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课件2:5.4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关西机场
购物中心、高尔夫球场、卡拉OK歌厅、餐馆和一 家11层的豪华饭店等。被誉为“轰动世界的壮举”。
海洋空间资源 ——海上机场
香港新国际机场
是世界上最新建造的
最大海上机场。新机
场占地l 275公顷,四
分之三是填海而成,
需要l.8亿立方米的填
海材料。连接新机场
香港海上国际机场
与港九的青马大桥,
跨海距离l 377米,桥墩高达196米。每年可接纳 3500万旅客。
海洋航运 ——现代海上航线
太平洋航线
(1)远东——北美西海岸航线 (2)远东——加勒比,北美东海岸航线 (3)远东——南美西海岸航线 (4)远东——东南亚航线
海洋航运 ——现代海上航线
西北欧航线
(1)西北欧,北美东海岸——加勒比航线 (2)西北欧,北美东海岸——地中海,苏 伊士运河——亚太航线 (3)西北欧,地中海——南美东海岸航线 (4)西北欧,北美东海——好望角——远 东航线 (5)南美东海——好望角——远东航线
青岛海湾大桥效果位置
青岛海湾大桥效果全景图
海洋空间资源 ——海上桥梁
青岛海湾大桥效果图
海洋空间资源 ——海上桥梁
施工中的青岛海湾大桥
海洋空间资源 ——海上桥梁
2010年11月20日上午10时 30分,海湾大桥红岛连接线主 体工程顺利完工,也标志着我 国首座海上互通立交——青岛 海湾大桥红岛互通立交顺利合 龙。红岛互通立交是我国首座 海上互通立交,也是我国首次 采用滑移模架施工工艺施工大 跨径、小半径现浇箱梁施工技 术的大型项目,代表了我国海 上桥梁建设的最先进水平。据 介绍 ,海湾大桥自2007年5月全 面开工,预计到今年年底主体 完工,2011年上半年通车。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2.4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PPT课件

蛟龙号当前最大下潜深度7062米
新知导入 思考:我们蛟龙多次在深海探索有何作用?
蛟龙号已成功下潜158次。深海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是人类未来发展的蓝色空间。 作为我国正在应用的唯一一艘能够下潜7000米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探索深海中发 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蛟龙探海”等国家重大工程的逐步推进,我国深海事业必将创造新的辉煌。
填海造陆:香港国际机场位于香港特别行政 区赤纖角,1998年7月启用,占地1255公顷, 其中75%是填海造陆而成的。2016年4月,香 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填海工程获批,计划在现 有机场以北填海拓地。
高速船体材料,高耐腐蚀海洋建筑材料以及深海探测材料都面临更新换代。 这些海域、海岸线和岛屿等一起构成了我国广阔的海洋空间资源。 黎巴嫩军方引述该国代表团团长亚辛准将的话表示,以黎两国近日的会谈只涉及技术性问题,并不预示着两国将实现关系正常化,“这是解决两国海域划界问题的第一步,基于黎巴 嫩国家的最高利益,我们期待谈判可在合理的时间内实现划界的目标。 修建、扩建柴油发电、太阳能发电装置,有效保障岛上的电力供给。 想一想:海洋空间开发有何意义? 该岛始建于2001年,由一个棕榈树干形状的主岛、17个棕榈叶形状的半岛和顶部新月形防波堤三部分组成。 保障岛上居民生活所需的饮水、食物、电力等正常供应所面临的困难是什么? 蛟龙号当前最大下潜深度7062米,最大工作设计深度为7000米,工作范围可覆盖全球99. 以黎两国都希望在地中海勘探和开发新的天然气田,此前几年它们已经在地中海发现了大量大型气田。 该岛始建于2001年,由一个棕榈树干形状的主岛、17个棕榈叶形状的半岛和顶部新月形防波堤三部分组成。 目前,荷兰有1/5的国土是通过围海造地获得的。 该岛始建于2001年,由一个棕榈树干形状的主岛、17个棕榈叶形状的半岛和顶部新月形防波堤三部分组成。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我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 (2)应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相关法律的框架下,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和平处理海洋空间资源争端,保障国家安全,需要相关国家的共同努力。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 学习笔记 第二章 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海上的环境特点,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特点。
2.运用示意图,列举各类型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
3.结合实例,分析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和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4.通过社会调查或观看影像,说明我国海洋国土资源现状,学会分析开发和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意义与解决海洋利益争端的途径。
目标1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1.早期开发利用方式(1)主要为海岸和近海的________之利和舟楫之便。
(2)________是海洋空间资源中人类开发最早、利用最多的部分,其可为人类提供盐田、耕地、水产养殖、旅游等多种服务。
2.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面临的困难(1)开发困难的原因⎩⎪⎨⎪⎧海面上:多变的海洋 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黑暗、 、低温、缺氧海水: 强海冰: 大(2)开发困难的表现: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大,________大。
