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版皮肤性病学课件营养与代谢障碍性皮肤病

合集下载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课件皮肤肿瘤(第6~11节)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课件皮肤肿瘤(第6~11节)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不同部位汗管瘤
眼睑、前额部位汗管瘤
外阴部位汗管瘤
躯干部部位汗管瘤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病理特征
汗管瘤组织病理 真皮内可见较多小导管,近表皮处可
见囊样导管腔
汗管瘤组织病理 特征性表现:一端呈导管状,另一端为
实体条索,形如逗号或蝌蚪状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三)治疗
一般不需处理,必要时可采用电灼法或冷冻法逐个处理,单个皮损也 可手术切除。
Bowen病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三、组织病理
病理变化: ➢ 表皮细胞排列不规则,伴角化过度、角化
不全、棘层肥厚,表皮突增宽,真皮乳头 被压缩成细带状,表皮各层可见少数角化 性细胞和非典型性细胞,表皮基底膜带完 整,若破坏则提示为浸润癌。 ➢ 真皮上部炎症细胞浸润。
Bowen病组织病理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病理特征
皮肤纤维瘤组织病理 病变位于真皮中下部,由大量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组成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三)治疗
一般不需处理,必要时手术切除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 皮肤纤维瘤本质为纤维母细胞反应性增生,并非肿瘤。 ➢ 最常见于小腿伸侧,皮损为类圆形坚实结节,与皮下组织粘连。 ➢ 病理表现有纤维型和细胞型两种。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中老年人境界清楚的孤立皮损,主要位于日光暴露部位,病程缓慢,
病理活检可确诊。 (二)鉴别诊断 1.基底细胞癌 2.斑块状银屑病 3.体癣 4.神经性皮炎等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一)手术治疗 (三)放射治疗
五、治疗
(二)光动力治疗 (四)其他治疗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课件皮肤美容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课件皮肤美容

第一节
皮肤医学美容技术
重点难点
掌握 五种皮肤医学美容技术的临床应用
熟悉 光电技术、化学剥脱术作用原理
了解 无创性皮肤检测;注射美容作用原理
一、无创性皮肤检测 二、光电技术 三、化学剥脱术 四、注射美容 五、医学护肤品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一、无创性皮肤检测
使用非创伤性检测技术对皮肤生理参数及综合功能进行检测,得到形 态、客观的量化结果。主要包括面部皮肤图像分析、皮肤镜、RCM及皮肤 生理功能检测。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一)面部图像分析
2.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面部皮炎、面部色素性疾病严重程度分析及疗效评估。如:对黄褐斑的分析。
标准白光得到的面部斑点(与正 常肤色不同的斑点)状况,即: 呈现棕色或红色
标准白光得到的面部皱纹情况。用特征计 标准白光得到的面部皮肤平滑度。
数表示皱纹的数量;分值反映皱纹的大小、 依据肤色的渐变以及皮肤表面的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一)面部皮肤图像分析
1.作用原理 通过标准白光、365nm紫外光以及交叉极化光摄取颜面部皮肤超高像素
影像资料,然后进行皮肤外表状况、表皮黑色素斑、皮肤深层的血红素与 黑色素分析,从而获得关于皮肤斑点、皱纹、纹理、毛孔、紫外线色斑、 棕色区、红色区及紫质相关资料。如:VISA。
激光系统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一)激光
3.激光的分类 (1)按照其产生激光的介质性质可分为气体激光(二氧化碳激光)、液体激光 (染料激光)、固体激光(红宝石激光、翠绿宝石激光、Nd:YAG激光)。 (2)按照其发射模式可分为连续激光(氩激光)、准脉冲激光(铜蒸汽激光) 和脉冲激光。 (3)依据脉冲宽度,脉冲激光可分为长脉冲激光(其脉冲宽度为毫秒级)和短 脉冲激光(脉冲宽度为纳秒级或皮秒级)。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课件皮肤性病的预防和康复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课件皮肤性病的预防和康复
的药物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不同皮肤性病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3.职业性皮肤病的预防 ➢ 防胜于治 ➢ 改善工作环境 ➢ 避免皮肤及黏膜直接暴露于可能致病的物质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不同皮肤性病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4.瘙痒性皮肤病的预防 ➢ 瘙痒可以是多种皮肤病或系统性疾病的症状之一 ➢ 瘙痒也可以独立发生 ➢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瘙痒均应避免搔抓,特别是刺激、烫洗皮肤 ➢ 寻找导致瘙痒的病因最为重要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不同皮肤性病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7.性病的预防 ➢ 固定性伴 ➢ 减少性伴 ➢ 100%使用安全套
第二节
皮肤性病的康复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皮肤性病的康复
1.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惯 ➢ 可通过改变环境或采取相应的措施 ➢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 培养合理使用保湿、润肤或皮肤屏障修复剂的习惯
➢ 皮肤性病具有发病率高、易复发的特点,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预防 发生和复发是非常重要的,开展好预防工作可以减少皮肤性病的发生。
➢ 针对不同的病因,需要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使皮肤康复,其中非常重要的 一部分是皮肤屏障的修复。
➢ 对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治疗应成为临床在治疗一些皮肤疾病实践中必不可 少的一部分。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不同皮肤性病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5.物理性皮肤病的预防 ➢ 避免导致疾病发生的物理因素 ➢ 避免日晒 ➢ 避免高温 ➢ 注意保暖 ➢ 减少摩擦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不同皮肤性病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6.皮肤肿瘤的预防 ➢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 避免过度日晒 ➢ 避免接触可能致癌的放射线、化学物质等 ➢ 对皮肤的癌前或可疑病变应早期治疗
第九章
皮肤性病的预防和康复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课件皮肤性病学导论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课件皮肤性病学导论

