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各种试验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鉴别诊断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鉴别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鉴别诊断在下肢深静血栓形成的急性期和慢性期分别应和下列疾病相鉴别:(一)急性动脉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也常表现为单侧下肢的突发疼痛,与下肢静脉血栓有相似之处,但急性动脉栓塞时肢体无肿胀,主要表现为足及小腿皮温厥冷、剧痛、麻木、自主运动及皮肤感觉丧失,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有时股腘动脉搏动也消失,根据以上特点,鉴别较易。
(二)急性下肢弥散性淋巴管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也较快,肢体肿胀,常伴有寒战、高热,皮肤发红,皮温升高,浅静脉不曲张,根据以上特点,可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相鉴别。
(三)淋巴水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下肢深静脉血栓慢性期有相似之处。
(四)其他疾病凡因术后、产后、严重创伤或全身性疾病卧床病人,突然觉小腿深部疼痛,有压痛,Homans征阳性,首先应考虑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
但需与下列疾病作鉴别:急性小腿肌炎,急性小腿纤维组织炎,小腿肌劳损,小腿深静脉破裂出血及跟腱断裂。
后者均有外伤史,起病急骤,局部疼痛剧烈,伴小腿尤其踝部皮肤瘀血斑,可资鉴别。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概述】返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病。
此病可后遗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郁滞性溃疡等,严重损害劳动人民健康。
美国每年约有50万人患本病,我国尚无统计数字,但并不少见。
上海中山医院自1957~1977年期间共收治深静脉血栓病人49例,其中下肢深静脉30例,上腔静脉10例,下腔静脉7例,上肢静脉仅2例。
该院血管外科自1978~1988年收治深静脉血栓病人124例,其中下肢深静脉106例,上腔静脉1例,下腔静脉7例,上肢静脉10例,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以下肢髂股静脉段最多见。
【诊断】返回1.多见于产后、盆腔术后、外伤、晚期癌肿、昏迷或长期卧床的患者。
2.起病较急,患肢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常伴有发热、脉快。
3.血栓部位压痛,沿血管可扪及索状物,血栓远侧肢体或全肢体肿胀,皮肤呈青紫色,皮温降低,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或出现静脉性坏疽。
下肢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病理及治疗方法一、什么是静脉曲张?中医学将下肢静脉曲张称为筋瘤,形成小腿溃疡称为臁疮。
历代医家对其认识有以下几种:《灵枢~刺节真邪》;“有所结,中于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瘤”《外科正宗~瘿瘤论》对筋瘤的描述:“筋瘤者、坚而面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
”西医学则认为,血柱的重力以及任何增加重力作用的后天性因素,如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慢性咳嗽等都可以使瓣膜承受过度的压力逐渐松弛,使瓣膜正常关闭功能受到破坏,而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
西医上认为:静脉曲张俗称“炸筋腿”是静脉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较薄弱或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血液蓄积下肢,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是血管突出皮肤表面的症状。
静脉曲张多发生在下肢,其它阴囊精索,腹腔静脉,胃部食道静脉等也会发生静脉曲张。
(可以简单的记:血管瓣膜受损,血液回流受阻,血液蓄积下肢,造成曲张现象出现)。
二、静脉曲张的发病原因寒邪治病为主因《黄帝内经》认为,寒主收引,寒性凝滞。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凝滞;湿为重浊之邪,其性粘滞。
是故寒湿侵袭,易致气血凝滞,脉络痹阻不通,阳气不能通达于四末,肢体失其濡养而发生静脉曲张。
湿性趋于下故下肢、精索部位更明显,更容易受邪。
因此寒湿的因素是发生静脉曲张的重要因素。
