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式女装原型制图方法

合集下载

【2019年整理】服装原型结构设计与运用

【2019年整理】服装原型结构设计与运用

(3)从A点向下取 B/12+13.7CM确 定胸围水平线 BL,并在BL上 取B/2+6CM。
(4)垂直wL画 前中心线。
(5)在BL上, 由后中心向前 中心方向取背 宽线 B/8+7.4CM确 定C点。 (6)经C点向上 画背宽垂直线。 (7)经A点画水 平线与背宽线 相交。
(8)、由A点向下8CM 处画一水平线与背 宽线相交于D点。 将后中心线至D点 的中点向背宽方向 取1CM确定为E点 作为肩省省尖点。
(9)、过C、D两点的 中点向下0.5CM的 点作水平线G线. (10)、在前中心线上 从BL线向上取 B/5+8.3CM,确定 B点。 (11)、通过B点画一 条水平线。
(12)在BL线上由 中心线取胸宽 为B/8+6.2CM, 并由胸宽的中 点位置向后中 心线方向取 0.7CM作为BP 点。
(13)画垂直的 胸宽线,形成 矩形
(5)绘制后省。
通过E点,向上作垂 直线与肩线相交, 由交点位置向肩 点方向取1.5CM 作为省道的起始 点。并取B/320.8CM作为后肩 省道大小,连接 省道线。
(7)、绘制后袖 窿弧线。
由C点作45°作斜 线,在线上取 ▲+0.8CM作 为袖窿参考点, 以背宽线作袖 窿弧切线,通 过肩点经过袖 窿参考点画顺 后袖窿弧线。
第二节、日本新文化原型制图
一 、 文 化 式 原 型 各 部 位 名 称
一、关于日本新文化原型(第七版):
该原型是在第六版的基础上2000年推出的,在原第六版的基础上结合现年青人体 型更丰满、曲线更优美的特征,以及第六版原型在理解和应用上不方便而推出的。新 文化原型是箱型,胸省的大不随胸围大小而异,符合女性体型实际情况,胸省量较第 六版明显增大,前后胸节差也明显增大,符合现代女性体型,腰省分配更合理,与人 体间隙均匀,便于特殊体型的修正。

【转载】原型制图

【转载】原型制图

【转载】原型制图本文转载自紫韵风铃《原型制图》-------------------------------------------------------------------------------------------------------------------------------------------------------------------------------------------------------------------------------------------------------------------------------------------------------------------------------------------------------------------决定袖山高方法:--------------------------------------------------------------------------------------------------------------------------省位的设置------------------------------------------------------------------------------------------------------------------------------------------------------------------------------------------------------------------------------------------------------------------------- 服装原型创立于日本,是一种科学的裁剪方法。

它以人体的净尺寸数值为依据,将人体按平面展开后加进基本放松量制成服装基本型,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各种服装的款式变化,如根据款式造型的需要,在某些部位作收省、褶裥、分割、拼接等处理,按季节和穿着的需要增减放松量等。

新版文化女装衣身原型参数化制图数学模型

新版文化女装衣身原型参数化制图数学模型

斜角(肩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其值为22。,即圆弧 ,7_,7所对应的圆心角为220。
3)以点F7为起点,点,7为终点,直线,,,为切 线方向,圆心角为220(11M90),绘制圆弧,并用直线 连接点_,7和∥。
通过上述方法所绘制的曲线经过了起点F7和 终点∥线相切), 整个曲线由平滑连续的圆弧段F7,和直线段.,7∥组 成。与手工制图相比,该方法所绘制的袖孔线增加 了控制点.,7,使得袖孔线在满足手工制图要求的基 础上更加精确,适应在AutoCAD中精确建模的要求。 1.2.2曲线绘制
与大多数专业的服装CAD软件相比,AutoCAD 制图软件的突出特点和优势在于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进行软件的二次开发或专业化定制。AutoCAD提供 了VBA编程语言,开发环境容易理解,与其他 Windows应用程序的互操作性强,是开发服装参数 化制图程序的有效工具”-。
最新版日本文化服装原型对衣身原型的结构作 了较大的改变,其结构比例、省道分配及宽松量更趋 科学合理,制图简单,适合参数化制图,适应实际制 版的需要H1。由此,本文以日本新版文化女装衣身 原型为基础,参考其手工绘制的方法和要求,根据 AutoCAD 2007制图软件的图形绘制及编辑原理,研 制原型参数化制图所依据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 利用AutoCAD VBA二次开发工具,研制开发日本新 版文化女装衣身原型参数化制图软件,实现原型的 参数化制图,为服装成衣结构的参数化制图寻求实 现的途径和手段。
1)经过点F7作肩斜线E7F’的垂线F7j7,与胸宽 线相交于点,,比较直线F7,,和直线,K7的长度,以 较短的一条线段长度在另一条线段上确定一点(此 例是在直线I'K7上确定点-,’,其中F7,,=,-,7)。
2)经过点,作胸宽线的垂线J7G7,与肩斜线的 延长线相交于点G’。么F,G7.,7等于前肩斜线的倾

简析文化式女装原型的使用误区及全身原型

简析文化式女装原型的使用误区及全身原型

日本文化式原型进入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给我国的服装制版行业带来了极深远的影响。

