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安全系统建设概述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来源:公共技术服务部时间:2014-04-24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简称政务外网)是按照中办发〔2002〕17号文件和〔2006〕18号文件要求建设的我国电子政务重要公共基础设施,是服务于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和检察院等政务部门,满足其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需要的政务公用网络。
政务外网支持跨地区、跨部门的业务应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以及不需在政务内网上运行的业务。
政务外网由中央政务外网和地方政务外网组成,与互联网逻辑隔离。
一、建设历程为了解决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网络建设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结构不合理等问题,200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明确提出建设国家电子政务外网。
12月,原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招标确定国家信息中心作为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单位。
2005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项目的初步设计。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中央投资部分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2009年12月24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中央投资部分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的竣工验收。
二、管理机构政务外网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建设。
2010年10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同意国家信息中心加挂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牌子,承担政务外网的运行维护及相关管理工作,负责政务外网的统一规划,制定相关技术标准、服务规范、安全策略和管理办法,规划和管理政务外网IP地址和域名,承担中央政务外网建设、运行维护和服务等工作,对地方政务外网建设和运行进行业务指导。
地方政务外网的建设与管理由地方政务外网建设、运维单位负责。
三、网络结构政务外网由广域骨干网和城域网组成,纵向分为中央、省、市、县四级。
各级政务部门根据业务需要分别接入相应层级的政务外网。
中央政务外网广域骨干网为双星结构,采用双路由、双链路;中央城域网为2.5G光纤环网,中央政务部门接入采用裸光纤或MSTP专线,网络带宽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公众服务的质量,建立一个稳定、安全、高效的电子政务外网势在必行。
本方案针对电信领域,提出了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具体解决方案。
二、总体目标1.建立一个与政府内网相连接的电子政务外网,实现数据传输和公共服务的在线化。
2.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公众服务的质量,为政府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3.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互动和信息透明度。
三、方案内容1.外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套高性能的外网基础设施,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
为了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采用多机房、备份和冗余机制,同时利用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提升资源利用率。
建设一个高速、可靠的网络连接政府内网和外网,确保数据传输的畅通无阻。
2.外网安全保障加强外网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黑客攻击、信息泄露和非法访问。
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安全认证机制等技术手段,建立起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
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和漏洞修复,及时更新安全策略和加强风险预警。
3.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建设一套全面的电子政务平台,包括政务服务、信息发布、在线申办、数据查询等功能模块。
实现政府各部门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互通和业务集成,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采用分布式架构,确保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
同时,充分考虑用户体验,提供友好的界面和便捷的操作方式。
4.数据中心建设建设一个安全可靠的数据中心,用于存储、管理和分发电子政务外网的数据。
采用先进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实现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快速访问。
建立灾备机制和定期备份策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协同工作能力。
5.公众参与和培训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的电子政务素质和参与意识。
开展网上问卷调查和公众意见征集活动,收集公众的意见和需求,不断改进和完善外网服务。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概况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概况文/刘增明 戈文杰・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摘 要:关键词:政务外网 业务专网 互联互通 信息共享 电子政务介绍了国家政务外网的建设背景、总体建设目标、功能结构、服务对象、主要技术特点和项目建设成效。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需要统一建设网络系统,为各级政府各部门的政务系统提供网络承载,减少浪费、提供效率。
国家政务外网总体建设目标是依托统一的国家公用通信传输网络,整合建设政务外网,通过覆盖全国各级政务部门的网络平台和服务体系,支持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的运行,支持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资源共享,支持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交换,促进政府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国家政务外网(CEGN)是按照“中办发[2002]17号文件”规定建设的中国电子政务重要基础设施。
