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中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概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院校中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初探

摘要:中医学本科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掌握中医理论知识和西医学基本知识、初步具备中医临床能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中医人才。中医学课程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步骤,课程设置是决定人才能力和素质的先行条件。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系统整理,将现行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概括为学科特点、现行课程设置、中西医课程分配、实践课程设置、中医经典课程设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和科研能力培养课程设置等七个方面,以期为今后中医院校中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医院校;中医学;课程设置

Abstract:The goal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major was to cultivate all-round developed TCM talents with high quality master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TCM and basic knowledge of Western medicine, and preliminarily possessing clinical ability of TCM. TCM curriculum was an important step in cultivating talents, and curriculum setting was the antecedent condition to determine th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talents.In this paper, the existing curriculum setting in TCM major was generalized into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existing curriculum setting,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curriculum distribution, practice curriculum setting, classical TCM curriculum set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urriculum setting and research ability cultivation curriculum setting through the systematic arrangement of relevant literature data,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n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setting in TCM major of TCM colleges.

Key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rriculum setting

近年来中医院校迅速发展,为国家培育了大批中医人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仍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对于这些暴露出的矛盾如何协调和解决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点,我们急需总结反思中医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是否体现了中医学的优势和特点,这也直接影响着我国中医药人才的培养。现将课程设置情况进行初步探讨。

1 学科特点

目前,全国卫生机构中,中医院的数量及规模均不如西医院,为求发展中医院又不同程度的存在西医化倾向;同时中医院的中医疗效下降,治疗急重病的机会和领域明显减少。这使中医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而就业形势又反过来影响在校生的学习、思想及生活,最终导致其专业思想不稳定[1]。其次,中医学毕业生存在中医文化底蕴不足、专业基础不扎实、中医临床环节薄弱、西化倾向严重等弱点。再次,随着中医药院校的扩招,“批量生产”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主观能动性,无法因材施教,导致学生逐步对中医产生

第一作者:胡越,女,2012级中西医结合七年制专业。Email:819170188@。

*通讯作者:朱垚,男,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主治中医师。主要方向:中医教育研究,中医内科急难症研究,中医大数据信息处理。Email:zhongyiyaochuanren@。

消极心理。最后,中医学习存在特殊性,中西医在理论、方法、运用上都有根本的差别[2];西医属于还原论,教学有较为先进的实验手段的辅助,学生更容易接受;而中医教学用语古朴,艰涩难懂,学生对中医抽象思维、模拟概念等便难以理解,导致学习困难加大。

2 现行课程设置

以某高等中医院校现行中医本科教育的教学计划为例,其课程构成包括有:①公共课:政治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军事理论。②专业基础课: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医古文、中药学、方剂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西医诊断学。③专业课:内经、温病学、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西医外科学、中西医妇科学、中西医儿科学、针灸学。④指定选修课:医用心理学、寄生虫学、卫生法规、医学伦理学、公共艺术等。⑤任意选修课。由上可知,中医学本科专业课程可分为中医基础学科、西医基础学科、临床学科和公共课。其中中医部分又大致分为中医基础课、中医经典选读及中医临床各科等。

目前,国家相关部委要求非专业课的课时需占全部课时的四分之一甚至更多[3]。对此,朱乔青[4]认为在课程设置上,减少外语、计算机等非医学课程的课时,增加中医经典、传统文化的学习,以正中医专业课在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但另一方面,对于非专业课程如中医英语,周跃红[5]认为其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前景广阔,但目前部分中医院校却并未重视。非专业课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用于专业学习的时间减少,其设置与课时数应引起重视。

3 中西医课程分配之争

一类观点为课程设置应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田静[6]对南京中医药大学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查,自1980年至2013年期间中西医课数目的比列及其课时数比例基本都稳定在6:4左右。中西医课程交叉开课使得学生课业负担加重和中西医两种思维相互影响。在基础或临床教学中,各层次学校出于诸种目的往往呈现出“中体西用”的现象。对于以上问题,辛静[7]认为应建立以中医课程为主、西医课程为辅的综合课程体系,促使中医教育在坚守传统医学、发扬中医特色的基础上与选择性接受西医学之间找到平衡点。王红松[8]等则建议适当减少西医课程比例,合理安排中医与西医课程顺序,使之有利于学生对中医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有利于构建现代临床知识结构。对于西医学有关解释生命活动的学科如:生理、病理、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等学科就不应太多介入中医院校的教学中去,建议作为学生的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