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的设计要求和设计程序
2024年整理新型农业机械化设施施工方案(设备选型与布局设计)
![2024年整理新型农业机械化设施施工方案(设备选型与布局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1cf061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66.png)
《新型农业机械化设施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新型农业机械化设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项目旨在为某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一套先进的新型农业机械化设施,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农产品质量。
该农业生产基地占地面积较大,主要种植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大豆等。
目前,基地的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传统的人工劳作和部分老旧的农业机械,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因此,引入新型农业机械化设施成为当务之急。
二、设备选型1. 拖拉机- 型号选择:根据基地的耕地面积和作业需求,选择功率适中、性能稳定的中型拖拉机。
该拖拉机应具备良好的动力性能、操控性和可靠性,能够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
- 功能特点:配备先进的液压系统和悬挂装置,可方便地连接各种农业机械具,实现耕地、播种、施肥、收割等多种作业功能。
2. 播种机- 型号选择:选用精准播种机,能够实现精量播种,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和整齐度。
该播种机应具备调整播种量、行距和株距的功能,以适应不同农作物的种植需求。
- 功能特点:采用先进的电子控制系统,可精确控制播种量和播种深度,确保播种质量。
同时,播种机应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和稳定性,能够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下顺利作业。
3. 收割机- 型号选择:选择高效联合收割机,能够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清选等作业工序。
该收割机应具备较强的收割能力和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农作物的收割需求。
- 功能特点:配备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可自动调整收割高度和速度,提高收割效率和质量。
同时,收割机应具有良好的清选效果,确保收获的粮食干净、无杂质。
4. 灌溉设备- 型号选择:根据基地的灌溉需求,选择合适的灌溉设备。
可选用喷灌设备或滴灌设备,以提高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
- 功能特点:喷灌设备应具有射程远、覆盖面积大、均匀度高的特点;滴灌设备应具有节水、节能、精准灌溉的特点。
同时,灌溉设备应具备自动化控制功能,可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水情况自动进行灌溉。
农业机械的设计要求和设计程序
![农业机械的设计要求和设计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38963a1bfe4733687e21aadb.png)
农业机械的设计要求和设计程序农业机械的设计要求和设计程序一)设计要求1。
满足农业技术要求衡量某种农具的好坏,除技术指标(生产率、功耗、操纵性能)外,最主要看能否满足农业技术要求。
2。
使用维修方面的要求在满足作业要求的前提下,机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可靠、使用维修方便。
便于维修保养,尽量减小润滑点,零部件的调整、装卸方便,易损件应具有通用性。
3。
制造方面的要求在保证机器性能和寿命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廉价材料,降低制造成本。
合理确定加工精度和技术条件,降低加工费用。
应按照“三化”要求的原则,设计产品。
二)设计程序对于一种新农业机械的开发,通常要经历一下程序。
1。
产品的可行性分析在项目开发以前,对本产品的有关资料全面调查了解,收据资料,进行需求分析和市场预测。
对实施条件、技术难度、经济效益以及推广本产品后,农业生产的影响作出全面估计,得出可行的结论。
如果看不出明显的好处,则不宜实施。
若有明显的好处,则,提出可行性报告,交到有关部门鉴定。
可行性报告里还包含着设计计划任务书。
设计计划任务书里应明确规定任务的来源、机器的使用范围、设计依据以及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等内容。
然后任务的要求制定执行计划和完成进程。
2。
确定具体目标是设计的机器满足农业技术要求和生产率的前提下,在机器性能上达到的目标。
3。
性能设计与试验段是机器总体方案的设计(确定)设计方法有三种创新设计:就是产品的新开发改进设计:在原有的产品里,结构性能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完善。
仿造设计:原有的产品上,模仿它的结构、工作原理,设计出另一种新产品。
性能设计阶段:主要解决机器性能问题。
设计重点放在整机的工艺流程和主要部件的性能问题。
只要机器的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的性能可以满足农业技术要求,并能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就行。
根据已确定的方案,设计绘制图样,并制造出样机。
性能试验:主要考察设计的样机是否达到设计所要求的各项指标。
若技术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重新设计,直到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农业机械安全标准
![农业机械安全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1578e3d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d.png)
农业机械安全标准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机械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农业机械的使用涉及到人身、财产安全等重要因素,因此,制定并遵守农业机械安全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农业机械的分类、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机械使用的安全规范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为农业机械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农业机械分类与安全标准农业机械种类繁多,根据其功能性和应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耕种机械、种植机械、收获机械等多个类别。
农业机械的安全标准应根据其不同的使用场景和特点来制定,目的是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和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常见的农业机械安全标准包括但不限于:1. 农业机械的设计与制造标准:要求农业机械的设计和制造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要求与标准,各个关键部件的设计、工艺和材料要符合相关行业标准,确保机械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
2. 农业机械的使用标准:要求农业机械使用人员在操作机械之前必须经过正规的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件,确保其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3. 农业机械的维护与保养标准:要求农业机械的维护与保养按照制造厂家或相关行业标准来进行,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故障和安全隐患。
4. 农业机械的作业安全标准:涉及到机械的作业时,要求使用人员做好周边环境的查看,确保没有障碍物和其他人员等因素威胁到操作安全。
二、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确保农业机械操作安全的基础。
