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岩石分类及鉴定

合集下载

各种规范岩石分类

各种规范岩石分类

各种规范岩石分类和鉴定11 工民建工程1.1、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坚硬程度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Mpa )fr >6060≥fr >3030≥fr >1515≥fr >5Fr ≤5注:1 当无法取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数据时,科用点荷载试验强度换算,换算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执行;2 当岩体完整程度极为破碎时,可不进行坚硬程度分类。

1.2、岩石坚硬程度等级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坚硬程度等级定性鉴定代表性岩石硬质岩坚硬岩锤击声清脆,有回弹,震手,难击碎,基本无吸水反应未风化~微风化的花岗岩、闪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安山岩、片麻岩、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砾岩、硅质石灰岩等较硬岩锤击声较清脆,有轻微回弹,稍震手,较难击碎,有轻微吸水反应1微风化的坚硬岩;2未风化~微风化的大理岩、板岩、石灰岩、白云岩、钙质砂岩等软质岩较软岩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较易击碎,浸水后指甲可刻划出印痕1中等风化~强风化的坚硬岩或较硬岩;2未风化~微风化的凝灰岩、千枚岩、泥灰岩、砂质泥岩等软岩锤击声哑,无回弹,有凹痕,易击碎,浸水后手可掰开1强风化的坚硬岩或较硬岩;2中等风化~强风化的较软岩;3未风化~微风化的页岩、泥岩、泥质砂岩等极软岩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手可捏碎,浸水后可捏成团1全风化的各种岩石;2各种半成岩1.3、岩体完整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完整程度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极破碎完整性指数>0.75 0.75~0.550.55~0.350.35~0.15<0.15注: 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与岩块压缩波速之比的平方。

1.4-1、岩石完整程度的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完整程度结构面发育程度主要结构面的结合程度主要结构面类型相应结构类型组数平均间距(m )完整1~2 >1.0 结合好或结合一般裂隙、层面整体状或巨厚层状结构较完整1~2 >1.0 结合差裂隙、层面块状或厚层状结构2~3 1.0~0.4 结合好或结合一般块状结构较破碎2~31.0~0.4 结合差裂隙、层面、小断层裂隙块状或中厚层状结构≥30.4~0.2 结合好镶嵌碎裂结构结合一般中、薄层状结构破碎≥3 0.4~0.2 结合差各种类型结构面裂隙块状结构≤0.2结合一般或结合差碎裂状结构极破碎无序结合很差散体状结构1.4-2、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名称结构面组数控制性结构面平均间距(m )代表性结构类型完整1~2 >1.0 整状结构较完整2~3 0.4~1.0 块状结构较破碎>3 0.2~0.4 镶嵌状结构破碎>3 <0.2 碎裂状结构极破碎无序—散体状结构。

工程地质钻探的岩石鉴定和描述

工程地质钻探的岩石鉴定和描述

工程地质钻探的岩石鉴定和描述工程地质钻探的岩心鉴定和描述工程地质钻探岩心识别与描述I.土壤分类(I)土壤命名――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执行1.漂石(块石)土:大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2.卵石(砾石)土:大于6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3.粗圆砾(角砾岩)土:大于20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4.细圆砾(角砾岩)土: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50%以上。

5.砾砂: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

6.粗砂土:大于0.5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50%以上。

7.中砂土:大于0.25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50%以上。

8.细砂土:大于0.075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85%以上。

9.粉砂:大于0.075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50%以上10.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11.粉质粘土:粉土小于粘土,塑性指数为10-1712。

粘土:主要由粘土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二)、黏性土的分类及野外鉴别1.粘土:一种非常细、均匀的土块,摩擦时无砂土感,粘塑、油腻,易摩擦成小于0.5mm的长条状2.粉质黏土:无均质感,搓捻时有砂感,塑性,弱黏结,能搓成比黏土较粗的短土条3.粉土:有干面似的感觉,砂粒少,粉粒多,潮湿时呈流体状,不能搓成土条、土球(三)、土的潮湿程度的划分1.粘性土——包括粉质粘土和粘土,可分为硬塑、硬塑、软塑和流塑状态名称坚硬硬塑软塑流塑一般情况下,扰动后粉质粘土不能揉成团。

土块很容易通过锤击和手工压碎。

当IL<0时,不能将其揉成蛋糕。

用手按压时不容易看到指纹。

当IL=0-0.5时,可以将其揉成蛋糕。

用手轻轻按压时可以看到指纹。

手上有少量水,表面IL=0.5-1.0,手上有明显湿痕。

土壤塌陷成一个扁平的圆形。

IL>1.0的粘土不能揉成蛋糕,IL<0的粘土可以揉成蛋糕,边缘有很多裂缝,IL=0-0.5。

岩土体工程地质划分

岩土体工程地质划分

一、岩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依据岩石成因,研究区岩体可划分为岩浆岩、沉积岩二大工程地质类型。

1.岩浆岩区内岩浆岩仅发育有侵入岩,包括变质侵入岩。

变质侵入岩也可划为变质岩类副变质岩,由于研究区内变质岩类型单一,面积小,只在侵入岩类中加以叙述其特征。

依据侵入岩工程地质结构特征、岩性组合、岩石强度,分为坚硬块状闪长玢岩、正长斑岩、花岗岩、闪长岩岩性综合体和坚硬—较坚硬片状闪长岩类岩性综合体。

(1)坚硬块状闪长玢岩、正长斑岩、花岗岩、闪长岩岩性综合体:岩性组合为元古代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黑云花岗闪长岩及中生代燕山期石英正长斑岩、角闪闪长玢岩岩脉。

