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防护学》教学大纲
放射防护知识培训教学提纲34页PPT

END
放射防护知识培训教学提纲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放射防护知识培训教学提纲共34页文档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医学辐射防护学教案教材

医学辐射防护学Medical Radiation Protection第一节(1/2学时)自我介绍,认识同学对放射医学专业的看法(提问交流)●前途光明➢人才稀缺,就业相对容易➢肿瘤患者数量激增➢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无可替代➢医学影像诊断是医院生存的生命线●步履艰辛➢较临床医学生学习更多的医学知识➢更多的面对即将逝去的生命就业去向(提问交流)●放射治疗科医师或物理师●影像医师或技师●核医学医师●介入治疗医师●辐射防护监督所公务员●其它(自主创业,仪器公司等)课程设置●执业医师相关学科及辅助学科●放射生物学,医学影像学,肿瘤放射治疗学关于考试上课纪律关于教材●医学辐射防护学(第二版)●强永刚(广州医科大学核医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内容丰富,循序渐进,工作中良好工具书●授课过程中重点内容标题以*注释,特别重要内容以**注释教材内容第一章概论第二章核辐射物理基础第三章辐射计量学基础第四章电离辐射生物学作用原理第五章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第六章放射损伤的临床基础第七章放射复合伤与中子损伤第八章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标准第九章医疗照射防护概论第十章医用X线诊断的防护第十一章核医学诊疗中的防护第十二章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放射防护第十三章介入治疗与正骨复位的放射防护第十四章医疗照射实践的质量保证第十五章含放射性物质制品、消费品及伴生X线产品的防护第十六章非人类物种放射防护第十七章医用辐射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第十八章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第十九章医用辐射的卫生监督管理第二十章医用非电离辐射的防护说明●第4、5章节与《放射生物学》内容重叠省去,第6、7章节与《辐射损伤学》内容重叠省去●第16、19章为网络授课内容,为同学自修,不纳入考试范围●第20章节进行顺序调整授课内容及编排第一章概论第二章核辐射物理基础第三章辐射计量学基础第四章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标准第五章医疗照射防护概论第六章医用X线诊断的防护第七章核医学诊疗中的防护第八章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放射防护第九章介入治疗与正骨复位的放射防护第十章医用非电离辐射的防护第十一章医疗照射实践的质量保证第十二章含放射性物质制品、消费品及伴生X线产品的防护第十三章医用辐射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第十四章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第一节(2/2学时)第一章:概论Section 1. Introduction第一节:人类环境中的辐射Lesson 1. Radiation in environment of humankind1.辐射的特点与组成1.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itute of radiation●什么是辐射?分类?●电磁辐射的频谱分布➢(无线电波→微波→红外→ 可见→ 紫外→ X → γ)α and β ray?➢波长、频率、能量的关系(ε=hv)●什么是电离辐射?特点?电离辐射的特点*●具有一定穿透力●视觉不能感知,仪器可以探测●遇到某些物质可能发出荧光●能使被照射物质电离或激发2.电离辐射组成2. Constitute of ionizing radiation●天然电离辐射(81%)VS.人工电离辐射(19%)医用人工辐射占人工电离辐射的98%●非电离辐射●什么是医学辐射防护学?第二节:医用辐射的发展与回顾Lesson 2.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radiation●辐射的医学应用●放射防护学发展历程(里程碑)●放射防护的目的与任务●我国放射防护法规与体系《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及“金字塔”体系放射学国际机构*➢ICRU: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ation Units and Measurements➢ICRP: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ICNIRP: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Non-Ionizing Radiation Protection➢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UNSCEAR: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the Effects of Atomic Radiation第二节(1/2学时)第二章:核辐射物理基础Section 2. Basic knowledge of radiation physics第一节:原子结构与X线Lesson 1. Construction of nuclear and X ray1.原子结构1.Construction of atom2.原子核稳定性2. Stability of nuclear原子核的核子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短程引力称为核力,核力使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在一起,同时,原子核中又存在带正电荷的质子之间的静电排斥力,原子核的稳定性由核子之间的核力和质子之间的静电排斥力的相对大小决定,与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比例有关。
