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场有哲学“根身性相学”看《老子》的“道”论-精品文档
国学论文 道之老子 讲述老子道的思想
道之老子摘要:认识老子道的思想,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道是宇宙终极本体。
道是天地万物的最初本源,万物皆由道所生;二是道之无与有。
道既无始无终,也无边无际。
就道的无形质、无限性而言是无,就道的实存性并含有万有而言是有。
无与有的统一密切联系于老子的体用观。
三是道与自然。
自然与无为历来被视为老子哲学思想的精髓与关键,道本身就是自然,而自然则是道及一切宇宙万物的基本精神。
关键词:道;自然;无为;本体;超越认识老子哲学思想,必须对其思想核心道有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刻的把握。
本文试图从道是宇宙终极本体、道之无与有、道与自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理解。
老子创造了以“道”为中心的哲学体系,“道”是老子思想体系得最高范畴。
老子认为道没有形状和内涵,所以不能给他起名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一、道是宇宙终极本体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其思想体系中的终极本体。
老子之前,人普遍将天视为万物之母。
至于老子,人们便进而开始探求天之所生。
而老子则通过对道的由一般哲学概念向终极本体的改造与抽象,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
在老子哲学中,道被抽象上升为一个统摄宇宙与人生的最高本体概念,使道逐渐成为一切存在的终极基础。
首先,道是天地万物的最初本原,万物皆由道所生。
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对于道生万物,老子还有更详细的描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
道作为最高本体,乃万物恃之而生,渊似万物之宗。
道者,万物之所然,万理之所指也。
其次,老子还引出了常道的概念,即道作为最高本体,周行而不殆,永不消竭。
道独立而不改,一切物皆相对待,而道则于与物无对,万物皆有改变,而道则无改易。
以庄子所言:道无始终,物有死生,此之谓也。
然而在另一方面,除去本体论与生成论层面上的理解外,老子的道实质上也是人生所追求的极致境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而且在更深层面上,道之内涵实质上是被置于物质与精神互渗的前提下讲的。
老子道论
《老子》“道论”浅说当代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要求人们从思想观念上由以往单纯的“政治人”、“经济人”、向“文化人”嬗变。
当世界上有识之士分析了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佛教文化和儒家文化各自的利弊和当代全球社会生活的发展需要后,都不约而同地把思想的触角伸向了中国的原始道家文化。
因此,深入挖掘道家文化的核心“道论”的精义,对发展着的中国和世界,对“政治人”、“经济人”向“文化人”思想观念的嬗变,重塑民族之魂和世界理念,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老子》“道论”浅析《老子》一书作为其社会政治学说-“德论”立论的基础-“道论”,以其丰赡的学养和深邃的思考,阐发得格外高远也格外宏富,其宇宙论、社会论和人生论,几乎涵盖了被后世称为宗教、哲学、史学等各种具体学科的知识,并且其思想的光芒历久弥远,甚至超越了种族意识成为了人类意识和宇宙意识。
首先,《老子》的“道论”以无以伦比的智慧确认了宇宙论和本体论,并且进行了超因果的推论。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王弼注《老子》第二十五章,下同)“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第二十一章)《老子》“道论”开篇就在“独立”和“周行”的情状下,即既不可分割又不是静止的状态中,以完全抽象的概念阐发了“道论”,确认了宇宙本体。
(郭店楚简《老子》就以此段开篇)而这正暗合了人类100多年前才搞明白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并且,又对“道”由粗到精、去伪存真地在意识上真切地确认它(“其中有信”)。
这是需要何等的智慧和大勇呢?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现在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智慧,只强调物质的第一性,是建立在西方哲学以“有”为本体论的基础上的,对物质的生成之“道”不去再追问。
这就有认识的局限性。
而《老子》“道论”却对“独立”、“周行”的宇宙本体提出了疑问:“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老子的“道论-文档
老子的“道论“道”是道家区别于其他学派的根本性标志,先秦其他各家虽亦言“道”,但并未将“道”视为最高哲学范畴,于是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便有了独树一帜的道家,正如陈鼓应先生在《创办之缘起》一文中所说:“其实,老子的道论不仅建立了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相当完整的本体论与宇宙论的系统,而且,其道论成为中国哲学内在联系的一条主线――这是道家之所以成为中国哲学主干地位的关键因素。
”。
张岱年先生也说:“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创始者”,“道是老子本体论的最高范畴。
”然而,现存不同版本的《老子》书,其“道论”的初衷却大相径庭:通行本《道德经》是由抽象的“道”演绎出了老子的思想体系;而郭店楚简本《老子》则先提出一个社会道德标准,为了论证其合理性,才引出了“道”的概念,也就是说其“道论”是为支撑其社会道德标准服务的。
这就涉及谁是谁非、孰真孰伪的问题。
学术界对此有二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郭店楚简本只是通行本《道德经》的缩略本;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竹简本更接近于老子的原作。
