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档案 标准

合集下载

爱问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

爱问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

爱问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古籍修复是一门旨在保护和修复古籍的专业技术,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在进行古籍修复时,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技术规范和质量要求,以确保修复工作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并保持原始古籍的历史和价值。

第一,修复工作应符合文物保护原则。

修复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原有古籍的历史痕迹和文物价值,不得对古籍的原貌进行过分改变。

修复的目的是恢复古籍的可阅读性和保存性,而不是追求完美的外观。

第二,修复工作应符合材料科学原则。

在进行修复时,应选择符合文物保护要求的材料,如酸纸、纯棉纸等。

修复工艺应尽量避免使用对古籍材料有害的胶水和化学药品,以免对古籍产生进一步损害。

第三,修复工作应符合工艺要求。

修复师应具备一定的修复技能和经验,能够准确判断古籍的损害程度,采取适当的修复方法。

修复过程中应注意手工操作的细致和耐心,确保修复效果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第四,修复工作应符合保密原则。

修复师应对修复过程中的细节和技术进行保密,不得将修复过程泄露给他人。

修复师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并尊重古籍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第五,修复工作应进行质量检测与评估。

修复完成后,应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与评估,以确保修复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质量检测可以包括古籍的可读性、保存性和骨架结构的稳定性等方面的评估。

综上所述,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是古籍修复工作的基本准则。

修复师应在修复过程中尽可能保留文物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遵循材料科学原则和工艺要求。

修复工作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测与评估,以确保修复效果的质量。

古籍修复工作的成功与否对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古籍、档案修复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我国古籍、档案修复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我国古籍、档案修复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张美芳;陈敏【摘要】古籍、档案修复受技术水平、经验、设备、工作态度等影响,修复技术难统一,操作因人而异,质量难以控制.文章介绍古籍、档案修复技术标准现状,分析修复标准的适用性,提出修复标准体系建设整体框架、内容和思路.【期刊名称】《图书馆论坛》【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5页(P111-115)【关键词】古籍修复;档案修复;修复标准【作者】张美芳;陈敏【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古籍、档案在抢救与修复时,由于修复理念、设备、技术水平和能力的不同,致使技术操作不统一、选用材料不一致、修复流程因人而异、修复质量无法评估等,从而导致修复工作简化、操作不规范、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甚至由于修复措施不当,使古籍、档案受到二次伤害。

凡此种种做法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正确引导,如果修复流程没有质量规范,那么抢救修复古籍档案的目的和意义则不可能真正实现。

近年图书档案部门重视修复标准化建设,研究和制定了一些相关标准,此举对规范修复流程和提高修复质量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 开展古籍、档案修复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建设的意义长期以来,古籍、档案修复技术基本依靠经验操作和主观评价,其实现是主观意志、经验、设备、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年代,对修复原则、修复目的理解不同,修复方法、修复选材、工作流程以及选用设备差异较大,即使在同一地区,每位修复工作者的经验、意识、能力、态度等有所不同,修复质量也参差不齐。

对于每一件被修复古籍、档案而言,其载体类型、破损程度、装帧形式千差万别,修复操作中亦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长期以来,修复过程、方法、效果和质量等很难被规范、理论化或上升为标准。

此外,古籍、档案修复是一项随着经验不断积累,能力才会逐渐提高的技术,个人的感觉和经验影响着技术的发挥和修复质量,而个人感觉和经验有时无法用语言文字准确描述,无法量化,因此,长期以来对修复技术的考核或评估大多为主观评价。

文物修复标准规范文档

文物修复标准规范文档

文物修复标准规范文档温馨提示:该文档是小主精心编写而成的,如果您对该文档有需求,可以对它进行下载,希望它能够帮助您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以对它进行修改,根据您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即可。

另外,本小店还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比如工作总结、文案摘抄、教育随笔、日记赏析、经典美文、话题作文等等。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不同的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后续更新。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written by the small master, if you have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ocument, you can download it, I hope it can help you solve your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it can be modified and adjustedaccording to your actual needs.In addition, the store also provides you with a variety of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work summary, copy excerpts, education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and so on.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to the following updates.文物修复一直是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工作之一。