20世纪中叶后
19世纪
20世纪中前叶
21世纪
对梅毒螺旋体、天花病毒等病原体 感染的研究是内科学中一个最为重 要的分支
对皮肤病和性病的临床与病理特 征进行描述、总结、分类及发现 新的疾病和治疗方法的探索
遗传学和免疫学得到了快速发展, 医学美容学的发展方兴未艾,正 在成为皮肤病学的一部分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皮肤性病学(第9版)
我国在皮肤性病学领域取得的原创性成就:皮肤真菌病研究
廖万清院士团队发现九种新的致病真菌及其临床类型,其中胶囊青霉引 起的疾病由廖氏命名。
皮肤性病学(第9版)
我国在皮肤性病学领域取得的原创性成就:皮肤病治疗学研究
我国自主研发了国家1类新药白细胞介素8单抗乳膏用于治疗银屑病,国家1 类新药“海姆泊芬”用于治疗鲜红斑痣等; 张福仁团队发现“氨苯砜综合征”的风险基因,使这一致死性药物不良反 应有了预防措施。
皮肤性病学(第9版)
我国在皮肤性病学领域取得的原创性成就:皮肤免疫学研究
陈洪铎院士团队在皮肤朗格汉斯细胞的起源、分化、免疫功能及临床的调 控应用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朱学骏团队发现副肿瘤天疱疮发生机理; 郑捷团队发现银屑病关键性致病性细胞因子的来源是真皮层的γ δ τ细胞, 入选2011年度《中国科学年鉴》。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皮肤性病的病因
皮肤性病对患者的5D影响模式
皮肤病与性病对患者带来的影响可用“5D”模式描述,其中心理影响 越来越受到关注。
第五节
关于皮肤性病学的学习路径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一、皮肤性病学直观性强
因为需要通过感性认识(皮损的视觉形态)获取疾病信息,所以更强调 实践性。许多皮肤病只能通过实践才能被认识、诊断,临床诊断能力的形成 也必须建立在所经历病例的基础上。

