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进施工作业指导书
框架涵顶进作业指导书
XX 铁路桥涵工程编号:桥--xx 顶进涵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编制:审核:批准: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顶进涵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改造工程中顶进涵施工。
本作业指导书以xx工程顶进涵施工为例编制。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1)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2)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3)对相关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方案交底和技术交底。
(4)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1)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2)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1)涵顶进应“先挖后顶、随挖随顶”,做到不间断施工。
在顶进过程中,应随时观测既有路基、线路和顶进涵状态的变化,确保既有线路的轨距、水平及方向正确和涵按设计位置顶进。
(2)顶进作业应将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1.0m进行,持续时间不得小于7天,并宜避开雨期施工。
(3)主体顶进就位后,应及时施工端翼墙和防护工程,恢复行车线路。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在既有铁路一侧开挖工作坑,现浇滑板,在滑板上浇筑钢筋混凝土框架,修筑后背,同时进行线路加固,安装顶进设备,当顶进前方挖土完成一个顶程后,即开动高压油泵,使顶镐产生顶力,通过传力设备(顶铁、顶柱和横梁),借助于后背的反作用力把框架向前推进,待推进一个顶程后,在空档处放顶铁,挖运出土一个顶程距离,以待下次开顶,如此循环进行,直到整个框架顶进就位为止。
施工程序为:开挖工作坑→修筑滑板→预制框架→修筑后背→线路加固→安装顶进设备→顶进→补底板→恢复线路。
4.2工艺流程图1 顶进涵施工工艺流程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1)全面熟悉核对设计文件,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地形及地质资料,复核涵洞中线、高程及流水面标高。
铁路顶进桥施工作业指导书
下穿铁路顶进桥施工作业指导书(作者:行云流水)1.适用范围适用于大跨度、交叉角度大,顶力大,要求技术标准高的下穿铁路的顶进框架桥工程施工。
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国家重点高速公路工程,下穿**铁路处,在公路与铁路相交处修建16.5+16.5m钢筋混凝土框构下穿立交桥,公路与铁路夹角约为46°,桥长46.14延米,框构桥净高6.8m,主体采用C40钢筋混凝土,为顶进框构结构。
1.2 工程特点本工程为**高速唯一下穿式铁路顶进框架桥,施工期较长,施工时与既有线运营行车干扰较大,必须严密组织,合理安排。
强化安全管理,确保行车及人员、机械设备绝对安全。
1.2.1线路加固工程为本标工程的重点工程及难险工程,必须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来确保工程安全、工期和质量。
1.2.2自然条件及施工条件好,施工地段是较为平缓的丘陵地带,施工期跨1个冬季,制定冬季施工措施,以保证圬工施工质量,集中优势队伍展开施工。
2.作业准备由于本工程工期较紧,必须充分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做好施工队伍的选拔,设备的集结、保养,派遣测量班进行现场接桩、复测,按施工要求测设各类施工桩橛。
联系工务、电力、电务、通信、车务段,签定安全、配合协议,在电务、通信技术人员配合下改移光电缆。
施工队快速进场,迅速完成开工前的临时设施建设,进行场地平整清理,为工程施工全面展开创造条件。
3.技术要求本工程采用顶入法施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线路右侧开挖基坑预制箱体及后背梁。
施工中要以框架桥预制、线路加固为重点,箱体预制与线路加固同步展开。
两桥箱体采用同时预制,同步顶进施工。
工作坑及顶进挖土采用挖掘机开挖辅以人工清底,自卸车外运。
箱体砼采商品混凝土,泵送入模,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捣固,箱身模板采用钢模板,箱体顶板底模采用竹胶模板,模板缝采用自粘式双面海绵胶条,确保砼表面光洁美观。
两框架桥同时顶进采用32台300t 顶镐,顶进后背采用浆砌片石和钢筋混凝土后背梁复合方式。
铁路既有线顶进框架涵作业指导书
**铁路增建第二线**标第*项目部顶进涵施工作业指导书**铁路增建第二线**标第一项目部二○** 年** 月中铁十五局**二线**标第*项目部顶进框架涵作业指导书本线**铁路增建二线***顶进框架箱涵,随着施工的开展,要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前提下,推进工程进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一工作坑开挖1.根据设计文件,对涵址及附近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情况,地下管线、电缆及其它障碍物进行周密调查核对。
2.工作坑采用人工或挖掘机开挖,人工整修,蛙式打夯夯实。
