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中国外交战略的神来之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带一路”:中国外交战略的神来之笔
——写在2015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召开之前
朱毛斋
随着3月31日申请期限临近,3月12日,英国向中方正式提交了作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的确认函。3月17日,法国、意大利和德国也表示同意加入亚投行,这是以中国两会为节点“一带一路”的最新进展。在博鳌亚洲论坛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2015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将在3月26~29日举行。而媒体透出,在此前后,一份“一带一路”规划有可能很快公布,总计几百重大项目的清单有可能亮相,包括铁路、公路、能源、信息、产业园区等。3月27日,香港特首梁振英也到博鳌,就“一带一路”和香港机遇发表演讲。今年的博鳌论坛主题为“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将成为重点话题。作为中国第二步现代化阶段的经济外交战略,“一带一路”信息在早春时节如此密集绽开,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
“中国外交的关键词是‘一个重点、两条主线’,以全面推进‘一带一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与各国的政策沟通;同时做好和平与发展作为两条主线。”这是3月8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外交部部长王毅强调的声音。“‘一带一路’是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这是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在福建泉州举行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高峰论坛的呼应。上周二,敏锐的深圳商报发表评论员江风扬的独家评论:《亚洲国家更需要“一带一路”》。
有位专家告诉记者,早在2013年3月23~24日,他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世界第五届中国学论坛。两年前的一个观察焦点是,经历了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已完成第一步现代化,进入第二步现代化的发展阶段。面对发展中的内外部问题,历史上确实也从没有哪个大国走过的路是和平崛起,中国怎么办?十八大后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外交战略是什么?如今,“一带一路”从提出到亚投行被付诸实施,“一带一路”已然成为新时期,最耀眼的中国外交发展战略的一个神来之笔。
发展与新常态期
对称的外交战略
诞生于全球化时代,“一带一路”是开放合作的产物,而非一个大国的地缘政治工具。中国推进“一带一路”,给出的信息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尊重各国的自主选择。“一带一路”绝非一家独奏曲,而是各方参与的交响乐,“一带一路”想要达到的目标是合作共赢。
在记者会上,作为官方的代表外交部长王毅告诉中外记者,在推进“一带一路”过程中,中方将注重照顾各方舒适度,注重保持透明和开放,注重与各国的发展战略相互对接。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说,“一带一路”作为中国的倡议、中国的方案,它并不是排他的,而是一个包容开放的合作建议,秉承着开放、包容的原则,凡是有意愿参与这一合作的国家、地区、区域组织和国际组织,都可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参与进来。
为此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主席韩方明。中国目前经济增速放
缓,进入主动换挡、布局有质量发展的新常态时期,经济转型急需要外部的资源,也需要外部的市场,因此需要非常有效的、与经济发展战略对称的外交战略。
韩方明认为,“一带一路”将构建中国外交战略新布局。“‘一带一路’是对外开放战略的重大决策,它至少在新时期外交上,可以发挥政策统筹落实的重点作用。‘一带一路’的执行主体,涉及国内外的政府、各部门、地方、企业和人员,我国在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战略规划、政策落实等方面,均需更合理完善的统筹,协调内外两个大局,成为周边外交工作的重点和主要抓手。”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3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名家午餐会上,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CCG主席龙永图表示,从中国加入WTO到“一带一路”思想的提出,到今天“一带一路”思想的启动,中国从一个不断接纳世界、参与世界游戏规则的国家,变成一个需要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声音的国家,一个从资本到产能到人才各方面都需要走出去的国家。从入世到“一带一路”思想的践行,是一个大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全国政协前发言人、CCG顾问吴建民提出,“一带一路”涉及44亿人口,65个国家,是中国外交史上空前的战略性倡议,实现一带一路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联合世界三大中心,即动荡、冲突的中东、北非,国际金融危机中心欧洲,经济增长中心东亚,“一带一路”政策可以为亚洲经济增长提供持久动力。
与“马歇尔计划”
没有可比性
自从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之后,“一带一路”就被西方媒体和一些经济学家比喻为1947年美国实施的“马歇尔计划”。
