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的性质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一3.2海水的性质(25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3.2海水的性质(25张PPT)

➢ 海水密度
③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海水温度概念
1.海水的温度反映海水的 冷热状况,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其 中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 太阳辐射,支出的主要渠道是 海水蒸发。
二: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角度 方向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1.通常情况下,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
(2)在海洋的一定深度范围内,海水密度迅速增加,会对声波有反射和折射作用。
通常情况下,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2.
(3)为什么“海中断崖”会导致核潜艇艇毁人亡?
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与海水相混。
(1)海中断崖:海水层中出现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情况。
异:

该国国土面积狭小,地形单调,平均海拔15米左右,岛上河流短小。
(1)海中断崖:海水层中出现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
情况。
(2)在海洋的一定深度范围内,海水密度迅速增加,会对声波
有反射和折射作用。因此核潜艇在此深度范围以下活动,不易
被上部侦测到。
海中断崖
密度低
(3)为什么“海中断崖”会导致核潜艇艇毁 人亡?
答案:遭遇“海中断崖”,海水密度突然 变小,海水浮力也突然变小,核潜艇会掉 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导致艇毁人亡。
通常情况下,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2.
B.海上水密河度的流垂直短分布小规律。是从下表层图向深示层逐意渐增该加 国主岛及其附近
雨日较少,日照充足,蒸发旺盛,适合晒烟制盐。
地区。 该国经济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
同一海域,大洋夏季密度低
同(2)一下海(图1域为,)图分封中闭M析水水域坝新夏的季景加密观度。坡高 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

第三章海水的物理性质和世界大洋的层化结构

第三章海水的物理性质和世界大洋的层化结构

第三章:海水的物理特性和世界大洋的层化结构一、海水的主要热学和力学性质(一)水的密度水结冰时,密度减小,体积增大,所以冰总是浮在水面上,这与一般物质的性质“热胀冷缩”不同,是一种反常膨胀。

水的密度随温度的这种不正常的变化,是由水分子的缔合造成的。

(二)水的热性质特殊水的熔点、沸点、比热、蒸发潜热和表面引力值都比氧的同族氢化物高。

其原因就在于熔化和汽化时,缔合分子的溶解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

(三)海水的盐度海水是含有多种无机盐类的溶液,盐度是其浓度的一种量度,它是描述海水特征的基本物理量之一。

海洋中发生的许多现象都与盐度的分布和变化密切相关。

长期以来,人们对盐度的定义、计算标准和测量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先后有1902年盐度、氯度定义;1969年的电导盐度定义;1978年的实用盐标。

1、1902年盐度、氯度定义大量海水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海水中含盐量的大小如何,各主要成分之间的浓度比基本上是恒定的,这种规律称为“海水组成恒定性”又称为马赛特原则。

海水组成恒定性规律的发现,为测定海水的盐度提供了方便条件。

1902年,克努森(Knudsen)等人建立了盐度、氯度定义。

1)盐度:1千克海水中的碳酸盐全部转换成氯化物,溴和碘以氯当量置换,有机物全部氧化之后所剩固体物质的总克数,单位:克每千克,用符号S‰表示。

2)氯度:1千克海水中的溴和碘以氯当量置换,氯离子的总克数,单位是克每千克。

(氯度量稍大于海水中实际氯含量)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海水的氯度时,需要知道硝酸银的浓度,为此,配置一种标准的知道其氯度值的标准海水,作为国际统一标准硝酸银溶液的浓度。

国际上统一使用氯度值精确为19.374‰的大洋水作为标准,称为标准海水,其盐度值对应为35.000‰。

2、1969年的电导盐度定义考克斯等1976年对由大洋和不同海区不深于100米的水层内采集的135个水样,准确的测定其氯度值计算盐度,同时测定水样的电导比R15,得除了盐度S‰与电导比之间的关系式:但此种盐度测定仍然未脱离对氯度测定的依赖,直至1978年实用盐标的建立,才使得盐度测定脱离了对氯度测定的依据。

