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雨 巷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第2课 雨巷 (共3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第2课 雨巷 (共39页)

篱笆墙
这个篱笆墙是颓圯的,就是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
•本诗的意象美吗?
•美(运用象征、形象传情)
整体感知(思考与讨论)
• 作者为什么设“雨巷”为背景?为什么要想象出一位丁香姑娘, 而不是牡丹姑娘? • 雨与巷的组合,小巷幽深潮湿,冷清狭窄,暗示现实的黑暗,恰 是诗人徘徊苦闷心情的最佳归宿。 丁香姑娘象征诗人对人生、理想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丁 香姑娘”是含着忧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也表现了诗人空虚、幻 灭和感慨的心境。
•雨巷、丁香花、丁香一样的姑娘、 油纸伞、篱笆墙
雨巷
江南的梅雨时节,烟 雨朦胧,雨与巷的组 合,小巷幽深潮湿, 冷清狭窄。恰是诗人 破坏苦闷心情的最佳 归宿。怀着渺茫希望 的“我”在雨巷里徘 徊不前,让人不禁发 问“我”期待什么?
丁香
丁香
•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形状 像结,开在暮春时节,易凋谢,开花为 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外形单薄 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漂亮和忧 愁。诗人将这种美赋予“丁香一样的 姑娘”。
感知课文
•表现诗人对理 •撑着油纸伞,独 自 想,人生和美 好事物的追求。•彷徨在悠长、悠
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 巷, • 撑着油纸伞 • 像我一样, • 像我一样地 • 默默彳亍着 • 冷漠,凄清,又惆怅。
• 表面上是说姑娘,实际 上是在说诗人自己。 他因为理想难以实现, 心情是冷漠,凄清又惆 怅的。
希望
•诗人继续追寻着 丁香一样的姑娘.
雨巷里的故事
• 时间:暮春 (凄婉 哀伤) • 地点:小巷(悠长 幽深 寂静 ) 情景:细雨 ( 空蒙 迷离 ) • 道具:油纸伞 ( 复古 怀旧 神 秘) • 故事:我在雨巷想逢着一个丁 香姑娘 • 人物:丁香姑娘:美丽 忧郁 哀怨 凄 • 我:惆怅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12雨巷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12雨巷

《诗两首》导学案《雨巷》导学案学习目标:1. 通过意象的分析,把握意境的创设;2. 分析艺术表现手法,体会不同手法产生的不同效果;3. 品味语言,把握不同词语带来的不同感情倾向;4. 在朗诵中整体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

学习重难点1.诗中思想内容的分析是重点2.分析新诗的意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学习的难点。

背景知识储备:1.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

浙江杭县人。

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

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

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

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

1931年加入中国左联。

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

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

1935年回国。

次年创办《新诗》月刊。

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

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

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

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曾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

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另有译著等数十种。

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戴望舒的诗歌主要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较大,前者如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后者如魏尔伦、果尔蒙、耶麦等,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在诗的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

2.作品时代背景《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

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第4课《雨巷》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第4课《雨巷》 新人教版必修1
——美丽、高洁 丁香未开时形状像结, 所以诗人们对着丁香 往往伤春,说丁香是 愁品。
——愁怨、易逝
可编辑ppt
13
3.感悟雨巷 合作探究
2、诗歌中多次出现了丁香这一意象,为什么用丁香 来形容姑娘呢?
教师可以补充两句诗作为提示: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浣溪沙》 李 璟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代 赠》 李商隐 总之,丁香给人美丽、高洁、愁怨、容易消逝的感觉。雨中
梅花:不畏霜雪, 凌寒独放,浓郁芳 香——高洁
可编辑ppt
兰花 : 常青、独 秀、幽香、素雅
——清逸
菊花: 在百花纷纷 枯萎的秋冬季节,傲 霜怒放,不畏寒霜欺 凌——孤傲
12
3.感悟雨巷 合作探究
2、诗歌中多次出现了丁香这一意象,为什么用丁香 来形容姑娘呢?(出示丁香花的图片供学生理解)
丁香颜色为白色或紫 色,都不轻佻,常常 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 的青睐。
课标要求
1.培养阅读诗歌的兴趣,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养
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
特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感悟诗歌意蕴,不
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可编辑ppt
4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审美 情趣。 (2)感知诗歌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感情。学习从意象入手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这既是本课的重 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可编辑ppt
15
3.感悟雨巷 合作探究
3、诗人刻画一个忧郁的丁香姑娘,表达了他 什么样的情感?
歌相一致的气氛,这样的导
入设计可以拉近学生和文本

