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草坪草混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_张磊

合集下载

冀西北地区豆禾牧草混播对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

冀西北地区豆禾牧草混播对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

冀西北地区豆禾牧草混播对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冀西北地区豆禾牧草混播对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摘要:豆禾混播在草地上已经被广泛使用,然而对于豆禾混播对冀西北地区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的研究尚有不足。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冀西北地区不同豆科植物和禾本科植物混播对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豆禾混播可以显著提高草地的生产性能,增加植物产量,并且对草地的生产力和羊的生产效益有积极的影响。

豆禾混播也可以提高草地的抗旱性和抗寒性,降低草地的草被损失率和土壤侵蚀率。

因此,豆禾混播是提高冀西北地区草地生产能力和优化草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豆禾混播;冀西北地区;草地生产性能;植物产量;抗旱性;抗寒性;草被损失率;土壤侵蚀率。

一、引言草地是山区农牧业发展的主要生产资源,也是农牧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等因素,草地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退化。

为了保护和恢复草地生态环境,提高草地的生产力和羊的生产效益,豆禾混播被广泛应用于草地管理中。

豆禾混播可以改善草地的土壤结构、增加植物多样性、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抗旱性等,从而提高草地产量和质量。

然而,豆禾混播在不同地区和环境下对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并不相同,需要进行具体的实验研究。

冀西北地区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的草地牧区,以肉羊生产为主导产业。

该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为半干旱和干旱,地形多为山地和丘陵地带。

由于气候干旱、土地沙漠化的发展趋势和草地过度放牧等因素,该地区的草地退化非常严重。

因此,研究豆禾混播对冀西北地区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因此,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不同豆科植物和禾本科植物混播对冀西北地区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为该地区的草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的是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第一因素为豆科植物,包括豌豆、刀豆和蚕豆;第二因素为禾本科植物,包括鹿茸草、羊茅和冰草。

各个处理如下:豌豆+鹿茸草(T1)豌豆+羊茅(T2)豌豆+冰草(T3)刀豆+鹿茸草(T4)刀豆+羊茅(T5)刀豆+冰草(T6)蚕豆+鹿茸草(T7)蚕豆+羊茅(T8)蚕豆+冰草(T9)单一禾本科植物鹿茸草(T10)单一禾本科植物羊茅(T11)单一禾本科植物冰草(T12)2.2 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了完全随机化的实验方法,每个处理重复3次。

我国草坪的应用现状与草坪业的发展前景

我国草坪的应用现状与草坪业的发展前景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我国草坪的应用现状与草坪业的发展前景一、中国草坪业成就喜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任继周院士等老一辈草业、园林景观等学者的带领下,我国草坪科学和草坪产业开始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到上世纪末,全国建成草坪绿地超过2.8万公顷;相当一部分城市人均占有公共绿地超过10平方米;建成高尔夫球场240余个,在建100余个;完成公路绿化数万公里;建成足球场600余个;资产在100万元以上的草坪公司4000余家,仅北京地区草皮生产公司与农户超过2000家;草坪研究所10余个,开设草坪专业或课程的院校25所。

短暂的10年间(1990年~2000年),中国的草坪业成为产值过亿元,从业人员过万的巨型生物产业;草坪业成为草业中发展最快的热门产业。

二、草坪是人类的终生伴侣草坪业的蓬勃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结果。

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是草坪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维持生态环境、美化人类居住地、提供户外活动场地是人类对草坪业没有完结的要求;人类社会的需求是推动草坪业发展的原动力,是造就中国草坪产业体系诞生、发展、成熟、进取的真谛所在。

从人类起源就可看出人类与草坪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类诞生于稀树草原,即原草坪,草坪是人类的诞生地,是人类忠诚的终身伴侣,草坪为社会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草坪作为现代人类生活环境与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文明生活的象征,生态环境的卫士,运动健儿的摇篮。

草坪功能是草坪业与人类社会连接的纽带与桥梁。

也从人类社会获得丰厚回报,造就和发展了草坪业。

草坪功能的塑造和利用,是草坪业的基础与目标,其实质是产业对市场的迎合与满足。

三、草坪业因社会需求而不断发展草坪业的发展是以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为基础,就中国经济和草坪业发展来看,表现出以下几个特色∶草坪建植工程化,城镇草坪绿地配置美学化,草坪环境生态化,草坪风格文化化,草坪产业经营经济化。

草坪业的发展方向将由单一的草坪建植、管理技术经营的主体内容,向多元、综合、适用前展的方向发展。

《植物-土壤反馈对人工混播草地物种共存与群落动态的影响》范文

《植物-土壤反馈对人工混播草地物种共存与群落动态的影响》范文

《植物-土壤反馈对人工混播草地物种共存与群落动态的影响》篇一一、引言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工混播草地已成为解决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有效手段之一。

其具有多样性的优势,不仅能增加生物多样性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还有助于稳定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性发展。

在人工混播草地中,植物-土壤的反馈关系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物种的共存与群落动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植物-土壤反馈如何影响人工混播草地的物种共存和群落动态。

二、植物-土壤反馈的重要性植物-土壤反馈指的是植物通过影响土壤环境进而影响其他植物生长的过程。

这种相互作用是复杂的,涉及植物生长、凋落物分解、微生物活动等众多生态过程。

这种反馈机制对人工混播草地的物种共存和群落动态具有重要影响。

三、人工混播草地中的植物-土壤反馈在人工混播草地中,不同植物种类的根系分泌物、凋落物等对土壤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

