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三年级上册数学部编版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部编版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一、课程纲要概述1.1 课程背景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孩子们即将进入三年级上册数学的学习。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我们依据部编版教材,制定了本学期的课程纲要。
通过本课程纲要的分享,使学生对整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学生提供学习方向和方法。
1.2 课程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三年级上册数学的学习内容,建立知识体系。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数学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课程内容- 数与代数:认识千以内的数,理解简单的加减法、乘除法运算。
- 空间与图形:学习基本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培养空间观念。
- 统计与概率:通过观察和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 综合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
二、教学方法与策略2.1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2.2 教学策略- 情境创设:通过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知识规律。
- 差异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教学评价-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 考试成绩:评估学生在学期末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四、课程实施与时间安排4.1 课程实施- 教学时间为每学期16周,每周2课时。
- 课程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等方面。
4.2 时间安排- 第1-4周:数与代数(认识千以内的数、加减法运算)- 第5-8周:空间与图形(基本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第9-12周:统计与概率(数据分析、概率初步)- 第13-16周: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五、课程总结与反馈5.1 课程总结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为下一学期的教学提供参考。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三年级上册)王利平《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数学必修一课程类型:小学数学必修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授课时间:62课时左右授课教师:王利平【课程总目标】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实行相对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实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理解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理解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理解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实行测量。
5.理解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点,知道1千米=1000米;理解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点,知道1吨=1000千克;理解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点,知道1分=60秒,会实行一些相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绘。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水平。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使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
【课程内容】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民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课程内容实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一、测量(7课时)千米的理解…………………………………………………………4课时左右吨的理解3课时……………………………………………………3课时左右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加法…………………………………………………………………3课时左右减法…………………………………………………………………3课时左右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三、四边形(6课时)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五、时、分、秒(3课时)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七、分数的初步理解(5课时)八、可能性(4课时)九、数学广角(3课时)掷一掷……………………………………………………………………1课时十、总复习(6课时)【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课时1:开学前教育,巩固上课应遵守的纪律,掌握准确的学习方法。
小学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写写帮整理)
小学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写写帮整理)第一篇:小学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写写帮整理)小学数学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授课时间:64课时(4课时机动)备课组:三年级班级:1-6班了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备课组:三年级备课组一、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
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7、在东、西、南、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
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8、通过具体的情境,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9、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测量等知识解决问题。
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10、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情感与态度目标: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大纲教学文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大纲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学课程性质必修课学时96课时×1学期教学对象印度尼西亚三年级小学生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大纲前言经过了两年的华文数学学习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把数学运用到生活中,还学会了许多华文数学用语。
因此,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要好好利用学生的特点去进行更有效率的教学。
本学期课时安排大约为96课时,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并会口算及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其次“万以内的加减法(二)”是二年级下学期学习万以内的加减法(一)的延伸及巩固,需要多练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所以教师首先让学生懂得整数的概念,由浅入深进行教学。
对于已经有良好华语基础的学生,教师应该尽量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情趣中学会数学,能更好地参与到数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并引导孩子们热爱数学,激发他们的最大潜力。
总之,教学需要形式多变、灵活运用。
以下只是本学期课程内容的教学计划编排,也许会有其他原因出现课程的变动,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各班的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本学期教学内容如下:教学教材: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量教学内容:1.毫米、分米(复习:米、厘米)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2.千米:1千米(公里)=1000米3.测量与估量物体的长度4.质量单位:吨、千克(复习:克、千克)1吨=1000千克教学重点:1.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 1吨=1000千克2. 会简单物体的测量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概念,1千米=1000米2.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1吨=1000千克3.能够动手操作测量简单的物体及估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的加减法2. 三位数的加减法(口算、笔算)3.加减法的验算教学重点: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2.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教学目标:1.巩固两位数进位加、退位减,递进学习三位数的加减法。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课程纲要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基础教育必修课程◆教学材料:《数学》三年级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授课时间:57课时左右◆授课教师:◆授课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课程总目标】1.认识“万”,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2.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3.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4.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两面图形的周长;5.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6.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7.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不等。
8.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9.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
【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第一单元《除法》内容标准: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1.通过摆小棒,有序的操作,掌握被除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分别除以除数都没有余数的除法,包括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十数。
2.通过有序的操作带动有条理的思考,联系分小棒的过程,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竖式的结构与算法。
3.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联系生活实际,例如买东西付钱、找钱这些问题,理解乘法可以验算除法笔算。
4.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总结出估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的方法。
5.与生活实际联系,在解决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量关系。
能准确地判断时一步计算还是两步计算,能熟练地解决先求总和或剩余是多少,再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教学安排: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1课时。
小学三年级数学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小学三年级数学
一、课程目标
1.掌握加减乘除等基本数学知识,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素养。
二、课程内容
1.数的概念: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等基本数学概念,会比较大小,进行简单的数的计算。