服装的制版由传统的比例法时代进入到利用原型作为模板间接制版的时代,极大地提高了服装工业制版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目前学校教学、技能竞赛、专业的女装公司普遍采用原型推导的制版模式,研究开发了很多的款式和产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1文化式原型的发展历史服装原型的产生,最早出现于欧美,其实是立体裁剪的产物。

日本是东方最早研究原型的国家。

文化式原型也在实践中不断演变,第一代到第七代称为文化式原型。

第七代文化式原型制图如下:背长=38cm,B=84cm(图1)。

图1的袖笼宽尺寸是经过推算得出的,袖笼宽=B/2+5-(B/6+4.5+B/6+3)=B/6-2.5。

这样可以方便我们直观地看到袖笼宽的尺寸。

我们还可以研究一下前后袖笼宽的距离。

如下图(图2)所示:研究发现,在袖山高正中位置处的袖笼宽,前后相等。

新文化式是第八代原型,因为第八代原型腰线水平大大区别于前面的几代前后腰线有落差的原型,所以称之为新文化原型。

第八代原型是第七代原型的补充,而不是取代。

新文化原型的结构制图如下:背长=38cm,B=84cm(图3)。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简析文化式女装原型的使用误区及全身原型〔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3389(2020)03-25-03〔摘要〕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由于其方便性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

将详细阐述几种常见使用误区,误区的更正方法,以及如何变化成全身原型,希望能给服装专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原型;误区;更正方法;全身原型徐君万里辽宁丝绸2020年第3期·25·图1第七代文化式原型图2在袖山高居中位置处的袖笼宽图3新文化原型结构图辽宁丝绸2020年第3期·26·第八代原型增加了省道设计,而且将省道划分得很细,位置分配亦很合理,还依其位置的不同设计了不同的省道量,更加明显地突出了女性的人体体型,也提高了服装的造型功能。

日本文化式原型

日本文化式原型

《日本文化女装原型的基本应用原则》日本文化女装原型包括身原形、袖原型与裙原形。

它是女人体基本服装形态的平面展示,是实现女装设计师梦幻般构思必不可少的工具。

它能够极轻松地将极其复杂的服装结构、造型及款式给予准确的表现。

日本文化女装原型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功能不仅是因为其服装原型自身的造型准确、结构合理,更为重要的是它具有一整套完备的应用原则,这其中有两个较为重要的,同时也是最基本的应用原则,它们分别是服装原型省量、省位及省的形式的移动转换原则和服装原型腰节线的水平原则。

在日本文化女装原型中,由于女装身原型的结构变化复杂,并且易于表现文化原型的应用原则,因此,仅以女装文化身原型为例,阐述其应用原则。

一、服装原型省量、省位及省的形式的设计移动转换原则(一)、省的概念及功能1、省服装中“省”的形式最早出现在13世纪的格陵兰。

省(DART)的出现,构成了以往在衣片上不曾有过的、吻合人体形态的体面转折线,它把服装从裁剪的平面性彻底地分离出来,从此确立了欧洲乃至世界以三维空间构成窄衣文化的起点。

ッ)是服装设计师在服装结构设计中,依据人体的体型、服装的省(DART、ダ——服装面料的特征以及服装造型、款式设计的要求,在衣片结构上设定的缝合部位及裁剪部位。

2、功能省不仅具有将服装面料从平面转化为吻合人体基本立体型态的功能、同时,它也是实现服装设计师的服装造型、款式设计以及重塑人体形态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二)、省的形式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省在形式上大体可以分为完形省和非完形省两种。

完形省是指服装省的形态完整,分割形式对称。

表现形式呈封闭或半封闭的状态。

如:钉子省、锥子省、橄榄省等。

(如图1—1 )非完形省也称为隐性省。

它是指服装省的功能完备,具有省的特征,但是省的形式不完整,省的依据人体形态的不同而不同,表现形式为对称或非对称。

它是完形省的一种变化形式,在结构设计中是一种变省为线的表现形式,因此,它的表现形式是—分割线。

日本第八代原型画法 省道转移和及应用

日本第八代原型画法 省道转移和及应用

• • • •
胸度法作图:测量穿着者胸围、背长、袖长等很少的几个尺寸, 以胸围为基准,计算其它平面结构制图所需的尺寸。 短 寸 法:对人体的各部位进行精密测量,用测量数值制图的方法。 并 用 法:胸度法和短测法并用的方法。
• 四、原型的特点
• • • • • • • • • 1、来源于立体裁剪,是服装最原始、最基本的结构; 2、满足人体正常呼吸量和基本活动量; 3、只是腰节以上半身结构; 4、衣身较合体,适合款式的多变性,总之具有吻合性、高调动 性和设计性,覆盖面积广。 1、比例法: 优点:(1)、直接方便,只要记住了一些代表品种各部位的 比例公式,就能直接进行制图,不需要太多的立体思维, 一步到位;(2)、定型服装直裁比较方便;
(7)、绘制胸省.
由F点作45°倾斜 线,在线上取 ▲+0.5作为袖窿参 考点,经过袖窿深 点、袖窿参考点和 G点画圆顺前袖窿 弧线的下半部分. • 以G点和BP点连线 为基准线,向上取 (B/4-2.5CM)° 夹角用为胸省量。
(8)、通过胸省长的位 置点与肩点画顺袖 窿线上半部,注意 胸省合并时袖窿线 要圆顺.