《海水的性质》PPT课件

《海水的性质》PPT课件

03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与海水重量 之比,通常以每100克海水中所含的盐类物质克数表示,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显示,全球表层海水的温度 A.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升高 B.由南北纬3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
√C.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D.由南北纬4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
解析 表层海水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温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123456
2.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A.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
B.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小 C.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 D.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大
解析 由图可直接读出。
123456
读“海水温度和盐度与海水密度关系图”,回答3~4题。 3.以下关于海水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B.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1)台湾海峡冬夏季表层盐度分布特征的相同点有_由__东__南__向__西__北__递__减__,不同点有_冬__季_ _盐__度__较__低__,__南__北__盐__度__差__异__较__大__(_或__者__夏__季__盐__度__较__高__,__南__北__差__异__较__小__)_。 解析 从图中可知,台湾海峡冬夏季盐度都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不同的是冬季盐 度低、等盐度线密集,南北盐度差异更大。
核心归纳
1.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水平分 布规律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低纬海区水温高;
同一季节不同纬度 高纬海区水温低 夏季水温高;冬季
同一海区不同季节 水温低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 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
垂直分 布规律

海洋1:海水的性质

海洋1:海水的性质

读左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盐度比B点 低 (高或低), 主要原因是:
B
A
地处亚马孙河口,大量淡水 汇入。 2、B点盐度比C点 低 (高或低), 主要原因是: B点在赤道地区,降水 量大于蒸发量。
C
D
E
15℃ 20℃
25℃
北 1、判断此图是_____半球。 低 高 2、比较两地水温的高低,A地水温较___,B地水温较___。 陆地 海洋 3、如果A、B两地有一处是陆地,则A地是______,B地是______。
考点二:海水盐度
1、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 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2、影响因素: A、气候:降水量、蒸发量 B、洋流:同纬度地区寒流影响盐度低,暖 流影响盐度高 C、淡水汇入 D、海区的封闭程度
5、盐度最低的海区是波罗地海:约为1% 位于副极地海区,气温低,蒸发量小、降 原因: 水量大;入海径流多,汇入淡水多。
6、长江入海口盐度的季节变化
夏季盐度低于冬季,因为夏季长江径流量大于冬季, 夏季淡水汇入更多。 7、尼罗河入海口盐度季节变化 夏季盐度低于冬季,尼罗河流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湿季在夏季,降水多,入海水量大。 8、巴尔喀什湖东西两侧盐度差距大 西侧盐度低于东侧,因为西侧有淡水汇入;该湖形 状狭长,中部狭窄,东西两侧河水交换少
第一讲:海水性质 海水性质包括: 1、海水温度 2、海水盐度
考点一:海水温度
1、分布规律: 水平方向: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垂直方向: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 水深1000米以下变化不大,呈低温状态 2、影响表层海水温度的因素: 纬度、季节、气候、洋流等
读某海区7月份等温线图回答。(A、B两地在同一纬度大,但却不是盐度最高地区: 降水量大 2、副热带海区为全球盐度最高地区: 受副高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地处热带,气温高, 蒸发量大。 3、60°S附近比60°N附近盐度高: 60°s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少,陆地汇入淡水少.

XX高考地理知识点:海水的性质

XX高考地理知识点:海水的性质

XX高考地理知识点:海水的性质
一、海水的性质
★1.影响海水温度变化因素:
纬度:海水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洋流:暖流流过海区温度比同纬度高,等温线向高温度弯曲;寒流反之。

海陆分布:由于海水热容量大,陆地等温线一月份向南弯曲,海洋等温线向北弯曲;7月反之。

季节:同海区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海水深度:海水温度因海深而有变化,1000m以下变化小。

★2、影响海水盐度因素:
蒸发量与降水量:副高海区盐度高,赤道海区盐度稍低。

径流:北纬60°海区比南纬60°海区盐度低,长江口夏季盐度低。

洋流:暖流流过海区盐度较高,寒流反之。

海域封闭度:红海盐度高。

二、海水运动
.风浪:风是主要动力。

2.潮汐:主要动力是月球和太阳的引力。

★钱塘潮壮观:正值天文大潮;盛行东南风加推潮势;钱塘江顶托和杭州湾口大内小都加剧钱塘潮势头。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之海水的性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之海水的性质