什么叫寒,打个比方中焦脾胃的血脉,因为受寒过后,立即收缩,气血郁滞不通,局部马上作痛。
那种感觉像刀绞一样,有人会说揪着疼,如果你没得过再比如冬天寒冷,冻得打哆嗦,浑身蜷缩在一起,这就是寒邪的收引。
中医里有一种方法叫取类比象,再看看静脉曲张,腿部的弯弯曲曲收缩成团像什么,此为寒主收引的具体表现。
精索静脉曲张呢,一个道理,阴囊居下焦之极,厥阴之地,阴寒易袭之,气血为之凝塞,故基本病机为寒邪侵袭、凝滞于肝经。
具体表现以肝经循行部位冷痛为主证。
肝经的循经绕阴器抵少腹,寒邪凝滞肝经,气血运行不畅,故少腹及睾丸阴囊冷痛、畏寒喜暖、痛连少腹、坠胀,并互相影响牵引股侧。
容量负荷试验与被动抬腿实验
如果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 呼吸困难等症状,说明心功能不全或 液体潴留,需要进一步治疗。
02
被动抬腿实验
定义与目的
定义
被动抬腿实验是一种用于评估患者容量负荷状态的实验,通过观察患者下肢静 脉压的变化来评估患者的容量状态。
目的
被动抬腿实验主要用于评估患者容量负荷状态,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指 导治疗和护理。
结果解读
01
02
03
结果一
若患者在抬高下肢后出现 胸闷、气短、心慌等症状, 且下肢静脉压升高,提示 患者容量负荷过重。
结果二
若患者在抬高下肢后出现 头晕、心慌等症状,且下 肢静脉压降低,提示患者 容量不足。
结果三
若患者在抬高下肢后无明 显不适,且下肢静脉压无 明显变化,提示患者容量 状态良好。
03
实验步骤
01
02
03
04
步骤一
患者平卧,下肢伸直并拢,放 松腹部和下肢肌肉。
步骤二
检查者将患者的下肢抬高约 60°,保持1分钟,观察患者下
肢静脉压的变化。
步骤三
在抬高下肢的过程中,注意观 察患者是否出现胸闷、气短、
心慌等症状,并记录。
步骤四
实验结束后,将患者下肢平放 回原位,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 晕、心慌等症状,并记录。
选择与应用
选择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如果需要 评估心功能和循环血量,容量负荷试验可能更合适;如果需 要评估血管功能和体位性低血压,被动抬腿实验可能更合适 。
应用
容量负荷试验和被动抬腿实验在临床实践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医生可以通过这两种实验方法来了解患者的循环血量和心 肺功能,从而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
最新《SVSAVFAVLS下肢静脉曲张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23年版》更新要点解读
最新≪SVS∕AVF∕AVLS下肢静脉曲张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23年版》更新要点解读下肢静脉曲张是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慢性静脉疾病(COS~C6类)的总体负担估计范围为45.6%~83.6% ,各个临床分类的总体汇总患病率分别为:C0s类9%s C1类26%s C2类19%s C3类8%s C4 类5%s C5 类1 %、C6 类0.42% £2 类的年发病率为0.22%~2.3%[1 其所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和职业功能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 , SVS )、美国静脉论坛(American Venous Forum , AVF )和美国静脉与淋巴学会(American Vein and Lymphatic Society , AVLS )最近发布2023年下肢静脉曲张管理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2023版指南"),是关于下肢静脉曲张即C2类疾病的临床实践指南,对静脉曲张患者行双功超声扫描(doppler ultrasound scanning , DUS \加压治疗的管理、药物和营养补充剂治疗、浅静脉主干反流的评价和治疗、属支静脉曲张的评价和治疗、浅静脉瘤、静脉曲张并发症的管理及其治疗等提供证据,以帮助医师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适当的、新的管理[2-3]。
本文总结2023版指南更新要点,并结合新循证医学进展进行解读,旨在为国内同行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静脉曲张患者的评估慢性静脉疾病临床严重程度的分类和分级2023版指南建议使用下肢慢性静脉疾病临床-病因-解剖-病理生理学(clinical-etiology-anatomy-pathophysiology ,CEAP 汾类系统2020 年升级版进行下肢静脉曲张的分类,使用改良版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revised 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 , rVCSS )进行临床严重程度分级和治疗后结局评估。
下肢静脉的超声检查演示教学
