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抗性基因芯片检测全面介绍

合集下载

抗生素耐药性相关基因识别方法与策略

抗生素耐药性相关基因识别方法与策略

抗生素耐药性相关基因识别方法与策略抗生素耐药性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医疗挑战之一。

随着抗生素使用的广泛和滥用,许多微生物已经进化出耐受各种抗生素的能力,导致难以治疗的细菌感染的出现。

因此,开发准确的方法来识别抗生素耐药性相关基因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抗生素耐药性相关基因识别方法和策略。

一、基因组测序和比对方法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为抗生素耐药性相关基因的识别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基因组测序可以获取细菌的完整基因组序列,从而准确地鉴定抗生素耐药性相关基因。

其中,全基因组测序可以提供详细的基因组信息,帮助鉴定各种耐药性相关基因。

而目标基因组测序则可以有选择地鉴定特定的抗生素耐药性相关基因。

基因组比对是一种常用的基因识别方法。

通过将受检样品的基因组序列与已知的抗生素耐药性相关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耐药性相关基因。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多个基因,并且可以对已有的数据库进行实时更新,增加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二、PCR和RT-PCR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是常用的基因识别方法。

这两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增和检测特定的基因序列。

PCR方法通过特异的引物和DNA聚合酶对DNA模板进行扩增,可以快速鉴定特定的抗生素耐药性相关基因。

RT-PCR方法则可以将RNA转录成cDNA,从而对转录后的基因进行检测和定量。

三、测序技术结合PCR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为PCR方法提供了更加准确和高通量的检测手段。

现代测序技术可以对PCR扩增的目标序列进行高效、高通量的测序,从而提高抗生素耐药性相关基因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此外,测序技术结合PCR方法还可以对抗生素耐药性相关基因进行复杂的分型和定量分析。

四、质谱方法质谱技术是一种高效、高分辨率的蛋白质分析方法,可以用于鉴定抗生素耐药性相关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产物。

质谱技术可以检测并分析蛋白质质量、结构和功能信息,从而判断其是否与抗生素耐药性相关。

抗生素检测原理

抗生素检测原理

抗生素检测原理抗生素是指一类用于抵抗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产生的药物。

通过与病原体的特异性化学反应,使得病原体无法正常生长、繁殖,从而起到抑制病原体的作用,从而有效杀灭微生物,达到解除病痛、治愈疾病的目的。

抗生素检测是一种衡量抗生素用药效果的重要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和抗生素疗效,同时也可以提高抗生素的药物使用率,减少抗生素的浪费,进而实现安全、有效的抗生素使用。

抗生素检测的原理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药效学的检测,这类检测通过测量抗生素在人体内浓度、清除速率、动力学及代谢反应等参数,来对抗生素的用药和疗效进行评价;另一类是基于微生物学的检测,包括菌株分离、抗药性鉴定、微生物相关分子结构分析和抗生素耐药基因转录研究等,检测病原体对具体抗生素的抗药性及抗药基因的表达情况,从而确定抗生素的疗效情况。

基于药效学的抗生素检测,主要采用耐药状态的动态监测,包括抗生素的血清浓度、清除率、动力学及代谢反应等参数的测量,可以为抗生素使用提供综合评估和理论指导,从而调整药物的用量和药物的应用周期,以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

抗生素清除率测定是耐药状态监测的重要指标,它用于评价抗生素清除情况和药物抗菌效果,也是药物调整的基础。

基于微生物学的抗生素检测,主要用于病原体抗药性的检测,该检测方法可以基于细菌的菌株分离、抗药性鉴定、微生物相关分子结构分析和抗生素耐药基因转录研究等,从而确定病原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或通过检测病原体抗药基因的表达情况来诊断抗生素耐药性。

以上就是抗生素检测原理的基本内容。

抗生素检测是评价抗生素用药效果及抗击病原体抗药性情况的重要方法,可以提高抗生素的药物使用率,减少抗生素的浪费,实现安全、有效的抗生素使用。

通过抗生素检测的支持,可以针对不同的病原体类型,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最大程度地提高抗生素治疗的成功率。

宏基因组学在微生物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宏基因组学在微生物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宏基因组学在微⽣物抗⽣素抗性基因检测中的应⽤抗⽣素的使⽤已经成为全球⼴泛关注的热点,抗⽣素的⼴泛使⽤以及滥⽤造成了抗⽣素耐药性在微⽣物中的发展和传播[1],并且加速了全球多重耐药细菌和抗⽣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出现和传播[2]。

在医疗和农业中对抗⽣素的需求⽇益增加,这使得环境中细菌耐药性⽔平⽇益加剧,并且破坏了微⽣物和抗⽣素之间的⾃然平衡[3]。

ARGs作为⼀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物[4],⼴泛存在于⼈类、动物体内以及复杂的环境中。

ARGs起源早于⼈类使⽤抗⽣素,抗⽣素耐药性是⼀种存在于环境中的古⽼的、⾃然发⽣的现象,从晚更新世(Late pleistocene)永久冻⼟沉积物中回收的DNA序列,确定存在四环素类(tetM)、万古霉素(vanX)以及β-内酰胺酶类(bla)抗性基因[5]。