岩石坚硬性脆,工程地质结构类型为块状结构。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大于60Mpa,抗风化能力强。

在裸露区风化残积土厚0—1m,隐伏区残积土厚1—3m,标贯击数14—30击,地基承载力标准值240—280kpa;全风化带厚0—2m,标贯击数40.9击,地基承载力标准值350—500kpa;强风化带厚0—4m,标贯击数60.2击,地基承载力标准值500—2000kpa。

该岩性综合体具低压缩性,是良好的天然地基。

(2)坚硬—较坚硬片状闪长岩类岩性综合体:为晚太古代阜平期片麻状中粒黑云角闪英云闪长岩。

是经过区域变质作用的片状、片麻状变质侵入岩。

片理产状45°—65°。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30—60Mpa,属坚硬—较坚硬;工程地质结构类型为片状结构。

岩体全风化带厚0—5m,标贯击数35击。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300—400kpa;强风化带厚5—10m,标贯击数54击,地基承载力标准值400—1500kpa。

岩体塑性变形较大,具中低压缩性,边坡稳定性差,易引起风化、流失、边坡失稳等工程地质问题。

2.沉积岩沉积岩可划分为碳酸盐岩、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碎屑岩、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四种工程地质岩组。

(1)碳酸盐岩岩组依据岩组工程地质结构特征,岩性组合,岩石强度分为坚硬中厚层状碳酸盐岩岩性综合体;坚硬—较坚硬中厚层状碳酸盐岩岩性综合体;坚硬中薄层状碳酸盐岩岩性综合体;坚硬—较坚硬薄层状碳酸盐岩岩性综合体。

岩土分类分级与鉴定描述汇总

岩土分类分级与鉴定描述汇总

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一般规定 (2)第三章岩土的分类和分级 (3)第四章土的分类 (5)第五章特殊性岩土的分类 (8)第六章土的分级 (9)附表1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 ................................................ - 11 - 附表2 岩体的裂隙发育程度分级 ........................................ - 12 - 附表3 岩体按结构类型分类 ................................................ - 13 - 附表4 砂土的野外鉴别 ........................................................ - 12 - 附表5 粉土的野外鉴别 ........................................................ - 13 - 附表6 粘性土的野外鉴别 .................................................... - 13 - 附表7 有机土分类及野外鉴别 ............................................ - 14 - 附表8 碎石土密实度的野外鉴别 ........................................ - 14 - 附表9 粉土、砂土湿度的野外鉴别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10 粘性土状态的野外鉴别 .......................................... - 15 -附表11 粉土、粘性土的野外目力鉴别………………………- 15 -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统一和规范岩土工程勘察的岩土定名,保证和提高分院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特制订本标准。

工程地质岩石分类及鉴定

工程地质岩石分类及鉴定

工程地质岩石分类及鉴定中国•宜昌2016年5月4日目录1.工民建工程 (3)2.公路工程 (5)3.港口工程 (10)4.铁路工程 (13)5.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18)1 工民建工程1.1、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1 当无法取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数据时,科用点荷载试验强度换算,换算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执行;2 当岩体完整程度极为破碎时,可不进行坚硬程度分类。

1.2、岩石坚硬程度等级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3、岩体完整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 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与岩块压缩波速之比的平方。

1.4-1、岩石完整程度的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4-2、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注:1 波速比Kv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压缩波速度之比;2 风化系数K f为岩石与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3 花岗岩类岩石,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划分,N≥50为强风化;50>N≥30为全风化;N<30为残积土。

4 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1.6、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7、岩石按质量指标RQD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8、岩层厚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9、岩石按在水中软化系数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软化系数(K)等于饱和状态与风干状态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之比。

2 公路工程2.1、岩石坚硬程度分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注: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要点,见本规范附录B。

2.2、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注: 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与岩块压缩波速之比的平方。

岩土工程勘察分级土石鉴定与分类

岩土工程勘察分级土石鉴定与分类

类别
亚类
硬度/MPa
代表性岩石
硬质岩石 软质岩石
极硬岩石 次硬岩石 次软岩石 软质岩石
> 60 30~60 5~30
<5
花岗岩、花岗片麻岩、闪长岩、玄武岩、石 灰岩、石英砂岩、石英岩、大理岩、硅质砾岩等
黏土岩、页岩、千枚岩、绿泥石片岩、云母 片岩等
注:强度指新鲜岩块的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当无法取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数据时,可用点荷载强度换算, 换算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执行。
② 无特殊性岩土。 地基等级确定亦按照场地等级原则确定。
1.1.4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划分应符合表 1.2 规定。
表 1.2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表
勘察等级
工程重要性等级
确定勘察等级的条件 场地等级
地基等级
甲级
一级 二级
任意 一级 任意
任意 任意 一级
乙级
二级 三级
二级 三级 一级 二级
表 1.4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
风化程度
野外特征
风化程度参数指标 波速比 Kv 风化系数 Kf
未风化
岩质新鲜,偶见风化痕迹
0.9~1.0
0.9~1.0
微风化 中等风化
强风化 全风化 残积土
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渲染或略有变色,有少量风 0.8~0.9
化痕迹
结构部分破坏,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发育, 0.6~0.8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地基(复杂地基): ① 岩土种类多、很不均匀、性质变化大(地下水对工程影响大),且需特殊处理。 ② 多年冻土,湿陷、膨胀、盐渍及污染严重的特殊性岩土,以及其他复杂情况需要专门

