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回乡偶书 部编版

合集下载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4.明确: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作用很大。
5.再次朗读本段文字,说一说你的脑海中还出现了怎样的形象?(提示学生说具体,可以从穿着、武器、表情、语言等方面说一说。)
6.谁还能说出一些突出人物形象的情节?
二、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包含感情色彩
1.学生自读课本上的三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
2.指名说说从句子中加点词语体会到的情感。
主要人物分别是老支书、桑娜、后备役老兵。
2.分别指名说一说老支书、桑娜、老兵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1.学生说一说本单元三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2.学生说一说老支书、桑娜、老兵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老支书;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桑娜;心怀怨恨、孤独无奈的老兵。)
学生回忆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然后讨论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学生很容易联系到学过的课文中去,理解人物形象的方法。
4.学生尝试写一段话,表现出自己在某一环境条件下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心情。
5.写完后小组内交流,评价。
1.学生读课本上关于“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文字。
2.学生说说你理解到的关云长是什么形象?(武功高强的大英雄)
3.再次朗读本段文字,说一说你的脑海中还出现了怎样的形象?
4.学生说一些突出人物形象的情节。
3.学生尝试写一段话,表现出自己在某一来自境条件下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心情。
在学生体会出桑娜的心理活动之后,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种心理活动的,这一环节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找出写作的方法,并尝试去写一写。
板书设计
多层面理解人物形象
情节突出人物形象
词语包含感情色彩
3.教师指导。
4.学生带上情感再次读句子。
5.强调:从句子的重点词语中可以看出包含的感情,因为词语有感情色彩。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

(3)注意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教师指导:分别联系学过的课文的相关内容来解释课件内容。

(板书:多个层面理解人物形象)词句段运用一、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1.学生读课本上关于“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一段文字。

2.教师指导朗读并适当解释。

3.指名说说你理解到的关云长是什么形象?(武功高强的大英雄)4.明确: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作用很大。

(板书:情节突出人物形象)5.再次朗读本段文字,说一说你的脑海中还出现了怎样的形象?(提示学生说具体,可以从穿着、武器、表情、语言等方面说一说)6.谁还能说出一些突出人物形象的情节?二、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包含感情色彩1.学生自读课本上的三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

2.指名说说从句子中加点词语体会到的情感。

3.教师指导:第一个句子中“狞笑”一词使读者想到恶魔,表现出了对洪水愤恨的感情。

第二个句子中“放肆”一词,让读者感觉到人们的无助和面临的危险。

第三个句子中的“嗤笑”使读者看出了两个小姑娘的年幼无知,充满了对她们的厌烦感。

4.学生带上情感再次读句子。

5.强调:从句子的重点词语中可以看出包含的感情,因为词语有感情色彩。

(板书:词语包含感情色彩)三、尝试写出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1.出示:【课件4】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学生两次读“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文字,第一次读可能只理解到关云长是大英雄形象。

第二次再读,形象应该更加丰满,这样学生才真正体会到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的巨大作用。

