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与中医养生

合集下载

健康知识|拍拍打打通经络 简单易学还养生

健康知识|拍拍打打通经络 简单易学还养生

健康知识|拍拍打打通经络简单易学还养生去广场公园健身锻炼成许多老年朋友的生活日常,在诸多健身运动中,“拍打操”受到不少老年朋友的青睐。

“拍拍打打”真的能起到养生保健的效果吗?“拍打”时该注意什么呢?“拍打操”颇受欢迎,练过的都说挺好2023年10月底的一天晚上,河南省洛阳市市民、68岁的李先生准时来到洛浦公园,跟十几个同龄人一起跟着伴奏音乐,有节奏地拍打着全身。

“一套拍打操,13节,45分钟。

做完后,感觉整个人神清气爽。

”李春红说,长期坚持缓解了便秘,还提高了睡眠质量。

“我之前想减肥、提气,跳了十几年的广场舞。

”75岁的王女士说,后来因为身体原因,医生建议做一些舒缓的运动。

“我看到牡丹广场上有不少人在练拍打操,便跟着一起练了起来。

现在每天早晚拍打两次,感觉气色都好了。

”在牡丹广场、洛浦公园等地,记者在对年龄60岁至85岁的数十位老人采访中发现,有超过八成的老人经常练习拍打操,或做过拍打腋窝、肘窝等动作。

“养生保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成为他们选择拍练习拍打操的重要原因。

拍打虽好,可要注意方法和力度“公园、广场上常见的‘拍打操’,又叫‘经络拍打操’。

”宜阳县第三人民医院人民路院区康复科主任曹熙哲说,中医认为,人体经络是练习脏腑、体表及全身各部以及运行气血的通道,其畅通与否与身体的健康息息相关。

而循行经络,选取相应的穴位,通过适度、合理的拍打,可以起到舒经活络、行气活血、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

曹熙哲介绍,虽然长期坚持练习经络拍打操对身体健康有利,但拍打的部位和力度也都是有讲究的。

首先,拍打力度适中,感到酸、麻、胀、热即可,不可力度过大;其次,拍打部位要注意,尤其对于患有凝血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病等的老年朋友不建议采用拍打操进行锻炼;再就是应注意拍打的手法和时长,一般采用“空掌”进行拍打,根据个人情况,每个部位拍打次数15~30次即可;最后,拍打虽好,但并不能治病,身体不适、生病了,还是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易理是中医治疗的灵魂

易理是中医治疗的灵魂

易理是中医治疗的灵魂中医的理论基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它与中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是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

尤其是中医和《易经》的关系,更是为人们所熟知。

几乎历朝历代的造诣深厚的中医学家,无一不对《易经》有着很深的研究。

在古代医家中,对于《易经》的体悟及研究应用来说,很少有越超张介宾者。

他认为,《易经》中讲的是一种普遍规律,当然也包括了天地之间的规律,人的身心健康也应该遵循这个规律。

张介宾在临床上深深体会到这里面的道理。

他把医与易的关系说得也颇为具体和直观。

在他的名著《类经附翼》中有这样的记载:“如果用易经中的变化来参照医学,那么很多的易经中的原理没有不是医学原理的,医学也就会出现救命回天的造诣;把医学的应用来对照易学,那么人的一身没有不符合易学原理的。

易经所阐述的道理,关系到每一个生命的安危。

”可见,当易与医同时应用在临床诊治疾病上,易经中的宏观规律会充分发挥它的指导作用,医学上也有了一个理论指导工具。

真是相得益彰。

所以张介宾得出结论说:“学医的人不可以不懂易,懂易原理的人不可以不懂医学,这两者如果兼而有之,才能算是完备的,因为易经的规律是宏观的自然规律,医学的规律是具体在人体中的应用。

”无怪乎他在其专著中强调说:“阴阳虽备于《内经》,变化莫大乎《周易》。

”在另一部中医著作《医门棒喝》中作者甚至说:“易经这部书,一言一字都隐藏着医学的指南。

”唐代的大医学家孙思邈说得更为明确:“不知道《易经》的原理,不能说是一个懂得医道的医生。

”由此也可见《易经》在医学上的重要性。

《周易》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原理不仅对于医学理论有着指导作用,在对于临床的应用方面也有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如:清代名医俞东扶在其医著《古今医案按》中记载这样一则医案:江西黄子厚,是一个精通医术的医生。