爱问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

爱问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

古籍修复技术尺度与质量要求前言本尺度的编写格式和方法按尺度化工作导那么第一局部:尺度的布局和编写规那么〔〕和尺度化工作导那么第二局部:尺度中尺度性技术要素内容确实定方法(GB/T 1.2-2002)中的规定编写。

本尺度为"中华特藏庇护方案"执行尺度。

本尺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提出、批准并归口办理。

本尺度由国家藏书楼草拟。

本尺度主要草拟人:杜伟生、张平。

引言为实施"中华古籍特藏庇护方案",文化部委托国家藏书楼制定相关尺度,包罗古籍定级尺度、藏书楼古籍特藏书库底子要求、古籍特藏破损定级尺度、古籍修复技术尺度与质量要求、古籍普查尺度等五项尺度。

各尺度彼此关联,为确保"中华古籍特藏庇护方案"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底子包管。

本尺度按照2001年3月26日由文化部发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尺度古籍修复技术尺度与质量尺度为底子内容编制的。

本尺度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范围;2. 术语和定义;3. 古籍修复;4. 古籍装订;5. 修复档案;6. 修复工作单;7. 工作间底子要求;8. 修复材料;9. 修复机械;10. 质量要求;11. 常见各式装帧册本修复质量要求;12. 质量等级;13. 查验;附录。

本尺度附录A 为尺度性附录,附录B 为资料性附录。

本尺度为保举性尺度。

古籍修复技术尺度与质量要求1 范围本尺度规定了古籍修复底子术语及其定义、技术尺度及质量要求。

本尺度适用于古籍修复行业并供出书、教学、科研及国表里相关技术业务交往使用。

2 术语和定义2.1古籍中国古代册本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册本。

2.1.1影印古籍指用照相制版的方法印刷并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册本。

2.1.2仿古籍指内容不属于古籍范围,但采用中国传统装帧形式的册本。

2.2常见装帧形式2.2.1卷轴装按挨次将书叶粘接后,末端粘接木制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圆轴,首端粘接细木杆,然后以尾轴为轴心向前卷收,成为一束的装帧形式。

《古籍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古籍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古籍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行业标准编制说明一、编制背景按照“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的规定,在进行古籍修复工作之前,首先要对全国公共图书馆系统中的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轮训,统一技术规范。

目前文化部及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陆续颁布《古籍普查规范》、《古籍定级标准》、《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等多项标准,极大程度地推进了古籍特藏保护修复行业的标准化进程。

为进一步推进馆藏古籍修复工作规范化,促进行业发展,近年由国家图书馆牵头起草古籍修复档案记录等几项文化行业标准。

一次完整的古籍修复过程,需要详尽、如实记录修复工作中各项操作对修复对象的所有影响,即用文字及影像资料详细描述修复对象在修复过程前后的状态。

并用统一的格式、标准的语言完整记录修复工作中所使用的材料、流程、技法、工艺,最大限度保存修复过程的完整信息,为下一修复周期提供详实科学的依据,对古籍的安全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二、编制目的1.对于各收藏、修复单位:以既往经验及目前技术水平而言,若修复工作安全有效,同一修复对象进入下一修复周期往往需要数十乃至上百年。

完整的修复档案可帮助修复人员最大程度回溯古籍原始信息,在制定修复方案时有据可依,提高修复工作效率并保证处置措施安全,有效延长修复对象寿命;2.对于我国古籍保护修复行业:同一系列或相类似古籍由不同单位收藏、修复时,规范系统的修复档案便于业内相互学习借鉴,有利于落实修复技术相关规范、统一质量核验标准,促进我国古籍修复技术发展。

此外,在同行业技术交流中,规范的文字、影像档案可提供专业的技术资料,促进经验交流,提升全行业技术水平;3.对中华古籍保护事业:规范统一的修复档案可为散逸海外的中华典籍提供真实可靠的修复依据,便于海外相关单位参考,有效保护中华典籍的同时,利于相关行业的国际间交流;4.对行业监管部门:表述规范、形式统一、内容详实的修复档案,便于行政管理及监管机构随时掌握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及不足之处,根据各修复机构实际需求调整人员配置、工具材料派发等管理措施;5.对于其他相关工作:内容形式规范统一的修复档案,可为国内国际的相关科研工作、教材出版、会议研讨提供基础材料,统一标准的修复档案有利于修复案例的制作、展示,促进相关领域的科研及推广工作。

