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面叶》为例浅析柳琴戏的艺术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以《喝面叶》为例浅析柳琴戏的艺术
特征
学生姓名:
导师姓名:
院别:
系别:
专业:
年级:
学号:
完成日期年月日
论文题目:以《喝面叶》为例浅析柳琴戏的艺术特征
论文摘要:柳琴戏发源于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交界处,主要反映现实生活,是贴近群众的戏剧艺术。
首先,本文通过对柳琴戏的起源、发展
等进行概述,其次,以柳琴戏经典剧目《喝面叶》为例对柳琴戏的艺
术特征、艺术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对柳琴戏今后的传承和保护做了
分析,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保护这一珍贵的艺术。
关键词:柳琴戏喝面叶传承保护
Graduation Thesis for Fulfillment of Bachelor of Arts of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
Topic:An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Liuqin Opera with "He Mian Ye" as an Example
Abstract:Liuqin drama originated in Shandong, Jiangsu, Anhui, Henan at the junction
of the four provinces, mainly to reflect the real life, is close to the masses
theater art. First of all, this article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Liuqin opera.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artistic features
and artistic features of Liuqin opera by taking Liuqin opera's classic
"drink noodles leaves" as an example. Finally, Protection analysis, hoping
to make more people understand and protect this precious art
Key Words:LiuQin Opera HeMianYe Inherited Protection
目录
一、柳琴戏的概述 (1)
(一)柳琴戏的起源 (1)
(二)柳琴戏的发展 (1)
二、浅析柳琴戏的艺术特征——以《喝面叶》为例 (2)
(一)柳琴戏的唱腔 (2)
(二)柳琴戏的语言及唱词 (5)
(三)柳琴戏的伴奏 (6)
(四)柳琴戏的表演 (6)
三、柳琴戏的传承保护 (7)
(一)资金短缺,设备老化。
寻求政府保护,走向转型之路 (7)
(二)人才断层,后继无人。
培育戏曲人才,传承柳琴戏文化 (8)
(三)缺少创新,与时代脱节。
与时俱进,贴合大众审美 (8)
参考文献 (9)
以《喝面叶》为例浅析柳琴戏的艺术特征
一、柳琴戏的概述
(一)柳琴戏的起源
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柳琴戏,源自民间,经历百余年的发展流传,最终演变为如今生动活泼、别具特色的戏剧形式。
而柳琴戏究竟起源于何时,无确凿的文字资料可考。
根据民间艺人们的说法,大致可以推断出柳琴戏发源于清乾隆年间山东地区,逐渐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广为传唱。
根据笔者的走访,了解到关于柳琴戏的起源地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说认为柳琴戏起源于山东地区。
据资料记载,乾隆年间,山东临沂、枣庄地区旱涝不断,“邑本水乡,村外之田辄目曰湖,十岁九灾,所由来也。
而游食四方,浸以成俗。
”迫于贫寒,乡民们只能背井离乡,上门乞讨。
