的历史类型C.法的阶级本质D.法的立法体制11、徒法不足以自行说的是()A.法律万能B.法律可有可无C.法律不能自己行走D.法律有局限性12、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A.可以自己做出一定的行为B.可以要求他人做出一定的行为C.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的行为D.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13、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A.规范内容相同B.指导思想相同C.实施方式相同D.表现形式相同14、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A.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B.法律规范的制定方式C.法律规范的经济基础D.法律规范由哪些部分构成15、普通法法系国家法律的分类是()A.公法和私法B.普通法和衡平法C.普通法和根本法D.普通法和一般法16、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可合称为()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委托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17、法律编纂是一种()A.对原有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B.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法律文件内容C.不是立法活动D.是一种立法活动18、法的关系根源于()A.思想社会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人与物的关系D.物质生活关系19、我国的司法解释一类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另一类是()A.全国人大的解释B.人大常委会的解释C.人民法院的解释D.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20、世界上保存最古老的成文法是()A.习惯法B.条约C.法经D.汉谟拉比法典21、在现代世界各国中,严格责任确定的是()A、民事责任的原则B.刑事责任的原则C.违宪责任的原则D.行政责任的原则22、法的本质是指()A.法的规范性B.法的表现形式C.法的强制性D.法的阶级性23、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应该是()A.互不干涉B.法的权威大于政策C.政策指导法,法制约政策D.法必须服从政策24、社会主义法律秩序是指()A.有法可依B.干部守法C.党员守法D.依照社会主义法律的观点建立起来的生产、工作、教学、科研和社会生活秩序25、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法典主要是()A.成文法的汇编B.不成文法的汇编C.判例法的规范化D.成文法的整理26、战后资本主义法制的发展特点表现为()A.公法转向私法B.现实主义转向理想主义C.减少法官解释法律的权力D.两大法系逐步靠拢27、法的社会性一般是指()A.法是一种社会规范B.法适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促进社会前进的作用C.法是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D.法对社会的一种影响28、法体现的是()A.国家意志B.统治阶级全体成员的意志C.被统治阶级的意志D.执政党的意志29、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的关系是()A.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B.相互对立的关系C.法决定道德,道德服从法D.相互渗透、相辅相成30、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A.人们的思想B.友情关系C.同学关系D.物、精神财富和行为31、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A.宪法B.刑法C.民法D.经济法32、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要件是()A.具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B.达到法定的年龄C.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D.必须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33、民主的意思是()A.专指国家的形式B.永恒存在的现象C.人民管理一切事务D.包括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34、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A.有法可依B.执法必严C.违法必究D.有法必依35、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是()A.自发形成的B.强制灌输的C.自觉培养而成的D.自然赋予的36、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称为()A.立法体系B.法律体系C.法规体系D.法律部门37、英国的法律属于()A.大陆法系B.民法法系C.法典体系D.普通法法系38、实现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的根本条件是()A.人民群众的觉悟B.社会革命C.先进的理论指导D.物质生活关系变化39、我国的立法体制是指()A.立法技术水平B.立法的规划C.立法的分工D.立法权限的划分40、按照法律的创制和适用主体的不同,法律规范划分为()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B.一般法与特别法C.根本法与普通法D.国内法和国际法41、法与道德的关系是()A、道德是法的一种形式B.法与道德一致C.法与道德无关D.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一致42、拿破仑主持的法典编纂中影响最大的是()A.刑法典B.民法典C.宪法典D.商法典43、当代中国法律体现了()A.统治阶级的意志B.中国人的意志C.全国人的意志D.全国人民的意志44、关于法的产生、消亡问题的正确看法是()A.法自古以来存在B.法是与人类共始终C.法将会永恒存在D.法是随阶级和国家而产生,并随之而消亡45、法的规范性是指()A.法对人的行为的指导作用B.法为人们提供了是非标准C.法为人们提供了行为模式D.法总结和概括了统治阶级的胜利成果46、狭义的法律是由什么机关制定的()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B.国务院C.地方权力机关D.国务院各部门47、法律调整的对象有()A.行为关系B.思想关系C.意志关系D.同学关系48、对法学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A.社会调查的方法B.历史考察的方法C.语义分析的方法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49、中国古代将“律”字解释为“均布”,其含义是()A.准则B.刑罚C.公平D.