高中语文 1.2《雨巷》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1.2《雨巷》 新人教版必修1

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意象具有很强的视觉
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怀着渺茫希望的“我”
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期待什么?
可编辑ppt
10
B、丁香
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丁香常见的有白 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 漂亮和忧愁。诗人将这种美赋予“丁香一样的姑娘”, 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 这种理想是高洁、美丽的。但这种理想即如丁香花姑 娘,一瞬即逝,不可把握,给人短暂的安慰,留下的 却是永久的怀念和无限的惆怅。
3、能否将第四节“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 茫。”中的“飘”字改成“走”字?为什么?
不能。因为这个姑娘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想象 的人物是没有“重量”的;且“飘”字与后面的 “梦”构成了最佳组合,“飘”字生动地描写出了 诗人幻想中的“丁香姑娘”飘忽朦胧的特点。
可编辑ppt
15
4、诗人期待的“丁香姑娘”为什么这么快就 消失了?
可编辑ppt
11
可编辑ppt
12
C、油纸伞
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 过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 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 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 迷梦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 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 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 寂寥的雨中,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 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 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境。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浣溪沙》 李 璟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代 赠》 李商隐
总之,丁香给人美丽、高洁、愁怨、容易消逝 的感觉。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 所以,丁香般的姑娘也是愁怨、忧愁、凄婉、容易 消失离去的。用丁香形容姑娘不仅写出了姑娘的淡 雅、美丽,还刻画出了她那楚楚动人的忧郁。

高中语文 2《雨巷》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2《雨巷》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雨巷》一、内容与解析1.内容: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某某。

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

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

《雨巷》写于1928年,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

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2.解析:《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

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

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

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

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X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

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

“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某某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

〔《望舒草/序》〕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这种彷竹感伤的情绪,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来在诗人心中的投影。

《雨巷》那么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诵再现了这部分青年心灵深处典型的声音。

在这里我们确实听不到现实苦难的描述和反叛黑暗的呼号。

这是低沉的倾述,失望的自白。

然而从这倾诉和自白里,我们不是可以分明看到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吗?失去美好希望的苦痕在诗句里流动。

即使是当时的青年也并非那么容易受着“欺骗〞。

人们读了《雨巷》,并不是要永远彷徨在雨巷。

人们会憎恶这雨巷,渴望出离这雨巷,走到一个没有阴雨,没有愁怨的宽阔光明的地方。

二、目标与解析1.目标〔1〕反复朗读,体会本诗的意境美。

高中语文 《雨巷》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雨巷》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雨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征意义。

2、激活学生感知、想象、体验、认识等潜在能力。

[教学方法]:1、朗读感悟法。

2、问题法。

3、演绎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

我们昨天就已经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大家可以感受到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催人奋进,有一种博大雄浑的美感。

文学作品中的美所显现出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那哀婉、凄美、感伤,能够深深打动人心的东西同样具有美的力量。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雨巷》,从中体会诗歌给我们带来的美感。

二、诵读、整体感知。

1、集体朗读,初步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

①相信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那就请大家一起带着感情地朗读一下这首诗。

②读完全诗,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忧愁的,哀伤的)③是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慷慨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轻快明丽,而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

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低沉的,感伤的)④对,咱们把它概括为低沉幽怨,行吗?(生表示赞同),那就让我们读出这种感觉来。

2、请一位学生单独朗读。

①那么谁愿意来给我们大家朗读一下呢?②表扬一下。

节奏把握得较好,能体现感伤忧愁的感情基调。

3、这首诗中,诗人用了哪些词语着意表现诗歌的这种凄美、感伤的基调?①诗人在描写"我"时,用了"彷徨""彳亍""冷漠" "凄清" "惆怅"等词语来表现诗人的孤寂、迷惘的心情。