• •

• •
日 本 新 文 化 原 型 图
新 文 化 原 型 各 部 位 的 数 据
• 三、袖原型制图
• 作图的方法: • 将上半身原型 袖窿省闭合,以此 时前后肩点的高度 为依据,在衣身原 型的基础上绘制袖
原型
• 3.1 绘制基础框架
• (1)、拷贝衣身原型 的前后袖窿,将前袖窿 省闭合,画圆顺前后袖 窿弧线。 (2)、确定袖山高度: 将侧缝线向上延长作为 袖山线,并在该线上确 定袖山高。 方法是:计算由前后肩 点高度的1/2位置点到 BL线之间的高度,取其 5/6作为袖山高

日本第八代原型画法 省道转移和及应用.概要

日本第八代原型画法 省道转移和及应用.概要


第二节、日本新文化原型制图
一 、 文 化 式 原 型 各 部 位 名 称
• •
一、关于日本新文化原型(第七版):
该原型是在第六版的基础上2000年推出的,在原第六版的基础上结合现年青 人体型更丰满、曲线更优美的特征,以及第六版原型在理解和应用上不方便而推出的。 新文化原型是箱型,胸省的大不随胸围大小而异,符合女性体型实际情况,胸省量较 第六版明显增大,前后胸节差也明显增大,符合现代女性体型,腰省分配更合理,与 人体间隙均匀,便于特殊体型的修正。
(3)从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向下取 B/12+13.7CM确 定胸围水平线 BL,并在BL上 取B/2+6CM。
(4)垂直wL画 前中心线。
(5)在BL上, 由后中心向前 中心方向取背 宽线 B/8+7.4CM确 定C点。 (6)经C点向上 画背宽垂直线。 (7)经A点画水 平线与背宽线 相交。
(8)、由A点向下8CM 处画一水平线与背 宽线相交于D点。 将后中心线至D点 的中点向背宽方向 取1CM确定为E点 作为肩省省尖点。

• • • • •
二、日本新文化女上装原型图方法
1、制图方法:胸度法,利用胸围和背长进行制图,同时以右半身状态为参考 2、作图尺寸:胸围:84CM 背长:38CM 腰围:64CM 袖长:52CM
制图规则:
3.1、作基础线 (1)以A点为后 颈点向下取背长 38CM作为后中 心线。 (2)画WL水平线, 并确定身宽(前 后中心之间的宽 度)B/12+6CM。
(5)绘制后省。
• 通过E点,向上 作垂直线与肩线 相交,由交点位 置向肩点方向取 1.5CM作为省道 的起始点。并取 B/32-0.8CM作为 后肩省道大小, 连接省道线。

新文化衣身原型结构制图(1)

新文化衣身原型结构制图(1)
二、新文化衣身原型结构制图
1、参考尺寸: B*(净胸围)=84cm BAL(背长)=38cm W*(净腰围)=64cm
2、制图步骤
2)由背长上往下B/12+13.7(20.7)取BL线,
1)确定身幅=B/2+6(48),画水平线(WL 上往下8cm确定背宽线,背宽
线);确定背长=38cm,画垂直线(后中 =B/8+7.4(17.9),背宽/2向右偏移1cm为
线),并画前中垂线。
肩胛凸点。
2、 制图步骤
3)背宽线至BL线/2下移0.5cm画 水平线。
4)在前中,BL线向上B/5+8.3(25.1)画 上平线,确定胸宽=B/8+6.2(16.7)胸宽 /2向侧移0.7为BP点,以B/32 ( 2.625) 画胸宽垂线的平行线。
2、 制图步骤
6)前领口弧:横领宽=B/24+3.4(6.9)、前领
2、 制图步骤
8)后领弧:后横领宽=前横领宽(6.9)+0.2, 10)画肩省:肩胛凸点垂上交肩斜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后上平线垂上=后横领宽/3=后领深,后 沿肩斜线下移1.5cm连接肩胛凸点
侧颈点与后领深点间连弧。
为肩省一边,肩省=B/32-0.8(1.825)
9)后肩线:在侧颈点,后上平线夹角18度 11)从肩点经背宽至BL侧缝点画后
5)平行垂线至背宽垂线二等分, 1/2处向下画垂线为侧缝。
深=领宽+0.5,对角三等分,下1/3-0.5点与前 侧颈点、前领深点连弧。 7) 前肩线:在侧颈点,前上平线夹角22度画
斜线,交胸宽垂线延长1.8cm为前小肩宽。
不使用量角器确定肩斜度和胸省的计 3.算2 方法:

