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的近代上海城市规划
上海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及其范型研究(1843~1949)
李百浩郭建黄亚平上海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及其范型研究(1843~1949)图11840年以前上海县城图资料来源:christianHennot&zhengzu’an,AtlasdeShanghaiEspacesr。
presentationsde1849aJours1上海近代城市规划的历史分期在中国近代城市史上,上海与汉口、天津等开埠城市一样,其城市规划都不是以T业化为起点的。
1843年的开埠通商、建立租界是上海城市近代化的起点,西方国家借助租界的殖民化促成了上海的城市化、近代化,其实质是商贸化。
商贸化带来了新市区、大城市的产生。
1927年上海特别市建立,成立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近代城市规划逐步形成。
上海loo余年的发展建设.虽然有三方四界的行政主体.但城市规划的成立.也是由局部规划到整体规划的发展过程。
根据上海近代城市规划特点,结合中国社会政治的变革,其演变历史分期可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6个时期(表1):1.1第一阶段:近代城市形成与新市区建设、老城区改造(1843~1927)第1期:租界形成与发展兴盛(1843~1895)第2期:既有城市改造与发展(1895~1927)1.2第二阶段:近代城市规划形成与城市局部地区规划(1927~1942)第3期: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城市规划的兴盛与确立(1927~1937)第4期:日本侵占上海,殖民主义规划的延续(1937—1942)1.3第三阶段:近代城市规划成熟及城市总体规划(1942—1949)第5期:太平洋战争爆发,欧美近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导人(1942~1945)第6期:抗日战争胜利,城市总体规划的复兴与搁浅(1945~1949)第1期与第2期,以1895年中国第一个市政机关——上海南市马路工程局的成立为区分.并且同年,甲午战争爆发、中日《马关条约》订立。
第一、二阶段的区分是1927年7月(民国十六年),上海被定为特别市,开始大上海市中心区计划。
第3期与第4期,以1937年的“八一三”事变.日本军队全面侵入上海为区分。
上海总体规划演进
二零一三年三月
上海自1843年开埠,从一个普通滨海的小城发展 成为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尤其是在1899年与1900 年租界扩张之后,上海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1911年11月,上海光复进入民国时代。1914年, 历经359年风雨的上海城墙被拆除。同时,南市、闸 北等租界以外的市区发展速度开始加快。
二、 1949年 — 1978年
2. 上海城市总体规划
上海市区域规划示意(1959年)
1959年,由建设部上海规划工 作组指导编制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 划。规划确定上海建设和发展的总 方向是:在妥善全面地安排生产和 保证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基础上 ,工业进一步向高、精、大、尖的 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使上海在生产、文化、科学、艺术 等方面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美丽 的城市之一。规划提出的城市建设 方针是:逐步改造旧市区,严格控 制近郊工业区,有计划地发展卫星 城镇。一、 1927年 Nhomakorabea 1949年
3. 大上海都市计划初稿
1946年上海市都市计划委员会编 制《上海区域计划总图初稿》,《上 海市土地使用总图初稿》。区域计划 范围北东两面沿长江口,南达滨海, 西面从横泾向南经昆山、淀山湖地带 而至乍浦,包括江苏、浙江之东部区 域,面积约6 583平方公里。规划至 1996年人口规模为1 500万人左右,市 域范围700万人左右。都市性质与布局 为:“上海为一港埠都市,亦将为全 国最大工商业中心之一。以‘有机疏 散’为目标,使居住地点与工作、娱 乐及生活上所需的其他功能,保持有 机联系,通过发展新市区与逐步重建 市中区的方式,将人口向新市区疏散 。”
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及其演化进程
万方数据姚凯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及其演化进程图1上海市总图规划示意图(1953)2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历史演进和特征评析2.1以前苏联规划思想指导的总规编制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城市规划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城市规划成为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工具,工作重点转向“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布局和人口结构”,贯彻“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方针,改善生产和居住生活条件。
限于当时的社会和政治背景,城市规划工作转向了吸收前苏联的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也参照前苏联专家帮助起草的《编制城市规划设计与修建设计程序(初稿)》而进行。
1950年.前苏联专家巴莱尼柯夫根据苏联城市规划的理论与经验.提出了《关于上海市改建及发展前途问题》的意见书。
意见书采用了前苏联的规划方法,贯彻了将上海改变为“生产城市”、“规划是国民经济计划的延续”的思想。
在职业分类上,首次提出被抚养人口、服务人口的概念,提出按照前苏联城市基本人口占总人口的30%一35%、被抚养人口占总人口的45%一50%、服务人口占总人口的18%一23%的比例计算和发展上海的人口。
在用地规模的计算102中.又提出参照前苏联的各类职业的基本人口用地指标推算。
1953年,前苏联专家穆欣指导编制的《上海市总图规划示意图》第一次比较系统、全面地对上海城市发展提出了原则性和战略性的规划方案.它对上海一段时间的城市建设和总规编制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方案提出用社会主义改造城市的方法。