在他邻县里有一个富翁,经年腹泻,久治不愈,就厚礼请黄子厚去为之治疗,但治疗了十多天后,没有任何效果。

黄子厚很惭愧地告辞了。

有一天翻阅《易经》,读到乾卦时,突然悟出天上的气如果运行不正常的话,那么地上的气也就不能升腾。

易学与中医

易学与中医

易学与中医一、易医共通历代以来,不少人主张医源于巫,中医也源于巫。

比如古代的医字就从巫:毉,后来才从酒:醫。

孔子说过“不可以作巫医”的话,《山海经》上记载,巫也管医药。

《世本》也说:“巫彭作医”。

于是就认为,古代巫也就是医,医也就是巫,巫是医的源泉。

然而对中国古代神话研究有素的袁珂先生在注解《山海经》的时候却指出:“诸巫所操之主业,实巫而非医也”,”非可以因为‘百药爰在’语遂以医职替巫职也”({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397页)。

在文明发展的某个阶段,宗教意识不仅笼罩,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那时候,唯有神职人员才是社会上唯一有文化的阶层。

如果把这个时代作为人类文明的开端和源头,那么不仅是医,而且是一切文化,都源于巫:音乐舞蹈源于巫,文学艺术源于巫,哲学、科学源于宗教,也是源于巫。

就是在宗教意识渗透社会的时代,医疗问题也并不全部控制在巫的手里。

据希罗多德的《历史》记载,古代巴比伦人假若有了病,就把病人抬到市场上,每一个经过病人身旁的人都必须依据自己的经验对病人提出建议。

在这里没有巫术。

中医治病主要是汤药,传说为伊尹所作。

而伊尹本是个奴隶,后来作了商汤的宰相。

随着《易经》到《易传》的发展,中医学也有了大踏步的前进,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经典《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理沦基础,直到今天,学中医者还必学《内经》。

《内经》或中医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整体观念(其实任何一种古代医学都是整体观念,包括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古罗马的盖仑等人的医学)。

它把人看作一个整体,又把人和他周围的世界看成一个整体。

人体一部分有病,会影响其它部分,肉体器官的病变会影响人的情绪,人的情绪也会影响人体器官的功能,甚至导致病变。

外界的情况也时刻影响着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人体致病主要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

内在因素是人的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

外在因素是气候:风、寒、暑、湿、燥、火。

这就是所谓的”七情六淫”。

周易与中医养生之道

周易与中医养生之道

周易与中医养生之道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文化著作,被誉为“易学之祖”。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周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发现了它与中医养生之道之间的关联。

本文将从易经的哲学思想、五行学说以及阴阳平衡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周易对中医养生之道的影响。

首先,易经的哲学思想对中医养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易经强调“道法自然”,主张顺应自然规律,追求身心的和谐与平衡。

中医养生也强调“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环境相互关联,人体的健康与自然界的变化密切相关。

易经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为中医养生提供了理论基础,使人们更加注重调整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其次,易经的五行学说与中医养生之道有着密切的联系。

易经将宇宙万物分为五行(木、火、土、金、水),而中医养生也将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等归纳为五行。

根据五行学说,中医养生强调通过调整五脏的功能活动,保持五行的平衡,以维护人体的健康。

易经中的五行学说为中医养生提供了理论依据,使中医养生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

此外,易经中的阴阳观念也对中医养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易经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力量构成的。

中医养生同样注重阴阳平衡的调整,认为人体的健康与阴阳的平衡密切相关。

通过调整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的阴阳平衡,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易经中的阴阳观念为中医养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使中医养生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最后,易经还强调了人的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这与中医养生之道的心理调节有着紧密的联系。

易经认为人的心态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强调保持心境平和、情绪稳定。

中医养生也注重心理调节,认为情志不舒畅会影响脏腑功能,进而导致疾病。

易经中的心态调节理念为中医养生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使人们更加关注内心的平衡与和谐。

综上所述,周易与中医养生之道有着密切的关联。

易经的哲学思想、五行学说、阴阳观念以及心态调节等方面为中医养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意义。

国学《易经》、《黄帝内经》与中医治未病思想关系的研究1

国学《易经》、《黄帝内经》与中医治未病思想关系的研究1

国学《易经》、《黄帝内经》与中医治未病思想关系的研究 1[摘要]《易经》有云“君子思患而预防之”;《内经》亦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易经》、《黄帝内经》作为我国两部古老的典籍,对中医学形成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是否与中医学存在必然的学术渊源关系?本文通过对《易经》、《内经》历史地位,《周易》与《内经》之文献记载、哲学观,以及思维模式及中医治未病思想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探索《周易》、《内经》与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关系。

[关键词]易经;黄帝内经;治未病《易经》是我国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巨著,《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易经》有云“君子思患而预防之”;《内经》亦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易经》、《黄帝内经》作为我国两部古老的典籍,对中医学形成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是否与中医学存在必然的学术渊源关系?本文通过对《易经》、《内经》历史地位,《周易》与《内经》之文献记载、哲学观,以及思维模式及中医治未病思想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探索《周易》、《内经》与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关系。