为了能够得人欢心,他们吸取当地的“花鼓调”“姑娘腔”等音乐,编成小调,由单人或双人结伴,腰背花鼓,手持竹板或梆子,自打节拍,走街串巷,上门表演,来讨一口饭吃。
因此柳琴戏最早被称为“小戏”,演唱艺人被称作“唱门子”,他们多为因遭受水灾而逃荒的贫苦农民,说唱内容也多取材于民间,是当时农民迫于贫寒外出以唱戏谋生的真实生活写照。
之后,这种音乐形式由山东临沂地区向南迁徙传播,“唱门子”也在吸收各地方言中的音乐元素的过程中逐渐成熟完善起来演变为如今的柳琴戏。
另一说则认为柳琴戏起源于苏北地区。
据记载,明末清初之时,在江苏海州一带,有张、邱、葛姓三位民间音乐爱好者,通过搜集农民在丰收后所吟唱的“太平歌”,和猎户们狩猎时所创造的“猎虎腔”,加以农民中所流传的民间故事、秧歌号子、民间小调,甚至妇女的哭腔,润色整理,进行演唱,创作出了最原始的拉魂腔,当地群众极其喜爱。
后来三位音乐爱好者流动到了不同地区,拉魂腔也不断传播完善,最终发展成为了较为成熟的戏曲形式。
(二)柳琴戏的发展
柳琴戏源自民间,经历百余年的发展流传,最终演变为如今生动活泼、别具特色的戏剧形式,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时期:
1、说唱时期
柳琴戏艺人早期被称为“唱门子”,就是指柳琴戏是由上门乞讨的人所演唱的音乐形式。
这是柳琴戏最早的音乐形式,受到水灾而外出逃荒乞讨的乡民,在吸收了当地音乐元素后,编成小调上门表演,用说唱代替上门乞讨,以求换一口饭吃。
演唱者一般为一人或两人结伴或是一家人,演唱内容大多取材于民间故事或民谣,被称为“篇子”,伴奏是演唱者自带的梆
子,形式简单,仅上下两句乐句。
2、对子戏时期
对子戏时期,是由出演小生、小旦的“二小戏”或外加小丑的“三小戏”组成的。
小生、小旦对唱,加以简单的故事情节,有了戏曲的雏形。
而在对子戏鼎盛时期,这种简单的演出形式逐渐不再能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于是出现了三个“小戏”同台演出,角色也都有了简单的化妆,服装道具也开始多变。
这段时间是柳琴戏雏形---拉魂腔的形成初期。
根据记载,清咸丰年间,滕县苏楼艺人王清仿照琵琶制作出了第一把柳叶琴,并把它用在演出当中。
第一把柳叶琴的制作和运用,意味着柳琴戏雏形---拉魂腔出现了。
之后,拉魂腔自山东逐步向南扩展传唱,柳叶琴的运用使得拉魂腔有了弦乐伴奏,演出形式不断得到完善。
随着不断传播和发展,吸收和学习各地音乐、民歌的特色后,拉魂腔的受众越来越多。
3、抹帽子戏时期
对子戏不断受到群众的追捧,却也暴露了故事情节薄弱、演出人员有限等弱点。
于是抹帽子戏应运而生。
因为演出人员有限,演出过程中为了达到不同人物的表演效果,艺人一人分饰几角,在演唱过程中通过随时更换髯口等行头的“当场变”来表示人物的变换;又因为艺人唱一段后要停戏向观众敛钱,敛钱时艺人会摘下帽子向观众道谢,所以这段时期的戏曲形式称之为“抹帽子戏”。
4、班社形成时期
抹帽子戏时期后,在不断吸收学习各地音乐、民歌、小调后,拉魂腔日渐成熟,终于有了专业的艺人和班社形成。
七八个人的班社规模较小,十个人的班社可称为大班社。
班社的出现意味着拉魂腔开始向戏曲靠拢,一些大型固定剧目出现,角色也逐渐完善,不但演文戏,也演武戏,发展较好的一些戏班开始走出农村进城演出,拉魂腔快速发展,为更多人所熟知喜爱。
之后,由于各地小调、方言、戏曲文化等差异,拉魂腔逐渐分化为三大不同唱腔流派,枣庄、临沂、徐州一带属北路,20世纪50年代被正式命名为柳琴戏。
二、浅析柳琴戏的艺术特征——以《喝面叶》为例
(一)柳琴戏的唱腔
对戏曲音乐的研究,通常是通过对戏曲的声乐唱腔研究展开的。
戏曲唱腔是戏曲的灵魂部分,是戏曲的基础研究部分。
发源于民间的柳琴戏,在长期的传承中,将各地区戏曲、民歌、民乐相融合,最终形成了唱腔别具一格、表现形式生动丰富、贴近民众生活、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的独特戏种。
有别于已经形成固定腔体的剧种,柳琴戏发源于民间说唱音乐,说唱风格较为浓重,没有固定的唱腔模式,虽有上下句基本腔,但其中韵味需要演唱者自行把
握。
因为起源于农村,由民歌和乡间小调发展而来,唱腔较为独特,具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感染力极强。
通过对柳琴戏唱腔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掌握柳琴戏的艺术特征,为推动柳琴戏的传承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与其他传统戏曲唱腔相比,柳琴戏唱腔的最主要特点是既有传统“固定性”唱腔形式,也有“自由性”元素随机发挥。