结合句子,从重点词语中体会感情这一环节,教师讲解指导是为了使学生意识到再换另外的词语好像达不到这样的表达效果,只有这些词语才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2.学生自读课件内容,提示学生一定要读出桑娜此时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不安、害怕、担心……(板书:复杂的心理活动)3.讨论: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样复杂的心理活动的?(板书:五个省略号两个感叹号)4.学生尝试写一段话,表现出自己在某一环境条件下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心情。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
2.出示:【课件3】
(1)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
(2)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3)注意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教师指导:分别联系学过的课文的相关内容来解释课件内容。(板书:多个层面理解人物形象)
词句段运用
一、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1.学生读课本上关于“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一段文字。
复杂心理活动——五个省略号 两个感叹号
回乡偶书——游子思乡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四共有三个栏目,即“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教学中,我力求使每个栏目的教学都落到实处。
“交流平台”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生从多个方面来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我从复习学过的三篇课文入手,让学生说一说三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然后有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人物形象作者是如何塑造出来的?学生讨论后明确了塑造人物形象可以从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描写着手,也可以通过情节描写刻画人物,有时候还借助环境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
“词句段运用”分三项内容。其一是学生感知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我安排学生两次读“温酒斩华雄”的情节,给学生深刻感受情节描写的巨大作用。其二是注意句子中重点词语的感情色彩对句子表意的作用,我通过讲解,使学生意识到准确用词能使句子表达的感情更鲜明。其三是通过范例使学生认识到心里活动描写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作者的写法后,自己尝试写一段心理活动的文字。
二、情感升华
1.“少小离家老大回”,五十年了,诗人贺知章迈着蹒跚的步履回到了家乡,看着亲切的乡邻,听着熟悉的乡音,这位86岁的老人心潮澎湃,写下了一首《回乡偶书》
2.指名试读,自由读,齐读。
(板书:回乡偶书——游子思乡)
三、拓展延伸
1. 故乡,是每个人心里的一盏灯,这盏灯,亮在贺知章的心里,亮在许许多多文人墨客的心里,也亮在无数游子的心里。从古至今,正是这盏灯,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不朽的诗篇。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

课题语文园地课型语文园地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理解人物形象的三种方法。

2.理解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3.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有着明显的感情色彩。

4.写一写人在不安或犹豫时的心理活动。

5.积累古诗《回乡偶书》。

教学重点1.理解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2.理解积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教学难点1.了解理解人物形象的三种方法。

2.写一写人在不安或犹豫时的心理活动。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新课教学()分钟交流平台一、回忆课文,说形象1.请学生说一说本单元三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出示:【课件2】《桥》:老支书指挥全村人过桥,舍己为人。

《穷人》:桑娜收养了邻居的两个孤儿。

《在柏林》:后备役老兵送妻子进疯人院。

主要人物分别是老支书、桑娜、后备役老兵。

2.分别指名说一说老支书、桑娜、老兵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老支书;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桑娜;心怀怨恨、孤独无奈的老兵。

)二、理解形象,学方法1.分组讨论: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2.出示:【课件3】(1)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

学生回忆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然后讨论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学生很容易联系到学过的课文中去,理解人物形象的方法。

(2)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3)注意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教师指导:分别联系学过的课文的相关内容来解释课件内容。

(板书:多个层面理解人物形象)词句段运用一、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1.学生读课本上关于“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一段文字。

2.教师指导朗读并适当解释。

3.指名说说你理解到的关云长是什么形象?(武功高强的大英雄)4.明确: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作用很大。

(板书:情节突出人物形象)5.再次朗读本段文字,说一说你的脑海中还出现了怎样的形象?(提示学生说具体,可以从穿着、武器、表情、语言等方面说一说。

)6.谁还能说出一些突出人物形象的情节?二、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包含感情色彩1.学生自读课本上的三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在交流平台中,我们要回顾本组课文,重点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环境的描写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理解人物形象。

2.通过朗读和交流,学会分析小说中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借助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二、词句段运用1.通过朗读,抓住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对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理解小说人物形象。

2.抓住环境描写中的关键词语,体会小说所表现的情感及人物形象。

3.通过朗读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人物忐忑不安、犹豫不决的复杂内心世界。

三、日积月累1.回忆学过的关于描写家乡的古诗,借助图画,反复诵读,读出诗意,读出诗情。

三、方法渗透,学会阅读1.明确本组课文在小说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方法,人物形象主要从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中突显出来。

2.掌握这一点,学生今后在阅读小说时可以从这些要素中理解人物特点。

3.特别对于一些比较长的小说,更能通过这些细处的描写发现小说要表达的深刻含义。

四、预提纲1.温本单元三篇课文表现人物形象的重点语段。

2.读《三国演义》中XXX的故事,初识人物形象。

3.整理诗人XXX的资料,搜集思乡的古诗。

五、多媒体课件本节课时为2课时,通过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②引导学生交流:从XXX的心理活动中,感受到她的善良和对孤儿的同情心。