1.中医治未病思想对待疾病,首重预防,从源头上去治理,这就抓住了要害,抓到了根本。

唐代药王孙思邈说得好:“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常需安不忘危,预防诸病”。

宋代名医朱丹溪也强调说:“与其治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古代前贤为让广大民众牢牢记住“未病先防”,还采用诗歌来宣讲,邵应节的防病诗写得生动:“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

知君病后能服药,不若病前能自防。

”现代的民间谚语也说得形象:“洪水未到先垒埧,疾病没来先预防。

”圣人先贤“重预防、治未病”的指导思想,是维护健康最为重要的理念,面对当今的现实,面向人类的未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放眼当今世界,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这些流行病、传染病正在严重威胁我们的健康,脑中风、心肌梗死这些危险杀手正在夺取我们的性命。

郭晓刚 《易学与中医养生》最新

郭晓刚 《易学与中医养生》最新
五、现在一些常见的病史如何形成的?如何调养?
慢性咽炎如何调治
高血压、高血脂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是怎么回事?
脑溢血,脑血栓的应急疗法
如何预防得心梗等心脏病。
便秘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止。
失眠是怎么回事?每个时辰醒来代表病灶在不同的位置。
猝死是怎么回事?
前列腺病是怎么回事?
平时不生病的人为什么会忽然得癌症?
脾胃虚寒形成的四个因素。
1、精神好 2、冬天手足温
3、有食欲 4、排便通畅
5、容易入睡睡的沉
6、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
易学与养生
易医同源(中医源自易经原理)
易经讲的是什么?(宇宙的规律,天人合一)
易经预测的原理是什么?(宇宙全息原理,中医四诊的原理)
疾病与运气的问题
“一命,二运,三风水”
易经与奶能补钙吗?
各种补钙产品能补钙吗?
疫苗真的可以免疫吗?是必须的吗?
多运动就能健康吗?
七、正确的养生理念
(避寒就温 天人合一 早睡觉 早起床 心情愉悦 养精 保持乐观心态 感冒正治 )
意念的力量
日本江本胜博士水结晶试验
四季饮食调养
日常食物的寒热性
养生守则
八、健康的标准
自幼受其祖父影响对中医、风水等国学颇感兴趣,后拜国际著名易学专家王虎应先生为师,潜心研究,八宅易阵风水学,六爻预测学,四柱命理学,无极易数等。并成为王虎应先生师传易阵风水唯一指定传人。期间又经民间高人指点,研习相学、传统中医。并运用易学原理破译了企业logo吉凶的奥秘,并为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指导策划及担任顾问。
易经与养生(五行与五谷,五行与五果,五行与五色)
风水与养生
风水气场对人的影响

养生八段锦口诀

养生八段锦口诀

养生八段锦口诀养生八段锦口诀是传统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由八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有特定的方法和要领,以达到调理身心健康的效果。

第一招:双手托天理三焦。

这个动作主要通过提拉手臂的力量,帮助调理胸腹部的气机,促进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行。

托天理三焦的动作类似于举重,但要注意姿势要正确,动作要缓慢,不要过度用力。

第二招:左右搂环视背后。

这个动作主要通过扭转上身的方式,促进脊椎的灵活性,改善腰背部的血液循环,达到舒缓肩颈和腰酸背痛的效果。

搂环视背后的动作要慢慢进行,不要用力过猛。

第三招:左右弯腰象箭靠。

这个动作主要通过弯腰的方式,刺激和调理肾脏和腰椎,促进腰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腰部的灵活性。

弯腰象箭靠的动作要缓慢进行,不要过度弯曲腰部。

第四招:背后举头看远方。

这个动作主要通过抬头仰望的方式,放松颈部和眼部的肌肉,改善颈椎和眼睛的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和颈椎痛。

举头看远方的动作要平稳进行,不要用力过猛。

第五招:提脚踮脚立中守。

这个动作主要通过提起脚跟和脚尖的方式,刺激和调理脚部的经络和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脚部的灵活性。

踮脚立中守的动作要稳定进行,不要用力过猛。

第六招:双手攀足立稳当。

这个动作主要通过手臂的伸展和腿部的屈伸,促进膝关节和脚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膝部的灵活性。

攀足立稳当的动作要缓慢进行,不要用力过猛。

第七招:双手撩头顶上举。

这个动作主要通过双手的抬举和头部的仰望,促进上半身的血液循环,缓解肩颈的紧张和疼痛。

撩头顶上举的动作要平稳进行,不要用力过猛。

第八招:俯身前屈脚尖起。

这个动作主要通过腰部的前屈和脚尖的起伏,促进腰部和腿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腰部和腿部的灵活性。

