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哲学方法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 边 大 学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研究生期末论文 题 目:比较哲学方法论 学生姓名:陈志宇 杨超 学 院:人文社

会科学学院 专 业:外国哲学 班 级:2008级 指导教师:姜云

比较哲学方法论

哲学的比较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哲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整个人类的哲学思想是一个整体,通过比较哲学比较,寻找不同民族、国家的哲学汇合点,为哲学共同发展开辟道路。所以认真学习比较哲学方法论,不仅会加深我们对本国哲学的了解,也有益于我们加深对外国哲学的认识。在中外哲学的比较中加深对哲学的研究。

一、哲学比较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的比较,既是古老的又是年青的课题。从广义上来讲,所有哲学都是一种比较的哲学,因为当一个哲学家面对两个或更多提供可能选择的问题的答案时,他就已经在进行比较了。在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是比较的产物,这未尝不可,所以哲学的比较同哲学的存在与发展是同时并存的。

1.哲学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内部条件和客观的外部条件

就其内部条件来说,哲学的比较是哲学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与手段。任何研究哲学史的人都会发现:自己是在不知不觉中拿一个哲学家的观点与另外一些哲学家的观点进行比较,无论是同时期的,还是前后不同时期的。从这种视角来说,哲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各个时期的不同学派,在比较中相互排斥又相互吸收的历史。任何一个哲学家的哲学体系的创立,哲学观点的形成,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首先是对其前辈的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吸收其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并在这基础上加以消化和创新,于是,一个新的哲学理论便“脱颖而出”。中外著名哲学家莫不如此。

2.“整个人类的哲学思想是一个整体,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哲学家只是从不同角度发展了这个整体的某一方面。

中国、印度、西方的各种哲学派别尽管有千差万别,但是都是人类思想这个参天大树上的枝枝杈杈。哲学与文化艺术一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接受与吸收人类思想文化(包括哲学在内)的优秀成果,是没有国界的。每一个国家、民族在发展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哲学的同时,总是不断吸收别的国家和别的民族在这方面有益的东西,和本国、本民族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充实自己。

认识不同国家、民族的哲学特征,对于找出哲学的本质及其成因,促进本国、本民族哲学的发展与繁荣,是很重要的。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为发现不同文化系统的哲学的基本特征,准确地把握各国、各民族哲学发展的道路提供一把钥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认识自身的本质特征,往往要借助于“中介”,通过间接的方式。要了解自己国家、民族的哲学“真面目”,需要以别的国家、民族的哲学为“中介”,与之比较,反映出来。通过对自身哲学的认识,同时也就认识别国的哲学。

我们研究各国哲学史,研究现代各国哲学,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能够找到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哲学发展普遍规律。诸如哲学与时代关系,哲学与文化关系,等等。但要达到此目的,首先必须研究掌握各国哲学的基本特征;没有这个前提,一切都是无从谈起。

当然,每个国家、民族的哲学都包含着人类思维、认识的共同规律。但必须通过与别的国家、民族哲学的比较研究,才能得以发现和认识,正如上面所说的;其次,一个国家的经验、历史总是有其“空间”的限制,因而这种“共同性”、“普遍”规律也必须受“空间”的限制。因此,我们应从更大“空间”,即从不同文化系统、不同国家、民族的哲学发展中找出共同性,揭示出人类认识的发展和人类达到最高精神境界的普遍规律。这对于我们更自觉地创造条件,促进本国、本民族的哲学发展与繁荣,使我们在认识的道路上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3.通过比较研究,帮助我们找到不同哲学及文化的汇合点,是我们进行哲学与文化的比较研究的意义所在。

所谓汇合点,笔者认为:其一是以人之长补己之短,把别的国家、民族哲学中的精华同本国、本民族哲学中的精华加以融合。

通过不同文化系统的哲学的比较分析,吸取哲学中有益的东西,对于各国、各民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在思想理论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

二、哲学的可比性

哲学比较,以哲学的自我认同为基础,既是不同哲学之间历史的和现实的对话与融通,更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哲学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哲学比较既包括不同民族的哲学、不同哲学派别的哲学和不同哲学家的哲学,以及不同哲学家的不同哲学概念、命题和思想的共时性的比较,也包括同一民族、同一哲学派别、同一哲学家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上的哲学概念、命题和思想的历时性的比较。

1.从共时性的视角来看,就是因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都是对自己时代声音的回应和对自己时代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的终极性思考和回答。这既是其为哲学的内在根据,也是共时性比较研究之所以可能的充分必要条件。哲学比较之所以可能,

从历史性的视角来看,就是因为任何哲学都是哲学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个环节,都是连续性和阶段性、传统性和创新性的统一。可以说,哲学发展过程的这种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既是历时性比较之所以可能的充分必要条件,也是历时性比较之所以可能的最真切的实践基础。

2.哲学比较以哲学主体的自我认同和文化自觉为前提。从理论上说,当某种哲学作为“他者”出现时,哲学比较的思路历程就已经开始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比较之所以必要,与其说根源于某种哲学自身发展和自我建构的需要,以及理论和逻辑上的矛盾和冲突,倒不如说是根源于某种哲学的价值取向、价值理想与现实实践结果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为正是这种矛盾和冲突构成了哲学比较——认同与反思、对话与融通、解构与建构的最原始的动力和机制。

三、哲学比较的具体条件

1.同一性,这是两种事物可比性的前提条件;否则,就没有比较可言。要遵循形式逻辑的“同一律”。对于两种东西加以比较研究时,一定是要同一层次的问题,同一类性质的问题。例如:比较中西哲学中的人物,比较这两种哲学的范畴,比较这两种哲学的命题,比较它们的理论思维方式,比较它们哲学的主要特征,等等。如果我们以一个国家哲学的范畴,同另一国家的人物(哲学家)作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