⼈和动物会将未代谢完的抗⽣素及ARGs通过粪便和肠道细菌排放到环境中,环境中的耐药细菌会在抗⽣素选择压⼒下获得富集[6],或通过⽔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HGT)的⽅式将它们携带的ARGs传播到⽔原微⽣物中[7],造成ARGs在不同菌之间的传播,这些原因共同促成了ARGs在畜禽养殖废⽔、医院废⽔和⽣活污⽔中的聚集。

然⽽⾷物链富集代表了⼀种特殊情况,在⾁类⽣产和⽔产养殖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抗⽣素在组织细胞的富集,产⽣含有短暂⽽⾼浓度抗⽣素的细菌[8]。

⾃1991年Pace⾸次提出环境基因组学(也称微⽣物环境基因组学、宏基因组学、⽣态组学)的概念,并在同年构建了第⼀个通过克隆环境样品中DNA的噬菌体⽂库以来[9-10],发现ARGs在⼟壤[11]、废⽔[12-13]、河⽔[14]、饮⽤⽔[15]、海⽔[16]、沉积物[17]等环境中⼴泛存在,尤其是⽔⽣⽣态系统(例如城市和医院废⽔),是获取和传播ARGs的理想环境,甚⾄在动物源性⾷品[18-19]以及⼈体(例如肠道[20-21])中也检测到丰富的ARGs。

抗生素耐药基因检出方法改进和准确度评价

抗生素耐药基因检出方法改进和准确度评价

抗生素耐药基因检出方法改进和准确度评价抗生素耐药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导致了许多以往可以轻松治疗的感染性疾病重新变得具有致命性。

因此,提高抗生素耐药基因检出方法的准确度和效率对于控制和预防细菌耐药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目前存在的抗生素耐药基因检出方法的改进以及评估其准确度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抗生素耐药基因检出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基因测序。

PCR是一种快速且灵敏的检测方法,能够定量检测耐药基因的存在。

但是,PCR方法在特异性和准确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细菌基因组的多样性,PCR方法可能会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

首先,引入了新的引物设计策略。

在设计引物时,应尽量选择高度特异的引物序列,避免与非目标基因的互补,以降低假阳性率。

此外,引物的长度和GC含量也是影响特异性和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较长的引物序列和适宜的GC含量有助于提高特异性。

其次,在PCR反应后引入了核酸杂交技术。

核酸杂交可以通过使耐药基因和标签探针序列互补结合来检测目标基因的存在。

这种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特异性,并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

此外,引入了下一代测序技术在抗生素耐药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相比传统的Sanger测序,下一代测序具有更高的测序深度和覆盖率,能够检测到低频突变和新的耐药突变。

同时,下一代测序还可以实现多样性的全基因组测序,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有助于确定耐药基因的种类和变异。

除了改进抗生素耐药基因检出方法,准确性的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

评估抗生素耐药基因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可以通过对已知阳性和阴性样本进行比较来完成。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样本的选择和处理需要符合实际情况,以保证结果的真实性。

其次,样本的数量和种类应足够多样化,以确保方法的适应性和准确性。

最后,比较结果需要使用准确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此外,使用外部质量控制体系也是验证抗生素耐药基因检测方法准确度的重要方式。

抗生素耐药性基因的检测与监测方法探索

抗生素耐药性基因的检测与监测方法探索

抗生素耐药性基因的检测与监测方法探索抗生素耐药性是当今全球医疗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

随着过度使用和滥用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出现日益普遍,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一种全球性威胁。

因此,开发有效的抗生素耐药性基因检测与监测方法成为了当前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一、抗生素耐药性基因检测技术1.1 PCR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是最常用的无标记方法来进行抗生素耐药性基因检测。

通过设计特异引物,可以扩增目标基因片段,并通过电泳等手段判断阳性样品。

1.2 DNA芯片技术DNA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高通量平行分析方法之一,可实现对多个基因和目标序列同时进行筛查。

这种技术能够准确鉴定不同类型的抗生素耐药性相关基因。

1.3 循环延伸反应(CET)循环延伸反应(CET)通过将靶向DNA引物连续循环和鉴定分子结构中可变区域组合起来进行多重分析,可快速而准确地检测抗生素耐药性基因。

二、抗生素耐药性基因监测方法2.1 宏基因组学宏基因组学是通过构建宏基因组图谱以鉴定和比较个体或环境中微生物及其功能基因的一个高通量技术。

利用这种方法,研究人员可以检测和监测不同样本中抗生素耐药性相关基因的存在和表达。

2.2 PCR扩增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PCR-RFLP结合了两种技术的优点,不仅可以扩增目标序列,还可以通过限制酶切产物的长度差异来区分不同的抗生素耐药性基因。

2.3 基于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元转录组学研究利用下一代测序技术(NGS)对元转录组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计算机算法将获得的数据进行筛选和分类,可以确定与抗生素耐药性相关的新型基因。

三、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世界范围内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关注日益加深,对于抗生素耐药性基因的检测和监测方法也将不断改进和发展。