②在描写"姑娘"时,用了"哀怨又彷徨""结着愁怨" "凄婉迷茫"表现了"姑娘"像"我"一样的迷惘、彷徨。

③在描写雨巷时,用了"颓坦" "寂寥"两个词,描绘了一幅寂寞、凄清的"雨巷"图三、简介创作背景,作者生平1、大家读了一遍,便有了这么多的感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雨巷》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雨巷》教学课件
雨巷和“我”的心情有什么相通的地方呢?
雨巷是悠长、 寂寥的,正与作者迷茫、惆怅的心境相契合。 雨巷属于暗色调,而且是在雨中,与我的心情一样都是灰暗的、阴 沉的。
意象分析
大家认识丁香花吗?
意象分析
丁香花
丁香:又名紫丁香。叶子卵圆形或肾 脏形,花紫色或白色,有淡雅细沉的 香气,花冠长桶状的落叶灌Hale Waihona Puke 或小乔 木。D、丁香一样的姑娘
象征诗人 对人生、理想 和美好事物的 信念和追求, “丁香姑娘” 是含着忧愁的 美好理想的化 身,也表现了 诗人空虚、幻 灭和感慨的心 境。
• •

由的内 头的她行 调形
社化涵 。眼飘动 ,象
会身: 光过: 有:
的,她 ,我她 着她
希寄是 最身在 迷有 冀寓诗 后边雨 茫着

。着人 消,巷 、哀 诗美 失投里 朦怨
1、诗人期待的“丁香姑娘”为什么这么快就 消失了?
(1)因为诗人只 是与她邂逅在雨巷, 她自然没有理由留下 来,离开诗人是理所 当然的。
(2)因为这个“丁 香姑娘”本来就诗人 幻想中的形象,她根 本就没有存在过。
4、第六节中这位姑娘逐渐消失时用了3个状 语“在雨的哀曲里”,可否将这个短语去掉?
不可去掉。“在雨的哀曲里”,是这个悲剧的 背景音乐,有力地烘托了凄迷悲凉的气氛。这个悲 剧是漂亮的“丁香姑娘”从颜色到芬芳,从眼光到 惆怅样样地在诗人眼前无情地消失,这个音乐恰如 其分地表达了诗人此刻内心无以言表的悲哀。总之, 这个“雨的哀曲”烘托了气氛,渲染了诗人的心情, 不可去掉。
意象分析
“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着什么呢?有人认为 “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我”,有人认为“丁 香一样的姑娘”相当于“我”心中的理想,还有 人认为,“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姑娘”。你 有“丁什香么般看的姑法娘?”象征了诗人在大革命失败后苦苦追求的革命前景

人教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一 《雨巷》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一 《雨巷》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一《雨巷》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雨巷》诗歌鉴赏科目:语文提供者:教学对象:高一学生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雨巷》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第二篇课文,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

这首诗是中国新诗领域的一座丰碑,它的音韵、意境、情感和内涵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课时:1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2.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知诗歌的意境及特征,并尝试新诗的写作。

过程与方法:1.本诗教学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扩展升华”的过程进行。

2.学生自主研究,自主质疑、解疑及自我感悟。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体会诗人忧郁惆怅的情怀,理解中国20世纪20年代进步知识分子的可贵之处,树立对作家的尊重和对作品的喜爱的态度,进而激发学生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注自我发展的意识和情感。

三、研究者特征分析高一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拥有初步感知能力,十六七岁正是情感丰富、充满幻想的年龄。

学生有一定文科基础和诵读能力。

教师授课过程中要做好诗歌鉴赏的指导和点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我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中心,在音乐般的节奏中,在优美徜徉的语言中,在回环往复的结构中,在朦胧如雨的诗意中,引导学生去欣赏美,探索美。

歌是情感的艺术,诵读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内容,理解作者情思,从而获得自我情感体验。

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精练、优美的,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本诗教学以体验性研究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教师只作必要的引导提示,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与感悟,并力求激发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学生对诗歌并不陌生,但是本首诗在特定的背景之下主要意象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在诵读和对意象的把握中体味出诗歌内涵的多义性并力求个性化理解就成为重难点。

