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存在而存在——余华小说《活着》主题论析
余华《活着》的思想内涵
摘要《活着》叙述这一个平常而深刻的故事,叙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讲述一个人忍受各种苦难活下去的勇气;讲述了苦难的价值与人的伟大;讲述看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活着的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
他教会我们通过泪水去观察微笑,通过苦难来体会生存得乐趣。
人只要一天不死就得好好活着,因为“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是胜利。
”关键词余华《活着》思想内涵正文余华生于浙江杭州,长于海盐。
父母都是医生。
1973年小学毕业,1977年中学毕业,曾在一家镇上的医院任牙医。
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
处女作《星星》发表在《北京文学》1984年1期。
后就读于鲁迅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招收的研究生班。
现定居北京,从事专业创作。
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鲜血梅花》,《在劫难逃》,《世事如烟》,《古典爱情》,《黄昏里的男孩》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个分水岭,同时也是余华在1995年的创作中唯一一部兼有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小说特征的作品。
《活着》用逼近生活的凡世俗事,以平实的民间姿态呈现一种淡泊而又坚毅的力量,提供历史的另一种叙述方法。
而死亡仍是其中的一大主题。
但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却是余华所要表达的绝对真理。
下面,笔者就从三个方面来诠释余华《活着》思想内涵。
一、坚忍不拔是活着的力量“这里讲述的是关于死亡的故事,而要我们学会的是如何不去死。
”《活着》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在讲述死亡故事的同时,也让读者思考面对如此困境,该怎么活下去。
余华用简洁明了且朴素的文字将老农福贵的人生搬上文学殿堂。
他的一生就是一个故事,一个由老农福贵所讲述的一个故事。
读者和作者似乎都坐在老农身边,听他娓娓道来他那坎坷的一生。
没起伏的语调,没激烈的情绪,更没有沮丧埋怨的哭声,一切都是那样的平静,那样的祥和。
存在之思与现实之痛——余华与张艺谋的两种《活着》
存在之思与现实之痛——余华与张艺谋的两种《活着》存在之思与现实之痛——余华与张艺谋的两种《活着》中国作家余华和导演张艺谋分别以小说《活着》和电影《活着》展现了两种不同的视角,诠释了存在之思与现实之痛。
两种作品在表达方式、叙事角度和情感反应上有所不同,但都揭示了人在逆境中求生的坚韧和对命运的思考。
首先,从表达方式上看,余华小说以独特的语言和叙事手法刻画了主人公福贵的生命故事。
小说中的福贵经历了家庭的变故、农村改革以及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
余华通过描写福贵被剥夺的一切,通过一种平实而朴素的语言,将福贵的悲剧生命展现得淋漓尽致。
读者可以感受到福贵的无奈和痛苦,进而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而张艺谋在电影《活着》中以画面的形式展现了同样的故事。
他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色彩的运用和音乐的配合,将电影中的场景塑造得极为震撼人心。
观众们可通过画面中福贵的表情、神态和视觉冲击,感受到他的痛苦和挣扎,从而引发对存在和现实的深思。
其次,两种作品的叙事角度也有所不同。
余华小说以第一人称展示福贵的心理变化和体验,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他的喜怒哀乐。
小说中的福贵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经历了生活的坎坷,但始终对生活抱有乐观和希望。
读者与福贵情感上的共鸣使小说更加具有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引发了对生命价值和人性的深思。
而张艺谋电影则通过冷静而客观的视角刻画了福贵的人生遭遇。
电影中的福贵深陷折磨和压迫之中,被剥夺了生活的尊严和尊重。
导演通过展示纷乱动荡的历史背景,凸显出福贵的悲惨遭遇,让观众难以释怀。
电影的叙事方式冷漠而残酷,观众无法逃脱对现实的反思,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最后,在情感反应上,两种作品也有着区别。
余华小说中的福贵是一个积极向上、无私奉献的人,他虽然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和苦难,但内心始终有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渴望。
小说传递的情感是温暖和希望。
而张艺谋电影中的福贵则展现了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
他在不断地折磨和挣扎中逐渐失去希望,最终变得麻木和绝望。
浅谈余华《活着》的生命观及“活着”的现实意义
内容提要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是一部用死亡讲述活着、以死亡肯定生命意义的故事,旨在使人勇敢地面对生与死的挑战。
作者以冷峻而貌似“残忍”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福贵一家人的苦难史与主人公福贵命运多舛的一生:从大富大贵到穷困潦倒,从饱尝生活艰辛到身不由己卷入战争洪流,从接受他的亲人一个个走在他的前头到最后与一头叫做“福贵”的老牛在阳光下回忆生活。
在厄运弥漫、磨难接踵而至的日子里,与福贵相关的人相继谢幕,唯有福贵在唱着主角之歌,始终乐观生活,超然面世,生命的张力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从而绽放出永不凋落的生命之花。
《活着》虽然接二连三地发生死亡,但作者不再沉溺于死亡的阴影中不能自拔,而将目光转向探求“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生命无常中人们彼此关爱相携,使人感受了生命的意义。