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并在《唐都学刊》2009年第25卷第1期《老子及其著述辩伪》一文中详细论述了郭店楚简本与通行本《老子》之间的关系,认为郭店楚简本更能反映老子思想的本旨,而通行本是道家后学通过重新调整组合章次、更改增删文字、将新的文字段落加入原有各章、增加新的章节等方式,将竹简本篇幅扩充了约1.5倍左右的初始本基础上的增订本,所以其中多有内容割裂和前后矛盾之处。
本文则拟依据原作才独有的、体现在郭店楚简本中的内在逻辑联系,来证明老子的“道论”原本并非凭空而论“道”。
当我们一打开郭店楚简本《老子》,立即便会发现,其开篇即与帛书本及通行本迥异,其起首曰: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伪弃诈,民复孝慈。
三言以为辨不足,或令之,或呼属:视素保朴,少私寡欲。
显而易见,老子针对“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而诸侯相兼”的混乱局面,力主“绝智弃辩”“绝巧弃利”“绝伪弃诈”,以恢复和建立“民利百倍”“盗贼亡有”“民复孝慈”的和谐社会。
老子》道论浅析
老子》道论浅析老子之道先天地而生,具有至上性和先存性,包揽宇宙,是万物之母。
《老子》第一章就讲“道可道,非常道”。
“道”不能被描述,不能被感知,但却使万物得到滋养,使万物得到成熟。
道是看不见摸不着,不能被我们的感官所感知,是由物混成为一的,是恍惚的。
如果道可以被感知,就是被限定了,恰恰相反,道具有不可限定性。
道虽然不可感知,但也是有迹可循,老子希望可以通过探寻前代的历史发展进程,把握上古三代的存亡之道,从而可以对现实社会和人的思想作出深刻反思,这就是道的意义。
文章对先秦典籍中的“道”进行梳理、揭示“道”的涵义和规律、进而探讨老子的理想社会从而提出“道”对于建立社会秩序的几点建议。
一、道的规律道是众多矛盾的集合,包含着正反、虚实、有无等相互独立、相互依存的方面。
事物的两面性是相互转化的,没有一直守势的一方,也没有一直处于劣势的一方。
道的规律性就事物相矛盾的两面相互对立、相互转化又相互依存。
1. 物极必反《老子》认为事物发展到最强盛的时候就会开始走向相反的方向,这就是物极必反。
事物的发展达到极限和顶峰的顶点也就是衰落的转折点。
老子认为没有永恒的优势或者劣势,两种势态之间是有一个极点的,超过极点之后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老子看到了歙张、弱强、废兴、取与柔弱、刚强之间的转化,并据此提出了防止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方法,就是守虚、守柔、守辱、守雌。
2.虚实相资所有物体都是有虚有实,但是我们通常只能看到物体实的部分,只关注有型、有质的部位而忽略了空存在的意义。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孔洞、中空、缝隙这些空的部分,器具才发挥了它的作用。
万物都是虚实结合,有无相生,这就是《老子》一书中所阐发的哲理。
二、道与社会秩序的建立老子认为人和自然界都是由道产生的,并且遵循道的规律而生成发展。
但是人在生存发展中不断地加入有为的因素,使其发展之道不断改变,最终偏离了自然之道,导致一个无欲、恬静、质朴、纯真的社会变成了欲望流行、阴谋盛行、战争不断的社会。
老子道论浅析
老子道论浅析摘要:“道”从原始的“道路”、“引导”意义开始,经历了从本源的“道”到形上学“道”的回归的曲折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宇宙、对社会、对人生的不同认识和思考。
作为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和范畴,“道”既是最真实的存在,也是最普遍的规律。
它是超感性的本体存在,是万物之根本、宇宙之大全、世界之总原理。
老子“道”的思想对于我国历代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与影响作用。
本文对老子“道”的释义和内涵进行了解读,并试分析了老子“道”的理想的社会模式。
关键词:道自然无为小国寡民老子思想博大精深,其所著的《老子》即《道德经》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称为《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得不失德,是以无德”,人称《德经》。
《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讲述了阴阳变幻的微妙;《德经》说的是处世方略,道出了人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视之道。
《老子》虽然全书只有五千言,但是对“道”进行了反复说明,提到了七十多次。
可见,“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道”的内在涵义最初“道”的含义是具体的道路、途径,《说文》曰:“道,所行道也,一达谓之道。
”到春秋后期,“道”有了方法、原则、规律的意思,人们借用道路之“道”来指天体运行的轨道和人事的法则。
郑国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天道”,即指天体运行的轨道,“人道”,指人事遵循的法则。
这时的“道”已经有了哲学的意味,为“道”转化为最高的哲学范畴透露了一些先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在开篇第一章就提出其哲学的中心范畴。
那么何谓“道”呢?老子将“道”的概念进行了改造和提升,除了部分保存“道”的原始直朴的含义外,还被赋予了一个更重要的独特新意,他认为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本凭借和最终依据、物之所以为物的“所以然者”。
老子的道论文 (1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老子的道论文篇一:老子的道论文浅析老子的道“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 是老子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核心和逻辑起点。
老子所说的“道”是既超越又内在于一切形下之物及社会人生的形而上的存在本体和价值本体, 它的实质是矛盾法则或对立统一规律。
一,何为老子的道道是老子一切思想的核心,他的所有理论都是建立在道的基础上。
道的本意是道路为人所行走。
后来它不仅指人行走的道路而且也指事物存在和发展运行的道路。
因此,道常常被理解为万物的本性和规律等,而道作用于人生则体现为生活准则。
