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正确对待学困生学习的一些做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正确对待学困生学习的一些做法

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三完小赵燕

【内容摘要】本文试着从学困生的形成特点分析学困生形成的社会、家庭、学校等原因。并通过对学困生的家庭、学校、自身情况的分析,来进一步探讨学困生生的形成。本文将重点放在对学困生的帮教和转化方面,试着从学困生的心理方面、学习动机、学习需要、家庭教育等方面来形成一种对学困生帮教的合力。

【关键词】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新课程提出:“基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教学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个也不能掉队。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90%以上的学生的智力是相差很小的,都能学好。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种现象不容乐观,那就是——生活不“困”学习“困”的学生变多了。这不得不让我们一线教师重新审视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

“学困生”就是学习有困难学生,是现代教育客观存在的一个群体,他们主要表现为学习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主动性不足,学习信心不强,往往还视学习为一种负担,认为家长、老师逼迫自己学习,在内心形成对抗心理。对于“学困生”的教育和管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同时“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道德素质的好坏,长远来看还影响着我们中华民族未来的素质。因此如能减少一个学困生,学校就少一分困扰,家长就少一分忧患,社会就多一分稳定,中华民族就多一分希望。可见,研究如何对学困生进行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困生的“困”?结合我们教学实际,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是学生天生的智力障碍导致了学生无论在怎样的条件下用功学习,其学习成绩始终难以提高。

二是由于教育体制改革的不完善不彻底,传统的应试教育仍旧存在。“分数指挥棒”制约了教育的创新发展,“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抹杀了学生个性特征及能力的全面发展,束缚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学生学得呆板,学习潜能得不到有效开发。

三是由于当前社会现实中的很多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缺乏动力和激情,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少。

四是打工子女和单亲子女,家庭教育的不到位、不协调,致使学生缺少爱的呵护,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难以赢得家长对他们的关爱,对他们学习的指导,因而丧失学习信心。

五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不当,致使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成绩低下。那么,转化学困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哲学家提出“内因决定外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

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1.有爱就有希望——亲其师而信其道

学困生不仅学习“困”,心也“困”,因此老师一定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如果老师真正将自己的爱心倾注给学困生,那么,那些学困生就会把老师当作自己的亲人、朋友,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如果喜欢和敬佩一个老师,就自然而然去喜欢他所上的课,这种亲近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十分有利于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困生逐步由“厌学”转变为“愿学”,直至“乐学”。

我们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关爱学生呢?我觉得应始终做到“心到、情到、人到”。“心到”也就是说老师时时处处都要首先想到学生的利益和困难,特别是学困生的现状,要不定期与学困生交流,化解其思想矛盾;“情到”是指教师要从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教育学生,与学生真诚相待,以师生之情、朋友之情、亲人之情对待他们,尊重他们,不讽刺、冷落他们,和他们建立一种平等、互信、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人到”是指教师总会在学生最需要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出现,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和依靠。只有我们不再冷落和瞧不起学困生,不再刺伤其自尊心,学困生才不会与老师形成感情上的对立而产生逆反心理,也就不会出现学习恶性循环。我们要始终坚信——有爱就有希望。

2.唤起自信心——学习动力之源

自信心是成功的保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关键在于鼓励学困生。多给学困生充分展示自己舞台,多给学困生创造走向成功的机会,对于他们在学习或生活中的每次点滴成功或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能从很小的成功中获得喜悦,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同样是有能力的。久而久之,他们的信心就会自然而生,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兴趣。

3.容忍错误——人生新起点

专家建议“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其实很多时候,学困生的错误是一种无意识行为。作为我们教师,且不可鲁莽行事,不能在急躁情绪中指责学生,应该心平气和地查明错误原因,耐心帮助学生明白错误,矫正错误,并在错误中抓住闪光点,给予激励和中肯评价,使学生以此为戒,进而教育学生发扬长处,弥补短处,并以此为新的人生新起点而奋发图强,正所谓“多一把尺子,就多造就一批人才”。这样的批评教育才能更深刻,更强烈引起学生心灵的震动,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4.发挥榜样作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榜样的力量无穷。有了榜样就有了“参照物”,学困生心目中就有了自己崇拜的“偶像”,从而使学困生心中产生羡慕之情,增强模仿学习的有效性,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和源泉。我们可以选优等生作榜样,也可以让进步较大的学困生做榜样。通过评比、竞赛等各类学习活动,让榜样发挥才干,获得无上的荣耀,让可比性更强,让仰慕的眼光更强烈一些,从而有效激发学困生的好强心理和进取意识。

5.降低学习难度——我也是很棒的

学困生之所以被称之为“学困生”,是因为他们有很多“困”的方面。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学习方法和习惯等,都较其他学生有一定差距。如果我们仍是老一套“一刀切”,势必导致学困生与其他学生的成绩差距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结合学困生的实情,降低学习要求和学习任务,使他们通过一定努力,能感受到“我也学会了,我也是很棒的!”那么他们就一定会对学习产生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在辅导学困生的学习过程中,要本着“浅、慢、细”的原则,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循序渐进的教学。学困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小了,自然而然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有了。

6.科学的学习方法——成功之门的钥匙

学困生不肯学习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不知道怎么去学。因此,指导学困生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首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随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及时引导学生尝试和归纳学习方法,如分析法、归纳法、对比法、替换法、迁移法、演绎法、筛选法等。并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准备习惯、倾听习惯、坐立习惯、发言习惯、练习习惯、笔记习惯、解题习惯、讨论习惯、评价习惯、阅读习惯、演示习惯、自学习惯等。同时,我们要利用课外学习辅导,加强学法指导,如指导学困生如何预习和复习、如何审题和检验、如何识记知识、如何参与学科实践活动等。我们还应博采众长,发挥团队力量,汇集他人智慧,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采用教师点拨、同学互评、学法交流等形式,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上的优缺点,进而改进之。学困生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就有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学习上的“尴尬”就不会再发生,学习成功的喜悦也就随之而来,学习兴趣也就油然而生。

另外,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注意难易程度。我很注重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后进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如对他们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就很不可取。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

总之,对待学困生,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树立学生自信心,要宽容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做学生的引路人,预防分化加速。我们要善于抓住学困生的长处,把握他们的个性特征,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注重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努力挖掘其内在的学习潜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培养其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达到缩小学习成绩差异的目的,最终实现学困生不再“困”、老师不再“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