四.静脉的管径
正常情况下,下肢主要静脉的内径稍宽于相邻 的动脉,如果其内径明显宽于伴行的动脉(大 于二倍)而且不随呼吸而变化,就要考虑血栓 的可能
血栓本身可以将血管撑开,而导致血栓 形成的一些因素(如心衰、静脉瓣反流 等)也可以引起静脉内径的增宽。压闭 试验可以对此进行鉴别。
如果隐股静脉瓣完整,则不必在此水平游离大隐静脉。
超声检查能够轻易地评价静脉瓣功能。
三.静脉曲张的复发
1.首次治疗不当,多数为隐股静脉瓣 功能不全时,在不够高的位置结扎了 大隐静脉。
2.深静脉系统功能不全引起继发性静 脉曲张。
四. 浅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性: 是合并深静脉血栓和高凝状态的标志 10%的浅静脉血栓病人不治疗会发展成为深
静脉瓣的功能检查不依赖二维图像的显示,而是依 靠彩色血流图像特别是依靠多普勒频谱图的评价
三.压迫(闭)实验
与动脉不同,静脉管壁很薄,内部的血流对管壁形 成的压力较小,在少许外力作用下静脉管腔就要意 义:如管腔内有血栓存在,静脉管腔的可 压缩(闭)性就会消失
小隐静脉――沿小腿后面上行, 经腓肠肌两头之间在腘窝汇入腘静脉
下肢深静脉:
下腔静脉和髂静脉 ――髂外静脉引流下肢静脉
―― ――
股 静 脉 股股 浅深 静静 脉脉
股浅静脉-腘静脉-胫前静脉(成对)
-胫后静脉(成对) -腓静脉 (成对)
股浅静脉是下肢深静脉系统的一部分
下肢静脉的声像图特征
四.血流增强
人工压迫探头探测处远段的肢体可以使检 查部位的血流量增大、血流流速加快 在多 普勒频谱上表现为突然增大的频移
存在血流增强现象,可以确认检查部位与 受压部位间静脉是通畅的
下肢静脉曲张术前检查方法
下肢静脉曲张术前检查方法
一、浅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让病人仰卧,抬高患肢,使浅静脉血液回流排空。
在腹股沟下方或腘窝处缠缚一条橡皮带,借以阻断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回流,但不宜过紧,以免压迫深静脉,然后让病人起立,放开橡皮带,若血流迅速自上而下倒流,浅静脉立即充盈,表示大隐静脉进入股静脉或小隐静脉进入腘静脉处,瓣膜闭锁不全。
(高位结扎)
二、交通支瓣膜功能试验:
缠缚橡皮带后,嘱病人站立,但不放开橡皮带:若在30”内浅静脉充盈(明显充盈),说明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反之,若浅静脉缓慢充盈、时间>30”说明充盈的血液来自毛细血管,而交通支瓣膜功能正常。
(瓣膜功能正常者适合手术)
三、深静脉功能试验:
病人站立,患肢浅静脉明显曲张时,在腹股沟下方缠缚一橡皮带,然后嘱病人快速用力屈伸膝关节20次:若浅静脉充盈消失或减轻,则表示深静脉通畅;若充盈未见减轻或反而加重,甚至病人诉说小腿胀痛,则说明深静脉有阻塞。
有深静脉阻塞者,曲张的浅静脉是重要的侧支循环途径,不可轻易结扎或切除。
(深静脉若不通畅不适合手术)
===============================================================。
trendelenburg试验名词解释
trendelenburg试验名词解释
Trendelenburg试验是一种医学常用的体位试验,用于评估患者的下肢静脉功能和血液回流情况。
这一试验是由德国外科医生Friedrich Trendelenburg
于1891年首次描述并命名的。
在Trendelenburg试验中,患者被要求平躺在检查床上,并将下肢抬高至45度的角度。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腿部,特别是脚和脚踝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当患者的下肢被抬高时,静脉血液应该顺利回流,脚和脚踝的肿胀程度应该减轻或消失。
然而,如果患者存在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障碍,脚和脚踝的肿胀可能会加重或持续存在。
Trendelenburg试验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用于初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问题。
它对于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瓣膜功能异常、慢性静脉血栓性疾病等疾病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此外,Trendelenburg试验还有一个衍生的形式,称为反Trendelenburg试验。
在反Trendelenburg试验中,患者被要求将上半身抬高至45度的角度,以评估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情况。
这种试验通常用于评估下肢静脉瓣膜功能。
总之,Trendelenburg试验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体位试验,用于评估患者的下肢静脉功能和血液回流情况。
它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并具有辅助诊断某些下肢静脉疾病的价值。
下肢静脉造影(借鉴材料)
下肢静脉造影造影剂的选择一般选用国产泛影葡胺60%或76%两种,并用生理盐水稀释为48%左右,造影前常规做碘过敏试验,以静脉推注30%泛影葡胺1ml。