女装纸样设计

女装纸样设计

2、袖肘收省的一片袖结构
二、一片袖的变化结构
• 一片袖的变化结构相当丰富,如泡泡袖、 灯笼袖、喇叭袖、花瓣袖等
泡泡袖
灯笼袖
灯笼式泡袖
第三节 二片袖结构设计
• 二片袖是比较合体的袖型,常用 于职业装、西装等比较注重造型 的服装
一、一般二片袖
时装袖
第四节 连肩袖结构设计
第五节 插肩袖结构设计
二、袖山结构
• 1、袖山高的确定 • 2、袖山的基本型
三、袖口线结构
• 袖口<袖肥,则袖口线应为内凹弧线 • 袖口>袖肥,则袖口线应为外凸弧线 • 袖口=袖肥,则袖口线应为直线
第二节 一片圆装袖结构设计
一、合体的一片袖结构
• 合体的一片袖结构可以通过袖口收 省或袖肘收省的方法来实现
1、袖口收省的一片袖结构
1 B5 2
1 B7 6
1 B6 2
1 B 7 .5 6 +0.5
背宽
四、第三代日本文化式原型
第一、二代 前领宽 后领宽 后冲肩 量 (胸围/12) -0.2 胸围/12 2.0 第三代 胸围/12 (胸围/12) +0.2 1.5
P100
乳凸量 腰松量
腰省 腰围/4+2
腰省、侧省 腰围/4+3
四、实例
例1
例2
例3
例4
第二节 分割线的衣身变化
分割线的种类
• 造型分割线
– 为造型需要附加在服装上起装饰作用的分割 线,分割线所处部位、形态、数量等均可能 引起服装造型艺术效果的改变
• 功能分割线
– 具有适合人体体型及加工方便的工艺特征
• 功能分割线的衣身变化有两种情况:
–分割线通过胸高点的衣身变化 –分割线不通过胸高点的衣身变化

原型平面构成设计

原型平面构成设计

第3章 原型平面构成设计55 3.1.2 服装原型的种类按原型的流派来分¾英、美、意等欧派:此类原型是根据欧美等国的人体体型而设计的原型,适合人体曲面起伏大、省量大的情况。

如图3-1所示为美式原型的袖子制版。

图3-1 欧派美式的原型袖子制版¾日本派:最典型的有两类,一种为文化式原型,另一种为登丽美原型。

日本属亚洲黄种人,与我国的人体体型较接近,原型的差异程度较小,可以为我们所用。

如图3-2所示为日本文化式原型的基本图形和部位名称;如图3-3所示为登丽美原型各部位名称。

图3-2 日本传统文化式原型各部位名称图3-3 登丽美原型各部位名称¾中国派:我国目前的原型也比较多,都是20世纪80年代借鉴了日本原型,再结合我国自己的平面裁剪方式总结而来的。

如图3-4~图3-8所示为中国式原型的基本图形和各部位名称。

图3-4 女装上衣原型图3-5 男装上衣原型56服装结构设计与实战 图3-6 西式裙原型 图3-7多片裙原型 图3-8裤子原型 3.2 原型平面构成设计当我们要绘制一个款式的结构图时,只需要调用原板,不需要太多的计算,仅仅通过运用适合的线条和标记,在结构图上清楚地标注出省道位置和缝型,就能获得该款式的正确结构设计板。

3.2.1 原型结构设计的测量与计算如图3-9所示为单省原型袖的结构设计图。

图3-9 单省原型袖的结构设计图1.测量部位原型平面设计的测量部位是:以日本文化式原型为例,日本文化式原型只需测量胸围、背长、袖长三个尺寸,颈围与肩宽的确定不够准确,最好结合我国中间标准体增加测量部位,如颈围、总肩宽。

第3章 原型平面构成设计57 2.尺寸加放原型法裁剪的尺寸加放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考虑人体基本合体松量加放10cm左右;第二步再根据款式和结构风格进行加放或缩小。

具体可参考如下:晚装、礼服等贴体风格的服装,胸围加放量再紧胸围的尺寸上加放 0~2cm;贴体的单件上衣,如女式时装衬衫在净胸围的基础上加放4~6cm;合体的普通衬衣或单件外套在净胸围的基础上加放8~10cm;宽松衬衣为12~20cm;西装为8~10cm;大衣为15~20cm。

日本第八代原型画法 省道转移和及应用.概要

日本第八代原型画法 省道转移和及应用.概要

(7)、绘制胸省.
由F点作45°倾斜 线,在线上取 ▲+0.5作为袖窿参 考点,经过袖窿深 点、袖窿参考点和 G点画圆顺前袖窿 弧线的下半部分. • 以G点和BP点连线 为基准线,向上取 (B/4-2.5CM)° 夹角用为胸省量。
(8)、通过胸省长的位 置点与肩点画顺袖 窿线上半部,注意 胸省合并时袖窿线 要圆顺.
• 五、比例法制图法与原型制图法的区别

缺点:
• 是以衣为本的结构设计,把人的体型与款式变化放在从属地位合 体容易出现问题,精度上仍有一定误差和局限性,经验色彩较重。 容易形成思维的定势,灵活性、创造性受一定限制,很难适应款 式变化较大的式样设计 。
2、原型制图

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结构制图法,它不需要过多地记忆公式和进 行较多计算,只要将原型画在纸上,然后根据款式进行修正和造 型即可,制图方式灵活,适应性好,机能性高,人的体型和款式 始终结合在一起,变中不变,不变中万变是其灵魂。 缺点:不熟练是可能比较慢,且使用者需有一定的立体造型能 力,有比较好的服装各部位平面构成基础。


