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国外交战略布局
关于新中国以来的外交细说
关于新中国以来的外交细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新中国的外交,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在外交理论上,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在外交实践上,从“一边倒”的倾向发展到走向“一大片”的格局。
一扫旧中国的屈辱外交,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真正独立统一的国家,中国人真正站立起来了。
首先,我先一一列举出新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然后再详细说一下其中几件相对重大的事件。
1949年6月,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1953年,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打开中国外交关系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它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认为是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在外交上不断取得新成就。
抗美援朝的胜利使中国国际威望空前提高,1954年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并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代表团促进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的达成,显示出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1955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国家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介入的国际性会议——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
亚非会议推进中国同亚非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
在亚非会议后的一段时期,中国根据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打破了“一边倒”的外交格局,并初步形成走向全世界的外交格局。
20世纪60年代中国进行援越抗美,继续同美国对抗,中苏关系恶化后,周边国际局势更为紧张。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
第一,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
第二,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第三,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
中国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20世纪7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在外交上支持第三世界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进行反殖反帝反霸斗争,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
论述中国外交布局及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认识
论述中国外交布局及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认识一、中国的外交布局第一,以周边外交为重点。
继2014年中国领导人密集访问周边国家之后,2015年4月20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离开北京,应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总统侯赛因和总理谢里夫邀请,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略周边进一步成为中国塑造全球外交战略格局的重要内容。
从“一带一路”到亚投行、丝路基金等经济合作倡议,都显示出我国致力于同周边及世界各国打造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也显示出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首要地位。
第二、以大国外交为重心。
首先声明,当前中国所言“大国外交”,应当是作为一个大国的外交,这是日益崛起的中国对自身地位和身份、利益与目标,以及应有国际角色的准确判断和应有表达。
早在2013年,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出席第二届世界和平论坛时就发表了题为《探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的演讲,明确提出“在继承新中国外交六十多年形成的大政方针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当代中国正在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
第三、以多边外交为舞台。
2014年,中国主办了两场多边外交峰会,亚信峰会和APEC峰会。
同时中国领导人也参加了包括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等多场多边外交峰会。
中国成功开展多边外交,充分发挥多边峰会外交的统领作用,使多边外交大格局日臻成熟,作用更显重要。
二、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认识2015年3月8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表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十分丰富,比如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坚持履行正确义利观等等。
就当前而言,我认为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合作共赢”。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色就在于“合作”“共赢”和几个坚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关键环节,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是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大决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不断采取新举措,推出新理念,展示新气象,使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更富全球视野、更具中国特色。
全方位外交解读-最新文档
全方位外交解读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巨大飞跃,中国外交取得了长足进步,外交策略日益成熟,外交行动扎实有效,在维护地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上,表现积极主动,成效显著,全方位外交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赏。
中国的全方位外交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全面推进与主要大国关系。
2.巩固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
3.保持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4.积极参与多边外交。
5.在热点和全球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6.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
7.依法全力保护我国海外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
8.积极宣传我国内政外交方针政策。
总而言之,中国的外交不是单向的、非此即彼式的,而是双向、多向的,一句话,对中国而言、对世界而言是全方位的。
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同发达国家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增强交流,合理处理存在的分歧,推动双边关系向稳定健康方向发展。