本组134人次静脉试验均为阴性,造影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仅2例造影后24h出现轻度心慌、皮肤瘙痒潮红,经对症处理后很快恢复正常。
为安全起见,碘过敏试验阴性者术前20min常规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mg。
造影方法先训练病人做valsalva试验。
使其平卧于检查床上,足踝部扎一止血带,未检查侧下肢站在20cm高的木凳上,检查侧下肢松弛,向足背静脉远侧方向穿刺,调整检查床使病人呈30°头高足低位,在数分钟内手推48%泛影葡胺50ml后,再缓慢推注50ml同浓度造影剂。
在电视监视下分别摄下肢膝关节正侧位,大腿、骨盆正位片。
在此过程中,可根据静脉显影情况,利用病人体位,使造影剂浓聚,以达到提高造影效果,具体方法为:将病人呈30°头高足低位,使造影剂形成浓聚,再快速将病人平放,摄取所需部位的图片,我们发现,这样所摄取的图片造影剂浓度较高,影像也较为清晰,特别是摄取骨盆正位片,对髂总静脉及髂外静脉的显示。
下肢静脉造影的x线表现正常下肢静脉表现为深静脉全程显影、通畅。
静脉瓣膜影清晰,瓣窦对称突出呈竹节状。
valsalva试验显示股静脉瓣膜关闭,瓣膜下透亮,无造影剂逆流,无交通静脉逆流及其引起的浅静脉显影。
临床静脉逆流性疾病约占患者总数60%~70%[1]。
(1)单纯性下肢浅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为股部近端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其静脉造影往往表现为大隐静脉近端常呈囊状扩张,小腿内侧浅静脉增粗、屈曲,呈蚯蚓状改变[2]。
取斜卧位,valsalva试验可见造影剂自股总静脉近端向大隐静脉逆流。
下肢深静脉和交通静脉瓣膜影清晰,无逆流征象。
(2)当交通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时,其顺行静脉造影可见:显影的静脉血流通过小腿交通静脉向浅静脉逆流,胫前、胫后及腓静脉充盈,交通静脉明显扩张、迂曲、瓣膜影消失与浅静脉相通[2];以小腿内侧中下段多见,且多与曲张的大隐静脉相连而深静脉瓣膜功能正常。
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的护理查房
毛细血管周围,形成阻碍皮肤和皮下组织细胞摄
氧和营养物质的屏障,致皮肤和皮下组织水肿、
纤维化、色素沉着、皮下脂肪坏死、皮肤萎缩,
最后因表皮细胞坏死形成溃疡。
临床表现
主要为下肢浅静脉曲张、蜿蜓扩张迂曲 早期:久站后感下肢沉重、肿胀不适 后期:踝部轻度肿胀、足靴区皮肤营养
不良性变化(皮肤萎缩、脱屑、瘙痒、 色素沉着、皮下硬结、湿疹、溃疡)
体检 患者右侧下肢静脉曲张,站立时下肢浅静脉明显 扩张、迂曲,小腿下段及踝部皮肤萎缩,变薄,光亮,汗 毛稀疏,右侧踝关节周围有色素沉着。大隐静脉瓣膜功能 试验(-),深静脉通畅试验(-),交通静脉瓣膜功能 试验(-)。
辅诊 右下肢深静脉彩超:右下肢深静脉通畅。
治疗经过
诊断 右侧下肢静脉曲张
穿袜压迫疗法
适应症: ①病变局限,症状较轻 ②妊娠期间发病 ③症状明显,但不能耐受手术者
处理原则
2.硬化疗法:曲张静脉内硬化剂注射
(适应证:静脉曲张轻而局限,深浅静脉瓣膜功能良好者)。
3.处理并发症:
(1)血栓性浅静脉炎: 热敷等。症状消退后手术治疗。 (2)湿疹和溃疡: 控制感染、湿敷创面、抬高患肢、局部换药。 (3)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抬高患肢、加压包扎、必要时缝扎止血。
Trendelenburg试验
Perthes 试验
辅助检查
(二)影像学检查
血管超声检查:超声 多普勒血流仪、超声 多普勒显像仪
下肢静脉造影术:
确诊下肢静脉疾病最可靠的方法
静脉曲张
处理原则
非手术治疗
1.支持疗法: 避免久站久坐、间歇性抬高患肢、穿 弹力袜(compression stocking)
胫前静脉 胫后静脉 腘静脉 腓静脉
下肢静脉曲张诊疗常规
下肢静脉曲张【概述】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为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所引起,亦称为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继发性类型则是深静脉病变导致深静脉压增高,破坏隐没静脉和交通支静脉瓣膜,而引起浅静脉曲张,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多见于大隐静脉,也有大、小隐静脉同时发病,单纯小隐静脉曲张较少见,下肢浅静脉曲张发病率有显著的地区差异,在工业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国外统计女性病人多于男性,南在我国男性发病率高.【临床路径】1.病人久立,坐位或行走后患肢沉重,酸胀或胀痛,易疲劳,平卧休息或抬高患肢后症状可减轻,有晨轻尊重的特点,病情轻者可无明显不适。
2.好发因素(1)长时间站立或坐位。
(2)体型高大和肥胖(3)妊娠和腹压增高(4)遗传和习惯性便秘可能与下肢浅静脉曲张有关.。
