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欣赏
经典古诗赏析
![经典古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16d96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59.png)
经典古诗赏析经典古诗赏析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作、⽣活中,许多⼈对⼀些⼴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
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编为⼤家收集的经典古诗赏析,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1、李频——《渡汉江》 岭外⾳书绝,经冬复⽴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
注解 岭外:⼤庾岭之外,就是⼴东。
译⽂ 久在岭南居住,家乡⾳讯全⽆; 经历⼀个寒冬,⼜到⽴春时候。
距离家乡越近,⼼中越发不安; 遇⼈不敢相问,唯恐消息不祥。
赏析 这是久离家乡⽽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
诗意在写思乡情切,但却正意反说。
写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消息,担⼼听到环的消息,⽽伤了好的愿望。
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理,熨贴⼊微;不事造作,⾃然⾄美。
2、陈⼦昂——《送魏⼤从军》 送魏⼤从军 陈⼦昂 匈奴犹未灭, 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 ⾔追六郡雄。
雁⼭横代北, 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 惟留汉将功。
陈⼦昂诗鉴赏 这是⼀⾸赠别诗,出征者是陈⼦昂的友⼈魏⼤(姓魏,在兄弟中排⾏第⼀,故称)。
此诗不落⼀般送别诗缠绵于⼉⼥情长、凄苦悲切的窠⾅,从⼤处着眼,激励出征者⽴功沙场,并抒发了诗⼈的慷慨壮志。
⾸⼆句“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句暗⽤汉代威镇敌胆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任的豪情。
此处“匈奴”借汉时的匈奴指当时进犯边境的少数民族。
诗⼈⼜把春秋时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的魏绛⽐作魏⼤,变“和戎”为“从戎”,典故活⽤,既表明了诗⼈对这次战争的看法,同时也暗⽰魏⼤从戎,是御边保国的正义之举。
三四两句中,“三河道”点出送别的地点。
古称河东、河内、河南为三河,⼤致指黄河流域中段平原地区。
《史记·货殖列传》说:“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王者所更居也”,此处代指在都城长安送客的地⽅。
“六郡”,指⾦城、陇西、天⽔、安定、北地、上郡。
“六郡雄”,原指上述地⽅的豪杰,这⾥指西汉时在边地⽴过功的赵充国。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862c2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e.png)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清平乐·春晚原文、翻译及赏析(王安国)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宋代·王安国《清平乐·春晚》译文怎么都无法将春天留住,白白地让黄莺唱个不停。
昨夜一场风雨的侵凌,让这满地都是脏污的凋落残花。
小怜姑娘刚刚弹起琵琶,拂晓她思绪万千萦绕天庭。
随风飘扬的杨絮是那样的自由自在,可始终不肯飞入那权贵人家的画堂朱户。
注释清平乐(yuè):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
宫锦:宫廷监制并特有的锦缎。
这里喻指落花。
“满地”“昨夜”二句:应作倒装理解。
小怜:北齐后主淑妃冯小怜,善弹琵琶。
这里借指弹琵琶的歌女。
杨花:一作“梨花”。
赏析此词上片以倒装句式描绘暮春萧条的景色,抒写的花的春的宵意,表达了作者慨叹美好年华逝去的惆怅宵怀;下片抒写暮春伤逝念远的幽怨,以暮春纷飞的杨花不肯飞入权贵人家的人堂朱户,表达了作者不亲权贵的品就。
全词宵景交融,清新婉丽,曲折多致,笔法精妙,堪称伤春词中的佳作。
古来伤春愁秋的诗词多得不可胜数。
这类被人嚼烂了的题材,却是历代不乏佳篇,非但不使人来到老一套,相反,永远有新鲜之来。
王安国这首《清平乐》就是这样的好词。
词题为《春晚》,顾名思义是写残春景象。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作者一起笔就写由于“昨夜雨疏风骤”,南园已满地残红了。
词人面对这万花凋谢的景象,自然不胜伤来。
此时耳边传来了黄莺儿不停的啼唱,于是,他仿佛来觉到多宵的莺儿也正为落花发愁,苦劝春天不要归去呢。
高中古诗赏析
![高中古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0ada1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7.png)
高中古诗赏析
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往往表达着诗人对生活、自然、思考等方面的情感和体悟。
以下是几首高中古诗的赏析:
1.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表达了对壮丽景色的赞美和对追求的向往。
通过描述自然景色,诗人传达了人们对知识、成就的追求,同时也点出了人生追求永无止境的真理。
2. 《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明月在墙上投下一片光,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的回忆和思念,使人们感受到了作者的孤独和乡愁。
3.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以草原为背景,描绘了春风吹拂下草原的生机勃勃和不灭的生命力。
无论经历了多少岁月的岁月荏苒,草原上的草依然茂盛,展现了生命的韧性和希望的力量,给人们带来了深深
的启示。
4. 《登高》 -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和自然景色的感慨之情。
通过描绘秋天猿叫、鸟飞等景象,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使人们深入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人生的短暂。
以上是几首高中古诗的赏析,古诗丰富多彩,每一首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在阅读和欣赏古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悟其中的意境和人生哲理。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十篇】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十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02eb1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1.png)
【导语】中国诗起源于先秦,⿍盛于唐代。
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于宋代。
在中华⽂明灿烂的长卷中,唐诗宋词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
诗词是阐述⼼灵的⽂学艺术,⽽且诗词在语⽂教材中也是很重要的⼀门课程。
下⾯®⽆忧考⽹就给⼤家分享下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欢迎阅读!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静夜思》 《静夜思》 唐代:李⽩ 床前明⽉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
