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第一章 导论

合集下载

1 经济学导论

1 经济学导论

第一章经济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Economics一、什么是经济学?每个学科都有每个学科的定义。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的最一般规律和物质的基本结构的科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什么是经济学呢?说法很多。

有代表性的是,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人们如何选择以及人们的选择如何影响资源使用的科学。

上述可见,各学科的不同,主要决定于研究对象或研究内容的不同。

二、什么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从今天开始,我们所要学习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属于经济学原理课程。

整个经济学原理课程,按研究对象或研究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一部分是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如单个的消费者(家庭)和单个的生产者(厂商)的行为;单个经济变量的决定和变动,如单个产品的需求,单个产品的供给,单个产品的价格;单个市场的运行,如小麦市场,汽车市场,劳动市场,土地市场,等等。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总体,即the economy as the whole,因而所涉及的经济单位都是总体(例如消费者总体,生产者总体),所涉及的经济变量都是总量(aggregates),如总需求,总供给,价格总水平,总产出,总消费,总投资,等等。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可以打这样一个比方: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是一棵一棵的树木,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是由一棵一棵的树木所构成的一片森林。

这一学期,我们集中学习《微观经济学》,下一学期集中学习《宏观经济学》。

三、稀缺性——经济学的事实基础上面提到,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如何选择的科学。

人们之所以要进行选择,是因为我们所处世界是一个相对稀缺的世界。

也就是说,在我们所处的世界中,我们面临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资源相对于我们的需要而言是有限的。

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

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

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第一章导论(包括教材第1章和第1章附录)本章重点:一、经济及经济学的定义二、经济学的双重主题:稀缺性和效率三、经济社会的三个基本问题四、经济制度五、生产可能性边界六、经济学的分类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八、进行经济思考时经常出现的一些错误一、经济及经济学的定义经济(economy)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economy)一词,是由希腊文0’ikos(家产)和n’emein(管理)合成的oikonomia演变来的。

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在我国古代,“经济”一词是指“经国济民”。

现代社会“经济”一词主要有以下四种含义:①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③社会的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③节约④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各部门(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等)。

经济学economics最近几十年来,经济学覆盖了各种各样的论题。

如何定义这一成长中的学科?重要的定义包括,经济学是:●研究在经济活动中如何确定劳动、资本和土地的价格,以及如何运用这些价格配置资源;●考察金融市场行为,分析金融市场如何将资本配置到其他经济部门;●考察收入分配及如何在不损害经济运行的前提下对穷人给予帮助;●考察政府支出、税收、预算赤字对经济增长有何影响;●考察经济周期中失业与生产的波动,并提出改善经济增长的政策;●考察各国贸易模式并分析贸易壁垒有何影响;●观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对鼓励资源有效利用的方式提出建议。

如果我们将所有这些定义加以提炼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共同主题: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二、经济学的双重主题:稀缺与效率(一)稀缺1、稀缺scarcity稀缺即有限,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在经济学中,这种资源或物品的相对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

教师设问:为什么存在稀缺性呢?❖一定时期内,物品本身是有限的❖一定时期内,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何理解稀缺性呢?❖稀缺性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经济学原理复习整理第一章经济学导论1.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2.机会成本:因选择而放弃的其他机会所造成的代价;3.经济学解决的问题:资源配置的问题(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资源利用问题(就业问题,实现经济增长,货币与经济社会(通胀紧缩问题);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4.两个基本经济模型:经济活动的循环流动图,生产可能性边界;5.微观经济学:对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进行研究;6.微观经济学资源配置的三个层次: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单个市场价格的决定;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7.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总量和经济的总体运行;8.两者关系: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互为补充;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第二章:需求与供给理论1.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价格的水平下愿意并且能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2.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的自身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互补品与替代品);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其他因素(政策、历史、地理等);3.需求定理存在的原因: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需求定理的例外:吉芬商品(盐、米);某些炫耀性消费商品;某些商品价格小幅度升降时,需求量按正常情况的变动(如黄金市场);4.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5.影响该供给的因素:商品自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企业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生产呢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其他因素(气候、政策、时间等);6.供给定理的例外:劳动供给量,徒弟,文物等,价格上升供给量也不会增加;7.市场均衡:经济事物中有关经济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既没有变化趋势的状态;供求决定价格的三种状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求平衡,价格相对静止;8.最低限价:也称支持价格:政府所规定的某种商品的最低价格;第三章弹性理论1.弹性: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于作为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是自变量变动1%所引起的因变量的相对变动而言的;2.需求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1%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3.需求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需求富有弹性;需求缺乏弹性;单位需求弹性;需求完全有弹性;需求完全无弹性;4.需求弹性的影响因素:购买这种商品的支出在消费者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替代商品的数目和相似程度;商品对消费生活的必须程度;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人们对价格做出反应时间的长短;5.收入需求弹性: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6.需求弹性系数em与商品分类:正常品em>0;(必需品0<em<1;奢侈品emv>1);劣等品em<0;7.恩格尔定律:是指在一个家庭或国家中,食品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会随着收入上的增加而减少;8.需求价差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相关商品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9.供给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10.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供给富有价格弹性;供给缺乏价格弹性;供给单位弹性;供给完全无弹性;完全弹性;11.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调整产量的难易;时间长短;生产成本随产量变化的情况;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12.需求交叉弹性: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其相关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在数量上表现为这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与另一种相关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比值。

经济学原理(一)

经济学原理(一)