尾,长晴纳潮头”的谚语,你知道其
科学依据吗?
镁是制造飞机和快艇的重要材料。
盐民纳潮
镁粉可用于镁光灯、信号弹、照明弹、燃烧
弹、火箭燃料、肥料
溴与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联系
密切。地球上99%的溴存储于海洋 “稀薄工艺”:微量元素的开发利用
雨后近岸表层海水受雨水稀释盐度 较低,因此引入潮尾(底层)的海水更 利于晒盐。天气长晴则表层海水蒸发旺 盛,盐度较高,所以可直接引入潮头 (表层)海水晒盐。
(2022·济南模拟)海水“跃层”是指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等在垂直方向上出现突变的水层。夏季, 黄海海水在水深20米左右的地方,水温突然降低到10 ℃以下,垂直温差可达到20 ℃,出现了一个延 伸至海底的巨大冷水团,图一示意黄海冷水团底层温度分布。研究证明,黄海冷水团与“跃层”同步 消长,每年春季开始形成,夏季达到最盛,秋季开始衰退,冬季消失,其范围与超前其6个月的风速相 关。图二示意25米层黄海冷水团分布范围变化与超前6个月的风速对照(经向风,北为正、南为负;纬 向风,西为正、东为负)。据此完成3~5题。
随纬度呈现“双峰”分布格局: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 极,盐度逐渐降低
3.影响因素 P95 (必备知识一3+能力突破1)
降水量:降水量大,盐度低;反之盐度高;
降水量与 蒸发量
蒸发量:气温高,蒸发量大 ,盐度高;反之盐度低; 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低;蒸发量>降水量,盐度较高
海水盐度 的影响因 素
3.25 m层黄海冷水团分布范围的变化( B )
A.与冬季西北风相关
B.与冬季东南风相关
C.与夏季东南风相关
D.与夏季西北风相关
4.黄海“跃层”夏季最盛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A )

海水的性质

海水的性质

海水的性质
海水的性质包括六个方面:
1、海水温度,海洋水的温度是海洋热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2、海水密度,海水的密度比纯水大,它随温度、盐度和气压而变化;
3、海水的颜色和透明度,海水的颜色决定于海水对太阳光线的吸收和反射状况;
4、海水成分,海洋水是含有多种溶解固体和气体的水溶液,其中水约占百分之九十六点五,其他物质占百分之三点五;
5、海水的盐度,海水盐度指海水中全部溶解物质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溶解物质的克数来表示;
6、营养盐类,海水营养盐是海水中一些含量较微的磷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铵盐和硅酸盐。

从20世纪初以来,海水营养盐一直是化学海洋学的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海水的性质

海水的性质

2、影响因素
热量平衡的分布与变化、 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
图3.23 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
3、 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⑴ 低纬度海区的水温,高于高纬度海区 的水温。 ⑵ 同一海区的水温,夏季高些,冬季低 些。 ⑶ 同纬度海区,有暖流流经的海区水温要 比有寒流流经的海区高。
4、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



读图3.5,思考下列问题 何处盐度最高?为什么? 为何盐度最低的地方不在赤道,而偏北? 为何南北半球高纬地区盐度分布不对称? 自己总结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变化的特点

3、盐度的分布
总结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变化的特点:
⑴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和低纬 海区递减 ⑵赤道低盐度海区位于赤道以北附近,南半球热带海 域的盐度较北半球同纬度地区高 ⑶40°S至南极圈海域的盐度较北半球同纬度的区域 高 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是红海,达4.1% 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是波罗的海,不超过1%
3、海岸带

海岸是陆地和海洋间的过渡地带。 从滨海平原到大陆架之间的广阔区域,是 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
海岸带地形形成--海水运动 海岸带的区位优势--交通、资源 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读表3.1)--港口建设、 捕捞、排污等
二、海水温度
1、热量收支
收入:太阳辐射 支出:海水蒸发
图3.24 太平洋西经170º 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而变化的曲线
思考:


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怎样变化?为什么 这样变化? 1000米以下的海水温度大约是几度?为什 么?
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由于海水导热率很低,表 层海水以下,海水温度随水深变化不大。太阳辐射热量集 中储存在海洋表层,1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经常保持着 低温状态。

高中地理第二节:海水的性质

高中地理第二节:海水的性质

高中地理第二节:海水的性质
一、海水的性质
1.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是海水最重要的理化性质
二、海水的温度
1. 海水温度反应海水的冷热状况,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

太阳辐射是海
洋的主要热量来源。

海水蒸发消耗热量,是海洋热量主要支出渠道.2.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3. 海水温度的影响
三、海水的盐度
1. 海水中含有很多盐类物质,其中主要是氯化钠和氯化镁,因此海水的味道既咸又苦、
2. 在外海或大洋,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

3. 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以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海水盐度逐渐降低。

四、海水的密度
1.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
2. 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

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

一般来说,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低。

3. 海水密度分布规律
4. 海中断崖:海水层中出现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情况。

潜艇如果遭遇“海中断崖”,因海水浮力变小,可能会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艇毁人亡。

高三一轮复习 海水性质

高三一轮复习 海水性质
海水性质
一、海水性质
① 水圈的主体:覆盖71%的表面, 平均深度3800米
② 热容量大:对太阳辐射反射率 低,吸收率高
③ 平均盐度3.5%,冰点低于0℃。 ④ 表面平坦,摩擦力小,平均风
速大于陆地。 ⑤ 性质较均一(地域分异小) ⑥ 具有流动性(水平、垂直运动)
A
盐度
B C
F
E
D
一、海水性质
1.海水的温度影响因素:
低纬偏东信 风比正常年
份偏强
南北赤道 暖流更强
大洋赤道附近 暖水向西侧流
失变多
东西两侧较正常年 份温度变化:
•东侧温度更低 •西侧温度更高
东西两侧较正常年 份气压变化:
•东侧气压更高 •西侧气压更低
沃克环流变 强,出现拉 尼娜现象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ña”—— “小女孩”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 的反相,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 “冷事件”,它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 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 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 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 现象之后。
潜热输送
海洋是大气最主 要的热量储存库








海洋
水汽凝结








3.海—气相互作用:水分交换
• 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 • 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水 分 交 换
• 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 并以降水的形式返还给海洋
大气




海洋
(一)海洋和大气间的水热交换
海——气相互作用 通过大气环流和大 洋环流,驱使水分 和热量在不同地区 进行传输,维持地 球上水分和热量的 平衡

3.2 海水的性质 课件 ((共24张PPT))

3.2 海水的性质 课件 ((共24张PPT))

时间分布:不同季节海水密度有所变化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潜艇活动、“海中断崖”现象
课外作业
巩固本课所有图表,掌握三大海水理化性质的 规律,并预习P58-63探究海水运动的主要方 式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的热量
支出 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新知讲解
➢ 探究海水温度的分布变化规律——水平分布
海洋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低+纬度海区收入大于支出,中高纬度海区支出大于收入
并与大洋表层温度变化相吻合。
-
结论一:对不同纬度海区,纬度较低处水温较高, 纬度较高处水温较低,水温由高纬向低纬递减。
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图 大洋表层温度随纬度的变化图
深度(压强)
总体来说,深度(压强) 增加,密度增大
新知讲解
➢ 探究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
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变化趋势与其温度变化趋势 相反。说明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关系密切,海水温度越高, 密度越低。
结论一:水平方向上,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
高而增大。 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图
大洋表层海水密度和温度随纬度的变化图
④.蒸发量大且陆地汇入淡水很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D 3.以下是对海水密度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密度越大
B.盐度越高,密度越小
C.深度增加,密度减小
D.盐度越高,密度越大
课堂练习 4、读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和温度随纬度的变化图,回答小题。
B A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
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一
学习目标
情景导入
请思考: 视频中海水从何 而来? 有多久的历史?