农业机械使用人员应接受系统的安全教育,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机械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巧:了解机械的结构、原理和工作机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安全生产知识与技能培训:了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熟悉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流程,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3. 事故案例分析与学习:通过事故案例的分析和学习,总结教训,加深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4. 安全操作规范的培养:不断强化安全操作的观念和规范,遵循操作规程,杜绝违规操作。
《马铃薯种薯自动切块机的研究与设计》范文
![《马铃薯种薯自动切块机的研究与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f494d4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c.png)
《马铃薯种薯自动切块机的研究与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马铃薯种植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逐渐提高。
马铃薯种薯的切块工作是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传统的手工切块方式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种植的需求。
因此,设计一款马铃薯种薯自动切块机,对于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马铃薯种薯自动切块机的研究与设计。
二、设计要求与目标1. 设计要求:设计出的马铃薯种薯自动切块机应具有高效率、低耗能、操作简便、维护方便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规模马铃薯种植户的需求。
2. 设计目标:实现马铃薯种薯的自动切块,提高切块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工成本,为马铃薯种植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三、总体设计1. 机械结构:马铃薯种薯自动切块机主要由进料系统、切割系统、出料系统、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其中,进料系统用于将马铃薯种薯送入切割系统,切割系统负责将马铃薯种薯切成所需大小的块状,出料系统用于将切好的薯块排出,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则负责整个设备的运行和操作。
2. 工作原理:马铃薯种薯自动切块机通过电机驱动传动系统,使进料系统将马铃薯种薯送入切割系统。
切割系统采用高速旋转刀片将马铃薯种薯切成块状,出料系统将切好的薯块排出。
整个过程通过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操作。
四、关键技术与部件设计1. 切割系统设计:切割系统是马铃薯种薯自动切块机的核心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切块效率和薯块质量。
切割系统采用高速旋转刀片,通过调整刀片的角度和转速,实现不同大小的薯块切割。
同时,为保证切割质量,切割系统还应具备自动进给和退刀功能。
2. 传动系统设计:传动系统是马铃薯种薯自动切块机的动力来源,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整个设备的性能。
传动系统采用高强度钢材制作,通过电机驱动,实现进料系统和切割系统的协调运行。
3. 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是马铃薯种薯自动切块机的大脑,负责整个设备的运行和操作。
农业机械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标准
![农业机械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36f8fe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a.png)
农业机械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标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业机械智能化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农业机械智能控制系统作为农业机械的关键组成部分,设计标准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农业机械的性能和效果。
本文将就农业机械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标准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设计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功能需求农业机械智能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是设计的核心。
首先,系统应能够实现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操作,包括自动导航、自动化操控、自动巡航等功能。
其次,系统应具备故障检测与报警功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农业机械的故障问题,提高机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另外,系统还应具备数据采集和分析功能,通过对农田环境和农作物生长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提供农事决策的参考依据。
二、性能指标农业机械智能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是评价其设计水平和效果的重要标准。
首先,系统的操作界面应友好直观,便于用户的操作和掌握。
其次,系统的响应速度应快速准确,能够满足农业生产对操作效率的要求。
另外,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农业生产中常常会有一些恶劣的环境,系统应能够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
此外,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也是必要考虑因素,以适应农业发展的需求变化。
三、设计要求在设计农业机械智能控制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首先,系统的设计应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农业机械在长时间、大负荷下正常运行。
其次,系统的设计应尽可能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另外,系统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以满足不同农业生产环境下的需求。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农业机械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充分了解农业机械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确定设计的核心功能和要求。
其次,要进行充分的用户需求调研,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和期望,以便进行针对性的设计。
另外,要考虑到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拓展性,在设计时预留一定的接口和扩展空间,方便后期的维护和升级。
总结:农业机械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标准直接关系到农业机械的性能和效果。
农业采摘机器人机械臂结构设计与分析
![农业采摘机器人机械臂结构设计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14602e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1b.png)
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可以总结出机械臂的优劣势以及需要改进的 方向。例如,如果机械臂的抓取精度较高但移动速度较慢,可能需要优化其传动 系统以提高移动速度;如果机械臂的移动速度较快但抓取精度较低,可能需要改 进其末端执行器设计以提高抓取精度。
四、结论
农业采摘机器人机械臂结构设计与分析是提高采摘效率和精度的关键。本次 演示通过对机械臂结构、运动原理、性能测试等方面的详细阐述,强调了农业采 摘机器人机械臂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为了进一步优化机械臂性能,未来的研究 应以下几个方面:1)改进传动系统设计以提高移动速度和抓取精度;2)研发更 高效的末端执行器以提高采摘效率;3)
结合机器视觉和技术实现对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果实自动识别和抓取; 4)完善机械臂的自我保护和故障诊断功能以提高其可靠性和耐用性。通过对这 些方向的深入研究,有望为农业采摘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内容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采摘机器人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 次演示将聚焦于农业采摘机器人的核心部件——机械臂,探讨其结构设计的关键 因素,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3、机械臂结构设计的未来发展 趋势和挑战