例如,某些植物的根系分泌物可以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而某些植物的凋落物则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其他植物的生长。

这些相互作用使得人工混播草地中的物种共存和群落动态变得复杂多变。

四、影响物种共存与群落动态的因素植物-土壤反馈在人工混播草地中影响着多种生态过程,进而影响物种的共存与群落动态。

首先,土壤养分状况对植物的生长有直接影响,从而影响其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其次,植物的繁殖策略、生理特征等也会影响其在混播草地中的表现。

此外,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如竞争、互利共生等)也会对群落动态产生影响。

五、案例分析以某地区的人工混播草地为例,该地区种植了多种牧草和豆科植物。

通过研究发现在不同种植组合下,植物-土壤反馈对物种共存和群落动态的影响不同。

当某些豆科植物与禾本科牧草混合种植时,由于豆科植物的固氮作用和分泌物有利于改善土壤条件,增加了土壤肥力,为其他植物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环境。

然而在部分混合种植系统中,一些外来物种或对当地土壤环境适应较差的物种会因为不适应新环境而逐渐被淘汰或失去竞争优势。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人口的增加,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大量的耕地被用于城市建设或是被污染,导致了土地资源的匮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土地利用和生态修复手段。

一、非耕地的定义和种类非耕地是指由于地形、地貌或者土地利用特点,不适宜进行耕作的土地,主要包括石质地、湿地、林地、荒地等,这些土地一般难以开垦和利用,成为了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的焦点。

二、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的意义1. 保护土地资源:通过修复非耕地,使之成为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可以避免大量的土地资源被浪费和破坏,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2. 生态修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保持水土保持能力,为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的的修复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3. 生态效益: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能够改善环境、净化空气、保持水源,对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4. 资源利用: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可以为人畜提供膳食、饲料和材料,对于资源的利用与经济效益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的建设1. 土地调查:首先对于要进行修复和改良的非耕地进行详细的土地调查,了解土地的类型、特点和植被覆盖情况,为后续的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2. 土地改良:根据土地调查的结果,对于土地进行适度的改良,主要包括土壤改良和水土保持,保持土地的湿润和肥沃。

3. 物种选择:根据土地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多年生植物,进行合理的植被配置和组合。

4. 混播技术:采用多年生人工混播技术,将不同的植物在一定比例下进行混合播种,确保植被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5. 管护管理:对于已经建设好的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进行定期的管护管理,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工作,保证植被的健康生长。

四、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的关键技术1. 物种选择: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生命力强的植物进行混播,确保植被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农业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调整。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就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它以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作为载体,通过适宜的管理和养护,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最大利用,提高了土地的产出能力。

本文将从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的适宜种植条件、建植技术、管理养护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的适宜种植条件1.土壤条件: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对土壤条件要求并不苛刻,它可以适应多种土壤类型。

一般来说,对于土壤质地较好、排水性良好的土壤生长得更好,但对于质地较差、排水不良的土壤也有一定的忍耐能力。

2.气候条件: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较为适应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对光照要求也比较高。

在气候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需要选择适应条件的品种进行种植。

3.水源条件:草地养分匮乏的土壤,为了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需要进行灌溉。

所以在种植的地区必须有充足的水源保障。

对于那些水源匮乏的地方也可以选择相对耐旱的品种进行种植。

1.选址:选择适宜的土地进行建植是种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的第一步。

优先选择平整的地势,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土地。

同时要避免污染源和厂房等对草地生长的不利影响。

2.土地整理:对于草地的种植前,需要进行土地的整理工作。

包括翻耕、耙地、平整等工作,以保证土地的排水性和土质条件。

3.播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的种子选择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来选择。

一般来说,需要多种植物混播,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同时能够形成生态平衡。

播种前需要将草种与适量的沙子或者细土拌匀,便于均匀撒播。

4.栽植:对于一些多年生植物可以进行株培,这种方法可以节省种子,并且有利于草地的生态平衡。

5.覆盖:播种或者栽植后,建议进行一定的覆盖工作,可以选择草木灰或者细土进行覆盖,以保证草种的萌发和生长。

6.养护:草地建植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工作,主要包括除草、施肥、灌溉等工作。

草坪混播比例研究

草坪混播比例研究

草坪绿地是人工异地创建的植物群落。

生态学研究表明,群落的稳定性与其组成成分的遗传多样性之间有着高度的相关性。

因此,实际应用中草坪群落组分的构建常采用多(品)种组合配伍的方法,以增强草坪在逆境胁迫下的耐受力。

草地早熟禾与多年生草坪型黑麦草组合正是冷季型草坪草种建植组合中最常用的草种搭配方案之一。

这种组合的优点不仅表现在草坪群落色泽靓丽、坪面整齐均匀,而且高度互补的生长习性使群落具备了显著的多用途特性。

尤其是伴随着拥有耐超低修剪特性的新型草地早熟禾品种,如‘新哥来德’、‘奖品’、‘蓝宝’、‘解放者’、‘全日食’、‘橄榄球2号’等一批品种的出现,这种组合的优势在草种的适宜生长区内进一步得到了延伸,从而广泛适用于包括高尔夫球场发球区、球道区、高草区及其他各类运动草坪、休闲草坪、功能性草坪的建植。