正义50、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来源于()A.古希腊B.古罗马C.英国D.美国51、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法理学的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 法律现象B. 法律制度C. 法律规范D. 法律实践答案:A2.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A. 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B. 法律规则和法律概念C. 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D. 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答案:D3.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A. 法律的制定B. 法律的实施C. 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适用答案:A4.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A. 文义解释和目的解释B. 系统解释和目的解释C. 文义解释和系统解释D. 文义解释、系统解释和目的解释答案:D5. 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是:A. 主体、客体和内容B. 主体、客体和权利C. 主体、权利和义务D. 客体、权利和义务答案:A6. 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包括:A.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B.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C. 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D.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答案:D7. 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是: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适用的统一性C. 法律适用的及时性D. 法律适用的公正性答案:A8. 法律规范的分类包括:A. 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B. 强制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C. 任意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D. 强制性规范、任意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答案:B9. 法律效力的终止包括:A. 法律的废止和法律的修改B. 法律的废止和法律的解释C. 法律的修改和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废止、法律的修改和法律的解释答案:A10. 法律解释的主体是:A. 立法机关B. 司法机关C. 行政机关D. 所有机关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律规范的效力具有以下特点:A. 普遍性B. 强制性C. 稳定性D. 可变性答案:ABC2. 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A. 国家机关B. 社会团体C. 公民个人D. 法人答案:ABCD3. 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的确定依据包括:A. 制定机关的级别B. 制定时间的先后C. 规范内容的重要性D. 规范适用范围的广泛性答案:AC4. 法律适用的原则包括:A. 法律适用的合法性B. 法律适用的合理性C. 法律适用的及时性D. 法律适用的公正性答案:ABCD5. 法律解释的类型包括:A. 字面解释B. 系统解释C. 目的解释D. 历史解释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法律规范的效力具有普遍性。
法理学初级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初级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法理学是研究法律的______。
A. 起源B. 作用C. 性质D. 结构答案:C2. 法律的基本特征包括______。
A. 强制性B. 规范性C. 普遍性D. 所有选项答案:D3. 法律关系的核心是______。
A. 法律主体B. 法律客体C. 法律行为D. 法律事实答案:A4.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______。
A. 国家强制力B. 社会公信力C. 法律规范D. 法律解释答案:A5. 法律解释的目的是______。
A. 明确法律含义B. 增加法律效力C. 改变法律内容D. 限制法律适用答案:A6.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______。
A. 行为模式B. 法律后果C. 法律事实D. 所有选项答案:D7. 法律适用的原则包括______。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公平公正C. 法律适用的统一性D. 所有选项答案:D8. 法律效力的终止方式包括______。
A. 法律废止B. 法律修改C. 法律失效D. 所有选项答案:D9. 法律关系的种类包括______。
A. 权利义务关系B. 法律主体关系C. 法律客体关系D. 所有选项答案:D10. 法律规范的类型包括______。
A. 强制性规范B. 授权性规范C. 禁止性规范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些属于法律关系的特点?A. 法律性B. 社会性C. 规范性D. 强制性答案:A, B, C, D2.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哪些?A. 文义解释B. 系统解释C. 目的解释D. 历史解释答案:A, B, C, D3. 法律效力的层次包括哪些?A. 宪法效力B. 法律效力C. 行政法规效力D. 地方性法规效力答案:A, B, C, D4. 法律适用的步骤包括哪些?A. 确定法律事实B. 确定法律关系C. 确定法律规范D. 确定法律后果答案:A, B, C, D5. 法律规范的效力包括哪些?A. 空间效力B. 时间效力C. 对人效力D. 对事效力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
法考法理学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法考法理学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8题,每题1分,共68分)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各地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本解释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