所以我把重难点定为:重点:把握诗歌整体内容,体味丁香姑娘、雨巷、油纸伞的象征意义。

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说课稿范文

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说课稿范文

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说课稿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说课稿范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说课稿1一、说教材《雨巷》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第二篇课文,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

在那个政治风云激荡、新旧诗风交替的时代,戴望舒携着中国古典诗歌婉约的深蕴,踏着法国象征派诗风的轻云,饱含着纯洁而苦闷的真情,用那回环往复的和谐音节,谱写了一曲幽怨而凄美的雨巷之歌,为中国的新诗领域树立了一座丰碑。

它的音韵、它的意境、它的情愫、它的内涵,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尝。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以新诗为第一单元来组织文本,显然突出了它的审美性。

《雨巷》和具有三美特征的《再别康桥》共同组成一个文本,出现在这一单元,那么我们就得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中心,在音乐般的节奏中,在优美徜徉的语言中,在回环往复的结构中,在朦胧如雨的意象中,引导学生去欣赏美,去探索美。

二、说学情《雨巷》是高一学生接触的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新诗”,也是被人们传唱不休的名作。

本课恰可以作为窗口,帮助学生认识这个陌生的领域,学会欣赏它,并喜爱上它。

以此达到审美训练的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本单元审美能力的培养目标,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我由浅入深地设定了如下几个有层次的教学目标,皆在诵读中完成:一读音韵,品味诗歌的音乐美;二读语言,品味诗歌的情感美;三读意象,品味诗歌的意蕴美;四读内涵,品味诗歌的思想美。

四、说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雨巷”“丁香”等重点意象的含义,并由此把握我国传统诗歌当中的意象情节。

意象是中国诗学的重要概念,是解读作品灵魂的关键所在。

在这首朦胧含蓄极富象征意味的《雨巷》中,意象的理解尤为重要。

将本篇的意象理解与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的解读结合起来学习,不仅有助于理解本课,也为以后的诗歌鉴赏打下了基础。

《雨巷》课件39张+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雨巷》课件39张+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1)她笑得很甜。 (视觉转为味觉)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 (3)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听觉转为视觉)
第四节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思考1:第3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反复 通感 比喻
比喻: 将“姑娘飘过”比喻为“梦”,暗示着美好的理想是渺茫的。
思考1:第二节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排比、顶真。
排比: 句式结构相同,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顶真: 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 的声韵的方法。
第三节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思考1:第3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油纸伞、雨巷、丁香、篱墙
雨巷 营造了一种阴暗、清冷、寂寥的氛围。
雨:迷茫、潮湿、阴冷; 巷:阴暗、狭窄、悠长。
篱墙
颓圮:坍塌、破败、凄凉。
油纸伞 复古,怀旧,神秘,迷蒙,充满传统气息。
丁香
颜色:以白色和紫色为主,象征着美丽、高洁。 外形:恰似衣襟上的盘花结,又被称为“丁香结”。 花期:开在暮春之际,容易凋零。
思考: 1、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迷茫、寂寥、凄美、惆怅、忧愁
2、这首诗中,诗人用了哪些词语来表现诗歌的这 种凄美、感伤的情绪?
独自、寂寥、愁怨、忧愁、哀怨、彷徨、彳亍、 冷漠、凄清、惆怅、太息、凄婉迷茫、静默、 颓圮、哀曲
第一节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反复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诗两首》之《雨巷》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诗两首》之《雨巷》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雨巷》[教学设想]《雨巷》和《再别康桥》,都是中国现代新诗的经典之作。

但高二语文教科书上只选了后者,前者仅作为课外读物,选编在《语文读本》上。

“非指示性〞教学的选文原那么是:只要是精彩的、经典的作品,就可以拿到课堂里来;而教科书里语言不雅、意韵不深的文章,那么简要地由教师介绍着上,或者干脆不上。

因此,《雨巷》这首意境朦胧、情韵悠远的好诗,准备拿到课堂里,按照“非指示性〞教学的“二不〞、“四自〞原那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生成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笔者新一届的“非指示性〞教改尝试从本学期正式开始,这是第五次。