关于线装古籍的修复

关于线装古籍的修复

关于线装古籍的修复中国传统典籍虽然已经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但是作为一个古籍爱好者,要了解很多知识。

本文为大家讲述关于线装古籍的修复,欢迎阅读了解。

随着古籍保护工程的推进,科学规范修复古籍成为当务之急。

河南省登记在册的古籍有180万册(件),亟待保护修复。

线装是中国古籍装帧的主要形式,其修复程序包括:准备、修整和复原三个大的步骤。

本文通过对这三个步骤的内容及方法进行论述,表明其科学和规范的操作过程。

我国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遗留了浩繁的古代典籍,但保存状况不容乐观,极大地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据统计,收藏于国家各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寺院和私人收藏家的古籍约有3,000万册(件)以上。

由于古籍材质特殊、历史久远,多种病害侵蚀,造成古籍的年损毁量达1.33%。

据不完全统计,亟待修复保护的古籍有1,000万册(件),急需抢救性修复的古籍有几十万件(册)。

河南省有国家级古籍保护单位5家,省级古籍保护单位16家,已登记在册的古籍有180万册(件),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已完成普查数据录入53万册(件),其中一、二级珍贵古籍1.5万余册(件),205部入选《古籍珍贵古籍名录》,534部入选《河南省珍贵古籍名录》,其中有大量古籍损毁严重。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意见》中“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古籍保护方针,目前,我国古籍保护修复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不改变古籍原状,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古籍的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

在修复实践和具体操作中坚持“最少干预原则、可再处理原则、可辨识性原则、美学原则、环境统一性原则、信息收集整理原则、修复前后的存档原则”。

线装书籍是中国古籍装帧的主要形式,《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将其定义为:将写、印好的书叶以无字的一面对折,折边朝左,余幅朝右形成书脊,加装书皮,然后用线把书叶连书皮一起装订成册,订线露在外面。

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装裱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笔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一点粗浅的看法,愿以线装古籍修复保护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为中心进行论述,以期与业内人士相互切磋,取长补短,进而促进我省的古籍保护工作。

档案管理规定的档案修复与恢复技术要求

档案管理规定的档案修复与恢复技术要求

档案管理规定的档案修复与恢复技术要求档案修复与恢复是指对损坏、老化或遭受意外破坏的档案进行修复和恢复的技术过程。

它是档案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护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读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档案修复与恢复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档案管理规定了一系列的技术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档案修复与恢复的技术要求。

一、修复技术要求修复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修正、粘贴、填补、折返、清洁等几个方面。

具体要求如下:1. 修正:即对字迹、图文、印章等的破损或失真进行修正,使其恢复到原始状态。

修正应根据原始记录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要求修正后的字迹清晰、规整、准确。

2. 粘贴:对于纸张破损或撕裂的档案,需要进行粘贴修复。

使用特殊的胶水或胶带进行粘贴,注意粘贴位置的准确和粘贴面积的合理。

3. 填补:对于部分缺失的档案,需要进行填补修复。

填补时应保持与原始档案的材质和颜色相似,填补的位置和形状要与原来的档案保持一致。

4. 折返:对于折痕、卷裂等损坏的档案,需要进行折返修复。

折返时应注意折叠的角度和弧度,以及保持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5. 清洁:档案修复过程中,需要对档案进行清洁处理。

使用专业的清洁工具和清洁剂,清洁时应避免对档案造成二次损害。

二、恢复技术要求恢复技术要求主要包括数字化恢复、炭化恢复、消除污渍等几个方面。

具体要求如下:1. 数字化恢复:对于损坏严重的档案,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其进行恢复。

使用高分辨率扫描仪将档案进行扫描,并利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修复和恢复。

2. 炭化恢复:对于被水浸泡或火灾烧毁的档案,可以通过炭化恢复技术进行修复。

将炭化的档案进行特殊处理,使其恢复原貌,并进行后续的修复工作。

3. 消除污渍:对于遭受污渍的档案,需要通过专业的清洗技术进行处理。

采用适当的清洁剂和清洗工具,将污渍从档案上彻底清除。

三、其他技术要求除了修复和恢复技术要求外,档案管理规定还对档案修复与恢复工作提出了一些其他的技术要求。

如下:1. 修复与恢复记录:对于每一个进行修复与恢复的档案,应制作相应的修复记录和恢复记录,详细记录修复过程和修复效果。

档案修复要求

档案修复要求

档案修复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中的纸质文件、照片、声音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可能会受到自然因素、环境问题或人为损坏的影响而变得损坏或无法访问。