3.工作坑放样根据箱涵结构尺寸、净空要求进行,一般以工作坑底板两侧以外各加宽1m,前端底板边距工作坑坡脚0.5-2m,后端边距后背梁3-5m;工作坑边坡视土质情况决定,一般土质为1:0.75—1:1.5,靠铁路路基一侧的边坡保持缓于1:1。
工作坑顶边距最外侧铁路中心线不小于3.2m。
4.工作坑四周设排水沟,并根据地质条件及地下水情况在顶进范围内布置降水井点,井圈用砖砌或预制厚50cm的砼圈,采用机械抽水,使地下水位保持在基底以下0.5--1.0m。
二滑板及润滑隔离层施工1.滑板采用C20号混凝土,厚20cm。
修筑前在其下以碎石夯填密实,以减少不均匀沉陷。
2.为防止底板与原基底接触部分出现滑动,在底板下每隔3m 设一道20cm×20cm的地锚梁。
3.滑板混凝土要求振捣密实,表面以M10水泥砂浆抹面2cm,要求平整度±3mm,以作为预制箱涵的底模板在顶进时又作为水平的基准面。
4.滑板表层涂一层厚3mm石腊(掺25%机油)和一层滑石粉作为润滑剂,再以塑料薄膜覆盖形成隔离层。
5.滑板上涵箱身两侧每隔5m设置钢筋混凝土导向墩。
三箱身预制1.箱身采用就地并列式预制。
2.箱身预制的施工程序:在工作坑底板上安好箱身底板模绑扎底板钢筋灌注底板混凝土养护安内模绑扎侧墙及顶板钢筋安外模灌注侧墙及顶板混凝土养护拆模安装钢刃角作箱身防水层及润滑设施。
顶进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顶进涵作业指导书开挖工作坑:开挖工作坑应根据路线平面、现场地形、地物条件以及施工需要,在保证排水和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挖填数量,并应缩短顶进长度。
工作坑的尺寸宜较结构尺寸大0.5-1m, 根据现场地质水文情况适当放坡。
开挖工作坑应与修筑后背一并考虑。
工作坑底应密实平整,并有足够的承载力,否则应加固处理。
工作坑底板:工作坑底板应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底板中心线应与箱涵设计中心线一致。
底板长度,其前端宜比箱身长1m,后端与后背相连,两侧宜比箱身各宽0.3m 。
修筑底板,先利用框架箱涵部份基础作底板,底板面用水泥砂浆顺坡抹面, 不够部份采用20cmC15 混凝土。
底板顶面的平整度:2m 长度范围内凹凸差不超过5mm 。
顶面平整方能使铺设在顶面上的润滑隔离层起到减少阻力的作用。
为求底板顶面达到较高的平整度可采用方格网控制高程法,即在灌注底板混凝土时,用直径16mm 的钢筋头埋入混凝土内,分成 2.5m 方格网,控制高程,按点找平,再用1:3 水泥砂浆抹面整平处理。
润滑隔离层:在工作坑底板顶面铺设润滑隔离层是为了防止工作坑底板与预制桥涵箱身底板相粘连,和减少首次启动顶力。
润滑隔离层由润滑层和塑料薄膜组成,其做法有:当工作坑底板顶面干燥后,如果在夏季施工先浇一层柴油,然后浇一层石腊油,厚约3mm 。
如果在冬季施工石腊油制作是先将石腊加热至150 o C 摆布,再掺入一定比例的废机油。
浇洒时,在底板长度方向每米挂一道铁丝,作为石腊油厚度的浇洒标准,每浇完一格,用木板刮平。
铁丝拆除后的槽痕,用喷灯烤熔整平。
石腊油凝固后,撒一层0.2~1.0mm 厚的滑石粉,继着铺上一层或者二层塑料薄膜 (或者油毛毡) 。
薄膜接缝处压茬0.2m 并使接茬口朝路基方向。
顶进箱涵的箱身,普通均就地预制。
单孔箱身预制的施工程序是:在工作坑底板上安好箱身底板模绑扎底板钢筋灌注底板混凝土养护安内模绑扎侧墙及顶板钢筋安装外模灌注侧墙及顶板混凝土养护拆模安装钢刃脚作箱身防水层及润滑设施。
推荐-顶进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精品
石长铁路增建第二线站前2标第一项目部顶进涵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石长铁路增建第二线站前2标第一项目部涵洞工程顶进涵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办公、生活需要。
3、技术要求《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XX)《客货共线铁路桥涵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XX)《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XX)4、施工程序和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顶进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1、签订安全协议及临时用地协议。
○2、基坑开挖及滑板、后背施工。
○3、挖孔桩施工及后背填土。
○4、框架涵钢筋绑扎及浇筑混凝土。
○5、框架涵身混凝土养护。
○6、扣轨加固及顶进施工。
○7、拆除扣轨、取消慢行、回填道渣、保养线路。
○8、涵身接长及翼墙等附属工程施工。
4.2 工艺流程先施工框架涵顶进部分,再施工出入口翼墙及引道。
顶进施工主要工作程序见图“顶进涵施工工艺流程图”。
4.3主要施工方法:4.3.1开挖工作坑根据设计和现场条件,确定工作坑的位置。
工作坑平面尺寸按以下原则确定:长度=前端空顶长度+顶进框架长+顶镐长度+后背梁厚度+后背厚度+后端工作面,宽度=顶进框架全宽+两侧工作面宽度+两侧集水井和排水沟宽度。
工作坑四周挖排水沟。