放射防护学(040402Z8)医学影像专业 教学大纲

《放射防护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40402Z8课程名称:《放射防护学》(Radiation Physics and Protection)课程性质:考查课学分:1学分总学时:16学时理论学时:14学时考试学时:2学时先修课程:内科学、外科学、影像诊断学、放射治疗学适用专业:医学影像专业参考教材:王鹏程主编,《放射物理与辐射防护》,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版《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基本安全标准》GB-18871,国家标准出版社,2002年版。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属于医学影像专业的专业必修考查课。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电力辐射的来源及水平,熟悉对电离辐射的防护原则、目的及对各种电离辐射的的监测及防护方法。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核物理的基本知识及辐射剂量的常用单位2.全面了解辐射防护的基本理知识3.熟悉辐射防护原则和国家现行防护标准4.掌握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及屏蔽计算5.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电离辐射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有一定的辐射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三、课程学时分配四、考核1.考核方式:考查2.成绩构成:理论考试成绩100%五、课程基本内容【理论课部分】第一、二章物质结构与核衰变(一)目的要求:1.了解原子及原子核结构;2.熟悉磁共振先进的医学应用;3.掌握放射性核素相关知识及临床应用。
(二)教学时数:2学时(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物质结构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二节原子核结构第三节磁共振第四节磁共振现象的医学应用第二章核衰变第一节放射性核素衰变类型第二节原子核的衰变规律第三节放射性核素衰变的统计第四节医用放射性核素的生产与制备第五节放射性核素的临床应用(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
(六)自学内容:放射性核素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第三、四、五章 X线的产生及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一)目的要求:1.了解X线的产生;2.掌握在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3.熟悉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
《放射物理与防护》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放射物理与防护》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代码:32071062a课程名称:放射物理与防护适用专业:医学影像学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开课学期:7实验学时:4学分:1.5一、开课实验室医学影像与检验学院医学影像实验室,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核医学科、放疗中心等二、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放射物理与防护》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任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放射物理知识和辐射防护知识,为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技术基础。
能够在放射防护领域从事放射防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成为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影像专门人才。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常用的辐射量和单位、放射线的测量和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及放射科等常见防护。
四、考核形式要求本实验课程成绩的评定依据为:平时成绩为课堂测验及见习过程中的表现等(30%),见习报告成绩平均分(70%),纳入本课程考核的平时成绩。