[1]“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2]‘活着’是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
[3]本文试以《活着》为研究对象,探析《活着》的生命观与“活着”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余华;活着;生命观;忍耐;现实意义绪论人,作为自然界生命的主体,其物质、精神生活、价值观也随着历史的更迭而发生变化。
摆在人们面前一个最普通也最原始的话题变得日益突出了,即我们应该抱着什么心态活着,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余华的《活着》将触角探伸到一个特定的年代和特定的历史氛围,将全部的不幸集中浓缩于主人公福贵一家身上,把对人生的痛苦加以延伸与夸张,将中国人的生存状态,既真实可信又辛酸冷酷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笔下,福贵不单单是福贵了,而是那个年代老百姓的缩影。
作者有意淡化了“解放战争、土地改革、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背景,转而向我们讲述普通老百姓如何在悲惨的生活遭遇下,努力挣扎着生存,好好活着。
从“生存论分析”探讨余华的《活着》
从“生存论分析”探讨余华的《活着》余华是中国当代先锋派作家的骨干,他的创作可以说与先锋文学的发展同步。
他的作品始终呈现出“偏离以确立人的主体性为目标的新时期文学主潮,而表现为对人的存在属性的书写。
”也就是说,在余华以前,中国作家对人的困境的关注,只停留在人的社会属性(如“伤痕文学”)和人的文化属性(如“寻根文学”)层面上寻找解决的方案。
而余华的创作则告诉我们存在中的人,其生存困境是与生俱来的,只能在存在论上寻找答案。
一、从存在主义层面讨论《活着》小说《活着》以垂暮之年的主人公福贵对自己的一生回忆自叙,以知命的平静语调讲述他一生悠长的生命故事。
故事跨越了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我国从抗日战争到“文革”收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苦难岁月,讲述了历史与现实共存的江南乡村和城镇,家乡和弥漫着饥饿与死亡恐怖包围圈的两组生存空间中,福贵个人生命史与民族的社会变迁史。
存在主义的鼻祖海德格尔关于人存在的生存论分析认为,“存在不是存在者”,人与存在有一种特殊的关系,这就是人的特殊存在方式。
他将人的这种特殊的存在方式称为“生命”(Existenz),而将人称为“此在”(Dasein),强调它是存在论层次上的存在。
在他看来,人的存在特点就是要超出自己而存在于世界上,这里所讲的“世界”则应该从存在论上将它理解为存在向我们展示出来的意义整体。
是存在者总体的关系,人与事物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事物在这关系总体中所显示出来的意义。
作为存在论层次上“此在”的福贵,他的“世界”就是与他相依为命的父母、妻子、儿女;和他的生存紧密联系的土地;以及弥漫着饥饿与恐怖的战场;难友老全和春生;甚至还有赌徒龙二和与福贵本人相伴到最后的那头老牛。
而这个存在关系就决定了他的“乡土”情结。
他几乎一生未离开土地,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福贵的人生体验几乎包括世间所有的幸运和灾难。
福贵上了赌徒龙二的当,将祖业100多亩地和房屋输光。
一夜之间,龙二成了地主,他自己一家却成了佃农,可龙二在土改中成了恶霸地主被镇压,福贵却平安无事,还分得五亩田。
论余华的《活着》
论余华的《活着》余华的小说《活着》是一部深刻的文学作品,它反映了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复杂性。
本文旨在通过对小说中的人物、主题和叙述技巧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余华小说的风格以及其对中国文学的价值。
一、人物分析小说的主人公是福贵,他是一个平凡的农民,但在动荡的历史时期中经历了许多不幸的变故。
福贵具有特殊的体验,他亲身经历了苦难和死亡,但他依然能够坚强地生存下去。
这说明了福贵在心理上的强大和适应能力。
他的性格也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愚昧和顽固,但这些缺点也使他更加真实。
福贵的女儿小福贵也是小说中的一个关键人物。
她展现了一个典型的中国女性的形象,她患病、被卖、死亡,但是她也表现出内心的坚强和玲珑剔透的品质。
其他人物如福贵的父母和妻子等也都是典型的中国农民形象,他们与福贵一样,经历了生死考验。
二、主题分析《活着》的主题包括生命、死亡、家庭、人性等。
小说描绘了福贵一家人在改革开放时期所经历的一系列困境,成功地表现了生命这一主题。
通过小说中对食物、财产等物质生活的描述,以及对感情、尊严等精神需求的探讨,体现了生命的宝贵价值。
死亡是小说另一个重要的主题,福贵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子女相继死去,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小说中也论述了家庭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每个人都应有的人性尊严。
三、叙述技巧分析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深入了解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小说也通过时间和空间的重合,使小说呈现出复杂而有序的叙述方式。
小说的语言简单而朴素,同时也富有意象和象征性。
通过与其他文学作品的比较,本书可以被归类为魔幻写实主义,它利用了幻想和现实元素的交织,直接描述和间接象征的手段来呈现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和现象。
结论:《活着》充分体现了余华小说的独特风格,以及对中国文化、社会和历史的深刻反思。
福贵和其家人的遭遇,反映了社会中某些群体的生存状况,更凸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小说的语言简单而朴素,但却充满了情感和文化意义,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珍贵之作。
活着余华毕业论文
活着余华毕业论文活着——余华毕业论文余华的小说《活着》是一部让人深思的作品,它以真实而残酷的方式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和生命的意义。
