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两类文本阅读训练练习09(苏轼+乡村旅游)学生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九
班级姓名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文艺创作源于生活。我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并对此作了不少论述,其中的代表性观点即“物感”说。如《左传》曰“诗人感而有思,思而积,积而满,满而作”,已将诗人的创作归结于诗人之“感”。班固在评论乐府民歌时,提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观点,将外在之“事”特别突显了出来。《文赋》与《文心雕龙·物色》则强调了四时物色对人情的感发作用,指出物感是文学创作的起源。钟嵘在其《诗品序》中更为完整地将自然物色与社会人事结合在了一起,完善了“物”的内涵。
与前人对“物”之感发作用的一般性阐述不同,苏轼对“观物”与“感物”的理解要更为深入,更具层次性,不再仅仅停留在短暂性的感发阶段,而是将其纳入到了创作过程中更为长期的观察阶段。苏轼在《书黄荃画雀》一文中写道,黄荃画飞鸟,“颈足皆展”,而有人认为“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后经观察证明真的是画错了。黄荃在画飞鸟时,并未掌握鸟飞行时的基本形态,因此犯了根本性的错误,苏轼认为这是“观物不审”的结果。所谓“审”,即仔细、周密;“观物要审”即观察事物时,一定要周密,要实事求是,不可想当然。苏轼曾言:“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正是对“观物不审”的批判。
在艺术观察过程中,苏轼认为,不仅仅着眼于对事物表层形态的寻求,更强调要遵循事物的内在规律:“学者观物之极,而游于物之表,则何求而不得?”“尽其自然之理,而断之于中。其所不然者,虽古之所谓贤人之说,亦有所不取。”
苏轼认为,观察事物时,应从其表象的体视入手,进而深入其本质。事物之变乃是常态,要把握这些变化是非常困难的,但若能深入其中,抓住它们内在的“自然之理”,那么各种变化之态也就不在话下了。在寻求这一“自然之理”的过程中,苏轼十分强调“断之于中”,即看重自己的所思所感,自己的决断,而非迷信前人之说。因此,不论是观察事物之态,还是体悟事物之理,实证性是其根本性的原则。惟其“目见耳闻”,并“断之于中”,才能做到真正的“观物”之“审”。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苏轼的“观物要审”说,是与宋代文人发达的“理性”思维密切相关的。有宋一代,学者云集,学者思维渗透入文艺领域,体现出重学识、重逻辑、重实证的艺术倾向。
作为蜀学的代表,苏轼的哲学造诣十分深厚,其文艺观点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自身学者思维与时代风气的影响,体现出浓厚的实证论倾向。他所提出的“观物要审”、“尽其自然之理”,都是在这一背景之下生发而来的。然而苏轼并未仅仅停留在实证论的维度上,作为一个天才式的艺术家,他对文艺创作的领悟远超时人,在艺术观察阶段中,他主张艺术家不应局限于用耳目感官去感知对象,用理智去判断对象,更应发挥心灵的作用,寻求更高层次的观察,由此提出了“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和“神与万物交”的观点。
(节选自童庆炳《苏轼文论解读》,有删改) 1.下列有关苏轼“观物要审”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文艺创作中,古人提出的“物感”说是以观物为基础的。“观物”不仅仅指对自然物色的观察,还包括对社会人事的观察。
B.苏轼用黄荃画鸟一事说明,在文艺创作中要创作出好的作品就要对事物进行周密、仔细地观察,做到“目见耳闻”。
C.苏轼认为,在艺术观察过程中,要重视自己的所思所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而不要相信前人之说。
D.艺术观察不能仅限于感官感知事物,还要寻求更高层次的观察,运用理智判断分析,进而发挥心灵的作用。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班固、钟嵘等对文艺创作源于生活的表述仅停留在短时性的感发阶段,还只能算是对感发作用的一般性阐述。
B.与前人相比,苏轼对观物、感物的理解更深入、更具层次性,并将之纳入了时间更长的观察阶段。
C.苏轼认为,要把握事物之变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只要掌握了事物之理,那么这一困难也就容易解决了。
D.在宋代文人“理性”思维的影响下,苏轼提出了具有实证倾向的文艺观察理论。这体现了他远超时人的文艺创作领悟力。
3.我国古人认为“文艺创作来源于生活”,苏轼对此提出了哪些看法,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材料一:加快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形成特色资源保持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发展乡村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打造乡村生态产业链。进一步盘活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允许集体经济组织灵活利用现有生产服务设施用地开展相关经营活动。积极开发传统节日文化用品和武术、戏曲、舞龙、舞狮、锣鼓等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推动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
(摘选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材料二:近几年,我省乡村旅游扶贫精准发力,卖点凸显,模式创新,投资多元化,取得了良好的脱贫效果。据省旅游委统计,截至去年底,全省通过旅游实现脱贫80万人,占全省脱贫人数的17%。旅游扶贫的建档立卡重点村人均通过旅游增收5000元以上。地处大别山深处的罗田县平湖乡胡家河村,村边有一条发源于大别山主峰的巴水河流过,形成一片罕见的天然大沙滩——全沙湾,面积达数千亩。2017年,胡家河村以“金沙湾”为点,招引能人回乡,投资开发生态旅游。今年上半年,该村已经接待游客近万人,创收10万多元。随着全沙湾旅游火起来,胡家河村也将于今年底脱贫摘帽。平原有平原的优势,山区有山区的特色。全省乡村旅游各显其能,各种卖点凸显,宛如百花争艳。
近年来,我省实施贫困区“旅游十工程”,推进贫困区旅游与关联产业融合,形成了一批乡村赏花、避暑度假、田园休闲等旅游新业态。全省各地把有群众基础的庙会、歌会、元宵灯会、清明踏青、端午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传统活动,升级为旅游文化活动,形成隆中“草庐•诸葛亮”、利川“龙船调”、建始“黄四姐”、秭归龙舟节、武当功夫等一批文化旅游品牌,每年接待游客超过千万人次。与其他扶贫方式相比,乡村旅游扶贫具有联通城乡内外、辐射千家万户的带动作用。最近几年来,我省充分利用贫国地区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完成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跨越,目前,全省37个国家和省级贫困县,全部将旅游作为支柱或者重点产业,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摘编自《80万人脱贫,湖北乡村旅游扶贫精准发力》《湖北日报》2018年7月14日)
材料三: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效激活了农村的闲置资源,正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和节假日出游,70%以上选择在周边的乡村旅游点,全国主要城市周边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年增长均高于20%。
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各地都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而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