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进施工作业指导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顶进施工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适用于铁路工程框架桥的顶进施工。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和主要机具:水、水泥、砂、碎石、片石、钢筋、钢板、钢板桩、结构钢焊条、电焊机、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石蜡、机油、塑料薄膜、铁锹、土篮、模板、脚手杆、混凝土搅拌机、灰浆搅拌机、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汽车式起重机、挖掘机、推士机、自卸汽车、卷扬机、蛙式打夯机、砂浆试模、混凝土试模、顶进设备(高压油泵、控制阀、调节阀、千斤顶、油箱、油管压力表、顶铁、顶柱、横梁)。
2.2 作业条件
2.2.1 顶进施工时,非工作人员应撤离工作现场。顶铁上严禁站人和行走。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图
3.2 工艺流程图的描述
3.2 修筑后背:后背是顶进的依托,应做到牢固可靠,以保证顶进的顺利进行。后背的修筑可与开挖工作同时进行,若采用钢板桩作后背时,应先打桩在开挖工作坑,以节省挖方井保证桩后土壤的密实性。
3.2.2 开挖工作坑:在铁路路基的一侧根据箱涵结构尺寸、净空要求开挖,工作坑底须经夯实碾压处理。
3.2.3 排除地表水及降低地下水位:工作坑四周应挖排水沟。井根据地质条件及地下水情况在顶进范围内布置打点,进行抽水,使地下水位保持在基底以下0.5~1.0m。
3.2.4 修筑滑板设置润滑隔离层;滑板多以混凝土灌注而成,也有按构造增设钢筋的。详见《混凝上及钢筋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修筑前在其下以碎石夯填密实,以减少不均匀沉陷。滑板混凝土要求振捣密实,表面平整。滑板表层涂以机油、石蜡作为润滑剂,再以塑料薄膜覆盖形成隔离层。
3.2.5 预制箱涵;在滑板塑料薄膜隔离层上绑扎钢筋以预制钢筋混凝土箱涵。应注意按设计要求将箱涵各部位预埋件安装齐全,避免遗漏。
3.2.6 安设刃角:采用钢筋混凝土内刃角时在三角形顶端安装钢刃尖。采用钢刃角时则安装在结构前端预埋的螺栓上,要求安装位置准确。
3.2.7 安装顶进设备;顶进设备分液压系统和传力设备两部分。
3.2.8 线路加固:根据线路、行车、地质和地下水泥情况,以及箱涵结构尺寸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恰当的线路加固形式,以保证顶进时的行车安全。
3.2.9 起动顶进:顶进时,需逐渐加压,并对设备及滑板、后背等进行检查。起动后要掌握好箱涵顶进方向。顶人路基时安排在列车运行间隙时进行顶进,随挖随顶。同时用仪器对顶进方向及高程进行测量,并注意及时纠正偏差,以保证顺利地把箱涵按设计位置顶人路基。
3.2.9.1 挖土及运土:框构桥涵的顶进速度主要取决于洞内的挖、运土速度,每次挖土掘进同应根据土质情况决定,一般约为20~50cm。在松散的或软塑性的土层中顶进严禁‘超挖’,必须保证刃角切人土层内10cm以上;挖土时应掌握士坡的平整,并保持与刃角坡度一致,或根据路基土质情况选用适当坡度,严禁出现倒坡,以保安全;列车通过时不得挖土,如发现机械设备有故障不能顶讲时应立即停止挖土;挖土工作必须与观测工作紧密配合,根据偏差分析决定挖土方法。
3.2.9.2 安放顶铁、顶柱:每行顶铁(柱〕与千斤顶应成一直线,并与后背垂直,各行长度而力求一致,顶进时,顶铁上不准站人。注意观察顶铁的受力情况,防止崩出伤人。顶铁行数,决定于总顶力与顶铁(柱)的允许承压能力,并要求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3.2.9.3 测量工作:为了准确掌握箱涵顶进的方向和高程,应在箱涵的后方设置观测点以观测箱涵顶进时中线和水平偏差。测量工作必须每顶一镐测量一次高程和左右方向偏差,并做好记录,以便及时纠正偏差,保证顶讲顺利进行。
3.2.9.4 顶进方向和高程的控制:为保证顶进箱涵的位置正确,防止顶进的方向及高程偏差,除加强观测认真预防外,还要及早纠正,倘若等到出现大偏差后再行纠正就较为困难,常用的纠压方法有:
3.2.9.
4.1 使刃角“及早”吃土,借以加大刃角阻力,使箱涵避免低头。
3.2.9.
4.2 发现箱涵抬头现象时,可在刃角处适当超挖。
3.2.9.