“道”不是物质性实体, 而是形而上的实体。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周易· 系辞上传》)。
无论是道家之“道” , 还是儒家之“道” , 都是在形而上即超越于具体事物之上的意义上讲的。
认为道是物质性实体的,主要是根据《老子》中有“有物混成”、“道之为物”以及“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等文句。
但是,“物”并不等于物质性的实体, “物”只是表明它的客观性或实有性, 而一切具有客观性实际内容的非物质性实体也是“物”。
《老子》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其真,其中有信。
这个实有的存在体,在这个宇宙是唯一的、绝对的,它的本身是永久常存,不会随着外物的变化而消失,也不会因外在的力量而改变,但同时它不是固定不变的,道本身是不断地变动着的,道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
由于道是运动变化的,而运动变化是有着自身的规律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切运动无不遵循道的规律。
因此道是生活准则。
形而上的道落实到生活层面就成为人类生活的方式和处事的方法,这个作用于人生的道称之为德,从而作为人们的生活准则。
老子人生哲学论文5800字_老子人生哲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老子人生哲学论文5800字_老子人生哲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老子人生哲学论文5800字(一):老子“尊道贵德”人生哲学思想探析论文[摘要]“尊道贵德”是老子人生哲学的核心价值。
“道”“德”内在于生命,展示于人生历程。
道德不仅是人生由来的依据,也是人生践履的法则。
“尊道贵德”,一方面需要认清每一生命的性德,做到顺遂本性;另一方面应持守俭约之德,做到“见素抱朴”,回溯生命本源之道,也就是在贵德中尊道,在尊道中贵德。
这一哲学思想对现世之人生模式选择与人生幸福获取亦不乏借鉴意义。
[关键词]老子;“尊道贵德”;人生准则;人生模式;当代价值①“地”据高明撰《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48页改定。
②“国”据高明撰《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51页和翟仁义著《荆门郭店楚简〈老子〉研究》(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1页《老子C》第一组改定。
老子(约公元前571至公元前478年),姓李,名耳,字伯阳,亦名老聃,春秋末年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中国道家哲学的重要代表,其代表作《老子》,亦称《道德经》。
道家以其论“道”述“德”而见长,故又被称为“道德家”。
道家所谓“道”“德”,蕴含浓郁的生命气息,有其特定的生命内涵。
“尊道贵德”既是《道德经》的重要论题,又凝聚着老子人生哲学的核心价值。
即使是在科技昌明的今天,这一价值对于世人践行合理的生活方式、获取人生幸福仍不乏借鉴意义。
一、“道”“德”与人生老子之学不离现实人生,并以“道”“德”与生命直接关联。
老子论“道”多从生成论言起,如《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①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国②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P65-66)“道”是浑然一体的本根存在,虽然无形无名,却先于天地而在存,不妨称之为天地万物之母,此即宇宙万物之源。
老子的哲学道的思辨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思想主要记录在《道德经》一书中,其中对“道”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辨。
老子的“道”是宇宙间最根本、最高的存在和规律,它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现象,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
“道”的本质很难用语言来准确描述,因为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而是宇宙万物生成与变化的根本原因和内在动力。
老子关于“道”的思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道的本体论:老子认为“道”是无名无形、无始无终的存在,是宇宙万物的源头和归宿。
它既是实体又是过程,既是创造者又是被创造者。
2. 道的辩证法:老子主张“反者道之动”,即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充满了矛盾对立面的相互转化。
他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没有绝对的好坏、美丑、善恶之分,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3. 道的伦理观:老子提倡顺应自然,以柔克刚,反对强权和暴力。
他强调“上善若水”,推崇谦逊、包容、柔和等美德。
4. 道的人生观:老子认为人应效仿“道”的特性,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避免过度的欲望和执着。
通过“知止不殆”,人们可以达到一种超脱的状态,从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
5. 道的政治观: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认为统治者应该遵循“道”的原则,不强加自己的意志于人民之上,而是让人民按照自然的法则生活。
总的来说,老子的“道”是对宇宙真理的一种深刻洞察,是一种充满智慧和哲理的思辨体系。
他的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的人生哲学论文2200字_老子的人生哲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老子的人生哲学论文2200字_老子的人生哲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老子的人生哲学论文2200字(一):简述老子的人生哲学论文摘要:老子具有丰富的人生哲学思想,本文拟从“人生哲学之依据”及“人生哲学之落实”两方面对其做简单分析。