前屈脚尖起的动作要稳定进行,不要用力过猛。

养生八段锦口诀是一种简单易学的养生方法,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练习。

每天坚持练习这八个动作,可以增强身体的健康和免疫力,改善脏腑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但要注意,练习时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能力来选择合适的运动量和强度,避免过度用力或受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卫计委推荐 简单易学的十种常用养生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卫计委推荐 简单易学的十种常用养生法
唾 液 能 “ 润 五
中医认 为 , 头为 “ 诸 阳之 首 ”, 梳 头可以 刺激 头部
的 穴位 , 起 到疏 通经络 , 调 节神经功能 , 增 强分泌活动, 改善
血 液循环 , 促 进 新 陈代 谢 的作 用 经 常梳 头 , 可使 人 的 面 容 红
官、 悦 肌肤 、 固牙齿、 强筋骨、
、中 医 养生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叩 齿 是 古 代 盛
行 的一种 养生术. . 民间有谚语
形 容 叩 齿 的 功 效 :“ 朝 暮 叩 齿
三 百六 , 七 老 八 十 牙 不 落”, 每 天早 晨 上下 牙齿 反 复 相 互咬 叩
再缓缓 呼气放 下, 每日 可做5 — 7 次, 有利 于气的运行。
肛 门处 于人 体 经 络 的 督 脉 处 , 督脉 为 “ 阳脉 之
候 可 以搓 搓 脚 底 板 上 的 涌 泉
穴, 有振 奋精 神 、 益 寿延年 的 功效 。 我们的脚 心有个 穴位叫 涌泉 穴, 手心部 位也 有一个穴 位, 那就是 劳宫穴 ( 握 拳屈指
6 ( ) - 3 6 ( ) 次, 不仅 能 强健 牙齿 ,
对身体其他 器官也是很好 的锻
炼, 经常叩齿, 能使经络畅通、 强肾固精 、 还可以促 进 面部血
液 循 环 ,增 加 大 脑 的 血 液 供 应, 使 皱 纹 减 少, 起 到 延 缓 衰 老 的作 用 、
通 气血 、 延 寿命” 现代 医学发现 , 唾 液中含有一种唾 液腺 激

201
7 年 第 8 雪 期 ⑥ 、 / /

中医养生适宜技术

中医养生适宜技术

中医养生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技术涵盖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和技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养生适宜技术:
1.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身体的功能,达到缓解疼痛、调节身体状况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2. 推拿疗法:通过按摩、揉捏、推拿等手法,缓解肌肉紧张、改善血液循环,达到舒缓疲劳和疼痛的效果。

3. 中药调理:通过使用中草药来调节身体状况,如中药汤剂、中成药等。

4. 食疗:通过调整饮食习惯,摄入有益于身体健康的食物,如中医食疗养生粥、中医食疗养生茶等。

5. 气功:通过练习特定的呼吸和动作,调节身体内的气机,达到锻炼身体和内心的效果。

6. 温灸:通过使用艾叶或其他温热物质来刺激特定的穴位,达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效果。

7. 拔罐:通过拔罐器产生的负压来吸附在皮肤上,刺激穴位和肌肉,达到舒缓疼痛和疲劳的效果。

这些适宜技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养生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个体情况和身体状况可能需要不同的养生方法,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养生调理。

中医养生项目 传统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项目 传统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项目传统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项目传统中医养生,我为大家汇聚了一些健康知识和日常养生的文章,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中医养生项目传统中医养生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中医养生项目
第一、中医推拿
中医推拿是中医养生馆中最常见的理疗项目,它经济简便,不需要借助任何特殊的理疗设备,易学易用。

常用推拿手法包括按、摩、推、拿、揉、捏、颤、打八种,配合使用可以疏通人体经络,缓解疼痛,调和气血,提高机体免疫力。

第二、中医针灸
中医针灸即针法和灸法的合称。

针法是把毫针刺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传统中医养生
第三、中医火疗
中医火疗是一种灸疗的全新表现方法,它运用灸疗的经络热效应原理,综合中医贴敷法,使药气渗透于全身,从而达到保健美容、减肥塑身的作用。

第四、中医美容
中医美容不同于西式美容,它注重整体性,将容颜与脏腑、经络、气血紧密连结,通过理疗和食疗手段,使精气畅通,从而达到保健美容的目的。

第五、中药泡浴
药浴项目算是中医养生项目中比较大型的,一次收费少则100元,多则300元。

每次服务时,根据顾客的身体状况个性化定制泡浴所需的药材配方,可打通全身经络,让身体得到放松。

中医养生馆经营项目:除了上面说到的这些内容之外,中医养生的项目还有很多,比如刮痧拔罐,相信这些都是很多人很了解的,目前在消费者的眼中,认可度比较高的,作为店面的经营者来说,选择这些项目也是非常不错的!。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中医养生保健方法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药膳调理、针灸、推拿按摩、气功养生等多种方式。