国家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承载政务部门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与政务内网物理隔离,与互联网逻辑隔离,为政务部门的业务系统提供网络、信息、安全等支撑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政务信息服务。
国家政务外网由中央政务外网和地方政务外网组成,主要服务于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和检察院等部门,为各部门的业务应用提供网络承载服务,支持业务网络的互联互通,支持跨地区、跨部门的业务应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需要。
一、国家政务外网建设背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各部门以需求为导向,建设了一批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了不同规模的网络体系。
但是,由于各部门各自建设自己的专网,形成了“上面千根针,下面万条线”的局面,在网络建设上盲目投资和重复投资多有发生,存在网络利用水平低、安全隐患大、互联互通少等诸多问题。
基于此,2002年出台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
《意见》提出要“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并明确提出建设国家政务外网。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政务已经成为现代化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政务服务,建设电子政务外网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方案,包括网络架构、安全保障、资源共享等内容。
2. 网络架构2.1 外网接入方式为了实现电子政务外网的访问,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外网接入方式。
目前常见的外网接入方式包括专线接入、VPN接入和云接入。
根据实际需求,我们选择安全可靠、成本较低的专线接入方式。
2.2 网络拓扑结构电子政务外网的网络拓扑应该是可靠、高效的。
我们建议采用双机房双线路的设计,以保证网络的高可用性。
同时,为了提高网络的性能,可以考虑使用负载均衡设备进行流量分发。
3. 安全保障在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安全保障措施:3.1 防火墙为了保护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我们需要在网络边界上部署防火墙设备。
防火墙可以监控和过滤网络流量,阻止潜在的威胁。
3.2 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为了及时发现和阻止入侵行为,我们建议在电子政务外网中部署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通过监视网络流量和分析行为模式来识别潜在的入侵。
3.3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为了保护系统资源和数据的安全,我们需要实施完善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机制。
这可以通过使用强密码、双因素认证和访问控制列表等方式来实现。
4. 资源共享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还包括资源共享的部分。
资源共享可以提高政务办公的效率,避免信息孤岛的问题。
4.1 共享数据中心为了实现资源共享,我们建议建立共享数据中心。
共享数据中心可以集中存储和管理政务数据,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互通。
4.2 电子文档管理系统为了方便电子文档的管理和共享,我们建议建立电子文档管理系统。
这可以帮助政府部门实现电子文件的自动化管理、搜索和共享。
5. 系统监控与运维为了保证电子政务外网的稳定运行,我们需要进行系统监控与运维工作。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要求概要
VPN逻辑隔离
VPN逻辑隔离
防火墙等 逻辑隔离
公众用户 G-C业务
部委VPN
跨部门 业务VPN
安全 交换
网络互联 互通平台
认证服务
公共网络服务
安全 交换
安全 互联
互联网服务
政务外网安 全接入平台
专用网络区
公用网络区
互联网接入区
G-B业务 企业
Internet
G-G业务 政务部门
移动办公
政务外网网络基础设施
国家发改委要求
• 第八、关于“对确有困难的西部地区给予 资金补助”的问题。
在补助资金的使用上有两点需要强调: 一是国家的补助资金将主要用于省、地(市)、县骨 干网络的建设; 二是补助资金要求全部用于采购自主可控的信息 化装备。
国家外网工程办要求
1、共同努力构建协同工作机制,保障政务外 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五、明确责任,分级负责,确保国家政务 外网安全。
国家发改委要求
第六、各地发展改革委要会同财政部门做好本地政务 外网建设的组织协调和资金落实等工作。
第七、关于部门专用网络建设和运维经费调整的问题。 一是今后原则上不再批准建设新的部门专用业务网络。 二是部门相关业务从部门专网向政务外网迁移后,财 政部会根据情况,相应调整其专网的运维经费。同时, 财政部门将合理安排政务外网的运维经费,支持政务 外网的运行维护。
8. 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 中央到地方的协同工作机制
9. 加强国家政务外网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建立统一的网络信任体系。
10. 逐步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国家发改委要求
第一、各部门、各省市要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共 同推动国家外网建设。
第二、中央各部门要抓紧接入外网,尽快实现业务 应用在政务外网上的部署。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电信)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电信)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电信)一、概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现代化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电子政务的重要环节之一,外网建设承担着着重要的作用。
本方案旨在针对电信领域,提出一套完整的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以实现信息共享、高效办公、数据安全等目标。
二、方案设计2.1 网络架构设计为适应电子政务的需求,我们建议采用三层网络架构,即边界层、汇聚层和核心层。
边界层连接公网和内网,负责信息的进出;汇聚层负责连接各个部门的网络,实现内外网的互通;核心层则是网络的核心,承载重要服务的访问。
2.2 外网接入设计在外网接入方面,我们建议采用多线接入的方式,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根据实际需求,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提供专线接入,确保网络的高速传输和数据的安全性。
2.3 安全策略设计为确保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性,我们制定了以下安全策略设计:- 防火墙设置:在边界层设置防火墙,过滤恶意流量和非法访问。