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

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

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一、海水的基本性质海水是指地球表面被覆盖的水体,通常来自海洋、海湾、海峡等大面积的水域。

海水是由淡水和盐水混合而成的,其主要成分包括水分子、钠离子和氯离子,还有少量的镁离子、钾离子、硫酸根离子等。

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是描述海水物理性质的三个重要参数,它们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海水的状态和特性。

1. 温度海水的温度是指海水中各点的温度值。

海水的温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季节变化、地理位置、海洋环流等。

通常情况下,海水的温度会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表现为昼夜温度差异大,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低的特点。

海水的温度会影响海水的密度,影响海水的流动状况,还会对海洋生物的生长和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2. 盐度海水的盐度是指海水中各点的盐度值。

海水的盐度主要来源于地表径流和海底地形的影响,是海水中溶解的各种盐类和矿物质的总和。

海水的盐度会受到降水、蒸发和河流径流等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海水的盐度在全球各地都有一定的变化范围。

盐度高的海水通常密度较大,而盐度低的海水密度较小,影响海水的流动和热交换。

3. 密度海水的密度是指海水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通常以千克/立方米(kg/m³)为单位。

海水的密度受到温度和盐度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海水的密度在不同地区有一定的差异。

密度较大的海水往往在深水区,而密度较小的海水则通常在浅水区。

海水的密度差异会影响海水的流动和环流过程,还会对海洋生物的生长和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二、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分布规律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在不同地区和深度都有一定的分布规律,这些规律主要受到海洋环流、地形地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下面将分别介绍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1. 温度分布规律海水的温度在不同地区和深度有着不同的分布规律,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季节变化:海水的温度会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夏季海水温度较高,冬季海水温度较低,造成昼夜温度差异大,影响海水的热交换和环流过程。

海水的理化性质#精选

海水的理化性质#精选

海水的理化性质(一)海水的化学性质海洋是地球水圈的主体,是全球水循环的主要起点和归宿,也是各大陆外流区的岩石风化产物最终的聚集场所。

海水的历史可追溯到地壳形成的初期,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地壳的变动和广泛的生物活动,改变着海水的某些化学成分。

1.海水的化学组成海水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溶液。

它所包含的物质可分为三类:①溶解物质,包括各种盐类、有机化合物和溶解气体;②气泡;③固体物质,包括有机固体、无机固体和胶体颗粒。

海洋总体积中,有96%~97%是水,3%~4%是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其他物质。

目前海水中已发现80多种化学元素,但其含量差别很大。

主要化学元素是氯、钠、镁、硫、钙、钾、溴、碳、锶、硼、硅、氟等12种(表5.5),含量约占全部海水化学元素总量的99.8%~99.9%,因此,被称为海水的大量元素。

其他元素在海洋中含量极少,都在1mg/L以下,称为海水的微量元素。

海水化学元素最大特点之一,是上述12种主要离子浓度之间的比例几乎不变,因此称为海水组成的恒定性。

它对计算海水盐度具有重要意义。

溶解在海水中的元素绝大部分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

海水中主要的盐类含量差别很大(表5.6)。

由表5.6可知,氯化物含量最高,占88.6%,其次是硫酸盐,占10.8%。

海水中盐分的来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河流从大陆带来。

河流不断地将其所溶解的盐类输送到海洋里,其成分虽与海水不同(表5.7)(海水中以氯化物为最多,河水则以碳酸盐类占优势),但是,因为碳酸盐的溶解度小,流到海洋里以后很容易沉淀。

另一方面,海洋生物大量地吸收碳酸盐构成骨胳、甲壳等,当这些生物死后,它们的外壳、骨胳等就沉积在海底,这么一来,使海水中的碳酸盐大为减少。

硫酸盐的收支近于平衡,而氯化物消耗最少。

由于长年累月生物作用的结果,就使海水中的盐分与河水大不相同。

二是海水中的氯和钠由岩浆活动中分离得来。

这从海洋古地理研究和从古代岩盐的沉积、以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遗体都可证实古海水也是咸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水的性质海水密度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中所含的海水质量。