这些方法在中医养生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增强体质、延缓衰老、预防疾病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中医养生保健的一些常用方法。

药膳调理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方式之一、药膳是以中草药为主要材料,配合一些食材熬煮而成的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

药膳能够调理人体脏腑功能,促进气血流通,调整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常见的药膳有六味地黄汤、当归羊肉汤、八宝粥等,适用于不同体质和疾病的人群。

药膳调理要根据个人的体质特点和需求进行选择,避免过量或不当搭配,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针灸是中医学中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养生保健的有效手段。

针灸通过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刺激神经末梢,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脏腑功能的平衡,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改善身体状况。

针灸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如慢性疼痛、失眠、消化不良等,同时也可以用于调理体质、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等方面。

针灸的养生保健效果是渐进的,需要长期坚持,不能一蹴而就,同时也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资质的医师进行操作。

推拿按摩是中医养生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对人体经络穴位的按摩、揉捏、拍打等手法,促进气血流通,调整脏腑功能,舒缓筋骨肌肉,从而达到调理身体、增强体质的效果。

推拿按摩可以用于治疗一些慢性病、亚健康状态,也可以用于调理体质、延缓衰老、促进身体康复等方面。

在进行推拿按摩时,要选择合适的手法和力度,避免造成不适,同时也要注意保持身体的舒适和放松,避免过度劳累。

气功养生是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太极拳、气功八段锦、五禽戏等多种形式,通过调整呼吸、运动身体、修炼意识等方式,调和阴阳气血,促进气血畅通,强身健体。

气功养生的方法简单易学,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和亚健康人群。

气功养生可以通过练习柔和的身体动作、调整呼吸、放松心情来达到调理身体、提高免疫力、缓解压力等效果。

中医最常用的五种养生方法

中医最常用的五种养生方法

中医最常用的五种养生方法中医养生方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体系,注重维护人体的整体协调和平衡。

中医养生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中医最常用的五种养生方法。

1.中医食疗:中医食疗是一种通过调节饮食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中医食疗的核心理念是“药食同源”,即食物可以具有药物的功效。

中医食疗注重饮食的平衡和多样化,根据人体的不同状况选择相应的食材和烹饪方法。

例如,对于体质虚弱的人,可以选择一些滋补的食材,如枸杞、参茸等;而对于体内湿气重的人,则应该避免食用辛辣和油腻的食物,多吃一些清淡的食材,如莲子、薏米等。

通过中医食疗,可以调理营养平衡,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

2.中医药物疗法:中医药物疗法是中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中医药物是由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制成的,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药物组分。

中医药物疗法包括中草药、中成药等,通过服用药物来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

例如,中医常用的一些草药如黄芪、熟地黄等,可以补充虚损的气血、益肾健脾;而一些草药如黄连、连翘等,则可以清热解毒,抵抗病毒感染。

中医药物疗法有个性化的特点,根据人体的不同状况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达到调理阴阳平衡的效果。

3.中医按摩:中医按摩是一种通过刺激人体穴位和经络,调理气血运行的方法。

中医按摩主要包括推拿、拍打、揉捏等手法,可以刺激神经、筋肉、穴位,增强人体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通过按摩可以舒筋活血,调理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

例如,中医常用的头部按摩可以缓解头痛、头晕等症状;手部按摩则可以缓解手麻、关节疼痛等症状。

中医按摩具有简便易行、无副作用的特点,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养生方法。

4.中医气功:中医气功是一种通过调节呼吸和运动,调整体内气血运行的方法。

中医气功包括太极拳、气功疗法等,通过有节奏的呼吸和平和的运动来调理精气神。

中医气功注重呼吸的深沉和放松,可以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促进气血运行。

例如,通过太极拳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抵抗力,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评《易学与中国传统医学》哲学论文.doc

评《易学与中国传统医学》哲学论文.doc

评《易学与中国传统医学》哲学论文《周易》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奇葩2000多年来,它以其精巧深刻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结构框架,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人文的各个领域,而且成为推动中国古代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杠杆。

著名哲学史家朱伯昆主编的《易学智慧丛书》和任作序,是一部从传统文化发展的角度探讨易学的特点和价值的大型著作。

肖汉明教授所著的《易学与中医》一书,对传统医学中蕴含的易学智慧进行了深入分析,为人们理解中医的本来面貌,为中医从巫术丛林走向现代科学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该书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揭示了中医思维方式与易学的相似之处,以及易学对历代中医理论家和实践者的智慧启示。