3.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优点优点海洋空间广阔,便于立体利用地价便宜,不需搬迁人口 海底隐蔽性好 温度、压力比较稳定4.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意义及条件5.现代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范围逐步向深海及________延伸,服务于工业、农业、军事、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
6.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方式及其特点主要方式利用空间形式优点缺点生产场所海岸滩涂、海域上空、海面及水体、海底盐田、海水养殖、海上发电等空间范围广阔,降低用地成本,保证用地规模;不与粮争地,无须移民搬迁;可以开展水面—水体—海底立体化综合利用;水下环境相对稳定,适于仓储等。
减轻对城市的污染和影响;大容量、抗干扰;安全性较强;海洋气候适宜、旅游资源独特丰富,利于开展海洋娱乐活动和人类居住海面上活动要抗御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的运动;深海活动要适应黑暗、高压、低温和缺氧的环境。
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使得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大、风险大仓储场所海底海上油库、海底仓库等交通运输场所海岸、海面及水体建设港口、航道、机场、跨海桥隧等生活场所海岸滩涂、海面及水体、海底观光休闲、建设海上城市等军事场所海岸、海面及水体、海底军舰航行、潜艇活动、建设海底基地等拓展延伸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问题原因危害分布典例保护措施海洋环境污染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危害海洋生物,也能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损害人类自身大型港口、工业城市及河口附近日本“水俣病”;石油污染制定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约束和规范海洋开发者的行为;加强污染源控制,禁止向海洋倾倒有害废弃物;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使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生态破坏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自然环境的变化破坏海岸湿地环境和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洋生物资源减少,珍稀物种濒临灭绝;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海岸带赤潮海平大量温室气加剧风暴潮,淹没沿海岸带,尤荷兰、孟加面上升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海低地,渔业资源受损,破坏珊瑚礁、红树林、海岸沼泽和湿地等环境,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地下水位上升其是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低洼地带和滩涂拉国以及热带的一些小岛国对特定区域进行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厦门新机场造地选址大嶝岛与小嶝岛之间,利用周边海域淤泥吹填造地。
高中地理 第五章 海洋开发 5.4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

高效记忆经过苏伊士运河的重要航线及其意义
路线 途经航线
意义
大西洋 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 北线
红海 霍尔木兹海峡 波斯湾
石油运输
大西洋 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
缩短西欧至亚洲各
中线 红海 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 东 国间的航程,促进交
南亚、东亚
流
西欧 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 红 欧洲和大洋洲联系
南线
海 印度洋 大洋洲
的又一海上通道
目标导航 定位方向
重难聚焦 释疑解惑
典例透析 思维突破
【例题】 读“海南省的部分图”,完成下列各题。
目标导航 定位方向
重难聚焦 释疑解惑
典例透析 思维突破
(1)莺歌海盐场是我国主要盐场之一,从海水中获取海盐的主要方
式是
。分析莺歌海盐场形成的原因。
(2)海南岛周围海洋空间十分广阔,与海上活动相比,深海活动面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目标导航 定位方向
重难聚焦 释疑解惑
典例透析 思维突破
1.了解海洋空间利用的类型及海洋空间的特点。 2.掌握海洋交通和通讯的特点和现状。 3.掌握人类造陆的方式。 4.了解海底空间的特点及适合储藏的物品。
高中地理第五章第四节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ppt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图例
等高线 ■ 海洋 山码头 口主要街区
填海区 (用于交通. 商贸、金融 文化.居住 等用地)
河沉
航
港
12
(1)香港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地平坡缓
B.岛多浪小
()
C.滩阔岸直
D.河多沙厚
(2)如果让你来香港设计一座海底仓库,该仓库有哪些 优点?