3.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甚至迂曲成团,站立时明显,平卧时消失,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患肢轻度肿胀,但多局限于踝部和足背部,病情长者足靴区可出现皮肤营养障碍性改变,如皮肤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湿:疹甚至经久不愈的溃疡。
4.曲张静脉容易并发浅静脉炎,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可扪及红肿的索条,有压痛。
【诊断要点】1.患肢沉重、酸胀,且晨轻暮重,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
2.踝都和足背部肿胀,病情严重者足靴区可出现皮肤营养障碍性改变。
试验可发现有无大隐静脉和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erthes试验阴性,证明深静脉通畅,对怀疑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应做血管彩色超声及血管Doppler检查或静脉造影。
4.血管彩色超声及血管Doppler检查见深静脉通畅及浅静脉和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瓣膜功能良好,可以作为手术的依据;5.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可鉴别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和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导致的浅静脉曲张,无创检查能够确诊的病例不必常规行静脉造影。
【治疗方案及原则】1.保守治疗适用于病变轻、妊娠期妇女或者不愿手术和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保守治疗只能够减轻症状,而不能治愈本病。
深静脉通畅试验操作方法
深静脉通畅试验操作方法
深静脉通畅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性操作,可以评估下肢深静脉通畅情况。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让患者取仰卧位,并将患肢抬高约30度,以增加静脉充盈。
2. 使用消毒剂消毒试验部位的皮肤,通常是腘窝或腹股沟位置。
3. 使用一根适量长度的注射针或细针,插入皮肤到达所选择的静脉。
4. 一旦针头进入静脉,应有暗红色血液回输入针管,表示进入了深静脉。
5. 如果没有血液回输,说明可能未进入深静脉,可以轻轻移动针头,直到成功进入深静脉。
6. 插入针头后,如果需要,可以通过注射器进行抽吸或喷射某种特殊的试验液体,以评估深静脉的通畅情况。
7. 操作完成后,应拔除注射针,用消毒药物清洁皮肤,贴上敷料。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深静脉通畅试验时,应该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注意消毒与无菌操作,以确保安全与有效性。
如果对操作不熟悉或没有相关医学知识,请
确保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仰卧位Valsalva试验和直立位袖带加压法诱导下肢静脉反流的超声对比研究
仰卧位Valsalva试验和直立位袖带加压法诱导下肢静脉反流的超声对比研究王硕;张天杰;陈苏宁【摘要】目的研究仰卧位Valsalva试验和直立位袖带加压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下肢静脉反流的差异.方法选择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60例(共69侧患肢),选取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大隐静脉瓣膜和腘静脉瓣膜,分别在仰卧位Valsalva 试验和直立位袖带加压法诱导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和比较静脉瓣膜的反流情况.结果直立位袖带加压法的反流时间比仰卧位Valsalva试验的反流时间平均少0.3 ~5.69 s.仰卧位Valsalva试验和直立位袖带加压法都能够诱导下肢静脉瓣膜反流,但后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前者增高.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下肢静脉瓣膜反流时,直立位袖带加压法诱导反流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优于仰卧位Valsalva试验.【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6(037)002【总页数】4页(P78-81)【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静脉功能不全;反流;诱导方法【作者】王硕;张天杰;陈苏宁【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超声诊断科,上海200065;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超声诊断科,上海200065;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超声诊断科,上海20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CVI)是我国血管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查下肢静脉瓣膜功能的主要方法和必要手段[1],但不同诱导方式下静脉瓣膜的反流时间有明显差异。
