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面叶》为例浅析柳琴戏的艺术特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以《喝面叶》为例浅析柳琴戏的艺术

特征

学生姓名:

导师姓名:

院别:

系别:

专业:

年级:

学号:

完成日期年月日

论文题目:以《喝面叶》为例浅析柳琴戏的艺术特征

论文摘要:柳琴戏发源于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交界处,主要反映现实生活,是贴近群众的戏剧艺术。首先,本文通过对柳琴戏的起源、发展

等进行概述,其次,以柳琴戏经典剧目《喝面叶》为例对柳琴戏的艺

术特征、艺术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对柳琴戏今后的传承和保护做了

分析,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保护这一珍贵的艺术。

关键词:柳琴戏喝面叶传承保护

Graduation Thesis for Fulfillment of Bachelor of Arts of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

Topic:An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Liuqin Opera with "He Mian Ye" as an Example

Abstract:Liuqin drama originated in Shandong, Jiangsu, Anhui, Henan at the junction

of the four provinces, mainly to reflect the real life, is close to the masses

theater art. First of all, this article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Liuqin opera.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artistic features

and artistic features of Liuqin opera by taking Liuqin opera's classic

"drink noodles leaves" as an example. Finally, Protection analysis, hoping

to make more people understand and protect this precious art

Key Words:LiuQin Opera HeMianYe Inherited Protection

目录

一、柳琴戏的概述 (1)

(一)柳琴戏的起源 (1)

(二)柳琴戏的发展 (1)

二、浅析柳琴戏的艺术特征——以《喝面叶》为例 (2)

(一)柳琴戏的唱腔 (2)

(二)柳琴戏的语言及唱词 (5)

(三)柳琴戏的伴奏 (6)

(四)柳琴戏的表演 (6)

三、柳琴戏的传承保护 (7)

(一)资金短缺,设备老化。寻求政府保护,走向转型之路 (7)

(二)人才断层,后继无人。培育戏曲人才,传承柳琴戏文化 (8)

(三)缺少创新,与时代脱节。与时俱进,贴合大众审美 (8)

参考文献 (9)

以《喝面叶》为例浅析柳琴戏的艺术特征

一、柳琴戏的概述

(一)柳琴戏的起源

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柳琴戏,源自民间,经历百余年的发展流传,最终演变为如今生动活泼、别具特色的戏剧形式。而柳琴戏究竟起源于何时,无确凿的文字资料可考。根据民间艺人们的说法,大致可以推断出柳琴戏发源于清乾隆年间山东地区,逐渐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广为传唱。根据笔者的走访,了解到关于柳琴戏的起源地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说认为柳琴戏起源于山东地区。据资料记载,乾隆年间,山东临沂、枣庄地区旱涝不断,“邑本水乡,村外之田辄目曰湖,十岁九灾,所由来也。而游食四方,浸以成俗。”迫于贫寒,乡民们只能背井离乡,上门乞讨。为了能够得人欢心,他们吸取当地的“花鼓调”“姑娘腔”等音乐,编成小调,由单人或双人结伴,腰背花鼓,手持竹板或梆子,自打节拍,走街串巷,上门表演,来讨一口饭吃。因此柳琴戏最早被称为“小戏”,演唱艺人被称作“唱门子”,他们多为因遭受水灾而逃荒的贫苦农民,说唱内容也多取材于民间,是当时农民迫于贫寒外出以唱戏谋生的真实生活写照。之后,这种音乐形式由山东临沂地区向南迁徙传播,“唱门子”也在吸收各地方言中的音乐元素的过程中逐渐成熟完善起来演变为如今的柳琴戏。

另一说则认为柳琴戏起源于苏北地区。据记载,明末清初之时,在江苏海州一带,有张、邱、葛姓三位民间音乐爱好者,通过搜集农民在丰收后所吟唱的“太平歌”,和猎户们狩猎时所创造的“猎虎腔”,加以农民中所流传的民间故事、秧歌号子、民间小调,甚至妇女的哭腔,润色整理,进行演唱,创作出了最原始的拉魂腔,当地群众极其喜爱。后来三位音乐爱好者流动到了不同地区,拉魂腔也不断传播完善,最终发展成为了较为成熟的戏曲形式。(二)柳琴戏的发展