岩石质量分级

岩石质量分级

岩石质量分级
岩石质量分级是指根据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地质特征,将岩石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它是岩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岩石质量分级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施工人员了解岩石的强度、稳定性以及岩体的整体性能,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岩石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岩石质量分级的标准主要包括岩石的物理性质、结构特征、岩石的坚硬程度等。

根据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岩石分类标准》(GB/T 50205-2010),岩石质量分为I~V级,其中I级岩石质量最好,V级岩石质量最差。

具体标准如下:
- I级岩石:岩石质量极好,岩体均质致密,强度高,裂纹和空洞较少,结构稳定,适合于重要工程。

-II级岩石:岩石质量较好,岩体均匀致密,强度较高,裂纹和空洞较少,结构相对稳定,适合于一般工程。

-III级岩石:岩石质量一般,岩体存在少量的裂隙和空洞,结构不太稳定,适合于次要工程。

- IV级岩石:岩石质量较差,岩体存在大量裂隙和空洞,结构不稳定,适合于一些低要求的工程。

-V级岩石:岩石质量很差,岩体存在大量的裂隙和空洞,结构不稳定,不能用于工程中。

岩石质量分级对于岩石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在岩石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岩石质量分级,选择合适的岩石等级,从而保障岩石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整理)工程地质岩石分类及鉴定

(整理)工程地质岩石分类及鉴定

工程地质岩石分类及鉴定中国•宜昌2016年5月4日目录1.工民建工程 (3)2.公路工程 (5)3.港口工程 (10)4.铁路工程 (13)5.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18)1 工民建工程1.1、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1 当无法取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数据时,科用点荷载试验强度换算,换算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执行;2 当岩体完整程度极为破碎时,可不进行坚硬程度分类。

1.2、岩石坚硬程度等级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3、岩体完整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 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与岩块压缩波速之比的平方。

1.4-1、岩石完整程度的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4-2、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5、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1 波速比Kv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压缩波速度之比;2 风化系数K f为岩石与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3 花岗岩类岩石,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划分,N≥50为强风化;50>N≥30为全风化;N<30为残积土。

4 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1.6、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7、岩石按质量指标RQD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8、岩层厚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9、岩石按在水中软化系数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软化系数(K R)等于饱和状态与风干状态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之比。

1.10、岩体按结构类型划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 公路工程2.1、岩石坚硬程度分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注: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要点,见本规范附录B。

工程地质实验 常见沉积岩的认识和鉴定

工程地质实验 常见沉积岩的认识和鉴定

工程地质实验常见沉积岩的认识和鉴定工程地质实验是对地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化和分析的一种实验方法。

在工程地质实验中,沉积岩是不可避免的研究对象。

沉积岩是由沉积物经过长时间的压实和固结形成的岩石,其成分和结构特征决定了其力学性质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常见沉积岩的认识和鉴定方法。

一、粘土质沉积岩粘土质沉积岩是由粘土颗粒在水中沉积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粘土质沉积岩有泥岩、粘土质砂岩、粘土质灰岩等。

其特点是颗粒细小、颜色深浅不一、形成厚度大、抗压强度低、易溶解并有一定的膨胀性。

鉴定方法:1.颜色:粘土质沉积岩的颜色通常为灰褐色、灰色或淡黄色。

其中灰色是泥岩的常见颜色,淡黄色是粘土质灰岩的常见颜色。

2.形成厚度:粘土质沉积岩形成厚度较大,也是其破坏方式的重要特征。

3.均质度:粘土质沉积岩的颗粒细小,通常表现为均匀的均质结构。

4.溶解性:粘土质沉积岩容易溶解,这点可以用10%的盐酸溶液来测试。

二、砂状沉积岩砂状沉积岩是由石英砂颗粒在水中沉积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砂状沉积岩有砂岩、石英砂岩等。

其特征是颜色淡黄、麻灰色或灰白色,质地坚硬,抗压强度较高,并且易破碎。

1.颜色:砂状沉积岩的颜色通常为淡黄、灰白色或麻灰色。

2.颗粒大小:砂状沉积岩的颗粒大小一般在0.0625-2mm之间,石英晶体的结构形态有规则的六面体或八面体结构。

3.具有颗粒形态:砂状沉积岩有很强的颗粒形态特征,沉积岩中的砂粒常在横切面呈现典型的相互联系的斜向层理。

三、碳酸盐岩2.质地:碳酸盐岩的质地较坚硬,抗压性能较强,不易破碎。

3.化学性质:碳酸盐岩不溶解于盐酸,这是其鉴别特征之一。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岩石分类规范要求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岩石分类规范要求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岩石分类规范要求地质勘察工程是为了了解和评估地下岩石的特性和分布,从而对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依据。

岩石分类是地质勘察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准确判断地质条件、预测地质灾害和确定工程方案。

本文将介绍地质勘察工程中岩石分类的规范要求,包括岩石的基本分类、标准和方法。

一、岩石的基本分类地质勘察中常用的岩石分类体系是岩石三分法,即按岩石的成因、结构和成分进行分类。

1.按成因分类根据岩石形成的物理化学过程将岩石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其中,火成岩是指岩浆冷却结晶形成的岩石,如花岗岩、玄武岩等;沉积岩是指岩层堆积形成的岩石,如砂岩、泥岩等;变质岩是指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发生改变形成的岩石,如片麻岩、云母片岩等。