③老师小结: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仅是通过外在描写,还有内心世界的描写。

在读小说时,我们需要留意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有助于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板书:内心世界的描写)2.研究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形象。

1)出示语段,老师范读一遍。

课件出示:荒野上,风吹得枯草发抖,一只瘦弱的狼孤单地蹲坐在地上。

它的眼神中透着无助和哀伤,仿佛在等待什么。

突然,一位身着皮衣的年轻人出现在它的面前,他轻轻地伸出手,狼缓缓地站起身来,伸出舌头舔了舔年轻人的手。

年轻人笑了,将身上的食物递给了狼。

2024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 优质版教案
3.读“词句段运用”第一题中的片段,思考: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张飞的神勇之气?(出示课件11)(板书:体会小说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正面描写: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侧面描写:曹军闻之,尽皆股栗。这些描写都能感受到张飞的神勇。(出示课件12)
(设计意图:感受小说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形象。)
二、“交流平台”的教学
过渡: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是怎样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呢?结合课文说一说。(出示课件4)(板书:交流平台: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小说。小说一般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桥》中的老支书、《穷人》中的桑娜。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呢?我们先以《穷人》为例来谈一谈。(出示课件5、6)
2.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做过错事,想认错又不敢,或想做好事又不好意思做的经历?写一写内心经历这些事时的心理变化过程。(出示课件16)
示例:路灯亮了,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我慌慌张张向家里跑去。一路上,爸爸黑边眼镜后面那双严厉的眼睛,不时出现在我眼前。我忐忑不安,心里七上八下,像揣着一只小兔子似的。我匆匆地一路小跑,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几天爸爸刚说过,放学后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别处去玩。可是我刚遵守了几天,就又忘记了。这回爸爸一定会特别生气,说不定还要揍我呢。(出示课件17)
4.朗读并背诵《回乡偶书》,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
1.回顾、交流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2.感受小说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片段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并仿照示例,试着写出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课前准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设计

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三要素,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读经典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能够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3.积累背诵《回乡偶书》一诗。

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了解小说的三要素,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读经典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掌握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你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吗?它们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起什么作用?阅读小说精彩的故事情节,你的感受如何?能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二、交流反馈1.师:小说一般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桥》中的老支书、《穷人》中的桑娜。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明确:我们以《穷人》为例来谈一谈。

读小说时,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如,关注写桑娜语言、心理、动作的内容,可以感受到她对丈夫的担忧、体贴,以及对邻居的关心。

我们还可以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从桑娜把两个孤儿抱回家的情节中,可以体会到她宁可自己受苦也要照顾孤儿的善良。

小说还会借环境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

如《穷人》把故事安排在一个风雨大作、又黑又冷的夜晚,有利于表现穷人生活的艰难,反衬桑娜夫妇的热心以及他们内心世界的富有。

2.课件出示一则阅读材料,教师引导学生试着从小说三要素分析人物形象。

(学生自由交流)3.同桌间交流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步骤,教师总结。

三、词句段运用1.师:《三国演义》塑造了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

小说中有许多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课件出示“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片段)指名读,要求读出关公的神勇之气。

小结: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说中精彩的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二的片段)师:自由朗读,边读边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明确:第一个片段描写了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忐忑)的心情,最后通过一句“嗯,揍我一顿也好”又表达了桑娜(极度不安)的心情,为了充分体现桑娜的心情,这一句要读出(紧张,害怕)的语气。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回乡偶书》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回乡偶书》教学设计

学法辅导:
复习管理:讲方法
【想】:即回想,回忆是闭着眼睛想,在大脑中放电影。

学生课后最需要做的是回想。

此过程非常重要,几乎所以的清华北大状元都是这样做的。

学生应在每天晚上临睡前安排一定时间回想。

【查】:回想是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最有效的复习方法,也是查漏补缺的最好方法。

