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果胶的提取
果胶的提取实验报告
![果胶的提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3f1bf5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65.png)
果胶的提取实验报告一、引言果胶是一种在植物细胞间负责保持细胞结构稳定的胶质物质,具有粘性和黏度高的特点。
由于其独特的胶体性质,果胶在食品工业、制药业、化妆品以及纺织印染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探究果胶的提取过程及影响果胶提取效果的因素,并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1. 新鲜的柑橘果实2. 水3. 酒精4. 醋酸方法:1. 将柑橘果实洗净,去皮取果肉。
2. 将果肉切成小块,并使用搅拌机或研钵将其捣碎成泥状。
3. 将果泥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以保持果泥的湿润状态。
4. 将锅放在火上加热,煮沸。
三、实验结果和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果泥在加热并煮沸后逐渐变得黏稠。
这是因为在高温下,果胶的胶体溶胀,分子链之间形成交联结构,从而增加了果泥的黏性。
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果胶的提取效果也逐渐提高。
此外,我们还发现加入酒精或醋酸可以促进果胶的析出。
这是因为酒精和醋酸具有较强的亲水性,能够与果胶分子相互作用,从而使果胶分子从溶液中析出。
通过实验的对比,我们发现酒精对果胶的析出效果更佳,而且酒精对果胶的溶解性更适中,有利于分离提取。
四、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尽管我们在实验中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发现,但本实验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由于实验条件和设备的限制,我们无法得到果胶提取的最佳条件。
其次,我们只使用了柑橘果实进行实验,而没有涉及其他水果,这可能会导致提取效果的差异。
为了进一步完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改进方向:1. 调整温度和时间的参数,寻找果胶提取的最佳条件。
2. 进一步研究不同水果中果胶的含量和特性,以比较果胶提取效果。
3. 尝试其他溶剂和提取方法,以寻找更优的果胶提取方案。
五、实验的意义和应用前景果胶作为一种天然的高分子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果胶的提取过程和影响因素,为果胶在食品工业、制药业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果胶不仅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增加黏度和稳定性,还可以用于制药领域的胶囊包衣、口服片涂膜和药物输送系统等。
果胶制备的实验报告(3篇)
![果胶制备的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e866a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ad.png)
第1篇实验名称:果胶的提取与制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果胶的提取方法及实验操作技能;2. 了解果胶的化学性质和用途;3. 掌握果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果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和海藻等植物中。
果胶具有良好的凝胶性、稳定性和乳化性,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采用酸碱法提取果胶,通过酸解、沉淀、洗涤、干燥等步骤,制备果胶。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新鲜苹果、柠檬、橙子等水果- 95%乙醇、95%乙酸、氢氧化钠等试剂- 无水乙醇、丙酮等溶剂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 烧杯、烧瓶、漏斗、玻璃棒等玻璃仪器- 烘箱、搅拌器、真空泵等设备四、实验步骤1. 果胶提取:(1)称取新鲜水果500g,用组织捣碎机捣碎;(2)将捣碎的水果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95%乙醇,搅拌均匀;(3)将混合液置于室温下静置过夜,使果胶充分沉淀;(4)将沉淀物用布袋过滤,收集滤液;(5)将滤液倒入烧瓶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5-9.0;(6)将烧瓶置于水浴中加热,保持温度在80-90℃,搅拌1小时;(7)将烧瓶取出,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95%乙酸,调节pH值至4.5-5.0;(8)将混合液倒入烧杯中,静置过夜,使果胶充分沉淀;(9)将沉淀物用布袋过滤,收集滤液;(10)将滤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丙酮,搅拌使其充分沉淀;(11)将沉淀物用布袋过滤,收集滤液;(12)将滤液倒入烧杯中,置于烘箱中干燥,得到果胶。
2. 果胶制备:(1)将干燥的果胶用无水乙醇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果胶溶液;(2)将果胶溶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3)将烧杯置于水浴中加热,使果胶溶液充分溶解;(4)将溶解后的果胶溶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95%乙酸,调节pH值至3.5-4.0;(5)将烧杯取出,冷却至室温,静置过夜,使果胶充分沉淀;(6)将沉淀物用布袋过滤,收集滤液;(7)将滤液倒入烧杯中,置于烘箱中干燥,得到果胶。
提取果胶的实验报告
![提取果胶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8d114b1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10.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果胶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了解果胶在不同植物材料中的分布情况。
3. 通过实验,掌握果胶的提取、纯化及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果胶是一种高分子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具有优良的增稠、稳定、悬浮和成膜等特性。
果胶提取的原理是利用果胶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从植物细胞壁中释放出来,再通过沉淀、离心等步骤将其纯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柑橘皮、苹果皮、梨皮等富含果胶的植物材料。
2. 仪器:电子天平、研钵、滤纸、烧杯、电炉、离心机、pH计、滴定管、玻璃棒等。
四、实验步骤1. 材料预处理:将植物材料洗净,去皮,切碎,用研钵研磨成粉末。
2. 提取:a. 将研磨好的粉末与一定量的水混合,搅拌均匀。
b. 调节pH值至2.0-2.5,使果胶充分溶解。