诗词鉴赏: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刹那间所产⽣的错觉。
⼀个独处他乡的⼈,⽩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到夜深⼈静的时候,⼼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明之夜,更何况是⽉⾊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动地表达了诗⼈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光误作铺在地⾯的浓霜。
⽽“霜”字⽤得更妙,既形容了⽉光的皎洁,⼜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凝望着⽉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的照耀下。
于是⾃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动作描画出诗⼈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思”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草⼀⽊,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不在思念之中。
⼀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华美的辞藻;它只是⽤叙述的语⽓,写远客思乡之情,然⽽它却意味深长,耐⼈寻味,千百年来,如此⼴泛地吸引着读者。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钱塘湖春⾏》 《钱塘湖春⾏》 唐代:⽩居易 孤⼭寺北贾亭西,⽔⾯初平云脚低。
⼏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不⾜,绿杨阴⾥⽩沙堤。
诗词鉴赏: 这是⼀⾸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
古诗欣赏20首
![古诗欣赏20首](https://img.taocdn.com/s3/m/eb76c26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60.png)
古诗欣赏20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李白这诗啊,就特别直白又特别妙。
大晚上的,他睡在床上,看到月光洒在床前,迷迷糊糊的,还以为是地上结了霜呢。
然后抬起头来看看明月,这一下不得了,心里的思乡之情就像开闸的洪水一样,低下头就开始想家了。
就这么简单的几句,把那种在异乡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孟浩然可真是个会享受春天的人。
春天嘛,人容易犯困,他睡得迷迷糊糊的,都不知道天亮了,就听到到处都是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
然后他突然想起昨晚上好像听到风雨声了,心里就琢磨啊,这风啊雨啊的,得把多少花儿给打落了呀。
这首诗把春天早晨那种清新、生机勃勃又有点小惋惜的感觉全写出来了。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解析:骆宾王小时候写这诗可太厉害了。
你看他写鹅,“鹅,鹅,鹅”,就像在模仿鹅的叫声,特别生动。
鹅那弯弯的脖子朝着天唱歌呢,白色的羽毛浮在绿色的水上,红色的脚掌在水里划动着清波。
就这么简单几笔,一只活灵活现的鹅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了。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看到的景色可壮观了。
太阳靠着山慢慢落下去了,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这时候他就想啊,如果想要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色,那就得再爬上一层楼。
这诗不仅写出了眼前的壮丽景色,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呢,人要是想有更大的见识,就得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境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解析:李绅这诗可深刻了。
春天的时候种下一粒种子,到秋天就能收获好多好多粮食。
你看啊,四海之内都没有空闲的田地了,按道理说农民应该过得很不错才对呀,可是呢,他们还是有饿死的。
这就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平,农民辛辛苦苦劳作,成果却被剥夺,真是可怜啊。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柳宗元写这诗的时候,那画面可冷清了。
我国经典古诗词大全赏析
![我国经典古诗词大全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b8767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a.png)
我国经典古诗词大全赏析诗的本质的特征是抒情美。
无论是小说、散文、戏剧,最美丽之处,无不出现出诗的光环来。
因此诗是文学中的文学。
我在此整理了我国经典古诗词赏析,供大家参阅,盼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我国经典古诗词赏析11雁门太守行李贺〔唐代〕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向日一作:向月)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塞上一作:塞土)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中唐时期藩镇之间和讨伐藩镇的战火此起彼伏,从未终止。
战斗中的种种传闻,从烽火漫天的战场不断地传来,其中有失败的消息,也有成功的凯歌;有怯懦的败将,也有奋战卫国的英雄。
关怀着国家命运的诗人李贺,自然关怀各地的战事,当他离开了京城,离开了风光秀丽的家乡,到忻州一带,到了雁门时,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有名诗篇。
2李凭箜篌引李贺〔唐代〕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好像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有名歌手李龟年。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忱欣赏。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3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李贺〔唐代〕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理想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我国经典古诗词赏析21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唐代〕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5edf1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41.png)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挟来阵阵寒意的水浪,也有些心事重重;只有西去的阳光,投下惨淡的影子,渐渐地消失;南面的水岸是我送别的地方,你走了,一阵阵萧索的风,带来易水上的苍凉。
那风呵,又吹起来了,吹起河岸上的柳。
受尽霜冻的柳枝啊,落下最后一片黄叶,影子是这样的孤单。
还记得吗,还得那飞絮如雪的时候?我久久瞭望你远去的帆影,直到夜幕降临,浪花飘起来了,是茫茫的烟雾,迷糊了最后一抹夕阳。