回想时,有些会非常清楚的想出来,有些则模糊,甚至一点也想不起来。

能想起来,说明了你已经很好的复习了一遍。

通过这样间隔性的2-3遍,几乎终生不忘。

而模糊和完全不记得就是漏缺部分,需从头再学。

【看】:即看课本,听课笔记。

既有面,更有点。

这个点,既包括课程内容上重点,也包括回忆的时候没有想起来、较模糊的“漏缺“点。

【写】:随时记下重难点、漏缺点。

一定要在笔记中把它详细整理,并做上记号,以便总复习的时候,注意复习这部分内容。

【说】:就是复述。

如:每天都复述一下自己学过的知识、每周末复述自己一周内学过的知识。

听明白不是真的明白,说明白才是真明白。

坚持2~3个月就会记忆力好,概括能力、领悟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增强。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四 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四  教案

《语文园地四》一、教学内容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围绕如何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展开交流。

“词句段运用”围绕感受人物形象,安排了两项内容。

一是选取《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情节,感受关云长的英勇神武,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形象。

二是体会《穷人》《我的战友邱少云》中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并进行仿写。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二、整体设计思路通过之前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打下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描写来感受人物形象的基础,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但由于是第一次以单元的形式接触小说,学生对情节推进和环境猫写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理解起来还是有困难的,可借助“交流平台”学习理解人物形象的方法。

在词句段运用的练习中完成从读到写的内化。

积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并不困难,应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古诗大意并体会诗人情感。

三、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三要素,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读经典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能够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3.积累背诵《回乡偶书》一诗。

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梗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小说的三要素,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难点:读经典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掌握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

五、教学策略教法:情景教学法阅读法师生互动法学法:想象有感情朗读法联系生活法六、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理解小说人物形象1.课前导入: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小说,小说一般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

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本单元三篇小说的主要内容以及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谁?明确:《桥》:老支书指挥全村人过桥,舍己为人。

《穷人》:桑娜收养了邻居的两个孤儿。

《在柏林》:后备役老兵送妻子进疯人院。

主要人物分别是老支书、桑娜、后备役老兵。

(表格)2.这三个人物中,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呢?请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你印象最为深刻的人物,并说说你的理由。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四 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四 教案

语文园地(教案)教学目标1. 能结合本单元的学习,梳理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能初步运用这些方法去阅读小说。

2. 能体会小说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3. 能体会片段中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试着写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4. 朗读、背诵古诗《回乡偶书》,说出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能结合本单元的学习,梳理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能初步运用这些方法去阅读小说。

2. 能体会小说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Ⅰ交流平台,理解人物形象1. 师:同学们,在这个单元,我们一共学习了三篇小说,请说一说这三篇小说的主要人物分别是谁?(老支书、桑娜、老班长)2. 指名说一说老支书、桑娜、老班长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预设: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

桑娜: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3.师:本单元所学的三篇小说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给我们塑造了三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

那么,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又是怎样来理解这些人物形象的呢?今天我们就再次回顾《穷人》中的相关语段,来思考这篇小说是如何表现人物形象的。

(1)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

“他现在在哪儿?老天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自言自语着。

预设:这里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表现出桑娜对丈夫的担忧。

(2)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

“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

预设:这里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写桑娜在自己的丈夫生死未卜的情况下,还去探望生病的女邻居,可见她对女邻居非常关心、同情,表明她是一个善良的人。

(3)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预设:这里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表现了桑娜的细心和对两个孩子的关爱。

把孩子抱回家的情节设置,体现了桑娜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善良品质。

部编版六上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回乡偶书》教案

部编版六上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回乡偶书》教案

六上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理解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三种方法。

2.理解小说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3.了解理解小说人物复杂内心世界的方法。

4.仿写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片段。

5.积累古诗《回乡偶书》。

【教学重难点】1.了解理解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三种方法。

2.理解小说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3.了解理解小说人物复杂内心世界的方法。

4.积累古诗《回乡偶书》。

【课时安排】2课时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 1课时《回乡偶书》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交流平台】一、课前回顾,说人物形象。