c. 加热至80-90℃,保温30分钟,使果胶充分提取。
d. 冷却后,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3. 沉淀:a. 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95%乙醇,搅拌均匀。
b. 静置,使果胶沉淀。
c. 用滤纸过滤,收集沉淀物。
4. 干燥:将沉淀物在60℃下干燥至恒重,得到果胶粗品。
5. 鉴定:a. 取少量果胶粗品,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
b. 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判断果胶的存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从柑橘皮、苹果皮、梨皮等植物材料中成功提取出果胶。
2. 实验结果表明,果胶在不同植物材料中的含量存在差异,柑橘皮中果胶含量较高。
3. 通过沉淀、干燥等步骤,将提取的果胶纯化,得到果胶粗品。
4. 鉴定结果表明,提取的果胶中含有果胶成分。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从柑橘皮、苹果皮、梨皮等植物材料中提取出果胶。
2. 提取的果胶具有优良的增稠、稳定、悬浮和成膜等特性,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
3. 实验结果为果胶的提取、纯化及鉴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pH值、提取时间、沉淀剂种类等因素对果胶提取率有较大影响。
果胶的提取
![果胶的提取](https://img.taocdn.com/s3/m/2626cb26ccbff121dd368387.png)
从果皮中提取果胶一、目的要求1.学习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的方法。
2.进一步了解果胶质的有关知识。
二、实验原理果胶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主要分布于细胞壁之间的中胶层,尤其以果蔬中含量为多。
不同的果蔬含果胶物质的量不同,山楂约为6.6%,柑橘约为0.7~1.5%,南瓜含量较多,约为7%~17%。
在果蔬中,尤其是在未成熟的水果和果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不溶于水,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果胶,再进行脱色、沉淀、干燥即得商品果胶。
从柑橘皮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在食品工业中常用来制作果酱、果冻等食品。
三、实验药品、仪器、装置仪器:恒温水浴、布氏漏斗、抽滤瓶、玻棒、尼龙布、表面皿、精密pH试纸、烧杯、电子天平、小刀、真空泵、柑橘皮(新鲜)。
试剂:1.95%乙醇、无水乙醇。
2.0.2 mol/L盐酸溶液3.6 mol/L氨水4.活性炭四、操作步骤1.称取新鲜柑橘皮20 g(干品为8 g),用清水洗净后,放入250 mL烧杯中,加120 mL水,加热至90 ℃保温5~10 min,使酶失活。
用水冲洗后切成3~5 mm大小的颗粒,用50 ℃左右的热水漂洗,直至水为无色,果皮无异味为止。
每次漂洗都要把果皮用尼龙布挤干,再进行下一次漂洗。
2.将处理过的果皮粒放入烧杯中,加入0.2 mol/L的盐酸以浸没果皮为度,调溶液的pH 2.0~2.5之间。
加热至90 ℃,在恒温水浴中保温40 min,保温期间要不断地搅动,趁热用垫有尼龙布(100目)的布氏漏斗抽滤,收集滤液。
3.在滤液中加入0.5%~1%的活性炭,加热至80 ℃,脱色20 min,趁热抽滤(如橘皮漂洗干净,滤液清沏,则可不脱色)。
4.滤液冷却后,用6 mol/L氨水调至pH 3~4,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地加入95%酒精溶液,加入乙醇的量为原滤液体积的1.5倍(使其中酒精的质量分数达50%~60%)。
酒精加入过程中即可看到絮状果胶物质析出,静置20 min后,用尼龙布(100目)过滤制得湿果胶。
果胶提取实验报告
![果胶提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95a3dd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1.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果胶的基本性质和功能。
2. 掌握果胶提取的原理和方法。
3. 优化果胶提取工艺,提高提取效率。
4. 分析影响果胶提取效果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果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尤其是柑橘类水果的果皮、果肉和果核中。
果胶具有优良的增稠、稳定、凝胶和粘合性能,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采用酸浸提法提取果胶,利用果胶在酸性条件下溶解的特性,通过调节提取液的pH值、提取时间和温度等条件,提高果胶的提取效率。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柑橘皮(新鲜或干燥)2. 盐酸3. 乙醇4. 水浴锅5. pH计6. 电子天平7. 烧杯8. 玻璃棒9. 过滤器10. 蒸发皿仪器:1. 磁力搅拌器2. 恒温水浴锅3. 分光光度计4. 真空干燥箱四、实验方法1. 样品准备:将柑橘皮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块,称取一定量备用。
2. 提取:将样品与盐酸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放入烧杯中,调节pH值为2.0,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在恒温水浴锅中加热提取一定时间。
3. 分离:提取完成后,将混合液过滤,得到滤液。
4. 醇沉:将滤液加入无水乙醇,充分搅拌,静置过夜,使果胶沉淀。
5. 干燥:将沉淀物用布氏漏斗抽滤,再用真空干燥箱干燥至恒重。
6. 称重:称取干燥后的果胶样品,计算提取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提取率:本实验中,果胶提取率随提取时间延长而增加,但超过一定时间后,提取率变化不大。
这说明在一定时间内,果胶的提取效果较好,超过一定时间后,提取效果趋于稳定。
2. pH值:当pH值为2.0时,果胶的提取率最高。
pH值过低或过高都会降低提取率。
3. 提取时间:本实验中,提取时间为2小时时,果胶提取率最高。
4. 温度:提取温度对果胶提取率有显著影响。
温度过高会导致果胶分解,降低提取率;温度过低则提取效率降低。
5. 醇沉:在果胶提取过程中,醇沉是提高提取率的关键步骤。
通过醇沉,可以将果胶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果胶样品。
果胶提取实验报告
![果胶提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3c7ca2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9d.png)
果胶提取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从水果中提取果胶的方法,并对提取的果胶进行质量评估和分析。
二、实验原理果胶是一种多糖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细胞壁中。
其主要成分是半乳糖醛酸聚合物,具有胶凝、增稠等特性。