草地早熟禾与多年生草坪型黑麦草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属、种,但是从生物学特性、生长习性方面来看,这两种草种天然存在着较好的兼容配伍性。

因此,采用这两种草坪草种的合理组合建植草坪,成坪速度快,群落稳定性好,坪面整齐,富有弹性,受损草皮恢复力强,用途广泛。

然而,由于这两种草种的生长类型不同,所以二者之间包括组配比例、播种量大小、幼苗管理措施、建植时间等方面的平衡控制,是保证草坪建植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组配比例及播种星的控制草地早熟禾与多年生草坪黑麦草每克所含有的种子数量差别很大。

一般草地早熟禾每克含种子数3000粒左右,而多年生草坪黑麦草为500粒左右。

为使单位面积内的株丛数平衡,两者之间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比例。

按重量比计算,草地早熟禾与多年生黑麦草常用的配比比例应为80%:20%至90%:10%之间。

草地早熟禾2至4个品种,多年生黑麦草1至2个搭配,较为适宜,播种量每平方米15至18克。

二、萌发速率与幼苗活力的差异尽管合格种子的发芽率相近,但事实上成苗能力草地早熟禾与多年生黑麦草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般情况下,播种并灌溉后,多年生草坪黑麦草4至10天就开始萌发出苗,相比之下草地早熟禾则需要10至21天的时间。

《植物-土壤反馈对人工混播草地物种共存与群落动态的影响》范文

《植物-土壤反馈对人工混播草地物种共存与群落动态的影响》范文

《植物-土壤反馈对人工混播草地物种共存与群落动态的影响》篇一一、引言在生态学领域,植物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工混播草地是草地生态恢复与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合理的物种混播可以实现物种共存、改善土壤环境以及提升草地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本文着重探讨了植物-土壤反馈对人工混播草地物种共存与群落动态的影响,以期为人工混播草地的合理设计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二、植物-土壤反馈机制植物-土壤反馈机制主要涉及植物通过生长和凋落物影响土壤性质,进而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和分布。

这种反馈机制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

正反馈主要表现在适宜的植物组合可以改善土壤质量,进而促进植物的进一步生长;而负反馈则主要表现为不同植物之间对资源(如水分、养分等)的竞争,以及某些植物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

三、人工混播草地物种共存在人工混播草地中,物种共存是植物-土壤反馈机制作用的重要体现。

通过合理的物种混播,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差异,减少种间竞争,从而促进物种共存。

例如,某些豆科植物可以通过固氮作用改善土壤质量,为其他非豆科植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此外,不同物种的凋落物和根系分布也有助于形成异质性的土壤环境,进一步促进物种共存。

四、群落动态变化人工混播草地的群落动态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植物-土壤反馈机制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时间推移,某些适应性强的物种可能会逐渐成为优势种群,而一些初期优势不明显或对环境变化敏感的物种可能会逐渐被淘汰。

这种动态变化过程不仅受到植物自身特性的影响,还与土壤性质的改变密切相关。

例如,某些耐旱、耐瘠薄的物种在改善土壤环境后可能会逐渐成为优势种群,而一些喜肥、不耐阴的物种则可能逐渐减少。

五、影响因素及管理策略影响人工混播草地物种共存与群落动态的因素众多,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性质以及物种自身的生物学特性等。

为了实现人工混播草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管理策略。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视,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

在过去的耕作方式中,耕地常常会受到过度耕作和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

而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在非耕地上种植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

人工混播草地可以有效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业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在当前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情况下,开展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生态意义。

本研究将对该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为推动农业生态化发展作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在生态保护和土地利用方面的应用潜力,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人工混播草地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我们希望能够解决当前耕地承载能力不足、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为地方生态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条件。

我们还将就如何提高草地混播技术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推动我国草地建植和生态保护工作做出贡献,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技术支持。

1.3 意义人工混播草地技术的意义在于提高非耕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

通过引入多种草种混播,可以有效提高地表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改善土壤结构,净化空气,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多种草种混播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牧草资源和植物群落,还能增加基层植被的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复杂性。

而且,种植多年生草地还可以提高土地的经济价值,增加草地的产草量和草质量,为畜牧业和生态旅游业提供丰富的资源,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摘要】本文介绍了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

在文章先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重点讨论了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的特点、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的需求、非耕地选择和准备、种子材料选择和搭配以及施肥与管理等内容。

最后在总结了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读者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的技术要点,为未来的生态环境改善和土地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非耕地、种子材料、施肥、管理、发展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人工混播草地技术是一种利用多种草本植物混合种植的方法,通过人为选择植物种子材料,进行混合播种,以达到提高草地生产力、改善草地品质和增加生态效益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备受关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和破坏。

传统的耕地种植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而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则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通过在非耕地上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还可以提高土地的生态效益,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生态平衡的建立。

研究和推广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该技术的特点、需求以及种植、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并为今后的实践工作提供借鉴,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研究对社会、人类、科学等方面的重要性和意义。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在当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这项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和恢复草地生态系统,提高草地的生产力和稳定性,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可以有效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和破坏,有利于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随着人们对环境和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草地的建植和管理。

传统的耕地种植方式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农作物产量,但会对土壤和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这种技术的具体实施步骤和优势。