3.1 快速便携式设备未来研究人员希望开发出手持式、快速便捷的抗生素耐药基因检测设备,使得在实验室以外的环境中也能进行检测,加快诊断和治疗的速度。

畜禽粪便中典型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检测和分析

畜禽粪便中典型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检测和分析

14
四川环境
40卷
基因 16S eRNA
tetA tetO AtM qnrA qnrS
表2抗生素抗性基因引物序列 Tab. 2 Aneobooeoce;soseanc;g;n;peom;es;qu;nc;s
正向引物(5'!30 5o CGGTGAATACGTTCYCGG - 3’ 5o GCTACATCCTGCTTGCCTTC - 3’ 5o GATGGCATACAGGCACAGACC - 3’ 5o ACAGAAAGCTTATTATATAAC - 3’ 5o ATTTCTCACGCCAGGATTTG - 3’ 5’ GTATAGAGTTCCGTGCGTGTGA - 3’
53. 8% (28/52) in aninial manure. In addition, the ARGs in livestock and poultry manure of diferent farms were absolutelu
quantified by QPCR Uchnology,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ARGs was normaliz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inUrnai referencc
(北京市畜牧业环境监测站,北京102200)
摘要:为研究畜禽粪便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 3染水平和分布特征,采集26家规模
化养殖场畜禽粪便,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四环素类抗性基因和/诺酮类抗性基因及表达丰度。结果发现,畜禽
粪便中四环素类抗性基因平均检出率为78.2% (61/78),/诺酮类抗性基因平均检出率为53.8% (28/52)。另外,

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

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

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简介氨苄青霉素是一种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病原体感染。

然而,近年来,氨苄青霉素的抗性问题逐渐凸显,抵抗力强的细菌株对该药物表现出高度的耐药性。

这种抗性主要是由一系列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突变导致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种类、作用机制以及检测方法,旨在加深对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认识,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种类TEM基因家族TEM基因家族是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中最常见的一类,属于β-内酰胺酶基因。

该基因家族包含多个突变亚型,在细菌中可以引起多种抗性表型。

例如,TEM-1是最早发现的TEM 基因,它突变导致的酶活性升高,从而降低了氨苄青霉素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SHV基因家族SHV基因家族也是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重要成员,与TEM基因家族类似,SHV基因也是β-内酰胺酶基因。

不同于TEM基因的是,SHV基因的突变主要发生在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从而导致抗生素的降解酶水平升高,细菌变得对氨苄青霉素的抗性增加。

CTX-M基因家族CTX-M基因家族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属于分泌型β-内酰胺酶基因。

这些基因主要通过活性泵的增强或者酶水平的上调来提高细菌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性。

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机制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主要通过改变细菌的靶标酶或者增加抗药物代谢酶的水平来降低抗生素的抑制作用。

一方面,某些抗性基因所编码的酶通过突变导致其结构发生改变,从而抑制氨苄青霉素与靶标酶的结合,使药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降低。

另一方面,某些抗性基因所产生的酶能够降解氨苄青霉素,减少其在细菌内的浓度,从而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性。

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检测方法基因测序法基因测序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对细菌基因组进行测序分析,识别与氨苄青霉素抗性相关的基因。

基因测序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全面地检测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并且可以确定其具体的突变位点。

抗体芯片的原理及应用

抗体芯片的原理及应用

抗体芯片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抗体芯片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芯片技术,基于抗体的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可以在微小的芯片上同时检测多种目标物质。

本文将介绍抗体芯片的原理以及其在医学、生物学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

2. 抗体芯片的原理抗体芯片的原理基于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通常,抗体会与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抗体芯片利用这一原理,将抗体固定在芯片表面的特定区域上,形成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免疫识别区域。

2.1 制备抗体芯片制备抗体芯片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 抗体的纯化:从免疫动物的血清中分离纯化抗体。

- 抗体的定向固定:将纯化得到的抗体定向地固定在芯片表面的特定区域上。

- 表面修饰:对芯片表面进行化学修饰,增强抗体与抗原的结合能力。

- 质检:对抗体芯片进行质检,确保芯片上抗体的质量和稳定性。

2.2 抗体芯片的工作原理抗体芯片的工作原理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样本处理:将待检测的样本与标记物标记的抗体进行反应。

2. 样本加载:将处理后的样本加载到抗体芯片上,使样本中的目标物质与芯片上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3. 洗涤:使用缓冲液洗去非特异性结合的样本成分,以减少干扰信号。

4. 信号产生:使用荧光物质或酶标记等方法产生信号,表征目标物质的存在程度。

5. 信号检测:使用相应的检测设备对芯片上的信号进行检测和分析。

6. 数据分析:根据信号的强度和分布情况,对样本中的目标物质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3. 抗体芯片的应用抗体芯片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和食品安全等领域。

下面分别介绍其在这些领域的应用情况。

3.1 医学应用抗体芯片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 肿瘤标志物检测:利用抗体芯片可同时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药物筛选:通过抗体芯片可以高通量地筛选出与特定药物相互作用的目标蛋白,为新药的研发提供重要信息。