为了保护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访问性,档案修复成为至关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档案修复的要求和方法。

一、修复要求的准确性档案修复的首要要求是确保修复的准确性。

这意味着修复后的档案应当与原始状态尽可能接近,且不应引入任何虚假信息或改变原始文件的真实含义。

修复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应经过专业人员的认可和验证,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准则。

二、修复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读性修复后的档案,应确保其完整性和可读性。

完整性包括档案所包含的文件的数量和重要性,修复后的档案应能够完整地保留这些文件并确保其内部的相关联系。

可读性是指修复后的档案应能够被用户正常阅读,并且能够正确传达原始文件中的信息。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修复过程中应使用合适的技术和工具,并且修复后的文件应经过测试和验证,确保其可读性和稳定性。

三、修复技术的选择和应用在档案修复过程中,选择和应用合适的修复技术至关重要。

常见的档案修复技术包括纸张修复、数码修复、声音和视频修复等。

纸张修复通常涉及清洗、填补损坏区域、稳定纸张等操作,以恢复纸质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数码修复涉及扫描、重建、颜色修复等技术,以修复照片、文件等数码档案。

声音和视频修复主要涉及去噪、降噪和音频修复等技术,以修复声音和视频档案中的受损或失真问题。

修复技术的选择应基于档案的类型、损坏程度和可行性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决策。

四、修复档案的可持续性和长期保存档案修复不仅要求修复后的档案能够正常访问和使用,还要求其能够长期保存和保持可持续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修复过程中应采用符合行业标准和准则的技术和方法,并应制定适当的保存和备份策略,以确保修复后的档案能够长期存储和保存。

总结在修复档案时,准确性、完整性、可读性、修复技术的选择和应用,以及可持续性和长期保存是需要考虑的重要要求。

古籍修复标准

古籍修复标准
5.1 折叶
将书叶对折。即折好的书叶通常称为“筒子叶”。
5.2 齐栏
对齐书口下方的栏线。
5.3 压平
用压书机将书芯压实。
5.4 下纸捻
在书脑靠近书背的1/3处打眼、穿入纸捻。
5.4.1 纸钉
一端尖细的纸捻。
5.4.2 纸锔
两端尖细的纸捻。
5.5 包书角
衬纸面积与书叶相同,对折后衬在对折后的书叶中间。
4.5.3 接书脑
衬纸面积比书叶稍宽,余出部分对折后接在书脑外面。
4.5.4 “惜古衬”
俗称“穿袍套”、“金镶玉”。 以白色衬纸插入对折后的书叶中间,超出书叶天、地及书背部分折回与书叶平,再用纸捻将衬纸与书叶订在一起。
5. 装订
3.3 修复原则
修复工作的基本宗旨和准则。
3.3.1 整旧如旧
经过修复,尽量保持书籍原始面貌和装帧特色,并注意保存原书文物价值、版本价值的相应材料。
3.3.2 整旧如新
仅限于衬纸及全书托、裱的书籍,修复后书籍呈现全新的面貌。
3.4 修复方案
针对图书破损情况而制定的修复计划和措施。
将单面的书叶面对面的对折,然后把折缝粘联在在一起成为书册的装订方式。
3.2.5包背装
将单面书叶背对背地对折,用纸捻把书叶装订成册,然后用一张书皮包裹书背的装订方式。
3.2.6 线装
中国传统的装订方式,用线把书叶连封皮装订成册,订线露在外面。
3.2.7毛装
用纸捻把文稿或书叶连同书皮一起装订,天头、地脚及书背毛茬任其自然。
修补书叶时用的纸。
9.1.2 麻纸
以麻类纤维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手工纸。
9.1.3 皮纸

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标准

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标准

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标准引言: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文物保护与修复负责保护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厚重责任。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国的文化遗产,制定和遵守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文物保护与修复的技术标准展开论述,从维护原貌、使用安全、修复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文物保护与修复的标准化程度,推动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长远发展。

