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病很危险加强预防是关键
蜱虫的致病原因与预防措施
河北 林业 科技
21 年 1 01 0月
蜱 虫的致病原 因与预 防措施
董泽峰 , , 侯军铭 齐岱 亭 , , 齐海华 2刘 菲
(. 1 沧州市林业局 , 河北 沧州 0 1 0 ;. 市职业技术学院 , 6 0 12沧州 河北 沧州 0 10 ) 6 0 1
摘要 : 针对近几年暴发的因蜱虫叮咬而引起的粒细胞无形体病, 已引起公众特别是林区群众的广泛关注和不安, 该
皮为若虫 。 硬蜱若 虫只 1 , 期 软蜱若虫经过 16  ̄ 期不等 。 若
虫有 足 4对 , 无生殖孔 。 再到宿主身上吸血 , 落地后再经 1 ~ 4 周蜕皮而为成虫 。 雄蜱一生可交配数次 。 硬蜱完成一代生 活史所需时间由 2 个月至 3 不等 ; a 多数软蜱需 0 a . 。 5
侧为须肢 , 4 由 节组成 , 4 第 节短小 , 嵌出于第 3 节端部腹
面小凹陷内。 躯体呈袋状 , 大多褐色 , 两侧对称 。 雄蜱盾板几 乎覆盖着整个背面 , 雌蜱的盾板则仅 占体 背前部的一部分 , 有的蜱在盾板后缘形成不 同花饰称为缘垛 。 腹面有足 4 , 对 每足 6 , 节 即基节、 转节 、 股节、 胫节 、 后跗节和跗节。 基节上
颚基背面有 1 对孔 区, 有感觉及分泌体液帮助产卵的功能 。
螯肢 1 , 对 从颚基背面中央伸 出, 是重要 的刺割器。口下板
1 , 于螯肢腹 面, 块 位 与螯肢合拢时形成 口腔。 口 下板腹面
1 栖 息 场所 及 传播 方 式 - 3
虫体椭 圆形 , 未吸血时腹背 扁平 , 背面稍隆起 , 虫 成
体长 2 lm 饱血后胀大如赤豆或蓖麻籽状 , ~ O m; 大者可长达
硬蜱多生活在森林 、 灌木丛、 阔的牧场 、 开 草原、 山地 的泥土中等; 软蜱多栖息 于家畜的圈舍、 野生动物 的洞穴、
寄生虫论文 蜱的防治
蜱的防治摘要:蜱是动物体表常见的寄生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可叮咬人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及两栖类。
蜱的危害直接表现为被叮咬动物骚动不安和伤口感染而导致的生产性能下降,大量寄生时,蜱分泌的毒素可引起动物麻痹,造成蜱瘫。
此外,蜱是莱姆病、斑疹热、泰勒虫病和无浆体病等疾病的传播媒介。
蜱及蜱传病给人类健康和动物生产带来的威胁,已成为全球医学界和兽医学界倍加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以蜱的病原和天敌为重点,对蜱进行介绍和预防,对国外蜱的生物防方法进行概述。
关键词:蜱虫预防生物防治2010年9月8日,河南省信阳市卫生局疾控专家介绍,正在当地传播的疑似无形体病,目前尚无法从根源上预防。
国内有12个省份发现疑似无形体病例,这些地区的特点都是山区或水域丰富的地方。
卫生部专家介绍,蜱虫叮咬是目前无形体病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
蜱虫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时,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
但有研究发现,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的血液等体液,有可能会导致传播,但具体传播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该病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为5’10月。
除了无形体病,蜱虫还可以传播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和莱姆病等,这些病症状有部分类似之处,也给蜱虫传疾病的早期诊断增加了难度。
蜱属于寄螨目、蜱总科。
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
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仅存于非洲)。
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
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蜱(pí)也叫壁虱,俗称草扒子、狗鳖、草别子、牛虱、草蜱虫、狗豆子、牛鳖子在四川方言中有叫逼煞(读音)等。
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