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传统友谊,扩大务实合作,在国际事务中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和共同利益,共同反对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一、外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外交与内政互为表里。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内政是外交的基础和保证”。
“弱国无外交”等已成为民众的常识。
在中国迅速发展、国内国际都在预言中国崛起的今天,中国外交中的许多问题都不可避免地与内政挂钩,外交与内政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研究现状分析,中国的国际关系学界谈中国崛起,多是从权力政治,或是从国际制度、观念建构等层面分析,很少有人从内政角度谈。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国内政策的实施和相应的成果必然会对外交产生影响。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外对中国模式的研究也就如影随形,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就今天推行的和谐世界理论讲,中国当前要落实和谐世界战略,一要把该战略具体化,针对世界局势,提出一整套的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二是要在国内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及时解决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保障社会主义建设和谐、健康地推进。
当前我国外交的新理念新布局(形式与政策)
当前我国外交的新理念新布局当前我国外交的新理念新布局党的十八大之后,尤其是今年“两会”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外交领域的大手笔一处接着一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这一处处大手笔,凝聚着我们党对中国外交新环境的科学判断,展示了我们党关于中国外交的一系列新理念、新布局,也昭示着中国外交更加恢宏的新未来。
环境是随着时间的转移而变迁的。
环境具有继承性,同时也有变幻性。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伟大进军,也开启了共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崭新征程。
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外交面临的内外环境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这些新的特征也必然对中国外交提出新的要求,从国内看,我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也在持续改善,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各项事业必然得到新的发展,有如此良好的基础,我们一定能够爱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完成“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问题。
我们现在处在改革开放的“深水区”,进入了解决“发展的问题”和解决“发展过程的问题”同步推进的阶段。
从国际看,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世界依然很不安宁,国际环境依旧动荡不安。
基于这样的国内国际环境,我们的外交也应该在站在历史的新的起点上。
一、中国外交的新理念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应环境变化和历史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既契合中国利益又符合世界发展利益、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影响的外交新理念。
撮其要者包括:第一,关于“中国梦”。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
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中处于”首要”地位,中国的周边包括六大“板块”,分别是中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以及西亚与南太平洋的部分地区.可将这六块地区统称为中国的“大周边”。
当前中国周边地区的多个国家政局动荡不定,多个地缘方向滋生乱局,周边不稳趋于常态化、持久化、复杂化与联动化。
周边形势动荡既有自身矛盾错综复杂的“内因”,也有大国角逐与干涉的“外因”。
周边动荡加剧对中国构成诸多严峻挑战,中国应加快制定”大周边战略”.通过积极、有效、妥善应对周边不稳,不仅为自身持续与完全崛起营造更加有利的周边环境,而且也为周边的和平稳定与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应有的重要贡献。
一、周边出现哪些动荡中亚不稳以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异动最为突出。
201 o年4月7日,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发生突变,首都比什凯克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在2005年靠所谓”颜色革命”上台的巴基耶夫政府被一举推翻,以奥通巴耶娃为首的反对派宣布成立临时政府。
巴基耶夫先是逃往南方.后流亡国外。
而临时政府也一直难以有效掌控巴基耶夫具有传统影响的南方地区。
6月10日.吉尔吉斯斯坦南方重镇奥什的吉尔吉斯族与乌兹别克族之间爆发大规模族群骚乱,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大量乌兹别克族难民逃往邻国乌兹别克斯坦避难。
吉临时政府先后向俄罗斯与美国提出求援.但俄罗斯除了加强其在吉军事基地戒备外一直按兵不动。
中国政府展开了大规模的撤侨行动。
6月27日,吉就新宪法举行“全民公决”,新宪法规定吉将由总统制改为议会制,公决获得高票通过。
7月3日.吉临时政府总理奥通巴耶娃宣誓出任”过渡时期”总统,任期到2011年底。
吉议会选举定于2010年1 o月举行,吉政局演变前景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变数。
南亚则有多个国家政局剧烈动荡。
阿富汗首当其>中.巴基斯坦紧随其后。
美国奥巴马政府强力实施“阿富汗——巴基斯坦新战略”.大举增兵阿富汗,对巴基斯坦一再实施越境打恐,引发极端势力与恐怖组织强烈反弹.致使南亚恐怖袭击活动有增无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双刃剑之经济全球化
•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 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会改变, 面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发展中国家在扩大开放时应 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意提高防范和抵 御风险的能力。 • 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本真责任与风险共担的精神, 构建互利合作的多边经济体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 经济秩序,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平等、互惠、共赢、共 存的方向发展。
应对经济全球化
• 从国际来看:
• 1.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 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 2.国际金融危机在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下愈演愈烈, 但经济全球化不会中断,有利于促进共同发展。 • 3.新科技革命方心未艾,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加 快发展的条件更多。 • 4.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我 国提升话语权面临新机遇。
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
• 战略机遇期稍纵即逝,只有紧紧抓住和用好了才有意 义,其关键在于能善于发掘和充分利用一切有利于我 们发展的资源和关系,对内坚持科学发展、对外坚持 和平发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 件大事,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从国际形势 发展变化中紧紧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 良好国际环境。
世界多极化
• 多极化格局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 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也有利于 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但也要清醒地 看到,世界多极化进程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意愿和行动不会 自动放弃,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国际 关系民主化的斗争是艰巨的,各种力量的较量有时甚 至是非常激烈的。要充分估计国际格局发展演变的复 杂性,但更要看到世界多极化向前推进的态势不会改 变。
