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诗词
宋词李清照诗词全集赏析
篇1:李清照诗词全集赏析李清照诗词全集:《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年代: 宋作者: 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诗词全集:《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年代: 宋作者: 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篇2:李清照诗词全集赏析年代: 宋作者: 李清照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李清照诗词全集:《点绛唇·寂寞深闺》年代: 宋作者: 李清照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衹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李清照诗词全集:《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年代: 宋作者: 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珑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
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李清照诗词全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年代: 宋作者: 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诗词全集:《永遇乐·落日熔金》年代: 宋作者: 李清照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李清照诗词全集:《声声慢·寻寻觅觅》年代: 宋作者: 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建安文学
4.汉音魏响
——木斋《论曹操诗歌在五言诗形成中的地位》
四、曹植
1.生平、思想 字子建,一生以曹操死为界分前后两期。 前期邺城贵游,斗鸡走马,宴饮多暇。 《名都篇》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 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 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脍鲤臇鲐虾,炮鳖炙熊蹯。 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 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第二章
建安诗歌
一、概述 二、曹操 三、曹丕 四、曹植 五、建安七子 六、蔡琰
一、概述
1.断限 建安:汉献帝刘协年号(196-220) 实指:汉末魏初五十余年(184-239) 2.主要作家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 刘桢 女诗人:蔡琰
3.思想内容
汉末建安是我国社会文化的重要变革、转型期: 风衰俗怨、世积乱离 思想解放、俊才大备 建安文学表现在思想内容上主要是两方面: 一是反映当时动荡乱离的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 二是抒发个人的理想、抱负与情感、心志。
二、曹操
1.其人 生平: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二十岁
举孝廉为郎,后在汉末大乱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收编30万青州地区黄巾军, 实力大增,公元196年,迎汉献帝到许昌,改元“建安”,受封为丞相,挟 天子以令诸候。与袁绍官渡大战,奠定统一北方基础。建安13年,挥师南下, 赤壁一战大败,三国鼎立,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曹丕称帝建魏后,追尊 他为武帝,史称魏武帝。
思想方面,前期以儒为主,后期多老庄。
2.诗歌创作
曹操诗词最好的十首
曹操诗词最好的十首1、最气势磅礴的诗:《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得胜而归,经过碣石山时写作此诗。
这首诗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伟志和宽广的胸襟。
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清·沈德潜《古诗源》:“有吞吐宇宙气象。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2、最大气的求贤诗:《短歌行》《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作为政治家,曹操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他渴求天下的人才来都为自己效劳,实现心中“九合诸侯,一统中国”的政治理想。
他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求贤若渴的心,在此诗中,也展露无遗。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般礼贤下士,愿天下英杰真心归顺我。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曹操的渴望,也是曹操的理想。
曹操深知:以边关将士的生命为长城,远远不如以天下人心为长城更为稳妥。
3、最慷慨激昂的诗:《龟虽寿》《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古代诗歌鉴赏建安风骨认识与鉴赏
蒿里行
• 诗末六句概括地写出了军阀混战 所造成的惨象,并流露了诗人伤 时悯乱的感情,苍凉激楚,形象 鲜明。乃“汉末实录,真诗史 也”。
龟虽寿
•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 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 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志士胸怀。
曹操