它不同于海水温度和盐度,除表层可用比重计外,不能直接测定,需根据海水温度和盐度计算求得。

所以海水密度是属于第二缘摹?/FONT>海水密度是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函数,可以Ps,t,p表示温度t、盐度s和压力p时的海水密度。

对于固定深度来讲,海水密度只是温度和盐度的函数,它随盐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增高而减少。

因此,凡是影响水温和盐度的因子,都对海水的密度有影响。

由于海水的密度均大于1,且密度数值的前二位数字对所有的海水密度都是相同的,因而为简便起见,常把密度减1,再将小数点向后移动三位,所得的密度值称为条件密度,即σs,t,p=(ρs,t,p-1)×103。

若ρs,t,p=1.02526,则σs,t,p=25.26。

由于中国近海多为浅海,除某些深度较大的海域需进行压力订正外,多数海域的海水密度分布与变化,可不考虑压力的影响。

近岸地区特别是河口附近,海水盐度变化较大,密度主要取决于海水盐度;在外海,尤其是盐度分布比较均匀的下层,密度值主要取决于海水温度。

中国近海的表层密度以冬季最大,夏季最小,春季为降密期,而秋季为增密期。

由于密度是海水温度和盐度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密度的分布不如温度和盐度分布那样规则,但总的趋势仍是沿岸低,海区中央密度大,河口地区密度最小(图7)。

冬季的海水由于温度最低,盐度升至最高,所以密度也最大。

渤海中央及渤海海峡表层密度为25.0左右,辽东湾为24.5,渤海湾及莱州湾分别为23.5及21.5。

黄海的表层密度值与渤海差不多,黄海中央为25.0~25.5,鸭绿江口及西朝鲜湾分别为23.0及22.0,成山角附近为24.0。

朝鲜半岛西岸表层密度大于中国的鲁、苏沿岸,前者为25.0~25.5,后者为24.5左右。

东海的表层密度呈东高西低分布形式,西部沿岸表层密度为24.0以下,尤以长江口—杭州湾一带为中国沿海的最低密度区,表层最低密度在15.0以下;黑潮及对马暖流区为24.5~25.5。

台湾海峡地区表层密度为23.5~24.0。

南海的表层等密度线几乎呈纬向分布,密度值由北往南随着纬度的递减而降低。

北部陆架区的密度为23.5~24.0,南海中部为21.5~23.0,北部湾为23.0~23.5。

夏季海水表层密度分布的总趋势与冬季有些相似,但由于此时盐度降至最低,水温升至最高,所以夏季的表层密度普遍降低,为一年中密度最低的季节。

渤海中央海域表层密度为19.0~20.0,沿岸地区为16.0~18.0,河口地区在15.0以下。

黄海东部仍为高密区,表层密度为20.0~20.5,西部相对低密,表层密度为19.0。

鸭绿江口和西朝鲜湾为18.0。

东海大部分海域的表层密度分布为东北—西南向,黑潮区及对马暖流区表层密度为21.0~21.5;而长江口—杭州湾一带有一明显的低密水舌伸向济州岛方向,低密水舌的伸展范围远比冬季要大,中心值小于10.0,从而在那里出现很强的水平梯度。

台湾海峡地区表层密度为21.0~21.5。

南海北部表层密度为18.0~21.0,珠江口附近也有一支低密度水舌向外伸展,但向外伸展的势力比长江口—杭州湾那支要小,仅限于沿岸的狭窄地带。

海南岛东部也有一个范围很小的相对高密区,可能是由于那里有深层冷水涌升的缘故。

南海中部表层密度为21.0,北部湾为18.0~20.0。

温度和盐度的垂直分布类型,相应地决定了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类型。

由于温度、盐度在表层变化最大,因而海水密度的变化也以海洋表层为最大。

海水密度通常随深度变化的趋势,是和盐度随深度变化的趋势相一致,而和温度随深度变化的趋势相反。

冬季,由于对流混合和涡动混合增强,使浅海地区的密度垂直分布趋于上下均匀一致的状态。

夏季,在温、盐度出现跃层的附近,也相应地出现了密度的跃层现象,密跃层的位置大体与温跃层和盐跃层的位置相当。

引起密度日变化的因子也主要是太阳辐射、内波和潮流。

当盐度变化大时,密度的日变曲线与盐度的日变曲线一致;当温度变化剧烈时,密度的日变化与温度的日变曲线相近。

在河口地区,密度的年变化主要取决于盐度的年变化;而在外海,温度变化要比盐度剧烈,所以密度的年变化又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年变化。