中国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发展历程
中国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发展历程外交政策是一个国家在与其他国家交往时立场和处事原则,作者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外交政策,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外交政策发展历程和原则(一)中国在处理同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国家的关系中,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许多国家建立和发展了友好合作关系。
发展历程1955年,于万隆会议,中国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五项原则内容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坚决主张一切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出访亚洲、非洲和欧洲14个国家时,提出了中国经济援助的八项原则,把五项原则扩展到经济领域。
1974年,邓小平同志在联大特别会议上再次强调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都应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1988年,邓小平同志又率先明确提出以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
2000年7月6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访问土库曼斯坦期间,就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阐述了中国一贯坚持的四项原则。
原则一、维护和平、反对武力。
二、相互尊重、主权平等。
三、自主选择、求同存异。
四、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五、互不干涉内政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和平。
中国将继续推动世界多极化,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和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安全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2024年从实践角度看中国外交政策
2024年从实践角度看中国外交政策摘要本文档旨在分析2024年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视角,涵盖国际关系理论、国家利益、外交战略及具体行动等方面。
本文将综合运用国际关系理论分析方法,对中国外交政策进行深入解读,为理解中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的外交行为提供参考。
1. 引言2024年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视角,旨在探讨如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国际关系理论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2. 国家利益在外交政策中的体现;3. 外交战略及具体行动分析;4. 对外交政策实践的评价与展望。
2. 国际关系理论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中国外交政策受到多种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主要包括现实主义、建构主义和合作主义。
在现实主义视角下,中国强调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建构主义视角下,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国际秩序变革,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合作主义视角下,中国致力于深化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3. 国家利益在外交政策中的体现国家利益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
2024年,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果:1. 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领土完整;2. 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3.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国际秩序变革;4. 维护国家安全,应对外部干涉和渗透;5. 促进民族复兴,实现共同发展。
4. 外交战略及具体行动分析2024年,中国外交战略主要包括:1. 坚持独立自主,全面发展外交关系;2. 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3. 深化区域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4.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发展;5. 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具体行动如下:1. 成功举办世界级大型活动,提升国际影响力;2.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3. 深化外交布局,全面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4. 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安全事务,维护地区和平稳定;5.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为国际社会提供中国方案。
我国的外交新布局2015
我国周边地区发展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摘要:当代中国周边外交正站在新历史起点上,周边环境的大变化一方面推动了我国周边外交事业的蓬勃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这些重大变化对中国周边外交的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现实要求。
党的十八大之后,尤其是今年“两会”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外交领域的大手笔一处接着一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这一处处大手笔,凝聚着我们党对中国外交新环境的科学判断,展示了我们党关于中国外交的一系列新理念、新布局,也昭示着中国外交更加辉煌的新未来。
关键字:周边环境外交国情新布局一、周边形势严峻(一)东海与南海联动、陆地与海洋内联近年来,中国的边海形势日益严峻,对中国的周边外交构成了巨大的考验和挑战。
东海,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继续僵持;在南海,中国同菲律宾等国的海洋权益争端不断加剧,而且中菲南沙争端还因菲律宾的恶意扩大事态而冲破了以往的外交谈判框架。
无论是在东海还是在南海,除了争端当事国之外,都有非争端当事国势力介入。
美国宣布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并以“航行自由”为幌子积极介入南海问题;日本也试图介入南海争端。
印度、越南有关公司签署了在南海争议海域共同开发海上油气资源的合作协议,还与日本就从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这一“海上交通路线”的航行安全重要性进行了确认。
在陆上,中国与印度的领土争端问题长期僵持不下,去年出现了中印“帐篷对峙”事件。
此外,陆地边疆的安全问题较之往年更为突出。
“东突”势力在新疆的恐怖活动没有停止;西藏的一些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
此外,由于朝鲜半岛问题持续升温,我国东北边疆的安全形势也面临考验。
当前中国边海形势的特点是:1.与周边国家领土争议明显化、激烈化;2.与中国存在领土或海上权益争端的国家间正在相互靠近,使东海与南海联动、陆地与海洋内联的边海形势进一步演进;3.域外大国特别是美国,对中国与周边邻国边海争端的升级有直接联系;4.陆地边疆的安全问题再次凸显,且受到周边国家安全形势的影响。
近代中国的外交与国际影响力
