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功能的偏侧化 ppt课件
脑功能的一侧化PPT课件
![脑功能的一侧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919738e45c3b3566ec8b75.png)
04心理学专业--生理心理学(2005.12)
5
大脑半球之间的联系
• 在左右半球和各个功能区之间有许多神经 纤维连接
• 胼胝体、前联合、海马联合等交换信息 • 其中胼胝体是最大的连接结构 • 通过一侧半球的信息在短暂的停留后传到
对侧。
04心理学专业--生理心理学(2005.12)
• 但是他们协调性差、动作不灵活。
• 但他们可以用别人不能做到的方式,独立 地使用两手去完成。因为他们的两侧大脑 半球是独立的。
04心理学专业--生理心理学(2005.12)
28
• 实验:正常人
• 姓名 性别 年龄
•左
左右利手
右
04心理学专业--生理心理学(2005.12)
29
– 在你的右手画
U
半球优势---由于胼胝体的原因。
04心理学专业--生理心理学(2005.12)
39
(二)胼胝体的成熟(maturation)
• 胼胝体是在开始的5-10年逐渐成熟的 • 发育过程中并没有神经轴突的增加,而是
有所取舍 • 婴儿的行为在许多方面象裂脑人,左右半
球不能很好地统一指挥和协调 • 在17周前,如果婴儿的一只手臂受到限制,
10
人类大脑左右半球不对称性功能
功能 视觉
听觉 运动
语言
左半球
字母及单词识 别
言语性声音
右半球
复杂图形及脸孔识 别
环境声音及音乐
复杂随意运动 听说读写
运动模式的空间组 织
空间和数学能 力
数学能力
几何学、方向感觉 和心理旋转
04心理学专业--生理心理学(2005.12)
大脑各部位功能及障碍(2)精品PPT课件
![大脑各部位功能及障碍(2)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7df82baef8941ea66e0548.png)
2、能动性
能动性障碍分为:普遍性自发能动性障碍和有目 的的方向运动性为障碍
运动减少:自发运动活动的普遍性减少,表现为 淡漠、缺乏主动性,以及对外部刺激和事件的反 应性减少。从有些缺乏自发性(影响语言和社会 行为)到缄默症(不动-无意志综合征)。
运动过多:过度的和无目的的活动,表现为本能 抑制解除、分心、兴奋和轻躁狂。
运动区:指初级皮质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及旁 中央小叶的前份,相当于Brodmann氏第4区。 此区的功能是支配对侧半身的精细的与高度技巧 性的自主运动,尤其是面部与肢端的运动。
4
前运动区:位于运动区之前,又可区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①运动前区:相当于Brodmann氏第6区,紧贴于运动区
之前,其功能与技巧运动的发达有关。 ②眼球运动区:在额上回与额中回的后部,界于拇指与面
部代表区之间,约相当于Brodmann氏第8区,支配着与 视觉无关的眼球运动,例如,根据语言指令而将头与眼转 向某一侧,又称头与眼向对侧转动中枢、随意性凝视运动 中枢、探究视运动中枢等。 此区受刺激时,头与眼强制性转向对侧(反刺激性病灶侧, 逃避病灶运动);如遭受损害,则头与眼强制性转向同侧, (向损害性病灶侧,看病灶运动)。额上回与额中回的中份 则与躯干向对侧转动有关。
12
3、智力
智力是一种复杂的功能,它包括语言表达、 记忆、抽象、形成计划的能力以及执行计 划以达到目标的能力。
额叶患者这些方面均可能由缺陷。
13
4、计划性
记忆不完善,不能利用经验 缺乏预见性 缺乏制定及执行计划的能力 表现为解决问题困难
14
5、持续行为
指重复旧的行为形式,即使在要求改变的情况下, 仍然坚持旧的不适当的行为。
额叶损害所致的额叶征候群,高级感觉的临床障碍很不明 显,限于实验性检查时,才可能有所发现,其主要的临床 表现在于高级躯体运动、眼球运动与语言运用。此外,通 常有明显的精神心理活动的障碍。
认知与知觉功能的评价 PPT
![认知与知觉功能的评价 PPT](https://img.taocdn.com/s3/m/ed8e45a584868762cbaed520.png)
二、注意的品质及其影响 因素 4、注意的持久性
• 注意的持:久性 是指注意在某一对象上所能保持时间的长短,
是注意的时间特征。但如果注意对象过于复杂、难以理解,那么就
容易导致疲劳,引起注意的分散。
5、注意的转移
• 注意的转移 是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及时地将注意 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对原来活动的注意紧张程度越高, 注意的转移就越困难,转移的速度也越慢。
2、注意的选择 • 注意的选择 是指心理活动指向具有意义的、符合当
前活动需要的特定刺激,同时忽略或抑制无关刺激。 3、注意的紧张性 • 注意的紧张性 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高度集中程
度,是注意的强度特征。
一个人对于注意对象的浓厚程度的兴趣和爱好、良好的身体和精 神状况都有助于保持注意的紧张度,反之亦然。
躯体构图:人体姿势模式
身体各部位及其空间位置
语言:语词的理解,语调解释
语词的强度与时序,声音调制
功能区 传输方向
枕叶功能
定位
作用
皮质内信息
视觉中枢
距状裂
视觉接受
视觉联合
Brodaman区(18、19区) 视觉信息的合成与整合 视空间关系知觉 视记忆痕迹形成 语言理解和语言的前置 结构 视运动记忆痕迹形成
