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市政】02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1
一级建造师考试《市政公用工程》知识点:掌握城市道路的结构组成
一级建造师考试《市政公用工程》知识点:掌握城
市道路的结构组成
1K411012 掌握城市道路的结构组成
一、路基与路面的性能要求
(一) 路基的性能要求。
其主要指标有:
1、整体稳定性。
2、变形量。
(二)路面的使用要求。
路面的使用指标有:
1、平整度。
为减缓路面平整度的衰减速率,应重视路面结构及面层材料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2、承载能力。
路面应具有足够的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能力,即具备相当高的强度和刚度。
3、温度稳定性。
路面必须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即具有较低的温度、湿度敏感度。
4、抗滑能力。
路表面应平整、密实、粗糙、耐磨,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和较强的抗滑能力。
5、透水性。
路面应具有不透水性。
6、噪声量。
应尽量使用低噪声路面。
二、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结构组成。
(一)路基。
断面形式有:路堤、路堑和半挖半填三种形式。
从材料划分为土路基、石路基和土石路基三种。
(二)路面。
路面分为面层、基层、垫层等结构层。
1、面层。
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
新建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
新建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研究了这么久新建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总算发现了一些门道。
首先呢,新建沥青路面它有好几层,最上面的那层沥青混合料层特别重要。
你看啊,就像我们穿的衣服,最外面那件是直接接触外界的,这最上面的沥青层也是直接承受车辆荷载和风吹日晒的。
这层啊,它得有很好的抗滑性才行,不然汽车开在上面就容易打滑。
就好比我们走在结冰的路面上,如果那路面不防滑,是不是很危险?这层沥青混合料的颗粒大小也是有讲究的,太小了,可能就不够耐磨,太大了,路面就不平坦。
我就挺疑惑这个比例到底是咋确定的呢?然后啊,下面还有基层,基层就像一个大力士,它要承受从上面传递下来的力。
基层一般是那种颗粒比较大的材料,比如说用碎石什么的,就像是房子的地基一样。
我有一次看到一个路边在修路面,把基层挖开了一部分,才发现那些碎石之间还有填充料。
我就想啊,这填充料肯定是让这些碎石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就像我们包饺子,馅里面有各种调料,就是为了让馅口感更好,这些填充料也是为了让基层更稳固。
再往下还有底基层呢,底基层感觉像是基层的后盾。
有时候它会用一些比较便宜的材料,但是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就琢磨这底基层要是薄了或者厚了会有啥影响呢?按我的理解,如果太薄了,可能就不能很好地支撑上面的基层,就像桌子腿下面的垫片如果太薄了,桌子就容易晃一样;要是太厚了,是不是有点浪费材料了?防水也是新建沥青路面结构的一个特点,沥青本身就有点防水的能力,但是还得有防水层之类的设置。
这防水就像我们的雨伞一样,要是漏雨就麻烦了。
要是防水层没做好,水渗到下面,就会让下面的土层变得松软,那对整个路面的支撑就会出问题。
我看过一个老路面的病害,路面变形了,就是因为水渗进去了,从那时候我就知道防水多重要。
整个新建沥青路面结构的各层之间的粘结也特别重要。
就像一片片拼图,要是贴合不好,就容易松动,路面的各层之间也是这样。
这个粘结我就不太清楚具体是用啥来保证这么强的粘结力的,得再研究研究。
2020年一建市政精讲第05讲-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1
2020年一建市政课程1K411012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本节知识框架一、结构组成(一)基本原则(1)城镇沥青路面是城市道路的典型路面,道路结构由面层、基层和路基组成,层间结合必须紧密稳定,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应力传递的连续性。
(2)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因而对路面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各结构层的材料回弹模量应自上而下递减。
(3)按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料分别铺设基层和面层等结构层。
(4)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及厚度应与交通量及载重量相适应。
交通量大、轴载重时,应采用高级路面面层与强度较高的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基层。
(二)路基与填料1.路基分类路基断面形式有:路堤——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堑——全部由地面开挖出的路基(又分全路堑、半路堑、半山峒三种形式);半填、半挖——横断面一侧为挖方,另一侧为填方的路基。
2.路基填料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不适于做路基填料。
因条件限制而必须采用上述土做填料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
岩石或填石路基顶面应铺设整平层。
整平层可采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或低剂量水泥稳定粒料,其厚度视路基顶面不平整程度而定,一般为 100-150mm。