关键词:老子人生哲学“道”“无为”“处下”简单说来,凡探讨人生天地间,根本做人之道的学问,便是人生哲学。
人生哲学的目的在于寻求“关于人生之道理”。
具体言之,“关于人生之道理”至少应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1.此道理为何,其依据何在;2.此道理如何在人生中得以落实。
本文拟由此两方面入手,对老子的人生哲学做一简单分析。
一、“道”:老子人生哲学之依据“道”在老子哲学体系中具有多重意蕴。
同时,加之解释者持有不同的学术立场,各家对“道”的理解“见仁见智”。
但其中有一点是公认的,即“道”是老子哲学体系中的最高范畴。
(一)老子认为“道”生万物。
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四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第二十五章)这是说:有一个存有者(道),它先于整体存在(先天地生),天地皆由之而生(“似万物之宗”“可以为天下母”)。
正因其先天地而生,所以“不知其名”;正因其作用之无限广大,是至高、至大的存在,所以只能用“不盈”“渊兮”“湛兮”等词语加以描绘。
此处,虽然由于“道”本身的不可言说性,老子尚无法对其进行明确的界说,但结合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及第六章“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我们可以明确肯定:“道”不仅是一种“理”的存在,更是一种类似于“母”的“物”的存在。
它不仅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而且天地万物皆由其创造。
(二)老子认为“道”范畴万有。
在老子看来“道”既是万物之始源,同时又是万物发展变化的最后依据。
对于“道”的规律性和必然性,老子用“常”来表示。
老子的生命哲学分析-东方哲学论文-哲学论文
老子的生命哲学分析-东方哲学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人之生存是人类社会伊始之初的课题,探究人之生命的本源、意义、价值与目的是人类永恒的人文关怀。
老子哲学包含着深厚的关于人之生存的思想内容与精神意蕴,因此以人的生存问题为主线来审视老子的思想是符合老子思想本身的品性与特质的.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即生命之根---道、德生存之方---自然、守雌生命之境---玄鉴、归根来分析老子的生命哲学。
一、生命之根---道德生命起源于何处?这个问题历来是哲学家特别是中国哲学家所关注的问题。
先秦时期,儒、道俱是时之显学,二者对于生命的关注以及所作出的完全不同的理论阐释凸显了两种不同的思想范式与思维路向.对比先秦儒道两家,可以看出儒家对于生命的关注主要在于对于生命过程的渐趋完善以至内圣外王之境;而在道家看来,生命是由于禀赋了道而生化的,生命的过程就是遵道而为,损之又损以至无为,生命的境界就是回归于道体.可以说,儒家观照的是一种人文生命,所追求的是文质彬彬圣贤气象;而道家则主张一种人本生命,追求一种自然无为的本然人格。
与儒家三年免于父母之怀的人文阐释不同,老子对于生命的根源作出了形而上的解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自无中生出冲虚之气,冲虚之气生阴生阳,分而为二,阴阳二气合冲虚一气为三.万物皆以三者而生,其生也,反负阴,前抱阳,而冲气在中,阴阳适均而不偏胜以之为和.[1] 62于此而知,生命是由阴阳二气冲虚为和而生化的,阴阳二气又禀道而生,所以生命之源本于道,万事万物都是依道而生的。
那么什么是道?作为生命本源的道体是怎样的?老子之道,笔者认为可概括为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作规律讲,即万事万物必由之道,又有形而上与形而下之分。
形上之道,即宇宙之本源的玄远之道,无之为本的超验之道;形下之道,即器用层面的规则,即老子对、社会、人生所作出的体现道体的道之用.另一种意义上的道可作元气讲,即阴阳二气冲虚和融的世界元初之气,是万事万物生化之根本,万物得一而生、而清、而明,一即道,即元气,无之将覆灭。
从场有哲学“根身性相学”看《老子》的“道”论
Th e St u d y o n“ Ta o ’ ’The o r y o f Ln D— t z u Ba s e d o n t h e I d e a o f“ Bo d y。Na t u r e a nd Phe no me n o n" o f t he Fi e l d— Be i ng Ph i l o s o ph y
A k场 有 哲 学 “ 根 身 - I 生术 目 学 " 看 老 子 的 “ 道 "论
刘 学 智
( 陕西师范大学 哲学 系, 陕西 西安 7 1 0 0 6 2 )
[ 摘 要 ]场 有 哲 学 体 系 中有 两个 重要 的概 念 即“ 相 对 相 关性 ” 和 以此为 方法的“ 根 身性 相 学 ” 。“ 相 对 相 关性 ” 是场有哲学的场性 , 非实体主义是其基本的特征 ; “ 根 身性 相 学” 是“ 泰 古人 自我反 省 其 根 身 ( 肉体 形 躯 ) 生 长 变 化 的 基 本 情 状 和 性 相 的 学 问” , 人 的 意 义世 界 正是 通过 其“ 形 上 姿 态” 得 以开 显 的 。“ 道” 是“ 无相的 实有” , 是人 类经验 的 原始混沌 , 从足 、 从首 , 故“ 道” 的原始意义是会直立行走 、 会 说话 、 会 思 想 的 人 。道 体 是 有 与 无 、 蕴 与徼 一 体 之 两 面 ; 有无 、 蕴徼 、 始德和元德等 , 都 是 超 切 的 关 系 。从 上 述 关 系和 特 征 切 入 , “ 道” 与“ 无” “ 有” 、 “ 道” 与“ 一” 、 “ 道” 与“ 德” 等 关 系及 诸 多命 题 都 可 以得 到 比较 合 理 的 解 释 。 从 这 些 方 面 把 握 老 子 的 道 论 , 不仅 能 重 新 认 识 和 发 现 老 子 , 且 能 更 准 确 地 把 握 中 国哲 学 不 同 于 西 方 哲 学 的 特 点 。 [ 关 键 词 ]场 有 哲 学 ; 老子 ; 根 身性 相 学 ; 道 论 [ 中 图 分 类 号 ]B 2 2 3 . 1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 章 编 号 ]1 0 O 8 —1 7 6 3 ( 2 0 1 3 ) O 2 一O O 1 4 一O 5
浅谈老子之道.doc