依据法理学的有关原理,下列正确的表述是:A、该规定违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B、该规定说明:政治对法律没有影响C、该规定说明:法律内容的决定因素是社会经济状况D、该规定没有体现法的普遍性特征正确答案:C2.关于法律语言、法律适用、法律条文和法律渊源,下列哪一选项不成立?A、社会风俗习惯作为非正式的法律渊源,可以支持对法律所作的解释B、法律适用并不是适用法律条文自身的语词,而是适用法律条文所表达的意义C、法律语言具有开放性,因此法律没有确定性D、法律适用的过程并不是纯粹的逻辑推理过程,而有法律适用者的价值判断正确答案:C3.我国《民法典》第1081条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的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
”依据法理学的有关原理,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该条中所规定的军人的配偶在离婚方面所承担的义务没有相应的权利存在B、现役军人与其配偶之间的权利义务是不一致的C、该条所规定的法律义务是一种对人义务或相对义务D、该法律条文完整地表达了一个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正确答案:C4.郝某的父亲死后,其母季某将郝家住宅独自占用。
郝某对此深为不满,拒绝向季某提供生活费。
季某将郝某告上法庭。
法官审理后判决郝某每月向季某提供生活费300元。
对此事件,下列哪一种理解是正确的?A、子女赡养父母主要是道德问题,法官判决缺乏依据B、法官作出判决本身是一个法律事实C、法官的判决在原被告之间不形成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关系D、该事件表明,子女对父母只承担法律义务,不享有法律权利正确答案:B5.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B、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C、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正确答案:A6.甲、乙分别为某有限责任公司的自然人股东,后甲在乙知情但不同意的情况下,为帮助妹妹获取贷款,将自有股份质押给银行,乙以甲侵犯其股东权利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理学本科测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本科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是研究法律的()。
A. 规范性B. 社会性C. 技术性D. 哲学性答案:D2. 法律与道德的主要区别在于法律具有()。
A. 道德性B. 强制性C. 规范性D. 普遍性答案:B3.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
A. 法律规范B. 法律义务C. 法律权利和义务D. 法律制裁答案:C4. 法律效力的根据是()。
A. 法律规范B. 法律条文C. 法律效力D. 法律效力的根据答案:C5. 法律解释的目的是()。
A. 解释法律条文B. 确定法律规范的含义C. 预测法律后果D. 指导法律实践答案:B6. 法律推理的主要形式是()。
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辩证推理答案:A7. 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是()。
A. 宪法至上B. 法律平等C. 行政法规优先D. 地方法规优先答案:A8. 法律制裁的目的是()。
A. 惩罚违法行为B. 维护法律秩序C. 预防违法行为D. 保障法律实施答案:D9. 法律的普遍性是指()。
A. 法律适用于所有人B. 法律适用于所有地区C. 法律适用于所有情况D. 法律适用于所有时间答案:A10. 法律的稳定性是指()。
A. 法律内容的不变性B. 法律适用的不变性C. 法律效力的不变性D. 法律规范的不变性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法律的基本特征包括()。
A. 规范性B. 强制性C. 普遍性D. 阶级性答案:ABCD12. 法律关系的种类包括()。
A. 权利关系B. 义务关系C. 权力关系D. 责任关系答案:ABCD13. 法律解释的种类包括()。
A. 字面解释B. 目的解释C. 历史解释D. 比较解释答案:ABCD14. 法律推理的种类包括()。
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辩证推理答案:ABCD15. 法律效力的种类包括()。
A. 空间效力B. 时间效力C. 对象效力D. 规范效力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法律是社会规范的一种,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A. 法律制度B. 法律关系C. 法律规范D. 法律现象答案:D2.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法的三大基本特征?()。
A. 规范性B. 强制性C. 普遍性D. 变动性答案:D3. 法的效力来源于()。
A. 国家强制力B. 社会公认C. 道德约束D. 法律传统答案:B4. 法的解释方法中,以法律条文的字面意义为依据进行解释的方法称为()。
A. 系统解释B. 目的解释C. 文义解释D. 历史解释答案:C5. 法的适用原则中,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是()。
A. 合法性原则B. 适当性原则C. 平等原则D. 公正原则答案:C6. 关于法律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法律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B. 法律关系是一种道德关系C. 法律关系是一种经济关系D. 法律关系是一种政治关系答案:A7. 法的制定过程中,具有最高立法权的机构是()。
A. 人民法院B. 人民检察院C. 国务院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案:D8. 法的效力层级中,下列哪个法律文件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 宪法B. 法律C. 行政法规D. 地方性法规答案:A9. 法的实施过程中,负责监督法律实施的国家机关是()。
A. 行政机关B. 司法机关C. 立法机关D. 检察机关答案:B10. 法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表明,法与()的关系最为密切。
A. 经济B. 政治C. 文化D. 社会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的规范性作用主要包括()。
A. 指导作用B. 评价作用C. 强制作用D. 预防作用答案:ABD2. 法的效力层级从高到低依次为()。
A. 宪法B. 法律C. 行政法规D. 地方性法规答案:ABCD3. 法的解释主体主要包括()。
A. 立法机关B. 司法机关C. 行政机关D. 学术机构答案:ABC4. 法的适用原则主要包括()。
A. 合法性原则B. 适当性原则C. 公正原则D. 效率原则答案:ABCD5. 法的制定程序主要包括()。
法理学自考试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自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
A. 法律规范B. 法律现象C. 法律关系D. 法律制度答案:B2. 法律的规范性特征主要体现在()。