“‘一带一路’比马歇尔计划古老得多,又年轻得多,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如此说的还是外长王毅。
资料显示,“马歇尔计划”因由时任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将军首先提出而成名,其官方名称是“欧洲复兴计划”。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在1948年4月至1951年底执行期间,美国为战后的西欧国家,提供了包括金融、食品、技术、设备、原材料等多种形式、合计131.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既消化了自身的过剩产能,开拓了新的巨大市场,还锁定了欧洲的后续采购方向,这对帮助西欧国家迅速重建,并恢复经济、刺激出口、确立美元的全球性国际货币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础。
上海市统计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大学经济学院陈新光教授认为,有人将“一带一路”称之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这不仅有违客观实际,也将危害该战略的实施及其效果,必须加以区别。
陈新光指出:“一带一路”战略与“马歇尔计划”本质的根本区别在于:一是实施的背景和对象国不同。二是参与方的角色和地位不同。三是最终目的不同。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不仅
具有经济目的,更具有政治目的。某种意义上,“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的冷战工具,实施有明确的抗衡对象和盟友选择性。它在名义上是帮助欧洲重建经济,但其战略指向很明确,那就是要将西欧纳入美国的全球经济体系,巩固自身全球霸主地位。正如马歇尔所说,该计划的根本目的,是要“提供一个自由制度得以存在的政治社会环境”。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投资对象主要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包括亚洲、非洲和中东欧等国家和地区,比马歇尔计划涵盖的国家和地区更多,范围更广。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出资开展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欢迎任何国家加入,包括与中国有岛屿争端的菲律宾等国家。历史上的古代丝绸之路,是中国与欧、亚、非各国友谊的见证,对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推出“一带一路”战略,目的在于续写古代丝绸之路的新篇章,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继承当年丝绸之路的美好愿景,加速与各国经贸往来,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遵循国际通行合作模式
营造合作环境
在2015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新闻发布会前6天,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曾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发言时说,面对世界环境,中国亟须在对外交往中有针对性地做好增信释疑工作,为“一带一路”战略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和合作氛围。
作为活跃在外交舞台的外交家,周文重的观点发人深思。他说,在政治安全领域,目前正在欧洲和中东愈演愈烈的一些争端,本质上都涉及欧洲和中东地区安全秩序重构和政治边界重划的问题。美国强化美日安全同盟,日本加快推进“国家正常化”,本质上涉及二战后东亚战后秩序调整和重构。在经济领域,国际货币汇率复杂波动、石油价格持续下挫等重大变化,本质上都涉及国际经济金融秩序的结构性重组,并由此牵动全球增长结构、产业结构和资本流动结构发生变化。当前,美国等各大国纷纷加大对国际秩序变革的影响和投入。在此背景下,我国应重视通过“一带一路”合作平台,提出和确立新规则、新模式、新秩序,改革和完善世界贸易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
推行“一带一路”战略面临两大全球性机遇:一是以结构调整为推动力的全球性基础设施投资机遇。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面临既要保增长,又要调结构的双重挑战,因此把解决这两大难题的联结点,放在增加定向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开发建设上,近年来纷纷推出庞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开发规划。这为我国与沿路沿线国家合作,提供了良好机遇和平台。二是以解决FTA (自由贸易协定)碎片化为推动力的自贸区整合机遇。目前,全球各类区域性FTA已达583个,但真正开始实施的只有277个,不足一半。企业实际利用FTA的比率普遍不高。提高FTA的利用率和整合碎片化的FTA体系,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迫切愿望。这种需求是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力抓手。整合沿路沿线现存的各种FTA,将有助于从战略高度出发,打造新型的国际贸易投资合作规则和体制。
“一带一路”涉及沿线多国,要想获得相关国家的认可与配合,就要实现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发展战略对接。察哈尔学会主席韩方明还认为,整个对接的过程,需要把握的原则是“多利益相关方共同受益”。这是国际通行的“多利益相关方”模式,当然也应该是我们遵循的原则。只有让国内外相关的利益方共同受益,才能实现对接式、捆绑式发展。——显然,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