浅谈老子之道“每一文化都有它的中坚思想,每一中坚思想有它的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
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
所谓行道、修道、得道,都是以道谓最终的目标。
不道之道,各家所欲言而不能尽的道,国人对之油然而生景仰之心的道,万事万物之所不得不由,不得不依,不得不归的道才是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
”哲学意义上的“道”指一种概念或范畴,可以指宇宙的本源,可以指物质性的存在,也可以指事物发展的规律,还可以指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
“道”是可识的,识“道”是必要的。
这种可识性和必要性其实正是我们研究老子“道”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一、从词源上来分析“道”的本意道就是道路。
最早路在水边,因为原始人每天都要水边饮水或取水,那时人们都是光脚板踩在沙地上,脚上又常带着水,所以很容易就踩出一条光溜溜的像“刀”一样的东西,原始人把这种脚踩出来的“刀”叫做“刀”,也就是“道”了。
“道”是“刀”的谐音,在甲骨文里“道”原本写成“刀”。
原始人把“道”比喻成“刀”是很形象、很有意思的,从那以后,人们就一直行走在“刀”上。
道是路人。
路人才出了道路,我们一看见道路就知道这里有人。
对于开路者来说,道路即路人。
所谓“路人”并不只是“过客”,“过客”是引申出来的意思。
而愿意是“开路的人”与“正在行走的人”。
道就是走路的方法。
路教会了人走路,人使路成为了路。
地上路有通衢,有歧路,有大路,有小路,有暂时的路,有永远的路。
所有的路都有弯曲起伏,那么人就要用弯曲起伏的方法来走路,到也要尽可能走直线。
人不应该被路引向远方,人应该把路引到近处。
道就是“到达”。
任何道都有起始与终结,按道(方法)走道(道路)的人很快到达。
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道(路人),就是通向自身。
二、从涵义上来分析“道”的性质(1)道可道,非常道前一个道指道路,中间一个道指行走,最后一个道指方法。
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是:道路可以行走,但不是通常的走法。
常道指一般的方法,非常道指不一般的方法,即异常的方法、特殊的方法、独特的方法。
《老子》之“身”的哲学研究
《老子》之“身”的哲学研究《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部经典之作,被视为道家思想的代表之一、其哲学思想以“道”的概念为核心,而“身”在《老子》中被赋予一种自然与虚无的意味。
本文将对《老子》中关于“身”的哲学研究展开,探讨其哲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首先,《老子》中将“身”与“道”进行了对应关系的设定,认为人体是“身”而“形”的集合体,而“身”则表现出自然和虚无的特点。
老子认为,“身”的自然状态是按照自然规律运行的,它无为而无不为,它自然而然,无需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
因此,“身”在《老子》中体现了一种顺其自然的理念,主张人应放下执着,顺其自然地与大道相合,以达到真正的自由与和谐。
其次,《老子》中“身”的哲学意义体现在透过对“身”和“道”的关系的思考,探讨了人体与宇宙的关联。
老子认为,人类身体是宇宙万物的微观体现,而宇宙则是人体的宏观。
因此,人类身体与宇宙之间存在着微观与宏观的和谐性,而通过顺应自然规律,人体可以与宇宙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
这种观点也体现了哲学中的整体观念,认为人体与宇宙是统一的整体,具有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对于个体的追求也是有所谈及的。
老子认为,尽管人体与宇宙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但个体身体也具有独立的自主性。
个体的自我意识可以通过修炼和追寻真理来提升自己的思维境界和人生境界。
这种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的个体主义思想,在尊重整体的前提下,鼓励每个个体发挥自己的独特性,发展自己的潜能。
总的来说,《老子》中关于“身”的哲学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通过将“身”与“道”相对应,强调了人应该顺其自然地与大道相合,以达到真正的自由与和谐;其次,通过探讨人体与宇宙的关联,强调了人体与宇宙之间的微观与宏观的和谐性;最后,通过对个体身体的探讨,强调了个体自主性的重要性。
这些思想在今天的社会中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面对现代社会的竞争和压力,人们常常感到迷茫和困惑,但如果能够从《老子》中吸取教益,也许可以找到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老子的“道”论
老子的“道”论
关于“道”,还是得到老子的《道德经》里去找答案,老子的道论至少含盖三个方面的意思
1.宇宙万物的生成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即道生无极,无极生阴阳太极,阴阳两仪生天地人三才,由三才产生万事万物。
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而产生的,气冲阴阳而调和(就有了生机和活力)。
这段话揭示了大道产生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过程。
2.本体论: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寞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即有物质混合而成,它产生于天地之前,寂寞地生存着,周而复始地旋转而不停止,它可以作为天下万物之母。
这段话揭示了先天地而存在,自本自根的混元道气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根本。
说明道是客观存在,并非老子虚构的概念(并非如任继愈等所谓的专家闭门造车所的理解)关于这个问题,没有实修过《道德经》的人没法切身体会的。
只有打坐念诵道德经,才能进入虚无的自然状态,去观察大道的奥妙!!才会有“原来老子说的是这么回事”的感悟!!