- 访问控制策略:根据部门和人员的不同权限,设置相应的访问控制策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 网络监控和日志记录:通过网络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和安全事件,并记录相关日志,以便进行安全审计和调查。
2.4 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支撑电子政务外网的正常运行,我们提出以下基础设施建设措施:- 主机设备:选用高性能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
- 存储设备:采用高可靠性的存储设备,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光纤布线:在机房内部进行光纤布线,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
- 机房环境:建立符合标准的机房环境,如温湿度控制、防火等措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实施计划3.1 前期准备在实施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需求调研、方案设计、预算评估等。
同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明确各方责任和配合事项。
3.2 设备采购与建设根据方案设计,进行设备的采购和建设工作。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来源:公共技术服务部时间:2014-04-24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简称政务外网)是按照中办发〔2002〕17号文件和〔2006〕18号文件要求建设的我国电子政务重要公共基础设施,是服务于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和检察院等政务部门,满足其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需要的政务公用网络。
政务外网支持跨地区、跨部门的业务应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以及不需在政务内网上运行的业务。
政务外网由中央政务外网和地方政务外网组成,与互联网逻辑隔离。
一、建设历程为了解决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网络建设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结构不合理等问题,200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明确提出建设国家电子政务外网。
12月,原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招标确定国家信息中心作为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单位。
2005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项目的初步设计。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中央投资部分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2009年12月24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中央投资部分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的竣工验收。
二、管理机构政务外网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建设。
2010年10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同意国家信息中心加挂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牌子,承担政务外网的运行维护及相关管理工作,负责政务外网的统一规划,制定相关技术标准、服务规范、安全策略和管理办法,规划和管理政务外网IP地址和域名,承担中央政务外网建设、运行维护和服务等工作,对地方政务外网建设和运行进行业务指导。
地方政务外网的建设与管理由地方政务外网建设、运维单位负责。
三、网络结构政务外网由广域骨干网和城域网组成,纵向分为中央、省、市、县四级。
各级政务部门根据业务需要分别接入相应层级的政务外网。
中央政务外网广域骨干网为双星结构,采用双路由、双链路;中央城域网为2.5G光纤环网,中央政务部门接入采用裸光纤或MSTP专线,网络带宽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概况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概况文/刘增明 戈文杰・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摘 要:关键词:政务外网 业务专网 互联互通 信息共享 电子政务介绍了国家政务外网的建设背景、总体建设目标、功能结构、服务对象、主要技术特点和项目建设成效。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需要统一建设网络系统,为各级政府各部门的政务系统提供网络承载,减少浪费、提供效率。
国家政务外网总体建设目标是依托统一的国家公用通信传输网络,整合建设政务外网,通过覆盖全国各级政务部门的网络平台和服务体系,支持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的运行,支持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资源共享,支持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交换,促进政府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国家政务外网(CEGN)是按照“中办发[2002]17号文件”规定建设的中国电子政务重要基础设施。
国家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承载政务部门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与政务内网物理隔离,与互联网逻辑隔离,为政务部门的业务系统提供网络、信息、安全等支撑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政务信息服务。
国家政务外网由中央政务外网和地方政务外网组成,主要服务于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和检察院等部门,为各部门的业务应用提供网络承载服务,支持业务网络的互联互通,支持跨地区、跨部门的业务应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需要。
一、国家政务外网建设背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各部门以需求为导向,建设了一批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了不同规模的网络体系。
但是,由于各部门各自建设自己的专网,形成了“上面千根针,下面万条线”的局面,在网络建设上盲目投资和重复投资多有发生,存在网络利用水平低、安全隐患大、互联互通少等诸多问题。
基于此,2002年出台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
《意见》提出要“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并明确提出建设国家政务外网。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概况_0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概况根据《关于开展全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的通知》(公信安[2007]861号)文件要求,政务外网开展了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