近代中国的外交与国际影响力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在近代外交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中国的外交政策积极努力地塑造和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推动国际合作与多边主义。
本文将探讨近代中国外交的发展和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布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面临了许多挑战。
中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并在国际事务中发言权。
为此,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争取主权平等待遇。
同时,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与各个国家发展互利合作关系。
二、冷战时期的中国外交冷战时期,世界分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坚定地支持和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
中国积极参与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解放运动,并提供援助和支持,使其在第三世界国家中赢得了声望。
三、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战略调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道路,并加快了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中国提出了“和平发展”政策,强调和平、合作、互利、共赢,并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机制,例如世界贸易组织(WTO)和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这一外交战略的变化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增加了新的动力。
四、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提升近年来,中国通过积极参与全球事务,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贸易争端等,提供了解决方案并作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中国还成为了和平维护力量,派遣维和部队参与国际维和行动,并为维护地区和世界的稳定与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援助,也使其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中国的外交挑战与回应尽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得到了提升,但中国在外交领域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中国与一些国家之间存在贸易争端和领土纠纷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不断加强同其他国家的沟通与对话,通过外交手段寻求和平解决问题。
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法制建设,并提出了解决领土争端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大国外交
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冬坚 吕红霞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明确新时代中 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基本内涵、中国特色大国 外交的总目标和战略方针;让学生充分了解新时 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战略布局; 通过学习准确把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特点。 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面对当前不断变化的复杂 的国际形势,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挑战、新思 考,从而更好地完成和实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 使命。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
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这个共同体就是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 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1. 2. 3. 4. 5. 持久和平:发展的前提。得之不觉,失之难存。 普遍安全:发展的基础。没有安全稳定,发展难以实现。 共同繁荣:和平与发展的重要目标。 开放包容: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清洁美丽:发展的重要依托和美好归宿。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
• 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 • 两个“构建”相辅相承,相得益彰。二者统一于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之中,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大国外交的伟大实践中。其目的就是为中国的现代 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 了广阔的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动构 建新型国际关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六、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思考
1、在国际格局大调整大变革的背景下,要保持高度清醒的 认识和战略定力。 2、在参与全球治理方面明确进取方向,努力做到量力而行, 权责平衡。 3、在坚持不断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程中,要积极塑造 中国更明确、更系统、更有吸引力的核心价值观。
结束语
中国外交新布局
中国外交新布局作者:宗平来源:《老友》2013年第05期从俄罗斯、非洲,再到海南博鳌,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最近出访及在国际舞台上的平实直白发言,让中国坚守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愈发清晰。
一系列外交活动展现了大国领袖新风采,更彰显出中国人民梦想加实干的全球战略新思维与大智慧。
外交开局之旅影响深远刚刚接任国家主席的习近平,不论是在非洲大谈“中国梦、非洲梦和世界梦”,或是在博鳌将和平形容为“空气和阳光”,始终把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作为对外演讲的主基调。
首访俄罗斯,着眼的是周边环境和大国关系;出席金砖峰会,着眼的是当今世界快速上升的新兴力量;访问非洲三国,着眼的是发展中国家这一中国外交的根基。
这次开局之旅,既有国家正常交往和参与国际会议的客观需求,更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战略擘划,体现了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本质特征,体现了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充分结合。
具体而言,体现为以下三大亮点:一是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大国关系是国际关系的基石,大国关系因相互之间关系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战略形态和态势。
推动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提法最初出现在中国对中美关系中,中共十八大报告将其推而广之,将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的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中国处理所有大国关系的共同目标。
1996年中俄宣布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中俄关系日渐成熟。
当前,中俄都处于国家发展振兴的关键阶段,两国资源禀赋互补,共同利益突出,已经进入相互提供重要发展机遇、互为优先合作伙伴的新时期。
这次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期间,两国元首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将进一步推动中俄在政治上加大相互支持,扩大各领域务实合作和人文合作,密切在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和配合。
