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生产物流合理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生产物流的含义
生产物流,就是指原料从进厂开始,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以在制品的形式经过各个车间或者各道工序进行加工,通过某些运输机械或者设备进行装卸、运输,最终实现成品出厂的过程。
2 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的物流特点
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的生产一般都有一些共同特点,通常体现在:
2.1 生产工艺流程复杂多变
有色金属加工往往伴随着热加工和压力加工同时进行。
在制品在生产过程中有着复杂的金属性能变化,是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所以像铜、铝铸锭在生产中对温度的控制要求就很高,这就要求在制品在物流流转的过程中效率要高,尽可能减少热损失。
2.2 生产过程的连续化和自动化
随着工艺技术、机械加工能力的提高,我国有色金属加工生产的连续化和自动化也在不断提高。
企业拥有的大型设备和自动控制设备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在制品在生产的过程中运送到下一个车间、下一道工序的时间要掌握得比较准确,以实现生产的连续化、效率化。
2.3 生产过程的信息量大
有色金属加工需要原材料、中间合金、生产辅助材料同时在生产的过程中进行物料的流转和在制品形态的变化,以保证产品的按时、按量产出。
3 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生产物流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生产物流的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发现总体上我国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生产物流正逐步向现代化物流方向前进,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具体情况如下:
3.1 工艺流程
在生产中工艺流程应该是顺畅、连续的,但是在实际中,有许多车间、工序中存在很多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
如:工艺流程在流转中物料折返严重、物料运输的线路过于迂回、安排不合理导致运输线路过长。
这些都体现了在工艺设计中对物流没有经过充分的考虑。
3.2 工厂布置
工厂的总平面布置就是在满足各种要求的前提下,确定企业各功能分区和功能区之间互相合理位置的工作,但工厂的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都反映了在进行总图设计时缺乏物流的考虑。
随着企业发展,在不断改建、扩建中无法完全遵循物流合理化的原则,导致平面布置上形成一定的缺陷,物流流量大、运输方式复杂、运输不合理现象较为严重。
另外,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库存管理水平不高、生产物流管理分散化等。
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的效益和物流的效率。
4 发展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合理化物流的措施
4.1 工艺流程的合理布局
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应按照其自身的工艺要求,合理安排原料从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工艺流程。
各个车间或者工序的装卸点、作业点和存贮点之间的线路物流短捷、合理,避免折返、迂回,减少不必要的运输环节,以提高整体的生产运输效率。
4.2 总平面布置中的物流
4.2.1 厂址选择。
厂址的选择应根据资源分布和消费地点,靠近主要原理、燃料基地或者产品主要销售地。
同时也要把压缩运距、力求外部运输总费用最少作为重要考虑因素。
和厂外公路、铁路、港口的连接应最短捷,具有经济合理、便捷通顺的交通运输条件。
4.2.2 总平面布置。
总平面布置的内容是根据企业的生产性质、规模和生产工艺等要求,合理布置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设施和生活辅助设施等。
设计时要结合建厂地区的具体条件,按照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整个生产工艺过程,经济合理地布置厂区内的建、构筑物,组织好厂内外的交通运输。
4.2.3 合理总平面布置对企业物流的影响。
第一,生产使用要求。
在进行有色金属加工企业总平面布置时,首先要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了解组成企业的各个建、构筑物的形式、体量和功能,合理布置建、构筑物的相对位置,尽量做到运输线路短捷通顺。
(1)在厂区中心位置布置主要生产区,同时将与生产有关的辅助设施布置在生产区周围,这样不仅使辅助设施靠近主要负荷,可以减少能耗损失,减少运输环节;(2)生产性质类似或者生产联系紧密的车间要靠近或集中布置,这样使生产工艺流程更加顺畅,同时减少相应的物料运输量,以提高生产效率;(3)运输量大的车间、仓库要结合生产工艺要求,布置在主要的干道或者货运出入口,这样就可以使物料尽快投入到流转过程中,提高运输效率;(4)人流量较大的车间及生活辅助设施区应接近主要的人流出入口布置,同时应尽量避免人、货流交叉。
第二,建、构筑物的合理布局。
工艺流程虽然是影响总平面布置的重要因素,但在合理布置厂区建、构筑物时,更要注意用地紧凑,合理划分厂区,妥善布置生活设施,这些都是影响企业总平面布置的重要因素。
第三,合理缩小建、构筑物之间间距。
厂区用地中,建、筑间距、道路等用地往往占用很大比重。