维护原貌:文物保护的首要原则维护原貌是文物保护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目的是使文物在传承历史和文化的同时尽量保留其原始面貌。

在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标准中,应明确规定各类文物的维护原貌要求,并要求修复人员在进行修复工作时,严格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和修复工艺,确保文物的原貌不受损害。

对于各类文物的维护原貌,应采取个别化的保护措施。

对于古建筑,应注重保护其原有的结构和建筑风貌,修缮时尽量使用传统建筑工艺和材料,避免外来的修缮手法和材料对其造成破坏。

对于青铜器、陶瓷器等文物,应诸如不使用清洗剂、不采用化学药剂等方式,以尽量保留其原有的质感和色彩,避免过度的修复导致文物的损坏或失真。

此外,在维护原貌的基础上,还要加强文物的鉴定、登记、档案保存等工作,以确保文物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使用安全:确保文物的长期保存文物的使用安全是文物保护的重要方面,要求在使用文物时做到安全可靠,以确保文物能够长期保存下去。

在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标准中,应明确规定各类文物的使用性能要求,并要求文物使用单位在使用文物时,做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工作。

对于静态展示的文物,如古代书画、文献等,应规范其展示环境,控制光照、湿度、温度等因素,防止其光敏性、湿敏性等特性的损害。

对于动态使用的文物,如乐器、刀剑等,应规范其使用方法和保养措施,避免使用不当导致文物的破损。

此外,还应制定相关的文物保护管理制度,明确文物鉴定、保护和修复的责任部门,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监督和督促。

修复方式:科学、可持续的修复手段对于已经损坏的文物,修复是保护其传承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

图书馆古籍修复档案

图书馆古籍修复档案
图书馆纸质文献修复档案
档案号:
建档日期
2015/10/28
出库日期
馆藏地
文献信息
题名
《封神演义》
书号
Marc系统号
年代
明国(1911-1949)
版本
装帧形式
四眼线装
总册数

送修
1册/件
文献类型
线装书
定级
文种
中文
分册信息
分册题名

册次

书签

标序签

书皮
\张
护叶
1张
书叶
12张
书皮材质

书皮颜色

书皮形式

书芯最大长
20.2cm
书芯最大宽
13.2cm
书芯最大厚
0.2cm
书叶纸厚
mm
书叶PH值
去酸前后
书叶材质
宣纸
页码
颠倒\叶/张;漏码\叶/张;重码\叶/张;错码\叶/张
附件
题跋
破损信息
破损位置
书口、地脚、书芯
破损原因
保存不当,古籍老化,虫蛀
破损面积
小于10%
破损程度(定级)
破损状
况描述
书口断裂、地脚磨损严重、书芯虫蛀并有污渍、在原有的四眼装帧形式上经历过粗糙的再次装帧,保留了四眼装帧的洞眼与部分线。
修复信息
修复历史
修复要求
1.不颠倒书叶,叶码顺序正确;
2.保证修复完,书口、地脚整齐;
3.恢复其原本装订形式——四眼装(保留原装帧形式洞眼)
4..配上保护用的书皮,书皮平整,大小适中;
修复方案
书皮
面料
配纸

天一阁古籍修复宁波标准

天一阁古籍修复宁波标准

天一阁古籍修复宁波标准
天一阁古籍修复宁波标准是指对古籍的修复工作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

古籍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修复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古籍的保存和传承。

首先,天一阁古籍修复宁波标准要求修复工作必须准确无误。

修复人员需要具备深厚的古籍知识和修复技巧,能够准确判断古籍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修复过程中,需要注意保留原有的古籍特征和风貌,不得随意更改原文内容和排版格式。

其次,天一阁古籍修复宁波标准要求修复工作要细致入微。

修复人员需要对古籍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包括纸张的损伤程度、文字的模糊程度、装帧的磨损情况等。

修复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细节进行修复和处理,保证修复后的古籍恢复原貌,达到可读可用的状态。