二是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
长期以来,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平等相待,相互支持,同呼吸,共命运,在争取民族解放、谋求国家振兴的进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当代中国外交与对外政策》(第六章)
• 一、后邓小平时代中国外交的思路与战略:基本状况
• • • • • • • • • • • • • 1、确定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更深入的全方位外交(all-round peace diplomacy) 2002年11月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更深入的全方位外交战略布局。 2004-2005年是中国全方位外交的一次总实践。 全方位和平外交的含义与内容: 全面推进与主要大国的关系; 巩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保持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参与多边外交; 在热点和全球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 依法保护我国海外公民的合法权益; 积极宣传我国内政外交方针政策。
• 补充:关于“中国例外论”。
• 2、20世纪中国外交的启示
• 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呈现三个明显的事实: • 第一,每当国际体系发生重大变动的时候,也正是中国内部出现 深刻变化的时候。 • 第二,每当国际体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一些大国的对华政策 总是指向中国内部,总想干预中国内部的发展,力图操纵中国内 政发展、以利于自己的区域或全球势力对比。 • 第三,每次国际体系的转换,在其初期往往对中国不利,然而每 次变动的结果都是中国的国际地位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 中国的国际影响也有所扩大。 • 中国应对国际格局大变动的三条经验: • ①国际政治大格局的转换一般是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中国 尚不具备干预这类转换的能力。 • ②改变自己是中国力量的主要来源,改变自己也是中国影响世界 的主要方式。 • ③国际政治格局的转换、大国政策对中国的影响是相当有限的。
• 2、21世纪初中国外交战略新选择
• • • • • • •
(3)通过实行开放战略融入世界体系 中国融入世界体系的目的是改造它,要有发言权。 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目标和具体内容包括: ①向国际社会表达参加的兴趣。 ②表明中国愿意遵守各种国际行为准则。 ③中国达到和具备参加最主要的国际组织的条件,并成为成员。 ④中国努力按照国际组织的程序,对现行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秩序 提出修正要求,并通过与主要成员协商和谈判的方式达到目标。
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
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中处于”首要”地位,中国的周边包括六大“板块”,分别是中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以及西亚与南太平洋的部分地区.可将这六块地区统称为中国的“大周边”。
当前中国周边地区的多个国家政局动荡不定,多个地缘方向滋生乱局,周边不稳趋于常态化、持久化、复杂化与联动化。
周边形势动荡既有自身矛盾错综复杂的“内因”,也有大国角逐与干涉的“外因”。
周边动荡加剧对中国构成诸多严峻挑战,中国应加快制定”大周边战略”.通过积极、有效、妥善应对周边不稳,不仅为自身持续与完全崛起营造更加有利的周边环境,而且也为周边的和平稳定与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应有的重要贡献。
一、周边出现哪些动荡中亚不稳以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异动最为突出。
201 o年4月7日,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发生突变,首都比什凯克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在2005年靠所谓”颜色革命”上台的巴基耶夫政府被一举推翻,以奥通巴耶娃为首的反对派宣布成立临时政府。
巴基耶夫先是逃往南方.后流亡国外。
而临时政府也一直难以有效掌控巴基耶夫具有传统影响的南方地区。
6月10日.吉尔吉斯斯坦南方重镇奥什的吉尔吉斯族与乌兹别克族之间爆发大规模族群骚乱,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大量乌兹别克族难民逃往邻国乌兹别克斯坦避难。
吉临时政府先后向俄罗斯与美国提出求援.但俄罗斯除了加强其在吉军事基地戒备外一直按兵不动。
中国政府展开了大规模的撤侨行动。
6月27日,吉就新宪法举行“全民公决”,新宪法规定吉将由总统制改为议会制,公决获得高票通过。
7月3日.吉临时政府总理奥通巴耶娃宣誓出任”过渡时期”总统,任期到2011年底。
吉议会选举定于2010年1 o月举行,吉政局演变前景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变数。
南亚则有多个国家政局剧烈动荡。
阿富汗首当其>中.巴基斯坦紧随其后。
美国奥巴马政府强力实施“阿富汗——巴基斯坦新战略”.大举增兵阿富汗,对巴基斯坦一再实施越境打恐,引发极端势力与恐怖组织强烈反弹.致使南亚恐怖袭击活动有增无减。
简述中国外交战略演变
简述中国外交战略演变
中国外交战略演变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
外交战略经历了多次重大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外交政策不断
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
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发展国际友好关系。
在这一时期,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
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同时也与非洲、亚洲、
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以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
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国
际经济合作,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与美国、欧洲等发达
国家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
同时,中国也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合作,
推动了亚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第三阶段:21世纪以来
21世纪以来,中国外交政策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大国。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了国际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同时,中国
也加强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推动了南南合作和全球南北合作。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推动了亚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总体来说,中国外交战略演变的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
平发展的原则,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中国将继续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加强与周边