参考资料
• • • •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萨缪尔森《经济学》 曼昆《经济学原理》 柳泰宪《在小吃店遇见凯恩斯》
第二讲 供给与需求理论
一、需求理论 二、供给理论 三、供求均衡 四、弹性理论及其运用
一个基本假设条件“理性人”
• 微观经济学所有理论均具备的一个基本假 设条件——合乎理性的人 • 每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 所采取的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最小的经济 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的经济利益
家庭
产 品 和 服 务 工资 转移支付 要 素 税收 人员 税收 政府购买
企业
政 府
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对于任何经济体而言,都需要解决三个方 面的基本选择问题,即基本经济问题: •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What is to be produced?) ——决定产出的水平和构成 • 怎么生产(How is to be produced? ) ——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配置 • 为谁生产(Who does get the output?) ——产品在社会成员间的分配
• 每个消费者追求的都是自身效用最大化 • 每个生产者追求的都是企业利润最大化
第一节 需求理论
1.需求 (Demand)
• 需求量:一定时期内,在不同的价格下消费者 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 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因素: ①商品本身的价格 ②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③相关商品的价格 ④消费者的偏好 ⑤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⑥消费者数量与结构 假定其它因素不变,需求就表示商品的需求 量与其自身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Qs 0 1 P
蛋筒的供给表、供给曲线和供给函数
P
Qd=12-4P
(4)经济模型
• 经济模型(Economic Model):描述经济现象有 关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表现形式 有:语言,图表,图形,方程式等 • 经济推理中常见的三种谬误: “后此谬误” (Post Hoc Fallacy) “不能保持其他条件不变”(Failure to Hold Other Things Constant)” “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

经济学原理练习题(双修班)

经济学原理练习题(双修班)

经济学原理练习题(财管双修班专用)第一章导论单选题:1.经济物品是指( )A.有用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2.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一点表示( )A.通货膨胀B.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C.该国可能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产出水平3.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Y物品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D.经济能力增长唯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4.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分析命题?( )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B.1981年失业率超过9%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在已超过30000美元5.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属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D.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6. 经济学家提出模型的主要理由是( )A.一个模型为验证一种假设所必需B一个模型可帮助弄清和组织对一个论点的思考过程C.一个模型为决定一个指数所必需D.只有模型中才可使用实际变量7.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 )。

A.市场经济B.个体行为C.总体经济活动D.失业和通货膨胀等8.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 )。

A.计划经济B.经济总体状况,如失业与通货膨胀C.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D.计算机产业的价格决定问题9.实证经济学( )。

A.关注应该是什么B.主要研究是什么,为什么,将来如何C. 不能提供价值判断的依据D.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10.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生产可能线向外移动( )。

A.失业B.通货膨胀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11.人们在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中要进行选择的根本原因在于()。

经济学书籍摘抄笔记(3篇)

经济学书籍摘抄笔记(3篇)

第1篇摘抄笔记第一章:导论1.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分配有限资源以生产商品和服务的科学。

2. 资源是有限的,但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这就是经济学所面临的矛盾。

3.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4. 市场经济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而计划经济则由政府来直接控制资源配置。

5. 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行为和市场结构,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的运行。

第二章:供给、需求与价格1. 供给曲线表示在某一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数量。

2. 需求曲线表示在某一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

3. 当供给和需求相等时,市场达到均衡,此时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数量称为均衡数量。

4. 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会引起价格和数量的变化,从而影响市场均衡。

5. 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核心,通过价格调节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1. 消费者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即消费者愿意为商品或服务支付的最高价格。

2. 边际效用递减定律:消费者对某一商品或服务的额外消费所带来的满足感会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

3. 消费者预算线表示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情况下,消费者能够购买的各种商品组合。

4. 消费者选择在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达到效用最大化。

第四章:生产者行为1. 生产者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即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获得的最大利润。

2. 边际成本递增定律: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每增加一单位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增加。

3. 生产者选择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点上达到利润最大化。

4. 企业的生产函数描述了生产要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市场结构1. 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企业的数量、产品的同质性和进入壁垒等因素。

2. 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上有许多企业,产品同质,进入和退出市场自由。

3. 垄断竞争市场:市场上有许多企业,产品具有差异性,进入和退出市场相对自由。

4. 寡头垄断市场:市场上有少数几家大企业,产品可能具有差异性,进入和退出市场受限制。

《经济学原理》曼昆(中文版)(上海交通大学)

《经济学原理》曼昆(中文版)(上海交通大学)

某厂商的供给表
价格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数量
0 0 1 2 3 4 5
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 是关于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 的向上倾斜的曲线。
供给曲线 的起点一定是大于零。
某厂商的供给曲线
冰淇淋 筒的 价$3格.00
2.50
2.00
1.50
价格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宏微观经济学
第二章 供求理论
需求、需求函数、需求的变动 供给、供给函数、供给的变动 市场均衡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 消费者剩余 供求、弹性与政府政策
供给和需求
供给 和 需求 是经济学家使用最多的
两个词汇。
供给 和 需求 是使市场经济得以运行
的两种势力。 现代微观经济学是关于通过供求和价 格互动来优化配置资源的学科。
宏微观经济学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当市场失灵时,政府可以干预经济,从而 促进效率和平等。 •市场失灵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 情况。
宏微观经济学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
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 我们可以从不同方面衡量生活水平的高 低。
• 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以归因于
各国生产率的差别.生产率指一个工人 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
某人的需求表
价格
数量
$0.00
12
0.50
10
1.00
8
1.50
6
2.00
4
2.50
2
3.00
0
冰淇淋某人的需求曲线
筒$3.0的0