这部小说以农民福贵为主角,通过他的一生经历,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和人们在困境中所展现的坚韧和勇气。
小说以福贵的父亲去世为起点,福贵从此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然而,他的生活并不如意,先是丧失了妻子,接着又失去了儿子。
在这个过程中,福贵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难,包括饥饿、贫困和苦难。
然而,他从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始终坚持着对家庭和亲情的责任。
通过福贵的遭遇,余华揭示了人性的善恶。
在困境中,有些人展现出了自私和残忍,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伤害他人;而另一些人则选择了坚守道义,为他人付出。
福贵的女儿小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为了帮助父亲度过困境,不惜牺牲自己的幸福。
这种对比使读者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选择的重要性。
小说中的福贵也代表着中国农民的命运。
他们在历史的洪流中被迫接受各种变革和挑战,但他们的生活却往往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福贵的经历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革命,再到市场经济的崛起。
这些变革对农民来说是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他们需要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同时也需要面对新的问题和困难。
与此同时,小说也探讨了生命的意义。
在福贵的一生中,他经历了许多困苦和痛苦,但他依然坚持活下去。
这使人们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在困境中如何找到希望和勇气。
福贵的坚韧和乐观精神给予了读者深深的触动,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活着》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深度的小说,它通过福贵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善恶和生命的意义。
这部作品不仅是对中国农民命运的思考,也是对人类存在的探索。
余华以其独特的笔触和真实的描写,让读者在阅读中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选择的重要性。
通过福贵的坚韧和乐观,他传递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希望的追求。
最后,我想说,《活着》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启示录。
它让我们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人性的善恶,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家庭的温暖。
余华小说《活着》读书笔记
余华小说《活着》读书笔记余华小说《活着》是一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声誉的作品,该作品讲述了在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年代,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人随着时代的进程而承受着极度折磨和打击的生活历程。
这篇读书笔记将对该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情节等进行简单概述,并通过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感悟来谈谈对这部小说的看法。
第一章主题余华小说《活着》所表达的主题是“生命”的价值。
这部小说想要向我们传达的是,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无论你的身份是什么,无论你面临多大的逆境和磨难,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活着的时间和机会,尽可能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时,这部小说也告诉人们,“生命”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礼物,我们不应该轻易抛弃它,因为它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再也没有了。
第二章情节该小说的情节虽然简单却异常具有张力。
它讲述了一个农村人叫福贵,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与妻子一起被迫离开家乡去外地打工,后来几经辗转,福贵回到家乡,妻子却早已死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福贵先是过上了搭伙的日子,接着被抢劫、被抓入狱,最后被迫卖掉了他的地、房和仅剩的两头牛。
所有的遭遇都折磨着福贵,然而他却没有放弃。
他在最终生离死别的最后一刻,仍表达出了对于生命的珍惜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
第三章个人感想通过阅读余华小说《活着》,我对于生命本身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生命是特别宝贵的,不仅仅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也对于整个社会而言。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生命的敬畏之心,珍惜每一个人的存在,无论贫穷富贵,都应该尽可能地去活着,留下自己的足迹,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和美好。
与此同时,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也会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把握每一个值得留恋的瞬间。