(3)香港开发海洋空间有何意义?
13
【解析】第(1)题,从图及图例中可以看出,香港沿海码头 众多。由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可以看出,香港的陆域条 件,即筑港条件和腹地条件较好,沿海地势平坦,加上填 海造陆,利于筑港,且有众多海湾和岛屿,可以减少风浪 的影响。第(2)题,海底不仅无人居住,而且具有良好的 隐蔽性、稳定的温度和压力等优点。第(3)题,海洋不仅 有广阔的空间,而且有丰富的资源。
教师用书配套课件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1
认知 ·探索 基础自主初探
目标定位o
1.了解海洋空间开发的特点及意义。 2.举例说明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方式。
2
自主预习o
一、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和意义
1.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 2.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1)海上活动要抗御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的运动。 (2)深海活动要适应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 (3)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
21
③海滩消失—— 负面影响:造成海滩旅游资源破坏。 对策:利用新增围海大堤和土地资源,开发新的旅游项 目,可营造人工湖泊和人工沙滩。 ④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 负面影响:大堤容易造 成排水不畅、诱发次生盐碱(渍)化。
对策:开挖人工湖泊、降低水位以及加强围填海区抗洪 排涝能力等。 ⑤海湾消失—— 负面影响:海湾渔业和养殖业迁出,影 响渔民的生产生活。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

2.世界主要航线:
主要密度流海区海水的流向
3.现代海洋交通与通信的发展:
交通的发展: 运具、运速、空间 通信: 海底光缆
(二)围海填海造陆
1.围海与填海的区别:
2.围海与填海的影响
利:
(1)、增加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用地。 (2)、美化海岸线,改善沿海景观。 (3)、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弊:
对储存的器皿有抗腐蚀、耐高压的特殊要求
(四)、海底军事基地
海底军事基地一般的电子侦察系统及间谍 现在海军事基地一般指
人员是无法发现和到达的世界,所以,随着 建于海底的发射基地,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海底已经成为具有极 反潜基地、作战指挥中
其特殊的战略地位和极其重要军事价值的 心、海底发射场、海底
神秘领域,在军事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侦听站、海底特种武器
本节知识结构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
特点和意义
开发利用的方式
海洋 围 海底 海 海洋
交通 海 储藏 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住、
与通 填 和海 军 生产
信
海 底倾 事 与娱
造 废场 基 乐
陆
地
(1)破坏海洋生态,影响水中生物生活。 (2)影响自然景观。 (3)污染物易在港湾累积,使港湾水质恶化。
俄罗斯人工岛
澳门国际机场人工岛
香港国际机场人工岛
迪拜人工岛
思考:人工海岸线与自然海岸线有什么区别?