经济学原理第1讲导论

经济学原理第1讲导论

生产的财富在不同主体之间如何变动(续1)?
商品市场
17 1
金融市场
18
2 13 家庭 14 6
9
10 15 16
3 厂商 7
4 外国 8
政府 11 12
要素市场
5
19
20
1:支出;2:购买商品与服务;3:出售商品与服务;4:收益; 5:收入;6:要素供给;7:购买要素; 8:成本(工资、租金、利息) 13:转移支付;14:个人所得税;15:补贴 16:税收 17、18:进出口; 26 19、20:要素的国际流动 。
产权 决策 分配方式
混合经济中两种经济制度同时运行。
16
不同经济制度需要回答的三组共同问题
1、生产什么(What 2、怎样生产(How
is to be produced?
)?
is to be produced?)?
3、为谁生产(Who
does get the output? )?
17
生产什么(What
技术进步
产品B
产品B
24
生产的财富在不同主体之间如何变动? 经济流量模型
2 3
商品市场
1 4
家庭
厂商
6
5
8
9
要素市场
1:支出; 2:购买 商品与服 务;3: 出售商品 与服务; 4:收益; 5:收入; 6:要素 供给。
25
思考:这个模型有什么假定?合理吗?易于处理吗?
思考:这个模型有什么假定?合理吗?易于处理吗?
18
怎样生产(How is to be produced?)?

同一种商品可以用不同方式生产。同样是小麦,在我国 北方农村通常是每个农户耕作10—20亩耕地,密集地投 入化肥、劳动等生产要素来生产,大型机械运用主要限 于耕翻土地,收获和运输等生产环节。美国家庭农场则 通常耕作上万亩耕地,采用高度机械化生产方式,单位 面积耕地上劳动投入则比较少。 从直接关系上看,采取特定生产方式是由生产者选择行 为决定的。然而,厂商为什么要选择不同的生产方式 (约束条件)?为什么中国与美国的农民采用不同生产 方式?为什么把不同国家生产方式进行简单移植不一定 能够成功?这是经济学需要研究的第二组基本问题。

经济学第一章

经济学第一章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两者互相补充, 资源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两者都是实证分析。 微观经济学的本质:市场有效,市场万能
联 系
区 别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
政府有能力。
二、现代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1.经济学说简史
经济制度的变革。Economic
原子弹
Institutions
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
15
12
A
B
C D E F 1 2 3 4 5
粮食
H
资源利用的两种基本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 计划经济制度
9 6 3 0
四、 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
1.手段:边际分析法
(1) 边际分析法:运用微分方法研究经济中的增量变化,
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
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从1940年起,萨谬尔森一直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 萨谬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进入大学
一开始学习经济学便遇到萨谬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
三、 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
1.资源配置问题
举例:
原子弹与粮食生产
组合 方式 A B C D E F 粮食 亿吨 0 1 2 3 4 5 原子弹 个 15 14 12 9 5 0 (1)生产可能线(生产可能性边界 或生产转换线) PPF: 原子弹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亚当.斯密献给女王陛下的一本书中写道: 女王陛下: “请你不要干预经济,回家去吧!国家做什么? 就做守夜人。当夜晚来临的时候你去敲钟。你只 要看街上没有愉盗行为,你就回家,只要你不管 经济,经济就能发展”。