未来,机械臂结构设计将朝着轻质、高强度、多功能、人性化和环保等方向 发展。在材料选用上,将更多地采用高性能轻质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铝合 金等;在结构设计上,将更加注重人体工学和空间利用率的提高;在功能上,将 更多地引入多种传感器和执行器,提高机械臂的感知能力和动作精度;在人性化 设计上,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操作便捷性;在环保方面,将更多地采用节能环 保材料和方法,降低机械臂的生整体结构需根据采摘对象和作业环境进行设计。一般而言,机械臂 应具备大范围的运动能力,以覆盖广阔的采摘区域。同时,为了方便操作和维护, 机械臂结构应简洁、易于拆卸。
高效农作物秸秆粉碎机械的布局与结构优化设计
![高效农作物秸秆粉碎机械的布局与结构优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2d2516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1.png)
高效农作物秸秆粉碎机械的布局与结构优化设计随着农业发展的进步,农作物的种植也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而农作物秸秆的处理与利用成为了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
秸秆经过粉碎处理可以用于动物饲料、有机肥料、生物质燃料等多种用途,因此高效农作物秸秆粉碎机械的布局与结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布局设计1. 整体布局高效农作物秸秆粉碎机械的整体布局应合理紧凑,方便携带和使用。
机械应设计为可移动式,便于在农田、牧场等地方使用。
同时,机械的结构也应简单明了,易于操作和维护。
2. 传动系统布局传动系统是农作物秸秆粉碎机械的核心部分,其布局应注重机械的稳定性和传递效率。
适当增加传动系统的重量,使其具备足够的稳定性,能够有效地抵抗冲击和振动。
此外,传动系统的布局还应避免农作物秸秆与其接触,以防止秸秆被缠绕导致传动故障。
3. 进料口与出料口布局进料口和出料口是农作物秸秆粉碎机械的重要部分,其布局应兼顾机械的效率和安全性。
进料口应设计合理,确保农作物秸秆能够顺利进入机械,并避免堵塞的情况发生。
出料口的布局应使粉碎后的秸秆能够顺利排出,同时注意避免对操作人员的伤害。
二、结构优化设计1. 碾轮结构设计碾轮是农作物秸秆粉碎机械最核心的部件,其结构设计对于机械的粉碎效果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碾轮应采用坚固耐用的材料制作,同时结构设计上要合理,增加碾轮与秸秆的摩擦面积,提高粉碎效果。
此外,可以通过设计特殊的凹槽和齿轮,进一步优化碾轮的粉碎能力。
2. 刀片设计刀片是农作物秸秆粉碎机械中另一个关键部件,其设计应注重切割效果和使用寿命。
刀片的角度、密度和形状都会影响到切割效果,应根据不同种类的农作物秸秆来优化刀片设计。
同时,刀片的材料应选用高强度、耐磨损的材料,以提高使用寿命。
3. 防尘设计农作物秸秆粉碎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因此,在机械的结构设计中应考虑加入防尘装置,并保证其有效性。
可以通过合理的管道布置和负压系统,将产生的粉尘有效地收集和处理,减少对操作人员的危害。
农业机械标准
![农业机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2550b8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c.png)
农业机械标准农业机械标准指的是对农业机械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方面进行规范的文件,它是确保农业机械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农业机械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据。
下面是农业机械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农业机械产品标准1. 农业机械整体设计标准:对农业机械的整体设计原则和要求进行规定,包括结构、布局、系统集成、物料选择等方面,确保农业机械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农业机械安全标准:对农业机械的安全要求进行规定,包括防护装置、安全开关、断电保护等方面,确保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3. 农业机械性能标准:对农业机械的性能指标进行规定,包括功率、转速、产量、效率等方面,确保农业机械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4. 农业机械环境适应标准:对农业机械的环境适应能力进行规定,包括温度、湿度、防尘等方面,确保农业机械在各种复杂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5. 农业机械检测评价标准:对农业机械的检测评价方法进行规定,包括试验方法、检测仪器、评价指标等方面,确保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可靠。
二、农业机械组织和管理标准1. 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管理标准:对农业机械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进行规定,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控制、成品检验等方面,确保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稳定。
2. 农业机械产品维护与维修标准:对农业机械产品的维护与维修工作进行规定,包括故障诊断、维修方法、维修人员培训等方面,确保农业机械产品能够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3. 农业机械产品标识标准:对农业机械产品的标识要求进行规定,包括产品型号、生产日期、使用说明等方面,方便用户正确使用和维护农业机械。
4. 农业机械产业标准:对农业机械产业的发展和管理进行规定,包括产业布局、技术进步、市场管理等方面,促进农业机械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农业机械使用和操作标准1. 农业机械操作规程:对农业机械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规定,包括起动、驾驶、停车等方面,确保农业机械的安全运行。
农业机械的创新设计与制造技术
![农业机械的创新设计与制造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0002a6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37.png)
农业机械的创新设计与制造技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趋势的加强,农业机械的创新设计和制造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农业机械的创新设计和制造技术发展的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保障农作物的高产、优质和安全。
本文将从农业机械的创新设计和制造技术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农业机械的创新设计农业机械的创新设计是指在传统农业机械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新的科技、材料和工艺等手段,对机械结构、功能和性能进行改进,以适应现代农业的需求。
创新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创新农业机械的结构创新主要包括轮式结构、行走结构、传动结构等方面的改进。
例如,通过采用液压传动系统代替传统的机械传动系统,可以提高机械的传动效率和可靠性;通过采用电子控制系统代替机械传动系统,可以实现机械的智能化控制和自动操作,降低劳动强度。
2. 功能创新农业机械的功能创新主要包括新的作业功能和多功能一体化设计。
例如,传统的拖拉机只能进行耕作和运输等基本功能,而现代农业机械则可以实现多种功能的一体化设计,例如种植、农药喷洒和收割等多种作业功能的组合,从而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3. 精准化设计农业机械的精准化设计是指通过应用先进的测控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机械的精准操作和管理。
例如,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农田的精准播种、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农业机械的制造技术农业机械的制造技术是指通过先进的制造工艺、设备和管理手段,确保机械的质量、性能和可靠性。