保留历史上已经形成的城市基础.重新规划、合理布局住宅、工厂、铁路、运输和仓库地区,疏散城市过于稠密的人口。
改善城市的生活条件。
同时.根据整个规划,把广场、街道、河岸和公园在建筑和空间艺术上加以组织.运用古典的艺术形式和现代建筑技术成就安排住宅和公共建设。
根据城市特点而形成统一特色(图1)。
规划编制以前苏联模式为范本,比较突出的是采用“定额指标”计算规划指标。
方案对上海的港区、工业区、住宅区、绿地及运动场布局和建筑艺术布局等作了研究。
一波三折的近代上海城市规划
CULTURAL GEOGRAPHY 10文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傅林祥明清时期,坐落在黄浦江边的上海,只是太湖流域的一座普通县城。
1843年开埠后,由于贸易和租界的迅速发展,到20世纪20年代,上海已成为远东地区的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遗憾的是,不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多方势力的共处与博弈,最终导致近代上海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呈现出一波三折的局面。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鉴于上海在对外交往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当局于同年7月7日设立了上海特别市(1930年改称“上海市”)。
那时,上海市区被分割为“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即中国地界)”,华界不仅在各方面都落后于租界,而且还被分为南市和闸北,这种分裂的现象被时人称为“三界四方”。
尽管上海特别市成立后,租界仍无法收回,华界割裂状态持续,但国民政府对上海寄予了厚望。
在这种形势下,数任上海市市长都对上海的城市规划非常重视。
首任市长在一个月内,就提出了两项城市规划建议:一是修筑一条环绕租界的道路,将南市和闸北连接起来;二是在吴淞建设新港口,并在吴淞与租界之间开辟一个新市区。
1928年3月,连接闸北与南市的中山路(今中山西路、中山北路)修建工程开工。
次年7月,上海特别市又在第123次市政会议上通过了建设“大上海计划”的决议。
该计划涉及港口、铁路、公路以及市中心转移等多方面建设,打算将原上海市区外的江湾镇(今虹口区江湾镇一带)临近黄浦江的约470公顷土地建设为一个“新上海”,届时市政府的主要机构以及城市中心将转移到“新上海”。
除此之外,当时的上海是全国高等教育和文化的中心之一,所以“大上海计划”也有模仿欧美国家建设大学城的设想。
根据计划,大学城“将来尽是各大学、各学术研究机关、出版机关,还有演讲厅、天文台、标本陈列馆、试验室等”。
大学城还拟给学生们建一座“伟大的公寓式大厦”作为宿舍,同时在四周建立教授住宅区,相邻的虹口公园可以成为师生们休息的地方,公园内的球场(即今虹口足球场)则是大学足球队的角逐之场。
《2024年从水乡到都市_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范文
《从水乡到都市_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篇一从水乡到都市_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一、引言上海,一座充满魅力的现代都市,自1843年开埠以来,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中国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城市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城市环境构成了其重要的城市风貌。
从江南水乡到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城市道路系统及其所处环境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经历了深刻的演变。
本文将回顾上海城市道路系统的历史变迁及其与城市环境的互动关系,揭示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角色。
二、水乡时期的上海道路系统在开埠之前,上海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其道路系统以河流为主,形成了独特的“水路”交通网络。
这些水路在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交通、贸易等。
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陆路交通也逐渐发展起来,但总体上仍以水路为主。
三、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的演变自1843年开埠后,上海逐渐发展成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
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有的道路系统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因此,政府开始对城市道路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建设。
在这一过程中,城市道路逐渐从水路为主转变为以陆路为主,形成了现代化的城市道路系统。
在这一阶段,上海的城市道路经历了以下主要变化:一是道路网络的扩大和延伸,形成了覆盖全城的道路系统;二是道路质量的提升,如采用现代材料和技术对道路进行改造和维修;三是交通管理的现代化,如建立交通信号灯、设立交警等。
这些变化使得上海的城市交通更加便捷、高效。
四、城市道路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城市道路系统的演变与城市环境密切相关。
一方面,城市道路的建设和改造对城市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随着城市道路的拓宽和绿化,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另一方面,城市环境的变化也对城市道路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