在演唱时,柳琴戏的唱腔往往是不固定的,由于演唱者各有特点,演出也往往是即兴的,因此即便是同一出戏、同一段唱词,唱腔也很难完全相同。
因此,柳琴戏的唱腔具有了很强的自由性,也被称为“怡心调”。
一般而言,柳琴戏的“固定性”元素是指柳琴戏独有的拖腔翻高、交替频繁的离调转调、上下腔;“自由性”特色主要体现在旋律自由润色、乐句组合较为自由,唱词模版的灵活套用、调式的游离性。
1、“固定性”元素
(1)拉腔
拉腔是柳琴戏唱腔旋律最为鲜明的特点。
柳琴戏不仅包括拉后腔,还包括丰富的花腔、控洪腔等。
拉腔多在二、四、六、八句处拉腔,在拉腔过程中,男女演员都用真嗓子进行演唱,拉腔旋律多唱够四拍,女腔翻高八度拉尾音,在唱腔下句的句尾处有一个上行小七度的大跳音程,最后一音落在翻高八度的工音或徵音上,男腔在后三拍加入衬词拖后腔,低五音拉尾音,灵活生动。
女演员的唱腔细腻婉转、悠扬,有余音绕梁之感,男演员唱腔则高亢爽朗、粗犷,都别具韵味。
观看柳琴戏经典剧目《喝面叶》,可以感受到这部剧鲜明的地方特色,不愧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之说。
可以看出,无论男腔女腔,都由四个节拍组成,但女腔的拉腔会在进入最后一个音时加衬字,而男腔的拉腔旋律多由两个小节和唱词最后一个字加上衬词来构成。
(2)唱腔节奏
柳琴戏一般从后半拍起唱,连续使用两个以上的切分音,板上落,整体唱腔节奏呈现由稳定到不稳定、循环往复的规律性特征。
唱腔节奏采用有板无眼的节奏形式,分为慢板、二行板、紧板、散板、清板、吞板、垛板等主要板式,均为四分之一节奏。
慢板有较为固定的腔调,其他板式并无明显区分演员的行腔和起腔都较为自由,伴奏也可随唱腔的变化而变化。
《喝面叶》中,角色的心情不同,唱腔的速度和节奏截然不同,而这些变化并不能记录下来,需要演员娴熟的演唱技巧和对角色情绪的把握,并非一日之功可以练就。
(3)交替频繁的离调和转调
柳琴戏唱腔以G徵调式与D宫调式为主,G徵调式温婉,D宫调式明快,二者频繁交替,带给观众独特的体验。
以《喝面叶》中梅翠娥一段唱词为例:
该部分唱腔便是G宫和D宫的交替调式。
在《喝面叶》中,离调和转调交替进行十分频繁,并且经常会出现上行或下行的大跳音程,使得整出戏听起来新奇多彩、唱腔流畅自然,自然让观众看得入迷,这便是柳琴戏独特的魅力所在。
(4)上下腔
柳琴戏至今仍保留有说唱性质的上下腔,但没有固定的一堆上下句唱腔,所以演员可以在上下腔和音律基础上自由运用花腔等演唱技巧。
以《喝面叶》中唱腔开头的一个上下句为例:
可以看出,上下句中落音一样,从不稳定到稳定,是传统的对偶腔调的对应关系,但在唱腔旋律中又有一些装饰音。
2、“自由性”元素
(1)唱腔和旋律自由润色
柳琴戏源自各地的民歌、小调,因此戏曲形式较为自由,板式无太多固定变化,演员行腔和起腔都较为自由,可以自由润色唱腔和旋律。
此外,柳琴戏的乐句被称为“调子”,相互独立,并没有类似于传统板腔体戏曲的固定上下乐句,乐句的组合乃至伴奏都可以根据腔调的变化而变化,演出时因为演员习惯和演唱方式的不同,都会让乐句不断变化。
切分音使用也十分频繁,从唱腔的开始延续到唱腔的结束,节奏变化感十分强烈,这也是柳琴戏独特的魅力所在。
(2)唱词模版的灵活套用
柳琴戏来自民间,最初发展时规模较小,为了节省时间,节约经历,保证演出能够顺利进行,柳琴戏艺人们创造出了“篇子”这种独特的唱词模版形式。
“篇子”放置于任意一处戏的不同场景中都可套用原文进行演唱,例如梳妆篇子,观花篇子等,适用性强,可表现的场景和情节十分广泛。
在演唱中,演员可以随时根据剧情需要,自由灵活套用唱词模板原文。
(3)调式的游离性
因为柳琴戏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所以柳琴戏演员们往往会根据故事情节和人物情绪变化,在保证整体音律的基础上,加入大量的装饰音,或通过增减腔节的方法对曲调进行润色修饰,自由咏唱。
此外,为了减轻演唱者的负担,并可以把故事情节叙述得更清除,柳琴戏中会用许多念白、对白、对唱的形式来表达人物内心独白和对话。
(二)柳琴戏的语言及唱词
1、语言
柳琴戏的原生腔调是通过吸收鲁豫苏皖四地交界地区方言中的音乐元素演变而来,因此语言通俗、生动形象。
柳琴戏源自农村,因此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演出剧目也多与农村有关,如经典剧目《喝面叶》便是表现农民夫妻生活情趣的小戏,《东回龙》也是对薛平贵的农民家庭生活进行的描述。
由于塑造的多为农民形象,表现农村生活,因此柳琴戏语言也较为直爽豪迈,无论是说还是唱都较为口语化,观众听起来觉得颇为亲切。