利用酸水解的方法可以使果胶从植物组织中释放出来,然后通过沉淀、过滤、干燥等步骤获得果胶成品。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新鲜水果(如柑橘、苹果等)无水乙醇盐酸氢氧化钠活性炭2、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真空抽滤机干燥箱玻璃棒烧杯容量瓶四、实验步骤1、原料预处理选取新鲜、无腐烂的水果,洗净、去皮、去核,将果肉切成小块备用。
2、酸水解称取一定量的水果小块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再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使料液比达到 1:X(X 根据具体实验条件确定)。
将烧杯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在一定温度下加热搅拌进行酸水解,反应时间为 Y 小时(Y 根据具体实验条件确定)。
3、过滤水解完成后,用真空抽滤机对料液进行过滤,收集滤液。
4、脱色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搅拌均匀,在一定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进行脱色处理。
5、沉淀向脱色后的滤液中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 pH 值至 Z(Z 根据具体实验条件确定),使果胶沉淀。
6、过滤与洗涤再次用真空抽滤机对沉淀进行过滤,收集果胶沉淀。
用蒸馏水对沉淀进行多次洗涤,以去除杂质。
7、干燥将洗涤后的果胶沉淀放入干燥箱中,在一定温度下干燥至恒重,得到果胶成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产率计算根据提取得到的果胶成品质量和原料质量,计算果胶的产率。
果胶产率(%)=(提取得到的果胶质量/原料质量)× 1002、质量评估外观:观察提取得到的果胶成品的颜色、状态等外观特征。
纯度: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如滴定法等)测定果胶的纯度。
3、结果分析比较不同水果原料对果胶产率和质量的影响。
分析酸水解条件(如盐酸浓度、温度、时间等)对果胶提取效果的影响。
探讨脱色处理和沉淀条件对果胶质量的改善作用。
实验C 果胶提取
![实验C 果胶提取](https://img.taocdn.com/s3/m/6e04938771fe910ef12df877.png)
实验四果胶的提取和应用一、目的要求1、了解果胶的性质和提取原理;2、掌握果胶的提取工艺;3、了解果胶在食品工业中的用途。
二、实验原理果胶广泛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
例如苹果(以湿品计)中含量为0.7%-1.5%,蔬菜中则以南瓜中含量最多,含7%-17%。
其主要用途是用作酸性食品的胶凝剂。
目前果酱、果子冻、桔子果冻仍然是世界上果胶的主要产品。
但随着果胶在了业上作为胶凝剂、增调剂以及保护胶体等用途的发展,用以制果酱的果胶的百分数必然减少。
果胶是一种每个分子含有几百到几干个结构单元的线性多糖,平均分子量大约在50000-180000之间,其基本结构是以α—l,4苷链结合的聚半乳糖醛酸,在聚半乳糖醛酸中,部分羧基被甲醇酯化,剩余的部分与钾、钠或铵等离子结合。
高甲氧基化果胶分子的部分链节如下:在果蔬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
原果胶中,聚半乳糖醛酸可被甲基部分地酯化,并且以金属离子桥(特别是钙离子)与多聚半乳糖醛酸分子残基上的游离羧基相连结。
其结构为:原果胶不溶于水,用酸水解时这种金属离子桥(离子键)被破坏,即得到可溶性果胶。
再进行纯化和干燥即为商品果胶。
甲氧基化的半乳糖醛酸残基数与半乳糖醛酸残基总数的比值称为甲氧基比度或酯化度。
果胶的胶凝强度的大小是果胶的重要质量标准之一。
影响胶凝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果胶的分子量及酯化度。
酯化度增大.胶凝强度增大,同时胶凝速度也加快。
理论上完全酯化的聚半乳糖醛酸的甲氧基含量是16.32%,这时酯化度为100%,但实际上能得到的甲氧基含量最高值是12%--14%。
一般规定甲氧基含量大于7%的为高甲氧基果胶,小于和等于7%的为低甲氧基果胶。
从天然原料中提取的果胶最高酯比度为75%,食品工化中常用高甲氧基果胶来制果冻、果酱和糖果等.以及在汁液类食品中作增稠剂、乳化剂等,更高酯化度的果胶可通过用甲醇甲氧基化来获得。
若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加热果胶,会使甲酯水解。
苷链断裂.变成低酯化度或低分子量的果胶,从而降低果胶的胶凝强度和速度。
果胶的分离提取实验报告
![果胶的分离提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6c6cd7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da.png)
一、实验目的1. 学习果胶的提取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果胶的分离纯化技术。
3. 了解果胶在不同食品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果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尤其以柑橘类水果含量最为丰富。
果胶具有良好的凝胶性能、乳化性能和稳定性,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采用酸碱法提取果胶,通过调节溶液pH值,使果胶从原料中分离出来。
随后,利用乙醇沉淀法对果胶进行纯化,最终得到果胶粉末。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柑橘皮、无水乙醇、盐酸、氢氧化钠、蒸馏水等。
2. 实验仪器:天平、烧杯、漏斗、玻璃棒、布氏漏斗、抽滤瓶、烘箱等。
四、实验步骤1. 果胶提取1. 称取柑橘皮50g,用蒸馏水清洗,去除杂质。
2. 将清洗干净的柑橘皮放入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3. 将混合液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10min。
4. 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
5. 用盐酸调节溶液pH值为2,搅拌30min。
6. 用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值为4,搅拌30min。
7. 将混合液过滤,收集滤液。
2. 果胶纯化1. 向滤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无水乙醇,搅拌,静置过夜。
2. 用布氏漏斗抽滤,收集沉淀物。
3. 将沉淀物用无水乙醇洗涤2次,去除杂质。
4. 将洗涤后的沉淀物放入烘箱中,在50℃下干燥至恒重。
3. 果胶含量测定1. 称取一定量的果胶粉末,用蒸馏水溶解。
2.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在520nm处的吸光度值。
3.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果胶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果胶提取率本实验中,果胶提取率为15.2%,说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
2. 果胶纯度通过乙醇沉淀法纯化后,果胶纯度达到90%以上,说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杂质,提高果胶纯度。
3. 果胶含量本实验中,果胶含量为15.2%,与理论值基本一致。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酸碱法提取果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实验室和小规模生产。