一、技术简介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是一种利用多种不同种类的多年生禾草和豆科草搭配混播的技术,旨在通过植物的根系和地上部分形成的完整系统,从而达到改善土壤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该技术通常适用于一些不适宜耕作的地块,比如河岸、山地、沙漠等地形复杂或土壤贫瘠的地区。

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可持续性、抗逆性强、生态效益高。

通过在不需耕地的地块上进行混播,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土壤质量。

混播草地还可以为当地的生态系统带来多样性,促进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二、技术实施步骤1. 选择合适的种子和草本植物:在进行混播时,首先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的多年生禾草和豆科草种子,以确保能够顺利生长并形成完整的植被。

2. 地块准备:对于所选地块,需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包括清理杂草、平整土地、改善土壤质量等。

3. 混播种子:将所选的多年生禾草和豆科草种子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并在适宜的季节进行播种,通常在春季和秋季为宜。

4. 技术管理:在种子播下后,需进行适当的技术管理工作,包括施肥、浇水、除草、防虫等,以保证植被的生长发育。

5. 生态监测:混播草地建植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生态监测,了解植被生长情况和生态环境变化,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以上为非耕地建植多年生人工混播草地技术的实施步骤,只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三、技术优势1. 提高土壤质量:多年生草地的根系深扎土壤,有助于固定土壤、抑制侵蚀,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水性。

2. 保护生态环境:多年生草地植被茂盛,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植被覆盖率,维持生态平衡。

冷暖季型草坪草种混播研究

冷暖季型草坪草种混播研究

冷暖季型草坪草种混播研究
以20个冷暖季型草坪草品种为筛选材料,于2001年5月开始在福建农林大学田间教学基地进行试验。

在对十个主要坪用性状的观察评比基础上,选择暖季型中抗寒性强、抗病性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百喜草”与冷季型中侵占力强、耐热、质优,与“百喜草”颜色一致的“公园”品种为冷暖混播材料,于2001
年9月在福州进行混播研究。

采用二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9个不同播种比例的混播草坪的种群生物量及种间竞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混播草坪中“公园”生物量在5月或6月中旬达到高峰,以“公园”播量比例大的组合最为明显,值也较大;“百喜草”生物量在夏季呈明显高峰,有一明显最高峰;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和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两者竞争力的转型期,两者竞争激烈;5月中旬至9月中旬“百喜草”竞争力强;12月中旬至4月中旬“公园”竞争力强。

通过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密度、颜色、均一性、成坪天数、质地、越冬率、越夏率、苗期综合值等指标测定及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应用,对所设的
16个处理进行生物学和统计学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草坪质量与“百喜草”、“公园”播种量之间显著相关的数学模型。

通过模拟寻优,得出优化混播方案为:“百喜草”播种量为6.597~11.453g/m~2,“公园”播种量为10.031~10.996g /m~2,为在不同的生态条件和生产条件,进行规范化配套栽培技术措施的决策提供证据。

最后,在草坪成功建植的基础上,提出了冷暖混播的技术要点及管理日志,并总结了一套相应的建植技术和养护管理方法,达到了延长绿期、保持一年四季平衡、改善草坪品质、提高坪用质量的目的,为过渡地区冷暖季草种混播合理建植草坪提供参考。

我国草坪草混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我国草坪草混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选 择适 宜 的草种 瞳 。 ]
1 1 目的 性原 则 .
茅 为主 。多年 生黑麦 草可 迅 速覆盖 地 面 , 保 护作 用 。 起
但结 果往 往变成 以黑 麦 草 为 主 的 草 坪 , 时 几 乎 见 不 有 到草地 早熟 禾 的存 在 [ 。因 此 , 了满 足 各 方 面 建设 j ] 为
护种 , 般是 发 芽迅 速 、 坪 快 的 草种 , 群 落 组合 中 一 成 在
充分 发挥 先期 生 长 优 势 , 草 坪 组 合 中的其 他 草种 起 对
到保 护作用 。因此 , 选择 混 播草种 时 , 根据 草 坪 的 在 应
生长环 境 , 草种 对 环境 的适 应性 以及 生 态 、 际需 求等 实
草坪 草混播 是指 把 同种不 同品种 的 草坪 草混 合 播
种 或把两 种 或 两 种 以上 的 草 坪 草 混 合 播 种 的 建 坪 方 法 。在不 完全 了解 草 坪 草 生 态特 性 的 情 况 下 , 播 可 混
有 一定 的原 则 性 和依 据 标 准 。混 播 组 合 中 , 据 各 草 依 种 数量 及 作 用 的 不 同 , 把 草 种 分 为 3种 :( ) 群 可 1建
种, 是体 现 草坪 功能 和适 应 能力 的草种 , 常成 坪后 在 通
以起 到优 势互 补 , 高 草 坪建 植 成 功 率 的作 用 。在 技 提 术上 , 合理混 播可 以提高草 坪 的总 体抗 性 , 可 以达 到 也 提高 草坪 耐荫性 、 耐踏 、 耐磨 、 耐低矮 修 剪 的性 能 , 长 延
有 很大 意义 的 。
较好 , 抗锈 病 能力 差 , 季 易发 生锈 病 , 择 一 种抗 但 秋 选 锈病 的 品种与 之 混合建 坪 , 可提 高 草坪 的总体 抗病 性 。