只有那孤苦柳树,迎来匆忙的过客,扭动着瘦弱的腰身,好象要轻轻地舞动。
春天里,我们彼此相爱,却在这寒冷的秋季,催生出无数相思的落泪。
回忆起携手并肩时的亲密,那份感伤,就象无数的细绳把我的心捆扎。
笙歌劲舞的画舫,依然绕着河岸缓缓地移动,可是我的心里却是这样的冷落,水在流,云还是那样地飘,只不知道心上的人儿,你在何处。
想着那些相恋的日子,如同一阵吹来的东风,可是那是多么微弱风呵,吹不进重叠的窗帘,只是让这一份相思深深地刻在我的眉间。
我只能等待那个梅花的精灵,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在月淡星稀的时候,我对她说出自己心中的苦闷,让她传达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注释⑴金明池:词牌名,秦观创调,词咏汴京金明池,故取以为名。
⑵怅:失意,懊恼。
古诗词大全加赏析
![古诗词大全加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b9ba0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e.png)
古诗词大全加赏析古诗词大全加赏析如下:1、《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李白怀才见弃,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
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所以在他的诗篇中多歌颂太阳和咏月之作。
太阳是自然界中光明绚丽的形象,明月是清澈纯洁的象征。
尤其是明月,清新、明丽、宁静、温柔,因而诗人和它相亲相近。
在这首诗中,诗人还进一步把明月引为知己,对月抒怀。
诗篇突然而起,直抒胸臆,表达一种孤独寂寥的思想感情。
这种孤寂之情无法驱遣,于是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生动的描写,把明月作为知音,相邀对饮。
同时还异想天地把自己的身影,也看作有情有知的同类,邀其共酌。
表面上有明月相伴,身影相随,好象并不是独酌,但月不解饮,影徒随身,这就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正如孙洙所说:“题本独酌,诗偏幻出三人。
月影伴说,反复推勘,愈形其独。
”(《唐诗三百首》卷一)因为世少相知,诗人不得不以明月、身影为伴,向月而高歌,对影而起舞以排遣自己深沉的郁闷。
结联进而要和明月、身影永远结成忘情好友,将来在邈远的碧空中相见遨游。
这表现了诗人对污浊现实的强烈不满,在孤独中向往自由和光明。
这首五言古诗,构思新颖,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诗中别具神韵的佳作。
2、《子夜吴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赏析: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他的创作实践中,十分注意向汉魏六朝的民歌学习,从中获得丰富的养料,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创作,这首《子夜吴歌》就是诗人向民歌学习而又有所创造的例证。
《子夜吴歌》是六朝时南方著名的情歌,多写少女热烈深挚地忆念情人的思想感情,表现非常真诚缠绵,李白正是掌握住了这种表达感情的特点,在本诗中成功地描写了闺中思妇那种难以驱遣的愁思。
美文古诗词欣赏
![美文古诗词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6e842e2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7.png)
美文古诗词欣赏1. 《将进酒·君不见》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 《木兰诗/木兰辞》南北朝·佚名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3.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15首超级有画面感的古诗词欣赏
![15首超级有画面感的古诗词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921caa2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71.png)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杨万里《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一首悲凉的古诗,但这几句确实可以脑补出一副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暴力场面。】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孟浩然已经远走,李白在看平静的长江水,我们在看李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林逋《山园小梅》节选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是否看到古朴幽静的老房子,墙角数枝梅悠然绽放】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首悲凉的古诗但这几句确实可以脑补出一副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暴力场面
15首 超 级 有 画 面 感 的 古 诗 词 欣 赏
不单单王维的山水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国很多古诗词都特别有画面感,读起来似乎可以 身临其境的看到美景。 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珙《题龙阳县青草湖》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古诗摘抄加欣赏
![古诗摘抄加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92c7784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d.png)
当然可以。
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下面是一些著名的古诗句,以及对其简单的欣赏:
1. 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深的乡愁。
2.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通过登高远望,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无限向往和探索精神。
3.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词以明月为引,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4. 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
5.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通过草的生命力,表达了生命的坚韧和不灭的希望。
这些诗句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欣赏这些诗词,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古诗词原文及赏析(通用13篇)
![古诗词原文及赏析(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05033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6.png)
古诗词原文及赏析古诗词原文及赏析(通用13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词原文及赏析篇1《敕勒歌》原文及翻译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翻译: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