(三)、注意障碍分型
• (注意三障)碍分、型注: 意障碍分型
• 注意是完成各种作业活动的必要条件。注意功能障碍者不 能处理用于顺利进行活动所必要的各种信息。脑损伤后出 现的注意障碍可分为若干类型:
1、觉醒状态低下 2、保持注意障碍 指注意的持久性或稳定性下降。患者不能阅
读书报、听课;在康复训练时由于患者不能将注意力长时间保持在所 进行的活动上而影响康复治疗效果。
大脑偏侧化测试(共5张PPT)
![大脑偏侧化测试(共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91ad6e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f.png)
.
右半脑是创新功能的中心; 左半脑是逻辑、细节和计划功能的中心。
两种思考方式都有优势,因此理想的情形是偏侧型。 或者是根据情况的需要,使用逻辑方式或使用创新 方式,或者同时使用两种方式。
大脑偏侧化测试
测一测你擅长用哪一个脑?
.
1.当我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时,通常:
A 我会列出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对它们进行优
簿上找人名 A 我会努力地理解舞步的顺序,并且在心里不断地重复。
3.我有预感:
A 正确 A 有时候有,但是我不太相信它们。
我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B 错误
我A能正够确很好地表达8B自.错己如误的想法果我要想记住某地的路线或者信息
A 我会做笔记 B 我会把信息形象化 A 正确
B 错误
2.当我坐着的时候,我把手交叉放在膝盖上(现在就把你的手握起来放在腿上,然后看看你的手),位于上方的拇指是:A 我的右手拇指。
4.如果我参加一个会议或演讲会,我会做大量的
笔记。
A 正确
B 错误
.
5.我非常讲条理,做任何事情都有体系,所有的东
西都有它自己的位置,所有的东西都放在它自己
的位置上,而且我能够迅速地、有逻辑地吸收信 1.当我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时,通常:
A 我会列出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对它们进行优先排序,然后选择最佳方案。
A 正确 B 错误
3A.有我时有候预有感,:但是2我.不太当相信我它们坐。 着的时候,我把手交叉放在膝盖上(现在就把
我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你的想的法 手握起来放在腿上,然后看看你的手),位于上
方的拇指是:A A 正确
B 错误
学习舞步时或运动时
我的右手拇指。 B
我的左手拇
大脑偏侧化知识点总结
![大脑偏侧化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762978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c.png)
大脑偏侧化知识点总结一、大脑偏侧化概述大脑偏侧化指的是大脑两侧功能差异的现象。
一般情况下,大脑的左右两侧会分别负责不同的功能。
大脑偏侧化主要表现在语言、运动、情感等方面。
这种差异在大脑发育和神经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脑的左右差异1. 语言大脑的左侧主要负责语言功能,包括语言的产生和理解。
这一功能主要由左侧颞叶的布罗卡区和温尼克区控制。
而右侧大脑则更多参与非语言的声音处理和情感表达。
2. 运动大脑皮层的运动控制功能也表现出左右差异。
左侧大脑皮层控制右侧身体的运动,右侧大脑皮质则负责左侧身体的运动。
这也是为什么右撇子多数是左脑主导的原因。
3. 情感一些研究发现,大脑的左右差异也与情感有关。
左脑主要参与积极情感的表达,而右脑则更多负责消极情感的处理和表达。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左脑受损的患者更容易陷入抑郁。
三、大脑偏侧化的神经基础1. 背侧纹前额叶皮层这一区域是大脑的前额叶皮层的一部分,位于大脑中线的后方。
背侧纹前额叶皮质主要参与空间认知、情绪调节和行为规划等功能。
左右两侧的背侧纹前额叶皮质对这些功能的调节有所不同,进而体现出大脑偏侧化。
2. 颞叶颞叶是大脑颞叶的一部分,位于颞叶的上部。
颞叶主要参与语言和听觉的处理。
左侧颞叶主要负责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而右侧颞叶则更多参与声音的处理和情感表达。
3. 杏仁核杏仁核是大脑中情绪调节的重要结构,也参与了情感的产生和表达。
左右两侧的杏仁核对情感的处理和表达有所不同,体现了大脑的偏侧化特点。
四、大脑偏侧化与认知功能1. 语言能力大脑偏侧化决定了人类的语言能力。
左侧大脑控制语言的产生和理解,因此语言能力较强。
而右侧大脑主要参与非语言的声音处理和情感表达。
2. 空间认知背侧纹前额叶皮质参与了空间认知功能,左右两侧对空间认知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左脑主导的人更善于使用左右坐标系进行空间认知,而右脑主导的人更善于使用上下坐标系进行空间认知。
3. 感知和情感表达大脑偏侧化也决定了个体的感知和情感表达。
第3章--婴儿的生理发展PPT课件
![第3章--婴儿的生理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6a7be031126edb6e1a1031.png)
.