(3)、确定袖肥:
由袖山顶点开始, 向前片的BL线取斜 线长等于前AH,向 后片的BL线取斜线 长等于后 AH+1CM+★(不 同胸围对应不同★ 值)在核对袖长后 画前后袖下线
3.2轮廓线的制图
• (1)、将衣省袖窿 弧线上●至○之间 的弧线拷贝至袖原 型基础框架上,作 为前、后袖山弧线 的底部。
(3)从A点向下取 B/12+13.7CM确 定胸围水平线 BL,并在BL上 取B/2+6CM。
(4)垂直wL画 前中心线。
(5)在BL上, 由后中心向前 中心方向取背 宽线 B/8+7.4CM确 定C点。 (6)经C点向上 画背宽垂直线。 (7)经A点画水 平线与背宽线 相交。

日本文化式女装旧原型制图步骤

日本文化式女装旧原型制图步骤

日本文化式女装旧原型制图步骤:1、作基础长方形背长BAL·(B*/2+5)=38·462、作基础分割线袖窿深线B*/6+7=13.7+7=20.7 背宽线B*/6+4.5=18.2胸宽线B*/6+3=16.7 前后分界点46/2=23 3、作后领窝弧线后领宽B*/20+2.9=7 ◎;后领深1/3后领宽=(B*/20+2.9)/3=23 ●4、作后肩线后落肩=后领深●;后冲肩量=25、作前领窝线前领宽(B*/20+2.9)-0.2=6.8 前领深(B*/20+2.9)+1=86、作前肩线前落肩=2/3后领宽=2/3·7 ◎=4.7 前小肩宽=后小肩宽-1.87、作轮廓曲线前后领弧线;前后袖窿弧线。

(后弧外对角线:1/2(后胸围-背宽)+0.5 、前弧外对角线:1/2(后胸围-背宽) 、袖窿最低点:1/2胸围(前后分界点)前偏0.5)8、作胸高点BP点 1/2胸宽侧偏0.7,袖窿线下4cm9、作腰线、摆缝线胸省量=1/2前领宽=3.4日本文化式女装新原型制图步骤:1、作基础长方形背长38,胸围B*/2+6=472、作后袖窿深线B*/12+13.7=20.5 ;背宽线B*/8+7.4=17.73、作后省尖点位置后颈点下落8cm,背宽线2等份侧偏1cm4、作G线1/2(袖窿深-8)-0.5,定胸省位置5、作前袖窿深线B*/5+8.3=24.7 胸宽B*/8+6.2=16.56、找胸高点BP 1/2胸宽侧偏0.7cm7、定胸省位置胸宽线侧移B*/32=2.68、侧缝线剩下的量2等份,即1/2袖窿门9、画轮廓线 A. 前领口:前领宽B*/24+3.4=6.8◎;前领深=前领宽+0.5=◎+0.5=7.3B.后领口:后领宽=前领宽+0.2=◎+0.2=7;后领深:1/3后领宽=2.3C.前肩线:肩斜角=22°(8:3.2)冲肩量肩线往外延长1.8;前小肩宽记为△D.后肩线:肩斜角18°(8:2.6)后小肩宽=前小肩宽+B*/32-0.8=△+1.8E.后肩省:省尖点垂直向上延肩线侧偏1.5cm,后肩省量=1.8F.胸省:胸省量(B*/4-2.5)°=18°G.作袖窿弧线:前弧外对角线=袖窿门/6+0.5;后弧外对角线=袖窿门/6+0.8日本文化式原型参考尺寸背长B* SL 胸围臀围裤长股长S 37 76 50 62~64 88 85 25 M 38 82 52 66~68 90 91 26 ML 39 88 53 70~72 94 95 27 L 40 94 54 74~76 98 97 28 LL 41 100 55 78~80 102 99 29腰省:各省量大小按(B*/2+6)-(W/2+3)为总省量,省道分配如下所示:总省量 a b c d e f10 1.40 1.50 1.10 3.50 1.80 0.701、a省:BP点垂直向下2~3cm2、b省:在BL上从F点向前中心线方向量取1.5cm3、c省:侧缝线上4、d省:背宽线上G线交点偏后中心线方向量取1cm处作WL之垂线5、e省:E点在G线上偏后中心线取0.5cm,垂直向下交至WL6、f省:后中心线上量取。

日本成人女子用文化式新旧原型在制板中应用分析解读

日本成人女子用文化式新旧原型在制板中应用分析解读

日本文化式成人女子用新、旧原型在制板中应用分析冀艳波,戴鸿(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陕西西安710048)摘要:论文研究日本成人女子用新、旧文化原型在制板中的应用,通过对新、旧文化式成人女子用原型的本质理解,按照原型制图的步骤,阐述新、旧原型在制板应用中的一般规律,明确新、旧原型在应用中的共性和特性,提高应用文化式原型制板的能力。

关键词:原型胸围省道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前言日本文化式原型是服装裁剪中平面制图的一种独立的方法,原型是各种实际变化之前的基本形式或形态、服装中是指在平面裁剪中所使用的基本纸样,即简单的、不带任何款式变化因素的立体型服装纸样[1],平面制图中的原型法就是在原型的基础上,根据款式和工艺的要求,进行变化,得到最终的服装生产用纸型,和国内的比例制图法的一步到位相比较,属于平面制图中间接制图的方法,由于国人和日本人种体型特点相近,另外文化式原型制图中所需尺寸较少,采寸比较简单,加之原型的适合范围比较广泛,款式变化比较灵活,因此在中国女装的制板中应用较多。

