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17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方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708987fe4733687f21aa3d.png)
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感受文中汤姆心情的变化。
2、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教学过程:一、复习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7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一课的生字都会写了吗?下面我们来默写一下。
允许、必须、鱼竿、规定2、展示学生的默写情况,并稍作分析。
(1)你感觉哪个字写得最漂亮,哪个字还需努力一下?(2)和黑板上的对照一下,有没有错误。
重点指导必”的笔顺,第三笔是二、学习课文1-4自然段。
1、谁来把课题读读,这句话是谁说的?(爸爸说的)板书:爸爸2、爸爸说的这条鱼是一条怎样的鱼?(这是一条很少见的、很难钓到的大鲈鱼。
)3、这条鱼是谁钓到的?(汤姆)板书:汤姆4、汤姆是怎样钓到这条鱼的,课文的1-4自然段描写了汤姆钓鱼的过程。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课文的1-4自然段。
看看你自己能读懂些什么,或者还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提出来。
读完后学生质疑。
重点讲涟漪”(这个词的确比较难,在课文第四小节。
是鱼饵划破水面,那一圈一圈的波纹就是涟漪。
一圈一圈细细的波纹荡漾开去,更给这幽静的夜晚增加了一份诗意,多美啊!谁来读读看?)5、指名读,读完后问:感觉到什么了?汤姆钓鱼的技术怎样?(很熟练)哪些地方看出他钓鱼很熟练,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6、继续交流。
你还读懂了什么,或者还有什么不懂的,告诉老师。
学生提不出问题,老师就启发:1-4自然段都懂了吗,知道了什么?(我知道汤姆到最后还是钓到了一条大鲈鱼,而且他的心情也很开心。
)老师提示:还有谁感觉到他钓到了一条大鲈鱼?许多学生举手,师说:这么多同学感觉到了,你从哪儿感觉到的?师:谁能把汤姆心花怒放的感觉读出来。
指名读课文3-4小节。
(老师同时板书)读完后,老师称赞:哟,最后一句读得好,你再读一下。
(师说:老师感受到了你的惊喜了,谁再来读一下。
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案
![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a6fb8c6bec0975f465e2fb.png)
1.出示任务提示: 读读:认真地默读课文。 找找:用“——”把写人物心情变化的句子在课文中划出来。 想想: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课文插图,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 2.说说:同桌可以互相探讨、交流。 (先自主学习,再同桌讨论, 然后全班交流。 )
3.交流。 ▲走近汤姆 预设: A 汤姆小心翼翼地把鱼竿拖出水面。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 鱼! (1)指名朗读。你能看出汤姆的心情吗?(板书:惊喜)连用两 个感叹号表示什么? (2)你认为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 从哪儿知道的? (3)指名读,齐读。 (我们一起来钓钓这条大鲈鱼! ) 过渡:对这条鱼,爸爸的态度截然不同,他要求汤姆“你必须把 这条鱼放掉!” B“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 (1)想一想,此刻,汤姆的心情是怎样的?板书:不情愿 (2)你从哪个词看出汤姆不情愿?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C 他只好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把鱼放回水中。 (1)不情愿也没办法,他只好(引读)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汤姆 的心情? (2)是啊,无可奈何,哪个词最能表现出无可奈何?板书:慢吞 吞 (3)把这句话读好,读出汤姆的无奈与不舍。指名读,齐读。 D 汤姆叹了口气,心想:我这辈子再也钓不到这么大的鱼了。 (1)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他的心情怎样? (很难过, 很伤心、 失望) 板书:失望 (2)读好句子。 4.小结:汤姆钓到大鲈鱼时, “一阵惊喜” ;当爸爸要求他把“这 条鱼放掉”时,又是“很不情愿” ; “慢吞吞”从鱼的嘴唇上取下鱼 钩, 兴中充满着无奈; 看着大鲈鱼游向湖心, 汤姆只好 “叹了口气” , 心中不无遗憾。 5.练习朗读。 (出示四句话。 ) 自由练读:带着你感受到的汤姆的心情,把汤姆心情变化的句子 读好。
品读感悟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 物等。
1.出示语段 2.任务提示: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划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人物。 (2)从哪些词语中你能感受到此时环境幽静、美好呢?学习小组 里交流交流。 3.自主阅读 4.展示交流 (1)谁来读读这段文字? (2)你知道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吗?“夜幕初垂”什么 意思?猜猜大约是几点?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案【三篇】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cfed8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1.png)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你必定把这条鱼放掉》教案【三篇】篇一授课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有层次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9 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依靠对课文内容的朗诵心得,感觉文中汤姆心情的变化,仔细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碰到严于律己、自觉恪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授课重点:能有层次地复述课文。
授课难点:依靠对课文内容的朗诵心得,感觉文中汤姆心情的变化,仔细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碰到严于律己、自觉恪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教育训练点:1.养成独立思虑的好习惯。
2.自主预习。
授课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授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齐读课习题。
我们都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读了这个课习题,你发现了什么?(课习题上有一个引号。
)2.对,为什么要给它加上一个引号呢?(因为它是爸爸说的话。
)3.能把课文里的这句话读一读吗?(“孩子,你必定把这条鱼放掉!”)4.你从这句话中感觉到了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坚决)二、意会坚决。
自读课文,看看从课文的什么地方意会到了爸爸的坚决?1.(多媒体出示)“孩子,你必定把这条鱼放掉!”(1)你感觉这句话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坚决、斩钉截铁)(2)再来看看这句话,你能够从哪儿意会到爸爸的坚决?(必定、感想号)(3)指名读,齐读。
2. (多媒体出示)“现在是夜晚10 点——离赞成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1 / 7。
”(1)认识一下个背景:是爸爸的解,什么要把条放掉,爸爸得沉着而又这样决。
(2)。
重点“ 在”、“ 有”。
3.(多媒体出示)“不有没有人看,我都恪守法。
”(1)没有原由,必恪守法。
“ 截、没有毫磋商的余地”理解句。
