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蚬竹筏吊养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时下水产养殖正当季,缢蛏养成如何做?走好关键这几步,坐等收成

时下水产养殖正当季,缢蛏养成如何做?走好关键这几步,坐等收成

时下水产养殖正当季,缢蛏养成如何做?走好关键这几步,坐等收成前言:缢蛏在养殖的过程中从蛏苗播种后养到可以达到上市标准的商品蛏,这一生产过程称为养成。

缢蛏的养成在我国的养殖方法主要有滩涂养殖和蓄水养殖两种方法,下面锋哥就根据自已所掌握本地区的缢蛏养成技术,从滩涂养殖、蓄水养殖到增值养成三方面着手跟大家一起聊聊关于缢蛏的养成知识,供有此需要的朋友们参考。

一、滩涂养殖(一)、养殖海区的选择标准(1).地形缢蛏养成场所应选择在风平浪静、有淡水注入、滩面平坦的内海湾及江河口附近的海域。

(2).底质因为蛏苗喜欢钻土穴居,所以养殖区的底质表层最好有3cm左右的软泥,中层有20~30cm厚的泥沙混合层,最底层则为沙质。

(3).潮区为便于生产管理及观察,亦便于播种和收成,缢蛏养殖区应选择在中潮区的中、下部和低潮区上部,这是因为这一区域露空时间相对较短,摄食时间较长,栖息环境也较为稳定,有利于缢蛏的生长。

(4).潮流海区的潮流应畅通、饵料丰富,促使缢蛏快速生长。

所以,只要潮流不影响滩面稳定的情况下,养殖区内的流速大些较好,一般要求最小也需40cm/s以上。

(5).盐度缢蛏在海水相对密度为1.010~1.020的环境下生长较为良好,一般要求在1.005~1.022之间。

(6).水质养殖海区不能选在有工农业污染源的海区。

(二)、养成场地的整理养成生产区的整理普遍采用整埕法,而整埕的工作则包括翻锄、耙埕和平埕3个步骤,具体的整埕工作需要在播苗前的2天内完成。

在江河口附近的养成场所为了防止洪水或风浪的冲击,应在埕地四周筑堤用于防护。

筑堤时锋哥所在海区的做法为先建芒堤,按挖土深0.3m左右,宽0.5m,随即把芒草(蕨类植物芝藤草)成束直立插下(直芒),接着用一束芒草横置土中(横芒),横芒与直芒构成45°交角,然后推上沙土,芒草上端露出埕面0.3m左右。

芒堤的建设要求笔直、高低一致、厚薄均匀,以尽量降低洪水和风浪对提的冲击阻力及承受压力不等而被冲出缺口。

海上养殖浮力干活流程

海上养殖浮力干活流程

海上养殖浮力干活流程
海上养殖浮力干活是指利用浮筒等工具将养殖网箱悬挂在海面上,进
行养殖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管理。

在日益增长的海产品需求下,海上
养殖方式成为未来海洋养殖的重要方向。

下面将详细介绍海上养殖浮
力干活的流程。

首先,选择合适的养殖区域,其中要考虑水质、潮汐、风向等因素,
以及在当地的水产养殖政策和规定。

一般建议选择水温适宜、海水清
洁的海域进行养殖。

其次,搭建浮筒。

一般采用聚乙烯或玻璃钢浮筒,将浮筒组装或连结,使其浮在海面上,将养殖网箱悬挂在浮筒上进行养殖。

同时,还需搭
建作业平台和便于作业的设施。

第三,选择适当的品种进行养殖。

不同的海产品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和
需求,需要选择适合的养殖品种。

同时,还需注意养殖规模和密度,
合理控制养殖数量和空间,避免过度养殖造成水质污染和鱼病滋生。

第四,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维护。

养殖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巡视和浮力
干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对养殖网箱和设施进行清洗、消毒等维
护工作,以确保水质清洁和海产品健康成长。

最后,注意环保和安全。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遵守当地的水产养殖政
策和规定,避免过度捕捞和污染。