(三)基层与材料(1)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路基。
基层可分为基层和底基层(2)应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
(3)常用的基层材料:1)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基层属于半刚性基层,适用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
2)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属于柔性基层,可用作城市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基层。
补充:半刚性基层: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或土类材料铺筑的基层。
刚性基层:用普通混凝土、碾压混凝土、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等材料铺筑的基层。
一建《市政实务》高频考点和习题: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
一建《市政实务》高频考点和习题: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知识点: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考频指数】★★★★【考点精讲】一、结构组成(一)路基与填料1.从材料划分为土方、石方和特殊路基三种。
断面形式有:路堤、路堑和半挖半填三种形式。
2.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细料土,不适于做路基填料。
(二)基层与材料1.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
基层分为基层和底基层。
2.应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
湿润和多雨地区,宜采用排水基层。
3.常用的基层材料(1)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包括石灰稳定土类、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石灰粉煤灰钢渣、水泥稳定土类。
(2)嵌锁型和级配型包括级配砂砾、级配砾石两类,均属于柔性基层。
(三)面层与材料1.高级沥青路面面层可划分为磨耗层、面层上层和面层下层。
2.沥青路面面层类型(1)热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种等级道路的面层。
(2)冷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支路及其以下道路的面层、支路的表面层,以及各级沥青路面的基层、连接层或整平层。
(3)温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种等级道路的面层。
(4)沥青贯入式,适用于城市次干路以下道路面层。
(5)沥青表面处治,主要起防水层、磨耗层、防滑层的作用。
二、结构层与性能要求1.路基的性能主要指标:整体稳定性、变形量控制。
2.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性能指标要求:满足强度、扩散荷载的能力;水稳性、抗冻性要求;不透水性好。
3.路面面层使用指标包括:承载能力、平整度、温度稳定性、抗滑能力、不透水性、噪声量。
【速记点评】该考点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路基分类、基层分类、面层分类。
【经典例题】1.下列城镇道路的路面结构中,主要起承重作用的是()。
A.上面层B.下面层C.基层D.垫层【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路基。
2.沥青路面中基层材料的选择应当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的()来确定。
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
1.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路基、路面、人行道。
2.路基的性能要求:整体稳定性变形量。
3.路面的使用要求:平整度、承载能力、湿度稳定性、抗滑能力、透水性、噪声量。
4.路面的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撑条件、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分别铺设垫层、基面、面层。
5.面层性能: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
6.高级路面的面层包括: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上表面层、中面层、下表面层)。
7.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
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
有足够的水稳定性。
材料:整体性材料(无机结合稳定粒料)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
8.垫层作用:①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②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冻胀能力③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④减小土基所产生的变形。
9.垫层性能:水稳定性必须好。
材料:粒料(天然砂砾、粗砂、炉渣);无机结合稳定土。
厚度≥150mm。
城市道路的级别和类别10.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必须设分隔带)、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11.路面等级分为:高级(15-30年)、次高级(8-12年)、次干路(5年)、支路(5年)。