3.价值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即人要效法大地,地要依法于天,天要服从大道,大道效法本身自然。
既然大道是产生万事万物的原动力,那么万事万物就必须依法于大道,“唯道是从”、“尊道贵德”。
简而言之,〈道德经〉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根本,也是世界大同的指导书!(真水无香)。
从场有哲学“根身性相学”看《老子》的“道”论
从场有哲学“根身性相学”看《老子》的“道”论作者:刘学智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2期[摘要] 场有哲学体系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即“相对相关性”和以此为方法的“根身性相学”。
“相对相关性”是场有哲学的场性,非实体主义是其基本的特征;“根身性相学”是“泰古人自我反省其根身(肉体形躯)生长变化的基本情状和性相的学问”,人的意义世界正是通过其“形上姿态”得以开显的。
“道”是“无相的实有”,是人类经验的原始混沌,从足、从首,故“道”的原始意义是会直立行走、会说话、会思想的人。
道体是有与无、蕴与徼一体之两面;有无、蕴徼、始德和元德等,都是超切的关系。
从上述关系和特征切入,“道”与“无”“有”、“道”与“一”、“道”与“德”等关系及诸多命题都可以得到比较合理的解释。
从这些方面把握老子的道论,不仅能重新认识和发现老子,且能更准确地把握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特点。
[关键词] 场有哲学;老子;根身性相学;道论[中图分类号] B2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3)02—0014—05唐力权先生建立的场有哲学体系以及从场有哲学视角给《道德经》的解读,给我们的心灵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许多曾经困惑的问题在这里多能得到比较合理的解释,特别是在理解老子道论问题上,每每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重要的还在于,这一理论不仅对我们解读《道德经》有很大的启示,而且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根本特点。
唐先生在《周易与怀特海之间》一书中,奠定了场有哲学的基础。
其所说“场有”,就是“依场而有”的意思,即一切事物都是场的存在。
在其场有哲学的体系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这就是“相对相关性”和以此为方法的“根身性相学”。
相对相关性在场有哲学中,是指没有绝对的“一”,也没有绝对的“多”;没有绝对的主体,也没有绝对的客体,所有相对的两极都是互为依存而非独立的存在。
从“相对相关性”说,“场”就是依事物的相对相关性而存在的,亦即“场”就是事物相对相关性之“所在”。
老子道论的内涵与理解
老子道论的内涵与理解本文以老子“道”的辨析作为全文的出发点,从“道”的宇宙论、本体论、价值论、修身论四个方面阐述老子道论的基本内涵,从而展示“道”的形而上视域。
标签:老子道道论“道”是中国哲学最高概念,它涵义幽深,包罗万有,揭示出一种无限的、生生不息的、本质的存在。
它地位崇高,无可超越;可体而不可说,可求而不可离;自古至今,其名不去。
中国哲学以“道”作为最高概念,所以谈到中国哲学就不能不论“道”,发扬中国哲学的精神就不能不体悟“道”。
老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两千多年来,老子哲学对中华民族哲学思想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道”作为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老子哲学的核心和起点,他的整个哲学体系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而展开的,因此可以说,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哲学第一枝鲜艳的花朵。
老子的经典著作《老子》中所有的“道”字,符号形式虽然是相同的,但在不同章句的文字脉络中,却有着不同的哲学意涵。
有些章句中,“道”是指形而上的实存者;有些章句中,“道”是指一种规律;有些章句中,“道”是指是指一种准则、指标或典范。
因而,同样是论“道”,而哲学意涵却不尽相同。
但总体来说,在老子的道论中,他是把宇宙论、本体论、价值论、修身论合在一起探讨的。
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于此,老子的宇宙发生论基本模式便奠定了。
他说:“道者,万物之奥。
”(《道德经》第六十二章)“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由之,老子的本体论而具雏形。
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在此,老子以“道”为核心的价值论表露无疑。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由此,阐释了老子完善自我的修身论观念。
下面分别加以解说。
一、“道”的宇宙论古代中国人朴实地认为天地万物来源于一种混沌不分的原始状态,原始世界的逐渐分化才得以形成各种事物和现象。
(多媒体)老子的“道本体论
老子的“道本体论”和辩证法思想“道本体论”和辩证法思想是老子《道德经》的立论基础。
在中国思想史上,老子不仅最先明确抽象出“道”这一大体范围,而且最先较为全面地论述了道的辩证法思想。
一、道本体论(一)道的本性——天地万物的总本源和总规律一章总论道,可道,超级道。
名,可名,超级名。
无名,万物之始;出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1)道、常名、一、大、玄,在老子《道德经》中,都是指“道”,但其余的名称都是对“道”的本质属性一种界定。
因为一般的“道”是恒久不变的,故称“常道”。
“变”与“常”在中国哲学史中是一对矛盾的范围。
咱们说“道”是常住不变的,是指它所揭露的大体规律是不变的,普遍适用的。
而“道”所揭露的规律实际是万物转变进展的规律,所以,只能说“只有变,才是不变的。
”(2)常名、无名。