例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压力逐渐增大,这对城市道路的承载能力和通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4年从水乡到都市_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范文
《从水乡到都市_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篇一从水乡到都市_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一、引言自1843年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成为远东贸易的中心后,其城市形态、交通格局和居住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尤其体现在城市道路系统的构建和改造上,这不仅影响着城市的日常运作和市民的生活质量,更是体现了近现代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的融合。
本文将围绕从水乡到都市的上海城市道路系统的演变与环境变化,深入探讨这一时期的城市发展。
二、水乡时代的上海:河道与小路上海作为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水系与小路交错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
城市的扩张与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河道的联通,船只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这一时期的城市道路以河道为主,小路为辅,形成了独特的“水路交通”模式。
三、开埠后的上海:城市道路系统的初步形成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通商口岸的开放,上海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首先,租界的设立使得外国投资者和商人的大量涌入,促进了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这一时期,道路开始逐渐向西方城市模式转变,以宽阔的马路和清晰的交通网络为主。
同时,由于西式交通工具的引入,如马车、电车等,也促进了城市道路的改善。
四、城市化进程中的上海:城市道路系统的拓展与优化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海的城市道路系统在规模和布局上发生了显著变化。
马路的数量大幅增加,不仅形成了中心区的环形路网,还拓展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也开始体现于城市环境的改造中。
绿地的增加、街道的美化等都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点。
五、战争背景下的上海:城市道路的调整与改变1937年至1949年的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期间,上海经历了复杂的战争背景。
为适应战争的需要,城市道路系统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如为方便军队运输和行军而增设的临时通道等。
同时,由于战争的影响,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遭到了破坏,这也使得战后上海的城市建设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中国城市在近代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小小的城墙内的老城区,发展成拥有高楼大厦的现代化城市。
城市规划是城市形态和风貌的设计和规划,早在几千年前的古时候,中国城市规划已经存在了。
不过在近代,城市规划开始大规模推行,也经历了很多变化。
第一阶段:开埠时期的城市规划19世纪初,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西方列强开始侵略中国,对于许多城市,为了应对口岸的开放和贸易的发展,这些城市的规划都开始受到影响。
这个时期的城市规划以南京、上海、广州、天津、大连等开埠城市为代表。
这些城市规划实际上是外国人开发中国城市的成果,不再以中国古代的布局为主,而是采用了欧洲城市的格局,如马赛式、纽约式和巴黎式。
在这些城市规划中,广场、公园、机场、码头、公寓、商业街区以及铁路、轨道交通等设施都得到了解决。
这个阶段的中国城市规划,显著表现出外国设计及开发的影响,虽然有中国特色,但是多有消极面,例如城市布局杂乱,缺乏与生态环境的结合等。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规划新中国成立后,城市规划又迎来了一次大波。
发展城市规划的原因是改善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增加城市的功能和提升生活质量水平。
在1950年代的城市规划中,国务院授权各省市分别制定了城市规划,还设立了新的城市规划机构。
首批编制的城市规划中,首都北京、上海、沈阳、广州、杭州、南京、武汉等城市是重点。
城市规划的目标是使城市具有现代化特色,在经济上更加重要,在生活质量和环境上更加健康。
1949年后,政府也开始规划经济建设,农村重工业方针,为城市规划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们从欧美等国城市规划中汲取营养,改进了城市布局,越来越注重人们的生活质量,将绿色空间、开放空间、文化空间等国际经验运用到中国城市规划实践中。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城市规划的发展1980年代和1990年代是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城市规划,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具有历史意义。
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城市规划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通过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向发达国家学习他们的城市规划等手段,加速了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
上海城市发展战略
90品质生活·四史讲堂总体规划上海曾经编制过五版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目标定位都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烙印。