不吸血时,小的才干瘪绿豆般大小,也有极细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
2024年蜱虫叮咬后的症状、预防(三篇)
2024年蜱虫叮咬后的症状、预防■蜱虫叮咬人后症状蜱虫叮咬人后会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蜱虫叮咬人后,大多起病急而重,主要症状为发热、伴全身不适、头痛、乏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腹泻、厌食、精神萎靡等。
■蜱虫与无形体病由蜱虫叮咬引起的无形体病并不是一种新病,最早于xx年在国外被发现。
无形体病的全称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最初,病原体被认为是查菲埃立克体,后来发现病原体是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据专家介绍,无形体病是人兽共患病,上世纪90年代,美国和欧洲就都有过报道。
由于病原体的分离和鉴别难度很大,xx年将病原体定名为无形体。
所谓无形体,是一种寄生于细胞内的寄生菌,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
■传播途径卫生部专家告诉记者,目前已知的无形体病传播途径有两种方式。
它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
蜱虫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时,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传染途径疑为血液和呼吸道分泌物。
但南京鼓楼医院专家告诉记者,该院接触到24例患者中,无人传人感染。
■蜱虫危害有小手指甲盖那么大小,掉到人身上后往皮肤里钻,钻到大脑就完了。
蜱虫叮咬人后会散发一种麻醉,将头埋在皮肤内吸血,同时它分泌有一种可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钻入人体需及时取出。
若不及时取出:轻者,数年后遇阴雨天气,患者便瘙痒难忍。
重者,高烧不退、深度昏迷、抽搐,引发森林脑炎。
■怎样预防和治疗蜱虫叮咬1、一旦被蜱虫叮咬皮肤时,怎么办?千万不可用手强行拔除。
正确的方法是,用乙醚、煤油、松节油、旱烟油涂在蜱虫的头部,或在蜱虫旁点蚊香,数分钟后蜱虫被麻醉,就自行松口;或用液体石蜡、甘油厚涂蜱虫的头部,使其窒息松口。
同时,赶紧就医。
2、蜱虫将头钻入皮肤内时头有倒勾越拉越紧,自行取出容易将头留在皮肤内继续感染。
再去医院取头极为麻烦。
3、被虫子咬不能立刻打死虫子。
4、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时可给予抗组胺药和皮质激素。
发现蜱咬热及蜱麻痹时除支持疗法外,作相应的对症处理,及时抢救。
家畜蜱虫病的防控措施
家畜蜱虫病的防控措施作者:史文军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9年第12期摘要:蜱虫的侵袭可以使动物发生感染,造成兽皮和乳房损伤,引起中毒、麻痹,最重要的是易受到多种病原体感染。
所以,蜱虫防控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宿主免受刺激及病理损害,防控还可阻止蜱虫的扩散,可阻止蜱虫传播到非感染地区。
现介绍家畜蜱虫病的防控措施,包括轮牧与生物防控、化学药物防控、使用疫苗和其他防控策略。
关键词:家畜;蜱虫;感染;防控中图分类号:S858.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12-0118-011 轮牧与生物防控轮牧与生物防控可以直接阻断蜱的自生和寄生阶段。
多数自生阶段的硬蜱和软蜱对环境有特殊要求,并且局限于宿主生活的生态环境。
破坏蜱栖息环境可以减少蜱的数量,清除墙壁缝隙和鸟类栖息地,可有效地减少软蜱的数量,因软蜱自生阶段栖息于以上地方。
也可用排除交替宿主或排除某一生命周期的特殊阶段宿主的方法,有效减少蜱的种群,尤其对控制三宿主的硬蜱推荐使用此方法,如非洲扇头蜱、希伯来花蜱、红润硬蜱、欧洲东南部和亚洲的璃眼蜱。
在澳大利亚,已采用轮牧来控制单宿主硬蜱中的扇头蜱。
此方法可适用于其他种类的硬蜱。
轮数的时间取决于自生幼虫的生活时期。
但是此方法很少应用于多宿主硬蜱和其他软蜱,因其不采食的阶段时间跨度很长。
蜱的天敌有鸟类、啮齿类、蚂蚁类及蜘蛛类,对减少自生阶段的蜱可以发挥较大作用。
在西半球,火蚂蚁是一种值得注意的蜱虫捕食者。
亚洲和非洲瘤牛和桑格牛在与硬蜱首次接触即可产生抵抗力,相比之下欧洲土种牛易感。
用抗蜱瘤牛与其他品种杂交可以作为一种控蜱的方法。
澳大利亚引进瘤牛,已经使微小牛蜱得到了有效控制。