A. 法律的强制性B. 法律的普遍性C. 法律的稳定性D. 法律的指导性答案:B3.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
A. 法律的制定程序B. 法律的内容C. 法律的实施效果D. 法律的解释答案:A4.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
A. 法律关系的主体B. 法律关系的客体C. 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D.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答案:C5. 法理学中的“法律解释”是指()。
A. 对法律文本的解释B. 对法律适用的解释C. 对法律效力的解释D. 对法律关系的解释答案:A6. 法律的制定必须遵循()。
A. 法律程序B. 法律原则C. 法律效力D. 法律规范答案:A7. 法律的适用必须遵循()。
A. 法律程序B. 法律原则C. 法律效力D. 法律规范答案:B8. 法律的效力具有()。
A. 普遍性B. 强制性C. 稳定性D. 指导性答案:B9.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必须基于()。
A. 法律事实B. 法律规范C. 法律程序D. 法律效力答案:A10. 法律的普遍性是指()。
A. 法律适用于所有人B. 法律适用于所有地区C. 法律适用于所有时间D. 法律适用于所有情况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属于法理学的研究范畴()。
A. 法律的起源B. 法律的本质C. 法律的功能D. 法律的实施答案:ABC2. 法律的效力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 普遍性B. 强制性C. 稳定性D. 指导性答案:ABC3. 法律关系的内容主要包括()。
A. 法律关系的主体B. 法律关系的客体C. 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D.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答案:ABC4. 法律解释的类型包括()。
A. 文义解释B. 系统解释C. 目的解释D. 历史解释答案:ABCD5. 法律的制定必须遵循以下哪些原则()。
法理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法理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法律现象B. 法律制度C. 法律关系D. 法律规范答案:A2. 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是()。
A. 国家强制力B. 社会公信力C. 法律的普遍性D. 法律的权威性答案:A3. 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不包括()。
A. 物B. 行为C. 思想D. 权利答案:C4.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
A. 文义解释B. 历史解释C. 系统解释D. 所有以上5. 法律推理的类型不包括()。
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因果推理答案:D6. 法律效力的普遍性是指()。
A. 法律适用于所有人B. 法律适用于所有地域C. 法律适用于所有时间D. 所有以上答案:D7.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
A. 假定B. 处理C. 制裁D. 所有以上答案:D8. 法律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的公正性C. 法律的稳定性D. 法律的灵活性答案:D9. 法律的制定程序包括()。
B. 审议C. 通过D. 所有以上答案:D10. 法律的实施方式包括()。
A. 法律解释B. 法律适用C. 法律监督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包括()。
A. 国家强制力B. 社会公信力C. 法律的普遍性D. 法律的权威性答案:A、B、D2. 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包括()。
A. 物B. 行为C. 思想D. 权利答案:A、B、D3.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
A. 文义解释B. 历史解释C. 系统解释D. 目的解释答案:A、B、C、D4. 法律推理的类型包括()。
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因果推理答案:A、B、C5. 法律效力的普遍性表现在()。
A. 法律适用于所有人B. 法律适用于所有地域C. 法律适用于所有时间D. 法律适用于所有领域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是国家强制力。
法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法律现象B. 法律制度C. 法律规范D. 法律实践答案:A2. 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于()。
A. 国家强制力B. 社会公认C. 法律条文D. 道德约束答案:A3. 以下哪项不属于法律解释的方法?()A. 文义解释B. 历史解释C. 比较解释D. 直觉解释答案:D4. 法律效力的普遍性是指()。
A. 法律对所有人有效B. 法律对所有地区有效C. 法律对所有时间有效D. 法律对所有事件有效5.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
A. 主体、客体、内容B. 权利、义务、权力C. 法律、规范、制度D. 行为、责任、后果答案:A6. 法律规范的分类不包括()。
A. 授权性规范B. 义务性规范C. 禁止性规范D. 指导性规范答案:D7. 法律推理的主要形式是()。
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溯因推理答案:A8. 法律效力的相对性是指()。
A. 法律效力的绝对性B. 法律效力的有限性C. 法律效力的无限性D. 法律效力的普遍性答案:B9.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B. 处理C. 制裁D. 条件答案:D10. 法律解释的目的在于()。
A. 确定法律规范的含义B. 改变法律规范的内容C. 创造新的法律规范D. 废除旧的法律规范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律效力的特点包括()。
A. 强制性B. 规范性C. 普遍性D. 相对性答案:ACD2. 法律解释的基本原则有()。
A. 合法性原则B. 客观性原则C. 系统性原则D. 目的性原则答案:ABCD3. 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是()。
A. 国家机关B. 企业法人D. 非法人组织答案:ABCD4. 法律规范的效力终止的情形包括()。
A. 法律被废止B. 法律被修改C. 法律被宣布无效D. 法律适用期限届满答案:ABCD5. 法律推理的类型包括()。