所以在满足卫生、防火、安全等要求下,应合理紧缩建、构筑物的间距。
通过这
样的布置,可以有效地减少各个车间运输车辆的行驶距离,缩短员工往返于各个车间的时间,提高全厂的生产劳动效率。
第四,厂房集中布置或加以合并。
由于生产、运输、防火、卫生及敷设管线等的要求,压缩建筑间距是有限度的。
实践证明,厂房集中布置或车间加以合并则可以更大限度地减少在制品在物料流转中的时间及费用。
车间的合并必须充分了解其性质和要求,一般同类型的车间可以考虑合并;成品库尽可能和最后一个生产工序相合并、为主车间服务的辅助生产设施用房尽可能与主车间合并。
如在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的布置中,小型的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就往往可以把熔铸车间和板带车间、熔铸车间和挤压车间、板带车间和箔材车间,联系紧密、生产工艺相同或相似的下游深加工车间,在设计中布置成联合大厂房。
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使在制品在生产过程中流转的时间减少,甚至如果是熔铸工段到下一工段,如挤压工段、轧制工段,还可以有效减少热损失,节约能耗,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第五,合理划分厂区,满足使用要求,留有发展余地。
平面布置中要根据生产特点及管理要求合理地划分厂区用地界线,使近期建设尽可能集中。
有些企业盲目占地,在前期规划设计时厂房过多、产品过全。
后期实施中,只有部分生产车间进行生产,生产车间又因为前期规划时布置较为分散,导致生产运行过程中,工艺流程折返,在制品在各生产车间之间的运输线路混乱。
同时也给该企业后期的扩大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是一个目标明确,但思路和过程动态变化的进程,而且由于市场的不断变化,有可能企业的产品和定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前期规划过早、过全、过于分散,使得企业前期规划的预留场地无法使用或者制约因素较多影响使用。
第六,因地制宜、结合地形。
总平面布置既要考虑厂区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又要满足生产运输的要求,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某些地区地形高差大,给前期的建设带来一定难度,但如果在平面布置中认真思考,布置合理得当,就可能将不利因素适当地转化为有利条件,反而还会给生产带来很大便利。
如在重庆地区的某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建于坡度几乎为18%的坡地上,但该厂在设计时结合工艺特点,充分利用地形条件,使整个企业的工艺流程从高处往低处,随着部分在制品按物体自重下送和生产用量大的循环水重力自流,有效替代了部分运输设备。
同时利用高差,还可以设置高位水箱、运量大的车间按地形设置装卸货平台等。
4.2.4 厂内外合理运输方式的选择。
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的物流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就反映在企业运输线路的组织是否合理。
企业的运输设计应充分考虑工艺流程和厂区所在地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企业运输方式和运输线路,尽可能做到运输线路短捷,没有往返和交叉现象的出现。
第一,运输方式的选择。
无论选用哪种运输方式,都要结合厂区所在地的地形条件、厂区的用地、厂内建、构筑物之间的布置关系和间距,企业的货物运输量及货物特点来考虑。
同时在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之后,来确定经济合理、便捷顺畅的运输方式。
运输方式一般分为道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和其他运输方式。
道路运输是企业中采用最多的方式。
在场地平坦的地区,道路只要考虑横坡平顺连接,保证厂内运输路线的顺畅、运输道路的便捷。
但在场地起伏较大、地形复杂地区,还要考虑道路的纵坡要求,某些地区甚至还要利用当地高差使用适当的机械运输设备。
铁路运输一般用于运输量大的大型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厂内铁路应尽可能连接到厂区的边缘地带,便于原料进厂和产品出厂。
水路运输量大、费用低,但局限性也很大,一般仅限于厂外运输。
第二,合理组织货流与人流的交叉。
在进行厂内货物运输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人行线路。
在保证货物可以按时按点地进行正常运输时,也要充分考虑员工生产生活的安全性及便利性。
厂内运输以道路或者铁路为主,在进行总平面布置时,货流与人流的方向最好可以相反并且平行布置,同时尽可能将货运出入口与人流出入口分开,以减少相互的交叉。
对于小型企业,一般厂内道路的交叉口为平面交叉。
但是对于某些大型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如果交叉口的流量较少还可以平面交叉,如果流量过大还应该考虑立体交叉。
5 结语
本篇着重讨论了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的生产物流的内容。
由于篇幅所限,一些细节问题未能在此一一讨论。
总之,生产物流系统是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生产制造各环节的纽带。
我国的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应该更多着手于对自己企业物流现状的分析、反思,对物流管理观念的更新、借鉴和逐步引进现代的生产物流模式,积极稳妥地向物流现代化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