4
一、 神经系统的发展及其可塑性
• 人脑大约由1万亿个细胞组成。从目前来看,脑 至少由两种脑细胞构成: ➢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示意图 :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
元之间的信息传递靠的是突触结构,髓鞘的 形成,使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加迅捷。
(二)身体比例和骨骼生长的变化
1.身体比例的变化(向上、向外)
从出生到成人,人体各部分比例不断变化。
2.骨骼生长的变化
新生儿的骨骼很小,很柔软,不易站立,也不易 保持平衡,但是此时的骨骼很有韧性,因此不易骨折。
A
B
成人的手骨(A图)多而且紧密,婴儿的手骨(B图)则少,连接也不紧密。
腕骨
• 人有8块腕骨。出生时全是软骨,以后逐 渐钙化,10~13岁左右钙化完成,女性 儿童一般比男性儿童早完成2年。掌指骨 18岁前钙化完成。所以婴幼儿的手劲较 小易疲劳,精细动作比较困难。
(二)营养
• 营养在发育的任何阶段都很重要,尤其在出生到两 岁间,因为这时候是大脑和身体发育的一个高峰期。
• 婴儿所需的能量是成人的两倍,而婴儿的四分之一 的能量用于生长(Pipes,1996)。
• 人类营养的主要来源是食物,饮食不足与饮 食过量都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 饮食不足所引起的营养不良会引起两种营养 疾病:
第三章 婴儿的生理发展
引 言:
今天珍妮带着2岁的女儿天天来看阿姨的宝宝小土 豆。小土豆出生已经满一个月了,还在婴儿床里甜甜 地睡着,也许还在做着美梦呢 !
“天天又长大了啊!”文清看着跌跌撞撞满屋跑 的小侄女说。“是啊!她就像男孩子一刻不停,现在 是幼儿园里最高的了。”珍妮答道。
第十章 大脑联合皮层和功能一侧化及语言
![第十章 大脑联合皮层和功能一侧化及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1d28ab8102d276a200292e19.png)
第十章大脑联合皮层和功能一侧化及语言大脑皮层由感觉皮层、运动皮层和联合皮层组成。
感觉皮层包括视皮层(17、18、19)、听皮层(41、42)、躯体感觉皮层(1、2、3)、味觉皮层(43区)和嗅觉皮层(28区)。
运动皮层包括初级运动区(4区)、运动前区和辅助运动区(6区)。
联合皮层包括顶叶联合皮层、颞叶联合皮层和前额叶联合皮层。
联合皮层不参与纯感觉或运动功能,而是接受来自感觉皮层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整合,然后将信息传至运动皮层,从而控制行为。
“联合皮层”的名称由来,就是因为它在感觉输入与运动输出之间起着“联合”的作用。
随着动物从低等向高等进化,联合皮层从不发达到比较发达,最后进化到像灵长类动物及人类那样高度发达的联合皮层。
在个体发育中,联合皮层是中枢神经系统成熟最晚的结构。
联合皮层在脑的高级功能中起关键作用。
关于联合皮层功能的知识,很大部分来自灵长类动物实验。
除Brodmann分区外,猴的联合皮层还有其他分区法。
第一节顶叶联合皮层人顶叶联合皮层包括Brodmann 5、7、39和40区。
5区主要接受初级躯体感觉皮层(1、2、3区)和丘脑后外侧核的投射。
7区主要接受纹前视区、丘脑后结节、颞上回、前额叶皮层和扣带回的投射。
5区和7区输入来源不同,但投射靶区相同,这些靶区包括运动前区、前额叶皮层、颞叶皮层、扣带回、岛回和基底神经节。
不同的是,5区更多地投射到运动前区和运动区,而7区投射到与边缘结构有联系的颞叶和旁海马回,并接受来自蓝斑和中缝核团的投射。
因此,5区可能更多地参与躯体感觉信息及运动信息的处理,7区则可能主要参与视觉信息处理,并参与运动、注意和情绪调控。