新版【人卫版第九版皮肤性病学第二十一章大疱性皮肤病】课件可修改全文

新版【人卫版第九版皮肤性病学第二十一章大疱性皮肤病】课件可修改全文
(二)发病机制 BP循环抗体的靶抗原定位于半桥粒上的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1(BPAg1,又称 BP230)和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2(BPAg2,又称BP180)。 抗BP180抗体是BP的致病性抗体,BP患者体内存在针对BP180的自身反应性T细 胞,能自发识别BP180。
水疱形成可能是由于(yóuyú)基底膜带透明层部位的抗原抗体反应,在补体的参与 下趋化白细胞并释放酶。
2.其他免疫抑制剂
(1)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
(2)常用药物:硫唑嘌呤(AZP)、吗替麦考酚酯(MMF)、环磷酰胺(CTX)。
(四)其他治疗
人血丙种免疫球蛋白、免疫吸附、血浆置换。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五页。
第二节
大疱性类天疱疮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五页。
● 皮肤性病学(第9 版)
大疱性类天疱疮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自身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五页。
● 皮肤性病学(第9 版)
二、临床表现
1.好发人群
60岁以上(yǐshàng)老年人。 2.好发部位
胸腹部和四肢近端及手、足部。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五页。
● 大疱性类天疱疮
● 皮肤性病学(第9 版)
二、临床表现
3.典型皮损
(1)外观正常的皮肤或红斑的基础上出现紧张性水疱或大
● 皮肤性病学(第9 版)
(一)病因
一、病因(bìngyīn)和发病机制
1.HLA-DRB1*0402和HLA-DQB1*0503单倍体与疾病遗传易感性有关。
2.抗天疱疮抗原抗体介导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3.天疱疮抗原(Dsg) 表皮棘细胞间桥粒的结构蛋白。
(1)寻常型天疱疮抗原(PVA)——Dsg3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课件皮肤肿瘤(第1~5节)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课件皮肤肿瘤(第1~5节)

• 以主要血管命名的脉管畸形 • 伴有其他异常的脉管畸形
皮肤性病学(第9版)
婴儿血管瘤
病因及发病机制 ➢ 血管新生(angiogenesis)过程的异常 ➢ 血管生成(vasculogenesis)过程的异常 ➢ 由于局部微环境的变化以及内皮细胞自身转化的异常,导致血管内皮细
胞的异常增殖 ➢ 多种细胞因子参与
第二十八章
皮肤肿瘤
第一节 痣细胞痣 第二节 皮脂腺痣 第三节 血管瘤与脉管畸形 第四节 瘢痕疙瘩 第五节 脂溢性角化病
第六节 汗管瘤 第七节 粟丘疹 第八节 皮角 第九节 皮肤纤维瘤 第十节 光化性角化病
第十一节 Bowen病 第十二节 Paget病 第十三节 基底细胞癌 第十四节 鳞状细胞癌 第十五节 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 第十六节 黑素瘤
低度风险的毁形性损害和功能损害
皮肤性病学(第9版)
高风险婴儿血管瘤
面部节段型 血管瘤
面部非节段型大 面积血管瘤
会阴节段型 血管瘤
臀部节段型 血管瘤
皮肤性病学(第9版)
高风险婴儿血管瘤
眼周、口周及鼻周血管瘤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中度风险婴儿血管瘤
中度风险婴儿血管瘤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低风险婴儿血管瘤
皮肤性病学(第9版)
普萘洛尔不良反应
➢ 需注意肢端发冷、恶心、腹泻和睡眠障碍等 ➢ 少数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低血糖等
皮肤性病学(第9版)
毛细血管畸形
临床表现 ➢ 鲜红斑痣/葡萄酒色斑生后即可发现 ➢ 面部多见,面部部分皮损沿三叉神经支配范围分布 ➢ 皮损颜色可由淡粉色到紫红色 ➢ 与体表面积的比例保持不变,随年龄增长颜色加重,增厚,甚至出现结节 ➢ 鲑鱼斑多表现为界限不太规则或清晰的淡粉红色斑片 ➢ 颈后部是最常受累的部位,也可见于额头、上眼睑、鼻尖、上唇等 ➢ 面部鲑鱼斑多可在1年左右消退,但有时在哭闹、运动等情况下可能复现 ➢ 颈后部位的鲑鱼斑多分布在枕后隆突和第5颈椎之间 ➢ 大约有一半1年左右消退,另一半可终生不变

皮肤性病学ppt课件

皮肤性病学ppt课件

性传播疾病与皮肤病
皮炎是一类皮肤炎症性疾病,而湿疹 则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两者在临 床表现和治疗上有一定区别。
一些性传播疾病在早期可能仅表现为 皮肤症状,如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 等,需要与普通皮肤病进行鉴别。
银屑病与脂溢性皮炎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 现为红色斑块上覆有银白色鳞屑,而 脂溢性皮炎则表现为皮肤油腻、红斑 和鳞屑。
04
皮肤性病的并发症与康复
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感染
皮肤性病可能导致皮肤屏障 受损,增加感染风险。处理 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和抗炎 药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疼痛
某些皮肤性病可能导致疼痛 ,如带状疱疹。处理方法包 括使用止痛药和抗炎药,以 及物理治疗如按摩和热敷。
瘙痒
瘙痒是许多皮肤性病的常见 症状,处理方法包括使用抗 组胺药和外用药物,避免搔 抓以免加重症状。
皮肤性病案例的启示与教训
重视早期诊断
许多皮肤性病在早期阶段治疗效果较好,因此应提高对早期诊断的重视程度,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 疗措施。
个体化治疗方案
不同皮肤性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过程不同,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 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THANKS。
诱发因素和家族史。
体格检查
观察皮肤病变的形态、颜色、 大小、质地等,以及是否有淋 巴结肿大等其他异常。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液、尿液等相关实验室 检查,以帮助确定病因和病情 严重程度。
病理学检查
对于一些疑似恶性皮肤肿瘤, 需要进行病理学检查,通过显 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和病变特征