4.把三句起来对照,再次会决。
三、会大1.爸爸这样决,目就是一个,就是(姆把条放掉。
)不就是一条?需要这样大兵戈?(是一条大)2.,到,我就想起了一首,《江上者》。
的味道是那么美,怪姆舍不得放掉。
苏教版三年级下《“你必需把这条鱼放掉!”》 语文教案及课后
![苏教版三年级下《“你必需把这条鱼放掉!”》 语文教案及课后](https://img.taocdn.com/s3/m/501f0ca1daef5ef7bb0d3c1b.png)
苏教版三年级下《“你必需把这条鱼放掉!”》语文教案及课后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你必需把这条鱼放掉!”》语文教案1“浅出”,化整为零。
师:看老师写课题。
(板书“你把这条鱼放掉”!)齐读课题。
生:老师,你漏写了“必需”两个字。
师:(作奇怪而后无所谓状)啊?是吗?不就是两个字吗,意思不是一样的吗?都是把鱼放掉嘛!生:(迫不及待状)不一样的!师:哦?什么地方不一样啊?生:有了“必需”是说一定要把鱼放掉,和没有必需不同的!师:哦,对了。
那俺们把“必需”补上去一起读。
齐读。
(同学自然而然就把“自身争取来”的“必需”读得特别响亮,语气也自然随之坚决坚定起来。
)师:这下对了吧?还有问题吗?(有些同学说没问题了,老师示意再仔细看看题目。
同学稍作观察后便举手)生:你把感叹号写在引号的后面了,应该把它搬到引号里面。
师:为什么啊?生:因为这是人物说的一句话,完整的话要有标点符号。
师:那引号表示什么呢?生:用人物说的话来作为题目。
师:对,俺们就应该这样仔细地读,对关键的词和标点符号要特别留心。
俺们一起把课题再读一下。
在初读感知环节设计上,将词语(词组)以“词串”的形式出示:套上鱼钩甩起鱼竿抛向远处划破水面沉入水中泛起涟漪恢复平静觉察动静一阵惊喜小心翼翼拖出鲈鱼首先让同学一组一组认读,一边读一边想想他们之间的联系,再让同学试着不看词语读。
不知不觉中,同学对钓鱼的大致过程已初步了解。
“浅出”,化整为零。
师:看老师写课题。
(板书“你把这条鱼放掉”!)齐读课题。
生:老师,你漏写了“必需”两个字。
师:(作奇怪而后无所谓状)啊?是吗?不就是两个字吗,意思不是一样的吗?都是把鱼放掉嘛!生:(迫不及待状)不一样的!师:哦?什么地方不一样啊?生:有了“必需”是说一定要把鱼放掉,和没有必需不同的!师:哦,对了。
那俺们把“必需”补上去一起读。
齐读。
(同学自然而然就把“自身争取来”的“必需”读得特别响亮,语气也自然随之坚决坚定起来。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课堂教学教案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课堂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60af7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70.png)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课堂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情节,体会故事中主人公的内心挣扎和道德抉择。
2.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爱,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2. 课文内容简介:故事讲述了一个男孩在海边钓鱼时,钓到了一条大鱼。
在回家途中,他不断面临是否将鱼放掉的抉择,最终在父亲的教导下,男孩将鱼放回大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问题如下:a. 故事主人公在钓鱼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心理斗争?b. 主人公最终为什么决定将鱼放掉?c. 你认为主人公放掉鱼的决定是对还是错?为什么?3. 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教师点评:教师总结学生观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态环境和道德抉择。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分享环节的积极性。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生态环境。
2. 推荐阅读:《小王子》、《生态文明教育读本》等。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视频等材料,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案例分析:精选与课文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主人公的内心挣扎和道德抉择。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态环境和道德抉择,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八、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2. 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用于情境创设和案例分析。
3. 作业评价标准:为学生提供明确的作业评价标准,提高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教案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6de49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f.png)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主题。
(2)能够运用词汇和语法知识,描述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规则、遵守规则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主题:《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讲述了一个关于遵守规则、珍惜资源的故事。
2. 词汇和语法:本故事涉及一些日常词汇和简单句型,如:规则、遵守、珍惜、鱼、放掉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关于规则和资源的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故事,回答相关问题。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主题,分享自己的看法。
4.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写一篇关于遵守规则、珍惜资源的短文。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主题,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如何遵守规则、珍惜资源。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通过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评价:通过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
3. 学生写作能力的评价:通过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原文。
2. 词汇卡片:用于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巩固词汇。
3. 写作纸张:供学生写作练习使用。
4. 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增加课堂趣味性。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阅读:教师与学生共同阅读故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2.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词汇和语法。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写作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七、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故事,了解故事主题。
2.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关于规则和资源的话题。
(三年级语文教案)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267d98998fcc22bcd10d73.png)