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我们应该抱着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不屈不挠地努力奋斗。
最后,余华小说《活着》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对于人们的生命观、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管是在当代还是在未来,它都将是一个感人至深、充满深意的经典之作,值得每一个人都去阅读、去思考。
浅析余华小说主题的三个方面
2016.05作为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之一,余华的小说受到文学爱好者的热烈推崇,其代表作品《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十八岁出门远行》、《献血梅花》、《我没有自己的名字》、《一九八六年》等,以不同的理由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余华小说中描绘主人公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和现实世界的残酷,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并且成为众多学者所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一、余华小说作品中的生死主题1.1血腥与暴力余华作品中描绘的残酷世界以及小说人物波折起伏的命运,是其小说受当代人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小说所描绘的残酷世界里,余华重点刻画生存的血腥与暴力,其所有的小说作品都含有血腥与暴力的成分,即使是在90年代后期转型的小说作品中,依然离不开对血腥与暴力的描述。
比如,在其作品《死亡叙述》中,主人公被人用刀子割开肚子,拉出肠子并且切断肠子,甚至刺穿胸部,终致死亡。
而其他作品如《难逃劫数》、《现实一种》、《一九八六》等之中,余华毫无保留地采用血腥与暴力的描写方式,来表现世界的残酷和冷漠,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
余华本人曾说过,他的小说作品中所描绘的世界是接近现实世界,却又不完全按照现实世界,在其作品中,主人公往往是其自身的代表,并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观点和看法。
1.2死亡生老病死是人类必经之路,余华的每一部小说中几乎都会出现死亡。
在《往事与刑罚》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描绘关于死亡这一事件。
小说主人公用整年的时间,策划一场自杀事件,而这场自杀却经历了十几个小时,对余华来说,小说中虚构的自杀事件其实是象征现实世界的死亡事件,他认为,这种怪异的现象,不是幻想而是真实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的。
另外,《祖先》中描写人与动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杀害、《命中注定》中讲述一场必定的死亡事件、《一个地主的死》中对“死”的讽刺和批判,都是余华死亡主题的体现。
余华小说中的死亡主题,使读者认识到其对生命流逝的冷漠和麻木,余华自己曾说过“对死比较麻木”,而依照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观点来看,余华这种冷漠、麻木的死亡心理,其实是其极度热爱生命、恐惧死亡的逆向心理,通过虚构的小说作品,表现自己对现实世界的恐惧,达到心底的平衡,是余华死亡主题的深刻内涵,反映了其对死亡的观点和看法。
余华文学作品《活着》中心主题探析
目录摘要关键词一、《活着》中的苦难(一)苦难生活的背景(二)苦难生活的展现二、如何坚强的活着(一)在苦难中忍耐(二)在苦难中坚强乐观三、活着的真谛(一)超越苦难的活着(二)活着就是最大的真理四、总结参考文献在苦难中坚强的活着——余华小说《活着》主题探析摘要:余华的《活着》给了我们一种独特的视角和全方位的启示。
他揭示了在特定的年代和特定的历史氛围,借用一个生活在动荡的年月的福贵的形象,如何在痛苦泥潭中挣扎,以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和困顿让读者不禁战栗,既真实可信又辛酸冷酷余华以冷峻的笔触朴素简单的文笔向我们描述这样一个现实而且又残酷的故事:福贵老人和他的一家人如妻子家珍、女儿凤霞、儿子有庆、女婿二喜、孙子苦根。
他的亲人一个接着一个的死去,而他却坚强地活着。
作者塑造福贵形象的根本意义在于启迪人们认识活着的真谛,最终告诉人们: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金钱、地位、权利,甚至不是为爱情、亲情而活。
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活着才是生命的本质。
关键词:苦难坚强活着救赎“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1],出自《活着》这部永恒的经典。
余华是这样解释“活着”的:“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中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活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2]本书成于1992年,是余华唯一一部兼有先锋文学特征以及现实主义特色的经典作品。
他以一种俯视人生的高度,穿透种种表象,揭示了活着的真谛。
一、《活着》中的苦难(一)苦难生活的背景《活着》这部作品是在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叙述的:从国民党统治后期到解放战争、土改运动,再到大炼钢铁运动,自然灾害时期。
作者余华经历了从大富大贵到赤贫如洗的物质生活的巨大变迁,经历了多次运动给他带来的窘迫和不幸,更是一次次目睹妻儿老小先他而去。
后来,作者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活着》文学批评范文
《活着》文学批评范文文章一:《活着》-人性的呐喊《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小说以一种非常深刻的方式展现了人在面对巨大困难时的坚韧和勇气。