曼昆经济学原理-重点总结

曼昆经济学原理-重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经济学导论1.稀缺:①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来讲,物品是希少短缺的②稀缺性:是经济物品的显著特征之一;并不意味着希少,而指不可以免费得到;要得到经济物品必须有其他经济物品交换③稀缺规律:商品普通是稀缺的,只能得到有限供应,必须通过价格或者其他形式进行分配④稀缺原因:一定时期内〔大前提〕,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2.选择的机会成本: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抛却的其他用途的最大利益注:理论上讲是资源改做他用的各种可能中最优的选择,但由于信息不彻底只能是其它使用中能获得的比较满意的选择3.经济学十大原理:①人们面临选择〔人们为得到一样东西,就不得不抛却另一样东西〕〔效率是社会从稀缺性资源中获得的最多的东西,平等是把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的分给社会成员〕②机会成本〔由于稀缺性,人们就要比较可供选择的方案的成本和收益〕③边际量〔人们通过比较边际利益和编辑成本而做出抉择〕④激励〔理性决策者会做出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决策〕⑤贸易会是每一个人的状况越来越好〔贸易可以使人们做最擅长的事〕⑥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家庭和企业→合意的市场结果;价格指引个别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了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⑦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市场失灵时即市场本身不能进行资源配置时,政府干预经济, 可以促进效率和平等;外部性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的影响〕⑧一国的生产水平取决于他的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生活水平的不同由于生产率不同〕⑨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水平上升⑩社会面临通货膨胀和短期失业之间的权衡〔↓↑〕第二章需求和供给1.需求〔人们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①需求表②需求曲线注:当供=需时,有均衡价格③需求定理:需求量与价格呈反向变化④影响需求的因素a 商品本身价格;相关商品价格b 消费者的收入与社会的公平程度;的偏好;的对未来的期望. 的数量与结构c 政府的消费政策⑤需求函数:需求量Qd=a –b P⑥需求的变化:商品本身价格不变,其他变化引起需求曲线的变化〔曲线的位移〕需求量的变化:商品本身价格变化, 引起需求曲线的变化〔点的挪移〕2.供给〔一定时期内,厂商愿意供给的商品量〕①供给曲线②供给定理:供给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化③影响供给的因素: a 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b 厂商的目标;对未来的期望c 生产价格的变化;生产技术的变动 d 政府的政策④供给的变化:商品本身价格不变,其他变化引起供给曲线的变化〔曲线的位移〕〔技术引起〕供给量的变化:商品本身价格变化,引起供给曲线的变化〔点的挪移〕〔价格引起〕3.供求①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同一价格〔两曲线相交时〕②均衡价格的形成:供求双方在竞争中自发形成,是价格自发决定的过程〔市场机制下,供求不均衡状态会自己消失〕〔量等价不等,价等量不等〕③供求定理: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引起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的变化,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下降4.弹性〔弹性大,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大,则函数越倾斜,则通过降价增加产量〕①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涨价和降价产生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②需求价格孤弹性:即P 与Q 都取平均值a E>1 富弹性:需求变化比率>价格变化比率,奢靡品,较倾斜直线〔薄利多销〕b E<1 缺乏弹性:< ,生活必需品,较陡直直线〔谷贱伤农〕c E=1 单位弹性:= ,正双曲线d E=0 无弹性垂直x〔Q〕轴的直线〔价格如何变,需求量总不变〕e E = 无穷大平行于X 轴〔价格既定,需求无限〕③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可替代性;重要程度;用途广泛性;可支出比例;使用时间〔必须程度越大弹性越小;消费决策中,支出比例越大弹性越大〕④互补品:两种商品互相补充共同满足一种欲望〔如:汽车和汽油〕〔价格与需求反向变化〕〔Ec<0〕⑤替代品:两种商品互相替代共同满足一种欲望〔同向变化〕〔Ec>0〕〔替代效应: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而是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多〕⑥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量的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分类:a 收入富弹性Em>1 优等品如:家电,旅游b 收入单位弹性=1 如:衣服c 缺乏弹性< 1 生活必需品d 无弹性=0 即收入变化了需求量彻底没变化如:食盐e 负弹性<1 劣等品5.价格政策:价格政策有其不完善性,短期性和无序性,所以需要政策来调整支持价格〔>均衡价格〕:支持农产品,稳定农业生产,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业投资. 以保障粮食安全支持价格原理知,供给过剩,措施是:收购多余粮食限制价格〔<均衡价格〕原理知,供给不足,措施是:政府实行配给制限制价格的利与弊:有利于社会平等的实现;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不利于刺激生产,产品短缺;不利于抑制需求,资源浪费;社会风尚败坏,黑市交易.宏观经济学第1 章1.①GNP 国民生产总值:指一国国民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总和〔收入概念〕GDP 国内生产总值:在某一既定时期国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生产概念〕②区别:GDP 按国土的原则,是生产概念;GNP 按国民的原则,是收入的概念③GDP 的特点:a 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劳务b 按市场价格计算,不包括自产自用〔GDP 的计算受市场价格的影响〕c 仅计算本年产品价格总和,不包括以前产出〔是流量而非存量〕 d 是最终产品而非中间产品〔避免重复计算〕④GDP 的缺陷: a 不少经济活动无法计入 GDP b 反应福利水平变化存在较大局限性 ⑤GDP 的计算方法A 支出法〔产品法〕:把一年内购买所有的产品的支出加总〔住宅是投资的增加而非消费 的增加〕GDP=C 消费〔不包括建造房屋〕 +I 投资+G 政府购买〔不含转移性指出,公债利息等,如:救济金,财政补贴等〕 +X-M 〔X 出口 M 进口,净出口〕B 收入法〔供给法〕:把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起来要素报酬收入,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厂商收入 C 生产法〔部门法〕注:投资:今年卖掉去年的存货对 GDP 无影响,但消费增加;出国买香水,消费增加,进口也 增加.GDP 不变 2.总产出核算校正名义 GDP :用当年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准确反映经济变化〕实际 GDP :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的当年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假象〕 3.消费物价指数CPI :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即在普通家庭的 支出中,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现在要比过去多花多少钱. 〔选择基年,通货膨胀率=去- 今/今〕 第 2 章经济增长率:每小时工人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和Y 一 Yt 一1 〔y 为总产量,t 为时期〕作用:提高生活水品决定因素:物资资本,人力资本, 自然资源,技术知识公共政策:储蓄,投资,教育, 自由贸易,研究与开辟,产权与政治稳定,人口增长 第 3 章1.总需求曲线〔y 与 p 右下斜〕 总需求=GDP=总供给GD=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① 总需求函数〔1〕a 物价水平与消费:财富效应 b 实际货币:以实物形态衡量亮的货币c 实际货币余额效应: 价格上升,人们变的相对贫困,则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降低,则消费水平 和总需求量降低 <2>物价水平与投资:利率效应:价格上升,则利率上升〔同向变化〕 ,则投资和产出〔反向 变化〕降低〔3〕与净出口:外贸效应:价格升高,则出口减少,进口增多,则净出口减少②AD 函数曲线变化: 水平挪移由于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影响; 旋转挪移由于价格,斜率绝 对值越大表示对价格越迟钝2.①古典供给曲线〔价格与总产量之间的关系〕 〔垂直〕:位于充分就业水平上,不受价格影响垂直横轴〔最终会充分就业〕 含义:增加需求,不会增加产出,只会造成物价上升 ②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倒 L 型〕 〔时常不能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率 G = t t 一1 t Y假设货币工资和物价水平不能进行调整到达最大国民收入之后,价格再怎么涨, 国名收入也不增加③常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价格降低,供给减少〕粘性工资理论:工人会对工资的下降进行反抗,因此,工资只能上升不可下降,但由于货币幻觉, 工人会反抗价格水平不变的工资下降,却不会反抗工资水平不变的价格上升④短期宏观经济目标: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第4 章1.