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通过体验式阅读,将自身情感融入角色之中,懂得自觉遵守规则是做人的必须。
●二、教学重点:通过抓住文中关键词句,体会汤姆钓鱼、放鱼的心理变化。
●三、教学难点:体会并认同“自觉遵守规定”的重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7课,看老师写课题。
(板书“你把这条鱼放掉”!)齐读课题。
生:老师,你漏写了“必须”两个字。
2、师:啊?是吗?不就是两个字吗,意思不是一样的吗?都是把鱼放掉嘛!生:(迫不及待状)不一样的!师:哦?什么地方不一样啊?生:有了“必须”是说一定要把鱼放掉,和没有必须不同的!师:哦,对了。
那我们把“必须”补上去一起读。
齐读。
师:这下对了吧?还有问题吗?生:你把感叹号写在引号的后面了,应该把它搬到引号里面。
师:为什么啊?生:因为这是人物说的一句话,一句完整的话要有标点符号。
师:那引号表示什么呢?生:用人物说的话来作为题目。
师:对,我们就应该这样仔细地读书,对关键的词和标点符号要特别留心。
我们一起把课题再读一下。
过渡:这是谁说的?爸爸是在什么情况说这句话的?(汤姆钓到鱼)3、咱们来回忆他钓到的是一条怎样的鱼?【幻灯出示大鲈鱼的图】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当时汤姆的心情是怎样的?板:惊喜万分a带着这种心情,谁来再来读读这句话?指名引读句子b他钓的这条鱼够大吗?谁钓的比他的更大点?c比刚才大多了,还有更大的吗?d齐读(二)学习5—12自然段过渡:好大的一条鲈鱼呀!难怪汤姆会------(看板书引读)惊喜万分。
1、刚刚还面带微笑的爸爸看到儿子提上的是一条鲈鱼,他却说:“孩子,(引读)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引读:他却用低沉的声音说——他坚定地说——)2、爸爸为什么让汤姆把这条鱼放掉?听到这句话,汤姆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优秀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1c4ac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a7.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优秀教案《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进述的是汤姆在爸爸的教育下,把钓到的大鲈鱼重新放回湖中的故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优秀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三年级语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感受文中汤姆心情的变化,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2、通过辩论的形式,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从而使学生知道人人都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爸爸为什么要我把这条鱼放掉。
懂得自觉遵守规则是做人的必须,体会并认同“自觉遵守规定”的重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齐读课题)。
2、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爸爸对汤姆说的)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课文中哪一小节能告诉我们答案? 出示:汤姆急忙把大鲈鱼提到岸上。
这时,耳边传来爸爸低沉的声音:“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3、你从爸爸的这句话里会产生什么疑问?(“这条鱼”是怎样的一条鱼呢?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二、走进文本,体会得失品词析句,感受钓鱼1、我们先来看看汤姆钓到了一条怎样的鱼?(板书:钓)迅速浏览3--4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
学生放声读课文。
指名回答:汤姆钓到的是一条怎样的鱼?出示: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此时此刻,汤姆的心情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惊喜)板书:惊喜你能把他当时惊喜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吗?这条鲈鱼到底有多大呢?请你再细细地读一读3、4自然段,画出最能反映鲈鱼大的词语。
出示3、4自然段A、交流:(生说老师用笔画出来)你能说说这样画的理由吗? 从爸爸赞赏的目光中,想象一下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B、读读这段话,让大家感受一下这确实是一条大鲈鱼!指名读,评议,齐读。
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案范文
![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3c5b67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06.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学会与人沟通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懂得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生态环境问题。
(2)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正确把握课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吗?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结合注释,学习生字词,巩固词汇。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
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保护生态环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发表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3. 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遵守规则、尊重他人?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3. 学生对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解。
4.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
5.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优秀教学案例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5c45f6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6.png)
3. 课文讲解: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如汤姆钓鱼、父亲教导汤姆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 情境模拟:组织学生进行情境模拟,如分角色扮演汤姆和父亲,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人物情感,深入理解课文。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为例。该课文主要讲述了小男孩汤姆在钓鱼时,钓到了一条大鱼,但他爸爸告诉他,这条鱼必须放掉,因为它还没有成熟。汤姆在爸爸的教导下,最终学会了尊重生命,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父亲的语言和行为,理解父亲教导汤姆放掉大鱼的原因;通过课外阅读,积累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四、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总结,提炼出问题的关键点。
(四)总结归纳