常名,即恒常不变的名,也就是道。
相对于叫得出名的具体事物,作为“常名”的“道”指的是普遍的规律和法则,它不囿于某一叫得出名的具体事物,所以,它就是“无名”。
同时,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无象的本质规律性的东西方,因此它是“无名”的。
(3)徼,归、终之意,此处作边界讲。
具体事物的转变存在于必然的时空中,徼,即表示具体事物发生转变的空间边界。
解读:何为道,能够说得出来的,就不是一般的道。
何为名?能够叫得出来的,就不是一般的名。
“无名”是万物的始源;“出名”是万物的母体。
所以,从无形无象的道去观察万物的奥妙,从有形有象的事物去观察具体的转变。
“常有”和“常无”这二者同出于一个始源而有不同的名称,它们所由同出的始源又叫做“玄”,即玄奥而深远。
它玄之又玄,是开启一切奥妙的总门。
解读:何为道,能够说得出来的,就不是一般的道。
何为名?能够叫得出来的,就不是一般的名。
“无名”是万物的始源;“出名”是万物的母体。
所以,从无形无象的道去观察万物的奥妙,从有形有象的事物去观察具体的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场有哲学“根身性相学”看《老子》的“道”论唐力权先生建立的场有哲学体系以及从场有哲学视角给《道德经》的解读,给我们的心灵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许多曾经困惑的问题在这里多能得到比较合理的解释,特别是在理解老子道论问题上,每每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重要的还在于,这一理论不仅对我们解读《道德经》有很大的启示,而且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根本特点。
唐先生在《周易与怀特海之间》一书中,奠定了场有哲学的基础。
其所说“场有”,就是“依场而有”的意思,即一切事物都是场的存在。
在其场有哲学的体系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这就是“相对相关性”和以此为方法的“根身性相学”。
相对相关性在场有哲学中,是指没有绝对的“一”,也没有绝对的“多”;没有绝对的主体,也没有绝对的客体,所有相对的两极都是互为依存而非独立的存在。
从“相对相关性”说, “场”就是依事物的相对相关性而存在的,亦即“场”就是事物相对相关性之“所在”。
相对相关性正是场有哲学的“场性”。
这样,宇宙就是一场有的存在,就是一“创造权能开显之场所”,亦即一个事物的无限相对相关性所在的无限背景和环境。
这样,作为无限场有的宇宙,就是即体即用的:“太极”、“道”、“太一”等,就是场有之本体(场体),而“生生不已”的易道和“一阴一阳之道” 就是场有之用即“场用”,体用一如。
所以中国哲学没有如西方哲学那个可以独立于其他存在物之外的存有即孤立的实体。
我们通常所谓的“实体”,恰是一个与“场有”相反的观念。
也就是说,“场有”是一个非实体的概念。
显然,场有哲学有鲜明的非实体主义特征。
同时,“相对相关性”也表现在场有哲学中的心物”关系方面。
在场有哲学看来,心”不过是依形器而起的场有的灵明作用,没有独立于形器之外的孤立的“心”。
所以在中国哲学里,心性与宇宙永远是打成一片的,“心性境界与场有宇宙之超切圆融,正是中国形上思维的特色。
” [1] ( P162) 所以,那种二元对立的思维不符合中国哲学的思维特点,故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唯物与唯心的对立。
这一点对于我们探讨老子的“道”论很有启示。
以往曾经发生过的关于老子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以及“道”是物质实体还是精神实体的争论,从场有哲学来看都是没有意义的。
场有哲学在探讨哲学存在论时,回到了人的经验源头,发掘和重建了泰古哲学的“根身性相学”。
所谓“根身性相学”,就是“泰古人自我反省其根身 (肉体形躯) 生长变化的基本情状和性相的学问” [1] ( P)。
“根身”,就是我们这具能直立行走的身躯。
而这个“根身”又是承受和承担其意义世界的“形上,离开我们这具“诚曲能明”的肉体或身躯,就没有承义体身”人)可言。
所以,泰古人的哲学都是以人的“根身”为出发点的,即“以根身而起念”的。
也就是说,人类精神生命的“形上姿态”正是凭借这具能直立行走的形躯而支撑起来的。
或者说,意义世界就是依沿着这具“根身”的灵明与“作茧”而开显的,亦即意义世界是通过人的“形上姿态”得以开显的。
从意义世界 的承担者来说,唐先生又提出“道身”的概念, “道身”即是人 的精神生命。
人的意义世界就是通过“道身”而开显的。
但是, 作为精神生命的“道身”绝非是与“根身”对立的,而是与之“相离相即”的。
这种“相离相即”的关系,唐先生称为“超说明了许多看似对立的物事而实际上又是同一的, 他们是既超越而又依存的关系。
以此来分析“道身”与“根身”、“形上”与 “形下”等等概念之间的关系, 就可以深入认识他们之间在本质 上不是对立而是相对相关的。
例如,“道身”与“根身”的“超 切”:一方面,“道身”是人的精神生命,人的意义世界通过精 神生命而开显,但精神生命是不能离开“根身”即肉体生命的;另一方面,人的精神生命又反过来影响肉体生命。
“道身”起于 “根身”而又超越“根身”,二者是“相离相即”的“超切”关系。
这种“超切循环”对于把握中国哲学“身心不二”、 一如”的特点非常有意义, 或者说,它深刻揭示了中国哲学“身 心不二”、“体用一如”的特点。
从根身性相性来说,场有哲学对老子的“道”论做了新的诠 释。
唐先生认为,“道”的泰古原义就是走路说话的人在自己广 义的行为中所能体验到的一切。
人类的一切经验都是通过这一最 原始的行为开显出来的。
这种广义的行为包括一切物理的、 生理的和心理的各个层面的活动作用。
从存在论意义上说,存在正是 这一广义行为的开显。
这样,“道论”就可以视为中国哲学的存 在论。
从其是活动作用的开显的意义上,我们不难发现,场有哲 学中的“道”是非实体主义的。
如果我们从场有哲学“根身性相 学”的视角来管窥《老子》的道论,也许更会加深这种看法。
其一,关于“道体”。
“道”,通常的诠释主要是指宇宙万 物的本原,它是实存之道、实体之道。
《老子》二十一章说,“道 之为物,惟恍惟切”。
“超切”是唐先生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形象地“体用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以阅众甫。