本研究探讨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大隐静脉瓣膜和腘静脉瓣膜的反流情况时,仰卧位Valsalva试验和直立位袖带加压法两种诱导方式的差异。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至2014年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60例(共69侧患肢),其中静脉曲张69侧,伴静脉性水肿5侧,伴色素沉着或(和)静脉炎湿疹37侧,伴静脉性溃疡11侧。
静脉充血试验诱发儿童下肢生长痛
静脉充血试验诱发儿童下肢生长痛
张发智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
【年(卷),期】2008(3)5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充血对生长痛的影响.方法利用止血带加压法阻断下肢静脉回流,使下肢静脉充血,观察发病组与对照组下肢疼痛的出现情况.结果发病组阳性率为81.58%,对照组阳性率仅为1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55,P<0.01).结论静脉充血可以诱发生长痛.
【总页数】2页(P13-14)
【作者】张发智
【作者单位】810007,西宁,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小儿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
【相关文献】
1.儿童下肢生长痛的分析与探讨 [J], 郭志斌;赵永敏
2.子宫内膜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诱发因素及对策 [J], 许文君;霍明明;张敏
3.急性酒精中毒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并原因分析 [J], 刘帅;文芳;司少奎;冯林;赵闯;安盼盼
4.农村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应对溃疡诱发症状内心体验的质性研究 [J], 崔飞飞;王荣婷;吴海英
5.高原儿童下肢生长痛的初步调查 [J], 张发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用来测定深 静脉回流情况,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深静 脉往往是通畅的。方法是在大腿用一止血 带阻断大隐静脉干,嘱病人连续用力踢腿 或下蹲,由于下肢运动,肌肉收缩,浅静 脉血液经深静脉回流而使曲张静脉萎陷空 虚。如深静脉不通或有倒流使静脉压力增 高则曲张静脉压力不减轻,甚至反而曲张 更显著。
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 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Pratt试验):病人平 卧,抬高患肢,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带,先 从足趾向上至胭窝缚缠第一根弹力绷带, 再自止血带处向下,扎上第二根弹力绷带, 一边向下解开第一根弹力绷带,一边向下 继续缚缠第二根弹力绷带,如果在两根弹 力绷带之间的间隙内出现曲张静脉,即意 味着该处有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 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试验):用来 测定大隐静脉瓣膜的功能,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患 者的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丧失。方法是患者平卧位, 下肢抬高,排空浅静脉内的血液,用止血带绑在大 腿根部’卵圆窝下方处。随后让病人站立,10s内解 开止血带,大隐静脉血柱由上向下立即充盈,则提 示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病变部位极可能位于卵 圆窝水平,深静脉血通过隐股静脉连接点泄人浅静 脉系统。浅静脉如缓慢地(超过30s)而逐渐充盈,属 于正常情况,是血液由毛细血管回流入静脉内的缘 故。如果病人站立后,止血带未解开而止血带下方 的浅静脉迅速充盈,说明返流人该静脉的血液来自 小隐静脉或某些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