柳琴戏语言另一特别之处在于,戏中往往有大段大段的独白,但并不枯燥,因为生动形象,甚至因为套用日常生活中的俚语、谐音、后台人员插话等逗趣的手法,使得整出戏生动活泼,幽默诙谐。
柳琴戏独特而通俗的语言魅力,与整体戏曲风格的通俗相得益彰,是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热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2、唱词
因为柳琴戏发源于农村,所以柳琴戏的语言大多能够反映当时农民生活,并表现农民淳朴善良的个性,柳琴戏的唱词往往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例如《喝面叶》中,梅翠娥出场的唱词中唱道:“家里事情他不管,里里外外全靠我。
清早下湖去锄地,到晌午还得给驴把草割。
又洗衣服又做饭,月亮下面纺棉花。
”女主角淳朴勤劳的形象通过这几句唱词刻画的淋漓尽致。
戏曲唱词因为要配合乐曲演唱,所以需要在节奏、韵脚方面具有一定要求,从而能够取得很好的戏剧效果。
柳琴戏的唱词类似于诗歌,有韵有脚,多用对偶句、押韵等。
七字句唱词多为表达事情,十字句唱词多用于抒情,此外还有一些长短句和一气呵成的长句,多用于表达强烈的感情,突出演出张力。
独特的语言和押韵优美的唱词,给观众带来愉悦的视听体验。
(三)柳琴戏的伴奏
柳琴戏的伴奏乐器主要是柳琴、二胡、梆子等乐器。
因为柳琴戏唱腔变化灵活、唱词具有很大程度的自由度,因此柳琴戏的伴奏需要熟悉演员的唱腔习惯、人物的情绪变化、剧目的情节。
例如《喝面叶》中伴奏遇到演员拖腔,就需要伴奏与演员唱腔同步进行,这对伴奏考验很大:伴奏声音不能超过演员的声音,同时演员得听到伴奏;伴奏要跟着演员的拖腔,但同时也要给演员暗示何时结束拖腔。
这需要演员和伴奏进行商讨和配合,最终达成完美的演出效果。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柳琴戏逐步规范,创作了许多有固定规律的戏,伴奏有了更大的发展。
(四)柳琴戏的表演
柳琴戏发源于农村,在农民传唱中发展壮大,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戏曲。
因此,柳琴戏的剧目往往都是在展现农村生活画卷,动作和语言来源于农村生活,又加上了戏曲中夸张
的表现方式,通过虚实交融,来表现最真实的农村生活,塑造生动活泼的农民形象。
例如在经典剧目《喝面叶》中,陈士夺最先是大步流星出场,活脱脱走成了“剪子股”,滑稽而生动地表现了他饥肠辘辘,想要赶快回家的急切心情;然而随即,他的脚步慢吞吞了起来,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因为赌博身无分文,不知如何面对家中妻子。
脚步的变化,便简洁明了地刻画了人物形象,也为后面陈士夺和妻子梅翠娥的冲突做了铺垫。
陈士夺回家准备让妻子伺候他,不料妻子“病”了,于是从未做过家务的陈士夺只能硬着头皮为妻子做面,这出戏的核心便是陈士铎做面叶。
舞台上几乎没有任何物件,演员通过一系列肢体动作和唱词来展现“和面、擀面、切面”以及“抱柴、点火、吹火”的做面过程,达到“做比成样”的戏剧效果。
陈士夺笨拙的动作,和不停的念白唱词,都充分表现了他平日好吃懒做的性格,充分塑造了一个狼狈、滑稽可笑的丑角形象。
柳琴戏的表演方式贴近农村人物形象,表演细节也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这种表演方式,恰到好处、生动活泼,纯朴幽默、亲切自然,还因其颇具地方特色的语言和咏唱,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值得保护和传承。
三、柳琴戏的传承保护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助力,也是社会政治经济形态一定程度上的反映。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人们娱乐方式的增加、多媒体的普及,人们开始追求更时尚的娱乐形式,戏曲文化逐渐偏离群众的喜好,受到相当大的冲击。
柳琴戏的发展也受到严重制约。
如何将柳琴戏这一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传承和保护下去是需要社会各界思考的问题。
(一)资金短缺,设备老化。
寻求政府保护,走向转型之路
制约各地区柳琴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剧团资金不足。