2.按结构分类根据岩石中矿物之间的排列和连接关系将岩石分为块状岩、片状岩和纤维状岩三大类。

块状岩是指岩石中矿物以块状或颗粒状排列的岩石,如砂岩、密度堆积岩等;片状岩是指岩石中矿物以平行排列的片状体构成的岩石,如板岩、片麻岩等;纤维状岩是指岩石中矿物以纤维状排列的岩石,如石棉岩、石英岩等。

3.按成分分类根据岩石主要矿物的化学成分将岩石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和碱性岩三大类。

酸性岩是指岩石中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矿物的岩石,如花岗岩、安山岩等;中性岩是指岩石中主要成分为含铝铁镁的矿物的岩石,如玄武岩、辉绿岩等;碱性岩是指岩石中主要成分为碱金属碱土金属的岩石,如橄榄岩、苏长岩等。

二、岩石分类的标准要求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岩石分类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要求,以确保分类结果准确可靠。

1.明确分类依据岩石的分类应该明确依据成因、结构和成分的要求进行,不得随意划分或混淆分类。

2.准确描述特征分类时应准确描述岩石的主要特征,包括颜色、结构、成分等,以便后续工作的判断和应用。

3.规范命名方法岩石分类应采用科学、系统的命名方法,遵循国际通用的地质学术语和命名规则,以提高交流和识别的准确性。

三、岩石分类的方法地质勘察工程中,常用的岩石分类方法有实地观察和取样分析两种。

地质勘察报告中的岩石分类

地质勘察报告中的岩石分类

地质勘察报告中的岩石分类地质勘察报告是对某一地域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研究和描述的专业性文档。

而在地质勘察报告中,岩石分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岩石作为地壳的主要组分,对于地质勘察和工程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地质勘察报告中的岩石分类进行探讨。

一、岩石分类的基本原则地质勘察中的岩石分类是按照岩石的成因、组成和结构特征来进行划分的。

一般而言,岩石的成因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石的组成可分为矿物质和岩石基质两个组成部分,而岩石的结构特征则涉及岩石的纹理和结构。

1.1 火成岩火成岩是由地下或地壳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结形成的岩石。

按照岩浆的来源和冷却方式的不同,火成岩分为侵入性岩石和喷发性岩石两类。

侵入性岩石主要指从岩浆直接入侵到地下形成的岩石,如花岗岩、辉绿岩等;而喷发性岩石主要指从地下喷发到地表形成的岩石,如玄武岩、安山岩等。

1.2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岩屑、有机质和溶解物等沉积物在地形低洼的地表或水体中沉积并经过压实成岩的岩石。

按照沉积过程和沉积环境的不同,沉积岩主要分为碎屑岩、化学沉积岩和有机沉积岩三类。

碎屑岩是由各种岩屑经过运动、沉积和压实形成的,如砂岩、泥岩;化学沉积岩是通过溶解物质在水中沉积和结晶形成的,如石膏、石灰石;有机沉积岩则是由有机质在水中沉积并压实形成的,如煤、石油页岩。

1.3 变质岩变质岩是由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或流体活动的作用下发生变质并形成的岩石。

按照变质作用的强度和岩石原岩的不同,变质岩可分为低变质岩、中变质岩和高变质岩三类。

低变质岩主要指经过轻微变质作用的岩石,如片麻岩、云母片岩;中变质岩是指经过中等程度变质作用的岩石,如石英岩、硬岩;高变质岩则是指经过强烈变质作用的岩石,如麻粒岩、石榴子岩。

二、岩石分类的应用价值地质勘察报告中的岩石分类不仅对于地质科研具有重要价值,也对于工程建设和资源勘探有着重要意义。

2.1 地质科研通过对不同成因、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岩石进行分类研究,可以对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岩石形成机制进行深入了解。

岩石、岩体、土的分类

岩石、岩体、土的分类

岩石、岩体、土的分类一、岩土的分类原则1、岩土分类应与工程目的相一致,按钻探的不同目的采用不同的系统定名。

2、按工程需要以岩土组成为主要定名依据,并结合其成因年代及结构、构造特征综合定名。

二、岩石的分类原则岩石是天然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岩体是指包括各种结构面的原位岩石的综合体。

岩石作为工程地基和环境可按下列原则分类:1、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2、岩石根据强度按(表1)分3、岩石根据风化程度按(表2)分未风化、微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全风化岩石。

表2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4、岩石按软化系数(KR)分为软化岩石(KR≤0.75)和不软化岩石(KR>0.75)。

三、岩体的分类1、岩体根据结构类型分为整体状、块状、层状、碎裂状、散体状结构。

2、岩层厚度可按(表3)分四、岩石和岩体的描述1、岩石的描述包括:成因、年代、名称、颜色、主要矿物含量结构、构造和风化程度。

对沉积岩尚要描述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形状、胶结成分和胶结程度;对岩浆岩和变质岩尚要描述矿物结晶大小和结晶程度。