- 个体化医疗:抗体芯片可以实现对个体化医疗的支持,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的抗体水平,辅助医生为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微流控芯片技术及质谱技术用于细菌耐药性检测及耐药机制研究

微流控芯片技术及质谱技术用于细菌耐药性检测及耐药机制研究

Journal of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2023,54(6):695 - 705学 报微流控芯片技术及质谱技术用于细菌耐药性检测及耐药机制研究张冬雪,乔亮*(复旦大学化学系,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上海 200433)摘 要 细菌耐药性严重影响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抗生素错用和滥用不仅没有达到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果,反而会刺激细菌发生DNA损伤修复反应(SOS反应),加剧细菌耐药性的进化和耐药菌的传播。

本文聚焦于耐药菌,简明介绍细菌耐药性与SOS反应,系统概述了质谱技术、微流控技术及其联用技术在细菌检测及细菌耐药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本文为细菌耐药性相关的药物靶点挖掘及新药开发提供理论参考,以期发展细菌耐药性快速检测新方法和抑菌新方法,推动临床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细菌耐药;耐药机制;微流控技术;质谱检测;组学分析中图分类号O65;R3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0 -5048(2023)06 -0695 -11doi:10.11665/j.issn.1000 -5048.2023060203引用本文张冬雪,乔亮.微流控芯片技术及质谱技术用于细菌耐药性检测及耐药机制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23,54(6):695–705.Cite this article as:ZHANG Dongxue,QIAO Liang. Microfluidic chip and mass spectrometry-based detection of bacterial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nd study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mechanism[J].J China Pharm Univ,2023,54(6):695–705.Microfluidic chip and mass spectrometry-based detection of bacterial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nd study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mechanism ZHANG Dongxue, QIAO Liang*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Institutes of Biomedical Sciences,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Abstract Bacterial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R) is a globally serious problem that threatens public health security.Misuse and abuse of antibiotics cannot achieve the effect of treating bacterial infectious diseases, but will trigger the SOS response of bacteria, exacerbating the evolution of bacterial AMR and the spread of resistant bacteria.This article focuses on antibiotic-resistant bacteria, briefly introduces the pathogenesis of bacterial AMR and SOS response, and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determination and mechanism study of bacterial AMR based on microfluidics and mass spectrometry.This article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AMR-related drug target mining and new drug development, aiming to develop new methods for rapid detection of bacterial AMR and new methods for bacteria inhibition, and promot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linical bacteria infectious diseases. Key words bacterial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microfluidics; mass spec⁃trometry detection; omics analysis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No.2022M720806)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之一,是引起大部分感染性疾病的重要原因。

抗生素检测原理

抗生素检测原理

抗生素检测原理抗生素是一类抗菌剂,具有抗菌性和抗病毒性,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以及对抗病毒引起的疾病。

抗生素检测是一种细菌抗药性的检测,它可以发现不同的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抗生素检测的原理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抑制法,一种是快速抗性检测(RTC)。

抑制法是一种抗生素检测原理,它是通过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测量细菌的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在抑制法中,将细菌接种于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中,然后观察其细菌生长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当细菌生长受到抗生素的抑制时,研究者就可以确定抗生素的种类及其耐药性的程度。

另一种抗生素检测原理是快速抗性检测(RTC)。

这种检测方法是对生物样品中的抗生素检测的一种方法,用于确定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这种抗生素检测原理主要包括抗菌聚合酶链反应(PCR)、免疫发毒(ELISA)技术和荧光抗性检测(FRET)等抗生素检测技术。

PCR 技术可以检测出细菌中特异性基因,从而快速识别出具有抗药性的菌株。

ELISA方法则是通过诱导测定抗生素的特定抗原的特异性抗体,从而发现具有抗生素抗性的菌株。

FRET技术可以检测菌体中细菌的抗药性,而无需抑制细菌生长。

抗生素检测一直是医学发展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感染性疾病的手段。

抗生素检测不仅能快速发现细菌的抗药性,还可以快速区分出肠杆菌属细菌,提供有效的、精确的防护措施,为临床医学提供可靠的诊断和优化治疗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随着抗菌药物的不断发展,抗生素的检测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而抗生素检测的原理也被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抑制法、快速抗性检测(RTC)和其他抗生素检测技术,都能提供诊断支持和精确治疗,为医疗保健工作提供技术手段。

未来,将会有更多抗生素检测技术不断推出,以加强抗药性易感菌的识别,以便有效的制定抗感染药物的应用,从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检验科抗生素敏感性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

检验科抗生素敏感性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

检验科抗生素敏感性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抗生素是一类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和兽医领域的药物,用于治疗或预防细菌感染。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在不断增加,这对于医疗领域而言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为了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抗生素药物,检验科发展了一系列常见的抗生素敏感性检测与分析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方法及其原理。

一、药物敏感性试验(Disk-diffusion test)药物敏感性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快速筛选方法,用于确定细菌对特定抗生素的敏感性。

试验过程中,细菌培养物被均匀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并在其表面放置含有抗生素的纸片(或药物片剂)。

若细菌对抗生素不敏感,则在其周围形成抑制圈,通过测量抑制圈的直径大小来评估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水平。