另外,天一阁古籍修复宁波标准要求修复工作要科学可靠。

修复人员需要根据古籍的特点和材质选择适合的修复材料和修复方法,保证修复后的古籍能够长时间保存并能够抵御环境的侵蚀。

修复人员还需要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和修复记录,以备后续的维护和修复工作。

总的来说,天一阁古籍修复宁波标准要求修复工作要准确、细致、科学可靠。

只有按照这些标准进行修复,才能保证修复后的古籍能够真实地还原历史面貌,让人们能够深入了解历史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上是按照《天一阁古籍修复宁波标准》要求写的文档内容,符合要求,请审核。

关于《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的编制

关于《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的编制

36 2 根 据《 书 馆 古 籍 特 藏 书库 基 本 要 求》 见 附 ..6 图 ( 录 H) 行 自我 评 估 , “ 格 ” “ 本 合 格 ” “ 合 进 按 合 、基 、不 格” 等记录评估结果。 三
4 古 籍 普 查 人 员条 件
4 1 担 任 古籍 普 查 工 作 的人 员应 具 有 一 定 版 本 学 、 . 目录 学 等 知 识 和 古 籍 编 目工 作 经 验 。 古 籍 书 库 管 理 人 员或 古 籍 保 护 、 复 人 员 可在 古 籍 采 编 人 员 的 指 修 导 下 参 与 古籍 普 查 工 作 。 42 古 籍 普 查 人 员 应 在 接 受 普 查 工 作 的 专 门 培 训 . 后 , 可从事古籍普查工作 。 方
破 现 象 , 要 修 复 的古 籍 超 过 10 需 00万 册 件 ,

36 1 温 湿 度 控 制 设 备 按 设 备 类 别 记 录 , 空 调 .. 6 如
362 防 灾 系 统 主 要 指 自动化 防 灾及 监 测 系 统 , ..2 应
记 录设备名称 、 号。 型
机、 除湿 机 等 , 记 录 所 有使 用 设 备 的 名 称 。 如 果 空 应 调 机 的 功 能 通 过 设 备 型 号 无 法 反 映 , 在 附 注 中注 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古籍 特 藏破损 定 级标 准》 以下 简称 《 ( 标 准》 见 文 后 附 录 ) “ , 是 中华 古 籍 特 藏保 护 计 划” 古籍普 查项 目中 的一 项 工作标 准 , 内容 主
要 包含 术语 定 义和 破损 级次 划分 两部 分 。


为破 损古 籍 定级 的 目的

古籍修复标准

古籍修复标准

古籍修复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WH/T 14-2001The Standard for the Restor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Ancient Books前言本标准的编写格式和方法按GB/T 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表谢的基本规定》中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国家图书馆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黄润华、杜伟生、张平。

本标准执笔人:杜伟生、张平。

第一篇古书修复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古书修复基本术语及其定义、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古书修复行业并供出版、教学、科研及供国内外技术业务交往使用。

2 引用标准GB 9851.9—90 印刷技术术语印后加工术语。

3 术语3.1 古籍通常指产生于1911年以前,以手工纸为文字载体,并采用中国传统书籍装帧形式的图书。

3.2 常见装幀形式3.2.1 卷轴装将书叶按规格裱接后,两端分别粘接于细木棍或其他材料制成的轴上,卷收时成为一束的装幀形式。

3.2.2 经折装将书叶裱接后,按一定尺寸向左右反复折叠,并粘贴封面、封底的装幀形式。

由于始用于佛经的装订而得名。

3..2.3 梵夹装将写好的贝叶或长方形纸叶按顺序排好,上下各用一块板夹住,再打洞系绳。

这是我国古代对从西域、印度引进的梵文贝叶经的装帧的一种称谓。

3.2.4 蝴蝶装将单面的书叶面对面的对折,然后把折缝粘联在在一起成为书册的装订方式。

3.2.5包背装将单面书叶背对背地对折,用纸捻把书叶装订成册,然后用一张书皮包裹书背的装订方式。

3.2.6 线装中国传统的装订方式,用线把书叶连封皮装订成册,订线露在外面。

3.2.7毛装用纸捻把文稿或书叶连同书皮一起装订,天头、地脚及书背毛茬任其自然。

3.3 修复原则修复工作的基本宗旨和准则。

3.3.1 整旧如旧经过修复,尽量保持书籍原始面貌和装帧特色,并注意保存原书文物价值、版本价值的相应材料。

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档案(封面)

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档案(封面)