工作坑开挖好后,应检查承载力是否满足顶进涵的要求,若土质松软,或基底承载力小于120Kpa,应用级配砂石夯实以防不均匀下沉,底面还应结合滑板制做,做成沿顶进方向头高尾低的仰坡(船头坡),以便在顶进出现“扎头”时调整到预期位置。
既有线桥涵顶进作业指导书
筑龙网 WW W.ZH UL ON G.CO M***三公司质量文件既有线桥涵顶进作业指导书编号:**/**-2-B版 本 号:B受控状态:***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目 录筑龙网 WW W.ZH UL ON G.CO M一、编制说明........................................................................01 二、既有线桥涵顶进作业指导书................................................02 1、目的 /适用范围...............................................................02 2、编制依据........................................................................02 3、作业前准备 (02)4、操作工艺 (03)5、质量标准........................................................................05 6、注意事项 (05)筑龙网 WW W.ZH UL ON G.CO M编制说明:本作业指导书(既有线桥涵顶进作业指导书)自签发之日起生效。
1、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检验人员必须有质检证或助工以上的技术职称。
3、对特殊工序的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前应进行验证。
4、操作过程中的施工记录必须满足施工及顾客要求。
5、情况发生变化时,对以上内容进行再确认。
6、本作业指导书解释权为公司生产部,公司所属各单位、各部门必须遵照执行。
批准人: **2003年6月10日筑龙网WW W.ZH UL ON G.CO M既有线桥涵顶进作业指导书1、目的及适用范围为确保既有线顶进桥涵施工质量,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减少顶进施工对既有线运输的影响,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顶进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立交桥顶进作业指导书一、工程概况:。
二、顶进前的准备工作:顶进作业开始前应组织有关人员,全面检查顶进前必须做好的准备工作,其项目有:(1)、箱身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强度;(2)、线路加固情况,后背及顶进设备情况;(3)、现场记录人员的组织和仪器装臵;(4)、观测记录人员的组织和仪器装臵;(5)、施工人员与铁路行车单位联系情况。
上述准备工作经检查均合格无误后,再经过试顶验证。
试顶的目的,是检查一下顶进设备、后背及箱身受力后有无异状,并使箱身与工作坑底板分离。
当试顶后经检查一切均属正常,方可进行正式顶进作业。
三、设备安装、调试和试顶箱身和后背建成后,即可安装顶进设备。
本框架顶进采用电控液压设备,安装前先检查液压元件、管路、管路接头、仪表等是否正常,然后按下列步骤进行安装、调试、试顶:(一)、安装1、设备需要的千斤顶台数,一般按箱身起动推动力的1.2~1.5倍设臵,也可按计算出的最大顶力设臵,本次箱身顶进采用千斤顶的数量根据最大顶力计算,计算公式如下:(1)、 n=Pmax/Tη (11-9)式中 n—需用千斤顶台数Pmax—计算最大顶力T—千斤顶额定推力η—千斤顶的功效系数,一般按0.7计根据公式n=P/(η*T);1#框架为4358/(0.7*400)=15.6,取n=16。
即选择400t千斤顶16台,另备用4台,共需400t千斤顶20台。
2#、3#框架顶进施工,选择400t千斤顶作动力。
根据公式n=P/(η*T);2#、3#框架3580/(0.7*400)=12.8,取n=14,即选择400t千斤顶14台。
另备用4台,共需400t千斤顶18台。
4#、5#框架顶进施工,选择400t千斤顶作动力。
根据公式n=P/(η*T);2#、3#框架1245/(0.7*400)=4.4,取n=6,即选择400t千斤顶6台。
另备用4台,共需400t千斤顶10台。
清洗液压元件,检查质量状况,必要时进行压力和密封试验、选配、清洗检查管路和接头,远传压力表和二次仪表指数要一致,与电接点压力表的指数误差不得大于3%,必要时要进行压力检验。
顶进式框架桥施工作业指导书-5个-排版
顶进式框架桥工作坑、滑板、顶进后背施工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有足够的施工作业面,一般土质的工作坑开挖。
二、作业准备1、工作坑开挖前,应先同有关站段签订安全协议。
另外,还应会同有关站段相关部门共同调查了解工作坑范围内及施工现场内地上、地下是否有妨碍施工的电缆及其它设施。
如果有,应配合相关单位进行改移(如由我方负责改移工作,必须有设施所属单位人员在场监护的情况下方可作业);对暴露的电缆及设施应做好防护工作。
现场还可采取横、纵方向挑沟探物方法,确认无物后方可动土施工。
2、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如需要降水的,先进行降水施工,待水位降至设计高程后,方可动土施工。
三、施工顺序施工准备→确定施工方案→测量放样→工作坑开挖→清槽→验槽→滑板施工→后背施工四、施工要求1、测量放线(1)根据《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的相关要求设置边坡的坡度以及工作坑前沿距最外侧线路中心的距离。