人顶叶联合皮层功能的神经心理学研究神经心理学研究表明,顶叶联合皮层病损后,病人在触知觉及空间知觉方面表现异常。
在触知觉方面,5区病损的病人丧失通过触觉来识别物体形状和大小的能力(触觉失认)。
在空间知觉方面,顶叶联合皮层病损(通常为右侧)的病人表现为:①空间失认,不能识别日常生活中常来常往的道路或场所。
《儿童心理学》ppt课件
![《儿童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be9096ed630b1c58eeb514.png)
• 教育意义:
了解儿童的生产情况及由此可能带来的人格及 认知展障碍,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焦躁心理(缺 氧导致的动作缺陷、未足月导致的互动迟钝、
低体重导致的学习障碍)
•
(由自私引发的教师焦虑)
15
什么叫快速眼动睡眠?
❖20世纪50年代, 有一位科学家在观察儿童睡 眠的脑电变化时发现, 在睡眠过程中有一段 时间脑电活动很特殊, 看起来不象是睡眠脑 电图, 倒象是处于清醒状态。在这段时间里, 脑电波频率变快, 振幅变低, 同时还表现出 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松弛, 最奇怪的 是眼球不停地左右摆动。 为此科学家们把 这一阶段的睡眠, 称为快速眼动睡眠,又叫 做异相睡眠, 也有人把它叫做积极睡眠。
研究初生头几个月的婴儿
• 视觉诱发电位测量儿童的视觉敏度(可判断 婴儿的可视距离,能识别哪些色彩)
编辑课件
29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 习惯化:同样的刺激反复地呈现,最后就会使原 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全消失。
❖ 去习惯化:在个体已对某种刺激形成习惯后,又 出现一个新刺激,这时的个体又产生了反射行为 ,表明个体能将新刺激与旧刺激加以区别。这种 恢复了对新事件的兴趣的现象称为去习惯化。
• 现实型:喜欢与物打交道而不喜欢与人打交道 • 探索型:好奇心强,喜欢解释和预测身边发生的事。 • 艺术型:有创造力、喜欢与众不同、不喜体力劳动。 • 社会型:为人友善、热心、外向、合作。 • 管理型:有说服力、乐观、敢于冒险、支配欲强。 • 常规型:墨守成规、固执、脚踏实地、可信赖。
8
可遗传变态行为
21
脑发育关键期(P60)
❖ 1.5-2岁:语言和表象发展处于高峰 ❖ 7.5-9岁:具体形象思维发展 ❖ 12岁和15岁:抽象思维发展 ❖ 18-20岁:抽象思维成熟
大脑联合皮层和功能一侧化ppt课件
![大脑联合皮层和功能一侧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6b0b23168884868762d6c8.png)
ppt课件.
11
2、猴颞下回功能的切除毁损研究
20区、21区切除后,猴对复杂图形的分辨学习能力受损。
ppt课件.
12
3、猴颞下回功能的神经生理学研究
猴颞下回20区和21区存在对复杂图形或物体进行识别、分类 及记忆的神经元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
ppt课件.
15
三、前额叶联合皮层
位于大脑的最前端,包括 Brodmann 9~11,45~47区, 是最高级别的联合皮层。
联合皮层的功能:在感觉输入与运动输出之间起联系作用。
在系统发生上,联合皮层出现最晚。
在个体发生中,联合皮层是CNS中成熟最晚的结构。
在脑的高级功能中起着关ppt课键件.作用。
2
ppt课件.
3
一、顶叶联合皮层
包括Brodmann5,7,39, 40区。 不参与纯感觉或运动功能, 而是接受来自感觉皮层的信 息并对其进行调整,将信息 传递至运动皮层,从而控制 行为。
ppt课件.