饲养具有抗蜱的品种牛已经成为非洲和美洲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非洲,有一种以攻击性蜱虫为食的牛椋鸟,可减少硬蜱感染家畜和野生偶蹄类动物。
2 化学药物防控使用杀螨剂可杀死环境中自生阶段的蜱或在宿主身上寄生的蜱。
在美国西部地区,用某些植物喷雾杀螨剂来防控蜱虫,以此来减少对人类的攻击。
蜱虫危害及防治
蜱虫危害及防治(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幼儿游戏、教育资料、幼儿管理、计划总结、家园教育、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nursery school lesson plans, small class lesson plans, middle class lesson plans, large class lesson plans, children's games, educational materials, child management, plan summary, home education,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蜱虫危害及防治直接危害蜱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奶牛四种蜱虫病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治疗
奶牛四种蜱虫病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治疗奶牛是重要的畜牧业产物,然而,蜱虫病却是奶牛生产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奶牛蜱虫病的发生会导致牛体内蜱虫寄生,严重影响奶牛的生长发育和产奶量。
为此,本文将从奶牛四种蜱虫病的症状、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为大家介绍。
一、四种蜱虫病的概述1. 犬蜱病犬蜱病主要发生在农村和山区,蜱虫带菌后,感染人和动物,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寄生病。
奶牛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发热、食欲不振、乏力、呼吸急促、眼部发炎等。
2. 贺登病贺登病可分为急性贺登病和慢性贺登病。
急性贺登病常发生在春季和夏季,病死率较高,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食欲不振、体温上升、黏膜苍白等。
慢性贺登病主要表现为消瘦、腹泻、呼吸急促、免疫力下降等。
3. 立克次体病立克次体病是由体内寄生在细胞内的立克次体属菌引起的一类传染病。
奶牛患立克次体病主要表现为消瘦、发热、精神不振、泌乳量减少等。
4. 真菌病真菌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奶牛患真菌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病变、局部脱毛、出现癣状皮损等。
二、鉴别诊断犬蜱病和贺登病的临床症状类似,主要表现为发热、食欲不振、乏力等。
鉴别应从以下方面入手:(1)体温:贺登病体温上升至40℃以上,而犬蜱病体温则在38.5℃左右。
(2)病程:贺登病病程较长,发病后1-2月才会出现恶化,而犬蜱病则发病迅速,病情加重较快。
(1)牛眼:立克次体病患牛眼部发炎明显,犬蜱病则无。
(2)泌乳量:立克次体病患牛泌乳量明显减少,而犬蜱病泌乳量减少不明显。
三、治疗蜱虫病的治疗应以预防为主,必要时采用药物治疗。
1. 预防(1)环境卫生:保持牛舍清洁卫生,消灭蚊蝇虫病,杜绝蜱虫寄生。
(2)防止蜱虫叮咬:定期为牛进行驱虫,勤查看牛身上是否有蜱虫寄生。
2. 药物治疗(1)犬蜱病:可使用头孢克洛、多西环素等抗生素治疗。
如出现病程长、难治性等情况,则应按病原体病毒进行治疗。
(2)贺登病:可使用青霉素、克拉霉素等抗生素。
如病情恶化、重症等,则应采用血清治疗。
蜱虫致病危害与预防对策
综述与专论 | Summarize and reviews452018.11·0 引言如果蜱虫的背面有盾板即为硬蜱,没有盾板即为软蜱。
蜱虫吸血之后体长会变长,最长能达到10 cm 。
吸血之后雌雄蜱虫即可交配,雌蜱虫受精之后会爬行到树根等处的缝隙产卵。
硬蜱大多都生活在森林或灌木丛中,软蜱大多都栖息在野生动物的洞穴及栖息地的缝隙中,蜱虫的寄主大多数都是脊椎动物,由于蜱虫寄生在家禽上之后很容易感染到人类,近几年蜱虫伤人的事件频发,对林区作业的职员与群众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1 致病危害1.1 直接危害蜱虫会寄生在动物的体表,通过吸血损伤动物的皮肤,动物被叮咬之后会出现痛痒感[1],由于经常摩擦或抓挠皮肤就会导致寄生的部位出血或是出现发炎的现象。