不少事业单位编制的剧团资金都难以保证,民间柳琴戏的发展就更不容乐观。
没有资金支持,设备落伍甚至与时代脱节,自然难以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演出效果也差强人意。
因为资金短缺,设备老旧,观看演出的人也越来越少,剧团基本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陷入了“多演多赔,少演少赔,不演不赔”的恶性循环,柳琴戏生存危机十分严峻。
面对这种现状,柳琴戏剧团需要寻求政府的保护措施来介入,让政府重视文化传播在政治经济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并尝试进行新的戏曲传播运作模式。
一些地区的剧团已经与政府相合作,积极宣传柳琴戏,下乡演出,取得政府资金购置现今的演出设备,并积极研究戏曲如何贴近现代生活、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审美水平的观众创作剧本,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此外,柳琴戏剧团也要注重转型,积极与政府合作,探索戏曲产业之路,将文化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最终实现持续性发展。
(二)人才断层,后继无人。
培育戏曲人才,传承柳琴戏文化
由于戏曲艺术的不景气,许多柳琴戏人才纷纷转行柳琴戏人才大量流失。
并且由于柳琴戏这类传统戏曲艺术的独特艺术形式和自由的演出发挥,柳琴戏传承十分艰难。
老艺人们纷纷离去或去世,年轻一代则无人可继承,柳琴戏许多精彩的唱腔、唱法濒临失传,这门古老的艺术可以说到了“后继无人”的窘迫之时。
没有人才,保护传承柳琴戏就是空谈。
戏团可以与政府合作,大力宣传柳琴戏文化,吸引年轻人来学习柳琴戏。
设立培训班招收培训柳琴戏学习人才,并在大学内设立柳琴戏专业,确保人才的未来发展。
此外,改善柳琴戏艺人们的生活条件,保护老艺人,积极培养接班人才,加大投入力度,重视人才待遇,避免人才流失。
(三)缺少创新,与时代脱节。
与时俱进,贴合大众审美
导致柳琴戏与时代脱节的原因,一方面是改革开放后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导致文化需求方向的转变,另一方面则是柳琴戏自身缺少创新,依旧停留在过去的传统曲艺形式中,制约其发展。
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艺术形式纷纷走上了改革之路,若想继续将柳琴戏这门艺术传承下去,就需要在保留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
柳琴戏起源于民间,故事也取材于民间,当代柳琴戏故事也可取材于民间,贴合大众审美,创作人民所喜爱的剧本。
只有不脱离群众,柳琴戏才会继续生存下去,吸引更多的观众。
在文化保护迫在眉睫的今天,柳琴戏需要与时俱进,积极谋求发展。
处理好各种关系,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保护这一古老而独特的戏曲文化。
参考文献
[1] 程志. 柳琴戏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山东柳琴戏调查研究小组. 山东柳琴戏[M]. 临沂地区行署文化局,1981.
[2] 孙佳俭. 中国枣庄柳琴戏高层论坛文集[M]. 齐鲁电子音像出版社,2008.
[4]郝艺. 柳琴情韵[M]. 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
[5]孙守刚. 柳琴戏[M]. 山东友谊出版社,2012.
[6]薛雷. 梨园拉魂腔——拉魂腔区域文化特质考察与研究[D]. 南京艺术学院,2008.
[7]徐文卿. 枣庄市柳琴戏的音乐研究[D]. 河北大学,2013.
[8]袁晓蕾. 论枣庄柳琴戏的唱腔与念白[D]. 中央民族大学,2006.
[9] 宋词. 喝面叶[M].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55.
[10] 孔培培. 消失的"自由调"——拉魂腔自由性艺术特征及其在柳琴戏中的固定化转型[J]. 中国音乐学, 2008(1):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