• 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是汉末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 新局面的开创者。他一方面凭借 政治上的领导地位,广泛地收罗 文士,造成了“彬彬之盛”的建 安文学局面;一方面用自己富有 创造性的作品开创文学上的风气。
文学成就
• 他的诗全部是乐府歌辞,虽沿用汉乐府 古题,却并不因袭古辞古意,而是继承 了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精神,反映 了新的现象,表现出新的面貌。
• 描绘了一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 品》称为“建安之杰”。
• 曹植的一生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追 求建功立业为题材,较多充满豪壮乐观 的精神,很少反映社会现实;后期由于 自己生活的不幸,更多地表现了壮志不 得施展的愤激不平之情,同时也写出了 个别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
•
4这 首 诗 之 所 以一直 令后人 传诵不 已,主 要是因 为它以 月为主 体,为 我们描 绘了一 幅春江 花月夜 的美丽 画图, 表现了 一种迥 绝的宇 宙意识 ,一个 更深沉 、更寥 廓、更 宁静的 境界。
•
5.春 天 的 江 潮 水势 浩荡, 与大海 连成一 片,一 轮明月 从海上 升起, 好像与 潮水一 起涌出 来。
•
2特写式,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 某一侧 面。虽 然比一 般的特 写涉及 的范围 大得多 ,但属 于集中 于一事 、一个 侧面的 写法。 真正写 一时一 事的人 物通讯 ,也很 常见。
从王粲《登楼赋》看建安风骨(1)
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网络教育)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从王粲《登楼赋》看建安风骨专业:年级:学号:学生姓名:学习中心: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Ⅰ)一、建安风骨的定义极其特征 (1)(一)什么是建安风骨 (1)(二)建安风骨的特征 (1)二、王粲《登楼赋》的内容和对后世的影响 (1)(一)王粲《登楼赋》的内容 (2)(二)王粲《登楼赋》对后世的影响 (3)三、从王粲《登楼赋》的创作看建安风骨的显现 (4)(一)从王粲《登楼赋》写作背景看建安风骨感时怀事的创作特点 (4)(二)《从登楼赋》思想主旨看作者个人情感与建安风骨时代精神的融合 (5)(三)《登楼赋》看建安精神的形成及其特点 (5)结语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从王粲《登楼赋》看建安风骨摘要从汉末到建安时期的这段时间,正值政局急剧动荡,民不聊生的时刻。
各大主流文体也在发生剧烈而深刻的变化,当自西汉以来盛行的大赋已经被各种沉重的现实主义枷锁挤压得日薄西山的时候,一大批风格清新刚健的抒情小赋悄然登上文坛,小赋展现出的勃勃生机,与大赋的气息奄奄成为对比。
而以建安七子中的王粲的赋作更是冠绝当代,王粲很得曹氏父子的欣赏,尤其是曹丕更是盛赞其文章,可与张衡蔡邕抗衡。
王粲的作品,也确实不负魏文帝之期许,思想性和艺术性之高,让王粲不愧为一代文宗。
本文试从王粲《登楼赋》为例,探讨抒情小赋的独特意义,以及《登楼赋》中所体现出的建安风骨。
关键词:王粲;《登楼赋》;抒情小赋;建安风骨ABSTRACTThe period from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to the Jian 'an period coincided with the period of political turmoil and people's livelihood. The major mainstream literary styles are also undergoing drastic and profound changes,while the Great Fu that has prevailed since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has been squeezed by various heavy realistic shackles,a large number of style of fresh and vigorous lyric small Fu quietly boarded the literary world,small Fu show vitality,and big Fu become a contrast. Wang Can Wang Can,one of the seven sons of Kien An,is the best of his generation. He and his father,the Cao family,enjoyed Wang Can's works and Cao Pi in particular praised his works as a rival to Zhang Heng. Wang Can's works,indeed,live up to Cao Pi's expectations,ideological and artistic high,so that Wang Can worthy of a generation of scholars. This article tries to discuss the unique meaning of Lyric Xiao Fu and the Jianan character embodied in Tang Lou Fu from the example of Wang Can s Tang Lou Fu.KEY WORDS:Wang Can; Ode to climbing a building; Lyric Ode; Jianan Character从王粲《登楼赋》看建安风骨一、建安风骨的定义与其特征(一)什么是建安风骨建安是汉献帝在东汉末年的一个年号,起止时间是由公元19年开始,到219年为止。
【古典诗词漫话】建安风骨------刘桢及其《赠从弟》
【古典诗词漫话】建安风骨------刘桢及其《赠从弟》刘桢及其《赠从弟》建安诗歌,以“梗概而多气”著称,而在建安七子中,其诗又以气盛见称的则是刘桢。
早在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中,就说:“刘桢卓荦褊人,而文最有气,所得颇经奇。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中,也有“公干(刘桢字公干)气褊,故言壮而情骇”的话。