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
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赏析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
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
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
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
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
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
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
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注释①《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②敕勒川:川:平川、平原。
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
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③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④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⑤笼盖四野(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优秀经典古诗词赏析
![优秀经典古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a6f99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9.png)
优秀经典古诗词赏析1.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床前看到明亮月光的人的心情。
通过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明月"和"故乡"两个意象相互呼应,给人以宁静、温馨的感觉。
整首诗言简意赅,情感真挚,流露出作者内心深处的乡愁之情,让读者在品味中感受到了家国情怀的升华。
2.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的景象为切入点,通过描绘山川河流,表达了作者豪情壮志和向上追求的精神。
作者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融合在一起,寓意着人应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
诗中的"千里目"和"一层楼"构成了对比,引发读者思考:人生的境界是否有尽头?整首诗意境高远,寓意深刻,给人以激励和启示。
3.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以冬日江边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超脱尘俗、独立自主的心态。
诗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绘了荒凉和寂静的环境,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则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自在的境界。
整首诗把自然景色与人的心境紧密结合,给人以思考生活中个人追求与社会压力之间的关系。
以上这些经典古诗词,通过简洁优美的表达方式,描绘了大自然和人的情感状态之间的交融,给人以思考人生、激发内心情感的启示。
在赏析这些古诗词时,我们可以欣赏其中的意境、韵律和情感内涵,感受到古人对生命、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短古诗赏析
![短古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40e331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e.png)
短古诗赏析1.十首最简单的古诗赏析咏柳贺知章〔唐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嫩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是那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
赏析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
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
这是谁都能欣赏的。
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
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
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
《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
”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
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典故。
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
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
从“碧玉妆成”到“剪刀”,读者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
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我国古代有不少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
古诗词大全加赏析
![古诗词大全加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0b8d3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1.png)
古诗词大全加赏析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百年来,古诗词代表了中国文人的精神追求和情感表达,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并对其进行赏析。
一、《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王之涣创作的《登鹳雀楼》,构思简洁而富有诗意。
诗人以卓尔不群之姿,登上高楼之巅,展望远方的山河壮丽景色。
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人们的壮志豪情,表达了对远大理想的追求。
诗中以黄河入海流的景象,映照出人们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二、《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人在他乡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人以静夜思绪的方式,将明月光和故乡情结相融合,表达了对故乡的乡愁和思念之情。
通过描绘寂静夜晚中的明月光,以及诗人对明月光的凝望,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让读者在默寻中感受到无尽的乡愁。
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此诗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通过描绘辅佐三秦的责任和远行之情,表达了自己对离别的思考和感慨。