二、最小抑菌浓度试验(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test)最小抑菌浓度试验进一步确定了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在这种试验中,通过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逐渐增加浓度的抗生素,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最小抑菌浓度被定义为能够完全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抗生素浓度。

这个浓度反映了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程度。

三、基因检测(Genetic testing)基因检测是一种高效的方法,通过检测细菌基因组中与抗生素耐药性相关的基因来评估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PCR技术或基因芯片分析细菌的DNA,快速鉴定特定的抗生素耐药性基因。

基因检测不仅可以确定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还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机制。

四、液相扩散法(Broth dilution method)液相扩散法是一种精确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的方法。

通过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逐渐增加浓度的抗生素,并观察细菌生长情况的变化。

最小抑菌浓度被定义为能够完全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抗生素浓度。

相对于固体培养基上的抗生素扩散试验,液相扩散法更为准确和方便,也更适合大规模的抗生素敏感性检测。

cre耐药菌判定标准

cre耐药菌判定标准

耐药菌判定标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不断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为了有效地控制耐药菌的传播和感染,需要对耐药菌进行准确的判定。

本篇文章将介绍耐药菌判定的几种标准。

1.耐药表型检测耐药表型检测是指通过实验室试验,检测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

这些试验包括纸片扩散法、稀释法、自动化方法等。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了解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从而判断该菌株是否具有耐药性。

2.基因突变检测基因突变是导致细菌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

基因突变检测是通过检测细菌基因组中与耐药性相关的基因突变,从而确定该菌株是否具有耐药性。

常用的基因突变检测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序等技术。

3.耐药基因检测耐药基因是指编码耐药相关蛋白的基因,这些蛋白可以阻止抗生素进入细菌体内或降低抗生素的活性。

通过检测细菌中是否存在耐药基因,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该菌株是否具有耐药性。

常用的耐药基因检测方法包括多重PCR、基因芯片等技术。

4.药物敏感性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是指通过实验室试验,检测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这些试验包括稀释法、自动化方法等。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了解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判断该菌株是否具有耐药性。

5.临床诊断标准除了实验室检测外,临床诊断标准也是判定耐药菌的重要依据。

当患者感染了细菌性病菌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微生物学检查等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感染无法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或治疗无效,则可能存在耐药菌感染。

此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测和药敏试验来确定菌株的耐药性。

总之,耐药菌的判定需要结合多种方法和标准来进行综合判断。

为了有效控制耐药菌的传播和感染,临床医生和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密切合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和防控措施。

环境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环境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环境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进展一、概述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在环境中的分布和扩散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和健康问题。

环境抗生素抗性基因不仅可能通过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HGT)等方式传播给人类病原体,增加疾病治疗的难度,而且可能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

研究环境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分布、传播机制、影响因素以及控制策略,对于减缓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扩散、降低抗生素滥用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环境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研究者们利用宏基因组学、高通量测序等先进技术手段,揭示了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多样性和分布特征。

同时,也深入探索了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传播机制,包括水平基因转移、垂直基因转移等。

研究者们还从环境因子、抗生素使用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影响抗生素抗性基因分布和传播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

当前环境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动态性使得研究难度增加另一方面,不同环境介质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研究尚不均衡,部分领域的研究仍需加强。

未来环境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研究应更加注重跨学科合作,整合多种技术手段,深入探讨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生态学行为和健康风险,为制定更加有效的抗生素使用和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1. 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定义与重要性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是指能使微生物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产生抗性的遗传物质。

这些基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在微生物间传播,包括水平基因转移、质粒介导的传递等,从而引发抗生素抗性的扩散。

随着全球抗生素使用的不断增加,ARGs的存在和传播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问题。

ARGs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们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引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在临床上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抗生素抗性问题变得日益严峻。

为了更有效地应对抗生素抗性问题,科学家们不断努力研究和开发新的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

本文将介绍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并分析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和潜在的挑战。

第一章: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背景和重要性1.1 抗生素抗性的发展与危害1.2 了解抗生素抗性基因对抗生素治疗的意义第二章: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的分类和原理2.1 基于PCR的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2.2 基于DNA芯片的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2.3 基于测序技术的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第三章: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3.1 基于PCR的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3.2 基于DNA芯片的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3.3 基于测序技术的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第四章: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4.1 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在细菌感染的诊断中的应用4.2 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在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4.3 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在监测耐药性传播中的应用第五章: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展望5.1 测序技术的高成本与运营复杂性5.2 数据分析与解读的难题5.3 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的推广与普及结论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抗生素抗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但是,该技术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高成本、数据分析与解读难题等。

未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努力,以解决这些问题,并推广应用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技术,从而更好地应对抗生素抗性的挑战,保护人类的健康。

1.FilmArray微流控芯片解密-1公司产品简介

1.FilmArray微流控芯片解密-1公司产品简介

第一部分:公司产品简介图1.1:BioFire公司LogoBioFire公司的FilmArray微流控芯片是目前已经成功商业化的微流控产品的经典之作,该芯片采用巢式多重PCR分析技术,对同一个血液样品进行一次测试便可以检测多达24种病原体,并且整个检测过程比传统PCR或RT-PCR方式要快得多,只需要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非常适合于传染病的早期快速筛查。