钟嵘在《诗品》中,对刘桢诗歌的特点有更详细的评论:“魏文学刘桢,其源出于《古诗》。
仗气爱奇,动多振绝,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但气过其文,雕润恨少。
然自陈思以下,桢称独步。
”尽管钟嵘对刘桢诗歌的评价已经非常高了,只是认为它们在辞句的雕琢润饰上略有不足,以至于显得“气过其文”,然而清人陈祚明仍以为“此言未允”,认为刘桢诗在修辞和骨气上都尽善尽美。
他在《采菽堂古诗选》中论述道:“公干诗笔气俊逸,古而有韵。
比汉多姿,多姿故近;比晋有气,有气故高。
如翠峰插空,高云曳壁,秀而不近。
本无浩荡之势,颇饶顾盼之姿。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气”,是很难用现代文论中源出西方的术语来解释的。
在用以评论诗文时,它与“气势”的意思相近,故有气势充沛、风格雄壮的意思。
因此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公干气胜,仲宣情胜,皆有陈思之一体。
后世诗率不越此两宗。
”而在另一处又说:“刘公干、左太冲诗,壮而不悲。
”从这里可以看出,诗文的“气”与风格上的“壮”,“情”与风格上的“悲”,有互为表里的关系。
刘桢诗以气胜,故壮而不悲;王粲诗以情胜,故悲而不壮;曹植诗气、情皆胜,故兼有悲、壮二体。
中国古代衡文,很注意作者性格与作品风格的联系。
谢灵运将刘桢诗文特点归因于他是“卓荦褊人”,刘勰也将他为人“气褊”作为他诗文“言壮而情骇”的原由。
所谓“褊”,在这里指性急,亦即任性使气的意思。
从史传中所记载的刘桢平视甄氏以及在因此获罪后仍然略不屈服的故事中,颇能表现出他倔强梗直、任性使气的性格。
在晋人所著的《典略》、《文士传》中都有这样的记载:在刘桢与徐干、应玚等人一起任从属于五官中郎将曹丕的五官将文学时,有一次曹丕与诸文学一起喝酒喝得高兴,忽然命夫人甄氏出来拜见诸文学。
建安七子、初唐四杰:最全的文学诗词流派整理
建安七子、初唐四杰:最全的文学诗词流派整理我国文学史上,诗人词家多若繁星,他们或因风格相近,或因时代相同,或因同乡好友,或因父子师生,而各自被归入不同的流派。
这些流派有前有后,有大有小,地位也有高有低。
了解和熟悉它们,对于诗歌欣赏是大有裨益的。
1、屈宋屈宋指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和宋玉。
他们都是“骚体”的创始者和代表作家。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诗人,代表作品有《离骚》等。
宋玉写有《九辩》《风赋》等。
他们的诗篇在艺术形式上有不少相似之处,如多用楚国方言,多依楚国音律,大都具有奔放而华美的风格。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高度评价说:“屈宋逸步,莫之能追”。
不过,屈宋虽并称,也有共同之处,但成就的大小却不能相提并论。
2、汉赋四大家汉赋四大家是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
这四人都有多篇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是汉大赋的最高成就者,标志着汉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成熟。
3、三曹三曹指汉魏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
因他们父子兄弟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都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4、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
5、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
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6、南朝三谢南朝三谢是对南朝三位谢姓名士的称呼,分别是谢灵运,谢惠连,谢朓。
7、元嘉三大家元嘉三大家指的是南朝时期活跃在文坛的三位诗人:鲍照、谢灵运、颜延之,他们在注重描绘山川景物、讲究词藻的华丽和对仗的工整方面有相互类似之处,被称为“元嘉三大家”。
建安风骨的特点
建安风骨的特点原标题:建安风骨的三个特点:内容充实,个性鲜明,“悲”与“慷慨”并存建安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的年号,当时活跃的诗人主要有:三曹和建安七子,其诗歌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力量,后代称他们的诗歌风格为“建安风骨”。
那究竟什么是“建安风骨”呢?后代对此解说不一,但大致上比较统一的认识是:“风”是指诗歌内在的强烈的精神感染力,它源于内容的充实和情感的深挚,但并非指内容和情感自身。
“骨”是指文章表现出来的刚健有力的特征,具体表现为语言的准确、简练和明晰。
结合建安诗词来理解的话,“建安风骨”主要有以下的三个特点:一、内容充实丰满:言之有物,述之有感,论之有思,行之有术。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目睹这一现状的静安诗人们,用他们的笔,用他们的心去书写了这个社会的真情实景,和他们的真情实感。
王粲的《七哀诗》则说:“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和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和诗人对此现象的深刻思索。
生逢乱世是人之不幸,建安诗人悲天悯人,诗作中流露出了对于人民的同情。
其二是体现了高扬的政治理想。
如曹操心中理想的社会在他的诗作中就已经明确的勾勒出来了,在《步出夏门行·冬十月》中就提到了“钱镈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这就是曹操所设想的场景,也是他为之奋斗的政治理想,天下大治四海升平的社会面貌。
曹植的《杂诗六首》抒发了他意欲赶赴边疆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
国雠亮不塞,甘心思丧元”,“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但是事与愿违,曹植被曹丕和曹叡猜忌,尽管他有报国的雄心壮志,但穷其一生都无法实现。
其三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人生价值的积极追求。