2、岩体的描述应包括成因、年代、岩石名称、颜色、结构面、结构体和岩层厚度等。

(1)结构面的描述应包括:类型、性质、产状组合形式、发育程度、延展程度、闭合程度、粗糙程度、充填情况和充填物性质及充水性质等。

(2)结构体的描述应包括:类型、形状、大小、结构体在围岩中的受力情况等。

五、土的分类原则1、土根据地质成因可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

土根据有机质含量可分为无机土、有机土、泥炭质土和泥炭。

(表4)2、土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

各类土的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

(1)碎石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

根据颗粒级配和颗粒形状可细分为漂石、块石、卵石、碎石、圆砾和角砾(表5)。

(2)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5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50%的土。

工程地质知识:岩石的分类有哪些.doc

工程地质知识:岩石的分类有哪些.doc

工程地质知识:岩石的分类有哪些
最常用的岩石分类方案就是:
火成岩(岩浆岩)顾名思义,就是直接由岩浆形成的岩石,指由地球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内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又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火山岩)。

沉积岩顾名思义,就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指暴露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遭受各种外力的破坏,破坏产物在原地或者经过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的分类比较复杂,一般可按沉积物质分为母岩风化沉积、火山碎屑沉积和生物遗体沉积。

变质岩顾名思义,就是经历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指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热流变化等内营力影响,使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又可分为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岩。

三大类岩石是可以通过各种成岩作用相互转化的,这也就形成了地壳物质的循环。

各种规范岩石分类

各种规范岩石分类

1工民建工程1.1、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4-1、岩石完整程度的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5、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1 波速比Kv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压缩波速度之比;2 风化系数K为岩石与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f3 花岗岩类岩石,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划分,N≥50为强风化;50>N≥30为全风化;N<30为残积土。

4 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1.6、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8、岩层厚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 公路工程2.1、岩石坚硬程度分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2007)2.4、岩石按软化系数分类《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注:软化系数(K)等于饱和状态与风干状态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之比。

R注:1 波速比Kv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压缩波速度之比;2.9、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2.10、Rc与岩石坚硬程度定性划分的关系《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注:岩体完整性指标Kv应采用实测值,当无条件取得实测值时,也可用岩体体积节理数Jv确定对应的Kv值。

Kv=(Vpm/Vpr)2Vpm—岩体弹性纵波速度(Km/s);Vpr—岩石弹性纵波速度(Km/s)。

2.13、公路隧道围岩分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①当Rc>90Kv+30时,应以Rc=90Kv+30和Kv代入计算BQ值。

②当Kv>0.04Rc+0.4时,应以Kv=0.04Rc+0.4和Rc代入计算BQ值。

3 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BQ]:[BQ]=BQ-100(K1+K2+K3)K 1—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K 2—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K 3—初始应力状态影响修正系数。

工程地质学——矿物和岩石-知识归纳整理

工程地质学——矿物和岩石-知识归纳整理

第一章 矿物和岩石第一节 主要造岩矿物一、定义: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天然均质体,叫矿物。

二、物理性质:(一)(一)晶体形态:⎩⎨⎧质点为有序罗列)晶体矿物(组成矿物的火山玻璃、胶体蛋白的质点为无序罗列):非晶体矿物(组成矿物⎪⎪⎩⎪⎪⎨⎧⎪⎩⎪⎨⎧、钟乳状状、粒状、块状、土状几何体:纤维状、鳞片立方体、菱面体片状、板状针状、柱状单体(二)光学性质:⎪⎩⎪⎨⎧应后的颜色假色:矿物表面氧化反离子的颜色。

它色:矿物中混入色素的混合色。

长的光波后,其余光波自色:矿物吸收某一波、颜色12、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土状光泽几何体光泽:丝绢光泽断口光泽:油脂光泽珍珠光泽晶面光泽:玻璃光泽、单体光泽:光的能力:、光泽:矿物表面反射3 ⎪⎩⎪⎨⎧不透明半透明透明的程度:、透明度:矿物透射光4(三)力学性质1、硬度:反抗外力刻划的能力(在晶面上)摩氏硬度:滑石 石膏 方解石 萤石 磷灰石 正长石 石英 黄玉 刚玉 金刚石 1 2 3 4 5 6 7 8 9 102、解理:外力敲击下,沿结晶薄弱面平行裂开的性能。

知识归纳整理⎪⎪⎪⎪⎪⎩⎪⎪⎪⎪⎪⎨⎧⎪⎪⎩⎪⎪⎨⎧⎩⎨⎧︒︒︒︒见平整光滑处无解理:解理面肉眼难光滑较小,断口发育中等解理:解理面平整分光滑彻底解理:解理面大部全光滑挤彻底解理:解理面完解理程度:,辉石:,角闪石:解理交角:解理组数938756124⎪⎪⎩⎪⎪⎨⎧平整状参差状锯齿状贝壳状沿任意方向的裂开:、断口:外力敲击下,3⎪⎪⎪⎪⎪⎩⎪⎪⎪⎪⎪⎨⎧⎩⎨⎧白云石:遇镁试剂变蓝气泡方解石:遇稀盐酸剧烈化学反应:磁性可塑性滑感挠性弹性(四)其它特殊性质:三、常见矿物的简易鉴定1、浅色矿物:石英 正长石 斜长石 方解石 白云石 白云母 石膏 滑石 硬度大 硬度中等 硬度小半透明 肉红色 灰白色 菱面体 弯曲菱面体 薄片状 丝绢光泽 有滑感 断口油脂光泽 两组解理 遇HCL 起泡 遇镁试剂变兰 珍珠光泽无解理 白色弹性2、暗色矿物:橄榄石 辉石 角闪石 黑云母 绿泥石 硬度大 硬度小颗粒状 短柱状 长柱状 薄片状 薄片状半透明 解理交角近90º 解理交角124 º 弹性 挠性橄榄绿色 多为黑色 黑绿色 黑色 墨绿色珍珠光泽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工程地质第7讲:岩石工程性质评价与岩石工程分类