1. 教师针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重点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2. 教师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尊重生命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保护生态环境,尊重生命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案设计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ed22ac5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0.png)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把握故事的主题思想。
(2)能够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借助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品质。
(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道德困境,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
(3)培养学生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本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道德困境的故事。
主人公小明在河边钓鱼,钓到了一条大鱼。
当他准备把鱼带走时,却发现鱼肚子里的鱼卵。
面对这个情况,小明陷入了困境:是把鱼放掉,还是把鱼带走?小明在爸爸的指导下,选择了把鱼放掉。
2. 生字词:梗概、道德、困境、尊重、关爱、品质、判断力、承担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主题。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难点:(1)正确面对道德困境,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
(2)培养学生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讨论辩论:组织学生就道德困境展开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 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亲身体验道德困境。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故事梗概,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齐读故事,明确学习目标。
2. 自主学习:(1)学生独立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默读生字词,学习并掌握新词汇。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小组分享: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互相交流。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优秀教案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ac2e3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f.png)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情感。
2.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规则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把握,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
2. 学会关爱生命,尊重规则。
三、教学难点:1. 人物内心情感的体会。
2.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关爱生命、尊重规则的原则。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情感。
2. 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合作精神。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关爱生命、尊重规则。
五、教学准备:1. 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教学卡片4. 小组讨论记录表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设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主人公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人物情感。
3. 情景体验:分组进行情景体验,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合作精神。
5. 案例分析:分析故事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关爱生命、尊重规则。
七、课堂小结:八、作业布置:1. 根据故事内容,编写一个类似的案例,并与同学分享。
2. 家庭作业:和家长一起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生命、尊重规则。
九、课后反思:教师应及时反思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单元测试:设计一份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反馈。
十一、拓展活动:组织一次公益活动,如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等,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十二、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成绩:分析测试成绩,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7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7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d2f00be87101f69e3195a6.png)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根据提示,说出汤姆钓鱼的过程。
2、能联系生活实际,运用“不管……都”进行造句训练。
3、通过反复朗读感悟,从字里行间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读出感情,读出味道,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并懂得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理解、体会汤姆钓鱼、放鱼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爸爸的话,懂得必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道理。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并懂得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的道理。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前置性学习单。
(见附件)教师:1.查看学生前置性学习单,了解学情。
2. 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入激趣1、板书课题:“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2、观察课题,这课的课题与以前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要加引号?从“必须”和感叹号中体会到了什么?)3、指读课题。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的识、写。
(1)投影出示前置性学习单,检查学生对词语的读音。