”我们以往的解释,“道”虽无形无象但却是真实存在的实体,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这一解释的困难在于,作为外在实体的“道”如何化生万物?如果说它是一物质性实体, 则无法说明世界的生成及其多样性;如果说它是精神性的实体, 则有将其神化之可能。
后来黄老之学和汉代学者为了圆融其说,将“道”解释为“精气”或“元气”,用无相而实有的气来说明世界万物的本原和生成,这则与场有哲学的“场体”的概念非常接近。
在场有哲学看来,“道”是人类经验的原始混沌,从足、从首。
“足”表征其为直立行走的人;“首”为有眼、耳、鼻、口的人之头部,其表征人有视觉、听觉、言说、呼吸等功能。
故“道”的原始意义是会直立行走、会说话、会思想的人。
“道体” 就是“场体”。
《老子》二十一章所说的“惟恍惟惚”的道体或场体,就是原始混沌的相状。
也就是说,这个在原始混沌中所开显的“道”,是一个“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真实。
用场有哲 学的话说,这叫“无相而实有”,即无分别相的真实存在,场的 实有。
这个无相而实有的“道”, 用《老子》的话说,是不可道、 不可名的:“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即通常的名 言所指向的都是有分别相的真实, 而“常道”却是一个无分别相 的真实。
而有分别相的名言无法把握无分别相的真实。
当然,无 分别相不是绝对的无相,也不是绝对的不可言说。
所以《老子》 二十五章又说:“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道”是场有经验的原始混沌,是无相的实有,其所以“不 可名”,是因为人的原始经验乃是“模糊一片的纯粹感觉绵 延”,即“无名之朴”,所以它不能用分别语言来名状和解释。
不能用分别语言言说,不等于不能言说,场有就是一种言说的方式。
唐先生认为,如果认为这个道是超越一切言说的,“乃是一 个很大的误解。
” [ 1 ] ( P 1 68)在《老子》中 以往注家对“大”的解释似都不得要领,王先谦已看到这一点, 他说此“大”字“漫漶不明”。
陈鼓应释“大,形容‘道'的没有边际,无所不包” [2] ( P165),这是一般较认可的解释。
但 从场有哲学根身性相学来说, 答案则迥然不同。
“大”仍是直立 的人的身躯,是直立行走、会说话、会思想的人,是“根身”,与“道”是同义的。
所以《老子》称“道”为“大”是十分顺理老子》道论中一对重要的对应范畴。
在《老子》中,“道”与道”亦称为“大”。
成章的。
其二,关于“无”与“有”。
“无”与“有”是无”“有”的关系相当模糊。
“道”有时指称的是“无”,有时则含统有与无。
以“无”称“道”在《老子》中不乏其例。
四十二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楚简本作“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
”楚简整理者认为“生于无”前脱“有”字。
其实,简本之义亦可通。
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里所谓“有”是指有形有名的天地,“无”则指道”。
认为具体的宇宙万物由天地(有)产生,而天地产生于无形无名的“道”。
故历代注家常释“道”为“无”。
如:唐李荣说:“无者,道也。
” (《道德真经经注》)近人徐绍桢亦说:综八十一章之旨,不离一‘无'字,‘无'即‘道'也。
”(《道德经述义》)王明在《论老聃》中说得明白:“道体现着‘无','无’是道的同义语。
”[3] (P15)不过,《老子》一章又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庄子•天下》述老聃学说为“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太一”即统摄有无之道,这是以“有无统一”释道的最早范例。
历代注家也常释道”为有与无的统一。
宋王安石说:“‘两者',有无之道,而同出于道也。
世之学者,常以‘无'为精,以‘有'为粗,不知二者皆出于道,故云‘同谓之玄'。
”(《老子注》)对于道是指称“无”还是“有”的争论早有人注意到。
晋人孙盛在《老子疑问反讯》中说:“三者不可致诘,混然为一,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无物之象是谓恍惚。
下章云:道之为物,惟恍与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此二章或言无物,或言有物,先有所不宜者也。
”总之,说明道与有、无的关系,一直是含混不清的,所以常为历代注家所困惑。
不过,从场有哲学的视角来看,问题就会豁然开朗。
场有哲学认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此“无”即“无有”,是相对于有而取义的。
“有”是天地分判以后的形色宇宙和意义世界,即由名位分判与权力结构所决定的“有有之邦”。
“无有”不是绝对的“无”,而是“生生之流与无名之朴”的“始有”,借佛教的词来说就是“妙有”。
此“妙有”是“无间无碍,自然成化”的,于是在《老子》中又有了“妙”与“徼” 的相对相关。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从“无”处观“常道”,即离开名位语言和权力结构的“有有之邦”,才能体会到“常道”之“无间无碍,自然成化”的“妙”;而从“常有”(形色宇宙和意义世界)处观其“常道”,只能观其“徼”,即人可以经验到的一切(如“有有之邦”)。
这样在《老子》中,就形成了两个系列的概念:“道始”语言,即体察常道“无”的语言系列:无、无有、无名、无名之朴、天下之始、妙;“道本”语言:有、有名、玄牝、天下母、万物之母、徼。
而“妙无”与“徼有”(道始与道本)正是“常道”道体生生之流一体者是一种超切的关系而非绝对对立,所以《老子》说:之两面,“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在这里,“道始” “无间无碍、自然成化”而难以名状;“道本”也玄妙莫测,难以言诠。
故二者“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场有哲学对无与有的解释,非常顺暢,许多矛盾也就得以消解。
“一”为“天下始”,与《老子》一章“无,名天地之始”相较,“无”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