日本文化服装学院所制定的新文化式原型已经有很长时间,但是目前日本文化式原型的应用仍然是新、旧原型都在使用,国内原型使用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对于千变万化的款式如何运用原型制板来实现,得到所需款式的纸样,概括的来说就是对于原型的理解和应用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国内有关日本原型发表的文章比较多,重点集中在新、旧文化原型的差别分析和省道的变位等方面,对于新、旧文化原型应用中的共性和特性阐述的还不是很多,本文从新、旧文化原型应用的原理上做重点的说明。

1新、旧成人女子用文化式原型日本成人女子用旧文化原型在日本文化服装学院所出版的服装造型学理论篇中的年限划分为昭和59年(1984年)~平成11年(1999年),这个划分仅仅是指在平成11年(1999年)7月新文化原型发布之前的旧文化原型从产生到新的原型发布这样一个阶段,其并不代表旧文化原型在当今应用的终结,目前的情况是即使在日本国内,新、旧原型都在使用,从日本最新的裁剪杂志中,可以看出新、旧原型在裁剪中使用的比例大致相当。

女装纸样设计与原理—新文化原型及应用

女装纸样设计与原理—新文化原型及应用

按性别· 年龄差的种类
按加放松量的种类
按作图法的种类
首页
裙纸样设计
裤纸样设计
衣身纸样设计
袖纸样设计
领纸样设计
成衣纸样设计
第一章 裙款纸样设计
裙子是下装之一, 其结构设计是女装中 最简单的设计,主要 是解决臀腰间的余缺 量。但裙款变化丰富, 最能体现女性魅力。
首页
裙纸样设计
裤纸样设计
衣身纸样设计
袖纸样设计
案例四:低腰牛仔裙纸样设计
1、至前、 后中和侧缝; 2) 腰位线下移3~5cm剪 开,将另一腰省合并; 3)前片余下省量移至插 袋口,后片余下省量移 至后中和侧缝。
后 面
案例五:斜裙纸样设计
号型和规格设计参照基本裙。
练习一:基本裙款变化纸样设计
尺 寸 展 开 、 试 制 、 第 一 次 纸 样
第 二 次 纸 样
工 业 用 纸 样 修 正
裁 剪 、 缝 制 、 尺 寸 品 质 的 表 示 、 洗 涤 方 法 表 示
最 终 检 查
流 通
布料物理性能
附加机能 质感
色彩、图案
2、衣服的分类
按穿着者的分类 被覆盖部位分类 穿着层分类 按气侯分类 形状构成分类 生活用途分类 婴儿服、童装、少年装、青年装、成 人装、老人服 上装(背心、 有袖上衣)、下装 (裤子 、裙子)、连衣裙 内衣、毛衣、外衣 夏装、春秋装、冬装 X型、A型、T型、H型、O型 制服、休闲服、运动服、家居服、 礼服、婚礼服
领纸样设计
成衣纸样设计
三、短寸法制图
1、计测部位: 后身: 前身: ①BNP—BWL ⑪FNP—FWL ②NP—肩凸点—WL ⑫NP—BP—WL ③BNP—肩凸点 ⑬乳距/2, FNP —BP ④SP—肩凸点—BWL ⑭SP—BP—FWL ⑤BNP—SP ⑮FNP—SP ⑥NP—SP ⑦ BNP—NP ⑯ FNP—NP ⑧后中—后腋点 ⑰前中—前腋点 ⑨ SP—后腋点—WL ⑱ SP—前腋点—WL ⑩腋点—WL

服装原型结构的分析比较

服装原型结构的分析比较

服装原型结构的分析比较一、美、英、日、中原型的图形比较(一)美国女装原型1、规格尺寸的参考(P218)女青年规格:适宜年轻、苗条的体形,介于少女和发育成熟的妇女体型之间。