凯恩斯消费函数〔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与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 c 消费= c <y> 收入2 线性消费函数〔随收入增加APC,MPA 减少〕:c = a 自发性消费+ b 边际消费倾向y <1 > b > o>①消费倾向:消费与收入的比例〔1〕APC 平均消费倾向= c / y , APC < 1 则消费<收入,产生储蓄〔2〕MPC 边际消费倾向=△c / △y 〔 1 > MPC > 0〕3 储蓄〔随收入的增加APS,MPA 增加〕线性储蓄函数:s 储蓄=y 收入-c 消费=y –< a + by >= -a + <1 –b >y [a >0 , 1> b>0 ](1) APS 平均储蓄倾向(2) MPS 边际储蓄倾向4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互补函数由y=s+c ,同除y,则1=APS+APC , 同理1=MPS+MPC5 投资的决定〔资本的形成〕① 决定投资的经济因素:a 利率〔与投资反向变化〕b 预期利润〔同向〕c 折旧〔同〕d 预期通货膨胀率〔同〕② 投资函数〔减函数〕:投资于利率之间的关系I = I 〔r〕,I= e 自主投资–d 投资系数r 利率6 IS 方程均衡条件时I = SS=-a+<1-b>y , I=e-dr .所以–a +<1-b>y =e –dr 得出y 与r 的表达式注:r =f<y>时斜率1-b/d 表示产出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越大越敏感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 曲线右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高,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小于储蓄规模.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 曲线的左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低,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大于储蓄规模.7 利率的决定利率决定于货币需求和供给,货币供给由国家货币政策控制,是外生变量,与利率无关.垂直.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L1=ky 由收入决定投机动机L2=-rh 由利率决定8 流动性偏好: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当利率极低时,手中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要留在手里,不会去购买证券.此时,流动性偏好趋向于无穷大.增加货币供给,不会促使利率再下降.流动偏好陷阱:利率极低时,人们认为利率不可能再降低,或者证券价格再也不上升,而会跌落, 于是将所有证券全部换成货币.9 货币需求函数① 实际货币需求:L=L1+L2=ky - hr② 名义货币需求L=〔L1+L2〕P=<ky –hr >P加工10 货币供给:是一国在某个时点上,所有不属于政府和银行的狭义货币实际货币m=M/P11 LM 曲线〔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 = m 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①推导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m=L所以m = ky –hr 则y = <hr + m>/k斜率为k/h 的经济意义: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斜率越小,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敏感;反之,斜率越大,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迟钝.③曲线的挪移(1) 水平挪移取决于m/h12.IS,LM 分析IS 是一系列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可是产品市场均衡LM 是一系列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可是货币市场均衡使两个市场均衡则连立两个方程第5 章1 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 以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① 包括:a 减税:留下更多可支配收入,消费增多,社会总需求增大〔则增加生产和就业〕,对货币的需求增大,利率上升,投资减少b 改变所得税结构〔高收入者增低收入者减〕:刺激总需求c 扩大政府购买多搞经济建设<增加支出>:增加消费,利率上升,投资减少d 给私人企业以津贴:增加投资,刺激需求,增加消费,利率上升②其效应:乘数效应:当扩X 性财政政策增加了收入〔在LM 上〕,从而增加了消费支出时引起的总需求的额外变动.挤出效应:扩X 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从而减少了投资支出时所引起的总需求减少.LM 不变,右移IS,均衡点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增加。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LM 的收入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y3 –y2〕。③财政政策效果a 在LM 不变时IS 陡峭,利率变化大,IS 挪移时收入变化大,财政策效果大.IS 平整,利率变化小,IS 挪移时收入变化小,财政政策效果小. 〔用同一利率做标准〕b 在IS 不变时LM 越平整,收入变动幅度越大,扩X 的财政政策效果越大.LM 越陡峭,收入变动幅度越小,扩X 的财政政策效果越小.此时位于较高收入水平,接近充分就业.C 综上:LM 曲线越平整,IS 越陡峭,则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小.政府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的政策非常有效.如果LM 是水平的,IS 是垂直的,则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货币政策彻底无效〔凯恩斯极端〕.当利率较低而投资对利率的反应又不很灵敏时,惟独财政政策才干克服萧条,增加就业和收入,货币政策效果很小④扩 X 性财政政策:萧条时,总需求<总供给,存在失业.政府采取增加支出、减税、降低税率等措施,来刺激需求的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繁荣时,总需求>总供给,存在通货膨胀.政府采取减少开支、增税等措施,以刺激供给、抑制需求的政策2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变动来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 ① 货币政策效果:货币政策,如果能够使得利率变化较多,并且利率变化导致的投资较大变化时,货币政策效果就强. a IS 形状不变货币供给增加,LM 平整,货币政策效果小.LM 陡峭,货币政策效果大.〔LM 平整时,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的少,对投资和国民收入造成的影响小;反之,LM 陡峭时,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的多,对投资和 国民收入的影响大.〕 b LM 形状不变IS 陡峭,收入变化小,为 y1-y2. IS 平整,收入变化大,为 y1-y3. 3IS, LM 斜率对政策的影响IS 、LM 斜率对财政政策的影响:LM 斜率越大,财政越不明显.LM 斜率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 IS斜率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不明显; IS 斜率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 IS 、LM 斜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IS 斜率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明显;IS 斜率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不明显. LM 斜率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不明显; LM 斜率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明显. 第 6 章1 通货膨胀〔物价全面持续的上涨〕原因: ① 货币供给过度② 需求拉动〔即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的价格上升〕 ③ 成本推动〔即成本提高而引起的普通价格上升〕财政政策〔IS 挪移〕 货币政策〔LM 挪移〕政策效果垂直< >IS 斜率水平<0>垂直< >LM斜率水平<0> 政策效果彻底彻底彻底彻底0 0彻底彻底大小大小挤出效应 利率2 通膨与失业的关系: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成反向关系第7 章1 国际贸易①政策:鼓励出口;限制进口②措施:限制进口:进口关税;进口配额;非关税壁垒〔数量限制;价格限制;国内销售限制;技术壁垒;环境壁垒〕鼓励出口:财政措施;信贷措施;倾销措施;特区措施2 汇率: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①汇率标价: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标准,标出可兑换的若干单位的本币.汇率=本币/外币=7¥/1$=7¥汇率升值=本币贬值②汇率作用a) 汇率上升,本国货币贬值,外国商品相对昂贵,本国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 汇率下降,1 单位外国货币能够换取的本国货币减少,本国货币升值、商品相对昂贵,所以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汇率与X 〔进口〕为正向关系,与M 〔出口〕为反向关系.③ 购买力平价理论〔了解〕:购买力平价:一种汇率理论,认为任何一单位通货应该能在所有国家买到等量物品.购买力平价理论是根据单一价格规律的原理得出的.根据单一价格规律,在所有地方同一种物品都应该按同样的价格出售.如果单一价格规律不正确,就可进行套利,并最终导致两个市场上不同的价格必然趋同.所以,一种通货必然在所有国家都有相同的购买力,而且汇率要调整,直到具有相同的购买力.。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第1章经济学导论1、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2、下列哪一项是实证方法的说法?()A、目前的社会救济金太少B、医生挣的钱比工人多C、男女应同工同酬D、降低失业比抑制通货膨胀更重要3、下列论述中属于规范方法的是:()A、治理通货膨胀比增加就业更重要B、利率上升导致储蓄增加C、经济发展中出现收入水平差距拉大D、效率就是生产率的提高4、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值理论B、价格理论C、生产理论D、分配理论第2章供给与需求1、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需求量增加;D、需求量减少。