根据政务外网作为基础网络平台的特性,以及其接入系统的不同业务类型和不同的业务边界,确定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的定级对象,分别定级,分级保护。
⒏主要传输非涉密信息,支持政务部门业务系统运行国家政务外网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需要,主要传输和存储非涉密信息。
国家政务外网作为政务部门公用的基础网络,可以承载运行一些共性、重点和跨部门的应用系统,突出重点,满足共性需求,减少重复建设,如公文流转和网上办公系统、政务电子邮件系统等,以及提供视频会议、IP电话、电子邮件等其他公共网络服务。
六、项目建设成效根据国家政务外网初步设计的任务要求,一期工程第一阶段接入16个中央部门单位。
随着工程的稳步推进,特别是2007年9月,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库以及国务院国家应急平台体系,都要求利用政务外网构建其基础网络传输环境,使得接入部门数量大幅度增加。
国务院应急平台要求接入国务院应急办、公安部、外交部等24个中央部门;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库要求接入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等10个部门13个节点。
包括先期已经完成的国家监察部、人事部、农业部等单位,到2008年6月底,中央城域网预计接入单位将达到45个。
接入单位数量增长较快,政务外网应用初见成效。
⒈支撑了国务院应急平台试点在2008年初全国军民抗击冰雪紧急救灾的战役中,政务外网积极配合国务院应急办,及时开展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的相关网络接入工作。
横向连接了国务院应急办、公安部、外交部等24个部委,纵向连接了北京、上海等3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的应急机构。
目前,国务院应急办正在利用政务外网进行非涉密视频、图像、语音、数据传输业务和应急卫星通信试验。
⒉支撑了监察部业务应用2006年底,监察部纠风网站系统在政务外网上正式开通。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政务的目标是将政府与公民、企业和其他政府机构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数字化和在线化。
为了实现电子政务的有效实施,建设一套稳定高效的电子政务外网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提出了一套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包括网络架构、安全措施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政府部门搭建一套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外网,提高政务办公效率,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
二、网络架构1. 外网接入:政府部门可通过政府网关接入互联网,实现与公民和企业之间的互通。
政府网关应具备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支持动态负载均衡和流量调度功能,以保障外网的稳定和可靠性。
2. 服务器设备:建议采用分布式架构,将服务器设备部署在多个地理位置,提供分布式的服务和资源。
服务器应采用高性能硬件设备,保证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3. 数据中心:政府部门应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用于存储和管理各类政府公共服务的数据。
数据中心应具备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采用灾备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以及业务的连续性。
4. 冗余备份:建议在各关键节点和设备上进行冗余备份,以防单点故障导致系统瘫痪。
同时,备份数据应存储在不同的地理位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安全措施1. 防火墙:在外网接入环节和服务器设备之间设置防火墙,实施访问控制和流量过滤,保护政府系统免受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的侵害。
2. 数据加密:政府部门应采用安全的传输协议和加密技术,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特别是对于涉密数据和个人隐私信息,应采用更高级别的加密算法进行保护。
3. 访问控制:通过建立准入控制机制和身份认证体系,限制对外网系统的非法访问。
政府部门应采用强密码策略、动态口令和多因素认证等措施,加强对用户身份的验证和访问的管控。
4. 安全审计:政府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安全审计机制,监测外网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安全事件。
安全审计日志应定期备份和归档,便于事后溯源和追责。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电信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电信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新兴的行政管理模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的应用。
电子政务的发展,离不开全面、高效、稳定的网络基础设施支持。
而作为电子政务的外部网络平台,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电信的角度探讨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包括网络规划、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
一、网络规划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需从网络规划开始。
首先,应对相关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包括光纤接入情况、网络带宽等。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网络规划方案,确定建设目标和时间节点。
其次,应建立一个完善的网络架构,包括多层次、分布式的服务器架构。
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应配置多个备份服务器,以防止单点故障。
同时,在不同地区设置镜像站点,提高用户访问的响应速度。
网络规划还需考虑到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
为了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可采用虚拟专用网(VPN)技术,建立安全、高效的网络通道,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办公。
二、安全性在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中,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政府部门处理的数据涉及到国家和个人机密信息,必须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首先,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审计系统等。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可以防范外部攻击和非法访问。