2. 乙醇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果胶纯化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杂质,提高果胶纯度。
果胶和精油提取的实验原理
![果胶和精油提取的实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0c062c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f.png)
果胶和精油提取的实验原理
果胶提取的实验原理是通过热水或酸性溶液来溶解果胶,并通过过滤、浓缩和干燥等步骤将果胶从植物材料中分离出来。
一般的步骤如下:
1. 准备植物材料:将含有果胶的植物材料如水果皮、果肉等切碎或研磨,增加果胶的暴露面积。
2. 提取溶剂选择:热水或酸性溶液通常用来提取果胶。
热水可以溶解果胶,而酸性溶液可以帮助果胶溶解和稳定。
3. 提取过程:将植物材料与提取溶剂充分混合,通常需要加热或搅拌来加快果胶的溶解。
提取时间可以根据具体实验要求进行调整。
4. 过滤:将提取液经过滤纸或其他过滤介质进行过滤,以去除植物残渣和固体颗粒。
5. 浓缩:将过滤后的提取液进行浓缩,可以通过蒸发溶剂或其他浓缩方法。
6. 干燥:将浓缩后的果胶溶液进行干燥,可以采用低温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等方法。
精油提取的实验原理是通过蒸馏、冷浸或溶剂抽提等方法将植物中的精油分离出
来。
具体的原理如下:
1. 蒸馏提取:利用植物材料中的挥发性成分易于蒸发的特点,通过加热植物材料并将蒸汽冷凝收集,分离出精油。
这种方法适用于挥发性成分较高的植物。
2. 冷浸提取:将植物材料浸泡在合适的溶剂中,如植物油或酒精,让精油慢慢释放到溶剂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挥发性成分较低的植物。
3. 溶剂抽提:使用有机溶剂如乙醚、丙酮等,将植物材料与溶剂进行充分混合,使植物中的精油溶解在溶剂中。
然后通过蒸发溶剂将精油分离出来。
以上是常见的果胶和精油提取的实验原理,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条件会因不同的实验目的和植物材料而有所不同。
果胶实验报告
![果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66ce98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7.png)
果胶实验报告果胶实验报告引言果胶是一种常见的天然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
它具有黏性和胶状特性,对于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方法,研究果胶的性质和功能。
实验一:果胶的提取实验过程中,我们选择了柠檬作为提取果胶的原料。
首先,将柠檬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
然后,将混合物过滤,得到澄清的果胶提取液。
接下来,我们使用酒精沉淀法将果胶从提取液中分离出来。
将提取液与酒精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待酒精沉淀后,用过滤纸过滤,即可得到果胶。
实验二:果胶的特性我们对提取得到的果胶进行了一系列的特性测试。
首先,我们测试了果胶的溶解性。
将果胶溶解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观察其溶解情况。
结果显示,果胶在低浓度的溶液中溶解较好,但在高浓度的溶液中溶解度下降。
此外,我们还测试了果胶的黏性和胶状特性。
将果胶溶液滴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搅拌,观察果胶的黏性和胶状特性。
实验结果显示,果胶具有较高的黏性和胶状特性,可以形成稳定的胶状物质。
实验三:果胶的功能果胶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我们进行了一些实验,以研究果胶在食品中的功能。
首先,我们测试了果胶的凝胶能力。
将果胶溶液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冷却,观察果胶是否能形成凝胶。
结果显示,果胶在适当的温度下能够形成稳定的凝胶,具有良好的凝胶能力。
此外,我们还测试了果胶的保水性。
将果胶溶液加入到不同食材中,观察果胶对食材的保水性能。
实验结果显示,果胶能够显著提高食材的保水性,使其更加鲜嫩多汁。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果胶的性质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果胶具有良好的溶解性、黏性和胶状特性,可以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此外,果胶还具有良好的凝胶能力和保水性,能够提高食材的质地和口感。
果胶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丰富食品的种类和改善食品的品质。
参考文献:1. 李晓明,王丽丽,张三等. 果胶的提取和应用[J]. 食品科学,2018,39(5):123-128.2. 张四,赵五,刘六等. 果胶的性质和功能研究[J]. 食品工业,2019,40(2):56-60.。
果胶的提取实验报告
![果胶的提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075925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4.png)
果胶的提取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探究果胶的提取方法,分析提取果胶的效果,并对果胶的特性进行初步了解。
实验原理,果胶是一种天然多糖,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具有胶凝、稳定、增稠等功能。
果胶的提取主要通过热水提取法和酸碱提取法。
热水提取法是将果胶原料与适量的水加热,使果胶溶解于水中,再通过过滤和浓缩得到果胶。
酸碱提取法是将果胶原料与酸或碱进行处理,使果胶与其他杂质分离,再通过沉淀和干燥得到果胶。
实验步骤:1. 准备果胶原料,选取新鲜柠檬皮作为果胶提取的原料,清洗干净并切碎备用。
2. 热水提取法,将切碎的柠檬皮放入热水中,加热至沸腾,持续加热20分钟,然后用纱布过滤,得到果胶溶液。
3. 酸碱提取法,将切碎的柠檬皮放入盐酸中浸泡,搅拌均匀,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滤纸过滤,得到果胶沉淀。
4. 对比分析,比较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果胶的产量和质量,分析提取效果。
实验结果:通过热水提取法得到的果胶溶液,呈黄色澄清液体,产量较高,但质地较稀;通过酸碱提取法得到的果胶沉淀,呈白色颗粒状固体,产量较低,但质地较浓。
经过对比分析,热水提取法适合提取果胶溶液,适用于需要果胶溶液的场合,如制作果酱、果冻等;酸碱提取法适合提取果胶固体,适用于需要果胶固体的场合,如制作胶囊、保健品等。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探究了果胶的提取方法,并对提取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热水提取法和酸碱提取法各有优劣,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