(2)利用复测过的导线点,采用全站仪将工作坑上口线放样,并在工作坑下口线的延长线上钉木桩。
(3)实测既有线路轨底标高,与图纸所示既有线路轨底标高作对比,如果两者标高相差很大,应及时告知驻地监理,待确认后,根据反推原则,确保框架桥顶板顶距离轨底80cm,以此来确定框架桥的各部位标高及工作坑底标高。
2、开挖开挖工作坑要24小时连续作业,根据工作坑的大小,合理安排机械数量以及每班的工人数量。
工作坑要合理的分层开挖,遇土质不好区段,需要进行挂网喷锚的,喷锚施工要和工作坑开挖同时进行,实行挖一层喷一层的方案。
为便于挂网喷锚作业,每层宽度宜控制在1.5m左右。
开挖过程中,技术人员要随时监测工作坑的几何尺寸,主要控制工作坑下口线位置以及工作坑底的标高。
3、清槽清槽工作主要是整平基底以及挖地锚梁。
当挖掘机挖到基底标高时,测量人员要随时进行监测,为避免超挖,在机械开挖至距基底标高200mm左右时,剩余部分辅以人工整平,挖一米,平一米。
工作坑挖到设计高程后,人工挖制地锚梁槽,在开挖时应做到不扰动地基土,保证基底承载力及对地锚梁的横向阻力。
顶管施工作业指导书
顶管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号:006)目次一、目的/适应范围二、作业前的准备三、施工工艺四、质量标准五、成品保护六、施工安全1、目的/适用范围为确保顶管施工这一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本程序适用于在粘土层中人工挖土顶进的施工。
2、作业前的准备2.1人员:须经专业培训合格后,按有关规定持证上岗。
2.1.1顶管施工在顶进时,要求24小时连续作业。
因此必须配备二、三班作业人员,每班人员配备见下表:2.2机械设备:机械设备在现场安装有,均应进行绝缘测量,润滑油检验更换等例行检查后,方允许下井安装。
2.2.1人工挖土顶进顶管系统设备表: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2.3材料2.3.1混凝土管材:对进场钢筋砼管应逐进行检查、编号、确定下管顺序,检查的主要部位是两端面的管中心线的垂直度,承口、插口的直径误差必须小于规定值。
另外还应检查管身是否有裂纹、破损、露筋等缺陷。
2.3.2钢管:检查卷制钢管的两端口接缝处的圆度、端面与管中心线的垂直度,焊接坡口的角度,深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3.3钢圈:钢圈内径尺寸、圆度、双面焊接质量。
2.4作业条件:2.4.1顶进前,根据所顶顶段详细的地质勘探报告中的数据,计算顶力,设计后靠背,确定降水方法。
3.施工工艺施工分设备安装和顶进两部分3.1设备安装3.1.1设备安装工艺流程安装分井内、井外两部分进行。
工艺流程图如下:3.1.2设备安装及运转操作要点:3.1.2.1导轨安装3.1.2.1.1导轨的材质应选用优质钢材。
3.1.2.1.2根据设计的管道内底标高,确定道轨高程,两条道轨安装要顺直、平行、等高,其纵坡应与管道设计坡度一致。
并要安装牢固,符合稳定性的要求。
3.1.2.1.3导轨安装后的轴线误差不大于3mm;顶面高程不大于0~+3mm;两轨内距偏差不大于±2mm。
3.1.2.2后靠背的安装:装配式后背墙采用方木、型钢或钢板等组装,组装的后背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要能满足在最大顶力时不变形和损坏;装配式后背墙的底端宜在工作坑底以下,并不小于50cm;后背土体壁与后背墙贴紧,有孔隙时应用砂石料填塞密实;组装后背墙的构件在同层内的规格应一致,各层之间接触应紧贴,并层层固定。
桥涵顶进施工作业指导书
桥涵顶进施工作业指导书1.准备作业1.1根据设计文件进行详细的复核计算。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有异议的地方,应同设计部门及甲方进行沟通,确保顶进顺利进行。
1.2实地调查了解水文、地质、铁路、公路交通状况、地下管线、建材、劳动力等地区性条件。
1.3主要材料运输计划及运输方法。
1.4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顶进方法。
并据此准备必要的材料、机具、设备等。
(如千斤顶按额定顶力的70% -80%计算配备)。
1.5场地布置,水,电及主要临时设备的安排。
1.6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准备方案。
1.7对机具,仪器仪表,工具等经严格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1.8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
1.9据以上条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基本作业2.1全面检查2.1.1检查主体框构混凝土质量,必须达到设计强度。
2.1.2检查井点降水和降水坑应符合设计要求o2.1.3实测涵体轴线、标高,并与有关部门做好交接记录。
2.1.4检查后背强度、垂直度、结构尺寸和后背穷填应符合设计要求。
2.1.5检查导向桩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1. 6检查过滤段穷填土质密实是否可行(换填要求0.3~0.5m)。
2.1. 7检查船头坡支撑垫层是否清除干净。
2.1. 8检查后背横梁与险的接触面应满足要求。
2.1. 9检查横梁与顶铁的接触面轴线是否顺直。
2.1.10检查清点进入现场的物资,机具 ,设备并做好记录。