诗人以望见风烟笼罩的五津,寄托对友人离别的思念之情。
同时,诗人还表达了人们在宦海漂泊中互相支持和依靠的情感。
整首诗以别人入仕的同时,也表述了自己心中纷乱复杂的离别情感。
四、《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是杨万里的作品,以其描绘江南春景的生动形象闻名。
诗人以千里莺啼的绿意和江南水乡的美景,形容了江南春色的丰富多彩。
描绘了烟雨中的楼台和山村的酒馆,为读者勾勒出了江南地区特有的山水之美。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使读者沉浸在独特的江南春景中,感受大自然的恢弘魅力。
五、《青青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高考:40首古诗词点评欣赏(赏析)
![高考:40首古诗词点评欣赏(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09f8b802d276a200292e76.png)
40首古诗词点评欣赏(赏析)* 提示:加★为中高考必背古诗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点评: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
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
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琵琶行》唐·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高中课外古诗词赏析20首
![高中课外古诗词赏析20首](https://img.taocdn.com/s3/m/a0bdc06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a.png)
高中课外古诗词赏析20首1鹿柴 [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评析】这是写景诗。
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抒发了诗人怡然自得之情。
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
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
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2八阵图 [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评析】:这是一首咏怀诗。
作者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
三、四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
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3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评析】: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
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
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
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
4凉州词 [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评析】: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
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
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
全诗描写了边塞征战将士们纵情饮宴的热烈场面,并抒发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的豪放气概。
全诗语言浅白,色彩浓郁,节奏明快,声情壮烈,是唐代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
5闺怨 [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评析】: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
六年级上册古诗词欣赏
![六年级上册古诗词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2fe303c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e.png)
六年级上册古诗词欣赏
以下是六年级上册的部分古诗词,以及对其进行的简要赏析:
《宿建德江》——唐代诗人孟浩然
原文: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停泊在烟雾弥漫的小洲边,夕阳西下,引发了新的愁绪。
诗中通过描绘空旷的原野、低垂的天幕和清澈的江水中的月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代诗人苏轼
原文: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西湖雨景。
诗中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乌云密布、暴雨袭来、狂风大作等自然景象,展现出西湖雨中的壮丽景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代诗人辛弃疾
原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黄沙道中夜行所见到的自然景色。
通过描绘明月、清风、鹊鸟、蝉虫、稻花、蛙声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乡村夜晚氛围。
同时,通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丽。
以上三首古诗词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感受和深深热爱,同时也展示了我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这些诗词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体验,是值得细细品味和学习的文化遗产。
诗词歌赋-30篇古诗欣赏,品赏传世诗词之美
![诗词歌赋-30篇古诗欣赏,品赏传世诗词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c2780cb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1.png)
诗词歌赋-30篇古诗欣赏,品赏传世诗词之美诗词歌赋-30篇古诗欣赏,品赏传世诗词之美古人云“诗人不见古代生活,亦能写出古代生活;诗人不走古代道路,亦能写出古代道路。
”诗词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艺术形式。
它是一座时光之桥,将人们带入千年前的时光里,让人们领略到那个时代的风貌,品味古人的感悟,感受古人的情怀。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30篇传世古诗,品味诗词之美。
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代-孟浩然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首诗让人感受到早春的生机和嫩绿,柳树作为早春的标志,更是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
而充满生机的春天,是每个人心中最美的季节。
2、《江南春》-唐代-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的春天,绿树成荫,万物复苏。