【精】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精】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法的本质的表述,正确的是:A.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B. 法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C. 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D. 法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A2. 下列关于法的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A. 法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和稳定性B. 法具有任意性、灵活性和多样性C. 法具有公开性、协商性和变动性D. 法具有隐蔽性、僵化和不确定性【答案】A3. 下列关于法律关系主体的表述,正确的是:A. 法律关系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B. 法律关系主体只能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C. 法律关系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和法人D. 法律关系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和国家【答案】A4. 下列关于法律事实的表述,正确的是:A. 法律事实包括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B. 法律事实仅包括法律行为C. 法律事实仅包括法律事件D. 法律事实包括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的客观存在【答案】A5. 下列关于法律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A. 法律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约束力B. 法律仅对国内单位和个人具有约束力C. 法律仅对国外单位和个人具有约束力D. 法律的约束力受国际法的影响【答案】A6. 下列关于法律起源的表述,正确的是:A. 法律起源于原始社会的习惯B. 法律起源于国家的制定C. 法律起源于宗教教义D. 法律起源于道德规范【答案】A7. 下列关于法律部门的表述,正确的是:A. 法律部门是按照法律规范的性质和调整对象划分的B. 法律部门是按照法律规范的数量和调整范围划分的C. 法律部门是按照法律规范的形式和内容划分的D. 法律部门是按照法律规范的制定机构和程序划分的【答案】A8. 下列关于法律规范的表述,正确的是:A. 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表述B. 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内容C. 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形式D. 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解释【答案】B9. 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正确的是:A. 法律责任是法律对违法行为的制裁B. 法律责任是法律对违法行为的奖励C. 法律责任是法律对合法行为的保护D. 法律责任是法律对合法行为的奖励【答案】A10. 下列关于法律救济的表述,正确的是:A. 法律救济是法律对违法行为的制裁B. 法律救济是法律对违法行为的补救C. 法律救济是法律对合法行为的奖励D. 法律救济是法律对合法行为的保护【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法的本质。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法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法律的起源和发展B.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C. 法律的本质和作用D. 法律的解释和应用答案:C2. 法律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公平原则B. 自由原则C. 效率原则D. 正义原则答案:C3. 法律的效力来源于什么?A. 社会习俗B. 国家强制力C. 个人信仰D. 道德规范答案:B4. 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哪些?A. 法律主体B. 法律行为C. 法律后果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5. 法律解释的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文字解释B. 系统解释C. 目的解释D. 经验解释答案:D6. 法律的分类中,不属于民法范畴的是?A. 物权法B. 合同法C. 刑法D. 婚姻法答案:C7. 法律适用的原则是什么?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优先C. 法律适用的连续性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8. 法律效力的层次结构中,最高级别的法律是什么?A. 宪法B. 民法C. 行政法规D. 地方性法规答案:A9. 法律规范的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授权性规范B. 禁止性规范C. 义务性规范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10. 法律的制定过程通常包括哪些阶段?A. 起草B. 审议C. 表决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法律的功能包括以下哪些?A. 规范社会行为B. 维护社会秩序C. 保障公民权利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ABC12. 法律效力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A. 普遍性B. 强制性C. 稳定性D. 灵活性答案:ABC13. 法律解释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合法性原则B. 合理性原则C. 一致性原则D. 灵活性原则答案:ABC14. 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以下哪些?A. 国家机关B. 企业法人C. 自然人D. 社会团体答案:ABCD15. 法律适用的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些?A. 法律适用的平等原则B. 法律适用的优先原则C. 法律适用的灵活性原则D. 法律适用的连续性原则答案: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法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法律制度B. 法律现象C. 法律规范D. 法律思想答案:B2. 法律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 国家制定或认可B. 具有普遍约束力C. 以道德为基础D. 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答案:C3.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
A. 法律的合理性B. 法律的公正性C. 法律的权威性D. 法律的强制性答案:C4.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