2、消费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A、减少;B、增加;C、不变;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3、整个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其原因是()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价格提高D、价格下降4、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减少B、不变C、增加D、难以确定5、如果其它各种条件均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互补品Y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X商品的需求:()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6、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余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该商品价格的上升,导致()。

A、供给增加;B、供给量增加;C、供给减少;D、供给量减少。

7、生产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则对该物品当前的供给会()。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8、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原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商品的()。

A、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C、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D、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9、对一般的商品来说,当其供给不变时,如果其需求增加,则该商品的:()A、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减少B、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增加C、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减少D、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增加10、市场上某产品存在超额需求是由于()。

(完整word版)《经济学原理》练习题、答案

(完整word版)《经济学原理》练习题、答案

《经济学原理》总目录第一篇导论第一章导论第二篇微观经济理论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第五章产品市场理论第六章生产要素理论第七章微观经济政策第三篇宏观经济理论第八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决定理论第九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第十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第十二章开放经济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1、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A.互相对立的B.没有任何联系的C.相互补充的D.部分联系的2、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谓的“看不见的手”是指()A.技术B.信息C.价格D.行政命令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A.生产什么B.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都是4、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B.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D.由于存在资源浪费而产生的稀缺5、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B.资源利用C.市场出清D.完全理性6、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失业理论B.通货膨胀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经济增长理论7、关于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并不是绝对相互排斥的,而应当是相互补充的。

B.规范经济学是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而实证经济学则是以规范经济学作为指导的。

C.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的、决策性的问题,就越具有规范性。

D.以上说法都对二、多项选择1、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A.体格决定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C.生产者行为理论D.市场理论和分配理论等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A.宏观经济政策B.经济周期与增长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3、下列关于资源稀缺性的正确的说法有()A.资源稀缺性是相对于欲望的无限性而言的B.地球上的资源本来就少C.资源稀缺性存在于世界各地D.资源稀缺性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三、判断题1、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经济学课件(第一章_概述)_图文

经济学课件(第一章_概述)_图文
5
问题2:如果给你一个小时时间你将用来 做什么?
时间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如果给你一个小时时间, 你可以用来学习,或睡眠、娱乐,或打工赚钱。俗 话说“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 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 在此时间是宝贵的,你必须将你的时间作最合理的 安排。
要求企业减少污染的法律增加了生产物品和劳务的 成本,由于成本提高,结果企业赚到的利润减少了, 支付给工人的工资降低了,出售产品的价格提高了, 最终尽管污染管制给予我们的好处是更清洁的环境, 以及由此引起的健康水平的提高,但其代价是企业 所有者、工人和消费者的收入减少了。
人类需求(欲望)与有限资源的矛盾,是困 扰人类的永恒矛盾。因此提出微观经济学回 答的基本问题:鱼亦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 欲也,二者不可得兼——“选择”最优的资 源配置方式,实现利益最大化,是人类需要 解决的永恒主题。
11
人类社会面临的三个基本问题
1.What——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2.How——如何生产,即采用什么样的生 产方式生产。
7
一、资源的稀缺性
1.资源的概念:经济学往往把资源概括为人们
可以掌握、支配和利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常 被表述为劳动、资本、土地及企业家才能等经济资 源。
2.资源的类型:
自然资源 土地、矿藏、水、生物、海洋、 气候、 环境 社会资源 劳动、资本、人才、技术、信息
8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如果你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而不要付出任何代价,也就 是说这个世界所有资源十分充裕,丝毫不存在“稀缺”那么 你还有偏好吗?你还能够作出选择吗?当然事实并非如此, 没有资源的稀缺就不会有经济学,因此经济学认为人的欲望 是无穷的,而满足欲望所需的资源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 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第1章经济学导论(经济学原理-东北财经大学,唐树伶)

第1章经济学导论(经济学原理-东北财经大学,唐树伶)