(三)海底储藏和海底倾废场 1.海底储藏和倾废的优势: 空间广阔、低温缺氧、远离居民区 ;自净能 力强。 2.海底储藏的技术要求高:
因此,一些军事大国和濒海发达国家加紧 研究所、海底兵工厂、
建设海底战场作战系统和作战设施,力求 海底机场、海底补给站
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四节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课前 | 必备知识 ·自主夯实
【基础清单】
一、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1.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第二
(1)重要性: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________空间。随着人类开
发利用技术的日渐成熟,海洋空间将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
(2)开发历程。
滩涂
①早期开发:利用海岸及近海的渔盐之利和舟楫之便。 ________
运交通、国家安全等方面,海洋农牧化、海洋油气开发、深海采矿、海
水综合利用等新产业的开发未形成规模
D.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
【答案】C
【解析】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它为生命的进化与繁衍提供了条
件,海洋是“资源的宝库”,海洋中有丰富的石油、滨海砂矿、磷钙土、
金、铂、金刚石等资源,故A项正确;海洋资源丰富,且海洋有巨大的
类型
用途
优点
缺点
大大节约土地,空间利
意义
现代海洋
生产 海水养殖、 用 代 价 低 ; 交 通 运 输 便 资金投入大,技术 空 间 资 源
空间 海上发电等 利 , 运 费 低 , 道 路 等 基 难度大,风险大
础设施建设费用少
的开发范
围逐步向
储藏 海上油库、 安 全 性 高 、 隐 蔽 性 好 、 资金投入大,技术 深 海 及 海
4.海洋空间资源开发面临的安全问题及处理原则
范围
(1)问题:随着各国对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和利用 ________的扩大,
相关国家之间产生海洋利益争端的概率相应增加。
(2)原则: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相关法律的框架下,通过
对话协商
__________的方式和平处理海洋空间资源争端。
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四节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3.分析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现实意义。(人地协调观)
提示:对于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开发海洋资源、扩展人类生存空间具有不 可估量的价值。
1.海洋空间资源的特点
在探索中感悟
特点
内容
影响
海洋空间广阔,便于立体利用 对于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
国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 2.领海:为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在群岛国的情况下则
为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海域。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 最宽不超过12海里。
3.毗连区: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毗连区的宽度不超过 12海里。
4.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从测算领海 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1)漂浮式海上风电站与传统固定式海上风电相比,其主要优势在
于( )
A.发电量更大
B.适用范围广
C.安装便利
D.无海洋污染
答案:B
解析:传统风电机组通常固定在近海床,而漂浮式机组不固定,由风力发电机 和漂浮式平台组成,安装较复杂,两者发电量大小与风电机组有关,漂浮式海上 风电站装机容量相对较小;全球海上风力资源主要分布在水深更深的远洋海域, 对固定式风电具有巨大挑战;漂浮式海上风电站适合于深远海范围更广、风能资 源更丰富地区,同时也适合于地质较差的浅海区。因此适用范围更广是漂浮式海 上风电站较传统固定式海上风电站的优势所在;漂浮式海上风电站同样会对海洋 鱼类产生噪音和电磁场。
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
影响
围海造地、填海造陆、建造人工岛屿 或海上城市
拓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空间,缓解陆 上特别是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紧张的局 面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PPT课件

第1讲 描述第运动二的章基本资概源念安全与国家安全