小说主角的遭遇几经感人,使人们不由得要想到无数历史悲剧中那些最痛苦的片段。
在本文中,我们将关注小说的主题,其中主题大多与人性相关,以文学批评的形式分析小说的内涵。
这篇小说主题最为明显的方面便是人性问题。
不管是战争还是文革,两个主角都被迫接受残酷的现实。
这部小说通过对许多重要话题的深入探索,如家庭、战争和信仰,反映了人性的努力和生存的渴望。
生命的无常使人不得不重新思考人性的意义,重要的是要探索正义的意义和价值。
小说中,富贵荣华不如健康长寿,而人性的光辉更胜一切。
在小说的结尾,主角提出了哲学问题:“什么是革命?什么是解放?这些东西能带来幸福吗?”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它探索了我们生命的根本,即什么是幸福,什么是人性的光辉?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小说中发现其他主题。
勇气和毅力是这个小说最引人入胜的部分。
主角与他的家人在面对无情的世界和极度困难时所表现的勇气和毅力令人惊叹。
长达数十年的痛苦和苦难,但他们决心不放弃。
他们的故事反映了每个人生命中最关键的部分:努力和坚持。
主角在想要死的时候,他的女儿说:“爸爸,一定要活着。
”这个场景非常发人深省,展现了人性的最大闪光点:坚韧的毅力和生命的渴求。
总的来说,《活着》是一部充满感性和哲理的小说。
它对人性的审视以及对勇气和毅力的强调,使得它成为一部最为引人深思和影响力最大的文学经典。
对于我们而言,从小说中学到的东西是非常深远和有价值的。
文章二:生命的意义和主义——《活着》小说《活着》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杰作。
以陈发棣为代表的众多文化名人,都高度评价了这部作品的文化价值和深刻内涵。
小说作者余华通过一些生活里最微小的细节,向人们呈现了一个恶劣的人性世界,并深入探讨了生命的真正意义及人们应该遵循的主义。
《活着》一书描写了冯妇单亲家庭的困难处境以及故事中男主角的不幸遭遇。
活着的读书笔记赏析(通用10篇)
活着的读书笔记赏析(通用10篇)活着的读书笔记赏析篇1《活着》是一部由余华所写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福贵的一生。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生动地描绘了福贵从年轻时的富家子弟到最后沦为穷人的经历。
小说中的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阅读《活着》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主人公福贵的人生经历所带来的震撼。
小说中的福贵经历了许多不幸的遭遇,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珍惜当下,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福贵、福贵的妻子、儿子和女儿都是小说中的人物。
他们的性格各异,但都表现出了坚强、勇敢的品质。
特别是福贵,他的经历让他变得更加坚强,面对困难时能够坚定地前行。
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形象也各具特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阅读《活着》的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了一些细节和描写,这些细节和描写为小说增添了不少色彩。
例如,小说中的描写生动逼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此外,小说中的一些情节也让人印象深刻,如福贵在困境中仍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这种精神力量让人感到鼓舞。
总之,《活着》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它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学会了珍惜当下,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我相信,这部小说会成为许多人的心灵启示。
活着的读书笔记赏析篇2这部作品的题目叫《活着》。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作为一部经典之作,《活着》讲述了一名叫富贵和他周围人的亲情,友情,爱情的故事。
富贵年轻时因为赌博从富家的纨绔子弟沦为身无分文的农民,然后在抗战时期被抓去抗战,经历了非人的折磨,意识到生活的残酷。
幸运的是,迎来了红军,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但是在富贵晚年的生活中,他以及他的下一代遭遇了一系列的突发意外,使他明白了生活的艰难与不易。
《活着》解读
活着一、引言1.1 介绍《活着》这本书的背景和内容《活着》这本书的背景在中国的历史变迁之中,作者余华用简单的笔触描绘了普通人的生活。
通过描述福贵的人生经历,从富家子弟到穷困潦倒,从幸福美满到失去亲人,揭示了人生的苦难和生命的脆弱。
这本书的内容深刻而感人,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读完《活着》,我深感人生的无常和不易。
福贵的人生经历让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苦难。
他的故事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也让我更加努力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活着》的主题围绕着人生的苦难和生命的脆弱展开。
作者通过福贵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人生充满了变数和苦难,但我们要坚强地活下去。
这个主题在现实生活中同样具有深刻的意义,它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人,勇敢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挑战。
在《活着》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尤其是福贵这个角色,让人印象深刻。
他的善良、坚韧和乐观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他的故事告诉我,即使在困境中,我们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勇气。