• (4)混合经济
• 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国家所有相 结合,自由竞争和政府干预相结合,因而也是 垄断和竞争相混合的制度。所谓混合经济是指 既有市场调节,又有政府干预的经济制度。
• 当今世界上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 和欧盟国家等都采用了这种经济制度,我国经 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也是朝着这个方向进行的。
1.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 人们在研究经济学时,会有两种态度和方法, 一种是只考察经济现象是什么,即经济现状如 何,为何会如此,其发展趋势如何,至于这种 经济现象好不好,该不该如此,则不作评价。 这种研究方法称为实证分析方法,也称实证经 济学。另一种是对经济现状及变化作出好与不 好的评价,或是该与不该的判断,这种研究方 法被称为规范分析方法,也称是规范经济学。
• 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和我国 未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制度均属于这种类型。
• (3)自由市场经济
• 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经济决定高度分 散。这种经济制度为一只“看不见的手” 所指引,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由自由竞争 的市场中的价格机制解决。
• 当然,在现实社会中,纯粹的自由市场 经济国家是不存在的,每个市场经济国 家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政府干预的情况, 也就是下面要讨论的混合经济。
1.4.1前古典经济学
• 重商主义是产生于15世纪,终止于17世纪中期,其代 表人物包括英国人约翰·海尔斯、托马斯·曼,法国人 安·德·孟克列钦和德国人让·巴蒂斯特·柯尔培尔等。重 商主义体系的基本内容是国家干预主义、贸易顺差和 外汇管制。他们认为金银形态的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 态,一国增加财富的唯一手段就是发展对外贸易,因 此,重商主义非常重视对外贸易。他们主张国家采取 各种措施和政策鼓励出口、限制或禁止进口,通过贸 易顺差来使一国积累大量财富,同时对外汇进行管制, 不让货币外流。

经济学原理 课件ppt

经济学原理 课件ppt

政府
厂商
14
16
5
6
11 127Biblioteka 8要素市场17
18
外国 19 20
说明: 1:支出;2:购买商品与服务;3:出售商品与服务;
4:收益; 5:收入;6:要素供给;7:购买要素; 8:成本(工资、租金、利息)13:转移支付;14:个人所得税; 15:补贴 16:税收 17、18:进出口;19、20:要素的国际流动
需求量(Quantity Demanded)变动:价格变化时,购买 量沿需求曲线移动
需求(Demand)变动:除价格外,任何一种决定需求的 因素变动时需求曲线的移动
P
P
Q
需求量变动
需求变动
Q
精选ppt
20
2、需求(F)
F.决定个人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
收入(奢侈品、正常品、劣等品) 正常品:其他条件不变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增加的物品。 劣等品:其他条件不变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减少的物品。
精选ppt
12
4.经济学
A. 定义: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马

“尔经《济经学济研学究原的理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
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萨缪尔森 《经济学》
精选ppt
13
B.结构:
4.经济学
入门:
经济学原理
理论基础: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分析方法: 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
精选ppt
17
1、市场
市场:
指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一群买者与卖者。
参与者: 买者,卖者
价格与数量: 价格是自变量,数量是应变量。
竞争市场: 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

第一章 经济学导论

第一章 经济学导论
(一)竞争机制 所谓竞争机制,是指竞争同供求关系、价格变动、生产要素流动与组合, 以及市场成果分配诸因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运动趋向。 竞争的主要手段: a)同一生产部门内主要是价格竞争,以较低廉的价格战胜对手; b)在部门之间主要是资金的流入或流出,资金由利润率低的部门流向 利润率高的部门。 竞争的内容: 包括争夺较大的销售市场、资金来源、先进技术和技术人才等。 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和展开的标志是优胜劣汰。因此,竞争机制的 功能: a)保证价格机制和信贷利率机制等市场机制的充分展开,并充分发挥 其功能。 b)保证市场机制对企业活动的充分调节。
3. 提供生产动力和促使企业竞争的功能 4. 影响或决定收入分配和收入水平的功能

知识框架 一、经济学家的 思考方式
(一)交替关系原理 (二)机会成本原理 (三)边际决策原理 (四)激励反应原理 (五)比较优势原理 (六)“看不见的手”原理 (七)“看得见的手”原理 (八)生产率差异原理 (九)通货膨胀与失业短期交替关系原理 (十)收益递减原理 (一)微观经济学 (二)现代经济学
图1—3 学习、工作和消遣的选择
● 经济发展与经济繁荣
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的贫穷国家,资源
主要用于生产食品。
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后,以及随着发
图1—4经济发展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
达国家的食品消费与生产的减少,奢侈 品的生产与消费增加(曲线外移且组合 点上移)。 (见图1—4)
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国民贫穷且居

(二)价格机制 市场机制中价格机制处于核心地位。价格机制是指商品或资源的供给与需 求同价格变化诸因素之间的有机联系。 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有四大功能(作用): 1. 传递信息的功能
2. 合理配臵资源的功能 (合理配臵社会资源,是指对各种有限资源按照社会生产的内在联系, 进行各种用途的分配,并取得最佳社会经济效益)

(完整版)《经济学原理》练习题、答案

(完整版)《经济学原理》练习题、答案

《经济学原理》总目录第一篇导论第一章导论第二篇微观经济理论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第五章产品市场理论第六章生产要素理论第七章微观经济政策第三篇宏观经济理论第八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决定理论第九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第十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第十二章开放经济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1、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A.互相对立的B.没有任何联系的C.相互补充的D.部分联系的2、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谓的“看不见的手”是指()A.技术B.信息C.价格D.行政命令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A.生产什么B.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都是4、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B.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D.由于存在资源浪费而产生的稀缺5、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B.资源利用C.市场出清D.完全理性6、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失业理论B.通货膨胀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经济增长理论7、关于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并不是绝对相互排斥的,而应当是相互补充的。