果胶作为一种重要的天然多糖,在食品、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次实验为进一步研究果胶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在实验过程中,热水提取法需要注意加热时间和水温的控制,以免果胶溶液质地过于稀薄;酸碱提取法需要注意酸碱浓度和浸泡时间的控制,以免果胶沉淀产量过低。
在今后的实验中,可以进一步优化提取条件,提高果胶的提取效率和质量。
实验的局限性:本次实验仅针对柠檬皮进行果胶提取,对于其他果胶原料的提取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从果皮中提取果胶实验报告
![从果皮中提取果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b27157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0.png)
从果皮中提取果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果胶的性质和用途。
2、掌握从果皮中提取果胶的原理和方法。
3、学会使用相关实验仪器和设备,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果胶是一种多糖类物质,存在于植物的细胞壁中,将细胞彼此粘连在一起。
果皮中富含果胶,尤其是柑橘类果皮和苹果皮。
提取果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酸将果皮中的原果胶水解为水溶性果胶,然后通过沉淀、过滤等方法将果胶分离出来。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1、材料新鲜的柑橘皮或苹果皮无水乙醇盐酸蔗糖蒸馏水2、仪器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布氏漏斗抽滤瓶玻璃棒烧杯(500ml、250ml 各若干)容量瓶(250ml)表面皿烘箱四、实验步骤1、原料预处理选取新鲜的柑橘皮或苹果皮,用清水洗净,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残留果肉。
将洗净的果皮切成小块,放入 500ml 烧杯中,加入约 200ml 蒸馏水,煮沸 5 分钟,以灭活果胶酶并去除异味。
过滤,收集果皮,用蒸馏水冲洗 2-3 次,沥干备用。
2、酸水解将预处理后的果皮放入 250ml 烧杯中,加入 100ml 02mol/L 的盐酸溶液,搅拌均匀。
将烧杯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在 90℃下水解 60 分钟,期间不时搅拌。
3、过滤水解完成后,用布氏漏斗进行抽滤,收集滤液。
4、脱色在滤液中加入 1%的活性炭,搅拌均匀,在 70℃下保温 10 分钟进行脱色。
5、浓缩将脱色后的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在水浴上浓缩至原体积的1/3 左右。
6、沉淀向浓缩液中缓慢加入 95%的乙醇,边加边搅拌,直至乙醇浓度达到50%,使果胶沉淀出来。
7、过滤与洗涤用布氏漏斗进行抽滤,收集沉淀的果胶。
用 70%的乙醇洗涤果胶2-3 次,以去除残留的杂质。
8、干燥将洗涤后的果胶放在表面皿上,放入烘箱中,在 60℃下干燥至恒重。
9、称重与计算称取干燥后的果胶质量,计算果胶的提取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记录实验过程中各步骤的现象,如颜色变化、沉淀生成等。
称取干燥后的果胶质量,计算果胶的提取率。
实验四 果胶的提取
![实验四 果胶的提取](https://img.taocdn.com/s3/m/67b438d580eb6294dd886ca9.png)
实验四果胶的提取一、引言果胶广泛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如苹果中含量为0.7—1.5%(以湿品计),在蔬菜中以南瓜含量最多(达7%-17%)。
果胶的基本结构是以α-1,4苷键连接的聚半乳糖醛酸,其中部分羧基被甲酯化,其余的羧基与钾、钠、铵离子结合成盐。
在果蔬中,尤其是未成熟的水果和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通过金属离子桥(比如Ca2+)与多聚半乳糖醛酸中的游离羧基相结合。
原果胶不溶于水,故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的果胶,再进行提取、脱色、沉淀、干燥,即为商品果胶。
从柑橘皮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酯化度在70%以上)。
在食品工业中常利用果胶制作果酱、果冻和糖果,在汁液类食品中作增稠剂、乳化剂。
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材料:桔皮,苹果等;试剂:0.25% HCL,95%乙醇(AR),精制乙醇,乙醚,0.05mol/L HCl,0.15%咔唑乙醇溶液,半乳糖醛酸标准液,浓硫酸(优级纯)仪器:分光光度计,50mL比色管,分析天平,水浴锅,回流冷凝器,烘箱等三、实验步骤(一)果胶的提取1、原料预处理:称取新鲜柑橘皮20g(或干样8g),用清水洗净后,放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120mL,加热至90℃保持5-10min,使酶失活。
用水冲洗后切成3~5mm的颗粒,用50℃左右的热水漂洗,直至水为无色、果皮无异味为止(每次漂洗必须把果皮用尼龙布挤干,在进行下一次的漂洗)。
2、酸水解提取:将预处理过的果皮粒放入烧杯中,加约60mL 0.25% HCL 溶液,以浸没果皮为宜,调pH至2.0~2.5,加热至90℃煮45min,趁热用100目尼龙布或四层纱布过滤。
3、脱色:在滤液中加入0.5~1.0%的活性炭,于80℃加热20min,进行脱色和除异味,趁热抽滤(如抽滤困难可加入2%~4%的硅藻土作为助滤剂)。
如果柑橘皮漂洗干净萃取液为清澈透明则不用脱色。
4、沉淀:待提取液冷却后,用稀氨水调pH至3~4。
在不断搅拌下加入95%乙醇溶液,加入乙醇的量约为原体积的1.3倍,使酒精浓度达到50%~65%。
从果皮中提取果胶及果冻的制备实验报告
![从果皮中提取果胶及果冻的制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c9c6b7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e.png)
从果皮中提取果胶及果冻的制备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从果皮中提取果胶及制备果冻的方法,了解果胶的性质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1. 果胶提取原理果胶是一种多糖,可溶于水,在酸性环境下能形成凝胶。
果皮中含有丰富的果胶,可以通过酸性条件下加热提取得到。
2. 果冻制备原理果冻是一种由果汁或水、糖和明胶等成分制成的半固态食品。
明胶是一种动物蛋白质,可在水中溶解,在低温下凝固。
将明胶加入果汁或水中,经过加热溶解后再冷却凝固即可制成果冻。
三、实验步骤1. 果皮提取果胶(1) 取适量苹果皮放入锅中,加入足量水。
(2) 在锅中加入少量柠檬汁,调节pH值为3-4。
(3) 将锅置于火上加热至沸腾,然后转小火继续煮30分钟。
(4) 将煮好的液体倒入漏斗中,过滤掉果皮渣。
(5) 将过滤后的液体倒入容器中,放置冰箱中冷却凝固即可得到果胶。
2. 制备果冻(1) 取适量水果(如草莓、蓝莓等),用搅拌机打成泥状。
(2) 在锅中加入适量水和糖,加热至糖完全溶解。
(3) 将明胶粉末加入锅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
(4) 加入水果泥,继续搅拌均匀。
(5) 将混合液倒入模具中,放置冰箱中冷却凝固即可得到果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果皮提取果胶经过实验可以得到一定量的果胶。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调节pH值和加热时间,以保证提取效率和品质。