在人类发展史上,巫医携手并进。

《周易》作为一部占卜书,可以为中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这在于历代医家对易学的自觉认识和对易学思维方式的掌握。

正是易学思维方式的影响,使他们的医学理论和实践打上了易学智慧的烙印。

自我国早期医学经典《黄帝内经》问世以来,《周易》的思维方式和范畴体系对医学产生了极其明显的影响。

肖汉明教授在分析主要医学经典文本的基础上,认为易学对传统医学的滋养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周易》中的天、地、人“三才”和韩医的“卦气说”:“九宫图式”等内容为传统医学提供了系统而有机的思维方法,使传统医学能够集中研究整个自然大系统中的人类,对影响人类的内外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二是《周易》中的“取象比类”方法,即人体与自然现象相比较,医家认为人体与天地同构,人体局部信息向整体的反映等。

,这是“拍摄图像和比较类别”方法的应用易学对阴阳对称平衡和五行生克的把握,为医生理解人体的平衡、生克提供了依据。

历代医家,如张仲景、、、刘素素、朱振恒、楼瑛、李时珍、、吴有兴、唐宗海等。

他们在医学上的成就,都与他们自觉运用易学思维方式,吸收易学智慧有关。

第三,《周易》与医学有着普遍而特殊的关系。

《周易》的原理和方法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易本堂医药专家浅谈易文化与中医药

易本堂医药专家浅谈易文化与中医药

易本堂医药专家浅谈易文化与中医药学医而不学易的人,必定思路狭窄,不能从宇宙大道上把我人体生命的本质和规律;而只只易不知医的人,必定满足于玄学空谈,不能解决具体的问题,由于不恩能够在身体上有所体征,因而对天地大大的把握也必然不够深刻全面。

只有将两者统一起来,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弥补各自的不足,否则就会错过一生珍贵的时光。

...学医而不学易的人,必定思路狭窄,不能从宇宙大道上把我人体生命的本质和规律;而只只易不知医的人,必定满足于玄学空谈,不能解决具体的问题,由于不恩能够在身体上有所体征,因而对天地大大的把握也必然不够深刻全面。

只有将两者统一起来,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弥补各自的不足,否则就会错过一生珍贵的时光。

易本堂肿瘤专家——李业水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它中提出了气的观点和阴阳的概念。

古代哲学家认为气是宇宙的本原,是构成一切事物的物质基础。

万物均是阴阳两分,又可以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中属性。

阴阳五行学说是祖国中医的理论核心,可以说不懂阴阳,勿论中医,不晓五行,莫谈中医。

《周易》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中有着难以替代的引领作用。

可谓是百学之源,诸子之宗。

而易医更是紧密相关,易为中医之本。

中医与周易的这种关联,历来被医学家所重视,从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医学《易》学之间水乳交融的紧密关系。

药王孙思邈也在他的《备急千金药方》中写到“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熟《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等诸部经方。

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

”到明代张介宾写成《医易义》一书,便形成了独特的医易学。

易经中本身就有一些零散的中医知识和养生保健的医学思想,而《周易》所阐述的阴阳学说,更是全部贯穿于中医学之中。

如张介宾所说“医道虽繁,可以一言以蔽之,曰阴阳而已”。

一种简单高效易学养生法——三一二经络锻炼法

一种简单高效易学养生法——三一二经络锻炼法

一种简单高效易学养生法——三一二经络锻炼法一种高效、安全而且方便易学的养生法——三一二经络锻炼法(曾经在中央四台中医健康栏目中专题介绍过)。

简单的说就是按摩三个穴位(合谷、内关和足三里)、腹式呼吸(用下腹肚皮呼吸,按摩内脏,增强肺功能)、平日里没事进行腿部运动(不是说人老腿先老吗,多运动有很好处,尤其是下蹲)。

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

经络是遍布人体的一个网络系统,血和气在这系统中运行流动,以维持全身各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

此锻炼方法就是根据这一原理而创编的。

"三"就是按摩合谷、内关和足三里三个穴位。

"一"就是一个腹式呼吸为主的基本的气功锻炼。

"二"就是做一种以两条腿为主的,力所能及的,自觉的体育锻炼。

通过三种不同的方式,有计划地去激发经络系统,就是可以精力充沛,防病治病,增进健康。

312经络锻炼法的具体含义是:“3”:按摩合谷、内关和足三里3个穴位。

一般人每天早晚两次,左右不拘,每次共5分钟,按摩时如能感到酸、麻、胀、并且这种感觉有上下窜动的得气感就是有效按摩,按压的频率约为每分钟30次。

合谷:也就是我们说的虎口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在第二掌骨的中点,桡侧边缘边。

也可以用另一只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经常注意按摩合谷穴,能保护牙齿健康,减少口腔科疾病的发生,同时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按压合谷穴都有效果,甚至还可以用来做头面手术的麻醉,所以古人有"面口合谷收"的说法。