B.规范经济学是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而实证经济学则是以规范经济学作为指导的。

C.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的、决策性的问题,就越具有规范性。

D.以上说法都对二、多项选择1、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A.体格决定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C.生产者行为理论D.市场理论和分配理论等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A.宏观经济政策B.经济周期与增长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3、下列关于资源稀缺性的正确的说法有()A.资源稀缺性是相对于欲望的无限性而言的B.地球上的资源本来就少C.资源稀缺性存在于世界各地D.资源稀缺性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三、判断题1、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ppt
本.拉登
7
斯蒂格利茨 (Joseph E. Stiglitz )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 学教授,2001年诺贝 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
1992年美国大选期间, 克林顿的首席战略顾 问斯蒂格利茨为了使 竞选集中在关键问题 上,所以在他的办公 室贴了一条标语: “笨蛋,要谈论经 济!”
整理ppt
整理ppt
12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经济个体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资源配置问题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方法是个量分析方法
整理ppt
13
(二)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以整 个国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 经济中各个有关的总量的决定、变化及 其相互关系的经济学分支。
整理ppt
21
稀缺性是相对的,它不是指 物品或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 指可用的物品或资源与人们的欲望 相比总是显得不足。
稀缺性也是绝对的, 它存在 于人类社会的一切时代和一切社会。
整理ppt
22
选择要解决的问题
1.如何利用既定的经济资源; 2.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 3.如何选用满足欲望的方式; 4.如何牺牲次要的欲望满足重要欲望。
整理ppt
18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资源与稀缺 ➢ 劳动:人类的体力和脑力 ➢ 土地:一切自然资源 ➢ 资本:生产设备、中间品的投入 ➢ 企业家才能:组合资源的方式和能力
取得 这些资源必须付出代价,因 此,它们是稀缺(Scarcity)的。
整理ppt
19
Scarcity is Basic Premise of Economics
经济学家正在越来越多地成为各国政府和 总统们的高级顾问 ——斯蒂格利茨
整理ppt
4
亚当斯密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 国”
Adam Smith Economist and Philosopher 1723 - 1790
1776 年出版《国民财富的性 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 富论》)
对后世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发展 有深远影响,对欧美各国的经 济也有深远影响
学出版社
黎诣远主编,《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整理ppt

9
第一节 经济学概述
一、什么是经济学
狭义的经济仅指节约,广义的经 济则泛指人类的一切谋生活动,中国古 代就有“经国济民”之说,实际上是指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治国 方针,目的无非就是得到一个更好的处 境。简言之,指导我们如何有效获得和 利用各种资源的理论就是经济学。
整理ppt
10
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二)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整理ppt
11
(一)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 以单个经济主体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 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 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分 支。
在西方,经济学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 最古老的艺术,最新颖的科学”。
整理ppt
3
经济学是致用经济学
经济学是教人如何找便宜的 ——但是千万不 要单方面占便宜,记住帕累托“双赢”的理念。
经济学改变了历史并继续改变历史——两个
英国人的例子
经济学家在这个世界中扮演着起来越重要 的角色 ——格林斯潘
整理ppt
16
微观经济学——只看见树木而不问森林;
宏观经济学——只看见森林而不问树木。
由于个体的理性之和并非产生集 体的理性,所以所有微观现象的简单相 加,不一定而且经常不是总体,因而在 微观经济学看来正确的行为在宏观却未 必正确。
整理ppt
17
例:上课点名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是一 种成本的浪费,所以,轻易教师是不会点名 的。在这种情况下,从单个学生的角度而言, 谁都会产生侥幸的心理:教室那么多人我旷 一次课教师是不会发现的。如果所有的学生 都能保持这种“理性”的话,教室里学生廖 若晨星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如果每 个学生都理性的选择旷课,必然会招致教师 的惩罚,这对班级而言是不理性的。所以, 大家旷课要协商好,别同时旷课哟!
稀缺是经济学的前提
经济资源以及用经济资源生产的物品 总是不能满足人类无穷无尽欲望的事实,
称为稀缺性。
没有稀缺就不存在任何经济学问题。
整理ppt
20
稀缺法则The Law of Scarcity
个人期望得到许多商品和追求许多 目标,对每个人来说,至少有些商品 是稀缺的。在一个社会里,每个个人 都不可能满足自己的全部需要。因此, 社会中的稀缺是普遍存在的。
经济学原理
整理ppt
1
第一章
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们的思想, 不论他们是在对的时候还是在错的时 候,都比一般所设想的要更有力量。 的确,世界就是由它们统治着。…… 危险的东西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
——凯恩斯
整理ppt
2
《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
对于你们来说,算是对经济学概貌的简单把 握吧。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对经济 现象进行简单分析的能力。
整理ppt
14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经济总量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资源利用问题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
决定理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方法是总量分析方法。
整理ppt
15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尽管各自独立,相互区别,但作为西 方现代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它们之间 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8
参考书目: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
曼昆著,《经济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斯蒂格利茨著,《经济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
迈克尔.帕金,罗宾.贝德,《微观经济学》,人民邮
电出版社
宋承先著,《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复
旦大学出版社=
伍柏麟、尹伯成主编,《经济学基础教程》,复旦大
整理ppt
5
凯恩斯造就了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 ”
《就业、利息和货币 通论》(1936年)
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 影响的英国资产阶级 经济学家
整理ppt
6
格林斯潘
操纵着美国经济, 在某种程度上也操 纵着世界经济的火 车头。
经济学家们正在越 来越准确地预测着 现实的经济走向。
连恐怖头子拉登都 是经济学学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