如下图分别是FilmArray测试仪器和芯片实物图。

图1.2:FilmArray测试仪器实物图及各结构说明图1.3:呼吸道感染检测芯片及结构说明(图中液体仅仅为了可视化,实际测试芯片不含有液体部分)目前,在BioFire公司官方网站上已经公布了四种测试芯片,分别是:呼吸道感染检测芯片,血液感染检测芯片,胃肠道感染检测芯片,脑膜炎感染检测芯片。

虽然四种芯片针对的疾病不一样,所需要检测的样品种类也不一样,但是产品外观上基本一致,可以参考图1.3中呼吸道感染检测芯片的外观结构。

1,呼吸道感染检测芯片呼吸道感染检测芯片是BioFire公司最早开发出来的产品,也是目前该公司发展最为成熟的检测芯片。

早期的呼吸道感染检测芯片可以在一个小时之内检测多达20种不同的呼吸道细菌和病毒等病原菌。

目前,该公司已经开发出基于FilmArray2.0检测系统的新型呼吸道感染检测芯片,相比于早期的检测芯片,该新型芯片可以在45分钟之内完成测试,并且比早期芯片更准确,更高效,更快速,检测的病原菌种类也更多(21种)。

如下为该新型呼吸道检测芯片可以检测的细菌和病毒种类:图1.4:新型呼吸道感染检测芯片可以检测的病原菌列表2,血液感染检测芯片血液感染能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并可能发展为重度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导致血液感染患者死亡率大大增加。

此外,为了防止出现耐药性,临床医师必须尽早开始有效治疗且避免让患者过度接触广谱抗生素。

因此,实验室快速鉴定病原菌以及耐药机制,对于选择合适疗法上极其关键。

微生物学中抗生素耐药性相关基因的鉴定与解析

微生物学中抗生素耐药性相关基因的鉴定与解析

微生物学中抗生素耐药性相关基因的鉴定与解析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给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细菌的耐药性主要是由于其基因中的抗药性基因所致。

因此,鉴定和解析细菌中的抗生素耐药性相关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1. 抗药性基因的鉴定方法目前鉴定抗生素耐药性相关基因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1 全基因组测序法全基因组测序是近年来较为常用的抗药性基因鉴定方法。

该方法不受先验知识限制,能够全面、准确地检测样品中的所有基因,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快速发现抗药性基因的变异情况和新的抗药性基因。

但是,全基因组测序的成本较高,以及数据分析需要较强的计算机运算能力等因素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应用。

1.2 PCR扩增法PCR扩增是常用的基因鉴定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PCR扩增抗药性基因及其周围序列,然后进行直接测序,通过比对已知数据库来鉴定样品中的抗药性基因。

此方法操作简单,速度快且成本较低,但仅能检测已知基因,并且PCR扩增的特异性和准确性与引物的选择和设计有关。

1.3 基于质谱的方法基于质谱的方法可以通过特征质谱图与已知的抗药基因质谱图进行比对来鉴定样品中的抗药性基因。

该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准确性高、并且可以同时检测多种抗药性基因的优点,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仍面临较大的挑战。

2. 抗药性基因的解析方法抗药性基因解析的目的是确定其基因组结构和抗药性机制,为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2.1 基因克隆基因克隆是解析抗药性基因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将抗药性基因和其周围序列扩增并克隆到载体中,再对克隆片段进行测序。

通过对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其基因组结构和功能部位,为进一步研究抗药性机制提供参考。

2.2 遗传转移试验抗生素耐药性基因大多来自于细菌自身的进化和基因重组,也有一部分通过水平基因转移而获得。

遗传转移试验可以模拟这种转移情况,将抗药性基因移植到另外的细菌中,然后根据基因在新的宿主中的表达和耐药性变化来确定其抗药性机制。

耐药的评估标准

耐药的评估标准

耐药的评估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耐药性是指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对抗生素或其他抗微生物药物的抗性。

在临床实践中,耐药性的出现给治疗和预防传染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对耐药性的评估就显得十分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耐药的评估标准。

1. 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MIC是测量抗生素对微生物最小有效浓度的方法。

通过比较治疗剂量与感染菌株对该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可以评估微生物的对抗生素的抗药性水平。

一般来说,MIC值较高表示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强。

2. 抗生素的耐药性基因检测通过检测微生物的基因组,可以发现与抗生素耐药性相关的基因。

某些细菌可以通过水平基因转移来获取耐药性基因,这样便可以避免使用相关抗生素治疗。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判断患者的感染是否耐药,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3. 耐药性的流行病学调查耐药性的流行病学调查对指导卫生部门和临床医生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监测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和不同疾病的耐药性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的传染源,减少耐药微生物的传播。

还可以为制定预防策略和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4. 抗生素治疗效果监测在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对抗生素的反应,可以评估微生物的耐药性情况。

如果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症状没有明显好转,可能是因为感染的微生物已经对抗生素产生了抗性。