3.我国沿海地区,尤其是沿海城市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十分明显,请问为何我国目前 尚无海上城市? 提示:海上城市的建设难度和资金需求都远高于围、填海造陆,海上城市的建设 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的要求。 4.国家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应该怎么做? 提示:国家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的具体路径为发展海洋经济,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 领土完整及海洋权益,并保障实施海洋空间及海洋资源开发的安全环境。
第1讲 描述第运动二的章基本资概源念安全与国家安全
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1.海洋提供国家安全空间 (1)通过围海造地、填海造陆、建造⑦ 人工岛屿 或海上城市,可以拓展人们的生产 和生活空间,缓解陆上特别是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 (2)在海岸、海上或海底修建桥梁、隧道、机场、⑧ 港口 和管线等设施,可以改善 岛屿与陆地的通达性。 2.海洋提供海洋资源 (1)海洋空间是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⑨ 石油天然气 及其他矿产资 源等海洋资源赋存的场所。拥有海洋空间,就拥有了对各种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 的权利。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方式及意义 (1)开发利用的方式
开发利用方式
(2)意义:缓解人地矛盾;拓展人类生存空间。
第1讲 描述第运动二的章基本资概源念安全与国家安全
(2)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可丰富资源类型,缓解陆地上资源紧缺的局面,对保障国家 ⑩ 资源安全 意义重大。 (3)海底可为易燃、有毒、有放射性的资源提供储藏场所,海底水温低且变化平 缓、压力稳定,用以储存石油、矿石、化工原料、 核燃料 等,不仅可以节省日益 紧缺的陆上土地资源,又可以减少这些资源对陆上环境的潜在威胁。
5.4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航线名称
连接地区
意义
北大西洋 航线
北太平 洋航线
连接北美大陆东岸 和西欧地区
连接东亚和北美大 陆西岸
世界上最繁忙 的海上航线
是中国最重要 的商品输送通 道之一
世界海洋运输路线图
①北大西洋航路:由美国佛罗里达起,沿美国东 海岸北上至加拿大纽芬兰,横跨大西洋至英国,然后 分成南北两线.南线入地中海沟通西欧、南欧和北非 各国;北线入波罗的海,连接中欧和北欧各国。世 界上有1/3的商船航行在这条航线上。
1.海洋空间开 发利用的特点
2.海洋空间开 发利用的方式
3.海洋空间开 发利用的意义
海洋交通与通讯 围海填海造陆地 海洋居住与娱乐 海洋生产与储藏
高考链接
(2005上海卷)2005年4月2日,我国“大洋 一号”科学考察船从青岛启航,计划依次穿越太 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再返 回青岛。它将先后途经( A )
导入新课
当今世界人口越来越多,陆地空 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越来越少,而经 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 空间资源,占地球总面积约71%的海 洋无疑给人类提供广阔的空间资源。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和意义 •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 海底储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了解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大意义。 • 举例说明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本方式。
A.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 B.开普敦附近、印度洋、红海 C.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D.莫桑比克海峡、苏伊士运河
(2)大大缩短两地运输距离,减少运费,缩短运 输时间;将使海峡两岸及海岛荒山、荒滩的地租升值; 将使京沈、京沪两大铁路干线的运输紧张局面发生根 本缓解;促进华北、华东、华北矿产开发和相关产业 发展。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第四节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3.为易燃、有毒、有放射性的资源提供储藏场所
(2)资源类型:石油、矿石、化工原料、核燃料。 ①节约日益紧张的路上土地资源。
(3)服务领域:工业、农业、军事、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 8万千米的大路岸线和总长约1. ②含义:位于大潮时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的亦海亦陆的特殊地带 第四节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1)优越条件:海底水温低且变化平缓、压力稳定。 (2)开发要求: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大、风险大。