制造技术的改进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字化制造数字化制造是指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和计算机辅助检测(CMM)等技术手段,实现农业机械的数字化设计、加工和检测。
数字化制造可以提高农业机械的设计效率、制造精度和产品质量,并减少设计和制造周期。
智能无人农业机械设计参数
![智能无人农业机械设计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5af77271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6.png)
智能无人农业机械设计参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无人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智能无人农业机械设计参数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其性能表现和工作效果。
本文将从设计参数的角度探讨智能无人农业机械的设计要点。
一、尺寸与结构参数智能无人农业机械的尺寸与结构参数是设计的基础,直接影响到机械的稳定性、操控性和适应性。
首先需要考虑机械的尺寸大小,合理的尺寸设计能够满足机械的工作需求,并且便于携带和操作。
其次是结构参数的设计,包括机械的重心位置、支撑结构、传动结构等,这些参数的合理设计能够提高机械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二、动力系统参数智能无人农业机械的动力系统参数是保证机械正常运转的基础。
首先是电池容量和续航时间,这是智能无人农业机械工作时间的保障,需要根据实际作业需求进行合理的设计。
其次是电机功率和转速,这直接影响到机械的工作效率和性能。
此外,还需要考虑传动系统的设计,包括传动效率和传动比等参数,以提高机械的动力传输效果。
三、感知与控制系统参数智能无人农业机械的感知与控制系统是实现自主操作的关键。
感知系统包括传感器的类型和数量,以及其检测范围和精度等参数。
合理的感知系统能够及时获取农田的信息,为后续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控制系统参数包括控制算法的设计和执行效率,以及对机械运动的精确控制能力。
良好的控制系统能够使机械具备智能化的操作能力。
四、作业参数智能无人农业机械的作业参数是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
作业参数包括作业速度、作业宽度和作业深度等。
合理的作业参数能够提高机械的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同时减少对农田的损害。
五、安全与可靠性参数智能无人农业机械的安全与可靠性参数是保证机械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安全参数包括安全防护装置的设计和安全控制系统的设置,以及对人员和农田的安全保护措施。
可靠性参数包括机械的故障率和维修性能等,合理的可靠性参数能够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并且降低维修成本和维修时间。
智能无人农业机械设计参数是保证机械性能和工作效果的关键因素。
毕业设计(论文)-苹果采摘机的设计(全套图纸)
![毕业设计(论文)-苹果采摘机的设计(全套图纸)](https://img.taocdn.com/s3/m/a5dccd170722192e4536f6f9.png)
届毕业设计苹果采摘机的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所属专业:学院:班级:指导老师:日期: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制前言苹果原产欧洲中部、东南部,中亚西亚以及中国新疆。
苹果(Apple),是常见的水果之一。
苹果树属于蔷薇科,落叶乔木,叶椭圆形,有锯齿。
其果实球形,味甜,口感爽脆,且富含丰富的营养,是世界四大水果之冠。
苹果通常为红色,不过也有黄色和绿色。
苹果是一种低热量食物,每100克只产生60千卡热量。
苹果中营养成份可溶性大,易被人体吸收,故有“活水”之称,其有利于溶解硫元素,使皮肤润滑柔嫩。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40%以上,在世界苹果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苹果消费市场主要为鲜果和加工制品,鲜食的比例高达90%,加工制品仅占10%左右。
为保证苹果的品质,适时采摘是我国苹果产业的重中之重。
采摘工作量繁重与劳动力的缺乏使得适时采摘变得越来越困难。
全套图纸加153893706目录1引言-------------------------------------------------------------------------------------------------------------------------------------------------- - 2 -1.1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 2 -1.2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1.3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 - 4 -1.4完成本课题需要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 - 5 -1.5 方案及进度计划------------------------------------------------------------------------------------------------------------------------ - 5 -2.机械的总体设计------------------------------------------------------------------------------------------------------------------------------ - 5 -2.1苹果采摘机工作流程 ------------------------------------------------------------------------------------------------------------------ - 6 -2.2机械手臂设计---------------------------------------------------------------------------------------------------------------------------- - 8 -3.苹果采摘机械动力控制机构的设计 ---------------------------------------------------------------------------------------------- - 12 -3.1输送机构传动方式 ------------------------------------------------------------------------------------------------------------------- - 12 -3.2V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 12 -3.3V带传动设计步骤和传动参数选择 ---------------------------------------------------------------------------------------------- - 12 -3.4齿轮箱齿轮结构----------------------------------------------------------------------------------------------------------------------- - 13 -4. 苹果采摘机械行走机构的选择 --------------------------------------------------------------------------------------------------- - 17 -4.1行走机构 -------------------------------------------------------------------------------------------------------------------------------- - 18 -5.苹果采摘机输送装置的选择 --------------------------------------------------------------------------------------------------------- - 18 -5.1带式输送机 ----------------------------------------------------------------------------------------------------------------------------- - 18 -5.2 装筐输送机构 ------------------------------------------------------------------------------------------------------------------------- - 18 -6.部位仿真模拟分析 ------------------------------------------------------------------------------------------------------------------------ - 19 - 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农业采摘的机械臂结构设计研究