六、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见习一放射科的防护1、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辐射防护原则及措施(2)掌握:辐射防护体系、法律法规及健康管理内容2、实验内容或原理(1)参观放射科、放射治疗中心、核医学中心(2)查阅放射科辐射防护相关资料(3)演示测量特定区域辐射剂量(4)提问、思考、回答、反思3、实验仪器放射科、放射治疗中心、核医学中心各个科室及机房4、实验步骤或环节(1)教师讲解、示教(2)学生分成2-3人一组,相互检查,老师巡回指导(3)小结5、教学方式录像演示+老师讲解、示教+学生互相操作,老师指导6、考核要求随机选择学生回答问题7、实验报告要求书写见习报告七、实验教材及参考书教材:无实验教材主要参考书目:[1]王鹏程,李迅茹主编,《放射物理与防护》(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7月[2]洪洋主编,《放射物理与防护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年8月[3]余建明主编,《放射物理与防护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4]王鹏程主编,《放射物理与辐射防护》,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8月。
放射物理与防护大纲.doc

《放射物理与防护》教学大纲适用于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三年专64学时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本课程是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通过该课程学习,可使学生了解、掌握将来工作所需的放射物理学、放射剂量学、放射防护学的基本知识,这是该专业学生所必备的物理学基础。
二、课程简述1、课程目标:本课程阐述了X射线的发现、本质与特性,X线产生的原理,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常用的辐射量与单位,放射防护学,放射治疗剂量学的基本知识。
通过学习,为学生将来从事医用影象诊断及有关设备的营销、维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教学,讲授教材基础理论知识。
2)利用到附属医院进行实训、实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三、教学要求及时数分配1、第1章物质结构基础(1)教学内容讲述原子结构初期理论的实验基础,玻尔的原子模型,原子核结构及组成。
、(2)教学要求1)原子结构初期理论的实验基础2)原子核结合能3)核外的电子结构4)原子核结构及组成、结合能(3)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核外电子结构、原子核组成2)熟悉玻尔的原子模型、原子核结合能3)掌握氢原子谱线系计算难点:1)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2)能级量子化3)核外电子结构的空间量子化4)原子核的质量2、第2 章核衰变(1)教学内容1)放射性核衰变类型2)原子核衰变规律(2)教学要求1)掌握放射性核衰变类型2)熟悉X衰变及γ衰变过程3)了解原子核的衰变规律(3)重点和难点重点:1)放射性核素衰变类型2)核衰变规律及计算3)半衰期4)放射性活度难点:1)半衰期计算2)放射性活度计算3、第3 章 X射线的产生(1)教学内容1)X线的发现、本质和特性2)、X线产生装置及条件3)、X线产生原理4)、X线的量与质5)、X线的产生效率6)、X线强度的空间分布(2)教学要求1)掌握X射线的发现、本质与特性2)熟悉X射线的产生原理与装置3)了解X射线的量与质、产生效率及强度空间分布(3)重点和难点重点:1)X射线的本质2)X射线产生原理3)X射线强度的空间分布难点:1)X射线的波粒二象性2)轫致辐射与标识X射线谱3)X射线产生效率的计算4、第4章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教学内容1)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几率2)射线的衰减3)能量转移和吸收4)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5)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其他过程6)各种作用的相对几率(2)教学要求:1)掌握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作用过程2)熟悉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几率3)了解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其他过程4)了解各种作用发生的相对几率(3)重点和难点重点:1)电离、激发、弹性散射、轫致辐射的概念2)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的产生3)中子与物质相互作用4)X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难点:1)电离、激发、弹性散射、轫致辐射产生机制的异同点2)X射线在物质中衰减的计算5、第5 章常用辐射量及单位(1)教学内容1)辐射测量特征量及单位2)描述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量3)辐射防护用辐射量和单位(2)教学要求1)掌握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量和单位2)熟悉辐射防护用辐射量和单位(3)重点和难点重点:1)辐射量及单位的定义2)描述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量难点:1)描述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量的计算2)辐射防护用辐射量的计算6、第6章放射线的测量(1)教学内容1)辐射量的测量2)吸收剂量的测量3)计数测量4)射线质的测量(2)教学要求1)熟悉射线质的测量2)熟悉照射量的测量和吸收剂量的测量(3)重点和难点重点:1)照射量的测量和吸收剂量的测量难点:照射量的测量和吸收剂量的测量的计算7、第7 