其次,应加强对用户身份的验证和授权管理。
引入双因素认证技术,要求用户在登录时除了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外,还需要进行额外的安全认证,例如使用动态口令卡等。
同时,应建立网络安全监控和预警机制。
通过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和安全事件的发生,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风险。
三、可靠性电子政务外网的可靠性对于政务办公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在电信方面,可考虑以下几点来保证外网的可靠性。
首先,应利用多种网络接入方式。
除了传统的ADSL、光纤接入外,还可以考虑使用多种接入技术,如4G、5G等,以提高网络的容错能力。
其次,应配置充足的带宽资源。
电子政务的基础:国家政务外网建设
电子政务的基础:国家政务外网建设国家政务外网是我国电子政务重要的基础设施,基于国家电子政务传输网,由中央政务外网和地方政务外网组成,主要服务于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和检察院等政务部门,为部门业务应用提供网络承载服务,支持业务网络的互联互通,支持跨地区、跨部门的业务应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需要。
从中央到省市,国家政务外网任重道远国家政务外网分期建设,一期工程通过租用电信运营商的信道,采用IP技术,组成中央城域网和广域骨干网。
目前,网络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建成。
主要包括:构建完成了中央城域网、中央到各省市的一级广域骨干网,完成了中央级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电子认证系统和中央网管中心的建设等项任务,同时开始承载一批部委业务应用。
政务外网一期工程总体结构如下所示:政务外网一期工程总体结构图本次招标采购是在现有政务外网建设的基础上,为网络系统的扩容与调整、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性以及增强应用备份系统等需要而采购相应的软硬件设备和服务。
横向30多个部委,纵向32个省地区目前国家政务外网一期工程已经进入试运行阶段,其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政务外网一期工程实现横向联接国务院30多个部委局署单位,纵向联接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该网络平台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政务外网广域骨干网:以双星结构连接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核心层设备分别位于木樨地和广安门的国家信息中心机房,两者之间通过裸光纤方式直连。
中央城域网:分为核心层、汇聚层以及接入层,实现与中央30多个部门的互联,支持相关政府部门的专网接入,核心层设立4个节点。
政务外网互联网出口:提供整个政务外网的互联网出口,既是整个政务外网用户访问互联网的出口,也是公众访问政务外网统一开放服务的通道。
目前已有三个互联网出口,带宽各百兆。
本次项目中标设备品种齐全,覆盖了从高端到低端的数据产品及传输产品,包括:路由器T64E、GER08、ZSR3884;传输:ZXMP M600。
探讨电子政务外网安全建设
1082018.04 一的安全管理系统、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利用CA 证书实现统一的资源访问入口和集中的身份认证、访问授权,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用户使用的方便性。
安全域划分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由国家、省、市、县(市、区)广域网和城域网组成。
各级政务部门通过本级城域网接入电子政务外网,乡镇、街道接入县(市、区)级城域网。
各级城域网边界可以建设互联网接入区,为本级政务部门访问互联网及部署面向公众服务的应用系统提供服务。
根据安全边界防护和等级保护的要求划分安全域,通常有互联网出口域,数据中心区域,安全接入平台域,安全管理域、DMZ(非军事化区)域等。
各区域需按照等级保护的相关要求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手段严格管控。
市级的电子政务外网整体架政务外网网络展成熟,安全的状况却乐观。
网站遭DDoS 攻击、网页被篡改、挂马等情况时有出现,内网时有病毒传播,造成恶劣影响。
随着网络安全法的颁布,明确提出了对电子政务等关键领域实施等级保护制度,对政务网络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政府对网络安全也越来越重视,加强了对网络安全方面的投入。
本文正是针对电子政务网络安全方面的建设进行探讨,以求不断加强电子政务外网的整体安全防护能力,为电子政务外网及其业务应用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网络安全建设需要满足一系列的符合性要求。
首先需要满足安全等级保护的原则。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的基本制度、基本策略、基本方法。
电子政务等级保护实施指南明确了电子政务实施等级保护的方法和流程。
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规范了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要求。
政务外网需要按照国家等级保护相关标准及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等级保护基本要求,来确定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等级,并实施安全保护。
其次,安全建设以不影响骨干网络传输带宽和质量为首要目标,避免在骨干链路中串接部署过多安全设备。
串接设备会增加链路风险,过多的串接设备会增加网络延时,影响链路质量,可以旁挂的建议采取旁挂的方式。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电信)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电信)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电信)一、绪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电子政务已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一套高效、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外网势在必行。
本方案旨在探讨电信领域的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以下将从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安全保障和系统平台搭建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基础设施建设1. 外网带宽优化为了确保电子政务外网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首要任务是对外网带宽进行优化。
通过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建设专属的电子政务网络通道,提高带宽的稳定性和传输速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
2. 服务器建设为了支撑电子政务外网的运行,需要建设一批高性能的服务器设备,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服务器部署地点选择位于政府机关附近的数据中心,以降低网络延迟和提高系统响应速度。