成熟女青年规格:属于女青年中较丰满而身高较矮的体型。

妇女规格:中青年妇女的体型标准。

3、原型制图要点1)作长方形:长边为B/2+1.3cm(袖窿宽的放松量)。

短边为背长尺寸。

2)袖窿深:取间高7.6cm与AH/3之和。

3)胸围大:后衣片取B/4。

4)胸背宽:B/4-AH/8,从前、后中线量取。

5)肩宽:后小肩宽包括肩背省量1.3cm,前下肩宽-1.3cm。

6)领口:后领口宽为B/16+1.3cm,领口深1.9cm:前领口宽和深均为后领口宽-0.5cm。

7)乳点:前中心线长度(包括延长部分)的中心点与水平引出B/12+1.9cm的交点处。

8)符合点:分别设前、后符合点。

9)袖深:AH/3。

10)袖肥:AH/2+AH/8+1.3+AH/8+0.6(三部分之和)。

4、需说明的问题:1)胸围松量的加放:分两次加放,一是在胸围的基本尺寸上加放6.4cm;另一是在制图时加在袖窿宽上1.3cm,总计加放9cm的放松尺寸。

2)腰围大的确定:按胸腰差的大小,余量全部作省量。

3)背长尺寸:按1/2胸围-2.5cm计算(不是通过测量得出)。

4)制图方向:前中心线在左侧,原型表示的右半部分。

(二)、英国女装原型1、规格及参考尺寸:这个女装系列规格表属英国标准尺寸和欧洲标准,适合体型发育成熟的英国和欧洲妇女。

(P221)3、原型制图要点1)作长方形:长边为B/2+5cm,短边为背长+1.5cm(后领深)。

2)袖窿深:取袖窿深尺寸+1.5cm。

3)背宽:取1/2背宽+0.5cm。

4)胸宽:取1/2胸宽+1/2全省量。

5)胸围大:取袖窿宽的中点。

6)肩宽:后落肩5cm,取肩宽尺寸+1cm(肩背伸量);前落肩6.5cm,斜量肩宽尺寸。

7)领口:领宽取颈宽尺寸,后领深为1.5cm,前领深为颈宽+0.7cm。

原型制版六种常用服装原型制版方法盘点

原型制版六种常用服装原型制版方法盘点

原型制版六种常⽤服装原型制版⽅法盘点昨天我们为⼤家整理了⽇本新旧⽂化式的⼥装原型制版,今天接着为⼤家整理剩下的⼏种原型制版⽅法。

⼀、⽇本⽂化式男西装原型(⼀)、规格设计:胸围B=90cm 背长=43cm(⼆)、制图步骤1.以B/2 +8~9cm=54cm 和背长43cm作长⽅形。

2.确定袖窿深,⾃上平线向下量B/6 +8.5cm=23.5cm作⽔平线。

3.以前胸宽=B/6+4cm=19cm 作竖直线。

4.以后背宽=B/6+4.5cm=19.5cm作竖直线。

5.画后领⼝,后横领=B/12=7.5cm ,直领=后横领/3=2.5cm。

6.确定后肩线。

7.画前领⼝,前横领=前胸宽/2=9.5cm ,前横领明显⼤于后横领=9.5-7.5 =2cm ,这是男西装原型⽤胸劈门消除胸省量.前直领=后横领=7.5cm。

8.横背宽线,上平线与袖窿深线的平分点。

9.画顺袖窿成棉⼿套形,棉⼿套形袖窿只适合男西装和男⼤⾐,特点前胸⽐较平挺,⼿臂只能向前活动⽅便,向后不⽅便。

⼆、⽇本⽂化式男衬⾐原型(⼀)、规格设计:胸围B=90cm 背长=43cm(⼆)、制图步骤:1.以B/2+10cm=55cm和背长43cm作长⽅形。

2.作袖窿深,从上平线往下量B/6+9cm=24cm作⽔平线。

3.以前胸宽为B/6 +5.5=20.5cm作竖直线。

4.以后背宽为B/6 +7=22cm 作竖直线。

5.作后领圈,后横领=B/20 +3.7=8.2cm,后直领=后横领/3=2.7cm,直领抬⾼量0.3cm,然后画顺后领窝弧。

6.画后肩线,上平线往背宽线下量后横领/6=1.3cm ,与后领肩点连线,然后延长1.5cm. 即为后肩线长。

7.作前领圈,前横领=后横领-0.5=7.7cm,前直领=后横领=8.2cm。

8.前肩线长=后肩线长-1cm ,由上平线往胸宽线下量后横领/3+1cm。

9.画顺袖窿呈葡萄形,葡萄形袖窿⼿臂前后活动⽅便,但胸宽会有⼀定的松量,适合所有的⼥装和男西装,男⼤⾐以外的男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型裁剪法可以说是平面化的立体裁剪法,它先把人体的主要部位进行尺寸测量,然后再根据比例构建出符合人体形态的基本样板。

尔后所有的服装样式就可以以这个原型为基础进行制图。

服装原型的流派有很多,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日本的“文化式原型裁剪法”。

下面就对文化式女上装原型的制图方法一步步进行演绎。

获取人体尺寸文化式上装原型只需量取人体的4个重要部位(量的是净体尺寸):胸围——在胸部最丰满处水平量一周背长——在人体的后背正中,从后颈点(第七颈椎点)垂直测量至腰部腰围——在腰部最细处水平量一周袖长——从肩点量至腕关节尺寸齐了,现在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开始绘制原型纸样了。

绘制衣身原型1.绘制前后衣片总框架。

首先以背长为高,胸围(B)/2+5cm为宽绘制一个矩形。

所加的5cm为放松量,整个胸围的放松量是10厘米,这里我们将绘制的是半个后衣身加半个前衣身,所以加上5cm:
2.定位胸围线BL。

矩形框的左侧将用来绘制后衣身,所以左边的垂直线我们称之为后中心线,在后中心线从上往下量取胸围B/6+7cm的距离画一条水平线做为胸围线
3.绘制背宽线和胸宽线。

在胸围线上从左到右量取B/6+
4.5做为背宽,向上做垂直线和顶边相交;再在胸围线上从右到左量取B/6+3.5做为胸宽做垂直线和顶边相交:
4.绘制侧缝线。

把胸围线分为二等分,在中心点往后中心线方向0.5cm的位置做一条垂直线和底边(腰围
线)相交:
5.绘制后领口。

在顶边上,从左往右量取B/20+2.9CM做为后领宽,记住这个后领宽尺寸,然后
垂直向上画一条长度为后领宽/3的垂线,这条垂线的长度即为后领深,同样需记住这个后领深,因为后面制图我们需要用到这个数据。