A.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B. 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C. 法律主体和法律客体D. 法律行为和法律后果答案:A5. 法律解释的目的是()。
A. 解决法律冲突B. 明确法律含义C. 预测法律效果D. 指导法律实践答案:B6. 法律推理的主要形式不包括()。
A. 演绎推理B. 类比推理C. 归纳推理D. 道德推理答案:D7. 法律的效力范围通常包括()。
A.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B.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和对事的效力C. 空间效力、对人的效力和对事的效力D. 时间效力、对人的效力和对事的效力答案:A8.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A. 假定B. 处理C. 制裁D. 原则答案:D9. 法律的分类中,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依据是()。
A. 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B. 法律的效力范围C. 法律的制定机关D. 法律的适用对象答案:A10. 法律效力的终止方式不包括()。
A. 法律的废止B. 法律的修改C. 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宣布失效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法律的基本原则包括()。
A. 法律平等原则B. 法律公正原则C. 法律效益原则D. 法律稳定性原则答案:ABCD12.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
A. 文义解释B. 历史解释C. 目的解释D. 比较解释答案:ABCD13. 法律效力的层次包括()。
A.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B.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C. 新法优于旧法D. 国际法优于国内法答案:ABC14. 法律关系的种类包括()。
法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什么?A. 法律制度B. 法律规范C. 法律关系D. 法律现象答案:D2. 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是什么?A. 国家强制力B. 社会公认C. 道德约束D. 法律条文答案:A3. 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哪些?A. 主体、客体、内容B. 权利、义务、责任C. 规范、行为、结果D. 事实、价值、规范答案:A4. 法律解释的方法有哪些?A. 文义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B. 系统解释、比较解释、目的解释C. 文义解释、系统解释、比较解释D. 历史解释、比较解释、目的解释答案:A5. 法律推理的基本形式包括哪些?A. 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B. 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溯因推理C. 演绎推理、类比推理、溯因推理D. 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溯因推理答案:A6. 法律效力的层级性是如何体现的?A. 宪法至上、法律优先、行政法规次之B. 宪法至上、行政法规优先、法律次之C. 法律优先、宪法至上、行政法规次之D. 行政法规优先、宪法至上、法律次之答案:A7. 法律效力的普遍性是指什么?A. 法律对所有人具有约束力B. 法律对特定人具有约束力C. 法律对特定地区具有约束力D. 法律对特定事项具有约束力答案:A8. 法律效力的确定性是指什么?A. 法律的稳定性B. 法律的明确性C. 法律的公正性D. 法律的合理性答案:B9. 法律效力的溯及力是指什么?A. 法律对过去行为的效力B. 法律对未来行为的效力C. 法律对现在行为的效力D. 法律对将来行为的效力答案:A10. 法律效力的时效性是指什么?A. 法律的长期有效性B. 法律的短期有效性C. 法律的即时有效性D. 法律的有限期有效性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历史分析法B. 比较分析法C. 系统分析法D. 价值分析法答案:ABCD2. 法律规范的特点包括哪些?A. 规范性B. 强制性C. 普遍性D. 稳定性答案:ABCD3. 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哪些?A. 物B. 行为C. 智力成果D. 人身利益答案:ABCD4. 法律解释的原则包括哪些?A. 合法性原则B. 合理性原则C. 明确性原则D. 一致性原则答案:ABCD5. 法律推理的类型包括哪些?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溯因推理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法理学试题库及其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A、历史渊源B.理论渊源C.形式渊源D.效力渊源2、法律意识中的最高层次是()A. 法律理论B.法律观点C.法律心理D.法律知识3、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A.法律关系主体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关系内容D.法律事实4、属地原则是指()A.确立法律对人的效力的原则B.确立法对地域效力的原则C.确立法的溯及力的原则D.确立法的时间效力的原则5、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A.《法经》B.《秦律》C.《九章律》D.《北齐律》6、行政执法的特点是()A.一般具有单方面性B.具有被动性C.不告不理D.稳定性7、“法治”一词的概念是指()A.与人治对称B.执法者严明C.法律和制度D.与专制对称8、中国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国家司法机关C.国家检察机关D.国家行政机关9、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A.阶级性B.公开性C.普遍性D.规范性10、法系划分的标准是()A.法的历史传统B.法的历史类型C.法的阶级本质D.法的立法体制11、徒法不足以自行说的是()A.法律万能B.法律可有可无C.法律不能自己行走D.法律有局限性12、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A.可以自己做出一定的行为B.可以要求他人做出一定的行为C.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的行为D.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13、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A.规范内容相同B.指导思想相同C.实施方式相同D.表现形式相同14、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A.