12.路面按力学分为:柔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力小;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
13.路基工程包括路基本身及有关的土方、沿线的小桥涵、挡土墙、路肩、边坡、排水管的项目。
多以人工配合机械施工,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
14.路基施工程序包括:准备工作、修建小型构造物与埋设地下管线(“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路基土石方工程(测量桩号与高程、开挖路堑、填筑路堤、平整路基、修正路肩、修建防护工程等)、质量检查与验收。
15.路基工序:挖土、填土、松土、运土、装土、卸土、修整、压实。
依照设计的平面、横断面位置、标高等几何尺寸施工,保证强度稳定性。
16.路基施工要求:①路基施工测量:恢复中线测量、订线外边桩(在道路边线外0.5-1m两侧,以距离5m、10m、15m钉木桩)、测标高。
2019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高频考点:沥青路面结构特点
2019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高频考点:沥青路面结构特点2、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对路面影响随深度增加而减弱,对路面材料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要求也降低。
基层与面层回弹模量比≥0.3,土基与基层宜为0.08-0.4。
回填模量是土的抗压强度指标。
3、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与厚度与交通量相适应。
4、基层分为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在快速路、主干路半刚性基层上铺筑面层时,应加厚面层或采取其他措施减轻反射裂缝。
5、路基分类:按材料分为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特殊土路基。
按断面形式分为路堤、路堑(重路堑、半路堑、半山峒)、半填半挖。
6、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含有机质细粒土,不宜做路基填料。
必须使用时加水泥或石灰改善。
7、地下水位高,宜提高路基顶面标高。
在标高受限制未能达到中湿状态时,采用粗粒土、低剂量石灰、水泥稳定细粒土填筑,并在边沟下设排水渗沟降低地下水位。
8、岩石路基设整平层,采用未筛分碎石、石屑或低剂量水泥稳定粒料,厚度100-150mm。
9、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
分为基层和底基层。
应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
湿润和多雨地区,宜采用排水基层。
排水基层下设由水泥稳定粒料和密级配粒料组成的不透水底基层,底基层顶面铺设防水土工织物或沥青封层。
未设垫层,路基填料为细粒土、粘土质砂或级配不良砂(特重、重交通)、或者为细粒土(中等交通)时应设底基层,底基层可采用水泥稳定粒料、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
10、常用的基层材料: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半刚性)、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柔性)①级配砂砾、级配砾石基层可用做次干路及以下道路的基层。
含泥量不大于砂质量的10%(防冻胀和湿软)。
②级配碎石和级配碎砾石可用于各级道路的基层、底基层。
11、沥青面层分为: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
或上(表)面层、中面层、下(底)面层。
12、面层种类:①热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级道路面层,其种类按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矿料级配、孔隙率划分;②冷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支路及以下道路,各级道路的基层、连接层、整平层。
2014年一建市政真题
2014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真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
选对每题得1分,没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2014】土路基质量检查与验收的主控项目是()。
A.弯沉值B.平整度C.中线偏位D.路基宽度【答案】A【解析】土质路基压实质量检查,主要检查各层压实度和弯沉值,不符合质量标准时应采取措施改进。
【知识点来源】1K411022城镇道路路基压实作业要点2.【2014】与悬浮-密实结构的沥青混合料相比,关于骨架-空隙结构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黏聚力大,内摩擦角大B.黏聚力大,内摩擦角小C.黏聚力小,内摩擦角大D.黏聚力小,内摩擦角小【答案】C【解析】骨架-空隙结构内摩擦角φ较高,但黏聚力c也较低。
沥青碎石混合料(AM)和OGFC 排水沥青混合料是这种结构的典型代表。
【知识点来源】1K411014沥青混合料组成与材料3.【2014】下图所示挡土墙的结构形式为()。
A.重力式B.悬臂式C.扶壁式D.柱板式【答案】B【解析】悬臂式挡土墙由底板及固定在底板上的悬臂式直墙构成,主要依靠底板上的填土重量维持挡土构筑物的稳定。