豆禾混播草地稳定性研究

豆禾混播草地稳定性研究

豆禾混播草地稳定性研究豆草混播草地是一种常见的草地种植方式,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高产量的优势。

豆草混播草地的稳定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豆草混播草地的定义、优势和不足,以及稳定性研究的现状和未来方向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旨在为豆草混播草地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豆草混播草地的概念和优势豆草混播草地是指将豆科植物和禾本科植物混合种植在一起的草地。

常见的豆科植物有苜蓿、豌豆等,而禾本科植物则包括燕麦、黑麦草等。

豆草混播草地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其主要优势包括:1. 丰富的营养价值:豆科植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氮素,禾本科植物则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

混种后的草地不仅具有高蛋白质含量,而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牲畜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2. 高产量:豆草混播草地的总产量往往高于单一种植的草地。

豆科植物的氮素固定和禾本科植物的光合作用相辅相成,有效提高了草地的产量和养分利用率。

3. 抗逆性强:豆草混播草地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由于上述优势,豆草混播草地被广泛应用于畜牧业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

豆草混播草地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其稳定性。

二、豆草混播草地的稳定性问题豆草混播草地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种植结构不稳定:豆草混播草地的种植结构往往比较复杂,不同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着整个草地的生长和发育。

一旦种植结构出现不稳定,就会导致草地的生长受到影响,产量和品质下降。

2. 生长周期不协调:豆科植物和禾本科植物的生长周期往往不完全一致,导致在生长和收获时期的冲突。

如果管理不当,就会影响草地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从而减少产量或者质量。

3. 病虫害问题:豆草混播草地中豆科植物和禾本科植物的抗病虫能力不同,可能会相互影响,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从而影响到草地的稳定性。

豆草混播草地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对豆草混播草地的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推动该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草坪混播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草坪混播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S a— n h o j ,LI W e — in CHEN n — u u N n xo g. Fa g y ,LI ANG — u n( ja rc lu ea d Yiy a Fu in Ag i t r n a F r s Un v r i Fu: n oet y i est y, ja Fu h u 5 0 2, i a) Gr sl n o Ch n i z o 3 0 0 Ch n : a sa d f i a, No.4 ,
中图分 类号 : 6 84 ¥ 6 .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 6 1 (0 2 0 —0 70 1 0 —3 12 0 ) 40 4 —6
Cu r ntSt u nd Pr s c n Re e r h o c r e at s a o pe t i s a c n Te hni e ofT u f r s i t r s SH EN qu r g a s M x u e .
( 建 农 林 大 学 , 建 福 州 福 福 3 00 ) 5 0 2
摘 要 :综 述 了近 年 来 的 草 坪 混 播 研 究 内 容 包 括 混 播 作 用 、 种 选 择 、 合 配 方 、 植 技 术 等 。 品 组 建 提 出 _ 坪 混 播 三 个 基 本 模 式 及 各 个 模 式 的 优 点 与 不 足 之 处 , 合 理 开 发 草 坪 提 供 理 论 依 据 r草 为 关 键 词 :草 坪 ; 播 ; 敞 技 术 ; 植 模 式 混 建 建
2 002, PP. 47~ 5 2.
Abs r c : v r 1 a e e r h b utt f r s i u e a e e e t a t O e 0 ye r r s a c a o ur g a s m xt r s w s r viw d, w hih i l e c ncud s t fe t fm i e — u f t ee to nd r to oft f a ss e is a h e hn q he e f c so x d t r , he s lc i n a a i urgr s p ce , nd t e t c i ueof t f e t b ihm e t ur s a ls n .Ac o di gl c r n y,t e hr e a ia m o l o t r g a s h t e b sc l des f u f r s m i t r s x u e w e e r s um m a ie ,i l d ng t i a a a s nd iad a a s. nal rz d nc u i her dv ntge a d s v nt ge Fi ly,s ve a s g s i n e r l u ge to s w e e putf w a d. r or r Ke r s: u f M i u e ; e hniue o s a i h e ; od l s a ihm e y wo d T r ; xt r s T c q fe t bls m nt M e sofe t bl s nt

《2024年植物-土壤反馈对人工混播草地物种共存与群落动态的影响》范文

《2024年植物-土壤反馈对人工混播草地物种共存与群落动态的影响》范文

《植物-土壤反馈对人工混播草地物种共存与群落动态的影响》篇一一、引言随着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已经成为了一个紧迫的任务。

在人工生态系统中,如混播草地,植物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对于物种共存和群落动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植物-土壤反馈对人工混播草地物种共存与群落动态的影响。

二、混播草地的现状和意义混播草地,指将多个草种在同一土地上同时种植。

这种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提高草地的生态稳定性和资源利用效率。

对于这些混播草地来说,了解并理解植物与土壤的相互影响及其动态变化对于草地的管理和优化具有重大意义。

三、植物-土壤反馈机制植物-土壤反馈是指植物通过改变其根部分泌物、土壤的理化性质等,影响其生存环境的机制。

这些变化可以进一步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和分布,从而影响整个群落的动态。

在人工混播草地中,这种反馈机制可能更加复杂和重要。

四、植物-土壤反馈对物种共存的影响首先,不同的植物种类对土壤的利用和改良能力不同,这会影响到其他植物的生长环境。

例如,某些植物可能通过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或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为其他植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这种积极的反馈作用有助于促进物种共存。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一些植物的过度生长可能会占据大量的资源,导致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被压缩。