1.单元导读引入我们刚刚学习完第四单元——共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3.聚焦《穷人》一文,品读精彩片段,总结理解人物形象的三种方法。

二、结合语段,理解人物形象(一)关注人物描写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1.出示片段(PPT出示片段),提出问题,在[片段一]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

“他现在在哪儿?老天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自言自语着。

[片段二]“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

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桑娜一次又一次的敲门,仍旧没有人答应。

师问:同学们,在这两个片段中你发现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呢?这些描写刻画了桑娜怎样的形象呢?2.学生回答。

3.老师小节:人物形象的刻画少不了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阅读小说时要留意这些描写,可以帮助读者很好的感知和理解人物形象。

(二)出示片段,关注故事发展情节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1.出示片段(出示PPT),提出问题,猜片段,感受人物形象。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
预设:这段话体现了桑娜体恤丈夫 又害怕丈夫又害怕丈夫突然回来 责问自己最终做好决断的心理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这段话是用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内心不安的?
预设:运用了省略号、问号和叹号。
交流第二段话(出示课件15)
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4)(出示课件11)读经典片段,感受人物的神勇(板书:词句段运用:体会小说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思考: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张飞的神勇之气?
2.(出示课件5)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小说。小说一般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桥》中的老支书、《穷人》中的桑娜。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呢?我们先以《穷人》为例来谈一谈。
预设1: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如,关注写桑娜语言、动作、心理的内容,可以感受到她对丈夫的担忧、体贴,以及对邻居的关心。
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回乡偶书(贺知章)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共有三个栏目,即“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教学中,我力求使每个栏目的教学都落到实处。
“交流平台”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生从多个方面来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我从复习学过的三篇课文入手,让学生说一说三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然后有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塑造出来这样的人物形象的?学生讨论后明确了塑造人物形象可以从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描写着手,也可以通过情节描写刻画人物,有时候还借助环境描写来突显人物形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优质教案(含单元知识总结)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优质教案(含单元知识总结)

(3)注意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教师指导:分别联系学过的课文的相关内容来解释课件内容。

(板书:多个层面理解人物形象)词句段运用一、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1.学生读课本上关于“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一段文字。

2.教师指导朗读并适当解释。

3.指名说说你理解到的关云长是什么形象?(武功高强的大英雄)4.明确: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作用很大。

(板书:情节突出人物形象)5.再次朗读本段文字,说一说你的脑海中还出现了怎样的形象?(提示学生说具体,可以从穿着、武器、表情、语言等方面说一说。

)6.谁还能说出一些突出人物形象的情节?二、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包含感情色彩1.学生自读课本上的三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

2.指名说说从句子中加点词语体会到的情感。

3.教师指导:第一个句子中“狞笑”一词使读者想到恶魔,表现出了对洪水愤恨的感情。

第二个句子中“放肆”一词,让读者感觉到人们的无助和面临的危险。

第三个句子中的“嗤笑”使读者看出了两个小姑娘的年幼无知,充满了对她们的厌烦感。

4.学生带上情感再次读句子。

5.强调:从句子的重点词语中可以看出包含的感情,因为词语有感情色彩。

(板书:词语包含感情色彩)三、尝试写出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1.出示:【课件4】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学生两次读“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文字,第一次读可能只理解到关云长是大英雄形象。

第二次再读,形象应该更加丰满,这样学生才真正体会到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的巨大作用。

结合句子,从重点词语中体会感情这一环节,教师讲解指导是为了使学生意识到再换另外的词语好像达不到这样的表达效果,只有这些词语才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2.学生自读课件内容,提示学生一定要读出桑娜此时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不安、害怕、担心……(板书:复杂的心理活动)3.讨论: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样复杂的心理活动的?(板书:五个省略号两个感叹号)4.学生尝试写一段话,表现出自己在某一环境条件下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心情。