3. 网络设备更新为了适应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需求,需要更新升级一批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
通过采用高性能的网络设备,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从而实现对电子政务外网的优化和升级。
三、网络安全保障1. 防火墙建设为了保护电子政务外网免受网络攻击和恶意入侵的威胁,需要建设一套先进的防火墙系统。
该系统应具备强大的入侵检测和防御能力,能够实时监控和拦截潜在的威胁,确保外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安全认证机制为了确保用户在电子政务外网上的身份安全和数据隐私,需要引入安全认证机制。
通过采用双因素认证或生物特征识别等技术手段,确保用户真实身份的验证,防止非法用户的访问和恶意操作。
3. 数据加密传输为了保护电子政务外网上的数据安全,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加密传输机制。
通过采用SSL/TLS协议等加密手段,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避免数据泄露和篡改的风险。
四、系统平台搭建1. 基础平台建设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离不开一个稳定和强大的系统平台。
通过选择成熟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搭建可靠的基础平台,为后续系统的开发和运行提供可靠的支撑。
电子政务外网的网络安全体系建设
个是 城域 网( 网络 联 接各 个 委办 厅 局 ) 出 口处 采 ,
() 3现有的网络结构 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非 国有 自主产权( 进口) 的网络设备和软硬件产品。
() 4 电磁辐射 也会对 网络 安全造 成影 响 , 网络设 备、 计算 机等都 会产生 电磁辐射 , 方 能在近处 甚至 对 远 处将这 些数据包 括在终端 屏幕上 显示 的数据 接收 下 来 , 且重新恢 复 。 并
r pni li . s bi i —oe m n . e o dtei om tnscryss m aem j ssf e os it s E t lhn E gvm et nt r a fr ao eu t yt l a rt k r s b ie a sg w kn h n i i e o a o
sc ryc n io ,c r e u eui ayi a d r k aay i, scn l rp sd te tre fsc r eui o dt n ar d o tsc r a lss n i l s t i i y tn s n s eo dy p o e h ag to e ui o y t
用 了防火墙 进行 逻辑 隔离 。根 据 电子 政务外 网 的实 际情况 , 照接人 点 各部 分 的应用 和特点 分 别进 行 按 安全分析 和设 计 , 电子 政 务外 网 的安 全 提 升到 较 将
高的安全级别 , 确保整个 网络安全、 稳健的运行 。
l 现有 网络的安全分析和 需求分析
MENG n, Z Xi HAO . a g Xiy n
( eo i gP oic l u iIfr tnC ml e eh o g et , ab 500 a血m) H U  ̄ a rv i d omao O mt T cn l yC ne H ri 10 1, n n aA tn i r o r n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电信)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电信)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电信)一、引言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政务已经成为现代化社会运转的必要组成部分。
为了推动政务信息化进程,提高政府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本文将提出一份关于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的具体措施和策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目标和背景电子政务外网是政府向公众提供在线服务的重要平台,通过搭建电信网络基础设施,实现政府信息、服务和资源的全面共享。
本方案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稳定、安全、高效的电子政务外网,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在线服务。
在制定方案之前,我们需要对当前电子政务外网的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以便确定未来建设的重点和方向。
通过了解用户需求、技术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情况,我们能够更好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
三、方案概述1. 基础设施建设为了确保电子政务外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进行电信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
这包括增加带宽,提升网络覆盖范围,并提供高速、可靠的网络连接。
同时,还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和维护,确保其符合建设要求。
2. 数据中心建设为了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我们将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数据中心。
该数据中心将拥有高效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
同时,通过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优化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3. 网络安全保障在建设电子政务外网的过程中,网络安全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我们将采取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安全认证机制等。
此外,还将加强对网络安全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实施计划1.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各项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完成时间。
2. 根据项目计划,组建专业团队负责实施工作,并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成。
3.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沟通和合作,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4. 定期评估和监控项目进展情况,及时调整计划,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基本情况介绍
第一节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基本情况介绍1、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简介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以下简称政务外网)是按照中办发[2002]17号文件和[2006]18号文件要求建设的我国电子政务重要公共基础设施,是服务于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和检察院等政务部门,满足其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需要的政务公用网络。