曹操在《龟虽寿》中就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成雾,终为土灰。
”借以感叹生命的短暂,但曹操并不因为人生的短暂而灰心丧气,他感叹生命短暂的目的是为了说在短暂的生命中,要去追求更大的人生价值,发掘自己更大的潜力。
建安诗歌
建安诗歌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建安诗歌1、《陌上桑》汉乐府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2、《杂诗》曹植仆夫早严驾,吾将远行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涂,东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3、《吁嗟篇》曹植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
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
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
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
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
惊飚接我出,故归彼中田。
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
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
飘飖周八泽,连翩历五山。
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
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
糜灭岂不痛,愿与根荄连。
4、《野田黄雀行》曹植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5、《美人篇》曹植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关于建安文化的诗
建安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下是关于建安文化的诗:
曹操的《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以上诗歌都反映了建安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同时,这些诗歌也展示了建安文化的独特魅力,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安文学诗集
第一章建安文学的由来及影响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公元196—220年。
这时期的政治大权完全操纵在曹操手里。
所以那时的文学领袖都是曹家人物,著名的七位诗人建安七子也大多死于建安年间,故称这时期的文学为建安文学。
一、建安七子1 孔融2 陈琳3 王粲4 徐干5 阮瑀6 应玚7 刘桢二、兴盛原因建安文学之所以兴盛,与其时代背景有很密切的关系。
东汉末年州牧割据,战祸延绵,人民妻离子散,四处逃亡,或死於乱军之中,或死於饥荒疠疫。
建安文人生活於这个巨变的年代,目击种种社会的惨状,极有切身的感受。
故当时的文学作品,多有反映现实的主题,描写战乱、人民疾苦和渴望国家统一的作品大量产生。
可见时代环境的刺激对建安文学的兴盛是有三、重大影响。
儒学的衰微亦助长建安文学的兴盛。
自西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儒学一直在思想上占据著统治的地位。
儒学传统的文学观点乃是原道宗经,文学一直只是经学的附庸,窒碍了文学的自由发展。
东汉倾颓,传统的儒学已失去了统治地位和支配思想的力量,故此文学开始摆脱了经学的束缚。
很多的作家都具有反传统的思想,尤以曹操、曹植父子最为明显。
他们不再将文学视为阐发经义的工具,而是用来反映现实生活和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使文学的道路更为开阔。
另外,文学批评的盛行和发展也带动了建安文学的兴盛。
正由於社会纷乱,儒学式微,建安文人对文学的价值和作用,有更深刻的反思,对各种文体的特点、文章的风格与作者的关系等也有更深入的研究,文人亦经常相互探讨批评,曹丕的《典论‧论文》正是当时最举足轻重的一篇文学批评之作,可知建安文学的发展与文学批评不无关系。
当时领袖的提倡,也使建安文学更为兴盛。
曹操父子不单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更是政治的领袖人物,「奉天子以令不臣」。
他们爱好文学,广招人材,曹操下令「唯才是举」,促成了一群有水准的文人共同创作,建安七子即是一例。
曹氏父子招才之馀,自己亦有优秀的文学作品,加以其政治地位,对建安文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曹植有名的十首诗词
曹植有名的十首诗词1. 《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语言浅显,寓意明畅,不用多加阐释,便能明白其中含义其意自明,曹植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内心的悲愤。
曹植的比喻之妙,用语巧妙,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2. 《门有万里客》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
褰裳起从之,果得心所亲。
挽裳对我泣,太息前自陈。
本是朔方士,今为吴越民。
行行将复行,去去适西秦。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曹植在门口迎接一位从远方来的客人,客人告诉他要到西秦去。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客人的同情和对时局的忧虑。
诗人通过客人的言谈举止,透露出他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对未来的忧虑。
3. 《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4. 《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5. 《美女篇》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梳理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庭院里长着一株佳美、珍贵的树,绿叶葱茏,花开得繁盛。