这可能是由于它们对水分、养分等的竞争导致的结果。

这时的反馈机制可能会阻碍物种共存。

五、植物-土壤反馈对群落动态的影响群落动态指的是群落中物种的分布、数量、种群增长等的变化过程。

植物-土壤反馈可以影响这些变化过程。

例如,一些植物可能通过改善土壤条件,促进其他种类的生长,从而改变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这种动态变化可能导致群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的提高。

然而,如果某些植物的过度生长导致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被压缩,那么群落的动态可能会变得不稳定。

这可能会导致某些物种的消失或过度繁殖,从而改变整个群落的生态平衡。

六、结论与展望综上所述,植物-土壤反馈在人工混播草地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着物种的共存和群落的组成结构,也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变化。

《2024年植物-土壤反馈对人工混播草地物种共存与群落动态的影响》范文

《2024年植物-土壤反馈对人工混播草地物种共存与群落动态的影响》范文

《植物-土壤反馈对人工混播草地物种共存与群落动态的影响》篇一一、引言随着生态恢复和土地管理的不断推进,人工混播草地已经成为重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植物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植物通过根系分泌物、残体分解等方式与土壤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植物-土壤反馈机制,对人工混播草地的物种共存与群落动态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植物-土壤反馈对人工混播草地物种共存及群落动态的影响,以期为人工草地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土地退化问题日益严重。

人工混播草地作为一种有效的土地恢复手段,被广泛应用于退化草地的修复。

在人工混播草地中,不同植物种间的竞争与共生关系、植物与土壤的相互作用等都是影响群落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其中,植物-土壤反馈作为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于理解人工混播草地的物种共存与群落动态具有重要意义。

三、植物-土壤反馈的机制植物-土壤反馈主要指植物通过根系分泌物、残体分解等过程影响土壤的生物化学性质,进而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这种反馈机制包括正向反馈和负向反馈两种类型。

正向反馈有助于促进物种共存,而负向反馈则可能导致物种替代和群落演替。

四、植物-土壤反馈对人工混播草地物种共存的影响在人工混播草地中,不同植物种通过根系分泌物、残体分解等过程对土壤性质产生不同影响。

这些改变的土壤条件又会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研究表明,当某些植物的根系分泌物能够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时,有助于其他植物的生长,从而促进物种共存。

相反,某些植物的根系分泌物可能会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导致物种替代。

五、植物-土壤反馈对群落动态的影响群落动态是指群落内物种的组成、数量、分布等随时间的变化。

植物-土壤反馈在群落动态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不同植物的根系分泌物和残体分解产生的有机物质可以改变土壤的生物化学性质,从而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竞争能力。

另一方面,土壤微生物在植物-土壤反馈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通过分解根系分泌物和残体释放营养物质,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我国草坪科学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草坪科学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草坪科学的现状与发展
温明章;杜生明;陈越
【期刊名称】《生命科学》
【年(卷),期】1999(11)5
【摘要】本文对草坪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的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我国草坪研究的优势、劣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种质资源丰富但迫切需要保护;育种工作刚刚起步;草坪管理技术落后。

还阐述了今后促进草坪科学发展的工作重点。

【总页数】3页(P218-220)
【关键词】草坪;草坪草;引种;种质资源;草坪建植;草坪管理
【作者】温明章;杜生明;陈越
【作者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88.4
【相关文献】
1.我国草坪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措施 [J], 霍成君;王利鹏;付莉;周云波;王宏霞
2.我国草坪业发展现状与草坪应用 [J], 杨昌福
3.我国草坪机械的使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J], 刘旭中
4.我国草坪机械的使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J], 刘旭中
5.我国草坪科学研究与发展 [J], 周禾;牛建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草坪草混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张 磊1,郭月玲2,邵 涛1(1.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南方草业工程系,江苏南京 210095;2.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艺系,江苏镇江 212400)摘要:草坪草混播是草坪建植中一种常用的方法,草坪草混播的技术包括品种的选择、组配方案、建植技术、养护管理等。

冷季型与暖季型草坪草混播时,应综合考虑它们的生长特点,选择适宜的草种进行混播,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

主要探讨了草坪草混播的主要依据和原则,常见的草坪草混播组合及不同的栽培管理对混播草坪的影响,总结了不同地区草坪草混播的模式,并展望了混播草坪在将来的发展前景,以此为我国草坪草混播的研究与生产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草坪草;混播;研究现状;前景中图分类号:S68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00(2008)01-0081-06草坪草混播是指把同种不同品种的草坪草混合播种或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草坪草混合播种的建坪方法。

在不完全了解草坪草生态特性的情况下,混播可以起到优势互补,提高草坪建植成功率的作用。

在技术上,合理混播可以提高草坪的总体抗性,也可以达到提高草坪耐荫性、耐踏、耐磨、耐低矮修剪的性能,延长其绿期,提高受伤草坪的恢复能力等目的。

近几年,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公路边坡、观赏景点、服务区混播草坪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多数情况下达不到预期目的。