2.1.11复测滑板实际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1.12检查线路加固情况。
2.1.13检查现场照明,液压系统的动力机构,高压泊泵,泊铺数量与油箱容积要配套及辅助装置的布置应合格。
2.1.14采用顶拉时,应检查牛腿的尺寸和孔经及垂直度以确保安装顺利进行。
2.1.15采用气垫多节顶拉时,应检查打风系统,储风系统,稳压系统,分配系统及控制操作系统是否合格。
2.2试顶2.2.1试顶时应将泊压慢慢开起,观察设备及传力系统情况和后背变型情况。
2.2.2当顶力达到设计最大值80%时,框构未分离应将顶力降下,重复几次作业,以确保后背完好和涵体正常顶进。
砼套管顶进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开工报告)
附件一砼套管顶进施工作业指导书目录1. 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2. 编制依据 (1)3.施工方案 (1)4. 顶管过程测量及纠偏措施... ...... ...... ...... (3)5.顶管安全措施........ ...... ...... ...... ............ . (4)6. 质量管理 (4)7. 顶管采取的保护措施 (5)8.应急预案 (5)9. 交底记录 (5)一、工程概况及工程量本次顶管为港区水厂出厂配水干管穿越四港联动大道的DN1020*12钢制管道所配DN1200(外径1400mm)砼套管顶进。
经过我项目部现场洛阳铲地勘,发现沿线地质条件:1-3米为砂土,3-5米粉质壤砂土。
且因设计变更要求钢制管道内底位置挖深由原来的3.63米改为6.36米,导致计算最大顶进推力由原来的87吨增加为136吨,建议套管使用国标III级混凝土套管。
顶管设计顶进长度为76米。
二、编制依据1、《郑州航空港区第一水厂供水工程施工设计图》2、《郑州航空港区第一水厂供水工程泵房及工艺管道安装工艺招标文件》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三、施工方案:1、顶管施工的工艺流程:工作坑开挖顶管设备安装调试测量标志的测设工具管安装下管就位管前挖土顶进检查纠偏顶管内接口处理穿管2、组织机构:(1)劳动力准备:施工员17人、机械工3人、焊工4人、测量员1人、力工15人(2)机械设备准备:挖掘机1台、20吨轮胎吊1台、30KW柴油发电机1组、顶管设备1套、电焊机3台、经纬仪1台、水准仪1台等。
3、辅助材料准备:焊条、钢刷、毛刷、内外防腐涂料。
本工程设计顶管作业,由于四港联动大道已经形成,所顶管穿越的地方沥青路面已经形成,且工期要求十分紧张,我单位计划顶管操作坑设在西侧。
4、施工前准备(1)根据设计部门或业主移交的方向桩和高程桩以及基础坑底面几何尺寸开挖深度及边坡定出基坑开挖边线,顶管接收坑的坑底尺寸计划按5米×4米开挖,深度依设计深度采挖深3.5-4.8m 之间,边坡坡度1:0.5-0.75之间。
22 框架涵架空顶进作业指导书
框架桥(涵)线路架空顶进施工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线路架空、架空设备检查、顶进、挖土、拆除架空等作业内容及相关技术要求;本作业指导书适应于线路允许速度为200km/h及以下既有线路纵抬梁、横抬梁法架空及框架桥(涵)顶进施工作业。
2 引用规范性文件2.1《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运[2006]177号);2.2《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铁运[2010]38号);2.3《广铁(集团)公司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广运发[2010]165号)。
3 作业目的3.1 实现平交改立交,保障行人通行安全;3.2 解决市政设施、公路下穿铁路。
4 作业程序(流程图)5 作业内容及要求5.1作业前准备5.1.1主要工、机具、材料。
在框架桥(涵)顶进施工前认真做好施工组织,配备必须的机具设备,合理组织各工种人员,避免因组织不当延误慢行点。
施工负责人按施工三个类别等级要求分别由不同级别领导担任。
顶进劳动力组织表5.1.2施工前3天,对待顶框架进行试顶,使框架与滑板发生相对位移,检验后背受力状态。
如后背发生位移、裂缝等现象需及时对其进行加固、补强。
5.2线路架空与架空拆除5.2.1施工条件及防护方法。
1 施工条件:在线路上安装、拆除纵梁和D梁须在封锁时间内进行,开通后,列车限速45km/h;框架桥(涵)顶进期间列车昼夜限速45km/h,架空顶进施工完成,拆除线路架空设备后限速45km/h不少于12h, 60km/h、80km/h各不少于24h,后120km/h一列,恢复常速。
2 防护方法:严格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7条、2.2.8条、2.2.9条要求设置封锁与慢行防护;按2.2.15条要求加强施工负责人、驻站联络员、防护员之间的联系,确保通信畅通。
5.2.2作业内容:扒道碴、安放纵梁、穿设横梁、抄垫、装设轨向拉杆、设置观测点、水夯砂垫层、回填道碴、拆除横梁、拆除纵梁、线路捣固与养护。
5.2.3作业要求:1 框架桥(涵)架空,须采用安全、可靠的加固体系。
顶进涵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
600180130250顶进涵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13.6.1 工艺概述 顶进涵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在旁位预制后顶推就位的下穿既有道路等设施的涵洞。