攀引枝条摘下树上的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人。
花香充满的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路途遥远,不能送达。
这花有什么珍贵的呢?只是别理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考题】1、描绘诗中“奇树之花”,它有什么特点?“奇树”独立庭中而无人观赏;绿叶繁茂,花朵馨香。
2.这首诗抒发了女主人公的什么感情?①表达了女主人公相思之情的浓烈美好。
绿叶繁茂、花朵馨香的奇树,象征着女主人公情感的浓烈美好。
②抒发了女主人公因思念夫君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3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描绘了庭树叶绿花开,主人公折花欲赠远人,持花无所寄而思念的画面。
4.这首诗写出了主人公的动作细节,请指出并简要分析这一动作内涵。
“攀条折其荣”一句,主人公情不自禁地折下一枝花,想把它赠送给远方的亲人。
因为这花凝聚着她的哀怨和希望,寄托着她深深的思念。
5.“馨香盈怀袖”是值得赞赏的佳句,其中哪个字用得好?请赏析。
“盈”字用得好。
“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主人公的衣襟和衣袖。
一个“盈”字,暗示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
这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表现出主人公深深的思念。
6.结尾两句作者是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请分析诗歌结尾的内涵。
可贵。
这花本来没什么稀奇的,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相思怀念的主题。
二、 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仍有死亡的时候;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骏马卧在马槽旁,但志向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有气节有壮志的人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也不会停止。
曹操最经典的6首古诗词
曹操最经典的6⾸古诗词曹操(155年-220年正⽉庚⼦),字孟德,⼀名吉利,⼩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汉族。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民的苦难⽣活,⽓魄雄伟,慷慨悲凉;散⽂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学,给后⼈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
1.观沧海两汉:曹操东临碣⽯,以观沧海。
⽔何澹澹,⼭岛竦峙。
树⽊丛⽣,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之⾏,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幸甚⾄哉,歌以咏志。
译⽂:东⾏登上碣⽯⼭,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多么宽阔浩荡,⼭⾼⾼地挺⽴在海边。
树⽊和百草丛⽣,⼗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发出悲凉的声⾳,海中涌着巨⼤的海浪。
太阳和⽉亮的运⾏,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出来的。
我很⾼兴,就⽤这⾸诗歌来表达⾃⼰内⼼的志向。
赏析:曹操这⾸《观沧海》准确⽣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饱满,丰富⽽不琐细,好像⼀幅粗线条的炭笔画⼀样。
尤其可贵的是,这⾸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
句句写景,⼜是句句抒情。
既表现了⼤海,也表现了诗⼈⾃⼰。
诗⼈不满⾜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是通过形象,⼒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海,本来是没有⽣命的,然⽽在诗⼈笔下却具有了性格。
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海的⾯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和⾃⼰的雄⼼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起。
《观沧海》的⾼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
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
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寻味。
过去⼈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如幽燕⽼将,⽓韵沉雄”,从这⾥可以得到印证。
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的代表作。
建安诗歌
瞻 彼 洛 城 郭 , 微 子 为 哀 伤 。
播 越 西 迁 移 , 号 泣 而 且 行 。
荡 覆 帝 基 业 , 宗 庙 以 燔 丧 。
贼 臣 持 国 柄 , 杀 主 灭 宇 京 。
4.文学史地位
首先,他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者。
《诗品序》:故知陈思为建安之杰,公干、仲宣为辅。陆机为太康之英,安 仁、景阳为辅。谢客为元嘉之雄,颜延年为辅。斯皆五言之冠冕,文词之命 世也。