必垂汤钓钩竿未允规毫允许坚定铭刻必须鱼竿低沉规定丝毫汤姆钓鱼遵守规则夜幕出垂小心翼翼斩钉截铁同桌互读互纠,指名读,纠正读不准的字音。
(2)指名读,全班读。
(3)交流其中不理解词语的意思。
(4)把这些生字词语放到课文里你会读吗?(5)读准下列词语的音重点需指导和纠正的读音:遵(zun)铭(ming) 唇(chun)垂(chui)(6)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低沉弧形允许2.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放生声读课文(2)检查自读情况:A.指名读,相机正音。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3篇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f1bf3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4.png)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3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其实人教版也有录用,不过题目是“钓鱼的启示”,内容也略有不同,可见这篇文章文质俱佳。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感受文中汤姆心情的变化,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教学重点:能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感受文中汤姆心情的变化,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教育训练点:1、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2、自主预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齐读课题。
我们都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读了这个课题,你发现了什么?(课题上有一个引号。
)2、对,为什么要给它加上一个引号呢?(因为它是爸爸说的话。
)3、能把课文里的这句话读一读吗?(“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4、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坚定)二、体会坚定。
自读课文,看看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体会到了爸爸的坚定?1、(多媒体出示)“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1)你觉得这句话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坚定、斩钉截铁)(2)再来看看这句话,你可以从哪儿体会到爸爸的坚定?(必须、感叹号)(3)指名读,齐读。
2、(多媒体出示)“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1)了解一下这个背景:这是爸爸的解释,为什么要把这条鱼放掉,爸爸说得从容而又如此坚定。
(2)练习读。
重点强调“现在”、“还有”。
3、(多媒体出示)“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1)没有理由,必须遵守规定。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案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030f4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0.png)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理解并感悟故事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
1.2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主人公的行为和心理变化,探讨故事背后的道德教育意义。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作者和背景。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3) 讲解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分析主人公的行为和心理变化。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故事背后的道德教育意义。
5) 总结发言: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2.2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第三章:教学评价与反思3.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2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第四章:课后作业与拓展4.1 课后作业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道德观念和责任感的感悟文章。
4.2 拓展活动组织一次道德教育活动,如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让学生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支持5.1 教学资源教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多媒体课件、相关阅读材料等。
5.2 教学支持教师需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道德教育知识,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感悟课文。
第六章:教学重点与难点6.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中所传递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
6.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主人公的心理变化,以及故事背后的道德教育意义。
第七章:教学实践与案例7.1 教学实践组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体会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7.2 教学案例以实际生活中的道德困境为例,让学生探讨如何应对类似情境。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d34a0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c.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9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1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6听《“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点浅见今天又听了梦轩的一节课,觉得有不少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
值得学习的地方一、让学生根据板书,读课文,引导孩子们自己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
这一点做得很好,是我们三、四年级老师应该做的。
记得以前常常是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时,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看看谁能用比较简短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不过这一段时间以来,好像忘记了这件事。
今天的课提醒了我,这其实也是第一课时要做的。
这样第一课时要做的还挺多,扎扎实实上好第一课时实在是很重要的。
二、引导学生通过辩论明理。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在辩论中明理,孩子们得到的道理会更深刻。
这是这一类课文进行学习的一个好方法。