三、海水的性质海水盐度海水盐度的分布与变化,主要与海区的盐量平衡有关。

对于外海或大洋来讲,影响盐度的主要因子有蒸发、降水、环流、水团以及海水混合等。

但在近岸地区,除上述因子外,河川径流是影响盐度的重要因子。

中国近海的沿岸地区,为江河径流所形成的低盐水系,外海则为黑潮及其分支所带来的高盐水系,这两大水系的消长运动,就构成中国近海盐度的空间分布。

近岸地区,尤其是河口附近盐度变化剧烈,水平梯度大,在垂直方向上产生很强的盐跃层。

外海的盐度变化缓慢,水平梯度小,盐跃层弱。

如同温度一样,中国近海的盐度分布与变化也存在着显著的季节变化。

盐度的季节变化,也具有明显的一年周期,夏半年为降盐期,冬半年为增盐期。

表层及河口附近盐度的年较差较大,深层和外海较小。

除河口地区外,盐度地区差异远比温度的地区差异小。

1.盐度的水平分布近岸低,外海高,河口地区最低,黑潮区最高,这是中国近海表层盐度水平分布的总趋势。

冬季因天气寒冷干燥,风强、蒸发大,降水及河川径流量小,表层盐度普遍增高。

在渤、黄、东海及南海东北部等盐线分布与同期表层温度的分布趋势相似,受海流的影响较大。

黄海、东海北部、台湾暖流区、黑潮区以及南海东北部,各自都有明显的高盐水舌。

水舌的位置大致与高温水舌的位置相当,与海流流向一致。

此现象尤以黄海最明显。

夏季天气炎热潮湿,蒸发小,降水量大,正值江河汛期,表层盐度普遍都比冬季低。

特别在河口地区,表层盐度特低,并有低盐水舌由岸向外冲溢。

除黑潮区域外,海流、水团的分布对表层盐度的影响已不如冬季那么明显,改变了冬季的盐度分布趋势(图5)。

渤海盐度最低,表层盐度年平均值为29.0~30.0‰。

渤海沿岸受沿岸水控制,中央及东部受外海水支配。

冬季的等盐线分布趋势基本上与海岸平行,盐度值由岸向外、自西向东递增。

渤海海峡北部又高于南部,其中辽东湾为29.0~30.0‰,渤海湾为28.0~29.0‰,莱州湾为27.0~28.0‰。

夏季除表层盐度降低外,冲淡水的范围也扩大;渤海东部和中央盐度为30.0‰,其余3个海湾的表层盐度均低于29.0‰,尤其是黄河口附近,黄泛水的低盐水舌向渤海中央伸展,最低盐度在24.0‰以下。