在作业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防范
措施,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总之,海上养殖浮力干活是一项需要技术和经验的具有挑战性的成果,但它是未来海洋养殖的重要方向,对海产养殖的发展和人类的食品安
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2021械增氧下底质与吊养深度对太湖河蚬的影响研究范文3

2021械增氧下底质与吊养深度对太湖河蚬的影响研究范文3

2021械增氧下底质与吊养深度对太湖河蚬的影响研究范文摘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整理、室内模拟实验、室外模拟实验等方法研究了温度与食物质量对太湖河蚬摄食和排泄影响,底质与溶解氧对太湖河蚬生长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机械增氧时底质与吊养深度对太湖河蚬生长影响研究,以期为河蚬在水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提供科学支撑。

所得的结果如下: 通过室内实验模拟温度和食物质量两个因素对河蚬摄食和排泄的影响,温度设置在20~ 32℃之间,食物质量为藻华湖水、50%藻华湖水+ 50%绿藻、绿藻、50%绿藻+ 50%蓝藻、蓝藻5种,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河蚬的摄食率与排泄率,以研究温度与食物质量对河蚬生存状态的影响。

结果表明:河蚬的摄食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24℃达到最大后逐渐降低。

温度与食物质量对河蚬摄食和排泄活动具有交互影响,而食物质量对河蚬摄食的影响力会在高温胁迫下减弱。

夏季高温时河蚬的高能耗,以及太湖蓝藻水华暴发造成食物的低质量,导致河蚬可用于生长和繁殖的能量锐减,这可能是其种群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室外受控实验的形式,将太湖底泥与石英砂混匀作为混合底质(简称混合),太湖底泥混匀作为湖泥底质(简称湖泥)。

以吊养水深与溶氧负相关的关系,水深1m为高氧处理,水深2 m为低氧处理。

溶解氧和底质类型分别组合,形成低氧混合、高氧混合、低氧湖泥、高氧湖泥四个处理组,通过测定河蚬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存活率和生长,来揭示环境因素对河蚬种群的影响。