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B.法律规范的制定方式C.法律规范的经济基础D.法律规范由哪些部分构成15、普通法法系国家法律的分类是()A.公法和私法B.普通法和衡平法C.普通法和根本法D.普通法和一般法16、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可合称为()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委托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17、法律编纂是一种()A.对原有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B.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法律文件内容C.不是立法活动D.是一种立法活动18、法的关系根源于()A.思想社会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人与物的关系D.物质生活关系19、我国的司法解释一类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另一类是()A.全国人大的解释B.人大常委会的解释C.人民法院的解释D.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20、世界上保存最古老的成文法是()A.习惯法B.条约C.法经D.汉谟拉比法典21、在现代世界各国中,严格责任确定的是()A、民事责任的原则B.刑事责任的原则C.违宪责任的原则D.行政责任的原则22、法的本质是指()A.法的规范性B.法的表现形式C.法的强制性D.法的阶级性23、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应该是()A.互不干涉B.法的权威大于政策C.政策指导法,法制约政策D.法必须服从政策24、社会主义法律秩序是指()A.有法可依B.干部守法C.党员守法D.依照社会主义法律的观点建立起来的生产、工作、教学、科研和社会生活秩序25、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法典主要是()A.成文法的汇编B.不成文法的汇编C.判例法的规范化D.成文法的整理26、战后资本主义法制的发展特点表现为()A.公法转向私法B.现实主义转向理想主义C.减少法官解释法律的权力D.两大法系逐步靠拢27、法的社会性一般是指()A.法是一种社会规范B.法适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促进社会前进的作用C.法是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D.法对社会的一种影响28、法体现的是()A.国家意志B.统治阶级全体成员的意志C.被统治阶级的意志D.执政党的意志29、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的关系是()A.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B.相互对立的关系C.法决定道德,道德服从法D.相互渗透、相辅相成30、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A.人们的思想B.友情关系C.同学关系D.物、精神财富和行为31、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A.宪法B.刑法C.民法D.经济法32、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要件是()A. 具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B.达到法定的年龄C. 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D.必须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33、民主的意思是()A. 专指国家的形式B.永恒存在的现象C. 人民管理一切事务D.包括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34、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A. 有法可依B.执法必严C.违法必究D.有法必依35、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是()A.自发形成的B.强制灌输的C.自觉培养而成的D.自然赋予的36、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称为()A.立法体系B.法律体系C.法规体系D.法律部门37、英国的法律属于()A.大陆法系B.民法法系C.法典体系D.普通法法系38、实现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的根本条件是()A.人民群众的觉悟B.社会革命C.先进的理论指导D.物质生活关系变化39、我国的立法体制是指()A. 立法技术水平B.立法的规划C.立法的分工D.立法权限的划分40、按照法律的创制和适用主体的不同,法律规范划分为()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B.一般法与特别法C.根本法与普通法D.国内法和国际法41、法与道德的关系是()A、道德是法的一种形式B.法与道德一致C.法与道德无关D.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一致42、拿破仑主持的法典编纂中影响最大的是()A. 刑法典B.民法典C.宪法典D.商法典43、当代中国法律体现了()A.统治阶级的意志B.中国人的意志C.全国人的意志D.全国人民的意志44、关于法的产生、消亡问题的正确看法是()A.法自古以来存在B.法是与人类共始终C.法将会永恒存在D.法是随阶级和国家而产生,并随之而消亡45、法的规范性是指()A.法对人的行为的指导作用B.法为人们提供了是非标准C.法为人们提供了行为模式D.法总结和概括了统治阶级的胜利成果46、狭义的法律是由什么机关制定的()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B.国务院C.地方权力机关D.国务院各部门47、法律调整的对象有()A.行为关系B.思想关系C.意志关系D.同学关系48、对法学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A.社会调查的方法B.历史考察的方法C.语义分析的方法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49、中国古代将“律”字解释为“均布”,其含义是()A.准则B.刑罚C.公平D.正义50、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来源于()A.古希腊B.古罗马C.英国D.美国51、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属于法的构成中的()A.法律概念B.法律原则C.法律规范D.刑法52、划分部门法的第一位标准是()A. 法律调整机制B.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种类C. 相对稳定的原则D.法律规范的规定53、中国自汉代以后的封建法都是以以下思想为指导的()A.法家思想B.道家思想C.马克思主义思想D.儒家思想54、对人的效力我国采取的是()A. 属地主义B.属人主义C.保护主义D.以属地主义为主,兼顾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55、市场经济实质上是()A.