章放射生物效应(1)教学内容1)放射线产生的生物效应2)胎儿出生前的受照影响3)皮肤效应4)生物靶的调节作用(2)教学要求1)掌握放射性的生物效应2)熟悉放射线在医学上的应用3)熟悉胎儿出生前受照效应4)了解影响放射损伤的因素(3)重点和难点重点:1)生物靶的调节作用2)稀释效应难点:1)辐射与自由基2)抗自由基的氧化酶效应8、第8 章放射线的医学应用(1)教学内容1)X(或γ)射线的医学应用2)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应用3)放射治疗剂量学基础(2)教学要求1)熟悉普通X射线摄影、计算机X射线摄影、C-CT工作原理2)熟悉常用放射源及照射方式3)了解放射治疗剂量实例及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学(3)重点和难点重点:1)计算机X射线摄影2)X射线体层摄影3)X-CT摄影4)射线中心轴上的剂量参数5)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学难点:1)X-CT2)射线中心轴上的剂量参数及计算3)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学及计算9、第9 章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1)教学内容1)放射防护法规2)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3)放射防护的基本标准4)医疗照射剂量的约束5)放射性工作场所及国民安全文化素养(2)教学要求1)熟悉放射防护标准原则2)了解放射防护法规3)了解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的贯彻实施(3)重点与难点重点:1)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2)放射防护的基本标准3)医疗照射剂量的约束难点:1)放射防护的推定限值2)医疗照射指导水平10、第10 章放射线屏蔽防护(1)教学内容1)放射线屏蔽防护基本措施2)屏蔽材料3)视屏装置的辐射防护(2)教学要求1)掌握外照射防护基本方法和屏蔽材料2)掌握屏蔽厚度的计算(3)重点和难点重点:1)屏蔽材料的选择2)屏蔽材料厚度的确定3)常用屏蔽防护材料难点:1)屏蔽材料厚度的计算11、第11章医用放射线的防护(1)教学内容1)医疗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2)医用诊断X射线的防护3)医用治疗放射线的防护要求4)放射防护监测(2)教学要求1)掌握医用诊断X射线的防护2)熟悉医用治疗放射线的防护3)了解放射防护监测(3)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医用诊断X射线的防护2)熟悉医用治疗放射线的防护难点:医用诊断与治疗X射线的防护12、介入放射学的安全与防护(1)教学内容1)介入放射环境的辐射剂量及估算方法2)介入放射学的防护3)介入放射学规范操作与管理(2)教学要求1)掌握介入放射环境的辐射剂量及估算方法2)熟悉介入放射学的防护3)了解介入放射学规范操作与管理(3)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介入放射环境的辐射剂量及估算方法难点:1)介入诊断患者的剂量计算2)介入操作者个人剂量计算13、第13章放射防护管理(1)教学内容1)管理机构职责及许可登记制度2)管理措施(2)教学要求1)熟悉放射防护管理内容2)了解放射防护管理机构职责及许可登记制度(3)重点和难点学时分配表(表内为5号字)四、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1)通过到附属医院实训、实习深入理解理论知识2)增强与提高放射诊断与防护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五、任课教师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1)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辐射防护上课纲要

游離輻射之特性、應用及防護第一章認識輻射p2第二章放射性同位素的應用p4第三章輻射偵測與人員劑量量測原理p4第四章輻射防護概念與輻射屏蔽之認識p6第五章輻射意外傷害及急救處理p9第六章游離輻射防護相關法規簡介p12謝玲鈴編第一章認識輻射1.1前言輻射是一種能量的發射和轉移。
它的型態可以是電磁波(如:X光、γ射線、UV、可見光、無線電波),也可能是粒子(如:β粒子,α粒子)。
而游離輻射具有高能量的輻射,它對生物和人體會造成傷害,所以從事有關游離輻射工作的人員,都必須對游離輻射有所認識,才可以運用自如,同時也可以避免可能造成的傷害。
本章內容包括原子與原子核、游離輻射的特性、輻射劑量與單位之認識,為研究輻射之基礎。
1.2 游離輻射與非游離輻射1.2.1 游離輻射:當原子中的電子,自輻射獲得的能量,大於原子核對它的束縛能量,電子就會離開原子而射出,使原來呈中性的原子,變為一帶正電(少掉一個電子的原子本身)和一帶負電(射出的電子)的離子對(ion pair),此即稱為游離(ionization)。
能造成游離作用的輻射稱為游離輻射(ionizing radiation)。
1.2.2 非游離輻射:如電子自輻射所獲得的能量,不足以使電子離開原子核的束縛,此即為非游離輻射。
能使一般物質產生游離的能量大概是10keV,所以就以10keV作為游輻射與非游離輻射的分界點。
目前常使用之放射性物質均屬游離輻射。
種類:32P,45Ca, 60C0……。
1.3 游離輻射的性質1.3.1粒子型游離輻射粒子型游離輻射,除了天然或人為方法產生的α、β之外,還有由人工產生的中子(n)、正電子(e+ )、質子(p)、氘核(D)、氚核(T ),以及其它帶電或不帶電質子和反跳原子等等。
下面我們來談談一些常見粒子型游離輻射的性質。