![基于农业采摘的机械臂结构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543a7a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a.png)
一、概述1.1 研究背景农业采摘一直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然而传统的人工采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容易受到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
1.2 问题陈述针对传统农业采摘的问题,如何通过机械化手段提升采摘效率,降低成本,成为了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农业采摘机械臂结构设计研究2.1 机械臂结构设计原理机械臂是一种可以模拟人的手臂运动,用于完成各种任务的机械装置,其结构设计是机械臂性能的关键。
2.2 机械臂结构设计要求农业采摘机械臂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其在采摘作业中的灵活性、稳定性、承载能力,以及适应不同农作物的采摘需求。
2.3 结构设计方法通过对现有农业采摘机械臂样机进行解构分析和仿真模拟,结合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和采摘方式,优化机械臂的结构设计。
三、机械臂的关键部件设计3.1 末端执行器设计末端执行器是机械臂的关键部件,其设计应具备较高的抓取精度和力度,能够适应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农作物。
3.2 关节驱动器设计关节驱动器是机械臂实现运动的关键部件,其设计应具备较高的扭矩和精度,能够实现复杂的运动轨迹控制。
四、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4.1 控制系统架构设计控制系统应包括运动控制、视觉识别、力觉传感等功能模块,通过统一的控制架构实现机械臂的协调运动和智能化控制。
4.2 控制算法设计针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设计适应性较强的控制算法,以实现机械臂在不同环境下的高效稳定作业。
五、仿真验证与实验研究5.1 仿真验证利用仿真软件对设计的机械臂结构和控制系统进行虚拟仿真,评估其性能指标和稳定性。
5.2 实验研究在实际的农业生产环境中,对设计的农业采摘机械臂进行实地试验,验证其在不同作物采摘任务中的实际效果。
六、结论与展望6.1 结论总结通过对农业采摘机械臂的结构设计研究,设计出了适应不同农作物采摘需求的机械臂,并通过仿真验证和实验研究验证了其性能和稳定性。
6.2 发展展望随着农业机械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以进一步结合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先进技术,打造更加智能和高效的农业采摘机械臂系统,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
农业机械标准
![农业机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e31931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f.png)
农业机械标准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农业机械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农业生产的效率提升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相关的参考内容:一、农业机械标准的意义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制定农业机械标准,可以推广和应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2. 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业机械标准可以明确农业机械设备的质量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农民在使用农业机械时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3. 促进农业机械产业发展:农业机械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以规范农业机械市场秩序,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促进农业机械产业的发展。
二、农业机械标准的分类根据农业机械的不同类型和功能,农业机械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农业机械设备标准:用于规范农业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的标准,包括农业机械的结构、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2. 农业机械测试方法标准:用于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测试和检验的标准,包括农业机械性能测试、质量检验等方面的要求。
3. 农业机械操作规程标准:用于规范农业机械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的标准,包括农业机械设备的操作方法、维护保养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4. 农业机械安全标准:用于确保农业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的标准,包括农业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危险预警系统等方面的要求。
三、农业机械标准的制定部门和程序农业机械标准的制定由国家相关行业组织、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参与完成。
标准的制定程序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环节:1. 提出标准制定的需求和依据:由相关部门、企业或者研究机构提出制定农业机械标准的需求和依据,明确标准的制定目标和范围。
2. 组织标准制定的研究和讨论:由相关的技术委员会或者标准委员会牵头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研究和讨论,确定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3. 征求公众意见:将初步制定的标准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接受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4. 正式发布标准: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后,由国家标准化管理机构正式发布农业机械标准。
农业机械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农业机械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ce1ca0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b.png)
农业机械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农业机械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
但是许多农村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管理仍然落后,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例如人工管理效率低、计划不合理、设备维修等等。
为此,农业机械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农业机械化管理系统的设计1.数据采集:农村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因此在设计农业机械化管理系统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采集相关数据。
可以考虑使用传感器、监控设备等技术手段进行数据采集。
通过数据采集,可以对农业机械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解,从而为接下来的管理提供数据基础。
2.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完成数据采集后,需要将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具体来讲,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提取、汇总、归类等操作,将数据通过计算、统计等手段进行分析。
如此一来,可以得到有关农业机械的使用状况、性能表现等情况,为制定管理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3.管理系统的设计:在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后,需要进行农业机械化管理系统的设计。
具体来讲,可以将农业机械化管理系统分为三个部分: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反馈。