【知识点来源】1K411016不同形式挡土墙的结构特点4.【2014】关于桥梁模板及承重支架的设计与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A.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度B.支架立柱高于5m时,应在两横撑之间加剪刀撑C.支架通行孔的两边应加护桩,夜间设警示灯D.施工脚手架应与支架相连,以提高整体稳定性【答案】D【解析】脚手架应按规定采用连接件与构筑物相连接,使用期间不得拆除;脚手架不得与模板支架相连接。
【知识点来源】1K412012模板、支架的设计、制作、安装与拆除;1K420162模板、支架施工安全措施5.【2014】关于预应力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A.预应力筋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6%之内B.预应力超张拉的目的是减少孔道摩阻损失的影响C.后张法曲线孔道的波峰部位应留排气孔D.曲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答案】B【解析】预应力超张拉的目的是减少预应力损失,这其中包含了有孔道摩阻的影响、混凝土收缩徐变、预应力锚具等多个因素。
沥青路面的结构及其组成
沥青路面的结构及其组成1.引言沥青路面是一种常见的路面结构,其优异的性能使得其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领域。
本文将对沥青路面的结构及其组成进行详细介绍。
2.路面结构沥青路面的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组成部分:2.1表层面表层面是沥青路面的最上层,负责承受车辆荷载和外界环境的影响。
一般采用高强度的矿料混合料作为表层,以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抗滑性。
2.2底基层底基层是沥青路面的主要承力层,负责传递车辆荷载至下方地基。
常见的底基层材料包括碎石、沥青混凝土等,其选择应根据项目要求及环境条件进行合理选用。
2.3砼基层砼基层位于底基层之下,起到分散荷载、保证路面整体稳定性的作用。
砼基层通常由混凝土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2.4路基路基是沥青路面的基础部分,直接依托于地基。
它可以由土壤或其他填料构成,同时需要经过适当的加固和处理以保证路面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沥青路面的组成沥青路面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成部分:3.1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是沥青路面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由沥青、骨料、填料和沥青添加剂等混合而成。
沥青作为黏结剂,将骨料和填料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并赋予路面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
3.2矿料矿料是指用于沥青混合料中的骨料和填料。
骨料主要用于提供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而填料主要用于填充骨料之间的空隙,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3.3沥青添加剂沥青添加剂是为了改善沥青特性而加入到沥青中的化学物质。
它可以提高沥青的黏度、降低其变形温度,从而增强沥青路面的抗剪强度和抗老化性能。
3.4基层材料基层材料是指用于构建底基层和砼基层的材料,常见的有碎石、沥青混凝土等。
基层材料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承载能力,以保证整个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4.结论沥青路面的结构是由表层面、底基层、砼基层和路基组成。
而沥青路面的组成则包括沥青混合料、矿料、沥青添加剂和基层材料等。
通过合理选择和搭配这些组成部分,可以提高沥青路面的抗滑性、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从而满足不同道路建设项目的要求。
简述沥青路面分类及其特点
简述沥青路面分类及其特点沥青路面分类及其特点如下:
1.沥青混凝土路面。
强度是按嵌挤密实原则构成,采用优质沥青,对稠度要求高,也最粘稠;采用相当数量的矿粉,是沥青混凝土的一显著特点;具有较高的粘结力,使路面具有甚高的强度,可以承受比较繁重的车辆交通;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允许拉应变值较小,会产生规则横向裂缝,因而要求坚强的基层;对高温稳定性与低温稳定性均有要求;具有透水性小、水稳性好、耐久性高、有较大的抵抗自然因素的能力,使用年限达15-20年以上;适用于高速公路及一、二级公路面层。
2.热拌沥青碎石路面。
强度与稳定性主要由石料相互嵌挤作用构成;适用于二、三级公路,也可作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联结层。
3.沥青贯入式路面。
贯入式路面的强度与稳定性主要由石料相互嵌挤作用构成;适用于二、三级公路,也可作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联结层。
4.沥青表面处治路面。
可改善路面行车条件,承担行车磨耗及大气作用,延长路面使用年限。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的特点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的特点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的特点沥青路面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路面结构,由于其使用方便、维护成本低、安全性高、舒适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桥梁和隧道等场所。