与前几次相比,预计学生会有更多自己的感悟与理解,在同学、老师、专家的感悟与理解面前,能更自信地对待自己的观点,不会盲目趋同。

本次教学流程基本按照“非指示性〞教学的常规形式进行:教师激趣;学生初读文本,交流原初体验;再读文本,确定各自的学习目标;围绕目标,研读欣赏;交流研读心得;提问讨论,深化阅读;教师补充提问,并介绍自己的及专家的研读心得;学生反思,肯定优点,直面不足,并提出调整对策;教师提供课外作品,让学生比较阅读;下课前,每人说一句结束语。

每人发一X16开备用纸,边读边写,将自己的感想和体验及时记录下来。

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同时培养,自信、主动、合作等心理品质也一起训练。

《语文读本》上的《雨巷》,正文前面有阅读提示,不利于“非指示性〞教学,因此弃之不用,另外打印一份发给学生。

[教学流程]一.教师激趣现代文学时期,我们某某大地上开满了文学的鲜花。

徐志摩,这位才子诗人,已经向我们描述了他心中的康桥美景;今天,一位叫戴望舒的诗人,又将用浪漫的笔调、迷离的情怀,向我们描述他的雨巷故事。

现在,就让我们跟着诗人,走进《雨巷》,走近美丽的丁香姑娘。

二.自读两遍,说说原初体验导语:请各位放开声音,自由诵读。

〔学生自由诵读后〕请再读一遍,然后说说自己的原初体验。

先在备用纸上写一写。

〔学生写完后〕读一篇作品,会受到情绪上的感染和精神上的影响,现在,请用一句话,说说你的体验与感受。

《雨巷》教案8篇

《雨巷》教案8篇

《雨巷》教案8篇《雨巷》教案8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雨巷》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雨巷》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戴望舒及象征主义诗歌,提升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反复诵读,感受意境,品味语言,把握形象。

3、探讨诗人的情感及诗歌主题,学会从深层次体味感情。

教学重点鉴赏姑娘的形象。

教学难点探究诗人的情感及诗歌主题。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一曲《丁香花》让我们认识了唐磊,一把木吉他,一曲简单的音乐,诉说着一个凄美的故事。

梦蝶的出生是她痛苦的开始,她善良、纯洁,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世间万物,她清澈的眼眸里透射出的是对健康的渴盼,他的逝去是痛苦的结束,也是幸福的开始。

伊人已乘风去,唐磊只能借《丁香花》祭奠曾经的友情,音乐中唐磊沙哑的声音忧伤地诉说着这个凄美的故事,让人不免潸然泪下。

每听这首歌,在唐磊的淡淡的哀愁中总能想起一位诗人,他也曾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希望缝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他就是——戴望舒。

二、作者介绍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现代派诗人。

1905年出生于杭州。

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

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

《雨巷》写于1928年,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

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走近雨巷,走近诗人那颗朦胧润湿的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两遍录音,整体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