【原创】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原创】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学会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以及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等理解小说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2.阅读《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情节,感受名著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3.结合片段,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并进行心理描写的仿写训练。

4.学习古诗《回乡偶书》,感受诗人久别回乡的复杂情感。

重点难点:1.交流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小说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中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感知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3.理解古诗,体会诗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心境。

课时安排:2课时1.结合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交流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2.阅读名著中的经典情节,感受其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和故事情节,感受生动的人物形象。

一、交流平台1.阅读课本上的文字,明确要求。

2.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回忆小说人物。

过渡:同学们,在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三篇小说,里面有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请大家一起来把这些人物的名字回忆一下吧!(学生回忆,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思考:这么多的人物,哪一个留给自己的印象最深刻呢?4.学生自由表达,教师和其他同学相机给予肯定和补充。

5.小组合作探究:这个人物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么深的印象?出示小组讨论的要求:(1)各小组推荐一名小组长,讨论、汇总大家的意见,最后参与班级交流。

(2)小组成员要紧扣一个人物,交流各自印象深刻的原因。

(3)小组成员的回答要争取能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某个人物也给其他成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6.全班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并说说与之相关的精彩语段,教师做好记录。

预设:生1: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桥》中的老汉。

他像一座山,坚不可摧,誓死保卫着村民的安全;他又那么大公无私,不准自己的儿子破坏规则。

我觉得这段话写得很精彩: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

(3)注意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教师指导:分别联系学过的课文的相关内容来解释课件内容。

(板书:多个层面理解人物形象)词句段运用一、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1.学生读课本上关于“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一段文字。

2.教师指导朗读并适当解释。

3.指名说说你理解到的关云长是什么形象?(武功高强的大英雄)4.明确: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作用很大。

(板书:情节突出人物形象)5.再次朗读本段文字,说一说你的脑海中还出现了怎样的形象?(提示学生说具体,可以从穿着、武器、表情、语言等方面说一说。

)6.谁还能说出一些突出人物形象的情节?二、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包含感情色彩1.学生自读课本上的三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

2.指名说说从句子中加点词语体会到的情感。

3.教师指导:第一个句子中“狞笑”一词使读者想到恶魔,表现出了对洪水愤恨的感情。

第二个句子中“放肆”一词,让读者感觉到人们的无助和面临的危险。

第三个句子中的“嗤笑”使读者看出了两个小姑娘的年幼无知,充满了对她们的厌烦感。

4.学生带上情感再次读句子。

5.强调:从句子的重点词语中可以看出包含的感情,因为词语有感情色彩。

(板书:词语包含感情色彩)三、尝试写出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1.出示:【课件4】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学生两次读“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文字,第一次读可能只理解到关云长是大英雄形象。

第二次再读,形象应该更加丰满,这样学生才真正体会到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的巨大作用。

结合句子,从重点词语中体会感情这一环节,教师讲解指导是为了使学生意识到再换另外的词语好像达不到这样的表达效果,只有这些词语才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2.学生自读课件内容,提示学生一定要读出桑娜此时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不安、害怕、担心……(板书:复杂的心理活动)3.讨论: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样复杂的心理活动的?(板书:五个省略号两个感叹号)4.学生尝试写一段话,表现出自己在某一环境条件下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心情。

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四(教案)

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四(教案)

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知道理解人物形象的三种方法,提高分析人物特点的能力。

2.理解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3.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有着明显的感情色彩。

4.写一写人在不安或犹豫时的心理活动。

5.积累古诗《回乡偶书》【教学重点】1.理解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2.理解积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教学难点】1.了解理解人物形象的三种方法。

2.写一写人在不安或犹豫时的心理活动。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后反思“交流平台”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生从多个方面来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

我从复习学过的三篇课文入手,让学生说一说三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然后有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人物形象作者是如何塑造出来的?学生讨论后明确了塑造人物形象可以从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描写着手,也可以通过情节描写刻画人物,有时候还借助环境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