由于其特有的组成结构,沥青路面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路基结构沥青路面需要建立于合适的路基之上,而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是决定路面寿命和使用性能的关键。
路基主要由上盖层、底基层和路基土工材料构成。
其中,上盖层通常由粉土、碎石、砂砾、混凝土等材料组成,底基层通常由粉土、乱石、碎石等材料构成。
而路基土工材料则包括路基填土、砂土和黏土等土壤。
二、基层结构沥青路面的基层结构通常由水泥砂浆或沥青混凝土构成,它是路面结构的支撑层,承受着交通载荷和气候荷载,主要起到保护路基的作用。
基层的主要作用是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均匀分布荷载、配合面层构造防止龟裂和裂缝的产生,以及对于路基土方体积收缩下沉等问题的调节作用。
三、面层结构沥青路面的面层结构是沥青路面最外面的一层,它直接承受车辆的负荷,带着车流量和气候条件的各种变化,具有着较高的弹性和塑性。
而面层的组成结构主要由底胶层、中间层和表面层构成。
底胶层通常由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构成,具有较高的抗裂性和抗老化性。
中间层通常由高强度、低收缩率的矿物骨料混合沥青混合料构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表面层通常由高粘合力、抗滑性能和透水性的沥青混合料构成,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和排水性能。
四、路面结构的黏结性沥青路面结构的黏结性是指路面各层结构之间的黏结性能够承受外部荷载作用下的相互变形。
在施工中,可以采用加温加压、冷拌等方式来提高其黏结性能,从而增强其性能和寿命。
五、路面结构的维修性沥青路面结构的维修性是指路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快速响应并补救路面出现的问题,如路面坑洞、水损、裂缝等,需要采用合适的维修方法和材料来处理。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的特点包括路基结构、基层结构、面层结构,以及结构的黏结性和维修性等方面。
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3)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
道路工程(23个考点)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P2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一、结构组成(一)基本原则1. 沥青路面是城镇道路典型路面,由面层、基层和路基组成。
2. 对路面材料的强、刚和稳的要求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各结构层材料回弹模量自上而下递减。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3. 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二)路基与填料1. 路基分类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2. 路基填料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三)基层与材料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四)面层与材料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P2 ★★【2015】城市主干道沥青路面不宜采用()。
A. SMAB. 温拌沥青混合料C. 冷拌沥青混合料D. 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答案】C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P2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P2 ★★二、结构层与性能要求(一)路基:1. 在环境和荷载作用下不产生不均匀变形。
2. 性能主要指标(1)整体稳定性(2)变形量控制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P2 ★★(二)基层1. 基层作用:承受车辆荷载,并把应力扩散到路基;二是防止路基不均匀冻胀或沉降的不利影响,保护面层。
2. 性能主要指标(1)结构强度、扩散荷载的能力;(2)水稳性和抗冻性,不透水性好;底基层顶面宜铺设沥青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排水基层下应设置不透水底基层。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三)面层的性能要求①承载能力(强度和刚度)②平整度③温度稳定性(较低的温、湿度敏感度)④抗滑能力⑤透水性⑥噪声量降噪排水路面上面层采用OGFC沥青混合料,中面层、下面层等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2017】表征沥青路面材料稳定性能的路面使用指标的是()。
A. 平整度B. 温度稳定性C. 抗滑能力D. 降噪排水【答案】B【解析】路面必须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即具有较低的温度、湿度敏感度。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P2 ★★【2013】关于降噪排水路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动画图文: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下)
动画图文: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下)二、结构层与性能要求沥青路面结构自上而下分为面层、基层、路基。
各层具体的位置与组成见下图:沥青路面结构示意图(一)路基1、路基既为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提供基础条件,也是道路的支撑结构物。