工程地质第7讲:岩石工程性质评价与岩石工程分类

胶结方式: 基底式胶结:受胶结物成分控制; 孔隙式胶结:与碎屑颗粒成分、形状及胶结
物成分有关,变化很大; 接触式胶结:透水性强,强度低。
结晶结构:一般情况下工程性质良好。
生物结构:常见的煤层及与之共生的煤系地层, 工程性质差。
沉积构造的影响 层理:各向异性,产状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
缝合线构造、泥裂、波纹、交错层理及层间角 砾岩块等,使得岩层层面参差不齐,上下相邻 岩层相互咬合很牢,利于碎屑岩层的稳定。
结构影响: 结晶程度影响: 结晶矿物结合力强,孔隙小,孔隙度低, 稳颗定粒性大好小,影强响度:一般较高。
细粒比粗粒高:如细粒花岗岩抗压强度260 MPa,粗粒花岗岩为120 MPa。
等粒比不等粒结构强度高:如等粒花岗岩 抗拉强度为18 MPa,斑状花岗岩则为4 MPa。
构造影响: 流纹、气孔、杏仁状构造:强度较块状低
(三)常见变质岩的工程性质评述 1.片理构造: 片理构造发育,工程性质各向异性。 千枚岩、滑石片岩、绿泥石片岩、石墨片岩 等工程性质差。 片麻岩石英、正长石含量较多,工程性质较 好。 2.块状构造: 石英岩和大理岩, 有良好的工程性质。
三、岩石的工程分类 铁路:按照土、岩石开挖的难易程度,规定了《土、 石的工程分级》;为了评价岩石强度特性,采用 以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指标的《岩石强度分 类》。
1.物理性质
密度(ρ)和重度(γ)
r、rsat、rd (γ、 γsat、γd )等
颗粒密度(ρs)和比重(ds)
ds裂隙率(nKT)1
e
e
;
e n 1 n
ρ、ρs↑,n、e↓,岩石的工程性质↑
孔隙度多用于松散土、石,而裂隙率多 用于结晶连接的坚硬岩石。
296-4

岩土工程地质分级和分类(PPT85页)

岩土工程地质分级和分类(PPT85页)



积 环
湖泊沉积

分 河滩沉积
沼泽沉积
滨海相 泻湖相 溺谷相
三角洲相
7.2 土的工程分类
A.滨海相 常与海浪岸流及潮汐的水动力作用形成较粗的 颗粒(粗、中、细砂)相掺杂,使其不均匀和极疏松, 增强了淤泥的透水性能,易于压缩固结。
B.泻湖相 颗粒微细、孔隙比大、强度低、分布范围较宽 阔,常形成海滨平原。在泻湖边缘,表层常有厚约 0.3—2.0 m的泥炭堆积。底部含有贝壳和生物残骸碎 屑。
生的,发生湿陷现象的界限压力称为湿陷起始压力,其 随黄土胶结物含量、湿度、密度以及土的埋深增大而增 高。当上覆土层饱和自重力大于该土层湿陷起始压力时 发生自重湿陷;当上覆土层饱和自重力小于该土层湿陷 起始压力,只有在与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才能大于该土 层的湿陷起始压力时发生非自重湿陷。
7.2 土的工程分类
2、红粘土的定义 碳酸盐岩系出露区的岩石,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棕红、
褐黄等色的高塑性粘土称为红粘土。其液限一般大于50, 上硬下软,具明显的收缩性,裂隙发育。经再搬运后仍 保留红粘土基本特征,液限大于45小于50的土称为次生 红粘土。
7.2 土的工程分类
红粘土的形成条件
气候特点:气候变化大,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潮湿的 气候有利于岩石的机械风化和化学风化,
7.2 土的工程分类
黄土的结构 残积、坡积黄土
结构
不等粒“斑状”结构,大孔隙多, 形状复杂,孔隙边缘明显
冲积黄土 细粒“等粒”结构,大孔隙少,多为长形 或圆形粒间小孔,轮廓不甚清楚
粒间小孔 孔隙率
特有的大孔隙
虫孔、植物根孔、裂欧、 封闭空洞和巨大的潜蚀空洞等
一般地层越老,孔隙率越低;坡积、残积黄土的 孔隙率比冲积黄土高。

工程地质钻探的岩石鉴定和描述

工程地质钻探的岩石鉴定和描述

工程地质钻探的岩石鉴定和描述工程地质钻探的岩心鉴定和描述工程地质钻探的岩心鉴定和描述一、土的分类(一)土的定名――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继续执行1.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2.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6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3.粗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4.细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5.砾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6.粗砂土: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7.中砂土: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8.细砂土: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9.粉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10.粉土:塑性指数等同于或大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少于全部质量的50%11.粉质黏土:粉粒小于黏粒,塑性指数10-1712.黏土:主要由黏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备注:更名时应根据颗粒级分体式,由小至大,以最先合乎者确认。