其原理是在基坑内滑板上面预制箱涵,待对既有道路设施进行必要加固后,利用液压千斤顶顶推箱涵到 达设计位置,然后在箱涵前后两端施工洞口附属结构,基本原理示意图见见图 13.6.1-1。
原地面线槽钢80270 接长杆涵身千斤顶导向墩路堤顶背 C15砼 400C15砼底板厚20cm4根枕木[20槽钢 梅花形布置13.6.2 作业内容图 13.6.1-1 顶进涵顶进工艺侧立面图顶进涵施工主要作业内容有:工作坑开挖、滑板制作、涵身预制、既有铁路和公路等设施加固、 顶推系统设计与施工、顶进作业、出入口端翼墙施工、线路恢复等。
13.6.3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13.6.4 工艺流程图 顶进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13.6.4-1:施工准备测量放样与既有线防护、加固工作坑开挖材料准备滑板制作涵身预制支撑便梁施工顶进作业出入口端翼墙施工恢复线路连接道路图13.6.4-1 顶进涵施工工艺流程图13.6.5 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一、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⑴认真阅读和审核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要求,熟悉并分析施工现场地质资料及水文情况,调查了解季节和地下水位的关系。
⑵编制顶进涵单项施工方案,对开挖超过2m 的工作坑,应编制安全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及应急预案,对开挖超过5m 的工作坑,应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方案的评审后实施。
⑶做好相关施工技术交底,并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
⑷测量放样:平整场地后,粗测工作坑的平面位置。
⑸调查开挖区域及周边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对影响施工的管线做好改移和保护方案,重要管线需提前向有关部门提报施工方案并取得批复。
既有线桥涵顶进施工作业指导书
既有线桥涵顶进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一般铁路既有线下大中型桥涵顶进施工。
2.作业准备2.1施工计划编制、上报2.1.1既有线要点施工计划内容包括作业项目、日期、慢行(封锁)起止时间、地点、影响范围及运行限制和配合单位等。
2.1.2月度施工计划应包括:施工方案设计(施工项目、作业内容、地点和时间、影响范围、施工方案及验收安排)、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及负责人、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保证措施及防护办法、列车运行条件)、施工安全协议书等基本内容。
2.1.3月度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在上报铁路局之前,必须经项目部上一级技术部门审核和总工程师审批,并应于每月10日前由公司或指挥部(公司或项目部)将次月既有线施工计划上报铁路局主管业务处进行审查,经铁路局批准并公布后,纳入铁路局月度施工计划,不得随意变更和取消。
月度施工计划必须抄送配合单位。
2.1.4慢行(封锁)要点施工前三天,项目部必须以传真电报形式向公司并集团公司(项目)指挥部调度上报,公司和集团公司(项目)指挥部同时也要向集团公司调度上报。
电报内容应注明施工项目、施工范围、要点时间、作业内容、劳力情况、项目负责人、公司(或集团公司指挥部)包保领导、配合单位及人员、安全措施、施工等级和点前准备情况等内容。
2.2光电缆、管线探测、迁改进场后立即与铁路设备管理单位签订施工安全协议。
在设备管理单位派员到场的监督下,探明施工范围内地下光电缆和管线径路和深度,并人工将其挖出,加以迁移或有效防护,设置明显安全防护标志。
2.3电化接触网杆迁改电化接触网杆往往影响设计顶进位置,线路加固架空或顶进前必须由铁路供电部门进行迁改、防护。
2.4架空设备准备准备线路加固架空材料、顶进设备,编制设备需求表、材料进场计划表,统筹安排材料进场顺序、进场数量及进场时间。
2.5应力放散与绝缘防护长轨铁路,在线路加固架空施工前必须进行应力放散。
对有轨道电路的线路,施工时必须进行绝缘防护,穿横抬梁时必须采用绝缘垫片与轨底隔离支垫,使用的工具、撬杠必须进行绝缘防护。
桥涵顶进作业指导书上课讲义
桥涵顶进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与要求目的:确保既有线顶进桥涵施工质量,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减少顶进施工对既有线运输的影响。
要求:作业人员掌握要领,熟练操作。
2. 适用范围2.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改建及扩建工程下穿铁路桥涵施工,如铁路平改立、梁改箱等等,采用便梁加固线路顶进就位的施工方法。
2.2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天窗点内作业。
3. 工具材料移动停车信号牌、移动减速信号牌(含T牌)、油压千斤顶、顶铁、顶柱、全站仪、水准仪、塔尺、枕木、挖机、自卸式汽车等。
4. 作业程序4.1点名分工工班长组织职工列队点名,明确作业分工项目、内容及时间,所有职工均应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4.2安全预想4.2.1 土方安全预想421.1 挖土严格按技术交底要求作业,并派专人指挥机械,不得私自乱挖。