只是如何做到辩论不离文本是我们教师要解决的问题;辩论不能只是个别人的事,调动起所有孩子的积极性,也是我们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三、引用文章的后记,帮助孩子们明理非常有效。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一直觉得课文的最后一节,孩子们非常难懂,也非常难以理解。
有了文章的后记,孩子们就非常容易理解了:汤姆虽然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鲈鱼,然而生活常常有比那鲈鱼更大的诱惑,因为公德、规范早已铭记在心中,再大的诱惑也不能影响他。
这就告诉我们老师在备课时不能只有文本,还要找出文章的原文来读读,这样更有助于我们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值得商榷的地方:一、课堂的听写很重要,但不能为听写而听写。
1、如何给孩子们报词语。
课的开始,梦轩进行了听写,听着他报给孩子们写,我就在想,为什么每个词只报一次呢,不能报两遍或三遍吗?我也在和孩子们一起听写,有几个词我没有听清楚,想再听一遍,却是不可能,最后只得看看坐在我旁边的孩子写的。
抬起头,看到有几个孩子也和我一样没有听清楚,坐那干着急,又不能象我一样看看别人的,我看着真急。
2、关于听写的检查。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ff74f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76.png)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小故事并熟记《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内容。
2.通过阅读理解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养成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良好习惯。
3.掌握生字词和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文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主要内容、情节和寓意。
2.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表达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一些新生字、词的掌握和理解。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有效地提高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件或教学PPT。
2.课外阅读材料,包括有关环保和动物保护的文章段落。
3.讲解材料和板书工具。
4.相关视频、图片和其他多媒体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故事•让学生看两幅图片:一张鱼在河流中自由游动的图片;一张渔民抓住鱼的图片。
•引导学生思考鱼应该属于哪里,应该怎样对待鱼这种生物。
•让学生对比这两幅图片,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来导入本次教学,引出主题。
2. 阅读故事,理解情节1.让学生先自己阅读一遍《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文章,听声望改变一遍稿子。
2.教师带领学生认真阅读,指导学生重点关注作者所描述的事物,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3. 探究故事意义和寓意1.教师与学生 gemeinsam 根据文章的情节,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渔民对鱼的态度–渔民最初的意图是什么?鱼儿是怎样感动了渔民,最终渔民怎样做的?–鱼儿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让学生围绕以上问题在小组内进行深入讨论,筛选出小组讨论中最有价值的思考,与全班共同交流。
4.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考1.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考,把自己提炼出来的内容进行表达,并邀请学生自愿发言,并在大家的帮助下,使自己的表达内容更清晰、更准确。
2.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表达,同时指导学生准确、恰当地运用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创造能力。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https://img.taocdn.com/s3/m/e4f57c8c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6.png)
---------------------------------------------------------------范文最新推荐------------------------------------------------------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2、在读中感悟故事中蕴涵的道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严格遵守社会公德。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抓住关键句子1.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画出课题所在的句子。
1/ 62.交流后出示句子: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齐读句子过渡:这条鱼是怎样的鱼呢?昨天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知道了它是指鲈鱼,请你好好读读24小节,你有什么新的了解?二、细读24小节1.学生自己读24小节,思考:这是一条怎样的鱼,你有什么新的了解?2.交流:那是一条汤姆从未见过的大鲈鱼。
指导学生从一些语句中体会鲈鱼的大,以及汤姆的惊喜之情。
(1)指导学生抓住弯成了弧形一阵惊喜拖哇!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鲈鱼!体会到鲈鱼的大。
---------------------------------------------------------------范文最新推荐------------------------------------------------------ (2)指导读好句子,体现出汤姆的惊喜之情: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3.讨论:爸爸在一旁微笑着,投来赞赏的目光。
(1)指名读,学生自己体会(2)从爸爸的这一神态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交流体会:鱼很大,爸爸为儿子的能干聪明而高兴。
(3)指导朗读句子4.指导朗读,读好24小节。
三、细读512小节1.比较朗读出示的句子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3/ 6孩子,你要把这条鱼放掉。
(1)自己读(2)比较说说有什么不同(3)朗读,读出语气的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三年级语文:17 你必须把这条
鱼放掉(教学方案)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三年级语文:17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
学方案)
教学目的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并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
3、练习用“允许、必须”造句。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2、通过辩论的形式,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从而使学生知道人人都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难点
1、通过辩论,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教学准备:
幻灯片、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读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吗?