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而努力。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科学内涵、战略布局与实践要求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科学内涵、战略布局与实践要求冯维江【内容摘要】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根本目的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历史任务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总体要求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基本出发点是发挥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优势,科学方法是统筹辩证、分类施策,价值取向是正确义利观,精神实质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合作共赢。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布局,一是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二是构建同呼吸、共命运、齐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伙伴关系;三是扩大“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不断深化与倡议参与国的共同发展伙伴关系;四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在实践中应重点把握和处理好坚持不结盟原则和扩大“朋友圈”的关系,不干涉内政原则和建设性介入的关系,不称霸与发挥引领作用的关系,尊重发展模式多样性与弘扬中国精神的关系,深化改革和推进大国外交的关系,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关系,以及国际交往中团结和斗争的关系。
【关键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球伙伴关系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者简介】冯维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北京邮编:100732)【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68-(2018)03-0013-16【DOI编号】10.13851/ki.gjzw.201803002∗感谢《国际展望》匿名评审专家和编辑部的宝贵意见,文中错漏由笔者负责。
2018年第3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国家实力和所处的国际环境都发生了有别于过去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巨大变化。
一方面,中国经济规模已居世界第二,有条件解决一些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一些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和焦虑也在上升。
不少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希望中国提供更多解决贫困和发展问题的公共产品,有的发达国家则试图挤压中国的发展空间以维持其独大的国际地位。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布局是()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布局是( )【题目】:
中国特色大国全面推进的外交布局是()
A.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B.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答案解析】:A
中国特色大国全面推进的外交布局是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故选:A。
中国特色大国全面推进的外交布局。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扩展资料: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一、是大国方面。
中国不仅与美国、俄罗斯、欧盟等传统世界大国(集团)密切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推动建设新型大国关系,而且积极与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大国合作。
二、是周边方面。
中国加强与东盟、日本、韩国、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家的合作,启动了一批新项目。
三、是发展中国家方面。
中国注重同非洲、拉美、阿拉伯、太平洋等地区各国的交往与合作。
四、是热点问题方面。
中国积极参与朝核问题、伊核问题、叙利亚问题和巴以问题等国际热点问题的斡旋与谈判,为缓和地区紧张局势作出重要贡献。
五、是落实重大倡议方面。
中国积极推动落实“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
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在这些领域实施了具体的外交举措。
2023_年中国公共外交
公共外交季刊2023年第4期冬季号
2023年中国公共外交:创新与实践
㊀㊀㊀
2023年初,随着中外人员往来增多,中国公共外交实践广泛开展㊂政府及民间机构等多类型主体对外交流活动显著增
加,并出现了诸多新的发展趋势㊂为对2023年的中国公共外
交实践进行梳理与总结,‘公共外交季刊“编辑部邀请活跃在
公共外交实践与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就各自关注的领域进行分
析,并将其观点整合为2023年中国公共外交的综述,以飨读者㊂
复苏 中国公共外交焕发活力
王丽娜㊀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讲师
㊀㊀2023年是中国公共外交快速复苏的一年,各主体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开展了形式各异㊁种类繁多的实践活动㊂
首脑公共外交服务于全球战略布局,打开外交新局面㊂2023年,习近平主席对多国进行国事访问,开展全方位㊁多层次㊁立体化的战略布局,并通过在访问国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或发表演讲的方式掌握国际舆论主动权,传递中国的外交主张㊂习近平出访期间,在‘俄罗斯报“和俄新社网站发表题为‘踔厉前行,开启中俄友好合作㊁共同发展新篇章“的署名文章,擘画中俄关系发展蓝图;在德国‘世界报“发表题为‘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的署名文章,介绍中国外交新理念;在南非㊁越南分别发
0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战略布局
一、中国外交新理念
1、以中国梦为纽带联结中国与世界
①中国梦基本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中国梦给世界的和平发展注入活力、带来机遇。
③世界梦为中国提供和平发展的国际和周边环境。
④中国人民的梦想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紧紧相连
⑤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中国梦
⑥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
2、丰富和平发展战略思想
1)和平发展与维护国家权益的辩证统一
2)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3)坚实构筑和平发展的内外保障
3、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不冲突不对抗合作共赢相互尊重
●不冲突,不对抗: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
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
●合作共赢: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
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相互尊重: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
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
4、坚持贯彻正确义利观
✧政治上: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为先
✧经济上: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5、倡导“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
✧睦邻友好守望相助
✧诚心诚意,争取朋友伙伴
✧互惠互利开展合作
✧倡导包容的思想
6、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7、提出构建伙伴关系网络
中国构建伙伴关系的三个基本特征:平等性、和平性、包容性
二、中国外交新实践
✓中美进入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新时期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
✓中欧合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三、中国外交新挑战
✓处理领土争议难度加大
✓美国因素加大中国周边外交和安全压力
✓国际舆论压力呈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