政务外网支持跨地区、跨部门的业务应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以及不需在政务内网上运行的业务。
政务外网与互联网逻辑隔离。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上承载了包括国家应急平台体系、金审工程、金安工程等50余项全国性重要业务应用,依托政务外网建设并支撑了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法人库、国家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先导工程等国家重大核心业务系统,为全国性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及重大工程部署创造了较为完善的平台设施环境,为促进和支撑相关部门履行政府职能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有效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需要。
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二期升级改造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中央广域骨干网和城域网,建成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公共数据中心和云计算试点示范平台,完善网络安全防护和网络信任服务体系,逐步构建形成互联互通、集约共享、安全可信、统一规范的网络交换体系和业务支撑平台。
目前二期已初步建成,网络承载能力、数据交换能力、业务支撑能力、网络信任服务能力、安全防护能力、容灾备份能力全面提升。
2、国家政务外网的结构和规模国家政务外网由中央广域骨干网和中央城域网构成。
中央广域骨干网一期为双星结构,采用双路由、SDH双链路,其中主链路带宽155M,备链路带宽4M;中央城域网为2.5G光纤环网,有5个互联网出口,带宽合计1290M;用户接入采用裸光纤或MSTP专线,网络带宽可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二期建成后,在北京(三里河、广安门)2个核心结点的基础上,新增上海、广州、成都、西安4个大区结点构成A平面,完善32个省级落地结点构成B平面,形成双平面骨干网络架构,同时广域骨干备份电路由4M按需最大扩容到155M(先期扩容至30M);扩容和改造中央本级互联网出入口,出口扩到6个,总带宽扩容到2700M。
电子政务平台安全建设
汇报人: 日期:
• 电子政务平台安全建设概述 •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 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建设 • 安全运行与监控 • 安全策略与合规性管理 • 安全建设案例分析
01
电子政务平台安全建设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电子政务平台安全建设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保障电子政务平台的信 息安全、系统稳定和数据保密,确保平台能够安全、可靠地提供政务服务。
发布安全公告和案例
03
定期发布安全公告和案例,提醒员工关注最新的安全动态和风
险。
03
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建设
网络安全防护
防火墙
通过防火墙对网络进行隔离,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入侵检测系统(IDS)
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发现异常行为或潜在的攻击行为。
入侵防御系统(IPS)
在攻击成功之前,通过防御系统阻止攻击,保护网络免受威胁。
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预案制定
制定详细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包括响应流程、责任人及联系方式等。
快速响应
在发生安全事件时,快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处置并降低损失。
安全日志与审计
日志记录
记录平台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日志,包括操作记录、异常报告等。
审计分析
通过安全日志审计分析,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为后续安全策略调整提供依据。
该市电子政务平台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 制度,包括信息安全事件处理、安全漏洞 管理等。
该市电子政务平台采用了多种安全技术, 如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数据加 密等。
案例二:某省级电子政务平台的安全升级改造
1. 安全需求分析
该省级电子政务平台在升级改造前,进行了详细的安全需 求分析,包括现有系统的安全风险和威胁、安全策略的执 行情况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问基础信息库、国家应急保障系统采 用外网;
外网CA建成己为“纠风之窗”发政务电子证书;
15
二、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16
建设目标
电子政务外网安全保障体系一期建设的主要目标 是:
[2004]2412号、[2005]1306号、[2005]1534号)。
项目建议书确定国家信息中心为中央投资部分工程 的承建单位。
4
定位
是服务于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和检察院 的政务公用网络,
覆盖中央、省、地、县四级政务部门, 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面向
社会服务的需要, 支持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和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信息
政
务
网络管理
外
网 管
安全与认证
理
中
呼叫中心
心
政务资源目录体系
存储与备份
…... 中央部门2
中央部门N
中央门 户网站
公众用户
安
安
国家电子政务 外网网络
全 外网 全
隔 离
门户 隔
离
互联网
企业
公务员
…... 地方政务外网1
地方政务外网M
政府部门
地方部门1
地方部门2 地方部门N
地方部门1 地方部门2
地方部门N
国家根CA
国家商务根CA
国家政务根CA
国家政务外网CA
国家政务内网CA
北地京方市CCAA
浙 部江委省CCAA
劳动地部方北京R市ARA
部委RA
36
信任体系一期工程中央节点建设内容
顶层认证中心(外网 CA)
密钥管理中心(KMC)
运行CA
部委证书审核注册中心(RA)
部委证书审核注册中心(RA)
37
使用外网CA的部委
¾建成政务外网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网络 信任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和统一的技术 标准规范体系,保障电子政务外网的安 全可靠运行与有效的应用。
17
一期工程建设内容
安全策略与管理制度建设 ¾ 制定统一的外网安全管理组织与策略 ¾ 建立全网安全事件的预防、监控、备份、处理 与恢复联动机制
标准规范建设 技术平台建设
¾ 中央节点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¾ 安全管理平台 ¾ 网络信任体系
18
安全保障体系架构
安全保障体系
网络信任体系
基 于 桥