皮肤性病的鉴别诊断
皮炎与湿疹
前景
未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皮肤性病学将会有更多的突破和创新。例如,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 方法将会在皮肤性病的治疗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人们对皮肤健康和美容需求的增加,皮肤性病学的 研究和应用范围也将会不断扩大。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配套课件 6 皮肤性病的诊断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配套课件 6 皮肤性病的诊断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卫生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皮肤性病学》(第9版) 配套课件
主编 张学军/郑 捷
《皮肤性病学》(第9版)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 普救含灵之苦。
A丘疹 B风团
丘疹
风团
原发性皮损
水疱
脓疱
原发性皮损
结节
囊肿

继发性皮损
鳞屑
浸渍
继发性皮损
糜烂
溃疡
继发性皮损
裂隙
瘢痕
继发性皮损

萎缩
继发性皮损
苔藓样变
抓痕
第三节
皮肤性病的病案书写
一、病历书写的重要性
1.正确诊断疾病、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2.医疗管理和医护工作质量的客观凭证。 3.临床科研、教学、预防保健的基本资料。 4.处理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医疗鉴定的重要法律依据 。
二、皮肤黏膜检查
充足光线 温度适宜 充分全面 皮损特性 特殊检查
(一)视诊
视诊要求 明确皮损的性质
皮损的排列特征 皮损的分布特点 皮损的发生部位
视诊内容
原发或继发,单发或多发;皮损 大小、颜色、数目、形状、表面 特点、内容物、边缘界限、与皮 面关系
线状、环状、弧状、群集状排列
局限性、泛发性、对称性、单侧 或双侧
三、现病史
2.原发皮损的部位、发生时间,皮损类型(如斑疹、丘疹、结节、糜烂、 溃疡等)、形态、大小、数目和分布状况发展及演变情况。有无自然改善 和消退,以及消退后再发的间隔时间。 3.患者的主观症状 如疼痛、瘙痒、紧绷感、灼热感、异样感等。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课件真菌性皮肤病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课件真菌性皮肤病

锈色小孢子菌感染引起;黑点癣主要由紫色毛癣菌和断发毛癣菌感染引起;脓癣
主要由亲动物性皮肤癣菌如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等感染引起。
(二)传播途径
与癣病患者或患畜、无症状带菌者直接接触而传染。理发工具、帽子、枕巾
等是传播的媒介。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临床表现
(一)黄癣 (二)白癣 (三)黑点癣 (四)脓癣
碟状黄痂,覆盖整个 头皮,发无光泽,易 折断,有特殊鼠臭味
萎缩性疤痕、脱发
发内菌丝及孢子 暗绿色荧光
白癣
黑点癣
多侵犯儿童
儿童及成人均可发 病
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 紫色毛癣菌 子菌、铁锈色小孢子菌 断发毛癣菌
灰白色圆形或椭圆形鳞屑 少见,病发出头皮
性斑片,“母子斑”。距 即折断,其残留端
头皮2~4mm处折断,外 留在毛囊,呈黑色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五、治疗
4.搽药 可用2%碘酊、1%联苯苄唑溶液或霜、1%特比萘芬霜等外用抗真菌药 涂于患处,每天2次,连用8周。 5.消毒 患者使用过的毛巾、帽子、枕巾、梳子等生活用品及理发工具要煮沸 消毒。
脓癣治疗同上,切忌切开引流,避免造成更大的永久性瘢痕。急性炎症 期可短期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继发细菌感染可加用抗生素。
1.好发人群 儿童及成人均可发病。 2.典型皮损及症状 (1)皮损初为鳞屑性灰白色斑片,逐渐扩大成片。 (2)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残根在毛囊口呈黑点状。 (3)本型属于发内型感染。 3.预后 预后留有局灶性脱发及点状萎缩性瘢痕。
黑点癣
皮肤性病学(第9版)
(四)脓癣
1.典型皮损及症状
(1)初为成群的炎性毛囊性丘疹,逐渐融合成隆
第二节
体癣和股癣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皮肤性病学 ppt课件