第一阶段的两版总体规划是1927年的《大上海计划》和1946年的《上海市都市计划》,突出港口和工商中心。
1927年《大上海计划》依据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的东方大港设想,城市目标定位是“设世界港于上海”。
在 1946年《上海市都市计划》中,一批留学归国的规划师带来西方的规划理念,城市目标定位是“上海为港埠都市,亦将为全国最大工商业中心之一”。
第二阶段的两版总体规划是1959年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和1986年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强调上海的国内工业基地职能,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先生产、后生活”的国家发展思路和“冷战时代”的国际发展环境。
1959年《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在妥善全面地安排生产和保证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的情况下,工业进一步向高级、精密、尖端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上海在生产、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先进、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1986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提出: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和重要的经济、科技、贸易、金融、信息、文化中心,还应当把上海建设成为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之一。
第三阶段的时代背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1999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国务院批复文件明确:上海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把上海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国际大都市”和“四个中心”的城市目标定位取得了显著进展,上海的各类全球城市排名不断提升,在国内上榜城市中始终名列前茅。
“卓越的全球城市”作为上海城市目标定位,体现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和国家发展战略的新要求。
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上海已经进入全球城市行列,应当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
从水乡到都市_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
从水乡到都市_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从水乡到都市: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近代上海城市的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变迁可以追溯到1843年。
随着上海开埠,外国租界的建立和近代化进程的推进,上海逐渐从一个水乡小镇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上海城市道路系统的演变,并分析这种变化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在19世纪初期,上海的道路系统主要是由河道、运河和小巷组成。
由于长期的水上交通和以水运为主的经济活动,大部分道路都是沿着河流布局的。
然而,随着外国商人的涌入和清政府对城市发展的重视,上海开始进行城市规划和道路改造。
道路系统的第一次重要改变发生在1863年,当时各国租界开始规划并修建宽敞的马路。
这些马路与原有的小巷相交,形成了一个更为完善和通畅的道路网络。
这些新的马路不仅提供了交通便利,也为城市的商业发展和外国商人的娱乐活动提供了场所。
到了20世纪初,上海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道路系统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在这个时期,许多土地开发项目导致了新的道路建设和旧道路的改造。
这些项目使得城市的道路趋向于直线化,并且宽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上海的道路系统进一步完善和扩展。
随着汽车和公共交通工具的普及,道路状况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许多新的道路被建设或改造成宽敞的大道,并配备了交通信号灯和交通设施。
这些改进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交通效率,而且改善了城市环境,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和舒适。
然而,随着上海在20世纪中叶的人口激增,道路系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成为城市面临的严峻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上海开始探索地下交通系统的建设,并引入了地铁建设。
这为城市的道路系统带来了一定的解脱,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1843年至1949年期间,上海城市道路系统的演变与城市环境变迁密不可分。
从水乡小镇到国际大都市,上海的道路经历了从河道到马路、从小巷到大道的演变过程。
绘制城市发展蓝图,传承甲子规划精神——上海市历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回顾
绘制城市发展蓝图,传承甲子规划精神——上海市历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回顾上海,地处中国“江海之汇、南北之中”。
千年的文明传承,积淀着城市的文化、精神和传统;百年的沧桑变迁,奠定了城市功能、空间和格局的基础。