而杜牧的这首诗,是对江南春天的完美描绘,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温暖的春日气息浸润了整片江南。
3、《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也是大家所熟知的。
白居易通过描绘钱塘湖的风光,给读者带来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让人对生命怀有敬畏之情。
4、《题李凝幽居》-唐代-杜甫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花洗树溅斜阳,流光带月转寒塘。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杜甫的这首诗深情并富含哲理。
他描绘的是一个人置身在幽静的山林之中,借琴为伴,沉醉于自然之中,并抒发自己的感觉。
这是一种追求自由的态度,也是建立在对自然以及人生哲理深度理解的基础之上。
5、《登高》-唐代-李白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李白是唐代最有名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充满了雄浑的气息和豪放的情怀,而这首《登高》正是他诗艺的代表作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欣赏————————————————————————————————作者: ————————————————————————————————日期:(一)描写春景:村居清朝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诗意:农历二月,地面青草生长,空中莺儿飞翔,堤岸上杨柳飘拂,人们陶醉在大好春光里。
孩子们放学回来还早,赶忙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
这首古诗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抒发了作者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游园不值宋代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两句诗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不愧是千古绝句。
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首诗描绘了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蝴蝶的生动画面,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儿童的活动。
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田园景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绝句宋代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杏花雨沾在衣服上却不湿衣,杨柳风吹在脸上却不寒冷。
这句诗中的“沾衣欲湿”和“吹面不寒”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细”和春风的“暖”,表现了作者对春天和风细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渔歌子唐代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ruòlì),绿蓑(suō)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词意: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自在地飞翔,桃花盛开,河里的水缓缓地流淌,鳜鱼也正肥美。
一位渔翁,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正坐在一条小船上钓鱼。
春风轻轻地吹着,蒙蒙细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但渔翁却不一定要回去。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垂钓图”,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的生活情趣,透露出词人淡薄的情怀,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春雨唐代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首诗赞美了春雨的善解人意,及时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的生长。
前两句赞美“好雨”下得及时,好像知道什么季节最需要水,春天一到就下起来了。
后两句写春雨的特点:往往在夜间趁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轻轻地洒落,无声地滋润万物。
诗人用精炼的语言,拟人的手法,形象而又准确地描绘了春雨的作用和特点,抒发了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后两句现在也用来形容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如春风化雨,在不经意间滋润孩子的心田。
春晓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一个雨后早晨的情景。
前两句写一觉醒来,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听到四处小鸟的婉转叫声。
后两句写想起夜里听到阵阵风雨的声音,不知道花儿又落了多少。
全诗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对落花的惋惜,表达了诗人爱春、惜春的真挚情感。
绝句唐代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写得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色彩明快,意境开阔。
全诗通过对明媚春光的描绘,折射出作者愉快的心情。
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滁州西涧唐代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独怜”是“偏爱”的意思。
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而繁茂的树丛中传来黄鹂动听的鸣声,他却不以为然。
傍晚,因为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外渡口没有行人,唯有一只小船横泊在河里。
这首诗描写了山涧水边的幽静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春日偶成宋代程颢(hào)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云淡、风轻、花红、柳绿,加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多美的大好春景呀!身处这宜人的景色,诗人完全陶醉了。
可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呢?甚至还以为它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这首诗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江南春唐代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意:千里江南,到处是莺歌燕舞,到处是绿草红花,到处是水村山郭,到处是酒旗招风,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的画面。