“词句段运用”分三项内容。

其一是学生感知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我安排学生两次读“温酒斩华雄”的情节,让学生深刻感受情节描写的巨大作用。

其二是注意句子中重点词语的感情色彩对句子表意的作用,我通过讲解,使学生意识到准确用词能使句子表达的感情更鲜明。

其三是通过范例使学生认识到心里活动描写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作者的写法后,自己尝试写一段心理活动的文字。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古诗《回乡偶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在老年回到家乡后,感到时光飞逝而写下的一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中,对于古诗意思的理解以孩子的自读自悟为主,教师只是简单点拨。

同时,利用表演,让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深深地印到学生的脑海里,教学效果良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理解对比,体会作者情感。
在《回乡偶书》中,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对比,突出离开家乡时间之长。通过“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易老的感叹也和对故乡的依恋。通过白发衰翁与天真儿童的对比,写出了诗人无限的沧桑感慨。
4.边读边想,升华情感
请同学们想像自己是诗人贺知章,面对这一幕会是怎样的心情,边读边想象画面。这首诗的前一两句介绍自己常年远离家乡,表达出自己久客伤老的情感,接下来写家乡的孩子已经都不认识我,表达出作者对于人生易老、时过境迁的感慨之情,最后一句有问无答给人对这首古诗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这首诗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1)还记得对比手法吗?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加强文章或诗句的情感表达。如“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中“无闲田”与“犹饿死”产生强烈对比,揭露出尖锐的阶级矛盾,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三)背诵全诗
请同学们带着这份无尽的乡愁与淡淡的伤感,背诵全诗。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3、运用与小结
1.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故乡是诗人永远的牵盼,在那个没有高铁,没有微信,通讯靠车马的年代,诗人把对家乡的思念,赋于诗中。当夜深人静,张华抬头看到皓月当空,想起故乡,会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思乡之情;春节将至,受疫情影响,李红身处异乡,无法与家人团聚,可以用“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抒发对故乡对亲人的无限思念;王阳因工作原因,常年在外地,而他回乡后,村里的孩子都不认识他。他会感慨:“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即使诗人八十六岁,也期盼落叶归根。教材里出现的是《回乡偶书·其一》,还有另外一首,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回乡偶书·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归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鉴湖水,春风不减旧时波。
小结
结语:关于思乡的古诗还有很多,请大家查阅资料多积累多学习。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学习《回乡偶书》
(一)朗读古诗
古人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学习古文首先要学会断句,准确掌握诗句中的停顿,这对理解诗句,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回乡偶书》这首七言诗按音节可划分为“2-2-3”的节奏。
1.学生初读
(请同学们划出停顿,自读古诗。)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六年级(上)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回乡偶书》
教学目标:
在对比中感受诗人久客异乡之后对家乡的依恋,对人生易老的感叹。并能背诵全诗。
重难点:
重点分析:
体会诗人的情感,要通过理解诗句,展开想象,将凝固的语言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这首诗中,诗人的内心情感学生较难感受,因为学生缺乏这种情感经验和生活经验。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师范读
(读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诗的韵律,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bìn)毛衰(shuāi)。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理解诗意
1.了解背景,感知全诗
诗人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这之前就离开了家乡,直到八十六岁告老还乡,写下《回乡偶书》。从诗题中的“偶”可以知道,这是诗人偶然书写下的。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体会诗人对人生易老、韶光易逝的感慨。
2.通过理解诗中的三组对比,感受诗人对于人生易老、时过境迁的感慨之情。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日积月累,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2.认识诗人及写作背景。
首先我们来认识诗人,贺知章,字季真,唐代诗人、书法家。少时就以诗文知名,与包融、张旭、张若虚合称“吴中四士”。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
请同学们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大意。
(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句诗的意思是年少时离开家乡,年老时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没有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减少疏落。
(2)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