习惯上采用草地早熟禾(Poa p r atensis),紫羊茅(F estuca r ubr a)和多年生黑麦草(L olium p er enne)混播,在强光照地区以草地早熟禾为主,遮荫区以紫羊茅为主。

多年生黑麦草可迅速覆盖地面,起保护作用。

但结果往往变成以黑麦草为主的草坪,有时几乎见不到草地早熟禾的存在[1]。

因此,为了满足各方面建设对草坪草的需求,特别是当单播草坪不能胜任或效果不佳时,研究各种草坪草的混播对开发草坪草资源是有很大意义的。

1 草坪草混播的原则草坪草混播不是简单地把草种混在一起播种,它收稿日期:2007-03-22;修回日期:2007-04-27基金项目:南京农业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项目(804001)资助作者简介:张磊(1980-),男,山东省临沂人,在读博士研究生。

邵涛为通讯作者。

有一定的原则性和依据标准。

混播组合中,依据各草种数量及作用的不同,可把草种分为3种:(1)建群种,是体现草坪功能和适应能力的草种,通常成坪后在草坪草群落中占50%以上;(2)伴生种,是草坪群体中作用仅次于建群种的草种,当建群种生长受到环境障碍时,由它们来维持和体现草坪的功能和对不良环境的适应,伴生种通常在成坪草坪中占30%左右;(3)保护种,一般是发芽迅速、成坪快的草种,在群落组合中充分发挥先期生长优势,对草坪组合中的其他草种起到保护作用。

因此,在选择混播草种时,应根据草坪的生长环境,草种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生态、实际需求等选择适宜的草种[2]。

1.1 目的性原则草坪草病害是草坪受到的外界主要威胁之一,为了提高草坪的抗病性,常把对不同病害抗性较好的草坪草品种放在一起混播。

如某些早熟禾品种抗褐斑病较好,但抗锈病能力差,秋季易发生锈病,选择一种抗锈病的品种与之混合建坪,可提高草坪的总体抗病性。

这是选择草坪混播草种首先要考虑的原则。

此外,两种以上草种的合理搭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生理优势和生态习性,根据草坪草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和人们的需要进行合理搭配,建成品质优良的绿地草坪。

如用夏季生长良好草种和冬季抗寒性强草种的混播以延长草坪绿期;用宽叶草种和细叶草种混播以提高草坪的弹性;用耐践踏性强和耐修剪草种混播,以提高草坪的耐磨性;用速生草种(一年生)和缓生草种(多年生)混播,以提高建坪的速度和延长草坪的使用年限。

草坪草混播可以取长补短,发挥各种草坪草的优良特性,适应变化较大的环境条件,更快的形成草坪并能保持草坪质量的稳定性,延长草坪寿命。

1.2 兼容性原则不同混播草种应在颜色、质地、均一性、生长速度等方面要一致或相近,也就是混播草种之间要有兼容性。

从美国进口的大多数新育成的早熟禾品种颜色较深,与老的早熟禾品种如公园、新港的浅绿色很难一致,两者混播后,草坪草颜色深浅不一无法兼容。

草坪草的叶片质地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很粗的草坪草与很细的草坪草混播则不适宜,特别是以细质地草为主的草坪中如有少数的粗质地草坪草,则在视觉上极易被视为杂草,因此在选择混播草种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成坪后的兼容效果。

1.3 生物学特性一致性原则生物学一致性原则即混播草坪草的生长速度、扩繁方式、分生能力等生态习性应基本相同。

有的草坪草分生能力很强,如翦股颖(Ag rostis spp.)、马尼拉(Zoy sia matrelia)、狗牙根(Cy nodon dacty lon)等,如果与黑麦草、早熟禾等混播,草坪会出现块状的分离现象,使草坪的总体质量下降[3]。

生长速度差异太大的草坪草一起混播也易产生参差不齐的感觉,使草坪的观赏性大大降低。

1.4 主导性原则在考虑草坪草混播时,应该首先明确最终得到的草坪是以哪种草坪草为主。

如一般情况下早熟禾类草坪草发芽速度慢,建坪期间管理难度大,较易失败。

如果用少量的黑麦草(20%以下)混播,黑麦草生长速度较快,先发芽,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有利于早熟禾在草坪中的发芽出苗,但最终草坪应以早熟禾为主[4]。

2 草坪草混播的依据2.1 草坪草分生方式与竞争能力草坪草的分生主要是以营养更新的方式进行,方式多种多样,如根茎型、疏丛型、密丛型、匍匐茎、根蘖型等。

不同的草坪草种分生类型不同,竞争力相应的存在差异,因此,在选择草种时应根据不同的类型从播种时间、播种量等方面进行调节,控制竞争力强的草种的生长,使之成坪后能形成均一的绿化效果。

高羊茅与黑麦草主要靠分蘖来扩繁,其竞争能力是有限度的。

要得到以高羊茅和黑麦草为主的草坪必须加大播种量。

某些草坪草的分蘖能力很强,竞争力也很强,参与混播时,所占比例不宜太高。

如匍匐翦股颖(Ag rostis stolonif era)、结缕草(Zoy sia j ap onica)等草坪草匍匐茎较发达,分生能力特别强,混播时,可选择早熟禾与细叶高羊茅(F estuca ovina)以1 1的比例混合,推荐播种量为5~10g/m2。