法治经济B.人治经济C.自然经济D.计划经济56、人身权利属于()A.绝对权B.相对权C.特殊权D.职权57、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A.立法上平等B.守法上平等C.司法上平等D.法律的实施上平等58、对法的产生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上层建筑因素B.生产关系因素C.劳动力因素D.经济因素59、对法律的正式解释包括()A. 社会团体的解释B.法系家的解释C.法官的解释D.司法解释60、凡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A.法律制裁B.行政制裁C.刑事制裁D.经济制裁61、经济基础决定法意味着()A. 经济的要求即是法律B.法律没有自己的历史C. 法律没有相对独立性D.法从经济关系中自动产生62、法和国家一般关系是()A. 法高于国家B.国家权力大于法C. 二者相互依存,互相支持D.二者相互独立,互不依赖63、属于民法法系的国家有()A.英国B.法国C.美国D.印度64、最终决定法的因素是()A.国家权力B.人类理性C.文化传统D.物质生活条件65、行政处分的对象是()A. 公民B.法人C.国家工作人员D.社会组织66、国务院有权制定()A. 基本法律B.行政法规C.特别行政区基本法D.地方性法规67、按照法律适用的范围不同,法律可分为()A.根本法和普通法B.一般法和特别法C.实体法和程序法D.成文法和习惯法68、法学研究的根本方法()A.社会调查的方法B.历史考察的方法C.语义分析的方法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69、法的科学性是指()A.法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B.法是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C.法能够反映客观规律D.法是社会全体成员利益的反映70、在法的本质问题上,以往的法学主张()A.法有阶级性B.法为统治阶级服务的C.以不同的形式否认法的阶级性D.法必须为统治阶级服务71、法律的溯及力属于()A.法的地域效力B.法的时间效力C.法对人的效力D.法对事的效力72、划分部门法的标准之一是()A. 法律调整机制B.根本法与普通法 C. 相对稳定的原则D.法律规范的规定73、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特点是()A. 适用于特定的人B.具有普遍性 C 具有规范性D.适用于一般的人74、授权性法律规范的指引作用在于()A. 鼓励人们从事某种行为B.命令人们从事某种行为C. 禁止人们从事某种行为D.防止人们从事某种行为75、有权制定狭义法律的有()A.国务院B.地方权力机关C.全国人大常委会D.国家行政机关76、对法律的正式解释包括()A.社会团体的解释B.律师的解释C.当事人的解释D.立法解释77、普通法法系的特点之一是()A.制定法是法律渊源之一B.判例是法的渊源之一C.道德是法的渊源之一D.赦令是分的渊源之一78、奴隶主法的特点之一是()A.确认法律上人人平等B.确认奴隶的权利C.确认奴隶主对奴隶的人身占有D.确认自由民的特权79、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是()A. 指导思想不同B.历史使命不同C.基本要求不同D.调整范围不同80、法律事实分为()A. 法律事件B.法律后果C.法律责任D.法律制裁81、公民的选举权属于()A. 政治权利B.经济权利C.文化权利D.民事权利82、狭义上讲的执法主体指()A. 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B.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 立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D.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83、法的强制力表现在()A.约束人们的思想B.以思想教育为保障C.来自人们的内心反省D.以国家的名义并由专门国家机关所实施84、处理利益和正义的关系应当坚持()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B.公平优先C.正义优先D.同时优先85、科学技术与法的关系是()A. 法是否进步B.法是否具有科学性C.法的实施技术D.生产力与法之间的关系86、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法系家主张()A.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所有权社会化C. 国家干预经济发展D.保护垄断87、技术规范在法律上被确认之后就成为()A.准用性规范B.习惯规范C.技术法规D.一般规范88、不属于法的正式解释的是()A.学理解释B.立法解释C.行政解释D.司法解释89、马克思主义法学把法的本质归结为()A.神的意志的体现B.公共意志的体现C.民族精神的体现D.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90、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为()A.主体、客体和权利、义务B.法律规范C.法律概念D.法律事件91、不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是()A.宪法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乡规民约92、属于正式的法律解释的人民法院是()A. 各级人民法院B.高级人民法院C. 最高人民法院D.专门人民法院93、本质不同的法律之间存在继承关系的原因在于()精品文档A. 法的连续性B.法的稳定性C. 经济条件的连续性D.政治条件的一致性94、法律移植是指()A. 新法对旧法中的合理因素的借鉴和吸收B.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的全部照搬C. 法的西方化D.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的借鉴和吸收95、党的政策对法有()A.制约作用B.指导作用C.限制作用D.监督作用96、经济基础与法的关系是()A.法决定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反作用于法B.经济基础决定法,法反作用于经济基础C.法始终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D.经济基础始终与法保持一致97、授权立法是()A. 20 世纪以前资本主义国家就存在的法律渊源B.封建社会就有的法律渊源C. 20 世纪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法律渊源D.奴隶社会就有的法律渊源98、判断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有效说法的()A.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C.教育作用D.预测作用99、从法律后果来看,法律规则可分为()A. 授权性与禁止性规则B.授权性和命令性规则C.命令性和禁止性规则D.肯定性和否定性规则100、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在于()A. 法律具有阶级性,道德没有阶级性B.法律属于上层建筑,道德不属于上层建筑C.法律是一种行为规则,道德不是行为规则D.经济意义上的法律仅存在于阶级社会中,道德则在无阶级社会中也存在二、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