近代以来,上海从滨海城镇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正向卓越的全球城市迈进。
在漫漫征途中,上海前后几代的规划工作者描绘了一张张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蓝图,承载着岁月的脚步砥砺前行。
老一辈规划人科学的态度、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精神,深深地铭刻在这座城市的规划记忆中,历久弥新,指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扬帆起航。
一、1946年大上海市都市计划这是上海历史上第一个以现代城市规划理念指导编制的都市总体规划。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上海市政府为指导战后城市建设组织编制“大上海都市计划”,这是上海结束100年租界历史后、首次编制的上海市完整的城市总体规划,也是二次大战后中国大城市编制的第一部现代城市总体规划。
在一批有识之士积极倡议下,当时的上海市政府责成工务局聚贤引智,共谋都市计划,大上海都市计划的编制和方案受到了现代主义思想和大伦敦规划的深刻影响。
规划编制工作从1945年10月开始至1949年6月,历经初稿、二稿、三稿;1950年7月经时任上海市长陈毅批准刊印。
《大上海都市计划》将欧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念因地制宜地运用于上海的规划实践中,开启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先河。
从区域的视角下审视上海未来的发展,其“有机疏散、环城绿带、组团结构”,分级设置公共服务设施并以步行时间作为服务半径的依据之一,道路分类分级布局等理念以及确立卫星城的建设思路对上海的历次城市总体规划产生深远影响。
由于种种原因,大上海都市计划没有完全付诸实施。
但它将现代城市规划所承载的思想、理念和科学原则借鉴引入了中国,其中所闪耀着的理性主义光辉意味深长。
先辈们用他们的理想、智慧与奉献托起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抱负。
2010年,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启动整理该规划的系列史料和档案,历时4年出版了《大上海都市计划》,让这份珍贵的记忆永不褪色。
上海城市规划发展史
述上海市上海市简称沪。
地处我国东部海岸中段,长江入海口。
自古为海边渔村,春秋为吴国地,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封邑,宋设镇,始称上海。
1927年设市。
现为我国三大直辖市之一,辖14区、6县。
为我国对外开放城市之一。
全市面积5800平方千米。
人口1415万(1949年503 万入),其中城市人口约869万。
是我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大都市之一。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东端,市西部青浦、松江、金山一带,大约六千年前就己成陆,市区成陆年代较晚,约在十世纪中叶的五代未才全部形成。
地势低平,平均海拔4米左右,仅西部松江县有少数残丘,天马山最高,海拔97.5米。
长江口的崇明岛面积950多平方千米,是我国仅次于台湾、海南的第三大岛。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一月平均气温3.5℃,七月27.8℃,无霜期8个多月。
年降水量1124毫米。
6月中起有约20 天梅雨季节。
79月有台风雨。
主要河湖有源于太湖、流入长江的黄浦江及其支流吴淞江、青浦淀山湖。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近代工业的发展历史有100多年。
但旧上海是帝国主义压榨中国人民的据点,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
建国以来,上海轻纺工业经改造调整,进一步发展了化纤、塑料、日用化工、耐用消费品、家用电器等部门。
而重工业、冶金、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等部门也发展迅速,航空、航天、汽车工业正在崛起,已成为能生产高精尖产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工业总产值和上交税利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和五分之一。
化纤、电子计算机、照相机等产量占全国40%以上。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商业、金融中心,内外贸易额均居全国各大贸易中心首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也在全国四个直辖市中居第一位。
服装、毛呢、皮鞋、化妆品、儿童玩具、金银饰品、各种传统工艺品、食品,花色品种齐全,是驰誉国内外的购物中心。
外贸出口总值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近年来上海金融业务迅速发展,在国内外金融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伦敦、巴黎、纽约、新加坡、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设有联行。
近代上海城市规划管理心思想的形成及其影响
近代上海城市规划 管理思想 的形成及 其
影 响
姚 凯
【 摘要 】 简要 回顾 了近代 上海城市规划和建 设的 发展历程 , 分析 了近代上 海城 市规 划管理制度 的 形成和演 变过程 , 在此基础上 总结 了城 市规划 管
理 制 度 发展 的影 响 因 素 和 规 律 性 内容 , 制 度 的 对
博 士 . 高级 工 程 师 。
【 稿 日期 】 2 0 —03 收 06 —1 7
一
【 者简介】 作
姚 凯 ( 97 一 ) 男 ,上 海 1 2 ,
带则形 成商 贸较 为集 中 的地 区。 上海古 城 ( 园) 区则是江南水 乡城镇 的代表之一 . 豫 地 具有
市 城 市 规 划 管 理 局 办 公
室 .副 主任 .研 究 室 主任 ,
图 1 明清 时期上 海县城
【 关键 词 Leabharlann 近 代 ; 城 市 规 划 ; 管理 制度 ; 上 海
MODERN URBAN ANNl PL NG ADM l STRA- Nl Tl TIUTI VE l NS T ON l SHANGHAIF N : ORMA O N Tl
AND NFL l UENCE
1 近代上 海城市发展概述
【 章 编 号 】 1 0 — 1 9 文 2 0 2 3