余华在《活着》中运用了独特的艺术手法,如简洁明了的叙述方式、深刻的内心独白等。
这些手法不仅展现了人物的形象和情感,也深化了主题的内涵。
通过福贵的视角,我们看到了人生的苦难和生命的脆弱,也看到了人性的善良和坚韧。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活着》给我带来的感悟和思考。
它让我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也让我更加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我也对《活着》的主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我认为这个主题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它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勇敢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挑战。
总的来说,《活着》是一本感人至深的书,它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我相信这本书会对很多读者产生深远的影响,让他们更加珍惜生命,更加努力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1.2 阐述读后感的意义和目的《活着》这本书以普通、平实的故事情节讲述了在急剧变革的时代中福贵的不幸遭遇和坎坷命运,在冷静的笔触中展现了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揭示了命运的无奈,与生活的不可捉摸。
余华作品《活着》赏析
(二)用坚忍来抒写生命的哲学
“痛苦是生命存在的不可缺少的因素,痛苦与生俱来,并一直伴随生命走向终点”。苦难意识是二十世纪艺术,特别是现代主义艺术灵感的重要源泉。对福贵而言,痛苦像空气一样,时时包围着他,让他不停地呼吸着,生存着。当这些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时,这个人还活着,这样的坚忍足以让人震惊于生命的伟大。
这种直面苦难的博大胸襟与生存勇气,余华在韩文版序言中说:“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动的友情„„与此同时,《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这是20世纪中国苦难历史下每个生命个体的痛苦与挣扎。”福贵老人“是余华艺术世界中出现的第一抹乐观主义的曙光,正如卡夫卡日记中所写的:‘不要绝望,甚至不要因为你并不绝望这个事实而绝望,当一切似乎山穷水尽,天欲绝人之时,一股新的力量又从你心底升起,而这正意味着你仍然是活着的’。”这股新的力量就是坚忍,痛苦让福贵得以成长,而这种在痛苦中凝聚出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人生动力,是关于生命不息的哲学抒写。
(三)以活着来追问生命的本真
在福贵生命的最后,他不孤独,有生命——一头老水牛陪伴,耕田时对亲人名字的呼喊,正是一种平和的思念的体现,对福贵而言,他们的离开和存在一样,都不曾离开。“人们不能不在泪光中为他和他所忍受的苦难祝福”,他的活着正是对一切灾难最大的嘲笑和最有力的回击。生命是什么?就是经过不屈服,不妥协的斗争获得最后的平铺,领略人生的真谛,达到超然世俗的境界。生命的本真就是活着面对无奈时的痛苦,接受痛苦时的坚忍,学会坚忍时的乐观,保持乐观时的感谢,存有感谢时的宽容,拥有宽容时的平静。
活着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简单概括(活着的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
活着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简单概括(活着的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本文目录活着的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余华的《活着》有什么艺术特色余华小说《活着》创作特征具体有哪些求余华《活着》小说的人物形象、主题和艺术特色~余华《活着》的艺术特色(表现手法)~《活着》的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藏克家的《有的人》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活着的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艺术特色有:1、充满温情的语言。
这部作品中主人公福贵一家人之间的互相关爱通过人物的语言得到很好体现,夫妻之情,姐弟之情以及亲情都是通过语言体现出来的;2、充满民间特色的语言。
《活着》一文中的俚语口语是很具民间特色的,既贴近人物性格又符合整部作品的背景。
主题思想:在《活着》中,余华摒除了一切知识分子的叙事语调,摒除了一切过度抽象的隐喻性话语,也摒除了一切鲜明的价值判断式的表达,而将话语基调严格地建立在福贵的农民式生存背景上。
故事中接连不断的苦难和余华的《活着》有什么艺术特色艺术特色通过艺术心理学的角度,《活着》的材料与形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不一致,但是作者以精心布置的形式克服了题材,达到了材料和形式的和谐统一,从而实现了情感的升华,使读者的灵魂在苦难中得到了净化,获得了艺术的审美。
小说运用象征的手法,就是用死亡象征着活着。
可能很少有人会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而白发人将黑发人一一送走的事情可能只能在小说中可以看到。
艺术的真实会让人相信世间不但有过活生生的福贵,而且将来还会有很多。
表现手法一、转折:从人物失语到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活着》这部作品的语言风格在余华的整体创作中呈现出一种过渡的形态,他的前期作品中的人物只是作者叙事的符号,人物形象大都飘忽朦胧,幽灵般捉摸不定,人物对话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有也多为书面化语气,带有很强的作者主观态度,缺乏个性化色彩,不具有独立的品格和地位。
到《活着》这种现象有了明显改变,作品中福贵、家珍、有庆、即使是苦根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并且都是非常符合人物性格的语言。
如何评价余华的《活着》?