正确按摩合谷穴的方法,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地按压,频率约为每2秒1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

重要的是按压的力量需要较强,穴位下面要求出现酸、麻、胀,甚至有窜到食指端和肘部以上的感觉,即"得气"现象。

这样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但是,要注意对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以较强刺激,孕妇一般不要按摩合谷穴。

浅谈中医养生与周易的关系

浅谈中医养生与周易的关系
A B 8C D C EBF E8 6 G 5 C B EB 7 H F EI !"#$ J K孙锋香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广东%广州%$#""#"
" 摘%要# 目的探索中医养生与周易的渊源及相互关系 方法中医养生运用周易并进行继承与发展 结果应用周易来研究中医提 出不妄作劳德全不危生态医学 结论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 关键词# 中医养生周易 " 中图分类号# ! 4 " 文献标识码# & % ' () !#*+ ,$-$ . / + ) 0 0 1 + #-"# 2 3-"3+ 4*#3+ 4+ 4," %%- 周易. 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 亦称易经" 简称易" 是 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 被誉为 ' 群经之首" 大道之源 (" 影响 遍及中国的哲学&宗教&医学&天文&算术&文学& 音乐& 艺术& 军事和武 术等各个层次+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演绎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心 理结构"河图&卦象& 六十四卦的演绎" 与金& 木& 水& 火& 土五行的对 应"与天干地支的对应"与中医中人体器官的联系" 与家庭中父母子 女的对应# 自古以来就有' 医易相通 ( 和 ' 医易同源 ( 之说" 唐代医家& 养生 家孙思邈说!'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 " 充分说明了易经对中医养生 学的重要性# ' 易有太极" 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像" 四像生八卦" 八 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无处不透着神秘# 那么"中医养生是如何运 用易经的呢/ # 中医养生接受了- 周易. 这一哲学思想' 提出了 + 不妄作劳 , 的养生 观点* - 内经. 曰!' 上古之人" 知其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饮食有 节"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具" 而尽终 其 天 年" 度 百 岁 乃 去#( 在此把' 不妄作劳( 作为' 尽终天年 ( 的必备条件之一" 可见其在 养生学中的重要地位# 那么要做到' 不妄作劳( "在日常生活中"应当 从何人手呢首先"要做到' 精神内守 ( # 中医养生注重内因" 所谓 ' 精 神内伤"身必败亡(&'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真气的保养是人体健康 的重要标志# 所以- 内经 . 主张 ' 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 安从来#( 以养生著称于世的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在 ' 精神内守 ( 方面 亦有异曲同工的妙语!' 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 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 守形"形乃长生# 4 中医养生承袭了周易重德的哲学思想' 提出了自己的 + 德全不危 , 的养生观* - 内经. 曰!' 上古之人11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 以 其德全不危也#( 故' 大德者必得其寿#( 所以 ' 淳德全道 ( 是 ' 任我逍 遥过百春( 的先决条件# 俗话说得好!' 心底无私天地宽 (# 道德高 尚的人虚怀若谷"宽宏大量"心地善良"为人正派# 故能心安不惧" 心 广体舒# 鲁哀公曾向孔子请教"智者寿乎/ 仁者寿乎/ 孔子回答道! ' 智者仁者皆可以致寿# 观世人凡气质温和者寿" 质之慈良者寿" 量 之宽宏者寿"貌之重厚者寿"言之简点者寿# 盖温和也" 慈良也" 宽宏 也"重厚也"简点也"皆仁之一端# 其寿之长" 决非猛厉& 残忍& 偏狭& 轻薄&浅燥者之所能及#( 孔子的精湛回答揭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 理!' 养德养性无二 术 (# 纵 观 历 史 我 们 看 到! 孔 子 不 但 提 倡 ' 仁 者 寿("而且以崇高的德行履行自己的诺言" 晚年 ' 读 - 易 . " 韦编三绝#( 七十高龄后仍坚持著书立说"诲人不倦"造福于子孙后代# 唐代名医 孙思邈寿高德劭"被后人传为佳话# 他不但医术精湛& 医德高尚" 而 且注重德性的修养"' 心诚意正 (&' 顺理修身 ( 是他的至理名言# 百 岁后仍登山采药"出诊行医"攻读 - 易经 . " 撰写医籍# 孔孙两氏的辉 煌人生向人们展示了' 大德必得其寿 ( 的必然结果" 当为后人养生的 楷模# # $中医学的本质乃生态医学 "! 据考证"- 周易. 已有 ' 三阴三阳 ( 思想"- 内经 . 便首次将它移植 于医学 $!% # 河图乃- 周易. 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中医学有深厚渊源+在 河图中"' 一& 二& 三& 四& 五 ( 为 ' 生 数 (" ' 六& 七& 八& 九& 十 ( 为 ' 成 数( "各生数均与中宫' 五 ( 相加而得相应成数+ 故除 ' 五 ( 较特殊外" 其余生数两相交会"有且只有六种组合而构成 ' 三阴三阳 ( $(% ! 一& 三 皆为阳数而生化于太阳"二&四皆为阴数而生化于太阴"一&四相邻而 生化于阳明"二&三相邻而生化于少阳"一&二相对而生化于少阴"三& 四相对而生化于厥阴# - 素问 0 天元纪大论 . 云 ' 物生谓之化" 物极 谓之变(+中医学之气化与运化源于此"' 三阴三阳 ( 在河图之方位决 定其气化与运化特点" 河图乃时空统一模型# - 周易 0 系 辞 传 . 云 ' 生生之谓易("此乃- 周易. 灵魂+' 一阴一阳之谓道 ( "此乃宇宙发展 规律+阴阳对立统一转化" 此乃万事万物运动& 变化& 发展的内在动 力"以上为医- 易. 同源之唯物论和辩证法# 医 - 易 . 同源而源于宇宙 万事万物生生不息之道+古之圣人" 仰观天文" 俯察地理" 中通人事" 考星辰之变化"察四时之交替" 运用以数定象" 因象明理之独特象数 理思维模式"以此建构时空合一& 三才一体之医学模式" 医统三才而 立论"医道方能得其全# 而明代赵养葵在 - 医贯 0 相火龙雷论 . 中引震卦而论曰!' 震本 坤体"阳自外来交之"有动乎 情欲之象# 是以圣人于卦中" 凡涉乎震 体者"取义尤严# ?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在复则曰先王以至日闭 关# 欲其复之静也# 在随则向晦入晏" 意欲其居之安也# 在颐则曰 慎言语&节饮食"欲以养之正也# 明乎此义"而相火不药自伏矣 ( # 足 见其将- 周易. 学与祖国医学相互融会贯通之妙处# 张景岳在研习易 理后颇有所得"深有体验的说!' 是以易之为书" 一言一字 皆藏于医 学之指南"一象一爻&咸寓尊生之心神" 虽不言医而义尽其中矣 (" 足 以证明- 周易. 对祖国医学理论影响的深远了# 我们应进一步深入探 求易理"医易汇通"将易学与祖国医学发扬光大"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 %蔡子微 中医学的本质是生态医学 H -医学与哲学#00' #$ # ': R '0I ! %成肇智 -内经对周易阴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P -厦门 鹭江 出版社#00) #!"I ( %顾植山I 从五运六气看六经辨证模式 H -中华中医药杂志 !"") #" ( '$# R '$'I