4.2.1.2 挖机作业应密切注意便梁和管线,如遇特殊情况或异样及时向项目部汇报。
4.2.1.3 挖机作业半径内不得站人或有人行走,汽车倒车时注意相互避让。
4.2.1.4 弃土临时存放应距工作坑边0.8米以外,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 米。
4.2.1.5 严禁随意切割坡角,扰动边坡稳定。
4.2.1.6 提前请地下管线的监护人员到现场进行交底,查明管线的确切位置,并办理相关安全协议。
召开保护地下管线的专题会议。
4.2.1.7 施工前,要摸清地下管线设施,请设备管理单位监护人员到场,采用挖探沟探测,查明走向、埋设深度及设备管理单位、用途、数量等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4.2.2 顶进安全预想4.2.2.1 箱体顶进必须在线路和基础加固后箱体砼达到预计强度后进行,并实行24小时连续作业,保持箱体不断前进,挖土时必须留好安全边坡,防止路基塌方,顶面坡度控制在1:1左右,两侧及底板带土顶进。
422.2 箱体在试顶前,应做好顶进液压设备的调试安装工作,正式顶进时,每班交接前,对千斤顶、液压系统,顶铁顶管,后靠背等设备要经过检查保护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顶进施工作业指导书1 范围适用于铁路工程框架桥的顶进施工。
2 施工准备2.1 材料和主要机具:水、水泥、砂、碎石、片石、钢筋、钢板、钢板桩、结构钢焊条、电焊机、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石蜡、机油、塑料薄膜、铁锹、土篮、模板、脚手杆、混凝土搅拌机、灰浆搅拌机、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汽车式起重机、挖掘机、推士机、自卸汽车、卷扬机、蛙式打夯机、砂浆试模、混凝土试模、顶进设备(高压油泵、控制阀、调节阀、千斤顶、油箱、油管压力表、顶铁、顶柱、横梁)。
2.2 作业条件2.2.1 顶进施工时,非工作人员应撤离工作现场。
顶铁上严禁站人和行走。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图3.2 工艺流程图的描述3.2 修筑后背:后背是顶进的依托,应做到牢固可靠,以保证顶进的顺利进行。
后背的修筑可与开挖工作同时进行,若采用钢板桩作后背时,应先打桩在开挖工作坑,以节省挖方井保证桩后土壤的密实性。
3.2.2 开挖工作坑:在铁路路基的一侧根据箱涵结构尺寸、净空要求开挖,工作坑底须经夯实碾压处理。
3.2.3 排除地表水及降低地下水位:工作坑四周应挖排水沟。
井根据地质条件及地下水情况在顶进范围内布置打点,进行抽水,使地下水位保持在基底以下0.5~1.0m。
3.2.4 修筑滑板设置润滑隔离层;滑板多以混凝土灌注而成,也有按构造增设钢筋的。
详见《混凝上及钢筋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修筑前在其下以碎石夯填密实,以减少不均匀沉陷。
滑板混凝土要求振捣密实,表面平整。
滑板表层涂以机油、石蜡作为润滑剂,再以塑料薄膜覆盖形成隔离层。
3.2.5 预制箱涵;在滑板塑料薄膜隔离层上绑扎钢筋以预制钢筋混凝土箱涵。
应注意按设计要求将箱涵各部位预埋件安装齐全,避免遗漏。
3.2.6 安设刃角:采用钢筋混凝土内刃角时在三角形顶端安装钢刃尖。
采用钢刃角时则安装在结构前端预埋的螺栓上,要求安装位置准确。
3.2.7 安装顶进设备;顶进设备分液压系统和传力设备两部分。
3.2.8 线路加固:根据线路、行车、地质和地下水泥情况,以及箱涵结构尺寸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恰当的线路加固形式,以保证顶进时的行车安全。
3.2.9 起动顶进:顶进时,需逐渐加压,并对设备及滑板、后背等进行检查。
起动后要掌握好箱涵顶进方向。
顶人路基时安排在列车运行间隙时进行顶进,随挖随顶。
同时用仪器对顶进方向及高程进行测量,并注意及时纠正偏差,以保证顺利地把箱涵按设计位置顶人路基。
3.2.9.1 挖土及运土:框构桥涵的顶进速度主要取决于洞内的挖、运土速度,每次挖土掘进同应根据土质情况决定,一般约为20~50cm。
在松散的或软塑性的土层中顶进严禁‘超挖’,必须保证刃角切人土层内10cm以上;挖土时应掌握士坡的平整,并保持与刃角坡度一致,或根据路基土质情况选用适当坡度,严禁出现倒坡,以保安全;列车通过时不得挖土,如发现机械设备有故障不能顶讲时应立即停止挖土;挖土工作必须与观测工作紧密配合,根据偏差分析决定挖土方法。
3.2.9.2 安放顶铁、顶柱:每行顶铁(柱〕与千斤顶应成一直线,并与后背垂直,各行长度而力求一致,顶进时,顶铁上不准站人。
注意观察顶铁的受力情况,防止崩出伤人。
顶铁行数,决定于总顶力与顶铁(柱)的允许承压能力,并要求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3.2.9.3 测量工作:为了准确掌握箱涵顶进的方向和高程,应在箱涵的后方设置观测点以观测箱涵顶进时中线和水平偏差。
测量工作必须每顶一镐测量一次高程和左右方向偏差,并做好记录,以便及时纠正偏差,保证顶讲顺利进行。
3.2.9.4 顶进方向和高程的控制:为保证顶进箱涵的位置正确,防止顶进的方向及高程偏差,除加强观测认真预防外,还要及早纠正,倘若等到出现大偏差后再行纠正就较为困难,常用的纠压方法有:3.2.9.4.1 使刃角“及早”吃土,借以加大刃角阻力,使箱涵避免低头。
3.2.9.4.2 发现箱涵抬头现象时,可在刃角处适当超挖。
3.2.9.4.3 箱涵顶进方向的控制从顶进开始就需认真加以注意。
3.3 其他几种顶进施工方法:3.3.1 对顶法:对顶法是在铁路两侧各挖一工作坑,将箱涵分成两半,分别在两侧工作坑内淤滞,并修筑后背,同样借后背反力将箱涵顶人路基。