如果蜱虫大量吸食其寄主的血液,就会导致寄主贫血、发育不良等问题;如果寄生在动物的后肢,就会导致动物后肢麻痹。
蜱虫在吸食脊椎动物血液的同时会分泌出唾液,唾液就像蚊子一样带有大量的病菌和毒素,蜱虫释放的毒素主要是为了抑制神经传递过程中乙酰胆碱的释放,生物体内的这种物质一旦被抑制就会出现“蜱瘫痪”,在动物被叮咬5~7 d 之后就会出现步态不稳、四肢无力的现象,这种现象很快就会蔓延扩大至上行性发展,被叮咬后的患病动物虽然麻痹部位仍然能够对刺激作出反应[2],但是它的前肢及后肢都不能够自行活动,这种瘫痪和人们日常所说的由于缺钙引起的瘫痪完全不同,这种瘫痪补足适量的钙以后没有产生治疗的效果,只有在去除寄生的蜱虫后才能够慢慢恢复,这种“蜱瘫痪”的病例曾出现在东北与山西等地方。
1.2 传播疾病1.2.1 森林脑炎森林脑炎的病毒可以在全沟硬蜱体内长期保存,可以经由蜱虫的受精卵传至到第三、四代,携带这种病毒的3.2 加强羊群养殖观察,做好统计和记录工作 在常见的几种羊病中,由于一些羊病很难被养殖人员发现,会造成治疗的延误。
因此,在日常的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要仔细的观察羊群中每个羊行为上的变化,并对一些特例作出记录。
蜱和蜱传播疾病预防常识
蜱和蜱传播疾病预防常识一、蜱的特点蜱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草扒子、狗豆子等,是寄生在家畜、鼠类等体表的虫子。
全世界已知蜱类800余种,我国已发现110余种。
我国中原地区常见的有长角血蜱、血红扇头蜱、微小牛蜱等。
它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不吸血时,小的才干瘪绿豆般大小,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
蜱的一生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个阶段,其中成蜱、若蜱有8条腿,而幼蜱只有6条腿。
春秋季是蜱的活动高峰,夏天较活跃,冬天基本不活动。
蜱一般寄生在动物的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游离动物体后附着在草上,可叮人、吸血。
雌虫吸饱血膨胀后形状如同蓖麻籽。
二、蜱及蜱传疾病的危害蜱叮咬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更为严重的是蜱可传播多种疾病。
已知蜱可携带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回归热螺旋体、32种原虫,其中大多数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病原体,如森林脑炎、出血热、莱姆病、Q热、蜱传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病、野兔热、无形体病等。
蜱能长时间保存病原体,并经卵传递,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带来很大危害。
蜱传疾病在我国相对较为常见,多发生在3~11月,有较明显的地域性。
其中,森林脑炎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四川、河北、新疆、云南等省和自治区也有病例发生;蜱媒回归热流行于我国新疆地区;莱姆病分布广泛,我国已证实有20省、市、自治区有本病流行,毗邻本市的江苏省和浙江省都报道在蜱中检测到莱姆病螺旋体DNA片段;Q热分布遍及世界各地,在我国已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证实有Q热存在,在流行区发现微小牛蜱、亚东璃眼蜱和铃头血蜱自然感染Q热;北亚蜱传立克次体病(又称西伯利亚蜱传斑疹伤寒)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内蒙、黑龙江。
此外,蜱还能传播细菌性疾病,如鼠疫、布氏杆菌病、野兔热(土拉杆菌病)。
三、临床表现1、皮疹:水肿性丘疹或小结节,红肿、水疱或淤斑,中央有虫咬的痕迹。
有时可发现蜱。
2、自觉症状:瘙痒或疼痛。
牛蜱虫病的防治
牛蜱虫病的防治胡鸿斌/四川省中江县通济镇畜牧兽医站 618100摘 要:牛蜱虫病是临床常见的体表寄生虫病,主要发生于环境卫生差,饲养管理水平低的牛场,呈全世界分布,蜱虫以吸食体表血液卫生,可导致病牛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继发感染等,还可作为媒介传播多种疾病,临床危害巨大;预防本病需加强牛场的卫生管理,加强对一线员工的疾病防控知识培训,便于及时发现感染牛;本病可通过人工捕捉蜱虫和药物驱虫等方法进行治疗。