中医与易经的关系

中医与易经的关系

中医与易经的关系第一章医易同源医学和易学都是中华民族祖先聪明智慧的结晶,在了几千年的历史长河过程中,人们在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影响和指导下,以日常生活实践体验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独特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世界文化作了巨大贡献。

笫一节祖国医学的形成和发展祖国医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华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在古代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它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为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为祖国人民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了巨大的贡献,有世界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愧是我国和世界医学科学史上一颗灿烂明珠。

祖国医学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商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疾病和医药卫生记载。

2000千多年前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我国古典医学文献中最为来系统的医籍---《黄帝内经》。

它总结了古代医学成就和治疗经验,应用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预防, 诊断,治疗等问题,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向人民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养生方法. 告诉人们怎样才能使人通天气. 人气. 地气,然后充满浩然之气,立于天地人之间,建立和蔼之气,达到人体阴阳平行,尽享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许多内容己大大超出了当时的世界医学水平。

《黄帝内经》还有一个很重要部分,就是运气学说。

运气学实际上是一种预测学。

它可以按人的生活起居饮食习惯和自然的物候变化等方法,预测来年天象的变化和相应会流行的疾病,以及人在自然中将得到的灾难祸福,并提供避免的方法,它不同于一般的算命术,它对人体气运作出科学精准辩断。

《难经》也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系秦越人所著,成于汉之前,其内容十分丰富,其包括生理.病理.诊断. 治疗等各个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不足,它与《黄帝内经》一样,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它为中华炎黄子孙繁荣昌盛作出巨大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