2、小结:‘学贵有疑’,问题是思考的产物。
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质量,这是善于思考的结果。
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努力读得正确、流利。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讨论:课题为什么要加引号?
四、读课文,提出问题。
五、巩固生字,描红书写。
第二课时
(一)围绕课题设疑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7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2、指名朗读课题
讨论:课题为什么加引号?“你”指谁?
3、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老师归纳了一下,共有以下三个:
(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
(2)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3)结果怎么样?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围绕以上问题,学生自学课文
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有关问题的答案。
(三)交流自学情况
1交流第一个问题
(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从哪里可以看出鲈鱼的大?
“从未见过、鱼竿弯成弧形、大家伙”
指导学生读好句子,体会汤姆的“惊喜”。
板书“汤姆”“惊喜”
(2)看到儿子钓到这么大的鱼,爸爸的表现怎么样?
板书“爸爸”“赞赏”
(3)你能不能从爸爸赞赏的目光中,想象一下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的儿子真聪明、真能干,钓鱼技术这么熟练。
”
(4)从哪里看出汤姆钓鱼技术熟练?
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画出有关动词。
指导学生读好这几句话
2交流第二个问题
(1)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同桌学生讨论,理解这是公园的规定。
(2)比较句子
a你要把这条鱼放掉!
b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句话比较好,为什么?
指导学生同“低沉、严肃”的语气读好第二句话。
(3)对爸爸的这个决定,汤姆的表现怎么样?
板书:不情愿
理解词语“允许、必须”,练习造句。
指导读好这句话
3交流第三个问题
(1)既然汤姆这么不情愿,那么能不能不放这条鱼呢?
下面,我们要举行一个辩论会。
哪些同学同意爸爸的做法的,请你们尽量找出理由来说服汤姆放掉鱼;哪些同学同情汤姆的,也要尽量找出理由来说服爸爸不要放掉鱼。
四人小组讨论
(2)全班同学自由组合进行辩论
提示
汤姆:a这条鱼很大,很难钓到,如果放了,以后可能再也钓不到了。
b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只有两个小时了,这么短的时间,能不能通融一下。
c没有人看见我钓到鲈鱼,不放也没关系。
爸爸:a虽然鱼很大,时间也很短,但规定必须遵守,不能随意改动。
b在有人看见的情况下要遵守规定,在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更要遵守规定。
c做人要诚实、自觉,要严格要求自己。
(3)通过刚才的辩论,我想大家都已经明白了为什么必须把鱼放掉。
现在让我们来读读课文5-12自然段,看看汤姆是怎么做的?
板书:斩钉截铁
(4)从汤姆的行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当爸爸看到汤姆钓到一条大鱼时,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我想,当爸爸看到汤姆把鱼放了时,心里会为汤姆感到更加自豪。
他会想些什么呢?
(6)再读课文5-12自然段
同桌练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4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鱼,他后悔了吗?
出示最后一句话,指名朗读。
“那晚的情景”指什么?为什么那晚的情景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
“爸爸坚定的话语”指什么?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说明什么?
(2)齐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课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爸爸是个怎样的人?汤姆又是个怎样的人?
2你从这篇课文中得到什么收获?
板书:必须自觉遵守规定
(五)作业
练习复述课文
板书
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汤姆:惊喜→不情愿
爸爸:赞赏→斩钉截铁
必须自觉遵守规定
可在这填写你的名称
YOU CAN FILL IN THE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