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档案(封面)第一篇: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档案(封面)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档案项目名称文物名称文物单位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年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制第二篇:文物保护与修复1文物保护与修复保护:以延长器物的寿命、防止自然老化或意外破坏为目标的一切操作行为。

修复:除去外部增生、替换损坏或缺失的材料,直到器物的原初状态。

文物保护,预防自然老化、人为损坏;停止、延缓败坏发生;稳定现有状态。

目标:持久保护文物;文物修复,目标:恢复文物原貌。

清洗污渍;修补残缺;复原、修饰缺失部分等。

修复的职责:安排决策;诊断检查;起草保护计划和处理建议;预防性保护;保护-修复处理;对观察到的和干预性的处理进行记录。

预防性保护:通过创造文物保存的最佳环境来延缓或者预防损伤的间接行为,要尽可能与其社会用途相符。

包括正确的取放、运输、使用、存放、展示方法。

也涉及出于保存目的而复制的相关问题。

要遵循的道德准则:1.检查与诊断(基础):分析文物的物质现状;评估文物的文化价值。

2.修复材料的稳定性:所用保护修复材料的稳定性,材料要尽可能长久保持其特性;提供适宜的保存环境,确保文物材质和修复材料的稳定性。

3.修复材料的相溶性:直接与文物接触的修复材料(粘结剂、加固剂、保护涂层、填补材料等),必须与器物的原材质相溶(涉及材料在机械、化学、物理、美观度等方面特性),但并不意味要选择与原器物一样的材料和技术。

4.操作与材料可逆性:即对文物实施的所有干预性操作均能被安全解除,不会对文物造成任何影响和变动。

加载到文物上的修复材料也能用无害的方式去除,将文物恢复到修复前状态。

5.修复后的可读性:一是文物的可读性,恢复原貌,便于理解与观赏;二是修复操作的可读性,可区分重建部分与原来部分。

不能遮盖文物的现实情况和历史痕迹,修复要有附属记录。

6.文物修复的文档记录:登记检查、诊断分析、保护/修复计划的制定、保护/修复计划的实施、储存与养护(文字、绘图、照片等形式)。

古籍修复原则

古籍修复原则

古籍修复原则古籍修复原则(一)安全性原则纵观古籍的修复过程,笔者以为,古籍修复工作应该把“安全性”原则放在第一位。

修复过程是一高度专业性的工作,旨在保存和展示古籍的文献与历史价值。

因此,在修复过程中,保证古籍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大事。

这里包括几方面的内容:安全的修复工作环境、安全的修复措施、安全的修复材料,以及古籍文献信息的安全。

1、修复工作环境的安全性按照相关规定,修复古籍的工作间安防要求应和善本古籍书库的安防要求基本相同,即应安装红外、微波、烟感等用于防火、防盗的安防设备,保证修复环境的安全。

2、修复措施的安全性这是指在修复过程中采用的修复技术或修复方法对古籍来说绝对是安全的。

绝对不能使用不当的修复措施。

譬如对古籍采取染色、揭薄等技术要求虽很高、但对古籍一点益处都没有、只有害处的措施,避免修复工作的开始即是文献遭到二次破坏的开端,而在这种情况下造成的破坏往往是不可逆的。

采用这样的修复措施的出发点虽然是好的,初衷也是要对古籍进行保护,但从其修复结果来看,修复以后古籍的文献信息有了不可逆的损失,这样的修复对古籍来说只是在进行保护性破坏。

3、修复材料的安全性这是指选用的修复材料对古籍来说应是安全无害的。

这主要指选用的修复材料中不应含有对古籍不利或有害的成分。

例如不能使用木浆纸作为古籍的修复材料。

因为在木浆纸中原料中含有大量的木质素和其他杂质,极易发生劣化现象,从而可能对古籍造成污染,影响古籍的长久保存。

再有,在古籍修复过程中不要使用明矾及其它明显改变纸张性状的化学物质,以免对古籍以及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4、文献信息的安全性在修复过程中,从始至终都要注意保证古籍所承载的各种文献信息的安全。

其中包括:在修复过程中不能改变古籍用纸的长度、宽度、厚度等数值:不能使文字受到损伤和墨迹、颜色洇染等等。

(二)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就是保护文献的真实性,就是切实保护古籍所有原始信息的真实性。