(二)、黏性土的分类及野外辨别1.黏土:极细的均匀土块,搓捻无砂感,黏塑滑腻,易搓成细于0.5mm的长条2.粉质黏土:无均质感,揉搓时存有砂感,塑性,强NaCl,能够面团比黏土较粗的短土条3.粉土:存有干面似的感觉,砂粒太少,粉粒多,干燥时呈圆形流体状,无法面团土条、土球(三)、土的干燥程度的分割1、黏性土――含粉质黏土、黏土,分为坚硬、硬塑、软塑、流塑状态名称柔软硬塑软塑流塑粉质黏土扰动后一般不能捏成团,用锤击和手压土块易碎开,il<0不能捏成饼,手捏压不易见手指印,易成碎块和粉末il=0-0.5能捏成饼,手指轻压可见手印,手捏稍有出水il=0.5-1.0手捏表层出水,手上有明显湿印,土体坍流成扁圆形il>1.0黏土不能捏成饼,il<0能捏成饼,边上多裂口il=0-0.5两手相压成饼状,粘于手掌,掌中有湿印il=0.5-1.0手捏粘于手上,il>1.0塑性状态标准科孔大锤数n(箭/30cm)柔软n>32软塑8<n≤32软塑2<n≤8流塑n≤22、砂性土――含漂(块)石土、卵(碎)石土、圆砾(角砾)土、砂土,分为稍湿、潮湿及饱和稍湿―呈松散状,手摸时感到潮,饱和度sr?50%潮湿―手捏时手上有湿印,sr=50-80%饱和状态―空隙中的水可以民主自由流入(地下水位以下),sr>80%3、粉土干燥程度的分割稍烫―天然含水率w<20%干燥―天然含水率w=20-30%饱和状态―天然含水率w>30%(五)、土的密实程度的划分及在钻孔中的反映密实程度标准贯入锤击数n(击/30cm)密实n>30中密15<n≤30稍密10<n≤15松散n≤10(1)碎石类土及砂类土分成规整、中密、稍墨、单薄四类1.密实―钻进困难,给进震动厉害,孔内响动大,孔壁稳定,不易坍垮。

岩石工程地质与分类

岩石工程地质与分类
评价和衡量岩石质量好坏至今712影响岩体工程性质的主要因素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标准目前多沿用室内单轴抗压强度指标来反7122岩体的完整性一般来说岩体工程性质的好坏基本上不取决于或很少取决于组成岩体的岩块的力学性质而是取决于包括受到各种地质因素和地质条件影响而形成的软弱面软弱带和其间充填的原生或次生物质的性质
象时,应用岩体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BQ]),按表7.8对岩体质量进 行详细定级。岩体基本质量指标修正
值的计算式如下: [BQ]=BQ—100(K1+k2+k3)
式中 K1——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 K2——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 K3——初始应力状态影响修正系数。
7 . 2 . 1 概述
7 . 2 土的工程分类 7 . 2 . 1概述
以松散土为对象,以服务于工程建筑为目的的分类称为土的 工程分类(也称土质分类)。土的工程分类的任务是将用于工程建 设目的的各种自然土,按其工程地质性质的差异划分为类或组。 土质分类在土质学、土力学中一向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课题, 就土质分类的系统而言,应属于普通分类。松散土具有区别于岩 石的独特性质,在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多,研究历史悠久。
水对岩石的影响主要还是表现在对其强度的削弱方面,这种 削弱的程度深受岩石成因的影响。一般来说,水对火成岩类和大 部分的变质岩类以及少部分的沉积岩类的影响要/J、些;而对部 分变质岩、少数火成岩和大多数的沉积岩类的影响较大,尤其对 那些泥质岩类的影响则甚为显著。水对一些特殊岩类,如石膏、 岩盐等的影响,则需作专门的研究。
7.1.2 影响岩体工程性质的主要因素
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标准,目前多沿用室内单轴抗压强度指标来反 映。
7.1.2.2 岩体的完整性 一般来说,岩体工程性质的好坏基本上不取决于或很少取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地质岩石分类及鉴定中国?宜昌2016年5月4日目录1.工民建工程 (3)2.公路工程 (5)3.港口工程 (10)4.铁路工程 (13)5.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18)1 工民建工程1.1、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1 当无法取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数据时,科用点荷载试验强度换算,换算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执行;2 当岩体完整程度极为破碎时,可不进行坚硬程度分类。

1.2、岩石坚硬程度等级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3、岩体完整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 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与岩块压缩波速之比的平方。

1.4-1、岩石完整程度的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4-2、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5、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1 波速比Kv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压缩波速度之比;2 风化系数K f为岩石与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3 花岗岩类岩石,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划分,N≥50为强风化;50>N≥30为全风化;N<30为残积土。

4 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1.6、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7、岩石按质量指标RQD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8、岩层厚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9、岩石按在水中软化系数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软化系数(K R)等于饱和状态与风干状态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之比。

1.10、岩体按结构类型划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 公路工程2.1、岩石坚硬程度分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注: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要点,见本规范附录B。

2.2、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注: 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与岩块压缩波速之比的平方。

2.3、岩体节理发育程度分类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2.4、岩石按软化系数分类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注:软化系数(K R )等于饱和状态与风干状态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之比。

2.5、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分级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2.6、岩石的风化程度分级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注:1 波速比Kv 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压缩波速度之比;2 风化系数K f 为岩石与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3 花岗岩类岩石,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划分,N ≥50为强风化;50>N ≥30为全风化;N <30为残积土。

4 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2.7、岩石完整程度定性分级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注:平均间距指主要结构面(1~2组)间距的平均值。