结果表明:水体溶氧含量与底质类型对河蚬的存活率具有显着影响,在低氧环境中混合底质能将河蚬的存活率提高50%以上,可见良好的底质可以显着提高河蚬的存活率。

在混合底质中河蚬的生长率和肥满度都高于湖泥底质,在使用河蚬进行水生态修复时,良好的底质可以改善河蚬的生境质量,并提高其生态效益。

通过室外受控实验的形式,测定河蚬在机械增氧的环境中不同底质和吊养水深的存活和生长情况,以反映生态修复中机械增氧对河蚬的影响。

倒吊科海水鱼饲养方法

倒吊科海水鱼饲养方法

倒吊科海水鱼饲养方法倒吊鱼倒吊鱼在水族中是种类繁多的一个科目,是一类非常适合在珊瑚缸或者裸缸中饲养的海水鱼。

倒吊食物包括螺旋藻或干海草,在饲养倒吊的时候水族箱中不需要很多藏身地点,但要给它提供足够大的游动空间。

如果想在一个水族箱中饲养多条倒吊鱼的话就应该把它们同时入缸,而且尺寸要有所差异以减少他们相互攻击打斗。

一、火箭吊幼鱼期颜色由黄色、蓝色及白色组成。

成年后,颜色固定了,尾巴变成蓝色,背鳍及臀鳍带金黄色边。

眼睛上面有很小的金黄色点,正对下方有一金色的圈。

350升以上水族箱饲养,需要有足够的游泳空间。

对其他吊很凶猛,但对其他鱼很友好。

虽然吊类鱼也和其他鱼一样喂食动物性饵料,但需要注意要提供足够的海草及海藻等植物性饵料。

这能增强其身体免疫力,减少攻击行为及提高其全面健康。

也可以在石头上绑上干海草来喂食,每天建议喂食3次。

或者准备一些人工的植物性饵料,能更方便些。

二、金线吊也被叫做纹倒吊,蓝纹倒吊。

水平的蓝条纹贯穿黄及橘色的身体。

它也有大的背刺。

700升以上的水族箱饲养,需要足够的空间。

需要干净的氧气充足的水质。

对其他吊类攻击,同时对体形与其相近或食物相同的鱼有攻击性。

虽然吊类鱼也和其他鱼一样喂食动物性饵料,但需要注意要提供足够的海草及海藻等植物性饵料。

这能增强其身体免疫力,减少攻击行为及提高其全面健康。

也可以在石头上绑上干海草来喂食,每天建议喂食3次。

或者准备一些人工的植物性饵料,能更方便些。

三、斑马吊斑马吊也叫五间吊,银色的身体带六条黑色条纹。

非常适合裸缸及珊瑚缸。

需要足够的游泳空间——至少300升的水族箱。

不要和其他吊混养,它们会骚扰斑马吊。

如果同时入缸,斑马吊与同伴会友好相处。

雌雄没什么明显的区别。

在水族箱很难繁殖,因为其卵会产在光滑的表面,并且孵化数月,很容易冲入过滤器。

虽然吊类鱼也和其他鱼一样喂食动物性饵料,但需要注意要提供足够的海草及海藻等植物性饵料。

这能增强其身体免疫力,减少攻击行为及提高其全面健康。

淡水养殖蚬的品质与风味研究

淡水养殖蚬的品质与风味研究

淡水养殖蚬的品质与风味研究蚬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海岸线的贝类动物,被人们广泛食用。

然而,传统上蚬多以海水养殖为主,而在近年来,淡水养殖蚬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淡水养殖蚬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对其品质和风味进行研究对于推动蚬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蚬的淡水养殖方式淡水养殖蚬是指在河流、湖泊等淡水环境中进行蚬的养殖。

与传统的海水养殖相比,淡水养殖蚬需要特别的环境调节和养殖技术。

在淡水环境中,蚬的生长周期和养殖条件与海水环境有较大区别,因此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养殖管理。

二、淡水养殖蚬的品质提升1. 优质种苗选择:养殖蚬的品质首先需要选取优质的种苗。

良好的种苗品质保证了后续养殖过程中的生长和发育质量。

此外,通过基因改良和优化选育技术,改善蚬的生长速度和肉质质量也是提高蚬品质的重要措施。

2. 环境调节和水质管理:淡水养殖蚬需要对水质进行定期检测和管理,保持水质的稳定和适宜,尽量模拟海水环境。

通过控制水温、酸碱度和溶氧等因素,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促进蚬的健康生长。

3. 饲料选择和营养管理:合理的饲料选择和养殖管理措施可以提高蚬的营养价值和味道。

需要根据蚬的生物特性,确定合适的饲料种类和喂养方法,使其获得丰富的营养物质,从而提高蚬的养分含量和风味。

三、淡水养殖蚬的风味研究1.风味特点的评价:淡水养殖蚬与传统海水养殖蚬相比,其风味特点可能会有所不同。

通过专业的品尝和分析方法,对淡水养殖蚬的风味进行科学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其风味特点和与海水养殖蚬的差异。

2. 食用价值的研究:淡水养殖蚬的食用价值是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通过对淡水养殖蚬的成分和营养价值分析,可以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并与海水养殖蚬进行对比,为消费者提供科学的蚬选择依据。

3. 加工技术的探索:淡水养殖蚬的加工技术对于提升其风味也非常重要。

通过研究不同的加工方法和工艺,探索淡水养殖蚬的烹饪搭配和口感调控,可以提高蚬的风味品质,增加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河蚬的养殖方法

河蚬的养殖方法

河蚬的养殖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河蚬是一种常见的贝类海鲜,具有鲜美可口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由于其养殖方法相对简单,不受地域限制,因此近年来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养殖项目。

本文将详细介绍河蚬的养殖方法,希望能对有意从事河蚬养殖的朋友有所帮助。

一、选择种苗河蚬的种苗主要有野生挖捕和养殖两种方式。

野生挖捕的种苗成活率相对较低,而且不符合环保理念,因此养殖种苗更受青睐。

选择养殖种苗时,要选用健康、外观完整、活力强的个体,避免选择有病虫害的种苗,以确保整个养殖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建设养殖场地河蚬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为水温在20-25摄氏度之间,PH值在7.5-8.5之间,盐度在10-30之间,水深在1-2米左右。