(A)帶電粒子(α,β):能使物質的原子游離(電子脫離原子成為一對正負離子)。
α使原子游離的本領遠較β為大,但穿透力卻比β小的多,一張紙即可把α擋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防护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放射防护学》总学时:36学时开课单位:影像教研室适用专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三年制教材:《放射防护学》李风茹主编参考书:《医学影像物理学》张泽宝主编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主要从物理的角度阐述放射线的发生、性质及与物质作用的规律。
重点要求掌握物质的结构,X线的发现,X线的本质与特性,X线产生的原理,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常用的辐射量和单位,放射线的测量和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
放射剂量学除介绍辐射防护中所涉及的剂量、测量、监测等内容,还根据医学影像学科的发展,加进了放射治疗剂量学的内容,为今后的影像诊断奠定坚实的基础。
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本课程主要介绍放射物理学、放射剂量学和放射防护学,总学时42。
各章节的学时安排具体如下:第一章:物质的结构2学时第二章:核转变2学时第三章:X线产生8学时第四章:X(或R)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5学时第五章:X(或R)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4学时第六章:常用的辐射量和单位2学时第七章:放射线的测量2学时第八章: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4学时第九章:放射治疗剂量学3学时第十章:放射线屏蔽防护3学时第十一章: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3学时第十二章:医用X线的防护2学时第十三章:放射防护管理2学时二、章节内容第一章物质的结构(2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核外电子结构、原子核组成2.熟悉玻尔的原子模型、原子核结合能3.了解原子初期理论实验基础内容:一、原子结构1.初期理论的实验基础2.原子核结合能3.核外的电子结构二、原子核结构1.原子核组成2.原子核结合能第二章:核转变(2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放射性核素衰变类型2.熟悉X衰变及R衰变过程3.了解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内容:一、放射性核素衰变类型:1.α衰变2.β衰变3.γ衰变和内转换二、原子核的衰变规律:1.衰变规律2.衰变平衡第三章:X线产生(8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X 线的发现、本质和特性2.熟悉X线的产生装置和产生原理3.了解X线的量和质、X线产生效率及X线强度空间分布一、X线的发现、本质和特性1.X线的发现2.X线的本质3.X线基本特性二、X线产生装置1.X线产生条件2.X线的产生装置三、X线产生原理1.电子物质的相互作用2.X线产生原理四、X线的量与质1.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影响X线质量的因素五、X线的产生效率六、X线强度的空间分布1.薄靶周围X线强度的空间分布2.厚靶周围X线强度的空间分布第四章:X(或R)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5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作用过程2.熟悉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几率3.了解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其他过程4.了解各种作用发生的相对几率内容:一、概述:1.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几率2.射线的衰减3.能量转移和吸收二、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1.光电效应2.康普顿效应3.电子对效应三、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其他过程1.相干散射2.光核作用四、各种作用的相对几率1.X线引发效应总结2.Z和H0与三种基本作用的关系3.在诊断放射学中各种基本作用发生的相对几率第五章:X(或R)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4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连续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2.熟悉诊断放射学中X线的衰减3.了解单能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内容:一、单能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1.窄束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2.宽束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二、连续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1.