2.8、岩石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2.9、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2.10、Rc 与岩石坚硬程度定性划分的关系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2.11、岩石完整程度定性分级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注:平均间距指主要结构面(1~2组)间距的平均值。

2.12、岩体完整程度按岩体完整性系数(Kv)划分《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注:岩体完整性指标Kv应采用实测值,当无条件取得实测值时,也可用岩体体积节理数Jv确定对应的Kv值。

K v=(Vpm/Vpr)2Vpm—岩体弹性纵波速度(Km/s);Vpr—岩石弹性纵波速度(Km/s)。

2.13、公路隧道围岩分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注:1 本表不适应于特殊条件的围岩分级,如膨胀性围岩、多年冻土等。

2 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BQ=90+3Rc+250KvRc—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MPa);Kv—岩体完整性系数。

①当Rc>90Kv+30时,应以Rc=90Kv+30和Kv代入计算BQ值。

②当Kv>0.04Rc+0.4时,应以Kv=0.04Rc+0.4和Rc代入计算BQ值。

3 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BQ]:[BQ]=BQ-100(K1+K2+K3)K1—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K2—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K3—初始应力状态影响修正系数。

2.14、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K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2.15、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K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2.16、初始应力状态影响修正系数K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2.17、高初始应力地区围岩在开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现象《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注:σmax为垂直洞轴线方向的最大初始应力。

2.18、各级围岩的物理力学指标标准值《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注:①本表数值不包括黄土地层。

②选用计算摩擦角时,不再计内摩擦角和粘聚力。

2.19、岩体结构面抗剪断峰值强度《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2.20、隧道各级围岩自稳能力判断《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注:①小塌方:塌方高度<3m,或塌方体积<30m3。

②中塌方:塌方高度3~6m,或塌方体积30~100m3。

③大塌方:塌方高度>6m,或塌方体积>100m3。

3 港口工程3.1、岩石按强度分类《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注:强度指新鲜岩块的单轴饱和极限抗压强度。

3.2、硬质岩石岩体按风化程度划分《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3.3、软质岩石岩体按风化程度划分《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3.4、岩石按在水中软化系数分类《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注:软化系数(K R)等于饱和状态与风干状态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之比。

3.5、岩石按质量指标RQD分类《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注:RQD指用N型(75mm)双层单动金刚石钻头钻进,获取的≥10cm的不破碎岩芯长度的岩芯采取率,以百分数表示。

3.6、岩层厚度分类《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3.7、风化岩容许承载力(KPa)《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注:软质岩石全风化按土考虑。

3.8、岩石承载力设计值[f'] 《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注:①强风化岩石改变埋藏条件后,如强度降低,宜按降低程度选用较低值;当受倾斜荷载时,其承载力设计值应进行专门研究;②微风化硬质岩石的承载力设计值如选用大于4000Kpa时应进行专门研究;③全风化软质岩石的承载力设计值应按土考虑。

4 铁路工程4.1、铁路岩石按强度分类《铁路工程地质手册》(2002年版)4.2、铁路岩体完整性定性划分《铁路工程地质手册》(2002年版)注:岩体完整性系数为岩体声波波速与岩石声波波速之平方比。

4.3、岩体各风化带的工程地质特征《铁路工程地质手册》(2002年版)4.4、岩体风化程度分带《铁路工程地质手册》(2002年版)注:K R为风化岩石抗压强度;R f为未风化岩石抗压强度;Vpt为风化岩体纵波波速;Vps为未风化岩体纵波波速;4.5、铁路隧道围岩强度分类与地质情况《铁路工程地质手册》(2002年版)注:①准围岩强度即岩体的强度;②岩质见岩质分类;③本表资料取自日本《隧道围岩分类》,仅供参考。

4.6、铁路隧道围岩分类《铁路工程地质手册》(2002年版)4.7、岩质分类《铁路工程地质手册》(2002年版)4.8、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经验值《铁路工程地质手册》(2002年版)5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5.1、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5.2、岩石风化程度划分5.3、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划分注:平均间距指主要结构面(1~2组)间距的平均值。

5.4、结构面结合程度的划分5.6、岩石坚硬程度按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划分注:Rc采用实测值,当无条件取得实测值时,也可才应实测的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I s(50))的换算值,按下式换算:R c=22.82 I s(50)0.75。

5.7、岩体完整程度按岩体完整性指数(Kv)划分注:岩体完整性指数Kv应采用实测值,当无条件取得实测值时,也可用岩体体积节理数Jv确定对应的Kv值。

K v=(Vpm/Vpr)2Vpm—岩体弹性纵波速度(Km/s);Vpr—岩石弹性纵波速度(Km/s)。

5.8、岩体基本质量分级注: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 Q=90+3Rc+250KvRc—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Mpa);Kv—岩体完整性指数。

①当Rc>90Kv+30时,应以Rc=90Kv+30和Kv代入计算BQ值。

②当Kv>0.04Rc+0.4时,应以Kv=0.04Rc+0.4和Rc代入计算BQ值。

5.9、各级岩体基岩承载力基本值(f o)注:考虑基岩形态影响时,基岩承载力基本值(fk)按下式计算:fk=ηf o η—基岩形态影响折减系数。

5.10、基岩形态影响折减系数η注:基岩内结构面倾向与基岩面坡向大致相同为顺坡型;相反为反坡型。

5.10、岩体物理力学参数5.11、岩体结构面抗剪断峰值强度5.12、地下工程岩体自稳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