这时就需要重新评估治疗方案,可能需要更换其他类型的抗生素。

5. 耐药性的风险评估在使用抗生素时,应该充分考虑患者的特殊情况,包括使用史、过敏史和病毒量等因素,对患者进行耐药性的风险评估。

通过评估患者的耐药性风险,医生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抗药性微生物的出现。

耐药性的评估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工作,需要结合多种方法和技术进行综合分析。

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估和监测,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耐药微生物的传播,保护患者的健康。

希望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能够更有效地应对耐药性这一严重威胁,保障人类健康。

抗生素抗性基因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

抗生素抗性基因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

第41卷 第6期2015年12月环境保护科学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Vol.41 No.6Dec.2015,123~128抗生素的发现对于人类改善健康或治愈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动植物疾病预防/治疗及动物养殖中。

但是,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伴随而来的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逐步成为全球[1-2]疾病防控面临的巨大问题。

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在各个环境介质中广泛分布,如土壤、水体、沉积物等,并通过基因水平转移[3](Horizontal Gene Transfer,HGT) 在环境微生物中广泛传播。

特别需要引起关注的是,一旦土著微生物获得抗性基因,因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会以超过亲代菌株的效率来扩散这种抗生素抗性,对生态安全造成风险。

抗生素抗性基因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作为21 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最重大挑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部署防控抗生[4-5]素抗性基因(ARGs) 。

文章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对环境中抗性基因来源、残留水平、检测方法和风险评价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讨论。

1 环境中抗性基因的来源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是环境中抗性基因存在的根本原因,而微生物通过低于致死剂量的抗生素基因诱导产生新突变以及通过基因转移而获得收稿日期:2015-06-12史密伟(1981-),女,硕士、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环境污染治理与控制。

作者简介: 摘 要:介绍了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来源、检测方法以及在沉积物中残留水平,提出了制药废水、医疗废水、水产养殖、人畜粪便和市政污水是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主要来源。

随后深入讨论了其毒性效应以及生态风险评价方法,指出了我国在当前研究中尚存在的不足,同时对抗性基因的未来研究重点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抗性基因;生态风险评价;沉积物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志码:AProgress in Research of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12,33Shi Miwei , Zhu Xiaolei , Tang Wenzhong (1.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Hebei Academy of Sciences, Shijiazhuang 050011, China; 2.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3.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AS, Beijing 100085, China)Abstract: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 have been recognized as a new class of emerging contaminants in the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sources, detection methods and residual status of ARG in sediments are described.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medical wastewater, aquaculture, livestock manure and municipal wastewater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main sources of ARG in the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impacts such as toxicological effect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ARG are also discussed. The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pointed out and suggestions of the study orientation of resistance genes in the future are proposed. Keywords: Resistance Genes;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Sediment CLC number: X171.112,33史密伟,朱晓磊,唐文忠(1.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11;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 100085)抗生素抗性基因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DOI:10.16803/ki.issn.1004-6216.2015.06.027耐药性,特别是基因水平转移作用(HGT)对抗[6-7]性基因传播影响很大。

Ampr: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cDNA文库:将某种生物特定组织或发育

Ampr: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cDNA文库:将某种生物特定组织或发育

Ampr: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

cDNA文库:将某种生物特定组织或发育时期的纯化总mRNA,在逆转录酶作用下合成cDNA,并全部克隆成重组子,包含了该生物全部表达基因信息,由此获得的克隆总称为cDNA文库。

cDNA与cccDNA:指以mRNA为模板,经反转录酶催化合成DNA,则此DNA序列与mRNA互补,称为互补DNA或cDNA 。

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DNA。

标准折叠单位: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与β-折叠通过各种连接多肽可以组成特殊几何排列的结构块,此种确定的折叠类型通常称为超二级结构。

几乎所有的三级结构都可以用这些折叠类型,乃至他们的组合型来予以描述,因此又将其称为标准折叠单位。

CAP:环腺苷酸(cAMP)受体蛋白CRP(cAMP receptor protein ),cAMP与CRP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cAMP activated protein )。

是大肠杆菌分解代谢物基因活化蛋白,这种蛋白可将葡萄糖饥饿信号传递个许多操纵子,使细菌在缺乏葡萄糖时可以利用其他碳源。

Col质粒:编码控制大肠杆菌素合成的基因,即所谓产生大肠杆菌素因子,大肠杆菌素是一种毒性蛋白,它可以使不带Col质粒的亲缘关系密切的细菌菌株致死。

cosmid(cos site-carring plasmid):人工构建的含有λDNA的cos位点序列和质粒复制子的特殊类型的质粒载体,广泛应用于基因组DNA文库的构建。

其特点:1)具有λ噬菌体的特性:在克隆了外源片段后可在体外被包装成噬菌体颗粒,高效地感染对λ噬菌体敏感的大肠杆菌细胞。

进入寄主的柯斯质粒DNA分子,按照λ噬菌体DNA的方式环化,但无法按噬菌体的方式生活,更无法形成子代噬菌体颗粒。

2)具有质粒载体的特性:在寄主细胞内如质粒一样进行复制,携带有抗性基因和克隆位点,并具氯霉素扩增效应。

3)具有高容量的克隆能力:柯斯质粒本身一般只有5~7kb 左右,而它克隆外源DNA片段的极限值竟高达45 kb,远远超过质粒载体及λ噬菌体载体的克隆能力。

药物抗耐性的基因组学研究

药物抗耐性的基因组学研究

药物抗耐性的基因组学研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医学技术也不断提高。

然而,药物抗耐性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疾病的治疗离不开药物,而药物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耐药现象。