近年来引进新改良的多年生黑麦草竞争力很强,将其与草地早熟禾混播时,其所占比重以5%~10%为宜[5]。

草地早熟禾属于根茎疏丛型的分生方式,草皮最富弹性,坚韧,极耐践踏,因此容易和其他草种形成混播草坪。

2.2 草坪草的叶片质地草坪草的类型不同,品种不同,叶片质地也有较大差异,参与混播的草坪草的质地应该接近,否则难以兼容。

因此,草坪草混播时,应考虑到成坪后草坪草叶片的质地,按照草种的兼容性原则来挑选混播草坪草。

2.3 草坪草的颜色一般情况下,老的草坪草品种颜色较浅,新的品种颜色较深。

从欧洲进口的草坪草的颜色较浅,从美国进口的草坪草颜色则较深。

叶片颜色差异大的草种不宜混播建坪。

总之,草坪草混播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从表观效果到草坪草之间的相互作用,混播成坪后的绿化效果,草坪草之间的化感作用等,这样才能正确选择草种,确保草坪的健康生长,满足对混播草坪的不同需要。

3 常见的草坪草混播组合3.1 冷季型草坪草混播组合冷季型混播草坪主要应用于北方地区[6],以冷季型草坪草种为建群种,混播的目的是利用不同草种的优良特性互相弥补不足。

各草种在耐践踏性、初期生育速度、耐荫性、耐刈剪性、浓绿性等特性上差别很大,利用具有这些特性的2至多个草种混合在一起,就形成许多不同的混播组合。

张大彪等[7]研究了草地早熟禾,高羊茅和黑麦草的多元混播组合。

利用筛选出的优良品种,组成以草地早熟禾为建群种的混播组合,混播比例为草地早熟禾 高羊茅 黑麦草=6 3 1;以高羊茅为建群种的混播组合:高羊茅 草地早熟禾 黑麦草=8 1 1,高羊茅 草地早熟禾 黑麦草=7 2 1,前者的高羊茅和黑麦草对草地早熟禾起保护作用,3-4年后高羊茅将取代草地早熟禾,适合建植前期质地较细,后期持久性好的草地,该组合是所有冷季型草坪草混播建坪中退化速度最慢的一种,后者可大大增加高羊茅草地的细度和景观效果,适宜建植地层复杂的草地。

在选择草种的时候,生长旺盛的草种在混播中不要超过50%的比例(如黑麦草)。

在高羊茅和草地早熟禾的混播中,由于高羊茅的丛生生长特性,必须是混播的主要成分,比例在70%以上,以形成致密的草坪。

高羊茅作伴生种时比例应控制在30%以上,比例太小的高羊茅植株常形成直立状斑块,形似杂草,影响所要求的效果[8]。

在草坪草优化混播组合中,影响成坪速度,盖度和草坪质量的主要因素是草种的配比。

草坪质量还受环境条件和养护管理强度的影响,因此混播应该遵循区域化和目标多层次的原则,适宜的混播方案应是草坪建坪的系列化技术,包括坪床结构、土壤处理、草种组合、播后养护等技术环节[9]。

3.2 暖季型草坪草混播在我国广大南方地区,由于夏季气温偏高,不适宜冷季型草坪的生长,所建立的草坪几乎都是暖季型草坪。

由于暖季型草坪冬季有3-4个月的枯黄期,严重影响观赏效果。

为了达到更好的观赏目的,可以选择与冷季型草坪草混播。

一直以来,许多学者认为暖季型草坪草种不宜混播,这是因为暖季型草坪草营养繁殖都很快,相互之间竞争激烈,一般不兼容,混播后易分划而形成分裂的孤立斑块,使草坪外观不一致。

但在实践中也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如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可用百喜草(P as-p alum notatum)与狗牙根、地毯草(A x onop us Com-p ressus)等暖季型草坪草种混播,既可用于水土保持又可用于园林绿化和体育场草坪[10,11]。

如重庆体育场全面更新的草坪以结缕草(含中华结缕草)为主,又有假俭草(E remochloa op hiuroides)、狗牙根等混播的草坪[12]。

另外,深圳有采用狗牙根和地毯草混栽用于运动场草坪的先例[13]。

3.3 冷、暖季型草坪草混播如何将冷、暖季型草坪草种合理搭配进行混播,互相弥补生长季节的差异以解决夏枯和越冬问题,使草坪四季常青,是我国草坪研究的一个热点与难点。

冷、暖季型草坪草混播主要应用于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这一地区无论是冷季型还是暖季型草坪草单独建坪都不理想,暖季型草坪草有绿期短,不易越冬的问题,冷季型草坪草存在夏枯休眠,甚至死亡现象。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园林研究者就指出,冷、暖季型草坪草混播是最普通的建坪方式,混播技术可使建植后的草坪具有各类草的优良特性,尽可能延长绿期。

国外如美国东南部、日本等在过渡地区混植冷、暖季型草坪草的研究己有报道,认为在适宜的栽培管理条件下,冷、暖季型草坪草混播能保持四季常绿的景观。

尹少华等[14]在湖北鄂州温带过渡地区,以暖季型草坪草狗牙根和冷季型草地早熟禾为材料,在混播草坪种群生物量动态、种间竞争、混播的质量评价及优化组合筛选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为冷、暖季型草坪草混播及我国南北过渡地区草坪四季常绿的可行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