4
1、人顶叶联合皮层功能的神经心理学研 究
顶叶联合皮层受损或病变后,病人在触知觉及空间知觉方
面出现异常
触知觉:丧失通过触觉来识别物体形状和大小的能力。
空间知觉:右侧顶叶联合皮层受损的患者出现下列:
• 地理概念丧失:不能识别日常生活中经常经历的道 路或场所;
• 衣着失行:不能正确穿衣服,出现前后左右不分;
A —— 右
B —— 左
A —— 左ppt课件. B —— 右
21
2.1 前额叶皮层与工作记忆
由认知心理学家Baddeley 和Hitch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 出的
通常指为了完成某一种操作任务,脑内需要主动保留或复述 某种有用的信息,使即时记忆在时间上得到延续 工作记忆系统的模式
大脑功能的偏侧化
![大脑功能的偏侧化](https://img.taocdn.com/s3/m/bbcc4f022f60ddccda38a0bb.png)
大脑左半球受损会导致失语症,而右半球受损似乎没有影响 。
右半球损伤的患者完成空间操作任务(如拼图、搭积木等)的成绩较差,而且还可能丧失
音乐能力 。
3
第二节 大脑半球结构的差异
一、解剖结构的不对称性
大脑右半球比左半球更向前突起,而左半球比右半球更向后延伸。右侧额叶通常比左侧额叶宽,而左侧枕叶比 • 大脑左半球更善于加工依赖多巴胺的任务,右半球 更善于加工依赖去甲肾上腺素的任务。尸检报告显 示,左侧苍白球的多巴胺水平更高。 • PET研究也表明,左侧基底神经节中的多巴胺水平更 高,右侧腹外侧核中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比左 侧更多
7
第三节
大脑半球的功能分工与协作
一、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分工
• 这些临床上发现的大脑单侧半球损伤的病例,为解 释言语功能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6
• 单侧半球损伤在检验单侧效应时,需要遵循双分 离的原则。
• 例如,右侧半球顶叶损伤严重破坏了空间任务的 成绩,但左侧半球同样位置的损伤没有造成同样 的结果,则可以推断右半球是空间加工任务的优 势半球。
17
研究者还发现大脑两半球在信息表征 方面存在差异。例如,在知觉表征领 域,Sergent(1982)主张左半球处 理视觉刺激的局部性质时占优势,右 半球在处理整体性质时占优势。
性和逻辑的;
01
02
左右半球在信息加工上 存在风格的差异。 右半球加工信息的方式 被描述为平行的、整体 性的和直觉性的。
9
二、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协作
大量研究证实,大脑半球功能偏侧化只 是与另一侧半球进行协同活动的基础。 对于认知活动而言,偏侧化的功能优势 只能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有绝对意义。
大脑功能的偏侧化 ppt课件
![大脑功能的偏侧化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464bc16f1aff00bed51e6b.png)
男性的半球功能偏侧化总体比女性更加显著。
(三)利手
Rasmussen和Milner(1977)进行的瓦达测试表明,在右利手的人群中,左半球为语言优势半球的比例达到96%;在左利手的人群中
, 语言优势半球偏于左半球的也高达70%,其他定位于双侧或右侧。
12
二、学习和认知方式
(三)学习 来自动物研究的资料表明,后天环境和学习可以影响脑的 发育和神经元的成长,进而导致了两半球不同的神经变化。 (四)认知方式 认知方式是个体受遗传因素、后天社会化和环境因素共同 影响的结果。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偏好的认知方式。 心理学家Ornstein(1977)认为, 两侧大脑半球在信息加 工方式上存在的差异,正好与二元论哲学相一致。
neuropsychology
25
The end!