关键词:牛;蜱虫;预防;治疗1 蜱虫牛蜱虫属于节肢动物的一种,民间又称牛虱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部、南方和西南等省份,因该地区常年或一年之中有数月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非常利于蜱虫的繁殖和活动。
西北牧区也有分布,但由于气候相对干燥,日间温差较大,一般不会出现暴发式流行。
蜱虫主要通过依附在牛体表吸血为食,一旦吸饱血便有足够的营养支撑其进一步发育,先是落地后进行蜕皮,转变为若蜱,侵染另外一头牛后又转变为成虫,成虫的耐饥饿能力很强,3年内不食入新的血液也能存活。
环境中的虫体对不良因素抵抗力非常强,常规消毒剂无法对其进行杀灭,对干燥、太阳直射、寒冷等有一定抵抗力。
发生本病的牛即使治疗康复,如果不注重环境卫生管理,短时间内仍会出现复发,有时还会对人的生活造成影响。
饲养员、兽医、清粪员等在工作过程中也应做好自我防护,防止被牛蜱虫袭击。
2 主要危害蜱虫是动物体表常见的寄生虫,主要以吸食血液卫生,侵入动物体表后,首先通过口腔将皮肤咬破,经伤口不断吸食血液,大量虫体感染牛时可导致牛出现贫血和营养不良的症状。
咬破的皮肤伤口为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侵入提供了可乘之机,感染牛在患病期间很容易出现继发感染,从而表现全身症状,导致生产性能出现下降。
大量蜱虫寄生在动物体表,如果被侵染的牛有传染性疾病,则机体内的病原能通过血液暂时进入蜱虫体内,如果该蜱虫再二次寄生在健康牛体表时,蜱虫体内的病原能通过口腔传入到健康牛体内,从而导致疾病的传播。
硬蜱的危害及防治
硬蜱的危害及防治作者:刘刚来源:《农业知识·科学养殖》2017年第08期蜱类属于节肢动物门蜱螨目(蜱亚目、蜱总科),分为三个科,即硬蜱科、软蜱科和纳蜱科,其中最常见且对人和家畜危害性最大的是硬蜱科。
硬蜱类的蜱是家畜体表的一种重要的外寄生虫,硬蜱科包括12个属,各属的硬蜱绝大多数寄生在哺乳动物的体表,少数寄生在鸟类、爬虫类,个别寄生在两栖类;硬蜱类全部寄生生活,是家畜体表的一种吸血性的外寄生虫。
硬蜱呈长椭圆形,背腹扁平,无头、胸、腹之分,按其外部附器的功能与位置,区分为假头与躯体两部分。
大多数硬蜱科的蜱,其发育过程中的幼虫期和若虫期寄生在小哺乳动物(兔、刺猬、野鼠等)的体表,成虫期通常寄生在家畜体表。
有的硬蜱在幼虫期、若虫期和成虫期皆寄生在一个家畜体表,也有的在发育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要更换宿主。
硬蜱是吸食家畜血液的,由于硬蜱的刺激,使家畜感到不安、疼痛,并引起皮炎;多量寄生时,常由于虫体吸食大量血液和同时分泌有毒唾液的作用,引起患畜貧血、消瘦、麻痹,幼畜发育受阻,乳牛产乳量减少;传播家畜多种焦虫病和传染病,引起家畜大批死亡。
生活史与习性硬蜱是不全变态的节肢动物,其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
大多数硬蜱在动物体上进行交配,交配后吸饱血的雌蜱离开宿主落地,爬到缝隙内或土块下静伏不动,一般经过4~8天待血液消化及卵发育后开始产卵。
卵期通常经过2~3周或一个月以上孵出幼虫,幼虫无生殖孔、气门和孔区,经体表进行呼吸。
幼虫爬到宿主体表上吸血,经过2~7天吸饱血液后,落于地面,经蜕化变为若虫。
若虫有气门,但无生殖孔和孔区。
饥饿的若虫再侵袭各种动物,寄生吸血后,再落于地上,蛰伏数天至数十天,蜕化变为性成熟的雌性和雄性成蜱。
幼虫期和若虫期的吸血时间较短,而成虫期较长。
吸饱血后虫体可胀大几倍到几十倍,雌蜱显著,可达100~200倍。
雌蜱产完卵后1~2周内死亡,雄蜱能活1个月左右。
从卵发育到成蜱的时间,根据种类和气候,可达3~12个月,甚至一年以上。
蜱虫叮咬宣教小知识
蜱虫叮咬宣教小知识
蜱虫叮咬是一种常见的户外活动风险。
蜱虫是寄生在动物皮肤上的一种小型节肢动物,它们吸食动物的血液来获取营养。
蜱虫叮咬可能会传播疾病,如莱姆病、蜱传脑炎等。
了解如何预防蜱虫叮咬以及如何处理蜱虫叮咬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关于蜱虫叮咬的宣教小知识:
1. 避免在草丛、灌木丛和高草丛生的地方长时间停留,尤其是在春天和夏天的蜱虫活跃期。
2. 在户外活动时,尽量穿着长袖、长裤,戴上帽子,避免皮肤暴露在蜱虫可能藏身的地方。
3. 使用含有避蚊胺(DEET)等有效成分的驱蚊驱虫剂,遵循产品说明书,涂抹在暴露的皮肤和衣物上。
4. 穿浅色衣物,以便更容易发现附着在衣物上的蜱虫。
5. 检查自己和家人的衣物、头发、耳朵等部位,看是否有蜱虫附着。
特别是在户外活动后和洗澡前要仔细检查。
6. 回家后,立即将外出穿过的衣物放入洗衣机清洗。