(第一遍学生合上书本,静听。

第二遍学生同时看书。

)低沉、孤独、惆怅、失落、无奈、伤感,弥漫着一种纤细朦胧的凄美。

2、模仿朗诵(2~3人)四、再读课文,研讨问题作者为了能营造“低沉、孤独、惆怅、失落、无奈、伤感”的情调,表现“纤细朦胧的凄美”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说是景物)?6个,主要是3个。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2诗两首(雨巷)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2诗两首(雨巷)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思考 4:把握一首诗,要从意象着手。意象,就是意中之象, 是沾染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它是诗人情感的载体。 《雨巷》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朦胧,为了营造这种朦胧的意境, 作者采用了哪些意象?请你感受它们的特征。
北京大学毕业后赴美国、英国留学,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 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徐志摩从 1921 年开始创作新诗,1923 年参与发起成立__新__月__社__,后任北京大学教授。著有诗集《志摩的 诗》《翡冷翠的一夜》等。
(2)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__现__代____著名诗人。1923 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 1932 年留学法国、西班牙。全国解放后 在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从事编译工作,1950 年因病逝世。诗集有《望 舒草》《望舒诗稿》等 。因为诗歌《雨巷》的成功 ,他被称为 “_雨__巷__诗__人_”。
3.相关知识 (1)什么是新诗?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 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 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诗歌(包括诗、赋、词、曲等)曾取得很高 的成就。但到了近代,古典诗歌的创作逐渐走向僵化,“滥调套语” 充斥,“无病呻吟”的倾向相当普遍,古典诗歌所使用的词汇与现代 口语严重脱节,它在形式上(包括章法句式、对仗用典以及平仄韵律上) 的种种严格限制,对诗歌表现不断变化而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 人们真实的思想感情,造成极大的束缚。因此,新诗革命成了“五四” 新文学运动最先开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犹豫·彷徨
辨析:都有“拿不定主意”的意思,都是形容词。“犹豫”指
拿不定主意,不知怎么办;“彷徨”指犹豫决,在一个地方走来
走去,有动作的强调。 ①一到紧要关头他就___犹__豫___不决。 ②鲁迅也曾因找不到斗争的方向,而__彷__徨____在十字路口。

高中语文_诗两首雨巷课件_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_诗两首雨巷课件_新人教版必修1
返回
返回
格律诗派的三美理论
格律诗派的三美理论:建筑美、绘画美、音律美——针对 初期自由体新诗“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没有确定 的形式,前期新月派诗人提出新诗的格律化主张。其中代 表人物是徐志摩和闻一多,他们希望规范新诗,主张诗歌 不能一味地倾泻感情,而应“立志节制情感”,将主观情 感的客观对象化,融情于景。另外还有增强诗歌叙事成分 的主张等。新月派规范化的新诗和郭沫若为代表的自由体 新诗形式形成并立状态,又被称为格律诗。闻一多还提出 了新诗格律化的具体途径,即诗歌的“三美”理论,分别 从三个方面来要求诗歌:音乐美,诗句有音尺、有平仄、 有韵脚;建筑美,诗歌在整体上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 绘画美,强调诗话相通,突出意象,使诗歌具有画面感。”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④词的重叠运用 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 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 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 三节间的“彷徨”。 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停顿复沓化了,从 而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雨巷》在音 节运用上又是灵动、变化而富有生命力的。
6情绪低落
1难舍难分
7难舍难分
5感情达到高潮
撑篙漫溯寻梦图
4对康桥的永久恋情
榆阴浮藻清潭图
3更加欢喜和眷恋
青草水底招摇图
6情绪低落
黄昏夏虫沉默图
2欢喜和眷恋
河畔金柳倒影图
1难舍难分
挥手作别云彩图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戴望舒》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戴望舒》优质课件

• 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 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如李商隐 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 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璟更把丁香结和雨 中惆怅联系在一起了。他的《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
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
《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 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人称为“雨巷诗人”。诗 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 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第二板块:初读作品、感受音韵 意象
戴望舒

哀 怨 又 彷 徨 。
在 雨 中 哀 怨 ,
丁 香 一 样 的 忧愁
这首诗是恋爱情绪与政治情绪的契合,这是 他写政治抒情诗的开端,并初步显示了他此后诗 情的基本风貌:日常生活情绪和政治情绪互相渗 透,合为一体。
本文写于1927年夏。1926年的北伐战争,使国共第一 次合作达到高潮,收复了半壁江山。但在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在上海突然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及 进步人士;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国 共两党正式决裂。在一片白色的恐怖中,诗人因参加进步 活动,避居在松江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大革命失败后 的幻灭的痛苦,心中充满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雨巷》一诗的主旨是什么? 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喻
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 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而抒情主人公 “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地彳亍 着的彷徨者。“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 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
知人论世 联系背景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写在蒋介石发 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当时他正避居于 施蛰存的家乡。在现实中,戴望舒正处于热恋之 中。《雨巷》收入诗集《我的记忆》中,1929年 4月初版发行,扉页上印有法文“给绛年”字样。 绛年就是作家施蛰存妹妹,戴望舒当时的恋人。 诗集中许多情诗,都是为她所写。雨巷里的丁香 姑娘,也许正是以他的这位恋人为原形的。