如何评价余华的《活着》?《活着》之所以成为经典,一定有其作为优秀经典小说该有的品质。
余华讲了一个苦难堆砌的悲剧故事,太过戏剧化而看似用力过猛,而实际上他是在讲一个成年人的寓言,他讲出了一个我们都能懂的人生道理,也传递给了我们最朴实有用的生存态度。
美国华盛顿邮报这样评论道:“《活着》是不失朴素粗粝的史诗,斗争和生存的故事,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残忍与善良的形象。
”《活着》里面很少有煽情的情节,每一个悲剧都如实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是通过人物的行为举止和内心想法感受到悲剧之中的痛苦。
每个人物的死都只是短短数语,有庆死的时候只是脑袋一歪摔在地上,凤霞死的时候只是说生下孩子后大出血,天黑前断了气,家珍就更描述的更简单了——凤霞死不到三个月,家珍也死了。
这些重要的人物死时的描述在小说中都异常平白简单,像是在讲一件平常的事,这就是余华笔触中残忍的一面,他使每个读者都感受到了亲人死去般的无助和麻木,生老病死本就是人生的必然,没有必要渲染和煽情,但读来却显得异常沉重。
余华在《活着》的自序中写道: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
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正如他所说,小说的主人公富贵有着对苦难异于常人的承受能力和乐观态度,他的一生经历了自己的大起大落,经历的身边的人失而复得和最终一个个离他而去,当最终他世界上的亲人一个不剩的时候,他也变成了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他的生活再也不会有亲人逝去的苦难了。
他买了一头牛陪伴他,把它当成自己死去的亲人们,他的一生正如他唱到的那样——“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富贵的一生有许多的转折点,而对他最重要的转折点是在他年轻时嗜赌成瘾输光了全部家产,变得一贫如洗的时候,年轻时候的他是地主家的独子,家境富裕,他对活着的理解很简单,就使游戏人生,挥霍无度。
可当他输掉了自己的全部家产时,他开始体验到了另一种生活,这种生活对于他原来的生活来讲,有着天壤之别,但他很快地适应了这种落差,对自己的现状有了正确的认识,他认识到了过去的错误,开始勤劳的学习种田,正如他说的那样:“俗话说是笨鸟先飞,我是笨鸟多飞。
余华作品《活着》赏析
小说平实的语言将本身虚构的事实讲得如此真实, 将中国人的生活讲得不动声色却着实催人泪下,当 我们被作者虚构的人物和故事吸引的时候,这部小 说才会具有文学的审美价值,才可能在更本质的层 次上揭示当时的社会现实。
作者自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这部作品的名字叫做 活着, 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国语 言中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 来自于呐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 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 的责任,去忍受现实所给予我们 的幸福与苦难,无聊和平庸。
这明显是对中国过去的政治运动荒谬性作出的批判 ,对于那个年代人们的愚蠢行为和社会风气的批判 。在普通老百姓的嬉笑怒骂中进行批判。在一个个 “伟大”的时代中,人是如何的努力也难以把握住 自己的命运,人的徒劳,人的无奈,人的卑微的欲 求——活着,是如何的被践踏。
2、歌颂人的承受苦难的能力及其在苦难中人 所表现出来的可贵品质。
小说《活着》从细微处讲述生活,讲述特定 历史时期之下小人物的命运,讲述了一段中 国社会不同寻常岁月中一个平凡家庭活着与 死亡的故事。像一部关于历史的寓言,以意 象直接的叙述方式领悟错综复杂的人生含义 。作者余华像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慢条斯理 地将生活残酷的本质从虚假人道中剥离出来 一样,《活着》用一种很平静,甚至很缓慢 的方式,将人们在阅读可能存在的一个又一 个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幻想逐个打碎。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 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 啊,就是这样的命。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 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 好,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 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 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 像我这样,说起来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 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存在之思与现实之痛——余华与张艺谋的两种《活着》
存在之思与现实之痛——余华与张艺谋的两种《活着》近代中国文学与电影的杰作之一,《活着》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存在的无奈与痛苦,同时也呈现了中国社会变革中人们遭受的巨大伤害。
小说《活着》由余华创作,而电影《活着》则由张艺谋执导。
虽然两种作品均以同样的故事为基础,讲述了一个农民的一生,但在风格、表现手法和所表达的主题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首先,两种《活着》在表现风格上有着明显的差距。
余华的小说以其独特的文字风格和生动的叙述技巧而闻名,他以朴实的语言讲述了福贵这一普通农民的故事。
余华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角色的感受和思考。
小说中的场景描写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读者仿佛能够亲身体验到福贵一家在历史变迁中所经历的痛苦和悲伤。
小说的结构紧密,情节紧凑,通过强烈的冲击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相比之下,张艺谋的电影更加注重视觉效果和感官体验。
他运用了大量的镜头语言来展现故事情节,同时也借助于音效和音乐来加强氛围的营造。