皮肤性病学  ppt课件

ppt课件
34
◎ 注意:风团消退时可见有形状不一的暂
时性红斑。不要误诊为环形红斑或回状 红斑。当水肿发生于眼睑、口唇及阴部 时,由于局部组织疏松,故肿胀明显, 界限不清。
ppt课件
35
7、水疱(vesicle):
为含液体的局限性、隆起性、空腔 性损害,可分为单腔性(unilocular) 或多房性(multilocular)水疱。其大 小、颜色、形状、深浅及疱壁厚度不一。 直 径 大 于 0.5 ~ 1cm 者 称 为 大 疱 ( bulla );多数小水疱簇集称为疱疹 (herpes)。
ppt课件
24
⑶色素沉着斑
色素沉着斑可由表皮或真皮中色素 ( 自身色素或外来物 质 )增加而致;如黄褐斑或纹身;或由痣细胞或色素细胞增 多或集聚引起,如色素痣或太田痣。颜色可表现为黑色、棕 褐色或蓝黑色等色调。
ppt课件
25
⑷色素减退斑或色素脱失斑
由色素合成减少或色素细胞破坏致细胞数目减少甚至消 失而致。色素脱失呈白色,称色素脱失斑或白斑,如白癜风; 色素部分脱失则呈淡白色,称为色素减退斑,如白色糠疹。
ppt课件
7
皮肤的层次、组织及细胞构成

表皮的层次 ①角质层
表皮的细胞构成 ⑴角质形成细胞
⑵树枝状细胞

②透明层 ③颗粒层 ④棘层 ⑤基底层
①黑素细胞 ②郎格罕细胞 ③Merkel细胞 ④未定类细胞
ppt课件 8
2、真皮的层次

⑴乳头层

⑵网状层
ppt课件
9
真皮结缔组织的组成

ppt课件
32
5、肿瘤(tumor):
为发生于皮内或皮下的新生物,其大小、形状、颜色、 表面状况、质地、深浅(可高出皮面或仅可触及)和生物学 行为不一,很少自行消退。 肿瘤因细胞或组织的局部增生而致。 ◎注意:有些教科书并未把肿瘤单列为一种原发损害。

皮肤性病学专业全套完整ppt课件

皮肤性病学专业全套完整ppt课件

整理版课件
55
水疱
整理版课件
56
大疱
整理版课件
57
脓疱
为含有脓液的疱。脓液混浊,可粘稠或 稀薄,周围常有红晕。脓疱可由化脓菌 或非感染性炎症引起。
整理版课件
58
脓疱
整理版课件
59
囊肿
是含有液体或粘稠分泌物及细胞成分的 囊样损害。一般位于真皮中或更深,可 隆起或仅可触知,常呈圆形或椭圆形, 触之可有弹性感。
红斑:是毛细血管扩张或充血所致,压之褪 色
色素沉着斑、色素脱失(减退)斑:是色素增 加、减少(或消失)所致,压之均不消失,
出血斑:是由于血液外渗至周围组织所致, 压之不褪色,
整理版课件
39
红斑
整理版课件
40
色素沉着斑
整理版课件
41
色素脱失(减退)斑
整理版课件
42
出血斑
整理版课件
43
丘疹
为局限、充实、隆起的浅表损害,直径 小于 1cm,其病变通常位于表皮或真皮 浅层,一般由炎性渗出或增生所致。
整理版课件
25
皮肤的吸收作用
皮肤吸收作用的主要途径 : 1.透过角质层细胞
2.角质层细胞间隙和毛囊
3.皮脂腺或汗管
如果角质层甚至全表皮丧失,物质几乎完全可 通过真皮,吸收更完全。
影响皮肤吸收的主要因素 : 1.皮肤的结构和部位 2.皮肤角质层水合程度 3.物质的理化性质
整理版课件
26
皮肤的感觉作用
五. 细胞 成纤维细胞、吞噬细胞和肥大细胞是真皮的 常驻细胞。
整理版课件
10
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下方,与真皮无 明显界限,相当与大体解剖的浅筋膜, 其下与肌膜相连,又称皮下脂肪层。此 层还有汗腺、毛根、血管、淋巴管和神 经等。