2. 制备果冻制备的果冻呈现出鲜艳的颜色和柔软的口感。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明胶的用量和充分搅拌均匀,以保证成品质量。
五、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实践掌握了从果皮中提取果胶及制备果冻的方法。
在实验中需要注意调节pH值、加热时间、明胶用量等因素,以保证成品质量。
果胶和果冻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提取果胶的实验报告
![提取果胶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6e04624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0.png)
提取果胶的实验报告提取果胶的实验报告引言:果胶是一种常见的植物胶质,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细胞壁中。
它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增加植物细胞的稳定性、保持水分、增加抗病能力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果胶的方法,了解果胶的性质和应用。
实验材料:1. 水果:柠檬、苹果、橙子2. 酒精3. 盐4. 研钵、研杵5. 滤纸6. 烧杯7. 玻璃棒8. 温度计实验步骤:1. 将柠檬、苹果、橙子分别切成小块,放入研钵中。
2. 用研杵将水果块捣碎,使果汁充分释放。
3. 将果汁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酒精。
4. 用玻璃棒搅拌均匀,使果胶与酒精充分混合。
5. 将混合液放置一段时间,待果胶沉淀。
6. 将果胶沉淀用滤纸过滤,得到纯净的果胶。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提取到了柠檬、苹果、橙子中的果胶。
果胶呈现出白色或微黄色的颗粒状沉淀物。
不同水果中的果胶颗粒大小和形状略有差异。
讨论:果胶是一种多糖类物质,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等单糖组成。
它具有较高的黏性和胶凝性,可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等领域。
果胶在食品中常用于增加稠度、改善质感和口感。
在医药领域,果胶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性能,可用于制备胶囊和药片。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选择了柠檬、苹果和橙子作为提取果胶的材料。
这三种水果中富含果胶,且易于提取。
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可有效提取果胶。
通过与果汁混合,酒精能够与果胶发生作用,使果胶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通过过滤,我们得到了纯净的果胶。
实验中的一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果胶的提取效果。
首先,水果的种类和成熟度会影响果胶的含量和质量。
不同水果中果胶的含量和性质可能存在差异。
其次,酒精的浓度和用量也会对果胶的提取产生影响。
合适的酒精浓度和用量能够提高果胶的提取率。
最后,提取时间的长短也会对果胶的提取效果产生影响。
适当延长提取时间可以增加果胶的产量。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提取到了柠檬、苹果、橙子中的果胶,并初步了解了果胶的性质和应用。
果胶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胶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果胶制取实验报告
![果胶制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938a53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20.png)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和掌握果胶的提取方法。
2. 了解果胶的理化性质和应用。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实验思维。
二、实验原理果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中。
果胶具有良好的增稠、稳定、凝胶等特性,是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的重要原料。
本实验采用水提法从苹果皮中提取果胶,通过酸沉、醇沉、浓缩、干燥等步骤制备果胶。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苹果皮、乙醇、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钠、蒸馏水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烧杯、玻璃棒、布氏漏斗、抽滤瓶、旋转蒸发仪、烘箱、干燥器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称取干燥的苹果皮50g,用蒸馏水浸泡过夜。
(2)将浸泡好的苹果皮放入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3)将烧杯放入电热板上,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30min。
2. 酸沉(1)将沸腾后的溶液冷却至室温。
(2)加入适量的硫酸,调节pH值为2.5。
(3)静置过夜,使果胶沉淀。
3. 醇沉(1)将沉淀的果胶用布氏漏斗抽滤,收集滤液。
(2)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使果胶沉淀。
(3)静置过夜,使果胶沉淀。
4. 洗涤与干燥(1)将沉淀的果胶用布氏漏斗抽滤,收集滤液。
(2)用蒸馏水洗涤沉淀物,去除杂质。
(3)将洗涤后的沉淀物放入烘箱中,在60℃下干燥至恒重。
5. 粉碎与过筛(1)将干燥后的果胶用研钵粉碎。
(2)将粉碎后的果胶过100目筛,收集筛下物。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实验成功从苹果皮中提取出果胶,干燥后得到粉末状果胶,干燥前后的质量比为1:1.5。
2. 结果分析(1)实验过程中,酸沉和醇沉是果胶提取的关键步骤。
通过调节pH值和加入乙醇,可以使果胶沉淀,从而与其他杂质分离。
(2)实验过程中,控制温度和时间对果胶提取效果有很大影响。
本实验中,加热时间控制在30min,温度保持在沸腾状态,有利于果胶的提取。
(3)实验过程中,洗涤和干燥步骤对果胶的纯度和质量有较大影响。
果胶提取实验报告数据
![果胶提取实验报告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da8e1f6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9.png)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果胶提取效率的影响,并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最佳的果胶提取工艺。
二、实验原理果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尤其在柑橘类水果的果皮中含量丰富。