城 以 港 兴 , 托 襟 江 带海 的地 理优 势 , 依 是 上 海城 市 形 成 和 发 展 的 重 要特 点 。上 海 的城 市 发 展是 伴 随 着 不 断 改造 吴淞 江 水 系 ( 州 河 等 ) 开 苏 ,
上 海 的城 市建 设 ,可 以 划 分 为 三 个 阶 段 。 第 一 阶 段 (8 3 9 ) 14 —1 5 ,是 上海 近代 城 市 早 8 期发 展 阶 段 。这 ~ 时 期 以市 政 基 础 设 施 的建 设 和 近代 西 方 建 筑 的 发 展 为 特 点 。1 5 年 代 ,上 海 已 0 8 经 成 为 全 国 性 商 品 贸 易 中心 。1 7 年 代 以 后 ,一 0 8
《2024年从水乡到都市_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范文
《从水乡到都市_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篇一从水乡到都市_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一、引言上海,这座东方明珠,自1843年开埠以来,经历了从水乡到都市的巨大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其城市道路系统及环境的变迁尤为引人注目。
本文将重点梳理上海近代(1843-1949)的城市道路系统的演变过程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这一过程中上海城市面貌的深刻变化。
二、水乡时期的上海道路系统在开埠之前,上海是一座典型的水乡城市。
河网密布,桥梁众多,城市道路主要以河流、小巷、桥梁为主。
这种道路系统主要服务于本地居民的生活需求,且通行能力有限。
由于受到水系的限制,道路宽度普遍较窄,通行效率低下。
三、开埠后的上海道路系统演变1. 西方入侵与城市建设的引入自1843年上海开埠以来,西方列强的入侵为上海带来了现代化的城市建设理念和技术。
洋务运动和现代化城市规划理念逐渐引入上海,促进了城市道路系统的变革。
2. 近现代道路系统的形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上海开始建设近现代的道路系统。
首先,主干道逐渐形成,连接各个重要区域。
其次,次干道和支路逐渐完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道路网络。
此外,桥梁的建设也得到了重视,使得上海的道路系统更加完善。
四、环境与城市道路系统的相互作用1. 自然环境的影响上海地处江海之滨,地势平坦,河网密布。
这种自然环境对城市道路系统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地形、气候等因素,以实现道路系统的合理布局。
2. 城市发展与道路系统的相互促进随着城市的发展,道路系统不断完善,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城市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道路系统的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上海的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五、结论从水乡到都市,上海的城市道路系统经历了巨大的变迁。
开埠后的上海,逐渐形成了近现代的道路系统,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环境与城市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上海总体规划演进
北翼:长江口南岸地区包括吴淞、 宝山至罗泾一带。
南翼:杭州湾北岸地区包括金山卫 、漕泾、星火农场等城镇。
三、 1978年 — 1986年
三、 1978年 — 1986年
专业系统规划 工业布局规划 对外交通规划 道路系统规划 电力系统规划 给水系统规划 污水系统规划 煤气系统规划 住宅布局规划 绿化系统规划
三、 1978年 — 1986年
专业系统规划 工业布局规划 对外交通规划 道路系统规划 电力系统规划 给水系统规划 污水系统规划 煤气系统规划 住宅布局规划 绿化系统规划 主要公共建筑规划
一、 1927年 — 1949年
4. 大上海都市计划二稿
1947年,上海市都市计划委员会 编制完成《上海市土地使用及干 路系统总图二稿》;1948年2月, 完成了《大上海都市计划总图草 案报告书(二稿)》。计划范围 修订为以市界为限,包括14个行 政区,面积893平方公里;全市计 划可容950万~1000万人;确定上 海为港埠都市,也将为全国最大 工商业中心之一,是中国与国际 的金融中心。
综合分区
陆家嘴 — 花木分区 外高桥 — 高桥分区 庆宁寺 — 金桥分区 周家渡 — 六里分区 北 蔡 — 张江分区
四、 1978年 — 2001年
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方案(1992年)
专业系统规划
金融、商贸、工业、科技规划 文教体卫和社会福利规划 综合交通规划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住宅建设规划 环境保护和绿化系统规划 防灾安全规划近期建设规划
1953年在苏联专家穆欣指导下, 编制了《上海市总图规划》。规划 20年后城市总人口500万~600万,控 制城市用地550平方公里;城市以发 展工业为主导,规划了沪西、沪东 、蕰藻浜、桃浦等工业区;规划港 口总吞吐量3000万吨。规划提出要 疏散旧区的人口,居住要尽量靠近 工作地点;要建设供人们集会、游 行、游憩的社会活动中心,应为全 体市民修建各类绿地和运动场;要 分别集中有污染和无污染的工业区 ;要强调城市建筑的艺术布局。
上海城市规划发展史
述上海市上海市简称沪。
地处我国东部海岸中段,长江入海口。
自古为海边渔村,春秋为吴国地,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封邑,宋设镇,始称上海。
1927年设市。
现为我国三大直辖市之一,辖14区、6县。
为我国对外开放城市之一。
全市面积5800平方千米。
人口1415万(1949年503 万入),其中城市人口约869万。
是我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大都市之一。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东端,市西部青浦、松江、金山一带,大约六千年前就己成陆,市区成陆年代较晚,约在十世纪中叶的五代未才全部形成。
地势低平,平均海拔4米左右,仅西部松江县有少数残丘,天马山最高,海拔97.5米。
长江口的崇明岛面积950多平方千米,是我国仅次于台湾、海南的第三大岛。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一月平均气温3.5℃,七月27.8℃,无霜期8个多月。