(2)意义:丰富资源类型,缓解陆地上资源紧缺的局面,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意义重大。 海上漂浮城市对人类开发海洋空间有什么重要意义?在面临陆地空间过度饱和、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一系列挑战的今天,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保障国家安全有哪些作
(2)资源类型:石油、矿石、化工原料、核燃料。
第②四含节 义海:位洋于空①大间潮资海时源高开面潮发线与上以国下家的、安低全活潮线动以上:的要亦海抗亦陆御的特多殊地变带 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的活动。 为结易合燃 材、料有,理毒②解、海有深洋放空射海间性资的活源资开源动发提对供:国储家藏要海场洋所适国土应安全黑的影暗响。、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 44万万千 千米 米的 的海 海③岛 岛沿 沿海线 线, ,水海海岛 岛的111100腐0000多 多蚀个 个。 。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对工程设备材料和构造有严格的要求。
美国于2017年设计的海上漂浮城市”自由号” 长1372米,宽229米,高107米,分为25层,可共5万人居住,学校、医院、公园、机场等设施齐全,它以太阳能和波浪能为动力,可一 直飘浮停留在海上,并随时停靠。
第四节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4万千米的海岛沿线,海岛11000多个。 ②减少这些资源对陆上环境的潜在危险。
活动:讨论永兴岛开发对我国海洋国土安全 的意义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第四节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海洋空间利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2.了解海洋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的情况,以及围海造陆等扩大生活空间的状况。
3.了解海洋环境问题。
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综合分析法,从气候、交通运输、通信等方面来说明海洋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2.分析海洋环境问题的产生和预防、解决措施,提高和增强海洋意识。
德育目标1.通过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海洋国土意识。
2.正确认识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树立可持续利用海洋的观念。
学习重点1.海洋空间利用和港口建设。
2.海洋环境保护。
学习难点1.海洋港口建设与交通运输、经济状况等是密切相关的,应注意其关联性。
2.海洋环境保护的具体实施与思想教育的渗透。
学习过程一、海洋空间利用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内容,了解以下三方面内容:(1)开发海洋空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3)海洋空间利用领域的拓展。
补充材料1:海洋空间利用形式(1)交通运输空间海洋交通运输的优点是连续性强、成本低廉,适宜对各种笨重的大宗货物作远距离运输,如粮食、矿石、石油等。
缺点是速度慢,航行受天气影响较大。
(2)生产空间海上生产项目建设的优点是可大大节约土地,空间利用代价低;交通运输便利,运费低,能免除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冷却水充足,取排方便,价格低廉,可免遭热污染危害。
缺点是基础设施投资较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3)储藏空间利用海洋建设仓储设施,具有安全性高、隐蔽性好、交通便利、节约土地等优点。
(4)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主要指海底电缆。
通信电缆包括横越大洋的洲际海底通信电缆、陆地和海上设施间的通信电缆;电力输送电缆主要用于海上建筑物、石油平台等和陆地间的输电。
(5)文化、生活、娱乐空间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兴起,各沿海国家和地区纷纷重视开发海洋空间的旅游和娱乐功能,利用海底、海中、海面进行娱乐和知识相结合的旅游中心综合开发建设。
如日本东京附近的海底封闭公园,游人可直接观赏海下的奇妙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对开发海洋工程具有充分实力的“日本海洋开发建设协
会”,在充分估计了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可行性后,提出了一
个“21 世纪向海洋索取空间”的计划,计划中的某些部分已
经在实施中。
(1)日本在实施该计划的过程中,将面临的海面难题是( )