修建方法;一般先顶进一侧的箱涵,就位后在刃角处用支撑封住,防止塌方,然后将顶进设备移至铁路的另一侧,顶进该侧的箱涵使之与先顶进的箱涵对接。
箱涵对接位置应选择在两股道线路间距较大的地方。
随即可以拆除钢刃角,井设置止水沉降缝。
箱涵对接时,接缝处应采取可靠的止水措施,使之既要适应接缝两侧结构可能产生不均匀的下沉要求,又要能止水防漏。
一般是采用预留缺口橡胶止水带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在做后一镐顶进至接缝约70mm宽间隙时停止顶进,在接缝内塞直径50mm的沥青麻筋,安设止水带并用预埋螺栓加扁钢压紧,再开动千斤顶挤实,最后用防水混凝上将缺口补平。
3.3.2 对拉法:对拉法是先在铁路两侧工作坑内各预制一节箱涵,然后利用小口径顶管法,将高强钢丝束或其他拉杆穿过路基,使两节箱涵连接上,互为地锚,对拉前进,直至对接合拢。
对拉珐不需要后背因此可在后背修筑困难或不经济时采用。
施工步骤为,修筑工作坑;设置顶进拉杆;对拉顶进;对接缝的处理与对顶的做法相同。
3.3.3 中继间法:3.3.3.1 空箱涵较长时可分成若干节。
用中继间法顶进。
即前节箱涵利用后节箱涵作后背。
用节间设置的中继间千厅顶进行顶进。
中继间内的千斤顶达到最大顶程后,前节箱涵暂停前进,而进行后节箱涵的顶进。
此时中间节的千斤顶随着后节箱涵的前进而压缩(回镐)。
箱涵最后一节还是要依靠后背的反力进行顶进。
3.3.3.2 中继间法布置形式有井列式和串联式两种。
井列式是在靠铁路一侧井排预制好,先将箱涵1顶入,然后将箱涵2平移安装第一个中继间,待箱涵2也顶人路基后在平移3,安装第二个中继间,再继续顶进,直至全部就位。
箱涵横移的方法,可用顶进法,但需要设置横向后背或在工作坑底板上设滑道,用卷扬机及滑轮组牵引的办法,另外还有一种在箱涵内穿进桁梁的方法;串联式是将数节箱涵在顶进轴线上按先后次序预制好,将各个中继间一次安装完成,以至全部就位。
3.3.3.3 中继间法接缝处理:前后节箱涵在顶进中其重心的运动轨迹不易重合,产生垂直分力,使重心线高差增大,前后节箱涵就会产生错牙。
为使前后节箱涵能互传剪力,并随时掌握顶进时的高程,不使产生较大的高程误差,以减少剪力值,防止错牙,常在涵节间设置剪力楔,传力钢筋及钢搭?等。
3.8.5.4 中继间预留千斤顶的顶程应小一些,这样剪力力臂可以缩短,使剪力楔等设施能发挥较大的抗剪能力,也便于抗剪设施的布置。
3.3.3.5 中继间周围必须设置钢护套,它不仅用以防止两侧漏土和使千斤顶与土面避免接触,更是预防后节箱涵顶进时底板刮土造成错牙的有效措施,钢护套底板需在预制箱涵的同时设置之。
3.3.3.6 节间沉降缝防水与对顶法一样,也采用预留缺口,顶进就位后装内贴式止水带。
3.3.4 顶拉法:3.3.4.1 箱涵穿越股道较多,涵身较长,顶部无覆盖土或士层不厚,在顶进时能将线路架空时,采用顶拉法较为合适。
一般中、小型箱涵特别是后背修筑困难采用顶拉法施工效果好。
3.3.4.2 顶拉法施工,将整座箱涵分为若于节,用通长的钢筋束或用螺栓连接起来的型钢作为拉杆,将各节箱涵串联起来。
根据中继间的工作原理,利用其中两节或更多节箱涵的摩阻力,借助于千斤顶克服另一节箱涵顶进时的摩阻力,依次逐节顶拉前进,做到不设固定后背而将箱涵顶人路基。
3.3.4.3 顶拉施工程序:首先开动前面千斤顶,此时后面两节箱涵作为后背顶进前节箱涵,后面千斤顶自动回油;开动中问千斤顶,此时前、后两节作为后背顶进中节箱涵(前节是通过钢筋束起作用的)前面千斤顶自动回油;开动后面千斤顶顶进后节箱涵时,是用前节、中节箱涵作为后背(均通过钢筋束起作用)中间千斤顶自动回油。
如此循环往复,每一循环三节箱涵前进干斤顶一个顶程的距离。
后节箱涵对于前节箱涵有顶进的作用(靠千斤顶实现),而前节箱涵对于后节箱涵有拉的作用(亦靠千斤顶实现)。
3.3.4.4 顶拉法的分节要求;一般情况,分节长度应不小于高度,最好为高度的一倍半以上,使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以避免倾覆。
分节最少三节,尽可能分为四节或四节以上,以防止顶进时静止摩阻力不够出现倒退现象。
同时还要注意使铁路线路尽量位于同节框构上,节缝位置最好设在两线间距的中间。
3.3.4.5 箱涵较长时,在满足顶拉法施工需要节数和顶力许可的前提下,分节最好长些,以减少接头。
在涵长分成四节的情况下,应注意后节节长最好是前一、二节的1.2~1.5倍,以确保框构顶进顺利入土。
3.3.4.6 顶拉设施:有钢筋束及型钢组成的拉杆两种。
顶拉法的接缝处理与对顶法相同。
4 质量标准4.1 框架桥涵外形尺寸及顶进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1规定。
表4.1-15 成品保护5.1 框构桥预制完毕后设立明显标志牌,禁止碰撞。
6 施工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 顶进时要保证主体结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防水层及防护层按设计完成。
6.2 挖土作业应与观测人员密切配合,随时报据桥涵顶进方向和水平偏差,采取超欠挖纠偏措施。
6.3 挖运土方与顶进作业应循环交替进行,每前进一顶程即应切换油路,并将顶进千斤顶活塞拉回复原,补放小顶铁,更换长顶铁,安装横梁。
6.4 桥涵身每前进一顶程,应观测轴线和高程,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7 形成的质量记录7.1 相应的材质检验及施工过程试验报告单7.2 相应的隐蔽工程检查证7.3 相应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评定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