26
neuropsychology
15
二、单侧半球损伤病人的研究
• 单侧半球损伤研究的基本思想是,比较当脑损伤被 限制在一侧半球时病人的表现,从而确定半球功能 的偏侧化效应。 • 1861年,法国神经外科医生Broca发现大脑左半球 额下回病变的病人表现出语言表达障碍。1874年, 德国神经学家Wernicke发现左半球颞上回病变导致 病人口语流利,但对语言理解存在困难。
是大脑的特殊解剖条件和精确的神经心理学实验方法,为探讨大脑功能偏侧化效应提供了
有力的证据。
14
• 斯佩里和他的学生Levy对割裂脑患者的视觉、听觉、 语言、图形知觉、视空间功能等进行了大量开创性 的研究。研究表明,裂脑人在语言、视空间加工、 注意、知觉、复杂认知等方面均存在半球功能偏侧 化的现象。 • 例如,通过半视野速示技术向割裂脑患者左、右视 野分别呈现词语,结果表明病人对呈现在左视野 (右半球)的刺激不能读和写,但可以做出非语言 的反应(比如用手指出与之匹配的物品);但是病 人对出现在右视野(左半球)的刺激能够完成读和 写的反应。
幼儿的生理发展课件
![幼儿的生理发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75b44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2.png)
一、脑皮层的发展
• 大脑,包括两个由胼胝体连结在一起的脑半球, 每一个半球都覆盖着大脑皮层。
• 大脑皮层是一种由灰色物质构成的外层结构,其 作用是控制感觉、动作过程、知觉和智力。
• 在儿童早期,儿童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数量比之前 增加一倍,突触和髓鞘化也继续增加。5-6岁左右 是儿童大脑发展的一个显著的加速时期。
儿童早期的大动作和小动作技能的变化
三、动作发展的个体差异
• 由于遗传、环境、营养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动 作发展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
• 性别差异在儿童早期的动作发展上很明显。 • 在儿童早期,生理因素对动作发展的影响远不及
成人的鼓励、期望和榜样作用的影响大。四、促进儿童早 Nhomakorabea的动作发展
动作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发展领域,尤其 是对婴儿期和儿童早期的个体来说,动作发展极 为重要。
儿童在扔球和接球上的技能为儿童早期的大动作 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儿童的动作发展除了更有力量之外,同时也具有 了更精确、更有效的运动技巧。
3岁
2岁 5~6岁
二、小动作的发展
• 小动作的发展在儿童早期也经历了一个大 的提高阶段。儿童的手眼协调水平和对小 肌肉的控制能力在这一时期迅速提高。
• 儿童在掌握某些技能,如穿衣服,的时候 会得到很大的满足,他们会为自己的独立 而自豪。随着对技能的熟练掌握,他们会 逐渐提高对自己的信心,而且他们掌握这 些技能也可以使成人的生活更轻松。
三• 脑、垂脑体的其他发展
在婴儿期和儿童期,生理发育是由脑垂 体和甲状腺共同调节的。 • 小脑
有助于平衡和控制身体运动的结构。 • 网状结构
是脑干中维持警觉和意识的地方,它的 成熟对保持和提高控制注意的能力起作用。 • 胼胝体
第二章认知与脑ppt课件
![第二章认知与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50cea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c.png)
一侧化研究的新进展
• 超越了狭隘的一侧化观点,发现言语和视空间加工均由双侧半 球共同参与
• 由注重研究功能一侧化分工,向半球相互作用模式研究过渡 (元控制理论、加工难度理论)
• 脑功能成像研究
PET、f MRI、ERP等技术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 分辨率,可以直接观察心理过程的脑活动机制,比较大脑 半球的激活水平,具有较强的证明力。
半球功能不对称的基本证据
• 添加图片p64
相对一致的结论
• 左脑半球是言语活动的优势半球, 而右脑半 球则是各种非言语机能活动(图像的感知和 记忆、空间知觉和操作、音乐的感知和记 忆及情绪活动等) 的优势半球。
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传输、存储和加工信 息,产生各种心理活动,控制人的全部行为
一 神经元
神经元由胞体、轴突和树突组成, 突触 是神经元之间发生功能活动关系的结构。
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神经系统的框架,对神 经元起营养作用。
突触包括突触前神经末梢终扣、 突触后膜 和两者之间约20-50纳米的突触间隙。
突触前兴奋的神经冲动不能跳过突触间隙直 接传向突触后成分,大多数要通过化学传递机制, 才能完成信息传递过程。
• 由强调一侧化功能差异,向局部脑区的功能不对称的考察转变
• 由研究相对静态的功能一侧化规律,到考察时-空动态变化规 律
• 由对异常状态(脑损伤、割裂脑) 或间接的研究方式,向对 健康被试直接的研究转变