路基应稳定、密实、均质,对路面结构提供均匀的支承,即路基在环境和荷载作用下不产生不均匀变形。
2、性能主要指标①整体稳定性路基在车辆、路堤自重作用下受到附加荷载,当荷载超过土体承载力的时候,路基会发生剪切破坏,也就是失稳。
整体稳定性由路基结构的强度决定。
路基失稳与路基沉降形式②变形量控制路基及其下承的地基,在自重和车辆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当变形过大时会促使路面过早破坏并影响汽车行驶舒适性。
因此,必须尽量控制路基、地基的变形量,才能给路面以坚实的支承。
变形量由路基结构的刚度决定。
(二)基层1、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土基。
且为面层施工提供稳定而坚实的工作面,控制或减少路基不均匀冻胀或沉降变形对面层产生的不利影响。
基层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虽不如面层强烈,但面层下的基层应有足够的水稳定性,以防基层湿软后变形大,导致面层损坏。
2、性能主要指标①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承载力和较大的刚度;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抗变形能力,坚实、平整、整体性好。
基层顶面存水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反复高速冲刷基层表面,极易将基层表面的细颗粒成分冲走,导致基层出现坑槽,久而久之破坏,下面是路面水对于基层的冲刷效应原理图:水冲刷基层效应原理图②不透水性好。
底基层顶面宜铺设沥青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为防止地下渗水影响路基,排水基层下应设置由水泥稳定粒料或密级配粒料组成的不透水底基层。
(三)面层1、面层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荷载包括竖向力、水平力和冲击力。
2、面层是直接同大气相接触的层位,受降水的侵蚀作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因此面层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并且其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
一建【公路】讲义第17讲-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一)
密实-骨架结构
间断型密级配矿料与沥青组成
沥青碎石玛碲脂混合料(SMA)
(a)密实-悬浮结构 (b)骨架-空隙结构 (c)密实-骨架结构
(三)按矿料级配分类
分类
代表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空隙率<10%
沥青混凝土、沥青稳定碎石(ATB)
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空隙率>10%
改性沥青稳定碎石,用 AM 表示 (在开级配基础上增加少量矿粉等)
2
【解析】沥青碎石玛蹄脂混合料(SMA)是一种典型的骨架密实型结构。AC-I 型沥青混凝土 是密实-悬浮结构。沥青碎石混合料(AN)和排水沥青混合料(OGFC)是典型的骨架空隙型结构。
【答案】A 1B412022 沥青路面用料要求 一、一般规定 沥青路面使用的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必须取样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得 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或商检报告代替现场检测。 二、道路石油沥青 1.道路石油沥青各个沥青等级的适用范围应符合表的规定。
用于三、四级公路;也用作沥 青路面的磨耗层、防滑层
(二)按组成结构分类
分类
特点
代表
矿料的颗粒由大到小连续分布;粗颗粒
密实-悬浮结构
彼此分离悬浮于较小颗粒和沥青胶浆中 间
AC-Ⅰ型沥青混凝土
骨架-空隙结构
连续开级配矿料与沥青组成,无矿料, 粗颗粒形成的骨架空隙无法填充
沥青碎石混合料(AM) 排水沥青混合料(OGFC)
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空隙率>15%
排水式沥青磨耗层混合料,OGFC 排水式沥青稳定碎石基层,ATPCZB
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
缺少档次
SMA)
1Leabharlann (四)按矿料粒径分类 1.砂粒式沥青混合料(最大粒径 4.75mm;圆孔筛 5mm) 2.细粒式沥青混合料(最大粒径 9.5mm 或 13.2mm;圆孔筛 10mm 或 15mm) 3.中粒式沥青混合料(最大粒径 16mm 或 19mm;圆孔筛 20mm 或 25mm) 4.粗粒式沥青混合料(最大粒径 26.5mm 或 31.5mm;圆孔筛 30~40mm) 5.特粗式沥青混合料(等于或大于 37.5mm;圆孔筛 45mm) (五)按施工温度分类 1.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沥青与矿料经加热后拌合,并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摊铺和碾压施工 过程的混合料。 2.常温沥青混合料:采用乳化沥青或稀释沥青在常温下(或者加热温度很低)与矿料拌合, 并在常温下完成摊铺和碾压过程的混合料。 【例题 1·单选】按矿料级配分类,属于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是( )。【2017 真题】 A.SMA B.AM C.AC-16 D.OGFC 【解析】开级配沥青混合料代表类型有排水式沥青磨耗层混合料,以 OGFC 表示;另有排水 式沥青稳定碎石基层,以 ATPCZB 表示。 【答案】D 【例题 2·多选】关于沥青碎石路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13 真题】 A.冬季不易产生冻缩裂缝 B.沥青用量多,且需要添加矿粉 C.孔隙率较大,路面容易渗水和老化 D.热拌沥青碎石可用于高速公路面层 E.高温稳定性好,路面不易产生波浪 【解析】选项 B 错误,沥青碎石路面,沥青用量少,且不用矿粉;选项 D 错误,热拌沥青碎 石适用于三、四级公路。 【答案】ACE 【例题 3·单选】沥青路面结构层中,起次要承重作用的层次是( )。 A.面层 B.基层 C.底基层 D.垫层 【解析】面层是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层,可由 1~3 层组成。基 层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层次。底基层起次要承重作用的层次。垫层是设置在底基层与土基之间的结 构层,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 【答案】 C 【例题 4·单选】沥青路面按组成结构分类中,密实-骨架结构的典型是( )。 A.SMA B.AC-I C.AM D.OGFC