这导致许多患者的治疗失败,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安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开始应用基因组学研究药物抗耐性。

本文将介绍药物抗耐性的基因组学研究的进展及其意义。

一、基因组学在药物抗耐性研究中的作用基因组学是研究基因组结构、组成、功能及调控的学科,在药物抗耐性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不同种类的细菌、病毒、真菌等的基因组进行研究,可以揭示它们对抗药物的机制。

药物抗耐性是由这些微生物细胞内存在的一些基因变异引起的。

通过对其基因组进行深入分析,科学家们发现了很多与耐药性有关的基因,有助于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二、现代基因组学在药物抗耐性研究中的应用现代基因组学技术,如DNA测序、基因芯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为药物抗耐性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这些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地分析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基因组,找到有助于药物耐受的基因。

如今,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对基因芯片上数千个基因的快速检测,发现病原微生物中的耐药性相关基因,并追踪这些基因的传播路径。

这些基因包括耐药性质粒、耐药性基因单元、质粒滨加基因、整合态质粒、移动元素等。

通过对微生物基因组的全面分析,科学家们可以理解耐药性基因的来源、演化和传播规律,进而研发出抑制耐药基因的新型药物,提高抗菌药物的疗效。

三、基因组学研究药物抗耐性的意义药物抗耐性基因组学研究的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它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和生物学特征。

其次,这些研究的成果有望为药物设计和开发提供新思路,推动新型抗生素和治疗手段的发展。

最后,基因组学研究还有助于预测和预防药物抗性的发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指导。

因此,药物抗耐性基因组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针对药物抗耐性问题,科学家们还需要不断探索基因组学相关技术,深化对微生物基因组的理解,扩展药物抗耐性机理的研究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生素抗性基因芯片检测全面介绍
1、什么是抗生素抗性基因芯片检测?
针对383个抗生素抗性基因设计的对应qPCR引物包装至薄层金属合金纳米孔芯片得到高通量qPCR芯片,基于SmartChip Real-Time PCR System可对多个样本进行高效性、高通量、高精确性和高灵敏度的目标基因检测和定量计算。

同时搭建高通量自动微量加样和基因定量分析平台,可一次性高速完成5184个反应和数据分析,规避了以往传统qPCR方法的基因检测单一化、费用成本高和效率低等等缺点。

2、抗生素抗性基因芯片检测的优势
●检测通量高,383个抗生素抗性基因同时检测;
●样本用量低,构建纳升级别反应体系;
●绝对定量,根据16S rRNA的绝对定量信息换算所有基因的绝对
定量信息;
●特异性高,对文献及数据库收录的引物反复实验获取高特异性引
物。

3、应用方向
●抗生素抗性基因分布特征;
●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机制研究。

4、实验流程
样本准备核酸提取qPCR芯片反应数据处理
5、分析流程
6、样本要求
土壤、淤泥、沉积物:≥ 3 g
粪便:≥ 1 g
水样滤膜:≥ 1 张
拭子样本:≥ 2 个
DNA:浓度≥ 20 ng/μL;总量≥ 2 ng
7、技术参数
生物学重复:微生物样本重复数≥3个;
检测系统:SmartChip Real-Time PCR System
项目周期:25个工作日
8、结果展示
基因检测统计
根据各基因在各样本中的Ct值统计出基因检测情况,其中在表格中标注“0”代表该基因在对应样本中未检出,在表格中标注“1”代表该基因在对应样本中检出。

而只有在三个技术重复中均被检出的基因,才会将该基因判定为阳性。

各基因检测统计(包括技术重复)
基因定量总表
根据SmartChip Real-Time PCR System和Canco软件给出的各基因在各样本中的Ct值,根据相对定量= 10^(31-Ct)/(10/3)公式,计算得出各基因在各样本中的相对定量信息。

而只有在三个技术重复中均被检出的基因,才会将该基因判定为阳性,并计算其平均值作为该基因在对应样本中相对定量。

其中在表格中标注“0”代表该基因在对应样本中未检出,而表格中的数值代表该基因在对应样本中的定量,数值越大意味着该基因在对应样本中的定量越高。

各基因定量总表(包括技术重复)
基因绝对定量
根据16S rRNA基因的绝对定量换算得到各基因在各样本中的绝对定量信息,公式如下:
16S相对定量/16绝对定量=基因相对定量/基因绝对定量表格中数值代表在对应样本中每微升的基因拷贝数量,而只有在三个技术重复中均被检出的基因,才会将该基因判定为阳性,并计算其平均值作为该基因在对应样本中绝对定量。

其中在表格中标注“0”代表该基因在对应样本中未检出,表格中的数值代表该基因在对应样本中的绝对定量,数值越大意味着该基因在对应样本中的绝对定量越高。

基因绝对定量结果(包括技术重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