柳琴戏源自民间,经历百余年的发展流传,最终演变为如今生动活泼、别具特色的戏剧形式,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时期:

1、说唱时期

柳琴戏艺人早期被称为“唱门子”,就是指柳琴戏是由上门乞讨的人所演唱的音乐形式。这是柳琴戏最早的音乐形式,受到水灾而外出逃荒乞讨的乡民,在吸收了当地音乐元素后,编成小调上门表演,用说唱代替上门乞讨,以求换一口饭吃。演唱者一般为一人或两人结伴或是一家人,演唱内容大多取材于民间故事或民谣,被称为“篇子”,伴奏是演唱者自带的梆

子,形式简单,仅上下两句乐句。

2、对子戏时期

对子戏时期,是由出演小生、小旦的“二小戏”或外加小丑的“三小戏”组成的。小生、小旦对唱,加以简单的故事情节,有了戏曲的雏形。而在对子戏鼎盛时期,这种简单的演出形式逐渐不再能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于是出现了三个“小戏”同台演出,角色也都有了简单的化妆,服装道具也开始多变。这段时间是柳琴戏雏形---拉魂腔的形成初期。根据记载,清咸丰年间,滕县苏楼艺人王清仿照琵琶制作出了第一把柳叶琴,并把它用在演出当中。第一把柳叶琴的制作和运用,意味着柳琴戏雏形---拉魂腔出现了。之后,拉魂腔自山东逐步向南扩展传唱,柳叶琴的运用使得拉魂腔有了弦乐伴奏,演出形式不断得到完善。随着不断传播和发展,吸收和学习各地音乐、民歌的特色后,拉魂腔的受众越来越多。

3、抹帽子戏时期

对子戏不断受到群众的追捧,却也暴露了故事情节薄弱、演出人员有限等弱点。于是抹帽子戏应运而生。因为演出人员有限,演出过程中为了达到不同人物的表演效果,艺人一人分饰几角,在演唱过程中通过随时更换髯口等行头的“当场变”来表示人物的变换;又因为艺人唱一段后要停戏向观众敛钱,敛钱时艺人会摘下帽子向观众道谢,所以这段时期的戏曲形式称之为“抹帽子戏”。

4、班社形成时期

抹帽子戏时期后,在不断吸收学习各地音乐、民歌、小调后,拉魂腔日渐成熟,终于有了专业的艺人和班社形成。七八个人的班社规模较小,十个人的班社可称为大班社。班社的出现意味着拉魂腔开始向戏曲靠拢,一些大型固定剧目出现,角色也逐渐完善,不但演文戏,也演武戏,发展较好的一些戏班开始走出农村进城演出,拉魂腔快速发展,为更多人所熟知喜爱。之后,由于各地小调、方言、戏曲文化等差异,拉魂腔逐渐分化为三大不同唱腔流派,枣庄、临沂、徐州一带属北路,20世纪50年代被正式命名为柳琴戏。

二、浅析柳琴戏的艺术特征——以《喝面叶》为例

(一)柳琴戏的唱腔

对戏曲音乐的研究,通常是通过对戏曲的声乐唱腔研究展开的。戏曲唱腔是戏曲的灵魂部分,是戏曲的基础研究部分。发源于民间的柳琴戏,在长期的传承中,将各地区戏曲、民歌、民乐相融合,最终形成了唱腔别具一格、表现形式生动丰富、贴近民众生活、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的独特戏种。有别于已经形成固定腔体的剧种,柳琴戏发源于民间说唱音乐,说唱风格较为浓重,没有固定的唱腔模式,虽有上下句基本腔,但其中韵味需要演唱者自行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