7. 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在皮肤上,请使用细头镊子轻轻地抓住蜱虫的头部附近,尽量靠近皮肤表面,然后垂直向上拔出。
避免挤压蜱虫的身体,以防止更多的病原体进入皮肤。
8. 不要使用火柴、烟头、香薰等方法来烫蜱虫,这样可能会导致蜱虫口器残留在皮肤内,增加感染的风险。
9. 将拔出的蜱虫放入酒精或密封袋中保存,以便在出现症状时提供给医生参考。
10. 如果出现蜱虫叮咬后的症状,如红肿、发热、乏力、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等,请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蜱虫叮咬史。
了解并遵循这些宣教小知识,可以降低蜱虫叮咬带来的风险,保护您和家人的健康。
蜱虫传播疾病预防预案模板
一、预案背景蜱虫是一种吸血寄生虫,主要生活在草丛、森林等植被丰富的地方。
蜱虫叮咬后可能携带并传播多种疾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新型布尼亚病毒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蜱虫传播疾病,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公众对蜱虫传播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2. 加强对蜱虫的监测和防控,降低蜱虫密度。
3.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组织机构1. 成立蜱虫传播疾病预防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本预案的实施。
2.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四、预防措施1. 监测与预警(1)加强蜱虫密度监测,及时掌握蜱虫活动规律和分布情况。
(2)根据监测结果,发布蜱虫传播疾病预警信息,提醒公众注意防范。
2. 宣传教育(1)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蜱虫传播疾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
(2)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蜱虫传播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3. 防控措施(1)个人防护:在蜱虫活跃期,尽量避免在草丛、树林等蜱虫栖息地活动;穿长袖衣物,佩戴帽子、口罩等防护用品;使用驱蚊剂。
(2)家庭防护:保持家庭环境卫生,清除杂草、杂物,减少蜱虫孳生场所。
(3)宠物防护:给宠物定期除虫,避免宠物携带蜱虫进入家中。
4. 医疗救治(1)加强医疗机构对蜱虫传播疾病的诊疗能力,提高诊断和救治水平。
(2)对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3)开展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五、应急处理1. 病例报告与处理(1)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后,应立即上报当地疾控中心。
(2)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调查、采样、检测,确诊后及时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
2. 疫情控制(1)对疫情发生地区,实施封锁、隔离、消毒等措施,切断疾病传播途径。
(2)加强疫情监测,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防止疫情扩散。
六、预案评估与修订1. 定期评估预案实施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订。
预防蜱虫咬伤措施通用一篇
预防蜱虫咬伤措施通用一篇预防蜱虫咬伤措施 1预防蜱虫咬伤措施一、蜱虫简介蜱虫属于寄螨目、蜱总科,俗称草扒子、狗鳖、草别子、牛虱、隐翅虫、草蜱虫、狗豆子等。
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
蜱虫在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
例如全沟硬蜱寄生在动物或人的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和腹股沟等处。
(详见下图)二、蜱虫危害1、蜱虫掉到人身上后会往身上钻,用头部钻入皮肤。