其次,他推动了我国诗歌从古体诗到近体诗、从民歌到文 人诗的发展,对诗歌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诗歌史上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诗人,现存九十余首诗中,就有六十多首 五言诗,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推动了诗体的发展。 其诗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深邃的 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 的情调。形成自己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3.清•沈德潜《古诗源》:“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 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 此新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亦是其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是个人情感的抒发; 曹操的王霸之气,曹丕的文士之气,正是其人格在诗 风上的表现,由悲壮一变为悲婉。 二是文人化的手法; 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工丽绮练和艺术形式的创造上。
鰕鱔篇 鰕鳝游潢潦,不知江海流。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世士此诚明,大德固无俦。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 俯观上路人,势利惟是谋。仇高念皇家,远怀柔九州。 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汎泊徒嗷嗷,谁知壮士忧!
后期因生活坎坷,遭受迫害压抑,诗中多流露凄楚悲慨 之情,主要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内容可 以分为四类:
【诗歌鉴赏】李白《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李白《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原文及翻译赏析李白《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原文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陪侍御叔华登楼歌》注释、校书:官名,即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tiǎo)、饯(jiàn)、校(jiào)2、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3、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4、建安骨:建安风骨,指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诗文创作风格为代表的文学风格。
建安,为汉献帝(96-220)的年号。
5、小谢:指谢?(464-499),字玄晖,南朝齐诗人。
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举,称为大谢、小谢。
这里用以自喻。
6、清发:指清新秀发的诗风。
发,秀发,诗文俊逸。
7、逸兴(xī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
8、览:通"揽",摘取的意思。
是明月或是日月有争议。
9、称(chèn)意:称心如意。
0、朝(zhāo)。
散发:不束冠,意谓不做官。
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
古人束发戴冠,散发表示闲适自在弄扁舟:乘小舟归隐江湖。
参考《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注25。
、弄扁(piān)舟:指隐逸于江湖之中。
扁舟,小船。
李白《陪侍御叔华登楼歌》翻译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你的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刚健清新。
而我的诗风,也像谢?那样清新秀丽。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
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隐江湖罢了。
最能体现建安风骨的诗词
最能体现建安风骨的诗词:观沧海两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短歌行两汉: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龟虽寿两汉: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饮马长城窟行魏晋:陈琳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咏史诗魏晋:阮瑀燕丹善勇士。
荆轲为上宾。
图尽擢匕首。
长驱西入秦。
素车驾白马。
相送易水津。
渐离击筑歌。
悲声感路人。
举坐同咨嗟。
叹气若青云。
赠从弟魏晋: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别诗两汉:应玚浩浩长河水。
九折东北流。
晨夜赴沧海。
海流亦何抽。
远适万里道。
归来未有由。
临河累太息。
五内怀伤忧。
七步诗两汉: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白马篇魏晋:曹植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孔雀东南飞诗词
孔雀东南飞诗词汉末建安中,宣城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
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安诗词我会背
1.《诗》
魏晋王粲
荆轲为燕使,
送者盈水滨。
缟素易水上,
涕泣不可挥。
2.《七步诗》
魏晋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6.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