信息采集包括采集农业机械的使用情况,信息处理则是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信息反馈则是反馈处理结果,提出改进意见。
4.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在设计农业机械化管理系统时,同样需要考虑如何为农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可以开发一个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决策支持系统将数据结果反馈人员进行决策,制定改进措施。
二、农业机械化管理系统的应用1.制定农业管理计划:农业机械化管理系统可以为农业管理人员提供有关农业机械的使用情况、性能表现等数据。
基于这些数据,农业管理人员可以制定农业管理计划,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和生产效率。
2.维修管理:农业机械化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农业机械的使用情况,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及时预测农业机械的故障,为故障的发生提供预警。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用。
3.节约成本:农村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管理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尽可能地节约成本。
机械设计的一般程序
![机械设计的一般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2c967b6a98271fe900ef9a7.png)
机械设计的一般程序如表! " # " ! 所示,机械设计的一般程序可分四个阶段:!$可行性研究对产品的预期需要、工作条件和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调研,确定设计任务要求,提出功能性的主要设计参量,作成本和效益的估算,论证设计的必要性和先进性,提出由环境、经济、加工以及时限等各方面所确定的约束条件,提出可行性设计方案。
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任务书。
%$方案设计根据设计任务要求寻求功能原理的解法,构思原理方案。
产品的功能分析,是对设计任务书提出的产品功能中必须达到的要求、最低要求和希望达到的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即这些功能能否实现,多项功能间有无矛盾,相互间能否替代等。
最后确定出功能参数,作为进一步设计的依据。
确定了功能参数后,再提出可能采用的方案。
方案设计时,可以按原动部分、传动部分和执行部分分别进行讨论。
讨论产品的执行部分时,首先是选择工作原理。
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以拟定多种不同的执行机构的具体方案。
即使对于同一种工作原理,也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结构方案。
原动部分的方案也可以有多种选择。
由于电力供应的普遍性和电力拖动技术的发展,目前绝大多数的固定机械都优先选择电动机作为原动部分。
热力原动机主要用于运输机械、工程机械或农业机械。
即使是用电动机作原动机,还需要作交流与直流的选择、高转速与低转速的选择等。
传动部分的方案更为复杂多样。
对于同一传动任务,可以通过多种机构或不同机构的组成来完成。
然而,在上述众多方案中,仅有几个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对可行的方案要从技术方面和经济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时可采用的方法很多。
根据经济性进行评价时,既要考虑到产品设计制造时的经济性,也要考虑到产品使用时的经济性。
如果产品的结构方案比较复杂,其设计制造成本会相对增大,但这类产品的功能往往更齐全,生产率也较高,故使用经济性也较好。
相反,结构较为简单、功能不够齐全的产品,设计制造费用虽少,但使用费用却会增加。
评价产品时,产品的可靠性应作为一项重要的分析指标。
农业机械教学教具设计
![农业机械教学教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2a9ae0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1.png)
农业机械教学教具设计1. 引言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农民的农业技能和机械操作能力,农业机械教学教具设计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农业机械教学教具的设计思路、方法和实施步骤,旨在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2. 设计原则在设计农业机械教学教具时,我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目标导向:教具设计应符合教学目标,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农业机械的知识和技能。
- 操作实用:教具应具备实际操作性,能够模拟真实的农业机械操作环境。
- 安全可靠:教具应有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伤害。
- 可调节性:教具设计应灵活可调,以适应不同教学阶段和教学要求的需要。
3. 教具设计要素为了设计出高效的农业机械教学教具,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关键要素:- 结构设计:教具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农业机械的实际结构,能够清晰地展示机械的各个部件和工作原理。
- 功能模拟:教具应能够模拟真实的农业机械工作状态,通过操作模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的工作过程。
- 触觉反馈:教具的设计应尽可能还原真实的操作体验,给予学生触觉反馈,以加深记忆和理解。
- 可拆卸和组装:教具的设计应方便学生进行拆卸和组装,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的组成和操作方法。
4. 实施步骤设计农业机械教学教具的实施步骤如下:1) 确定教具目标:明确教具的教学目标和应用场景,确定教学教具的类型和功能。
2) 进行市场调研:通过调查了解目前市场上的相关产品,收集信息并分析市场需求。
3) 制定设计方案:根据教具目标和市场调研结果,制定教具的设计方案,包括结构设计、功能设计和材料选择等。
4) 原型制作:根据设计方案制作教具的原型,进行实际操作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适当的修改和改进。
5) 教具批量生产:确定教具的最终设计,进行批量生产,并进行质量控制和包装。
6) 教具应用和评估:将教具应用于实际教学中,进行实地测试和评估,收集用户反馈并进行优化改进。
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786e138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5.png)
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也在不断迈向现代化和自动化。
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背景、原理及具体实施步骤。
一、背景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为了解决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不足、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
传统农业生产依赖人力驱动,工作强度大且效率低下。
而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可以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减少资源浪费,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二、原理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依赖于现代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的应用。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 传感器技术:通过各种传感器获取农田中土壤水分、温度、光照等相关参数的数据,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输入到控制系统中。
2. 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控制系统能够实时计算和分析作物的生长情况,并控制农业机械的运转状态,以达到最佳的生产效果。
3. 自动控制技术:利用自动控制技术,通过对农业机械进行编程和控制,实现自动化操作。
例如,可以根据作物生长情况自动调节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或者自动调节农机的工作速度等。