A.风浪
B.高压
C.缺氧
D.低温
(2)在该计划中,海底仓库是计划中的一部分,海底仓库具有
材料二 须德海围海造陆工程示意图。
(1) 荷 兰 花 费 大 量 的 资 金 大 面 积 围 海 造 陆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什 么? (2)目前,荷兰又将围垦的一些低地“退陆还海”,主要原因 是什么? (3)荷兰等欧洲国家积极推进《京都议定书》的签订,为什么?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围海造陆的原因及危害。荷兰人多地少, 人地矛盾突出;围海造陆不当会造成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问 题;《京都议定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量。 答案:(1)荷兰地少人多,人地矛盾突出,围海造陆不仅可以 缓解人口对土地面积的压力,同时还可增加生存空间。 (2)荷兰地势低平,围海造陆往往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海 水入侵、土地盐渍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3)《京都议定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 升,荷兰等国地势低平,海平面上升将淹没大量的国土。
海上交通是人类对海洋空间利用的最早方式之一。结合所
学知识完成 4~5 题。
4.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海洋运输要素的是
A.码头
B.船舶
C.航道
D.定位系统
()
解析:海洋运输包括海港码头、运输船舶和海上航道等要素。
答案:D
5.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近代才出现的海洋交通与通讯方式的是
() A.海底光缆 C.远洋航行
()
A.能显示先进的技术
B.资金投入大,风险高
C.地价便宜,搬迁人口少 D.隐蔽性好
(3)下列海洋的空间利用方式属于对海底空间利用的是 ( )
A.海底钻井平台
B.海水淡化厂
C.潜艇
D.石油储存罐
解析:第(1)题,陆地的两极地区在极夜期间也有黑暗和低温 现象,陆地上海拔高处也存在缺氧现象。第(2)题,海洋中目 前尚无常住人口,不存在人口的搬迁。第(3)题,海底钻井平 台开发的资源虽然在海底,但属于“海上作业平台”。 答案:(1)D (2)D (3)D
形成封闭内陆。 (2)填海造陆:在沿岸浅海水域,通过堆积沙石、泥土和废料建
造陆地。 (3)造陆形式:人工岛 、人工码头、海上工厂、海上作业平台等。 3.海底储藏 (1)海底空间特点:空间 广阔 ,水温 较低 、温度变化 平缓 ,且
远离居民区。 适宜存石油、天然气、炸药等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2)放物品大米、小麦等易霉变、易腐烂的食品
谢谢 观 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探究点 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探究中学通]
1.海洋空间的特点
空间位置
特点
原因
海上
不稳定,受外界影 海洋气象状况多变,海水
响大
的运动
海中
对工程设备材料和 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
结构有严格要求
破坏性大
海底
活动受限
黑暗、高压、低温、缺氧
2.海洋空间利用的范围、特点及方式
利用范围
海上、海中、海底
特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
[主干知识回顾]
[重点语句必记] 1.海岸带开发的优势:地理位置优越;资源的类别和品种 最丰富;很高的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人口密集,城市集中。 2.海岸带开发应注意的问题:滩涂养殖应注意土壤盐碱化、 海水入侵、洪水泛滥;港口建设和海洋旅游应注意减少对海岸 带生态系统破坏和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 3.盐场的形成条件注意从以下方面去分析:平坦的海滩; 利于海水蒸发的天气。
()
①海洋运输船舶停泊的场所 ②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场所
③中转货物的场所 ④装卸货物的场所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沿海港口属于海洋空间开发中的交通运输领域。
答案:D
二、综合题 1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低地之国”荷兰 1/4 的土地在海平面以下。据统 计,荷兰围海造陆总面积超过 7 000 km2,大约相当于国土面 积的 1/5。须德海湾是一个伸入陆地的海湾,湾内岸线长达 300 km,湾口宽仅 30 km。1932 年,荷兰人修筑宽 90 m, 高出海面 7 m 的拦海大堤,把须德海湾与北海隔开,不仅根 除了风暴潮对沿海低地的侵害,而且拓展了陆地面积,造就 了一个大型淡水湖——艾瑟尔湖。
()
A.可全年航行
B.单位距离能源消耗较少
C.不宜使用罗盘导航
D.航行的船舶维护费用较低
3.若北极航线开通,下列国家间海上航运受益最大的为( )
A.中国—巴西
B.日本—英国
C.越南—法国
D.美国—印度