突触根据结构不同可分为轴突-胞体式、轴 突-树突式和轴突-轴突式,根据功能不同分为 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
脑结构和细胞构筑的复杂性是脑生理功能 复杂性、精细性的物质基础。
大脑功能分区PPT教学课件
![大脑功能分区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315e51eefdc8d376ee327d.png)
2020/12/10
2
2020/12/10
3
视觉区(visual area)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 叶内。属布鲁德曼的第十七区,他接受在 光刺激的作用下由眼睛输入的神经冲动, 喊声初级形式的视觉,如对光的察觉等。 若大脑两半球的视觉区受到破坏,即使眼 睛的功能正常,人也将完全丧失视觉而成 为全盲。
2020/12/10
4
听觉区(auditory area)位于颞叶的颞横回 处,属布鲁德曼的第四十一、四十二区。 它接受在声音的作用下由耳朵传传入的神 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听觉,如对声音 的察觉等。若破坏了大脑两半球的听觉区, 即使双耳功能正常,人叶将完全丧失听觉 而成为全聋。
2020/12/10
5
机体感觉区(somato鲁德曼的 第一、二、三区。它接受由皮肤、肌肉和 内脏器官传入的感觉信号,产生触压觉、 温度觉、痛觉、运动觉和内脏感觉等。躯 干四肢在体感区的投射
2020/12/10
6
言语区:对大多数人来数,言语区(speech area)主要 定位在大脑左半球,它由较广大的区域组成。若损坏了 这些区域将引起各种形式的失语症。
一个关键部位
守门员(gatekeeper):「蜂窝状组织」(reticular formation)的简称,它就像是人类的控制中心,负 责将所接收的信息转送到正确的目的地。
2020/12/10
8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020/12/10
生理心理学:脑功能的一侧化
![生理心理学:脑功能的一侧化](https://img.taocdn.com/s3/m/c3750e3faf45b307e8719739.png)
25
表14-1 人类大脑左右半球不对称性功能
功能 视觉 听觉
左半球 字母及单词识别 言语性声音
右半球 复杂图形及脸孔识别 环境声音及音乐
运动
语言
复杂随意运动
听说读写
运动模式的空间组织
空间和数学能力
数学能力
几何学、方向感觉和心 理旋转
26
• 在胼胝体损害后,实验动物仍具有正常的 感觉、运动控制、学习和记忆、和主动性 行为 。 • 当感觉局限于一侧时,他们的反应就不正 常了。 • 如在左侧视野里看到的东西只能用左前肢 去取。
10
人类大脑左右半球不对称性功能
功能 视觉 听觉 左半球 字母及单词识 别 言语性声音 右半球 复杂图形及脸孔识 别 环境声音及音乐
运动
语言 空间和数学能 力
复杂随意运动
听说读写 数学能力
运动模式的空间组 织
几何学、方向感觉 和心理旋转
11
一、视觉和听觉的大脑半球联系
12
视觉与大脑半球的联系
• 视觉信息的传入(input of visual information)
6
• 功能侧向化:大多数人的左半球为语言优 势半球,而右半球在空间操作能力方面占 优势,这种在两半球的分工被称为侧向化。 • 语言优势半球:
7
8
优势半球
• 1861年 法国神经科Broca 发现运动性语 言区,1865年发表文章。 • 1836年另一位法国的神经科医师:Mark Dux (马克.戴克斯)用精确的临床比较解剖 学研发现:大脑两半球,对语言来说有极 大的功能差异。但未引起注意。 • 语言功能绝对优势—左半球
9
优势半球
• 20世纪初:人的大脑两半球中都有语言的某种语 言代表区 • 1935年~50年左右,否认右半球的语言功能 • 1955年以后,确定了右脑的语言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宽。
右半球的外侧裂明显向上卷曲,而左半球的外侧裂则相对较平。
左半球颞平面的面积比右半球的大十倍以上。左侧Broca语言区的体积也比右半球的大。
4
图10-1 脑结构底面观的MRI图,展示大脑两半球总体解剖结构的差异 (F表示额叶,O表示枕叶)。(引自Toga & Thompson,2003)
neuropsychology
男性的半球功能偏侧化总体比女性更加显著。
(三)利手
Rasmussen和Milner(1977)进行的瓦达测试表明,在右利手的人群中,左半球为语言优势半球的比例达到96%;在左利手的人群中
, 语言优势半球偏于左半球的也高达70%,其他定位于双侧或右侧。
12
二、学习和认知方式
(三)学习 来自动物研究的资料表明,后天环境和学习可以影响脑的 发育和神经元的成长,进而导致了两半球不同的神经变化。 (四)认知方式 认知方式是个体受遗传因素、后天社会化和环境因素共同 影响的结果。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偏好的认知方式。 心理学家Ornstein(1977)认为, 两侧大脑半球在信息加 工方式上存在的差异,正好与二元论哲学相一致。
neuropsychology
13
neuropsychology