电影《活着》以其精湛的画面和视觉效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张艺谋对光影的运用,观众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主人公所经历的痛苦和挣扎,真切地领悟到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蜕变的残酷过程。
其次,《活着》这两种不同形式的作品所表达的主题也存在显著差异。
小说《活着》以人的生命为核心,关注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福贵的经历,余华向读者传达了生命的珍贵和对生死的思考。
小说中的福贵虽然历经了数次灾难和风波,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希望。
小说通过对生命的追问,呼唤着人们对人性本质和社会问题的深入反思。
而张艺谋的电影则更加注重社会问题和历史事件的揭示。
通过时代背景和历史事件的刻画,电影《活着》借福贵一家的悲情经历反映了中国社会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中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电影通过对家族、农村、城市和国家的描绘,揭露了中国社会变革中普通人的无奈与痛苦。
在电影中,张艺谋通过强烈的荒诞和夸张手法,使观众对人类的存在状态和社会变革引发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尽管所以的亲人都去了另一个世界,生活的路程上遍地荆棘,孤苦伶仃的他仍能以顽强的生命存活下来。倘若换成一般的常人结果就决不会这么乐观了。福贵尽管生活在有骄阳而无一丝温暖的天空下,可他依然坚韧的活着,这一韧性就是来源于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观念思想,也来源于他几经波折的人生经历的磨练。深刻的认识到“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活着一切都才会有希望。“为了活着而活着”,承受着苦难,憧憬着未来,这就是——生活。
这就体现了一种生存哲学了:人到底是为什么而活着呢?“活着”二字看似简单而又平凡,但它却在冥冥之中引发了更多地读者对生活的思考。我们为何活着,怎样才能度过有价值而又短暂的一生?怎样认识自我,让我们回到起点重新审视这个最原始的人生哲学。在作品中的福贵他代表着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的生存方式。他面对一件件接踵而至的事情,这便是汇聚成他一生苦难经历的源泉。面对这些苦难他没有反抗甚至连一丝埋怨也没有,有的只是传统的应对方式,即“忍耐”、“宽恕”等退一步说的思想。那么,“活着”——它是生命的一种延续方式,还是“就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呢”?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于是存在进入了时间,或者说存在干脆摆脱不了时间。那么,作为出发点的存在者应当是这样一种存在者:对它来说,首要的是作为存在,而不是仅仅作为存在者,换言之,它不是为了成为什么东西而存在,而是“为存在本身而存在”。那么,作为人,看待“活着”,我们就是要“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余华的小说《活着》以死亡的残酷事实提醒我们:要好好地活着,远离死神,热爱生命,永不言弃。面对苦难和死亡的威胁,以生拒死,用活着对抗死亡,即使在厄运和苦难中拥有生命也是幸福的。人要一代代活下去,生生不息。“惟有活着”,一切都才有了希望。
在《活着》中,福贵面对厄运和灭顶之灾而选择,活着不只是一个农民的个人生存体验和要求,也具有人类普遍性的在悲剧和厄运面前所持有的生存态度。在富贵心中有一个朴素的真理,那就是,好死不如赖活着,苦难和死亡对他而言不算什么。活着是不易的,福贵活着的态度是通达的,即使无法生活得幸福和美好,也要活得绵长和久远。从福贵身上,我们学到的,是“忍耐”与“活着”的人生哲学。忍耐是活着的有力保障。在忍耐中一边承受太多的情感的逼仄和撕裂,舔尝生命飘逝的悲苦,体验绝望的人生,经历难逃的劫数,一边为生命本身而曲折艰难的活着。正是因为忍耐的存在,使得这部小说变得沉郁、悲悯而又顽强、坚定,没有血与泪的控诉,也没有撕心裂肺的尖叫,更没有绝望的嚎啕,只有福贵在一个个亲人离去后的承受———那是一种无边无际的宽容和忍耐,坚韧与高迈。”
为存在而存在——余华小说《活着》主题论析
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是一部用死亡讲述活着、以死亡肯定生命意义的故事,旨在使人勇敢地面对生与死的挑战。作者以冷峻而貌似残忍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福贵一家人的苦难史与主人公福贵命运多舛的一生:身边的亲人一个个都离他而去,父亲被他气死,母亲去世,孩子有庆被抽干血而亡,春生上吊自杀,女儿得败血症死去,妻子得软骨病死去,二喜因为工伤丧命,外孙苦根活活撑死。可以说跟福贵有关系的人都不在了,福贵的精神支柱已经是没有的了。这个世界就剩下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了。后来福贵买了一头老牛,福贵就和这头老牛相依为命,一起孤独到老,可以说在现实生活中他是孤独的,没有一个亲人,只有一头老牛陪伴他。
要知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活着是人的一种最朴素最基本的生存愿望和要求,它散发出的生命气息体葬,这是一种怎样的打击和摧残。然而福贵由此完成了生命的涅槃,他收拾好自己的眼泪,卸下心底的悲伤,鼓起活着的勇气,决定担当和承受生命带来的苦难。即使现实生活惨不忍睹,也要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那我们不禁来想一下海德格尔的话:“人是为存在而存在。”其实,如何理解“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到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等人关于“存在即是被感知”、“诗意的栖息”,再到加缪的“西西弗的神话”,大约都是在阐述:作为唯一结局的死亡为生命做出了确定的“无意义”的注解,但是,明知这种“无意义”却还是生活下去,以生存本身为手段感知和回馈生命,这种执拗的坚持便是生命的意义。因此,大约可以简称为“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在巨大的苦难和挫折面前,人因为对生命的坚持和敬畏而显得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