连续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特点2.影响X线衰减因素3.X线的滤过三、诊断放射学中X线的衰减1.人体的构成元素和组织密度2.X线通过人体的衰减规律第六章:常用的辐射量和单位(2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量和单位2.熟悉辐射防护中使用的辐射量和单位一、描述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量和单位1.描述辐射场性质的量2.照射量3.比释动能4.吸收剂量5.吸收量、比释动能及照射量之间关系和区别二、辐射防护中使用的辐射量和单位1.当量剂量2.有效剂量3.集体当量剂量和集体有效剂量4.待积当量剂量和待积有效剂量第七章:放射线的剂量(2学时)目的要求:1.熟悉射线质的测定2.了解照射量的测量和吸收剂量的测量内容:一、照射量的测量1.自由空气电离室2.实用型电离室3.电离电荷测量电流二、吸收剂量的测量1.吸收剂量的基本测量法2.电离室测量法3.吸收剂量的其他测量方法三、射线质的测定1.400KWSFX线质的测定2.高能X线能量的测定3.高能电子束能量的测定第八章: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4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放射线的生物效应2.熟悉放射线在医学上的应用3.熟悉胎儿出生前受照效应4.熟悉放射性质皮肤效应5.了解影响放射损伤的因素内容:一、放射线在医学上的应用1.X线在诊断方面的应用2.放射线在治疗方面的应用3.放射性核素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二、放射线产生的生物效应1.确定性效应2.随机性效应三、胎儿出生前受照效应1.胚胎死亡2.畸形3.智力低下4.诱发癌症四、皮肤效应1.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2.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3.放射性皮肤癌五、影响放射损伤的因素1.与电离辐射有关的因素2.与机体有关的因素3.环境因素第九章:放射治疗剂量学(3学时)目的要求:1.熟悉放射治疗常用的放射源及照射方式2.熟悉放射治疗物理学有关名词3.了解放射治疗剂量实例及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学内容:一、基本概念1.常用的放射源及照射方式2.放疗物理学有关名词3.射线中心轴上的深度剂量4.组织最大比二、放射治疗剂量计量实例三、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学1.辐射源2.放射源周围的剂量分布3.腔内治疗剂量学4.组织间治疗剂量学第十章: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3学时)目的要求:1.熟悉放射防护标准原则2.了解放射防护法规3.了解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的贯彻实施内容:一、放射防护法规二、放射防护标准1.标准的概念2.标准的发展3.医用放射防护标准三、放射防护标准介绍1.我国现在放射防护标准2.ICRP1990年建议书关于放射防护标准的建议3.IBSS限值四、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的贯彻实施第十一章:放射线屏蔽防护(3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外照射防护基本方法和屏蔽材料2.了解屏蔽厚度的确定方法内容:一、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1.时间防护2.距离防护3.屏蔽防护二、屏蔽材料1.对屏蔽材料的要求2.常用屏蔽防护材料三、屏蔽厚度的确定方法1.确定屏蔽厚度的依据2.屏蔽厚度的计算第十二章:医用放射线的防护(2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医用诊断X线的防护2.熟悉医用治疗放射线的防护3.了解放射防护监测内容:一、医用诊断X线的防护1.防护原则2.诊断X线机防护性能要求3.放射防护设施4.防护操作5.妇女X线检查的防护6.儿童X线检查的防护二、医用治疗放射线的防护1.医用加速器的防护2.医用γ照射远距离治疗的防护3.放射治疗中对患者的防护三、放射防护监测1.场所放射防护监测2.个人剂量监测第十三章:放射防护管理(2学时)目的要求:1.熟悉防护管理内容2.了解放射防护管理机构及许可制度内容:一、防护管理机构二、申请许可制度1.许可登记管理制度2.放射工作单位必备的条件三、防护管理内容1.X线机的生产2.射线防护器材3.防护知识培训4.健康管理5.放射事故管理6.质量保证7.档案管理三、其他教学环节(无)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中要加强运用自然辨证发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要做到教书育人相结合,加强素质教育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与综合。
在教学工作中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针对影像学的特点,运用幻灯等使得教学生动有趣。
五、必要说明:教学内容分为三级要求:第一级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教师一般应于理论课讲授,亦为实践课与考试的重点.第二级是熟悉内容,教师应选择性讲授,亦在考试范围内,未讲授部分由学生自学。
第三级是了解内容,也在考试范围之内(凡教科书上有,而本大纲未述及者,均为不考试内容).为适应现代化科学的迅猛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补充一些本学科的新进展。
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