第五节 大脑功能偏侧化的研究
一、割裂脑研究
胼胝体是联结大脑两半球的神经纤维束。胼胝体切断之后,大脑两半球互相独立处理信息
,彼此对对侧半球的活动一无所知,因此被称作割裂脑。
对割裂脑的研究始于斯佩里在20世纪60年代的研究。虽然他们研究过的患者数量不多,但
(二)信息加工方式的大脑半球偏侧化
左半球加工信息的方式 被描述为序列性、分析
研究者还发现大脑两半球在信息表征 方面存在差异。例如,在知觉表征领 域,Sergent(1982)主张左半球处 理视觉刺激的局部性质时占优势,右 半球在处理整体性质时占优势。
性和逻辑的;
01
02
左右半球在信息加工上 存在风格的差异。 右半球加工信息的方式 被描述为平行的、整体 性的和直觉性的。
7
第三节
大脑半球的功能分工与协作
一、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分工
(一)加工任务的大脑半球偏侧化
功能 听觉 左半球 语言性声音 右半球 环境声音及音乐
语言
视觉 运动 空间和数学能力
听说读写
字母及单词识别 复杂性随意运动 数学能力 复杂图形及脸孔识别 运动模式的空间组织 几何学、方向感和心 理旋转 8
neuropsychology
neuropsychology
15
二、单侧半球损伤病人的研究
• 单侧半球损伤研究的基本思想是,比较当脑损伤被 限制在一侧半球时病人的表现,从而确定半球功能 的偏侧化效应。 • 1861年,法国神经外科医生Broca发现大脑左半球 额下回病变的病人表现出语言表达障碍。1874年, 德国神经学家Wernicke发现左半球颞上回病变导致 病人口语流利,但对语言理解存在困难。
neuropsychology
9
二、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协作
大量研究证实,大脑半球功能偏侧化只 是与另一侧半球进行协同活动的基础。 对于认知活动而言,偏侧化的功能优势 只能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有绝对意义。
01 02
大脑左右半球虽然存在 功能偏侧化的倾向,但 是两者是相互协作的。
neuropsychology
5
二、细胞水平的不对称性
• 高级树突分支(远离树突主体的较细小的分支)在 左半球语言区(包括Broca区)比右半球对应脑区 更大。但是,低级树突在右半球则更长。
• 在左侧威尔尼克区,神经皮质柱与柱之间的距离比 右侧大,可能是为了适应柱之间神经纤维的额外链 接。左侧初级听皮层的皮质柱上单个细胞有较长的 树突,可能是为了与更远皮质柱建立新的神经联系。
neuropsychology
6
三、神经递质的不对称性 • 大脑左半球更善于加工依赖多巴胺的任务,右半球 更善于加工依赖去甲肾上腺素的任务。尸检报告显 示,左侧苍白球的多巴胺水平更高。 • PET研究也表明,左侧基底神经节中的多巴胺水平 更高,右侧腹外侧核中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比 左侧更多
neuropsychology
是大脑的特殊解剖条件和精确的神经心理学实验方法,为探讨大脑功能偏侧化效应提供了
有力的证据。
14
• 斯佩里和他的学生Levy对割裂脑患者的视觉、听觉、 语言、图形知觉、视空间功能等进行了大量开创性 的研究。研究表明,裂脑人在语言、视空间加工、 注意、知觉、复杂认知等方面均存在半球功能偏侧 化的现象。 • 例如,通过半视野速示技术向割裂脑患者左、右视 野分别呈现词语,结果表明病人对呈现在左视野 (右半球)的刺激不能读和写,但可以做出非语言 的反应(比如用手指出与之匹配的物品);但是病 人对出现在右视野(左半球)的刺激能够完成读和 写的反应。
asymmetry)的现象。
大脑左半球受损会导致失语症,而右半球受损似乎没有影响 。
右半球损伤的患者完成空间操作任务(如拼图、搭积木等)的成绩较差,而且还可能丧失
音乐能力 。
3
neuropsychology
第二节 大脑半球结构的差异
一、解剖结构的不对称性
大脑右半球比左半球更向前突起,而左半球比右半球更向后延伸。右侧额叶通常比左侧额叶宽,而左侧枕叶比右侧枕叶更
• 这些临床上发现的大脑单侧半球损伤的病例,为解 释言语功能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大脑功能的偏侧化
1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大脑半球结构的差异
大脑半球的功能分工与协作 影响大脑半球功能偏侧化的因素 大脑功能偏侧化的研究
neuropsychology
2
neuropsychology
第一节 概述
大脑功能的偏侧化:
大脑两半球在功能上有一定的分工,存在专门化(specialization)或不对称(
10
大脑左右半球协作的模式至少有两种形式: 互补协作: • 是指一侧半球对另一侧半球的功能起促进作用。
互扰协作: • 是指一侧半球对另一侧半球功能起消极作用。
neuropsychology
11
neuropsychology
第四节 影响大脑半球功能偏侧化的因素
一、生物学因素
(一)基因
(二)性别
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在大脑半球结构和功能的不对称性上存在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