2.加法和减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3.乘法和除法:学习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4.长度和重量:学习测量长度和重量单位,掌握简单的长度和重量的计算。
5.时间和钟表:认识钟表,学习时间的表示方法,掌握时间的计算。
6.图形和空间: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掌握图形的基本特征,学习图形的简单变换。
三、课程进度
每周安排五节课,每节课时长约40分钟。
每节课包括新知识讲解、例题解析、课堂练习、学生展示和作业布置等环节。
四、课程评估
每个月进行一次小测验,评估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基本计算能力。
每个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期终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数学能力。
五、教学建议
1.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发言、讨论和交流。
2.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演示、游戏、实践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3.定期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以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
4.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题和作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学期课程纲要课程类型:青岛版小学数学适用年级:三年级上册课时:课时时间:2019年9月一、数学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直观、数学建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二、课程背景(一)课程标准1.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2.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
会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经历与他人交流除法算法的过程。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3.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现象。
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给定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4.能认识钟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5. 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6.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能认、读、写分数。
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
(二)教材分析1.“数与代数”领域包括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第二单元《两位数乘一位数》、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五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第六单元《混合运算》、第九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图形与几何”领域包括第四单元《位置与变换》;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统计与概率”领域包括第二单元《分类与比较》。
“综合与实践”领域包括、《变化的影子》、《变废为宝》。
本册教材还包括两个“智慧广场”,分别是《事物的搭配》、《等量代换》。
2.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本单元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是刚刚开始学习有关质量的知识,它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第一页,共15页。
目录
u 课程名称
u 课程类型
u 授课对象 u 授课时间 u 课程目标 u 课程内容 u 课程实施建议 u 课程评价
第二页,共15页。
课程名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
授课对象:
三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
约63课时
第三页,共15页。
课程目标
u认识秒、感知秒,会进行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丰富对
u第十单元、总复习(8课时左右)
第七页,共15页。
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式
u 问题教学: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学生生成、 探究、交流的问题,进行教学。
第八页,共15页。
(二)学习方式
u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合作方式完 成探究等活动。
u讲授与训练:精讲主要知识,精炼主要内 容,并认真批改,掌握学情,调整教学。
第九页,共15页。
(三)实施手段:
u 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向课堂要质量.
u 改进课堂教学,结合优教通资源加大课堂密度,运用多种练习,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u 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提高学 生的学习成绩。 u 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训练,注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 性. u 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u 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册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 ,按照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教学。 u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 进的进行。
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
u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一、指导思想:本学期以教改为锲机,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以教育部颁发的《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认真的进入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研透新教材,认真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家庭、认识社会、认识自然。
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合为一个过程。
通过含有丰富信息的综合情景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个性发展。
二、课程内容与时间安排:三、课程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
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7、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
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8、通过具体的情境,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9、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测量等知识解决问题。
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10、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1. 掌握基本的数学符号和数的读法;2. 熟练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以及简单的乘法和除法运算;3. 了解分数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运算;4. 培养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够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5.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学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1. 数字与数的读法- 1.1 数字0-9999的读法- 1.2 数字的大小比较- 1.3 运用数字解决实际问题2. 加法和减法- 2.1 个位数加法和减法- 2.2 十位数加法和减法- 2.3 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3. 乘法和除法- 3.1 乘法口诀表的研究- 3.2 乘法的计算方法和运用- 3.3 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运用- 3.4 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4. 分数- 4.1 分数的基本概念- 4.2 分数的加减法- 4.3 分数的乘除法- 4.4 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5. 解决实际问题- 5.1 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5.2 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5.3 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方法1. 授课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2.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4. 组织课堂小组活动,增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5.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和解题训练,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估与反馈1. 采用课堂测验的形式,检查学生对概念和运算方法的掌握情况;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并提供反馈;3. 定期组织小测验,并对学生的研究进展进行评估;4. 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研究中的情况,及时解决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大纲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1. 掌握数的认知和数的读写。
2. 学会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了解几何图形及其特性。
4.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知和读写- 数的认识:从1到100的数的读写,数的大小比较。
- 数的加减运算:加法和减法的口算和书写。
- 数的分离和合并:拆分和合并10以内的整数。
- 数与数量关系:认识物体的数量和数的表示。
2. 几何图形及其特性- 点、线、面的认识。
- 常见几何图形的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 图形的分类和特征:边、角的认识。
3. 实际问题的解决- 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培养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多手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身实践,通过操作和观察增加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2.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分组合作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促进合作研究和交流互动。
4.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增加研究的趣味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平时表现: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课堂讨论等。
2. 完成作业情况:按时完成作业,准确无误。
3. 小组合作评价:合作积极、相互帮助、团结友爱。
4. 教学效果: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和练册。
2. 数学教具:计算器、几何图形模型等。
3.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资源。
4. 练题和题册。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单元:数的认知和读写(2周)2. 第二单元:数的加减运算(2周)3. 第三单元:数的分离和合并(2周)4. 第四单元:数与数量关系(2周)5. 第五单元:点、线、面的认识(1周)6. 第六单元:常见几何图形的认识(1周)7. 第七单元:图形的分类和特征(1周)8. 第八单元:实际问题的解决(2周)七、教学活动安排1. 课堂讲授: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解答疑惑。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评价
课 程 评 价
让每一个孩子都从 评价中找到成长的 足迹,让每个孩子
都从评价中看到美
好的未来!