在选择养殖场地时要考虑这些因素,选择水质清澈、无污染的水域进行养殖。

还需根据河蚬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底质,一般选择细沙底质效果最佳。

三、投放种苗将选好的种苗投放到养殖池或养殖网中,密度一般控制在每平方米100-200只左右。

在投放种苗时,要注意避免损伤种苗,确保其完整性,防止因受伤造成感染和死亡。

四、合理饲料河蚬是一种以悬浮有机物为食的滤食性动物,主要以藻类、浮游生物等为食。

在养殖过程中要保持水质清洁,避免水质污染和底蚀,以促进河蚬的生长繁殖。

在河蚬的育苗期可投放适量的人工饲料,以增加其养分供给,促进生长发育。

五、定期清理、换水定期清理养殖池底的残渣和粪便,保持水质清洁。

根据养殖池的情况和季节变化,可以适当调整养殖密度,以确保每只河蚬都能得到充分的生长空间。

定期换水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建议每天换水1/4左右,以维持水质的相对稳定。

六、定期检测定期检测水质、温度和PH值等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

一般情况下,PH值要保持在7.2-8.2之间,水温要保持在20-25摄氏度,盐度要保持在10-30之间,以确保河蚬的健康生长。

七、疫病防控在养殖过程中,要做好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水产养殖技术要点——养成期日常管理概要

水产养殖技术要点——养成期日常管理概要

水产养殖技术要点——养成期日常管理概要水产养殖是指人工培育和繁殖水生生物,以获取经济效益的生产活动。

水产养殖技术是指在养殖水产物种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

下面是养殖期日常管理的概要。

1.培养基础设施:水产养殖的基础设施包括池塘、网箱、平流池等。

要根据养殖要求选择合适的设施类型和容量,并保持设施的清洁和完好。

2.水质管理:水质是水产养殖成功的关键。

要定期检测水质参数,如温度、pH值、溶解氧含量等,并根据测试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包括保持水体清洁,除去废水和废料,定期更换新水或增加新水,以维持适宜的水质。

3.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是水产养殖成功的关键。

要选择适合养殖物种的饲料类型和营养成分,并根据养殖物种和生长阶段的需求进行科学的投喂。

饲料的投喂量要根据养殖密度和水质状况进行调整,避免过度投喂引发水质污染。

4.疫病防治:水产养殖过程中容易发生疫病。

要定期检查养殖物种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可以使用预防性药物或饲料添加剂来提高养殖物种的抵抗力,定期进行疫病防治。

5.温度控制:水温对水产养殖物种的生长和繁殖有着重要影响。

要根据养殖物种的需要,控制水体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可以通过增加加热设备或遮阳措施来提高水温,减少加热设备或增加通风措施来降低水温。

6.养殖密度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可以提高养殖物种的利用率,但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导致生长不良、疫病传播等问题。

要控制养殖密度在适当范围内,根据养殖物种的生长速度和需求进行调整。

7.定期清洁:定期清洁养殖场和设备,保持养殖场的清洁和卫生。

及时清除废料和污物,防止疫病传播和水质恶化。

8.防风防雨:适当的防风和防雨措施可以减少养殖物种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

可以在养殖设施上加装遮阳网、遮雨棚等,以减少风雨的影响。

9.监测管理:定期对养殖过程进行监测和记录,包括水质监测、生长观察、饲料投喂记录等。

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养殖管理,以提高养殖效益。

淡水养殖蚬的饲养管理技术研究与实践

淡水养殖蚬的饲养管理技术研究与实践

淡水养殖蚬的饲养管理技术研究与实践蚬是一种常见的贝类动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近年来,淡水养殖蚬的饲养管理技术备受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将探讨淡水养殖蚬的饲养管理技术,并结合实践经验,提供有关养殖环境、饲料管理和疾病防控的建议。