三、实施步骤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 系统需求分析:分析现有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确定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目标和性能指标。
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结构。
硬件部分包括传感器、执行元件和控制器等设备的选型和布置,软件部分包括控制算法和人机界面等。
3. 系统实施和调试:根据设计方案,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实施和调试。
这一步涉及到硬件的安装和连线以及软件的编程和调试等工作。
4. 系统运行和维护:在系统实施和调试完成后,进行系统运行和维护。
系统运行时需要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新型农业机械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
![新型农业机械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ab86374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1.png)
新型农业机械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传统的人工耕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新型农业机械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成为了当今农业科技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需求分析在开始设计和优化新型农业机械控制系统之前,我们首先要进行需求分析。
农业机械控制系统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基本需求:1. 高效性:新型农业机械控制系统应该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和操作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2. 精确性:农业机械控制系统应该能够精确控制农业机械的运动和作业过程。
对于不同的农作物和种植条件,系统应该能够根据实时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作业的精确性和一致性。
3. 可靠性:新型农业机械控制系统应该具备稳定可靠的特性。
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湿度等,系统应该能够正常工作,不受外界干扰。
4. 安全性:农业机械控制系统应该具备良好的安全保护措施。
在作业过程中,系统应该能够自动检测和识别潜在的危险因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5. 易于操作:新型农业机械控制系统应该具备简单易懂、易操作的特点。
农民和技术人员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系统的操作方法,从而提高系统的使用效果。
二、系统设计在满足以上需求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开始进行新型农业机械控制系统的设计。
1. 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利用传感器技术来获取农田的相关数据,如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监测。
通过传感器获取的信息可以被系统分析和处理,以便进行相应的决策。
2. 控制算法的优化:系统中的控制算法应该基于准确的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
通过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优化控制算法,提高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和精确度。
3. 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建立起农业机械控制系统的信息传输网络,实现机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对农业机械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作业的自动化程度。
农业机械的设计与创新理念
![农业机械的设计与创新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2343c5d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4.png)
农业机械的设计与创新理念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业机械的普及应用,农业机械的设计与创新理念也日益受到关注。
作为一名专业销售人员,我们需要了解并掌握农业机械的设计与创新理念,以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
一、农业机械设计的重要性农业机械设计是农业机械产品的灵魂,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良好的设计可以提高农业机械的工作效率、降低能耗、提高安全性能,从而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农业生产工具。
农业机械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农业生产的特点和需求,结合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二、农业机械设计的创新理念1. 人性化设计:农业机械的设计应该以人为本,注重人机工程学原理,使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安全。
例如,通过优化操纵杆的设计,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通过增加人性化的控制面板,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2. 智能化设计: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的智能化设计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
智能化设计可以通过传感器、控制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例如,通过GPS定位技术,实现农机的精确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
3. 环保节能设计:农业机械的设计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采用先进的动力系统和节能技术,降低农机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例如,采用低排放的发动机,减少尾气排放;采用节能的液压系统,降低能耗。
4. 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设计可以提高农业机械的可维修性和可升级性,降低维修成本和更新换代的难度。
通过模块化设计,可以实现快速更换零部件,提高农机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三、销售人员的角色与责任作为一名专业销售人员,我们既是产品的推销者,也是客户需求的倾听者。
我们需要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和痛点,将农业机械的设计与创新理念与客户需求相结合,为客户提供最适合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1. 提供产品咨询与解释:销售人员需要了解农业机械的设计与创新理念,并能够向客户清晰地解释产品的特点和优势。
通过与客户的沟通交流,帮助客户理解产品的价值和适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机械的设计要求和设计程序一)设计要求1。
满足农业技术要求衡量某种农具的好坏,除技术指标(生产率、功耗、操纵性能)外,最主要看能否满足农业技术要求。
2。
使用维修方面的要求在满足作业要求的前提下,机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可靠、使用维修方便。
便于维修保养,尽量减小润滑点,零部件的调整、装卸方便,易损件应具有通用性。
3。
制造方面的要求在保证机器性能和寿命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廉价材料,降低制造成本。
合理确定加工精度和技术条件,降低加工费用。
应按照“三化”要求的原则,设计产品。
二)设计程序对于一种新农业机械的开发,通常要经历一下程序。
1。
产品的可行性分析在项目开发以前,对本产品的有关资料全面调查了解,收据资料,进行需求分析和市场预测。
对实施条件、技术难度、经济效益以及推广本产品后,农业生产的影响作出全面估计,得出可行的结论。
如果看不出明显的好处,则不宜实施。
若有明显的好处,则,提出可行性报告,交到有关部门鉴定。
可行性报告里还包含着设计计划任务书。
设计计划任务书里应明确规定任务的来源、机器的使用范围、设计依据以及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等内容。