这条垂线的顶点我们称之为后肩颈点,弧线划顺后领口线;6.绘制后肩斜线。

在背宽线上从上到下量取后领宽/3的距离,向右画一条长度为2cm的水平线,连接肩颈点和这条线的右端,这条连接线即为后肩斜线:
7.绘制前领口。

在矩形框的右上角做一个高度等于后领宽+1cm(前领深)、宽度为后领宽-0.2cm(前领宽)的矩形框;在该矩形框的左侧垂直线从上往下量取0.5cm做为前肩颈点,以前领宽/2-0.3cm 长度在对角线上取一点,弧线连接肩颈点和该点,还有矩形框的右下角点,形成前领口弧线;8.绘制前肩斜线。

在前胸宽线上从上往下量取2×后领宽/3做一点,直线连接前肩颈点和该点做前肩斜线,将前肩斜线的长度延长至后肩斜线-1.5cm的长度:
9.做袖窿弧线AH。

将背宽线减去后领宽/3之后剩余的长度分为二等分,做中心点;同样将胸宽线减去后领宽/3×2的长度分为二等分做中心点;量取侧缝线到背宽线的这段距离,以这段距离/2+0.3cm的长度在背宽线和胸围线形成的直角右侧做角分线;再以这段距离的二分之一长度在胸宽线和胸围线直角左侧做角分线。

如下图示用弧线连接这所有的点形成袖窿弧线
AH:
10.做胸高点BP。

在胸围线上将胸宽分为二等分,在中心点往袖窿方向0.7cm的距离往下垂直4cm 位置做一点,该点即为胸高点。

记住,BP点可谓是原型裁剪法中最重要的中心点。

11.放低
前片,增加胸凸量。

由于女性胸部的隆起,前胸纵向曲度要比后背长,这长出的部分通过放低前片腰围线来增加。

将前中心线向腰围线下方延长前领宽/2的长度;将BP点做垂直线至腰围线,同样向下延长前领宽/2长度:12.做侧缝线。

同样由于女性胸部隆起的原型,前身的围度要大于后身,故此,将原先垂直的侧缝线下端向后身偏移2cm,做为前后衣身侧缝分界线:
13.做后肩省。

在前面做前后肩斜线的时候或许同学们都留有疑问,为什么后肩斜线要比前肩斜长呢?这是为了贴合人体后背隆起的肩胛骨预设了一个肩省。

现在我们就来绘制这个后肩省。

在后肩斜线上从肩颈点往右4.5cm做一点,在该点往下做一长度7cm的垂直线,在该垂直线下端水平往左0.5cm位置做一点做为省尖;在后肩斜线上原先做的一点再往右1.5cm再做一点,这1.5cm即为省宽;分别连接省尖和肩斜线上的两点构成后肩省:
14.绘制后腰省。

在文化式原型制图中,给胸围加了10cm特定放松量,腰部的特定放松量为6cm。

腰围线上长于腰围+放松量的部分将通过收腰省来处理。

先来绘制后腰省。

先将侧缝线向内偏移0.5cm。

在胸围线上将背宽分为二等分,做一垂直线向上延长2cm做为省尖,向下延长至腰围线做为省道中心线,然后计算省宽。

测量后腰围线的长度(即下图A~B之间的距离),将该长度-(腰围/4)+1.5cm (腰部放松量)-1cm(前后腰围差)得出的值做为省道宽度平均分配在省中心线的两侧。

连接省尖做省车险:
15.做前胸省。

将侧缝线向内侧偏移0.5cm。

如下图示量取CD+DE的长度,将该长度-腰围/4+1.5cm(放松量)+1cm(前后腰围差)做为省宽。

将省宽的1.5cm量分配在BP点垂线的右侧,剩余量分配在垂线左侧,连接BP点做省道侧边线:
16.在袖窿线上做纳袖记号。

现在原型衣身已经绘制好了。

在绘制袖片原型之前,我们要量取前后袖笼弧线的长度做准备。

并且分别在背宽线和胸宽线中心点往下2.5cm的袖窿弧线上做一点做为纳袖记号,这两个记号将于袖片上相应的记号在缝合时对齐。

袖片原
型绘制1.以袖长绘一垂直线,在距离袖长线顶端(也就是袖山中点)袖窿总长/4+2.5cm位置划一水平线做为袖肥线;在距离顶端袖长/2+2.5cm位置画水平线做为袖肘线;2.以后袖窿弧长
+0.5cm长度做一斜线和左侧袖肥线相交;再以前袖窿弧长做一斜线和右侧袖肥线相交:
3.做袖山弧线。

将前袖山斜线分成4等分,在上面1/4处做一与袖山斜线向外侧垂直、长度为1.8cm的直线;在下面1/4处做一长度为1.3cm的垂线;在斜线中心点往下1cm处做一点;在后袖山斜线从上到下量取1/4前袖山斜线长度做一长度为1.5cm的垂线,在以同等距离从下到上取一点;如下图示连接这所有的点和垂线端点:
4.做袖山纳袖记号。

分别在前后衣片上量取从侧缝到纳袖记号这段袖窿弧线长度,然后分别在袖片的前后袖山弧线上量取同等距离做上纳袖记号:
5.做袖口弧线。

分别在前后袖缝线从下向上1cm位置取一点、在后袖口线二分之一处取一点、在前袖口线
二分之一往上1.5位置取一点,曲线连接这4个点:
至此,文化式女上装原型绘制完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