解析:第 1 题,根据图示和经纬度定位,N 是白令海峡,它 既是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分界线,又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 线,D 正确;欧洲与北美洲分界线为丹麦海峡。第 2 题,北 极航线只有夏季短暂时间段能通航,A 错;北极航线浮冰较 多,运行速度慢,单位距离能源消耗较多,B 错;浮冰易冲 撞船体,破坏船只,维护费用高,D 错;北极地区磁场较强, 不宜使用罗盘导航,C 对。第 3 题,从日本到英国通过北极 航线比走其他航线距离近得多,运输成本就会大幅度降低, 效益自然较大,B 项正确;A、C、D 所示国家间都不是走北 极航线最近。 答案:1.D 2.C 3.B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预读教材·填要点] 一、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和意义 1.海洋利用空间
海上、海中和海底。 2.海洋环境和生态条件的特点
复杂 性和特殊性。
3.开发利用 (1)缺点:开发利用技术难度 大 、资金投入 大 ,风险也大。 (2)优点:
①空间广阔,便于 立体利用 。 ②地价便宜,不需要搬迁人口。 ③海底隐蔽性能好,海中温度、压力比较稳定。 4.开发的意义 缓解沿海地区 人地 矛盾,开发海洋资源,拓展人类生存空间。
[释疑教材·明原委] 教材 P63 思考 提示:1.海洋环境和生态条件复杂、特殊,不同海洋空间其 特点不同:海上气象复杂多变,海水运动具有经常性和不稳定 性;深海黑暗、高压、低温、缺氧。另外海水腐蚀性强,海冰 破坏性大。因此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有高技术难度、高资金投入 和高风险的特点。
教材 P66 思考 提示:造陆改变了原有的海洋环境和海岸环境,使一些海 洋生物失去了其栖息地,因此濒临灭绝,使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受到威胁;造陆发展农业的地区出现土壤盐渍化现象,土地退 化严重;造陆使下垫面性质发生改变等。总之,造陆使局部地 区整体环境发生根本改变,有可能使整体环境出现退化,影响 人类的生存发展。
的工作
B.海洋空间利用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大到生产、通信、
电力输送、储藏、文化娱乐等诸多领域
C.海底隧道、海底管道属海洋生产空间领域
D.交通运输利用方面包括海上桥梁、海底电缆等 解析:海洋空间开发风险很大,海底管道和隧道属于交通运
输领域;海底电缆属于通讯和电力输送领域。
答案:B
10.沿海港口的功能是
12.目前,一些国家往往将海底作为废弃物尤其是核废料的 最佳储存空间。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海底作为储藏空间与陆地相比具有哪些优点? (2)目前,有的国家将核垃圾装桶放入海中,让其自由降落沉 积海底。这种做法合理吗?说明理由。 (3)为何许多国家将海洋作为倾倒废物的理想场所?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将海底作为储藏空间的优点。第(1)题,作 为储藏空间不仅要求空间广阔、地价低廉,还要求利于保存物 品质量等。第(2)题,核垃圾装桶面临桶被腐蚀破坏后核泄漏的 问题。第(3)题,“倾倒”是关键词,说明量大且持续时间长, 这就要求废物的倾倒地不仅有广阔的面积,还要有强大的自净 能力。 答案:(1)空间广阔、水温低且变化平缓、远离居民区,特别 适于存放危险品;低温缺氧适于存放食品。 (2)不合理。海洋环境复杂多变,而且海水具有极强的腐蚀性、 海底的压力很高,装有核垃圾的桶一旦在下沉过程中或沉入 海底后破裂,核泄漏所造成的危害更大。 (3)海洋不仅空间广阔,而且具有巨大的自净能力。
4.渔场的形成区域:沿海大陆架;大河入海口;洋流交汇 处;上升补偿流。
5.海洋能的特点:总量大、密度小;可再生;污染小;时 空分布不均匀;开发困难。 6.围海填海造陆要考虑的主要条件: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 浅海条件;经济发达,资金雄厚等。
“模块综合检测”见“模块综合检测(五)”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7.关于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缓解沿海地区的人地矛盾 B.有利于人类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C.有利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D.有利于获得清洁可再生能源 解析:获得清洁可再生能源属于海洋能源开发的意义。 答案:D
8.人类生活的陆地空间十分狭小,一直从未停止寻求新的生存
哪些优点?
(3)日本实施该计划有何意义?
解析:该题以日本的海洋空间开发计划为背景,考查海洋空 间的特点。海洋空间可分海上、海中和海底三部分,由于其 位置不同,特点和开发利用的方式也有较大区别。
答案:(1)A (2)空间广阔,便于立体利用;地价便宜,不需搬迁人口;海 底隐蔽性能好,海中温度、压力比较稳定。 (3)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拓展生存空 间。
B.海底隧道 D.海底管道
解析:远洋航行早在几百年前就已实现。
答案:C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
B.海底电缆不属于海洋空间的利用
C.海上运输属于海中资源的利用
D.海洋捕鱼属于海上空间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