2024一建【市政】-章节题(新教材)
2024一建建造师章节题《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第1篇市政公用工程技术第1章城镇道路工程1.1道路结构特征一、单项选择题1.(2013年真题1)关于降噪排水路面说法,正确的是()。
A.磨耗层采用SMA混合料B.上面层采用OGPC沥青混合料C.中面层采用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D.底面层采用间断级配混合料2.(2010年真题2)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是()。
A.基层B.上面层C.下面层D.垫层3.(2017年真题1)表征沥青路面材料稳定性能的路面使用指标的是()。
A.平整度B.温度稳定性C.抗滑能力D.降噪排水4.(2018年真题1)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载荷的(),并把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路基。
A.竖向力B.冲击力C.水平力D.剪切力5.(2020年真题1)主要起防水、磨耗、防滑或改善碎(砾)石路面作用的面层是()。
A.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B.冷拌沥青混合料面层C.沥青贯入式面层D.沥青表面处治面层6.(2021年真题2)关于水泥混凝土面层原材料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干路可采用32.5级的硅酸盐水泥B.重交通以上等级道路可采用矿渣水泥C.碎砾石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6.5mmD.宜采用细度模数2.0以下的砂二、多项选择题1.(2014年真题22)下列城市道路基层中,属于柔性基层的有()。
A.级配碎石基层B.级配砂砾基层C.沥青碎石基层D.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2013年真题21)下列城市道路路面病害中,属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有()。
A.唧泥B.拥包C.错台D.板底脱空E.车辙变形3.(2017年真题21)城镇沥青路面道路结构组成有()。
A.路基B.基层C.面层D.热层E.排水层4.(2018年真题21)下列路面材料适用于各种等级道路面层的有()。
A.热拌沥青混合料B.冷拌沥青混合料C.温拌沥青混合料D.沥青表面处治E.沥青贯入式5.(2018年真题21广东海南)路面基层的性能指标包括()。
411012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
结构组成 性能指标
组成原则 路基与填料 基层与材料 面层与材料
结构类型及层厚度:与交通量及载重量相适应
半刚性基层,主干路、快速路适当加厚面层以减轻反射裂缝
高液限黏土和粉土、有机质细粒土不适于路基填料, 必须用时掺入石灰或水泥
地下水位高、不能达到中湿状态路基的临界高度, 用粗粒土或低剂量石灰或水泥稳定细粒土
冷拌沥青混凝土面层
用于沥青路面坑槽冷补
沥青贯入式面层
厚度不大于100mm
沥青表层处置面层
起防水层、磨耗层、防滑层或改善碎石路面作用
适用交通量体稳定性、变形量控制 宜采用砂、砂砾,小于0.075mm的不大于5% 排水垫层厚度大于150mm 防冻垫层 承重层,竖向荷载 强度、扩散荷载、水稳性、抗冻性、不透水性 排水基层下设水泥稳定粒料或密集配粒料不透水底基层 受竖向力、水平力、冲击力,降水侵蚀和温度变化 承载能力、温度稳定性、平整度、防滑性、噪声量
岩石或填石路基设整平层,采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或低剂量水泥稳定粒料, 厚度一般为100-150mm
材料选择:交通等级和抗冲刷能力
石灰稳定土
常用材料
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半刚性基层)
水泥稳定土 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 石灰粉煤灰钢渣稳定土
级配型粒料(柔性基层)
适用次干路及以下
热拌沥青混凝土面层
SMA、OGF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K411012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
一、结构组成
(一)基本原则
(1)城镇沥青路面是城镇道路的典型路面,道路
结构由面层、基层和路基组成,层间结合必须紧密
稳定,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应力传递的连续性。
大部分道路结构组成是多层次的,但层数不宜过
多。
(二)路基与填料
1.路基分类
根据材料不同,路基可分为土方路基、石方路基、
特殊土路基。
路基断面形式有:路堤--路基顶面高
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堑--全部由地面开挖出的
路基(又分全路堑、半路堑、半山峒三种形式);
半填、半挖--横断面一侧为挖方,另一侧为填方的
路基。
2.路基填料
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不适于做路基填料。