年降水量1124毫米。
6月中起有约20 天梅雨季节。
79月有台风雨。
主要河湖有源于太湖、流入长江的黄浦江及其支流吴淞江、青浦淀山湖。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近代工业的发展历史有100多年。
但旧上海是帝国主义压榨中国人民的据点,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
建国以来,上海轻纺工业经改造调整,进一步发展了化纤、塑料、日用化工、耐用消费品、家用电器等部门。
而重工业、冶金、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等部门也发展迅速,航空、航天、汽车工业正在崛起,已成为能生产高精尖产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工业总产值和上交税利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和五分之一。
化纤、电子计算机、照相机等产量占全国40%以上。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商业、金融中心,内外贸易额均居全国各大贸易中心首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也在全国四个直辖市中居第一位。
服装、毛呢、皮鞋、化妆品、儿童玩具、金银饰品、各种传统工艺品、食品,花色品种齐全,是驰誉国内外的购物中心。
外贸出口总值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近年来上海金融业务迅速发展,在国内外金融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伦敦、巴黎、纽约、新加坡、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设有联行。
上海规划
《规划方案》还按照“城市合理布 局、各项功能相对平衡、结构多心开 敞、有机疏解、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的规划思想,打破行政区界限.将中心 城的旧区和近郊区分解成11个综合分 区,力图通过实施,逐步形成一个多级 有序、多心互补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和 园林绿化、道路交通体系,形成紧凑丽 不封闭、疏解而不松散的“多心开敞 式”的城市布局结构。 分区规划是对《规划方案》的深 化,确定不同地段的土地用途、范围和 容量。协调各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 的建设.对土地使用进行定性定量。并 与区划管理法规相结合,为详细规划和 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同时还对新时期分 区规划的编制开展了有益的探索。
发展阶段 租界发展时期
起止时间 1843年至1927年
城市发展特征 华界建设严重滞后于租界建设; 租界区市政设施建设,并形成
城市规划特征 注重道路、管网等市政设施的建设; 采用港口商贸城市发展模式;
方格网状道路雏形;
拼贴式的城市形态,缺乏整体 性与衔接性。 国民政府《大上 海计划》时期 1927年至1937年 设立工务局主管城市建设; 开辟了市中心区和道路网,并
这次规划以1929 年《大上海计划》为基础,科学分析了上海城市发展的现状, 较为成熟地运用了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与案例经验。当时参加规划编制的人员既有 国外的建筑师,也有留学归来的建筑师和工程师,他们将国外先进规划理论也带 回了上海,运用了 “区域规划”、“卫星城镇”、 “邻里单位”、“有机疏散”、“快速干道”等当时最新的城市规划理论。此外 ,当时艾伯克隆比主持的大伦敦规划对于《都市计划》的编制工作产生显著影响 。
小结
1.从西方城市建设与规划的导入走向近代城市规划的自立
2.从城市形态的拼贴式布局走向城市空间结构的有机重组 3.从物质形态规划走向社会经济规划 4.从“冲击一反映”走向“问题一解决”的城市规划模式
从水乡到都市_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
从水乡到都市_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上海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发展历程使得其城市道路系统的演变与环境变化尤为引人关注。
从1843年到1949年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时期,在外国的租界统治和中国国内政权更迭的影响下,上海的城市道路系统经历了从水乡到都市的巨大变迁。
本文将回顾这一时期上海城市道路系统的演变,同时也考察其对环境的影响。
1843年,上海开埠后成为外国列强在中国的租界,开始了城市道路系统的建设。
最初的上海并不像现在这般繁华,而是一个典型的水乡城市,河流和小的运河纵横交错,没有规划的道路系统。
然而,随着外国租界的建立和外来移民的涌入,上海的城市道路系统开始迅速发展。
外国租界在城市规划方面起到了先导作用,规划了宽敞的街道和整齐的街区,与中国的弄堂相比,形成了独特鲜明的风貌。
上海的城市道路系统在20世纪初经历了急剧的变化,这一变化与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密不可分。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上海的经济腾飞,成为中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
大量的外来移民和工业发展带来了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对城市道路系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满足交通需求,上海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填海工程,扩大陆地面积,同时兴建了许多新的街道和道路。
著名的仇富路、南京路等都是在这一时期修建的。
然而,这一时期上海城市道路系统的建设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首先是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