2、蜱虫叮咬人后会散发一种麻醉物质,再将头埋在皮肤内吸血,同时它分泌一种可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钻入人体需及时取出。
若不及时取出:轻者,数年后遇阴雨天气,患处便瘙痒难忍。
重者,高烧不退、深度昏迷、抽搐,引发森林脑炎。
3、蜱虫可携带83种病毒,病毒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
4、蜱虫不吸血时,小的才干瘪绿豆般大小,也有极细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
蜱虫叮咬人后,大多起病急而重,主要症状为发热、伴全身不适、头痛、乏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腹泻、厌食、精神萎靡等。
2011年前6个月,全国有河南省、湖北省、山东省、安徽省、江苏等省报告“蜱虫病”病例280多人,死亡10余人。
三、处理措施以下处理措施从网上搜索下载,仅供参考。
正确方法一:用乙醚、煤油、松节油、罗浮山百草油、旱烟油涂在蜱虫的头部,或在蜱虫旁点蚊香,数分钟后蜱虫被“麻醉”,就自行松口;或用液体石蜡、甘油厚涂蜱虫的头部,使其窒息松口。
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找不到酒精可用罗浮山百草油。
同时,赶紧就医。
正确方法二:赶紧找到最近的正规医院,叮嘱医生在叮咬处消毒后进行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才可用镊子将蜱虫去除(注意蜱虫口器里的倒刺不能留在体内),之后赶紧进行入院观察治疗,并注射相应的抗病毒药物,在度过潜伏期之后,身体无发病症状后再出院,若出院后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并一定要把被蜱虫叮咬的事告诉医生,切记这段话。
蜱虫的危害及防治
蜱虫的危害及防治摘要:在我国每年4~10月,是蜱虫大量生长和繁殖的时段,5~7月为蜱虫引发疾病流行高峰。
蜱虫是某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1]。
蜱虫叮咬人后,除会引起皮疹、溃疡、炎症等局部症状外,还可传播一些重要疾病,给人类带来更大危害。
关键词:蜱虫危害预防1.概述:蜱属于节肢动物蛛形纲。
全世界已知的蜱虫种类有近900余种(亚种),主要分为硬蜱和软蜱两大类,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有100余种(亚种),软蜱科10余种。
蜱虫发育过程分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时期。
成虫吸血后交配落地,爬行在草根、树根、畜舍等处,在表层缝隙中产卵。
卵在适宜条件下经2~4周内孵出幼虫。
幼虫饱食后经1~4周蜕皮为若虫。
若虫经1~4周蜕皮为成虫。
蜱虫的体型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小不等,主要靠吸食血液为生,蜱虫的嗅觉敏锐,对动物的汗臭和CO2很敏感,与宿主相距15m时,即可感知。
当人和动物经过时,爬附到人和动物的身上吸血。
蜱的幼虫、若虫、雌雄成虫都可吸血,吸血量很大。
吸血部位常在宿主,皮肤较薄,较隐蔽之处。
吸血持续的时间较长,可达数天之久。
蜱虫吸血后体积可增大几十倍。
2.蜱虫的危害2.1直接危害:2.1.1吸血:蜱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口器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组织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2.1.2蜱瘫痪:有些蜱虫唾液中含有神经毒素,在叮刺吸血时神经毒素注入人体,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2.2传播疾病:蜱虫可传播病毒和螺旋体等多种病原生物,引起各种人类传染病。
2.2.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由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导致。
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大多数患者有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和乏力等表现,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2]。
多脏器损害而死亡。
蜱虫是什么虫?如何预防被蜱虫咬伤?