课程评价
过程性评价(权重:40%)
评价项目 评价要素 评价等级描述 评价方式 根据是否能积极思考、善于交 学习表现,班 过程表现(权 学习兴趣合作水平 流、愿意合作分为四个等级: 级评价小组进 重:10%) 自主意识交流状态 优、良、合格、努力。 行汇总整理。 根据作业完成是否字体工 作业评价(权 整、书面整洁、及时纠错,将 作业态度作业质量 作业批改记录 重:10%) 作业等级分为四个等级:优、 良、加油、过。 期中阶段性评 学期中综合掌握数 价(权重:20 期中测试成绩 期中测试 学知识情况 %) 期末终结性评价(权重:60%) 期末质量调研考试成绩
LOGO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三年级上册 课程类型:必修课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授课时间:61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课程纲要
1. 课程目标 2. 课程内容 3. 课程实施 4. 课程评价
课程内容
单元 序号 单元 专题
时、 分、 秒 单元训练重点 认识秒、感知秒,会进行有关时间的简 单计算;丰富对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 课程内容
课时 安排
1
1、秒的认识 2、时间的计 算
1、口算(两 位数加减两 位数) 2、笔算(几 百几十加减 几百几十) 3、用估算解 决问题 1、毫米、分 米的认识 2、千米的认 识 3、吨的认识
6
8
分数 的初 步认 识
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 一、几分之几;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 此基础上,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 法的实际问题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本文档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纲要,旨在提供给教师和学生参考。
该纲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教材概述本册教材旨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运算和应用技能。
三、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字和计算:- 自然数的认识和应用;- 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和计算技巧;- 简单的数学逻辑推理。
2. 数量与测量:- 数量的认识和表示方法;- 长度、容量、质量的测量单位和换算;- 常用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性质。
3. 数据和统计:- 图表的认识和制作;-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简单统计和分析。
4. 几何与方位:- 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点、线、面的基本概念;- 方位的指示和描述。
四、教学方法本册教材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以下几种:1. 观察与实践: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2.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研究,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 情境教学: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本册教材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日常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来评价学生的研究进展。
2. 考试评价:通过定期考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3. 综合评价:通过综合考察学生的项目作品、口头表达等,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以上即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的主要内容概述,教师和学生可根据该纲要进行教学和学习计划的制定。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2014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上册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学生教学课时:74课时设计者: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能庄小学张文晶课程背景:这一册学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测量,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学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
例如,多位数乘一位数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一位数乘几个多位数。
倍数是日常生活和后续学习中经常使用的数学概念。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学生能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学材安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空间观念得到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时、分、秒以及时间的计算。
这些内容的教学,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可以进一步发展,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学生能够形成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本册学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统计及转化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能够掌握“容斥问题”的特点,能运用画集合圈的方法直观地分析、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小学数学学科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课程类型:国家课程设计教师:设计日期:2020年9月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课时数:64课时左右一、课程背景分析1.课标分析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交融的有机整体。
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
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2.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三个方面。
“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克、千克、吨的认识、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混合运算、时、分、秒的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
“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又包括:位置与变换、图形的周长。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变化的影子、变废为宝。
(1)选取的素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生活经验,选取了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新颖的、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性的,使学生能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2)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
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了解多种策略。
(3)把解决问题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合为一个过程。
(4)强化问题意识的培养。
(5)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3.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的年龄特点学习自觉性比较强,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够主动自觉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但少数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习惯较差,自主探索的能力有待提高。
多数学生乐于表现,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参与学习的热情较高,但个别学困生上课比较被动,主动参与意识较差。
由于我校班额较大,人数较多,以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为主,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
重视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的良好发展提供条件。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资源分析(1)《数学(三年级上册)》青岛出版社2017年6月第3版(2)《数学(三年级上册)》新课堂(3)《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册(4)口算课课练(5)学习单(6)重视小数口算、估算的日常训练。
(7)教参、课件。
(8)本学科集体教研。
(9)学具:1袋500克食盐、1枚2分硬币、1个苹果、5粒花生仁、5粒黄豆、小棒、钟面、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等。
二、课程目标本册教材要达成的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数与代数:(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和几分之一分数大小比较。