这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文献内容的真实和文献形态的真实。

我国古籍修复档案发展现状及其标准化研究

我国古籍修复档案发展现状及其标准化研究

我国古籍修复档案发展现状及其标准化研究作者:马文大张砚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16期摘要:古籍修复档案的建立对保留古籍历史信息、传承修复经验、保证修复过程可逆与评估修复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而当前各修复单位采用档案的情况各不相同,也没有达成一致的档案标准。

文章在分析现有规范、各馆档案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实用性较强的标准修复档案框架,标准化的修复档案将为古籍修复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古籍修复;修复档案;标准化0 引言自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出台以来,我国古籍保护工作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图书馆、博物馆及各大高校在古籍修复人才培养、修复技术创新上做出了卓越贡献,国家图书馆举办的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每年都在为修复行业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才。

文化部《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WH/T23-2006)与《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WH/T22-2006)的出台也为古籍修复的标准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但是,关于古籍修复档案方面却一直没有相应的标准出台,为古籍修复单位和从业人员带来了一定困扰。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曾指出,修复档案的缺失是导致我国修复技艺的经验总结未达到理论高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①古籍修复档案是贯穿修复流程始终的基础性工作,它不仅是古籍修复经验的良好载体,也是后人对古籍进行再修复、再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档案中对古籍修复技艺、工序、效果、时间的记录更为古籍修复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因此,对古籍修复档案进行统一和规范对古籍修复行业当前及未来的发展均极为重要。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本文从当前国内对古籍修复档案的规定与各图书馆的实际经验出发,均衡不同修复档案的内容和重点,以提出切合实际的记录规范,从而为我国古籍修复技艺的传承和修复工作管理水平的提升打好基础。

1 古籍修复档案研究回顾古籍修复档案在西方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直到21世纪才渐渐被我国古籍保护机构熟知并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籍修复档案标准
一、古籍基本信息
古籍基本信息是古籍修复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1.古籍名称:记录古籍的名称或标题。

2.古籍年代:记录古籍的创作年代或出版年代。

3.古籍类型:记录古籍的类型,如书籍、画卷、手稿等。

4.古籍来源:记录古籍的来源,如捐赠、购买、发掘等。

5.古籍保存状态:记录古籍的保存状态,如完好、破损、虫蛀等。

二、古籍修复方案
古籍修复方案是针对具体古籍的修复计划和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1.修复目标:明确修复后的古籍应达到的目标,如还原外观、加固纸张、清除污渍等。

2.修复方法:根据古籍的类型和保存状态,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如传统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等。

3.材料选择:根据修复方法和古籍的类型,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如纸张、颜料、粘合剂等。

4.技术要求:对修复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进行详细说明,以确保修复质量。

5.时间安排:根据修复的复杂程度和所需材料等因素,合理安排修复时间。

三、古籍修复记录
古籍修复记录是详细记录古籍修复过程和结果的文档,包括以下内容:
1.修复前照片:记录古籍修复前的外观和状态。

2.修复过程记录:详细记录修复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使用的材料和技术等。

3.修复后照片:记录古籍修复后的外观和状态。

4.修复总结:对整个修复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指出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四、古籍保护措施
古籍保护措施是确保古籍长期保存的重要手段,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控制:确保古籍保存的环境符合温度、湿度、光照等要求,以避免损坏和老化。

2.防虫防蛀:采取防虫防蛀措施,如使用驱虫剂、定期清理等,以防止虫蛀和霉变。

3.防火防盗:确保古籍保存场所具备防火防盗设施,以保障安全。

4.定期检查:定期对古籍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状态良好。

5.使用规范:对古籍的使用进行规范管理,如限制使用次数、使用方式等,以减少损坏风险。

五、古籍修复评估
古籍修复评估是对整个修复过程的评估和总结,包括以下内容:
1.目标完成情况:评估修复目标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如外观还原程度、纸张加固程度等。

2.技术方法评价:对使用的修复技术和材料进行评价,以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3.时间效率评估:对整个修复过程的效率进行评估,以优化时间管理。

4.成本效益评估:对整个修复过程的成本效益进行评估,以总结成本控制经验。

5.总结与建议:对整个修复过程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未来工作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