皮肤性病学-第9版配套PPT 4 皮肤美容和皮肤性病的预防和康复

皮肤性病学-第9版配套PPT 4 皮肤美容和皮肤性病的预防和康复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强脉冲光
2.强脉冲光的作用原理——基于选择性光热作用理论
IPL照 射
表皮色素性皮损 血管内血红蛋白

产生热能
(1)刺激表皮细胞加速分化
(2)黑素小体也随角质形成细 胞上移并脱落
(3)使血管内皮细胞发生热凝 固而使血管封闭
(4)促进成纤维细胞合成及分 泌胶原纤维
强脉冲光的作用原理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一)激光
6.激光治疗的适应证 (1)色素性皮肤病:太田痣、蒙古斑、伊藤痣、文刺、雀斑、脂溢性角化 病、老年性黑子、颧部褐青色痣、雀斑样痣、咖啡斑、白癜风等。 (2)血管性皮肤病:包括血管性肿瘤和血管畸形在内的先天性皮肤血管性 疾病、获得性血管改变以及其他伴有血管改变的皮肤病,如血管瘤、鲜红斑 痣、血管角皮瘤、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老年性血管瘤、酒渣鼻等。 (3)脱毛、皮肤光老化、瘢痕、汗管瘤、表皮痣等。
使用非创伤性检测技术对皮肤生理参数及综合功能进行检测,得到形 态、客观的量化结果。主要包括面部皮肤图像分析、皮肤镜、RCM及皮肤 生理功能检测。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一)面部皮肤图像分析
1.作用原理 通过标准白光、365nm紫外光以及交叉极化光摄取颜面部皮肤超高像素
分析参数较多,常用的有:Uf=皮肤的最大拉伸量;R2为无负压时皮肤的回弹量与有 负压时的最大拉伸量之比,比值越接近于1,说明皮肤弹性越好。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皮肤生理功能检测
皮肤微循环检测原理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激光发射出632.8nm的λ射线后流动的红细胞对λ射线的反射变化频 率不同,通过检测反射光线中频率变化的宽谱光,直接反映红细胞的数量和流动速度。

内分泌、代谢、营养障碍性皮肤病

内分泌、代谢、营养障碍性皮肤病

可 o tn巨 细 女 ,l岁 , 泻半年 , 2 腹 双下 肢水 肿 3个 月 , 身皮疹 熟 损 害 中除 有 泡 沫 样 组 织 细 胞 外 , 见 到 T uo 全
1个月 。半年前 出现轻 度腹 泻 。3个月 前双 下 肢水 肿 , 胞 。图 1参 1 ( 惠海英 ) 09 13 昆 进行性 加重 。1个 月前 双 上 肢 、 小腿 、 足 相 继 出现 2 0 0 1 胰高血 糖素瘤 综 合征 1例 摩 晓岚 ( 明 医 双 双 , 樊应 俊 ∥皮 肤 病 与性 病 . 0 8 一 0, 2 水肿 性红斑 , 伴水 疱 、 大疱 、 烂 、 出 。皮 疹 干燥 后 出 学 院二 附 院) 周 晓鸿 , 糜 渗
2 0 0 1 蛋 白质 营养 不 良 1例 / 09 10 王鲁 梅 ( 广东 东 莞市 科 ) ∥临床 皮肤科 杂志 . 0 8 3 ( ) 一8 一 0 ,7 7 . 5 2 4 医院皮 肤 科 ) 李 俊 杰 , 景 桃 … ∥ 中 华 皮 肤 科 杂 志 . , 袁

2 0 ,1 2 .7 0 8 4 ( )一9
现褐 棕色脱 屑 斑 , 窝 糜 烂 渗 液粘 连 致 伸 腿 受 限。体 3 ( ) 一2~5 胭 0 1 .5 3
检: 体重 3 g 贫血貌 , 发稀疏 、 7k , 头 发黄质 枯 , 眼睑水 双 女 ,4岁 。全身 反 复起 红 斑 、 疱 、 死 、 痂 , 4 水 坏 结 伴
密集成 片 , 高 穿 出。组织 病理检 查 示 : 度 角 化过 度 , 轻 毛囊 角 栓 。毛 小 腿 前侧及 双 上肢 伸 侧可 见褐 红 色丘疹 , 表 先证 者家 族 4代 囊外根 鞘细胞 呈淡 染 星状 , 数 彼此 分离 呈 网状 变 性 。 出皮肤 , 面有 白色鳞 屑。家Fra bibliotek系调 查 : 多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配套课件 23 嗜中性皮肤病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配套课件 23 嗜中性皮肤病