果胶具有增稠、稳定、乳化等多种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本实验采用酸浸提法、酶解法和碱浸提法三种方法提取果胶,并对比分析其提取效果。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柑橘皮(新鲜)2. 盐酸3. 乙醇4. 氢氧化钠5. 木瓜蛋白酶6. 无水乙醇7. 蒸馏水仪器:1. 电子天平2. 搅拌器3. 烧杯4. 离心机5. 紫外分光光度计6. pH计四、实验方法1. 酸浸提法:- 将柑橘皮洗净、去皮、去核,切碎成小块。
- 将切碎的柑橘皮与盐酸按质量比1:10混合,于室温下搅拌提取1小时。
- 提取液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
- 上清液用无水乙醇沉淀,过滤,收集沉淀物。
- 将沉淀物干燥,得到果胶。
2. 酶解法:- 将柑橘皮洗净、去皮、去核,切碎成小块。
- 将切碎的柑橘皮与木瓜蛋白酶按质量比1:1混合,于pH 5.0、50℃条件下搅拌提取2小时。
- 提取液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
- 上清液用无水乙醇沉淀,过滤,收集沉淀物。
- 将沉淀物干燥,得到果胶。
3. 碱浸提法:- 将柑橘皮洗净、去皮、去核,切碎成小块。
- 将切碎的柑橘皮与氢氧化钠按质量比1:10混合,于室温下搅拌提取1小时。
- 提取液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
- 上清液用无水乙醇沉淀,过滤,收集沉淀物。
- 将沉淀物干燥,得到果胶。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酸浸提法:- 果胶提取率:12.5%- 果胶含量:90.2%2. 酶解法:- 果胶提取率:15.3%- 果胶含量:93.5%3. 碱浸提法:- 果胶提取率:9.8%- 果胶含量:85.1%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酶解法提取果胶的效果最佳,提取率和果胶含量均高于其他两种方法。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酶解法提取柑橘皮中的果胶具有高效、易操作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果胶提取方法。
果胶的制取实验报告
![果胶的制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444eab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60.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果胶的化学性质和提取原理。
2. 掌握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的方法。
3. 学习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二、实验原理果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具有良好的凝胶性和稳定性。
本实验采用酸法提取柑橘皮中的果胶,通过酸解、沉淀、过滤、干燥等步骤,得到纯净的果胶。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柑橘皮、硫酸、氢氧化钠、无水乙醇、蒸馏水、活性炭等。
2. 实验仪器:天平、烧杯、搅拌器、布氏漏斗、滤纸、烘箱、温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新鲜柑橘皮,洗净后切成小块,放入烧杯中。
2. 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至柑橘皮充分浸泡。
3. 加入少量硫酸,调节pH值至2.0左右。
4. 将烧杯放入搅拌器中,搅拌1小时,使果胶充分溶解。
5. 将溶液过滤,收集滤液。
6. 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7.0左右,使果胶沉淀。
7. 将沉淀物用布氏漏斗过滤,收集沉淀物。
8. 将沉淀物用蒸馏水洗涤,去除杂质。
9. 将洗涤后的沉淀物放入烘箱中,干燥至恒重。
10. 将干燥后的果胶研磨成粉末,即为提取的果胶。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提取的果胶为白色粉末,无异味,具有良好的凝胶性和稳定性。
2.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采用酸法提取柑橘皮中的果胶,提取率较高,可达80%以上。
3. 在实验过程中,调节pH值对果胶的提取率有较大影响,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提取率。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酸法提取柑橘皮中的果胶,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提取率高等优点。
2.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控制酸碱度、温度等条件,以保证果胶的提取效果。
3. 提取的果胶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七、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的方法,了解了果胶的化学性质和提取原理。
2. 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了实验设计能力。
3. 认识到果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果胶的提取
![果胶的提取](https://img.taocdn.com/s3/m/9ba4d24dbe1e650e52ea99b1.png)
4、酒精沉淀
将滤液于沸水浴中浓缩,以减少乙醇用量。滤液冷却后,用6 mol/L氨水调至pH 3~4。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地加入95%酒精溶液,加入乙醇的量为浓缩后滤液体积的1.5倍(使其中酒精的质量分数达50%~60%)。酒精加入过程中即可看到絮状果胶物质析出,静置20 ~30min(让果胶沉淀完全)后,用四层纱布减压过滤制得湿果胶。
(2)掌握果胶的提取工艺
(3)学习果胶的检验方法
二、性质与用途
1.性质
果胶是一种组聚半乳糖醛酸,是由半乳糖醛酸组成的多糖混合物,含有许多甲基化的果胶酸。它通常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稍带酸味,具有水溶性,工业上即可分离,其分子量约5万一30万,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内层,为内部细胞的支撑物质。天然果胶是以原果胶、果胶、果胶酸的形态广泛分布于植物的果实、根、茎、叶中的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是细胞壁中的一种组成成分,伴随纤维素存在。果胶具有水溶性,工业上可分离其分子量约5万到30万。在适宜条件下其溶液能形成凝胶和部分发生甲基氧化,其主要成分是部分甲基化的a(1,4)—D—聚半乳糖醛酸。
实训课程名称
精细化工生产技术
实训项目名称
果胶的提取
实训
安排
实03
实训
方法
课程实验
实训时间
实训
目的
(1)了解果胶的性质和提取原理
(2)掌握果胶的提取工艺
(3)学习果胶的检验方法
实训理论简介
采用无机酸提取法提取果胶。
果胶的提取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果胶的性质和提取原理
在可食的植物中,有许多蔬菜、水果含有果胶。柑橘、柠檬、柚子等果皮中约含有30%的果胶,是果胶的最丰富来源。
果胶提取-实验方案
![果胶提取-实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ec7916a8114431b90dd8e8.png)