养殖环境是影响淡水蚬养殖的关键因素之一。

选择合适的养殖水体是成功养殖的基础。

淡水蚬适宜于生长的环境应具备一定的水质要求,如水的酸碱度、温度和溶氧量等。

养殖水体应保持清洁,避免有害物质的污染,以免对蚬的健康生长造成影响。

此外,养殖区域的水流速度和流向也需要考虑。

适当的水流可以帮助蚬身上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质均匀分布,增加蚬对饲料的摄取。

饲料管理是淡水蚬养殖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淡水蚬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包括藻类和浮游动物等。

因此,合理选择适宜的饲料对蚬的生长发育意义重大。

常见的饲料来源有两种:一是自然饵料,主要是养殖水体中存在的浮游生物;二是人工饲料,包括藻类粉和富含蛋白质的饲料颗粒等。

研究表明,混合喂养自然饵料和人工饲料可以提高蚬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饲料的投喂量要根据养殖密度和蚬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整,避免浪费和过度投喂造成的环境污染。

针对淡水蚬的疾病防控,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养殖环境的卫生状况应得到重视,及时清除废弃物和死亡蚬体,避免病原菌的传播。

其次,合理使用药物和添加剂,对病害进行有效的控制。

然而,应注意合规使用农药和添加剂,防止其对环境和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此外,定期进行疫情监测和检测,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同时,引进健康的种苗,并加强养殖场的管理和检疫工作,防止疾病的传入和蔓延。

为了提高淡水蚬饲养管理的效果,还需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

通过研究蚬的生态习性和生理特性,了解其生长发育规律和呼吸代谢等特点,以制定更科学的养殖方法和饲养管理策略。

同时,通过探索新型饲料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蚬的养殖效益。

在加强养殖管理的同时,还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河蚬养殖实用技术

河蚬养殖实用技术

河蚬养殖实用技术概述河蚬又称黄蚬、金蚶、扁螺等,广泛分布在我国湖泊、江河中,天然资源丰富。

它们穴居于水底泥土表层,以浮游生物为食料,生长快,繁殖力强。

除天然资源外,也适宜进行人工养殖。

河蚬养殖既适合于湖泊大、中型水面放流增殖,也适合于小型水面或者池塘投饲、投肥养殖。

养殖河蚬成本低、产量高,易捕捞,可以当年放养当年收获,经济效益显著。

河蚬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除鲜食外,还可以加工成蚬干、罐头、冻蚬肉或腌制成咸蚬。

这不但在国内受到人们喜爱,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普遍受到人们喜爱。

近几年来,随着河蚬出口量的增加,河蚬价格不断提升。

日本,韩国每年向我国进口上万吨的鲜活河蚬,作醒酒,护肝药膳。

河蚬不但可以作为中药的药材,有开胃、通乳、明目、利尿、去湿毒、治肝病、麻疹退热、止咳化痰、解酒等功效,而且还是禽畜类和鱼类的天然饵料。

经过粉碎的蚬肉、蚬壳配入混合饲料,饲喂禽畜有促进生长繁殖的作用,可提高禽类产蛋率、畜类产乳率。

河蚬也可作为某些特种水产品的鲜活饵科,近几年来,随着鳖、鲤鱼、黄鳝、蟹养殖的发展,人们也开始重视河蚬的养殖。

河蚬亦可以作为农田肥料。

施用碎蚬肉、碎砚壳,对酸性土壤有改良作用。

提供出口的商品河规,一般壳长25~36毫米,壳高22~33毫米,壳宽16~28毫米。

个体重4~7克,每公斤160~220只。

河蚬三个月可达性成熟,一年四季皆可繁殖。

性腺最丰满期是5~8月,生殖旺期是5~6月。

河蚬的寿命约为5年,最佳采捕利用期为l~2龄。

制作工艺品的蚬壳,应为3年以上。

生物学特性河蚬是双壳类软体动物,属于:瓣鳃纲(Lamellibranchia),真瓣鳃目(Eulamellibranchia),异齿亚目(Heterodontta),蚬科(Corbiculidae),蚬属(Corbicula),河蚬生活在咸淡水和谈水中,喜栖息有缓流水、无水草、沙泥底、水深1.5m 左右的水域环境中,在咸淡水中均为雌雄异体,在淡水中既有雌雄异体又有雌雄同体,雌雄同体有性变现象。