黄海因入海的大河较少,盐度的分布主要取决于黄海暖流高盐水的消长。

除鸭绿江口附近表层盐度值较低外(年平均值为27.0~29.0‰),黄海盐度比渤海要高,年平均表层盐度为30.0~32.0‰。

冬季等盐线分布大致也与海岸平行,高盐水舌由南向北伸展,并向西伸至渤海海峡附近。

北黄海表层盐度为29.0~31.0‰,南黄海东侧为31.0~32.0‰,西侧为30.0~31.0‰,中央为32.0~34.0‰。

夏季除黄海北岸呈现为低盐区外,其它水域的盐度分布形势与冬季相似,但高盐水舌的控制范围比冬季要小。

高盐水舌的位置也稍有不同,冬季偏西,夏季偏东,表明夏季黄海暖流在表层,并紧贴朝鲜半岛西岸北上;冬季黄海暖流的流向偏西。

东海的盐度分布主要取决于黑潮及其分支带来的高盐水及长江冲淡水的消长。

除长江口、杭州湾及浙闽沿岸的盐度较低外,东海盐度比黄、渤海均高。

表层盐度年平均为32.0~34.0‰。

冬季除东北部海域外,等盐线分布呈东北—西南向。

西部表层盐度在31.0‰以下。

黑潮区在34.5‰以上。

对马、黄海暖流区的高盐水舌分别指向东北和西北,西部沿岸水的低盐水舌(低于31.0‰)伸向东南,从而形成气旋式的切变分布。

浙闽沿岸为低盐区。

夏季在长江口附近有一很强的低盐水舌(盐度仅10.0‰)伸向东北,与东南部台湾暖流区、黑潮区的高盐水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长江径流最大的季节,长江口附近的最低盐度为 5.0‰左右,以长江口到杭州湾为中心,形成一个半圆形的淡水区。

某些洪水年份,长江冲淡水可伸至济州岛以西,遍布东海西北部和影响南黄海南部。

但冲淡水仅浮置于5米以内的表层,愈向东北,离岸愈远,低盐水舌的厚度也愈薄。

台湾海峡地区的盐度分布趋势为东高西低和南高北低。

冬季海峡西侧盐度为30.0~31.0‰,东南侧为33.0~34.0‰;夏季受南海季风漂流影响较大,盐度分布较均匀,约32.5~33.5‰。

台湾以东海域终年高盐,表层盐度为34.0~34.5‰。

南海除河口地区外,表层盐度年平均值为32.5~34.0‰。

盐度分布地区差异小,分布较均匀。

海区中央终年出现高盐。

冬季东北季风使海水蒸发增强,加上太平洋高盐水经巴士、巴林塘海峡进入南海,使南海北部盐度升高,出现34.0‰的高盐水舌由东北向西南伸展,并在南伸过程中逐渐降盐。

南海中部盐度为33.2~33.6‰,南部为32.0~33.0‰,广东沿岸为30.0~32.0‰,北部湾为32.0~33.0‰。

夏季西南季风给南海带来雨季,降水大于蒸发,大陆径流增大,表层盐度普遍降低,尤以河口及南海南部浅水区降盐最甚。

同时,西南季风漂流把南部低盐水输向北方,河口冲淡水向外扩展的势力也最强,使高盐的范围向海区中央退缩。

因此,夏季南海表层盐度的分布趋势尽管仍是北高(33.6~34.0‰)南低(32.0~33.0‰),但规律不如冬季那样明显。

珠江口、湄公河口均有低盐水舌向外冲溢,洪水年份珠江口的最低盐度在7.0‰以下。

2.盐度的垂直分布表面盐度低,下层盐度高,盐度值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这是盐度垂直分布的总趋势。

中国近海的大陆架区,盐度的垂直分布与温度的垂直分布有些类似,即盐跃层的形成、发展及消失过程与温跃层相同。

但盐跃层的强度一般不如温跃层大,其分布状况较温跃层复杂。

表层海水冬季密度增大,引起强烈的对流混合,除长江口、珠江口及鸭绿江口外,盐度的垂直分布与水温的垂直分布相同,上下均匀,垂直梯度几乎为零。

有时在近表层出现暂时的道盐现象。

上层盐度垂直均匀层出现的时间与温度一样,因为它们都是同一过程形成的。

随着温度垂直梯度的形成,盐度垂直梯度也开始形成。

在深水区,如东海的东南海域,上层盐度的垂直均匀层可达200米左右,200~600米之间盐度随深度增加反而减少, 600米以下盐度又上升。

夏季,表层海水被冲淡,盐度随深度而增大,其分布正好与夏季水温垂直分布趋势相反。

通常,出现温跃层最强的时间,往往也是盐跃层最盛的时间;盐跃层的位置大体上同温跃层的位置相当,约出现在50米以内的水层,50米以下盐度垂直梯度就比较小了。

盐度的垂直梯度一般为每米0.02~0.04‰。

盐跃层最强发生在河口地区,如长江口,其表层和底层盐度差达20.0‰左右。

由于大陆径流影响极微,黑潮区的海流作用能使盐度垂直梯度减小而无明显的跃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