因条件限制而必须采用上述做填料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
岩石或填石路基顶面应铺设整平层。
整平层可采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或低剂量水泥稳定粒料,其厚度视路基顶面不平整程度而定,一般100~150mm。
(三)基层与材料
(1)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路基。
基层可分为基层和底基层,两类基层结构性能、施工或排水要求不同,厚度也不同。
(2)应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
(3)常用的基层材料:
1)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粒料:砂砾、碎石)
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基层属于半刚性基层,包括石灰稳定土类基层、石灰粉煤灰(二灰)稳定砂砾基层、石灰粉煤灰钢渣稳定土类基层、水泥稳定土类基层等,其强度高,整体性好,适用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
所用的工业废渣(粉煤灰、钢渣等)应性能稳定、无风化、无腐蚀。
2)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
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属于柔性基层,可用作城市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基层。
为防止冻胀和湿软,天然砂砾应质地坚硬,含泥量不应大于砂质量(粒径小于5mm)的10%,砾石颗粒中细长及扁平颗粒的含量不应超过20%。
级配砾石用作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底基层时,级配中最大粒径宜小于53mm,用作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7.5mm。
(四)面层与材料
(1)高级沥青路面面层可划分为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或称之为上(表)面层、中面层、下(底)面层。
(2)沥青路面面层类型:
1)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热拌沥青混合料(HMA),包括SMA(沥青玛 脂碎石混合料)和OGFC(大空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等嵌挤型热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种等级道路的面层,其种类应按集料
公称最大粒径、矿料级配、孔隙率划分。
2)冷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冷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支路及其以下道路的面层、支路的表面层,以及各级沥青路面的基层、连接层或整平层;冷拌改性沥青混合料可用于沥青路面的坑槽冷补。
3)温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温拌沥青混合料是通过在混合料拌制过程中添加合成沸石产生发泡润滑作用、拌合温度120~130℃条件下生产的沥青混合料,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适用范围相同。
4)沥青贯入式面层
沥青贯入式面层宜用作城市次干路以下道路面层,其主石料层厚度应依据碎石的粒径确定,厚度不宜超过100mm。
5)沥青表面处治面层
沥青表面处治面层主要起防水层、磨耗层、防滑层或改善碎(砾)石路面的作用,其集料最大粒径应与处治层厚度相匹配。
二、结构层与性能要求
(一)路基
(2)性能主要指标:
1)整体稳定性
2)变形量控制
小白龙口诀:定变。
(二)基层
(1)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路基。
且为面层施工提供稳定而坚实的工作面,控制或减少路基不均匀冻胀或沉降变形对面层产生的不利影响。
基层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虽不如面层强烈,但面层下的基层应有足够的水稳定性,以防基层湿软后变形大,导致面层损坏。
(2)性能主要指标:
1)应满足结构强度、扩散荷载的能力以及水稳性和抗冻性的要求。
2)不透水性好。
小白龙口诀:偷吻董三姐。
(三)面层
(1)面层直接承受行车的作用,用以改善汽车的行驶条件,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包括舒适性和经济性),以满足汽车运输的要求。
(2)面层直接同行车和大气相接触,承受行车荷载引起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又受降水的侵蚀作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3)路面使用指标:
1)承载能力
路面必须满足设计年限的使用需要,具有足够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的能力,即具备相当高的强度和刚度。
2)平整度
3)温度稳定性
路面必须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即具有较低的温度、湿度敏感度。
4)抗滑能力
5)透水性
一般情况下,城镇道路路面应具有不透水性,以防止水分渗入道路结构层和土基,致使路面
的使用功能丧失。
6)噪声量
近年我国城市开始修筑降噪排水路面,以提高城市道路的使用功能和减少城市交通噪声。
降噪排水路面的面层结构组合一般为:上面(磨耗层)层采用OGFC沥青混合料,中面层、下(底)面层等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这种组合既满足沥青路面强度高、高低温性能好和平整密实等路用功能,又实现了城市道路排水降噪功能。
小白龙口诀:华仔文凭糟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