4.3 箱涵顶进方向的控制从顶进开始就需认真加以注意。
3.3 其他几种顶进施工方法:
3.3.1 对顶法:对顶法是在铁路两侧各挖一工作坑,将箱涵分成两半,分别在两侧工作坑内淤滞,并修筑后背,同样借后背反力将箱涵顶人路基。修建方法;一般先顶进一侧的箱涵,就位后在刃角处用支撑封住,防止塌方,然后将顶进设备移至铁路的另一侧,顶进该侧的箱涵使之与先顶进的箱涵对接。箱
涵对接位置应选择在两股道线路间距较大的地方。随即可以拆除钢刃角,井设置止水沉降缝。箱涵对接时,接缝处应采取可靠的止水措施,使之既要适应接缝两侧结构可能产生不均匀的下沉要求,又要能止
水防漏。一般是采用预留缺口橡胶止水带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在做后一镐顶进至接缝约70mm宽间隙时停
止顶进,在接缝内塞直径50mm的沥青麻筋,安设止水带并用预埋螺栓加扁钢压紧,再开动千斤顶挤实,最后用防水混凝上将缺口补平。
3.3.2 对拉法:对拉法是先在铁路两侧工作坑内各预制一节箱涵,然后利用小口径顶管法,将高强钢
丝束或其他拉杆穿过路基,使两节箱涵连接上,互为地锚,对拉前进,直至对接合拢。对拉珐不需要后
背因此可在后背修筑困难或不经济时采用。施工步骤为,修筑工作坑;设置顶进拉杆;对拉顶进;对接
缝的处理与对顶的做法相同。
3.3.3 中继间法:
3.3.3.1 空箱涵较长时可分成若干节。用中继间法顶进。即前节箱涵利用后节箱涵作后背。用节间设
置的中继间千厅顶进行顶进。中继间内的千斤顶达到最大顶程后,前节箱涵暂停前进,而进行后节箱涵
的顶进。此时中间节的千斤顶随着后节箱涵的前进而压缩(回镐)。箱涵最后一节还是要依靠后背的反
力进行顶进。
3.3.3.2 中继间法布置形式有井列式和串联式两种。井列式是在靠铁路一侧井排预制好,先将箱涵1
顶入,然后将箱涵2平移安装第一个中继间,待箱涵2也顶人路基后在平移3,安装第二个中继间,再继续
顶进,直至全部就位。箱涵横移的方法,可用顶进法,但需要设置横向后背或在工作坑底板上设滑道,
用卷扬机及滑轮组牵引的办法,另外还有一种在箱涵内穿进桁梁的方法;串联式是将数节箱涵在顶进轴
线上按先后次序预制好,将各个中继间一次安装完成,以至全部就位。
3.3.3.3 中继间法接缝处理:前后节箱涵在顶进中其重心的运动轨迹不易重合,产生垂直分力,使重
心线高差增大,前后节箱涵就会产生错牙。为使前后节箱涵能互传剪力,并随时掌握顶进时的高程,不
使产生较大的高程误差,以减少剪力值,防止错牙,常在涵节间设置剪力楔,传力钢筋及钢搭?等。
3.8.5.4 中继间预留千斤顶的顶程应小一些,这样剪力力臂可以缩短,使剪力楔等设施能发挥较大的
抗剪能力,也便于抗剪设施的布置。
3.3.3.5 中继间周围必须设置钢护套,它不仅用以防止两侧漏土和使千斤顶与土面避免接触,更是预
防后节箱涵顶进时底板刮土造成错牙的有效措施,钢护套底板需在预制箱涵的同时设置之。
3.3.3.6 节间沉降缝防水与对顶法一样,也采用预留缺口,顶进就位后装内贴式止水带。
3.3.4 顶拉法:
3.3.
4.1 箱涵穿越股道较多,涵身较长,顶部无覆盖土或士层不厚,在顶进时能将线路架空时,采用顶拉法较为合适。一般中、小型箱涵特别是后背修筑困难采用顶拉法施工效果好。
3.3.
4.2 顶拉法施工,将整座箱涵分为若于节,用通长的钢筋束或用螺栓连接起来的型钢作为拉杆,将各节箱涵串联起来。根据中继间的工作原理,利用其中两节或更多节箱涵的摩阻力,借助于千斤顶克服另一节箱涵顶进时的摩阻力,依次逐节顶拉前进,做到不设固定后背而将箱涵顶人路基。
3.3.
4.3 顶拉施工程序:首先开动前面千斤顶,此时后面两节箱涵作为后背顶进前节箱涵,后面千斤顶自动回油;开动中问千斤顶,此时前、后两节作为后背顶进中节箱涵(前节是通过钢筋束起作用的)前面千斤顶自动回油;开动后面千斤顶顶进后节箱涵时,是用前节、中节箱涵作为后背(均通过钢筋束起作用)中间千斤顶自动回油。如此循环往复,每一循环三节箱涵前进干斤顶一个顶程的距离。后节箱涵对于前节箱涵有顶进的作用(靠千斤顶实现),而前节箱涵对于后节箱涵有拉的作用(亦靠千斤顶实现)。
3.3.
4.4 顶拉法的分节要求;一般情况,分节长度应不小于高度,最好为高度的一倍半以上,使其具
有一定的稳定性以避免倾覆。分节最少三节,尽可能分为四节或四节以上,以防止顶进时静止摩阻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