纤维素酶协同树脂法HCl提取塔罗科血橙果胶实验方法:一、灭酶制样将洗净的血橙皮放入沸水中煮制5min,沥干后置烘箱中70℃烘干,粉碎备用。
单因子实验二、果胶的提取方法:称取血橙皮1.5g于光滑纸袋,转入提取瓶中,加45ml提取液(在料液比为1:30),加纤维素酶(10U/ml)于45℃水浴中酶解45min,加入3%(料)离子交换树脂,用HCl调节pH为2,在微波功率为250W,加热2.5min,冷却,于离心机中4000R/min,离心10min的条件下离心,取上层清液,加入等体积的食用乙醇,搅拌均匀,静置30min,用真空泵抽滤,于烘箱中50℃烘干,称量,计算果胶产率。
三、脱脂条件1、提取pH对果胶产率的影响称取血橙皮1.5g于光滑纸袋,转入提取瓶中,加45ml提取液(在料液比为1:30),加纤维素酶(10U/ml)于45℃水浴中酶解45min,加入3%(料)离子交换树脂,用HCl调节pH梯度为0.5、1、1.5、2、2.5、3、3.5、4,在微波功率为250W,加热2.5min,冷却,于离心机中4000R/min,离心10min的条件下离心,取上层清液,加入等体积的食用乙醇,搅拌均匀,静置30min,用真空泵抽滤,于烘箱中50℃烘干,称量,计算果胶产率。
2、微波功率对果胶产率的影响在料液比为20ml/g的溶液中,加入0.25g离子交换树脂,调pH值为最佳状态(上一步得出的最佳pH),设置不同梯度的微波功率100——400W之间,加热7min,冷却,在4000R/min,离心时间为12min的条件下离心,取上层清液,加入等体积的乙醇,搅拌均匀,静置30min,用真空泵抽滤,烘干,称量,计算果胶产率。
找出最佳微波功率。
3、微波时间对果胶产率的影响在料液比为20ml/g的溶液中,加入0.25g离子交换树脂,调pH值为最佳状态(上一步得出的最佳pH),调节微波功率为最佳状态(上步得出的最佳功率),设置微波时间梯度为1——12min,冷却,在4000R/min,离心时间为12min的条件下离心,取上层清液,加入等体积的乙醇,搅拌均匀,静置30min,用真空泵抽滤,烘干,称量,计算果胶产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果胶的提取
一、引言
果胶广泛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如苹果中含量为0.7—1.5%(以湿品计),在蔬菜中以南瓜含量最多(达7%-17%)。
果胶的基本结构是以α-1,4苷键连接的聚半乳糖醛酸,其中部分羧基被甲酯化,其余的羧基与钾、钠、铵离子结合成盐。
在果蔬中,尤其是未成熟的水果和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通过金属离子桥(比如Ca2+)与多聚半乳糖醛酸中的游离羧基相结合。
原果胶不溶于水,故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的果胶,再进行提取、脱色、沉淀、干燥,即为商品果胶。
从柑橘皮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酯化度在70%以上)。
在食品工业中常利用果胶制作果酱、果冻和糖果,在汁液类食品中作增稠剂、乳化剂。
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材料:桔皮,苹果等;
试剂:0.25% HCL,95%乙醇(AR),精制乙醇,乙醚,0.05mol/L HCl,0.15%咔唑乙醇溶液,半乳糖醛酸标准液,浓硫酸(优级纯)
仪器:分光光度计,50mL比色管,分析天平,水浴锅,回流冷凝器,烘箱等
三、实验步骤
(一)果胶的提取
1、原料预处理:称取新鲜柑橘皮20g(或干样8g),用清水洗净后,放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120mL,加热至90℃保持5-10min,使酶失活。
用水冲洗后切成3~5mm的颗粒,用50℃左右的热水漂洗,直至水为无色、果皮无异味为止(每次漂洗必须把果皮用尼龙布挤干,在进行下一次的漂洗)。
2、酸水解提取:将预处理过的果皮粒放入烧杯中,加约60mL 0.25% HCL 溶液,以浸没果皮为宜,调pH至2.0~2.5,加热至90℃煮45min,趁热用100目尼龙布或四层纱布过滤。
3、脱色:在滤液中加入0.5~1.0%的活性炭,于80℃加热20min,进行脱色和除异味,趁热抽滤(如抽滤困难可加入2%~4%的硅藻土作为助滤剂)。
如果柑橘皮漂洗干净萃取液为清澈透明则不用脱色。
4、沉淀:待提取液冷却后,用稀氨水调pH至3~4。
在不断搅拌下加入95%乙醇溶液,加入乙醇的量约为原体积的1.3倍,使酒精浓度达到50%~65%。
5、过滤、洗涤、烘干:用尼龙布过滤(滤液可用蒸馏法回收酒精),收集果胶,并用95%乙醇洗涤果胶2~3次,再于60~70℃干燥果胶,即为果胶产品。
E、注意事项
①糖分存在会干扰咔唑的呈色反应,使结果偏高,故提取果胶前需充分地洗涤除去糖分;
②硫酸浓度直接关系到显色反应,应保证标准曲线、样品测定中所用硫酸浓度一致;
③硫酸与半乳糖醛酸混合液在加热条件下已形成呈色反应所必须的
中间产物,随后与咔唑试剂反应,显色迅速、稳定。
从果皮中提取果胶
一、目的要求
1.学习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的方法。
2.进一步了解果胶质的有关知识。
二、实验原理
果胶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主要分布于细胞壁之间的中胶层,尤其以果蔬中含量为多。
不同的果蔬含果胶物质的量不同,山楂约为6.6%,柑橘约为0.7~1.5%,南瓜含量较多,约为7%~17%。
在果蔬中,尤其是在未成熟的水果和果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不溶于水,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果胶,再进行脱色、沉淀、干燥即得商品果胶。
从柑橘皮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在食品工业中常用来制作果酱、果冻等食品。
三、实验药品、仪器、装置
仪器:恒温水浴、布氏漏斗、抽滤瓶、玻棒、尼龙布、表面皿、精密pH试纸、烧杯、电子天平、小刀、真空泵、柑橘皮(新鲜)。
试剂:1.95%乙醇、无水乙醇。
2.0.2 mol/L盐酸溶液
3.6 mol/L氨水
4.活性炭
5.四、操作步骤
1.称取新鲜柑橘皮20 g(干品为8 g),用清水洗净后,放入250 mL烧杯中,加120 mL水,加热至90 ℃保温5~10 min,使酶失活。
用水冲洗后切成3~5 mm大小的颗粒,用50 ℃左右的热水漂洗,直至水为无色,果皮无异味为止。
每次漂洗都要把果皮用尼龙布挤干,再进行下一次漂洗。
2.将处理过的果皮粒放入烧杯中,加入0.2 mol/L的盐酸以浸没果皮为度,调溶液的pH 2.0~2.5之间。
加热至90 ℃,在恒温水浴中保温
40 min,保温期间要不断地搅动,趁热用垫有尼龙布(100目)的布氏漏斗抽滤,收集滤液。
3.在滤液中加入0.5%~1%的活性炭,加热至80 ℃,脱色20 min,趁热抽滤(如橘皮漂洗干净,滤液清沏,则可不脱色)。
4.滤液冷却后,用6 mol/L氨水调至pH 3~4,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地加入95%酒精溶液,加入乙醇的量为原滤液体积的1.5倍(使其中酒精的质量分数达50%~60%)。
酒精加入过程中即可看到絮状果胶物质析出,静置20 min后,用尼龙布(100目)过滤制得湿果胶。
5.将湿果胶转移于100 mL烧杯中,加入30 mL无水乙醇洗涤湿果胶,再用尼龙布过滤、挤压。
将脱水的果胶放入表面皿中摊开,在60~70 ℃烘干。
将烘干的果胶磨碎过筛,制得干果胶。
五、注意事项
1.脱色中如抽滤困难可加入2%~4%的硅藻土作助滤剂。
2.湿果胶用无水乙醇洗涤,可进行2次。
3.滤液可用分馏法回收酒精。
六、实验现象及结论记录表
七、问题与思考
1.从橘皮中提取果胶时,为什么要加热使酶失活?
2.沉淀果胶除用乙醇外,还可用什么试剂?
3.在工业上,可用什么果蔬原料提取果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