高中语文 1.2《雨巷》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1.2《雨巷》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雨巷》教学设计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㈠说教材。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诗人通过典型意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表达了内心的落寞、惆怅的情绪。

《雨巷》编排在必修1第一单元的第二课,属于精读课文。

第一单元还选取了毛泽东、郭沫若、徐志摩几位现代诗人的代表作品。

学生可以借此体会、比较、鉴别不同题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词,符合新课改特别关注学生多方位情感体验要求,使学生能够受到诗歌美的熏陶。

㈡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审美情趣。

②感知诗歌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从意象入手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

这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③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介绍与《雨巷》相关的资料,能够开阔眼界与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①本诗教学按“走进雨巷激趣导入→彷徨雨巷熟读顿悟→感悟雨巷合作探究→走出雨巷拓展延伸”的过程进行。

②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研究诗歌形式的音乐美、意境的朦胧美、情感的含蓄美。

③通过介绍《雨巷》的衍生艺术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发散思维。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朗读品鉴,从作品中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忧郁惆怅的情怀。

②通过推荐《雨巷》的衍生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感情。

㈢教法与学法。

⑴教法。

①情境教学法。

情境导入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营造与课文一致的氛围。

②导读与诵读法《语文新课标》提到朗诵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

朗诵有利于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能有效地培养语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朗诵也是一种再创造活动。

通过朗诵,可以创造性地表现出原作的思想感情和语言文字的音韵美。

③交流与讨论法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和创新,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学生在小组的交流与讨论中,就能很快突破重难点,在意向和象征意义中寻找到沟通两者的桥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香词
浣溪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 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 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
的着理 最投亍 朦凄
希诗想内 后出彷行 胧冷形
冀人追涵 消太徨动 的的象
。对求: 失息,: 色情: 理的她 在一她她 调调她

想化是 雨般飘在 。,有

自身诗 巷的过雨 有着
雨巷
读论赏者景 诗诗诗诗诗 歌歌歌歌歌 朗讨鉴作背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 浙江杭州人,原名戴 梦鸥,中国“现代诗 派”的“诗坛首领”, 有“雨巷诗人”的称 誉。代表作有《我底 记忆》,《望舒草》, 《望舒诗 稿》, 《灾难的岁月》等诗
集。
思考讨论
分析理解“雨巷”“我”和“丁香 姑娘”在诗中的意蕴。
。心挣雨,憋我绪
有扎 我得被,
丁香花
暮春时节开放, 花期短。花多 为淡紫色或白 色,形状像结, 一簇一簇的。
它是美丽、高 洁、愁怨的象
征。
丁香诗
代赠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芭蕉不展:芭蕉的蕉心没有展开。
同向春风:芭蕉和丁香一同对着黄

清冷的春风
(芭蕉喻情人,丁香喻女子自己)。
由,人 的眼我巷 着哀
社寄美 尽光身里 迷怨
会寓好 头,边彳 茫、
。,

了了彩在渴虽会在在望 更更虹阴求没里那革舒《

强大;霾新有的令命为雨

的的但中的完苦人遭代巷 感失新期希全闷压受表》

伤望的望望绝彷抑严的写

痛,希新的望徨的重知出 苦也望的出,,黑挫识了

。带带绚现仍他暗折青以

来来丽,然们社后年戴

《雨巷》语言特色
语言上重叠复沓,结构上首尾相 应,象交织在一起的抒情乐章,舒 缓悠扬。
每行字数长短不一,参差错落; 每节押韵两到三次,“ang”一韵到 底,造成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 节奏。
叶圣陶:“(这首诗)替新诗的 音节开了个新的纪元。”
整体感知本诗的意蕴。
诗歌背景
狭 窄 、 深 邃
破 旧 、 衰 败

·
沉现中二的时的有
闷:国”反的雨阳这

而黑黑反映社巷光没 压暗暗革,会实,有

抑而现命是真际没声

。浑实政“实上有音

浊的变四状是欢,

,再后一况当乐没
余想巷想透压满
பைடு நூலகம்
而超”走不抑腹我
力脱,尽过的哀一
不,我这气环怨腔

足却想“来境,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