Sweet病
三、组织病理和实验室检查
(一)组织病理 病理变化:真皮浅层显著水肿,血管周围或真皮浅层有较致密中性粒细胞 为主的浸润,可见核破碎;晚期皮损的浸润细胞中掺杂淋巴细胞及组织细 胞。 (二)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沉加快。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标准 主要标准: 1.急性发作的疼痛性红色斑块或结节。 2.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致密的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但无白细胞破碎性血管 炎证据。
(二)鉴别诊断 1.多形红斑 2.荨麻疹 3.结节性红斑 4.白塞病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治疗
(一)去除诱因 如感染、肿瘤、药物等。 (二)糖皮质激素(首选药物) 如泼尼松0.5mg/(kg·d),以有效控制发热为剂量标准。 (三)其他治疗 可联合给予氨苯砜。 碘化钾和秋水仙碱也有效。
第三节
坏疽性脓皮病
五、治疗
口腔与外阴溃疡和皮肤损害可选用沙利度胺、羟氯喹或氨苯砜。 眼部损害需系统或联合局部给予糖皮质激素。 重要脏器损害需给予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沙利度胺及细胞毒药 物如环磷酰胺等效果更佳。
第二节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acute febrile neutrophilic dermatosis)又 称Sweet病,以四肢、颈面部突然出现疼痛性红色结节或斑块伴发热和外 周血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临床特征。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标准 国际白塞病协作组提出的诊断标准为: 必要条件:复发性口腔溃疡,每年至少发作3次。 次要条件: ①复发性生殖器溃疡; ②眼部损害; ③皮肤损害; ④针刺反应阳性。 必要条件,加上次要条件中的至少2条即可诊断为白塞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变化: 真皮乳头处真皮上部局灶性无定形淀粉样蛋白团块沉积。 电镜: 发现淀粉样蛋白细丝。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一)诊断依据 1.典型临床表现 2.组织病理 (二)鉴别诊断 1.慢性单纯性苔藓 2.肥厚性扁平苔藓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皮肤性病学(第9版)
四、预防和治疗
尚无特效疗法 瘙痒:口服抗组胺药、普鲁卡因静脉封闭
重点难点
掌握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诊断和治疗
熟悉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鉴别诊断
了解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病因、发病机制
皮肤性病学(第9版)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是指淀粉样蛋白 沉积于正常皮肤而不累及其他器官的一种慢性疾病。
缺乏或缺陷有关。
皮肤性病学(第9版)
1.皮肤损害 ➢ 腔口、骨突部位。 ➢ 红斑基础上水疱、
大疱,尼氏征阴性, 继发感染时出现脓 疱、糜烂、干燥、 结痂、鳞屑,愈后 无瘢痕及萎缩。
二、临床表现
肠病性肢端皮炎 A:臀部;B:踝部
皮肤性病学(第9版)
2.腹泻
二、临床表现
➢ 发生率90%。
➢ 表现为水样便或泡沫样便,恶臭,每天3~8次,还可出现畏食、腹胀、呕吐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脂蛋白代谢障碍、含量增高或结构异常时,可导致其在组织中沉积,如沉积
于皮肤或肌腱中则被称为黄瘤病。
原发性黄瘤病 家族性:常有不同程度的血脂代谢障碍及系统表现。
2.分类
非家族性:散发,一般无血脂代谢障碍及系统表现。
继发性黄瘤病:其他疾病引起血脂代谢障碍和血脂增高所致的黄瘤 病,如糖尿病、骨髓瘤和淋巴瘤等。
结节性黄瘤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临床表现
(二)扁平黄瘤(plane xanthoma) 1.典型皮损 稍隆起的扁平黄色斑块,淡黄色至淡棕色,局限 或泛发,可达5cm。 2.特殊 ➢ 发生于上眼睑内眦处称为睑黄瘤。 ➢ 发生于手掌者称为掌纹黄瘤。 ➢ 泛发于躯干、颈部和上臂等处者称为泛发性扁 平黄瘤。 ➢ 发生于间擦部位者称为间擦性黄瘤。
扁平黄瘤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临床表现