CA 的 互 联 互 通
PKI/
CA 证 书 管 理 系 统
密 码 服 务 管 理 体 系
密 钥 管 理 服 务 体 系
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物 传系应 管 理 输统用 理 层 层层层 层 安 安安安 安 全 全全全 全
一期工程建设外网信任体系的组织管理系统和身 份认证技术平台,提供电子政务认证服务;
二期工程考虑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问题; 外网信任体系的组织管理系统是在全国每个省建
本地外网网络信任中心,为本地外网政务应用提 供信任服务; 身份认证技术平台采用PKI/CA技术。
35
外网CA在国家CA体系中的位置
6
管理体制
中办发[2006]18号文件确定国务院信息化 工作办公室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负 责统筹协调政务外网的管理。
7
建设目标
依托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通信传输网 络,整合建设电子政务外网,支持电子 政务业务系统的运行,支持跨部门、跨 地区的信息资源共享,支持电子政务业 务的互联互通和信息交换,促进政府监 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部委的中央城域网 ; 近三分之二省级政务外网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部分省级
外网已经覆盖到县,并利用政务外网进行网上办事和在线 处理等服务。 。
14
建设现状
2006年12月30日,中纪委、国家监察部在京召开“纠风之窗” 网站开通仪式,宣布利用国家政务外网网络作为传输平台的 “纠风之窗”网站正式开通;
级结构的方式,对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实施安全集中管理
,主要提供对如下信息的集中管理和控制:
¾ 网络安全防护系统
¾ 应用系统
¾ 网络管理系统
¾ 下级安全管理平台
¾ 综合审计系统
¾ 策略管理系统
¾ 管理子系统
¾ 安全控制
28
安全管理平台架构
29
安全管理平台功能
1)安全预警管理 预警系统让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在安全风险影响 运作前实施有效的安全策略从而达到提前保护 自己的作用。
资源库的运行,支持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资源共 享和交换。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党委 政府 人大 政协 高检 高法
中央各部委
部委内部网络
国家政务外网管理中心
服务器
特殊个人用户
省级政务外网管理中心
省政府及委办厅局 服务器
市级政务外网管理中心
市政府及委办厅局
服务器
县级政务外网管理中心
县政府及委办厅局
服务器
一级网 二级网 三级网
8
建设内容
统一的网络平台
政务外网 广域骨干网
中央城域网
省市 政务外网
网管中心
统一的系统支撑平台
外网 数据中心
外网信息资源 目录体系
面向业务协同 的支撑环境
外网门户
统一的安全保障体系
安全策略和 管理制度
政务外网网络 安全防护体系
政务外网 信任体系
政务外网 安全管理平台
统一的服务体系
网络管理
数据管理 与信息交换
22
安全域划分示意图
23
安全保护等级要求
最低安全保护等级要求; 对于网络的安全保护按照如下等级要求进行:
¾ 中央网络管理中心局域网、中央城域网接入单位 的网络管理中心局域网和各省市节点的二级网络 管理中心局域网, 至少达到第三级(监督保护 级);
¾ 中央城域网接入节点单位和各省市的网络,至少 达到第二级(指导保护级)。
24
安全域等级防护设计
25
政务外网防护措施
■ 防火墙系统 ■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 抗拒绝服务系统 ■ 防病毒网关 ■ VPN网关 ■ 安全认证网关 ■ 网管中心主机加固
26
政务外网安全管理平台
27
安全管理平台建设目标
通过国家级政务外网安全管理中心、省级政务外网
安全管理中心、地市(县)级政务外网安全管理中心三
2)安全监控管理 实时监控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态势,实时 监控整个信息网络中发生了哪些攻击,出现了 什么异常,每台主机存在什么漏洞以及产生了 哪些危险日志等等,并为其他安全子系统提供 及时、准确的信息。
30
3)安全防护与响应管理 提供多种报警方式,如 警灯报警、窗口报警、
邮件报警报警,然后将日志保存本地数据库或者异 地数据库中。 此外,安全防护和响应还能根据报警 信息为管理员提供帮助。 4)安全追踪管理
安全管理
客户服务
9
建设规模
一期工程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将首先横向连接16个中央单位,纵向联接31个省、自治区、直
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第二阶段,将横向再连接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和检察院中央各
单位,纵向开展向地市延伸。
10
政务外网总体功能结构示意图
中央部门1
数据交换
专用VPN业务区。用于因 业务工作需要设置的多(n )个纵向或横向VPN,主 要提供通道级服务。
专 用
共 用 网
互 联
络
网
业
平
务
台
政务外网
13
互联网
建设现状
建成连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的广域骨干网 ,建立了中央网管中心,初步具备了承载
网络应用的能力; 建成可连接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和检察院在京
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安全服务体系
安安安安 全全全全 咨评加培 询估固训
安全策略
安全管理体系
管理制度
法律法规
技术标准
19
政务外网一期工程网络安全防护建设目标
1)实现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与互联网的逻辑隔离; 2)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中央网络管理中心不因拒绝
服务攻击而瘫痪; 3)保护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中央网络管理中心不因
安全事件的取证管理和安全事件的追踪管理
31
安全管理平台组件设计
32
安全管理平台管理范围
中央城域网及部委接入部分的安全设备 广域网中央接入以及省级节点接入部分的安全设备 主要网络设备和网络承载的业务系统的安全事件。
33
安全管理平台管理范围
政务外网信任体系
34
外网信任体系建设目标
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要求,政务外网信任体系包括 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三个部分;
国家监察部(中纪委) 国务院扶贫办 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 金宏工程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
38
谢谢
病毒和恶意代码而导致瘫痪和信息泄露; 4)保证部委合法移动用户接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
和数据传输的安全的安全
20
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21
划分网络安全域
各节点的局域网构成相对独立的安全域: ¾ 中央网络管理中心局域网; ¾ 中央城域网接入节点单位; ¾ 各省市节点的二级网络管理中心局域网; ¾ 中央城域网接入节点单位; ¾ 各省市节点的各自的接入网络。
11
外网一期第一阶段组网图
12
政务外网业务承载区( “2+n”架构)
VPN VPN
共用网络平台区。政务外 网承载业务的主体区域。 原则上各部门的业务应用 均部署在此区域内。该区 域与互联网无连接,安全 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