可是当年的四百八十寺,还有多少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呢?作者在描绘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慨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借古讽今,寄托了讽喻之意。
江南好唐代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这首诗具体描写江南风景之好,抒发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喜爱和思念之情。
(二)描写夏景:小池南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意:那小小的泉眼有一眼清泉,泉水静静地流淌出来,好像泉眼十分爱惜它们,不愿多流一点似的。
树的影子映照在池中,好像很喜爱这晴天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在水面刚露出尖端,便有蜻蜓欢快地飞来立在上面了。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小池景色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初夏美景的喜爱之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代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首诗写的是西湖疾雨急来急去的变幻景色:黑云像打翻的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白色的雨点就像珍珠一样乱跳,蹦进船里。
忽然一阵卷地而来的大风把云和雨都吹散了,此时从望湖楼上向下看,湖水就像天空那样广阔。
全诗四句话写云、雨、风、水,生动形象;写山、船、地、楼,句句求实,表现了诗人对西湖奇特景象的惊叹和喜爱之情。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意:到底西湖六月中的景色不与四季相同,莲叶与天相接,一望无际,碧绿碧绿;荷花与太阳相映,显得格外鲜红。
这首诗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
写的是西湖晴好天气下莲花荷叶的壮美,景色醉人,韵味十足,表现了诗人对六月西湖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奇丽美景的喜爱之情。
(三)描写秋景:滕王阁序唐代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两句诗描绘了壮美的秋景: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落。
展现了秋之宁静,秋之壮美,秋之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壮美秋景的喜爱之情。
山行唐代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将秋天的枫叶与二月的花作比较,展现了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望洞庭唐代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说: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月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
第二句以形象的比喻补足了第一句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湖光和秋月才能和谐。
“镜未磨”,形象地表现了月光下洞庭湖面风平浪静的景象。
后两句的意思是:从远处望去,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这两句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令人神往。
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
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表达了作者对月夜洞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峨眉山月歌唐代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的前两句的意思是:秋高气爽,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江水,又伴随“我”顺流而下。
后两句的意思是:诗人乘船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驶去,想念友人却又见不到,只能怀着依依惜别的情思,前往渝州。
这首诗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
暮江吟唐代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诗意:一道残阳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
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红色。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
前两句写太阳落山前的江上景色,斜阳照水,波光闪动,半江碧绿,半江红色,活像一幅油画。
“铺”字用得妙,形象地表现了太阳的斜射;后两句写九月初三夜晚,新月初上,其弯如弓,露珠晶莹,如颗颗珍珠,暮色时分江面的风光,如一幅精描细绘的工笔画。
这首诗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表达了作者对秋夜美景的喜爱之情,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的轻松愉快心情。
(四)描写冬景: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江独钓图。
前两句是画的背景,鸟影人踪都已灭绝,天地间似乎只剩下茫茫冰雪。
后两句是画的主体,流露出诗人凄清、孤独的落寂情调。
这位迎风抗雪、孤舟独钓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不屈精神和孤独情怀的人格化身。
(五)表达思乡之情: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描写的是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窗前,地上就像铺了一层白霜。
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是千古名句,诗中的“佳节”指重阳节。
一个“独”,两个“异”,就把那种独自在外、人地两疏、举目无亲的情景表达出来,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七)描写儿童及乡村田园风光:池上唐代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这首诗描绘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
前两句写一个小娃撑着小船,偷采白莲。
后两句写他不懂得藏匿踪迹,悠然自得地冲开浮萍撑船回来。
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孩子的喜爱之情。
小儿垂钓唐代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小孩学钓的姿势,后两句写路人借问,小孩招手不应的动作神态。
全诗生动地刻画出小孩那种天真专注的神态,表现了童心的可爱、乡村生活的情趣,抒发了诗人对乡村孩子、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古朗月行唐代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这首诗写出了孩子对月亮的天真的认识,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
表达了作者对天真孩童和月亮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