(三)发疹性黄瘤(eruptive xanthoma) 1.好发部位 高乳糜微粒血症者的肢体伸侧和臀部等处。 2.典型皮损 直径1~4cm 大小的橘黄或棕黄色柔软丘疹, 分批或骤然发生,急性期炎症明显,皮损周 围红晕。可有瘙痒或压痛。数周后皮损自行 消退。
发疹性黄瘤
第二十七章
营养与代谢障碍性皮肤病
皮肤性病学(第9版)
营养与代谢障碍性皮肤病
营养与代谢障碍性皮肤病是指当人体营养代谢出现障碍时,机体出现 不同程度的皮肤损害的一组疾病。
第一节 肠病性肢端皮炎 第二节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第三节 黄瘤病
第一节
肠病性肢端皮炎
重点难点
掌握 肠病性肢端皮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熟悉 肠病性肢端皮炎的鉴别诊断
了解 肠病性肢端皮炎的病因、发病机制
皮肤性病学(第9版)
肠病性肢端皮炎
肠病性肢端皮炎(acrodermatitis enteropathica)是一种与锌缺乏有关的 遗传性代谢性疾病。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二)发病机制 常与锌缺乏有关,目前机制不清,可能与肠道转运蛋白、锌结合蛋白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不明,细胞和组织合成或衍化为淀粉样蛋白沉积于真皮乳头后致病。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临床表现
(一)苔藓状淀粉样变 (二)斑状淀粉样变 (三)混合型或双相型皮肤淀粉样变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临床表现
(一)苔藓状淀粉样变(lichen amyloidosis) 1.好发人群 中年,两性均可累及,男性多见。 2.好发部位 胫前、臂外侧、腰背部。 3.皮损 ➢ 针尖大小褐色斑点 → 半球形、圆锥形或多角形丘疹。 ➢ 表面光滑,少许鳞屑、角化过度或粗糙。 ➢ 剧烈瘙痒。
阿维A酯、沙利度胺部分有效 糖皮质激素封包、皮损内注射可缓解症状
第三节
黄瘤病
重点难点
掌握 黄瘤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诊断和治疗
熟悉 黄瘤病的鉴别诊断
了解 黄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皮肤性病学(第9版)
黄瘤病
黄瘤病(xanthomatosis)是由于含有脂质的组织细胞和巨噬细胞局限 性聚集于皮肤或肌腱,表现为黄色斑片、丘疹或结节的一组皮肤病,常伴 有全身性脂质代谢紊乱。
苔藓状淀粉样变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临床表现
(二)斑状淀粉样变(macular amyloidosis) 1.好发人群 中年以上妇女。 2.好发部位 肩胛区、躯干、四肢。 3.皮损 ➢ 褐色、灰色或蓝色色素沉着。 ➢ 网状、波纹状。 ➢ 无自觉症状或轻度瘙痒。
斑状淀粉样变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三、组织病理
同时应注意肝功能正常者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也可作为机体缺乏锌的佐证。 (二)鉴别诊断 1.尿布皮炎 2.念珠菌性间擦疹 3.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4.掌跖脓疱病
皮肤性病学(第9版)
四、预防和治疗
硫酸锌 二碘羟基喹啉 → 增加锌吸收 母乳喂养,补充维生素,纠正腹泻引起的水、电解质紊乱
第二节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三、组织病理
病理变化: 真皮中可见泡沫细胞,早期损害有炎症细
胞,退行期皮损则有成纤维细胞增生。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临床表现
(一)结节性黄瘤 (二)扁平黄瘤 (三)发疹性黄瘤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临床表现
(一)结节性黄瘤(xanthoma tuberosum ) 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2.好发部位 四肢伸侧和易摩擦部位。 3.典型皮损 黄色或深褐色扁平或隆起的圆形坚实结节,直径可达 5cm,单发或多发,可融合,后期皮损可纤维化而变得 更加坚硬。 4.特殊 发生于跟腱或指(趾)肌腱处者称为腱黄瘤。
等胃肠道症状。
➢ 严重者可出现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性成熟受阻等。
3.毛发和甲损害
➢ 可见头发、眉毛和睫毛脱落,表现为弥漫性或片状脱发,严重者可呈全秃,
与皮损同时或稍后出现。
➢ 甲板肥厚、萎缩、变形甚至脱落,亦可发生甲沟炎。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典型临床表现 2.血清锌水平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