为了扩大道路和街区,大量的土地被填海造陆,导致原本的海岸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与此同时,大量的建筑和道路修建还导致了湿地和耕地的消失,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其次是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城市道路系统的扩大,车辆的数量也急剧增加,导致了交通拥堵的问题。
同时,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煤矸石和工业废气也严重污染了上海的空气和水体环境。
在20世纪初到中期,上海的城市道路系统进一步完善和扩展。
由于发展的需要,上海开始修建了许多现代化的大型道路和桥梁,如平滨路、大宁路和南阳路等。
《2024年从水乡到都市_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范文
《从水乡到都市_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篇一从水乡到都市_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一、引言上海,这座东方明珠,自1843年开埠以来,经历了从水乡到都市的巨大转变。
城市的扩张与繁华不仅体现在其经济的迅猛发展上,更体现在其城市道路系统的构建与环境的变迁上。
本文旨在探讨近代上海(1843-1949年)城市道路系统的演变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二、开埠初期的水乡道路系统开埠之初的上海,以其水乡特色著称。
河流纵横交错,小桥流水,船只往来穿梭。
此时的城市道路系统主要以河流和桥梁为主,街道狭窄,多以石板、砖块铺就。
这一时期的道路系统为上海的商业活动提供了便利,但也限制了城市的发展空间。
三、近代城市道路系统的逐步演变随着上海的开埠和西方文化的引入,城市道路系统开始逐步演变。
西方城市的规划理念逐渐被引入上海,城市道路开始呈现出新的面貌。
政府对城市道路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扩宽街道、修建桥梁、改善交通状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道路网络。
此外,新兴的商业区如外滩等地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道路系统。
四、道路系统演变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城市道路系统的演变对上海的城市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扩宽街道和修建桥梁改善了城市的交通状况,为市民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出行条件。
其次,新的道路系统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上海,推动了城市的繁荣。
此外,城市绿化和公园的建设也使得上海的城市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然而,城市道路系统的演变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逐渐凸显。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上海的进一步发展。
五、结论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的演变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从水乡到都市的转变,不仅体现了上海经济的繁荣,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
城市道路系统的演变对上海的城市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既带来了便利和繁荣,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上海历史规划简介
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与推广
社区文化活动策划
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策划,发掘和培育本地特色文化活动 。
文化交流平台搭建
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促进不同社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文化资源共享
推动文化资源共享,鼓励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文化活动,提高文化 素养。
05
CATALOGUE
上海的未来展望
城市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交通设施建设
建设和完善交通枢纽、停车场、加 油站等基础设施,提高交通服务水 平。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01
02
03
生态保护与修复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 生态修复工程,提高城市 绿化覆盖率,构建生态安 全屏障。
大气污染防治
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改 善空气质量,保障市民健 康。
水环境治理与保护
02
CATALOGUE
上海的城市规划历程
早期的城市规划(1843-1949)
总结词:初步探索,西方 影响
上海开埠后,西方城市规 划理念开始影响上海的建 设。
详细描述
形成了以道路为骨架,划 分出不同的功能区,如租 界区、华界区等。
建国后的城市规划(1949-1978)
详细描述
总结词:社会主义改造,功 能分区
01 03
详细描述
0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上海 的城市规划进入快速发展阶 段。
03
CATALOGUE
上海的现代城市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
以上海为核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成为世界级 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
城市空间布局
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形成“中心城区-新城-新市镇-乡村”的多层 次空间布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