河蚬的养殖方法

河蚬的养殖方法

河蚬的养殖方法河蚬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养殖环境:河蚬需要水质清新、无污染的环境,因此要选择流动的河水或水库作为养殖地点。

同时,为了便于管理和提高河蚬的生长速度,还需要对养殖环境进行净化,包括定期清理水中的杂草、淤泥等。

2. 养殖池建设:为了方便养殖管理和提高河蚬的生长速度,需要建设适宜的养殖池。

养殖池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要保证水质清澈、有足够的氧气和适宜的水温。

3. 苗种选择:选择健康、活力强的苗种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要选择贝壳完好、无破损、无病害的苗种,并且要保证苗种的来源可靠,避免引入带有病原体的苗种。

4. 饲料投喂:河蚬是滤食性贝类,主要依靠过滤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为食。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投喂适量的饲料,包括有机碎屑、藻类、麸皮、米糠等。

投喂量要根据河蚬的生长情况和数量而定,并且要保证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

5. 水质管理:养殖河蚬的水质要求较高,需要定期监测水质的各项指标,包括PH值、溶解氧、氨氮等。

如果水质出现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节和处理。

6. 日常管理:日常管理是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

要定期巡查养殖池,观察河蚬的生长情况、水质变化和是否有病害发生等情况。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同时,还要做好养殖记录,包括投喂量、水质监测数据、用药情况等。

7. 病虫害防治:河蚬的病害主要有细菌性感染、寄生虫感染和环境引起的病害等。

要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消毒和处理,避免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如果发现有病害发生,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处理。

总之,河蚬的养殖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养殖环境、养殖池建设、苗种选择、饲料投喂、水质管理、日常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

只有做好了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河蚬的健康成长和提高养殖效益。

河蚬的养殖方法

河蚬的养殖方法

河蚬的养殖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河蚬,又称灰蚬、水蚬,是一种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的海产品,被广泛认为是一种美味可口的食材。

河蚬的养殖方法相对比较简单,只要注意水质、饵料和养殖密度等因素,就可以获得丰收的成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河蚬的养殖方法。

一、选址选择适宜的水域是河蚬养殖的第一步,一般要选择水质清澈、水深适中、水流缓和的地方。

最好是选择海湾、湖泊或者河流的支流等水域进行养殖,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水质污染和外界的干扰。

二、孢苗引种河蚬的养殖以孢苗引种为主要方式,孢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的成败。

可以通过购买孢苗或者自行培育孢苗的方式进行孢苗引种。

培育孢苗的方法比较简单,只需要将一部分成年河蚬放入水缸中,加入适量的饵料进行养殖,等待孢苗孵化即可。

三、养殖密度管理河蚬的养殖密度是影响其生长和繁殖的重要因素之一,过高的养殖密度容易导致河蚬疾病的传播和生长缓慢。

一般来说,每平方米的养殖密度不宜超过500只,而且要定期清理水生动植物和沉积物,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度。

四、饵料投喂河蚬是一种滤食性动物,主要以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有机废料为食。

在养殖过程中,可以适量投喂螺蛳、小鱼等作为河蚬的饵料,以提高其生长速度和营养价值。

要注意投喂的时间和数量,不宜投喂过多,以免造成水质污染。

五、水质管理水质是河蚬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要保持水质清洁、透明度高。

可以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及时调整水质,保持PH值在6.5-8.5之间,水温在15-25摄氏度之间。

要注意防治水质污染和外界污染源的影响,保证河蚬的健康生长。

河蚬的养殖方法并不复杂,只要注意水质、饵料、养殖密度等要素,合理管理养殖环境,就可以获得丰收的收成。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的河蚬养殖事业蒸蒸日上,收获丰硕!第二篇示例:河蚬是一种常见的水生动物,味道鲜美,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在市场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在适宜的环境下,河蚬也可以被人工养殖。