然后任务的要求制定执行计划和完成进程。
2。
确定具体目标是设计的机器满足农业技术要求和生产率的前提下,在机器性能上达到的目标。
3。
性能设计与试验段是机器总体方案的设计(确定)设计方法有三种创新设计:就是产品的新开发改进设计:在原有的产品里,结构性能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完善。
仿造设计:原有的产品上,模仿它的结构、工作原理,设计出另一种新产品。
性能设计阶段:主要解决机器性能问题。
设计重点放在整机的工艺流程和主要部件的性能问题。
只要机器的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的性能可以满足农业技术要求,并能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就行。
根据已确定的方案,设计绘制图样,并制造出样机。
性能试验:主要考察设计的样机是否达到设计所要求的各项指标。
若技术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重新设计,直到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试验结束后,应提出技术试验报告,对这种样机是否作为产品生产作出结论。
新产品的试制和试验段:设计的样机如果在性能上、技术上、经济上可行就可以进行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中,主要解决结构设计,进一步完善各部件的结构,主要考虑:零部件的强度和刚度。
零部件尽量采用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
产品设计结束后,进行试制和试验。
试验结果达到预期目标,进行批量生产。
产品的设计结束后,根据用户的要求,或市场预测,进行批量生产。
有大批量生产和小批量生产总之,设计制造出的机器结构简单、完善,加固耐用,机器又较高的生产率,较低的功率消耗,操作方便。
已知一台5行小麦条播机,外槽轮排种器,地轮直径为1米,行距20厘米,农艺要求播量Q=10斤/亩,播前调整结果是:在外槽轮有效工作长度为20毫米、均匀转动地轮30圈后,播种机总排量为1斤,问该调整结果能否满足农业技术的要求?若不能满足,调整到多大排量时才能满足农业技术的要求?此时的外槽轮有效工作长度是多少?已知:Q=10斤/亩,b=20cm,n=5,D=1m,Ls=20mm,N=30,Gs=1斤。
求:Gl,Ll解:Gl=πDBQN(1+δ)/ 666.7=3.14×1×0.2×5×10×30 ÷666.7=1.41 (斤)100%×│Gs-Gl│÷Gl= 100% ×│1-1.41 │÷1.41 =29%>2%Gs/Ls=Gl/Ll=1/20= 1.41 /Ll,Ll=28.2 (mm一、水平直元线法形成犁面的原理形成条件1、元线是水平直线,运动时紧贴导曲线,而且始终保持水平。
2、导曲线是包络抛物线,一般在于垂直于铧刃线的铅垂面上。
3、元线角(推土角)按一定规律变化,变化规律规律不同,犁体曲面形状不同,性能不同。
变化规律是元线高度不同时,元线推土角不同。
元线角(推土角)是沟墙与元线之间的夹角。
4、影响曲面的因素:导曲线的参数、位置和元线角变化规律。
直柱形犁体曲面:特点是犁体曲面是圆柱体的一部分,元线角是不变的、始终保持规定值。
扭曲形犁体曲面:元线角变化规律不同,有翻土型、碎土型、推土型、升土型、通用型等。
二、倾斜直元线法形成犁体曲面的原理1、元线是斜直线,运动时紧贴导曲线。
2、导曲线在于某一水平面,常用的导曲线是折直线,或曲线。
3、斜元线的运动规律不同,犁体曲面形状不同性能不同。
即,元线运动时,元线的方位角按(推土角和翻土角)一定规律变化。
元线的方位角按(推土角和翻土角)不同规律变化,犁体曲面形状不同。
有螺旋性,单叶双曲面型等。
影响犁体曲面的因素:导曲线的形状、位置、参数和元线的方位角的变化规律。
有一台玉米播种机进行单粒播种作业时,水平圆盘的型孔长度L为12mm,种子平均粒径d为8 mm,株距t为200mm,圆盘直径D为250 mm,型孔数量Z为25个。
问当机组作业速度Vm为8km/h时,该播种机能否正常工作?为什么?试确定校正后的机组前进速度(km/h)?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计算该排种器的极限速度;2、根据已知Vm计算排种器的实际速度。
3、若排种器的实际速度小于极限速度,说明播种机能正常工作。
否则,将极限速度Vp代入Vp与Vm关系式,求出机组的最高速度值。
解:Vp=(L-d/2)√g/d=(0.012 -0.008/2)√9.8/0.008=0.28 m/sVp=πDVm(1+δ)/ Zt=3.14×0.25×8000/3600/25×0.2=0.35 m/s 不能工作0.28= 3.14×0.25×Vm/ 25×0.2Vm =1.78m/s=6.4km/h1、正牵引:阻力线通过动力中心,且平行于拖拉机前进方向。
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由于犁的耕幅一般小于拖拉机的轮距,所以,不易获得这种状态。
2、斜牵引:阻力线通过动力中心,但不平行于拖拉机前进方向,偏斜一个角度。
种场合,阻力线分成Px 和Py ,Px 与牵引力来平衡;Py在拖拉机后轮上产生侧向推力,若土壤反力S能抵抗侧向推力,直线性好,若不能抵抗侧向推力,则直线性差。
3、偏牵引:阻力线不通过动力中心,但平行于拖拉机前进方向,偏差一个距离e 。
整个机构工作时产生偏转扭矩,M= Px ×e ,所以,偏转扭矩在拖拉机前轮上产生侧向推力,4、偏斜牵引:阻力线既不通过动力中心,也不平行于拖拉机前进方向,这是偏牵引和斜牵引的组合。
2、悬挂犁机构的受力分析假设:犁在工作中等速直线运动,即不产生惯性力;犁侧板工作时不接触沟底面,即不受重力影响。
(2)悬挂犁高度调节时的受力分析悬挂犁高度调节耕深时,分配阀手柄放在“浮动”位置,即提升壁和吊杆上没有压力,所以上拉杆和下拉杆都是二力杆。
所以,限深轮上的土壤的反力来控制耕深。
所受力有悬挂犁的重力:其大小、方向、作用点已知;土壤阻力Rxz :根据六分力法和三面法求出大小、方向、作用点已知。
犁侧板摩擦力Fx:Fx = f×Ry ,f =0.25~0.5; 方向向后;作用点犁侧板末端,已知。
限深轮支反力Qxz :作用点通过轮中心,方向tgΦ= f = 0.25~0.5 ,但大小未知。
整个机构中,未知数三个(限深轮支反力大小、上拉杆的力的大小、下拉杆的力的大小)可以图解法来求解。
先按比例画机构简图,采用脱离体法,求机构的总阻力(牵引阻力)。
牵引阻力是重力G、犁壁上的土壤阻力RM、犁侧板上的摩擦力FX、限深轮上的支反力RN(QN)的合力。
将农机具为脱离体,求牵引阻力。
R=G+RM+Fx 是犁上总的土壤反力先求G+RM的合力大小、方向作用点。
按比例作力多边形求R=G+RM+Fx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将农机具为脱离体,求牵引阻力。
R=G+RM+Fx 是犁上总的土壤反力;求G+RM的合力大小、方向作用点。
;按比例求R=G 力多边形;求R=G+RM+Fx的作用点;整个机构中有四个力,限深轮支反力QN、犁上土壤阻力R、上拉杆力S、下拉杆力NB。
上拉杆和下拉杆拉杆和下拉杆都是二力杆,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已知。
它们的合力必须通过瞬π1。
整个机构中有四个力,土壤阻力R、限深轮支反力QN、上拉杆力S和下拉杆力NB 上下拉杆的合力即牵引力P因结构平衡,三个力必须汇交于一点。
整个机构中,未知数三个可以图解法来求解。
在力多边形图上画三个力的方向线,就可以求三个力的大小。
整个机构中,牵引力是两个拉杆传递的,两个拉杆是二力杆,可以求出两个拉杆的力。
1、耙片间距对圆盘耙设计安装和使用耙组、保证其正常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轴向间距的大小直接影响耙组在耕作横断面内的对土壤加工和处理的程度、碎土质量。
间距太小易造成土壤堵塞,太大易产生漏耙。
要解决好这一矛盾,耙片轴向安装间距的合理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2、解决不漏土、漏粑措施(1)首先以不产生堵塞的条件b≥(1.5~2)a 确定圆盘耙片的轴向安装间距,保证耙组能入土工作。
(2)然后采取配置相互交错排列的前后2列耙组,前耙组产生的漏耙由后列耙组进行处理,保证整台机组既不漏耙又不堵塞。
结论:通常在生产实际过程中所应用的圆盘耙均为双列耙。
3、常用的播种方法及播种机的类型?基本类型:条播机、穴播机、精密播种机2、播种机的一般组成有哪些?机架、传动装置、种肥箱、排种器、排肥器、行走装置、开沟器、覆土器、镇压器等。
4、何谓排种器的工艺实质?排种器的工艺实质是:通过排种器对种子的作用,将种子由群体化为个体、化为均匀的种子流或连续的单粒种子。
5、对排种器的技术要求:1)、播种量稳定;2)、排种均匀;3)、不损伤种子;4)、通用性好且使用范围大;5)、调整方便、工作可靠;6、条播排种器:槽轮式、磨盘式、离心式、气力式;7、穴播排种器:型孔盘式、型孔轮式、气力式。
外槽轮式排种器8、外槽轮排种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基本构成:外槽轮、排种盒、排种舌、阻种套、排种轴等。
(2)、工作原理:外槽轮转动时,种子逐次充满于凹槽内,随之转动,种子在排种轮槽齿的强制推动下经排种口排出(强制层)。
同时处于槽轮外缘的厚度为C的一层种子利用种子之间的摩擦力和槽齿凸尖对种子的间断性冲击,以较低的速度被带出,该层种子被称为带动层。
工作特点:⑴通用性好;⑵播量稳定;⑶播量调节方便;⑷结构简单;⑸有脉动现象。
带动层以外的种子被称为静止层。
所以,外槽轮排种器每转排量是强制层和带动层9、按照圆盘的旋转方向可分为:水平圆盘排种器、垂直圆盘排种器和倾斜圆盘排种器等三种类型。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Lmin ≥(1.5~2)种子长度10、水平圆盘排种器的线速度Vp的确定种子从填充开始即为自由落体运动,Vp增加→填充时间缩短→填充性能下降,Vp减小→填充时间变长→填充性能增加,但生产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