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及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结合现实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认识时、分,会读写时间,知道1时=60分。
会进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认识秒,知道1分=60秒。
(5)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图形与几何:(1)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2)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3)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综合与实践:(1)应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及测量等知识解决问题。
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2.数学思考:(1)经历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
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及周长公式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解决问题:(1)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提出并提出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2)能综合应用方向、图形等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情感与态度:(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了某些困难,获取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与不足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课程内容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九个单元。
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单元“动物趣闻”认识克、千克和吨第二单元“快乐大课间”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第三单元“富饶的大海”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五单元“风筝厂见闻”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六单元“采摘节”学习混合运算第七单元“庆元旦”学习时、分、秒的认识第九单元“我当小厨师”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图形与几何领域:第四单元“走进新农村”学习位置与变换第八单元“美化校园”学习图形的周长综合与实践应用领域:“变化的影子”、“变废为宝”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本单元安排了1个信息窗。
“克、千克、吨的认识”该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们在一起查阅资料,阅读“动物趣闻”的情境,通过提出“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等问题引出对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认识,建立初步的质量观念,形成初步的估计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单元“快乐大课间”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本单元安排了3个信息窗。
信息窗1: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信息窗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笔算。
信息窗3:比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信息窗1呈现的是学校体育大课间学生跳集体舞的情境,借助关于三(1)班学生跳舞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引出对整十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口算方法的探索和学习;借助关于三(2)班学生跳舞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三(2)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引出对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的探索和学习。
信息窗2呈现的是体育大课间学生团体操表演的情境,根据表演团体操学生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表演扇子舞的一共有多少人?”引入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的学习和探究。
信息窗3呈现的是呼啦圈表演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和“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问题,引出对分步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学习。
第三单元“富饶的大海”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本单元安排了3个信息窗。
窗1: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窗2: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及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
窗3: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估算解决问题。
第一个信息窗通过创设出海归来的情境,提出“买2筐蟹,需要多少钱?”“买扇贝一共需要多少元?”的问题,分别引导学生探究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三位数乘一位数( 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海上养殖的两幅图,提出“121笼-共养多少只螃蟹?“7笼装多少只扇贝?”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及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第三个信息窗通过加工车间工作的情境,提出了“4小时能加工多少千克带鱼?”“2个车间能加工多少千克带鱼?”这两个问题,承载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两种情况的计算方法,同时也将估算的方法和意识渗透其中。
第四单元“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本单元共设两个信息窗。
信息窗1: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信息窗2: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第一个信息窗通过孩子们去参观新农村的情境,借助问题“风景区在牡丹亭的什么方向上?”,引入对“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的学习。
第二个信息窗通过参观饮料加工厂,引入对平移旋转现象的学习。
第五单元“风筝厂见闻”是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本单元安排了3个信息窗。
窗1:整十、整百、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窗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及验算。
窗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及验算。
第一个信息窗创设了车间主任和厂长谈话的情境,根据“生产进度表”以及对话中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根据“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老鹰风筝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问题,进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引入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口算的探索和学习;根据“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燕子风筝?”的问题,引人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探索和学习。
第二个信息窗呈现了工人师傅做风筝的情境,根据对话,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根据“一组平均每小时做了多少只燕子风筝?”的问题,引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各数位能整除)笔算除法的探索和学习;根据“二组平均每小时做了多少只老鹰风筝?”的问题,引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一次商后有余数)笔算除法及验算的探索和学习;根据“三组能做多少只蝴蝶风筝?还剩几根竹条?”的问题,引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的笔算及验算的探索和学习。
第三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包装车间包装风筝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根据“燕子风筝一共能装多少盒?”的问题,引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各数位能整除)笔算除法的探索和学习;根据“老鹰风筝共能装多少盒?”的问题,引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百位、十位商后有余数)笔算除法及验算的探索和学习;根据“孔雀风筝能装多少盒?还剩多少只?”的问题,引入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有余数笔算除法及验算的探索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