蜱虫是什么虫?如何预防被蜱虫咬伤?蜱虫是什么虫?如何预防被蜱虫咬伤?蜱虫俗称草爬子属于寄螨目、蜱总科。
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
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
目前国内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
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蜱有好多种,主要分硬蜱与软蜱两种。
硬蜱主要生活在山林或是杂草中,而软蜱主要生活在动物的身上或是动物生活的地方。
吸血的一般都是雌性蜱,因为它只有在吸足了血以后才会繁殖后代。
而雄性的是不吸血的。
被硬蜱叮咬后最容易传染的就是森林脑病和莱姆病。
而且危害极大。
死亡率也比较高。
主要是以破坏人体的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所以有的人就算是治好了,也留下了不同程度的癫痫、肢体瘫痪、精神障碍和痴呆等后遗症。
所以危害性是极大的。
蜱虫的嘴,结构复杂,长着一些倒刺,导致人或动物被叮咬后,难以直接取下。
所以,被叮咬者,最常见的后果是对应部位的皮肤感染。
蜱虫本身没什么毒性,不过,它们具有吸血为生的特性,专业除虫公司提示如果蜱虫生活的环境恶劣,它们就可能传播一些严重的疾病。
一、蜱虫能传播的疾病1、螺旋体病(主要是莱姆病):为细菌性感染,症状为咽痛、关节痛、肌肉痛、畏寒发热等感冒类似症状,叮咬处出现红色丘疹和斑疹。
症状轻微,无死亡病例,一般用抗生素治疗,10日内痊愈。
2、病毒性疾病(森林脑炎):为病毒性感染,症状为突然发病和高热、头痛目眩,3-5天后出现神经症状,如:颈直,克氏症及上肢麻痹等。
病死率高,无特效治疗药物,还是要以预防为主。
潜伏期一般为10-15天。
二、怎么预防蜱虫叮咬1、专业除虫公司提示避免去森林和草丛茂盛、落叶堆积的灌木丛;2、专业除虫公司提示城市居民要当心宠物或其他动物皮肤表面是否有蜱虫;3、专业除虫公司提示如果要去野外的话,要穿长袖长裤,并且扎紧裤腿,佩戴帽子和其他护具,减少裸露部位;4、在暴露的皮肤上使用避蚊胺(DEET)或百灭宁等驱虫剂。
奶牛四种蜱虫病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治疗
奶牛四种蜱虫病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治疗
奶牛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动物,但在养殖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蜱虫病的侵袭,对牛类健
康和乳制品质量都有极大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奶牛四种蜱虫病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治疗
方法。
一、巨单细胞贫血
巨单细胞贫血(Babesiosis)是一种由巨单细胞(Babesia)感染引起的血液传染病,常常由蜱虫媒介传播。
患病奶牛的表现为贫血、发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乳量下降等。
严重时出现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症状,可导致死亡。
诊断:通过临床症状、病史、血液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测确定。
治疗:使用特效药物如药剂喹替麦胺(Imidocarb Dipropionate)等。
伴随应用抗生素、肝保护药和营养支持治疗。
二、硬皮病
三、利什曼病
四、帕尔巴病
总的来说,预防奶牛蜱虫病主要是加强防疫和环境卫生,常规消毒,及时发现和隔离
患病动物,降低蜱虫的数量。
同时要严格控制兽群进出和外来人员进出,保障饲养环境卫生,定期给牛进行健康检查等,有效防控奶牛蜱虫病,保障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防治蜱虫
内地12省份至少33人因被蜱虫叮咬染病死亡2010-9-9 近年来,河南省信阳等地区相继发现并报告发生被蜱虫叮咬后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病例,18名患者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
9月8日,河南省信阳市卫生局疾控专家告诉媒体,正在当地传播的疑似无形体病,目前尚无法从根源上预防。
国内有12个省份发现疑似无形体病例,这些地区的特点都是山区或水域丰富的地方。
对于信阳市未公布具体蜱虫咬伤病例遭质疑一事,前日,河南省卫生厅回应信阳蜱虫传疾病疫情疑问时表示,不存在瞒报疫情,信阳等地卫生部门从2007年就已将疑似无形体病例纳入网络直报范畴。
发现:4年前安徽现首例无形体病的全称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最早于1994年在国外被发现。
最初,病原体被认为是查菲埃立克体,后来发现病原体是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它会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由蜱虫叮咬引起的“无形体病”并不是一种新病。
资料显示2006年,安徽省发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
近年来,湖北、河南、山东、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天津、海南、四川、云南、江苏,都出现过病例。
近半年来,江苏省接诊的由蜱虫叮咬引起的“无形体病”共有13例,其中4例死亡。
同样的情况在山东省蓬莱市也出现过,蓬莱一家医院的医生透露,仅截止到7月14日,他们一家医院接收的蜱虫叮咬致死患者就达到11例。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吴超科长昨晚表示,云南近年来也有蜱虫叮咬人散发病例报告。
传播:可通过血液传播卫生部专家告诉记者,目前已知的无形体病传播途径有两种方式。
它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
蜱虫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时,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
但有研究发现,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的血液等体液,有可能会导致传播,但具体传播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该病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为5-10月。
据专家介绍,信阳山区传播疑似无形体病的蜱虫学名叫全沟硬蜱,以吸血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