下面我将介绍一下河蚬的养殖方法。

河蚌怎么养

河蚌怎么养

河蚌怎么养河蚌怎么养一、河蚌养殖方法:1、水面不能太小,要求6000m2以上。

如面积太小,水质环境变化大,不稳定,影响蚌的生长。

2、水深1.5-4.0米的水面可育珠,最好2-3米,低于1米或高于5米均不宜养殖。

3、水源充足,且无各种污染,有毒物质含量不得超过渔业水质标准。

4、一定速度的流水(每种流速不超过0.1米),对蚌的生长与珍珠的生长有利。

生产实践证明,蚌育珠在有流水及其条件好的河、湖中,养殖一年可产珍珠5-8克/只,而静水水域中养殖3年才能产珠5-8克/只。

5、充足的阳光照射,能够直接产生热效应,从而为育珠蚌及其饵料生物提供能量能源。

光照对珍珠的颜色及其光泽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可增加水中的溶氧,又可促进水体的运动和热量的传递。

6、育珠水域土质以粘土最好,河土次之,黄土、砂泥土最差。

池底要有适当淤泥。

7、PH值在7-8是最透宜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质的分泌。

8、溶氧一般夏季水体要大于5毫克/升,冬季要大于3毫克/升。

9、蚌水域透明度以30厘米较好。

10、蚌对水温的最适范围为18-28℃。

11、水体中无机盐的含量以钙离子最重要,因为钙是珍珠和珠蚌贝壳的主要成分。

通常要求水中含钙量在10毫克/升以上,当水体中含钙量低时,可通过施生石灰来解决。

12、氮是一切藻类生长必须的营养之素。

氨氮含量高说明水体比较肥,超过2毫克/升,说明水体污染较严重,对蚌的生长和成活有影响;当氨氮含量低于0.1毫克/升时,说明水质太瘦,不能满足天然饵料增殖的需要。

13、亚硝酸盐含量应在0.01-0.1毫克/升之间。

含量超过0.1毫克/升就会出现蚌珠生长缓慢或死蚌现象。

14、养殖水域应无水生维管束植物,以防其与育珠蚌的饵料生物争夺营养。

对于一些敌害生物如虾、蟹等也应及时清除。

二、水域的选择不论是池塘、沟港、外荡、湖泊,还是水库、河流,只要育珠水域环境条件达到上述要求的就可选择为育珠水域进行养蚌育珠。

三、河蚌的养殖1、目前河蚌养殖方式多采用吊养和笼养。

寿光蚂蚬滩涂健康养殖技术

寿光蚂蚬滩涂健康养殖技术

量7 0 %~ 9 0 %的海区。但幼苗和大蛤对栖息地生态 的要求略有差异 , 幼苗喜潮流缓慢 、 流速 1 0 ~ 4 O c s 的滩 涂 , 而大 蛤 更 好潮 流 畅通 、 流速 4 0 ~ 1 0 0 e m / s
的滩涂 , 其对 底质 含砂 量 的要 求 略高 于幼苗 。
间, 淡水 注入充沛 , 潮汐类型属于不正规混合半 日
潮, 涨潮及落潮平均流速均在 2 9 ~ 3 9 c s 之间。夏 季海水 温度 2 3 . 1 ~ 2 5 . 8℃ ,溶 解 氧 含 量 5 . 0 4 ~ 7 . 9 0 m g / L , 含砂量 7 9 . 1 8 %~ 8 7 . 5 1 % ̄ 4 1 , 各项因子均符合或 接近菲律宾蛤仔生长的最佳条件 , 适合进行寿光蚂
播操作简单 , 但苗种易成堆集结 ; 湿播苗种分布均 匀, 但操作 困难 , 作业时间长 , 同时要 防蛤苗流失 ,
因此湿播 适用 于 中苗 和大 苗 。
寿光市沿海滩涂 区大致介于小 清河 与弥河之
播种时应合理控制密度 ,以保证蛤仔生长速 度。 播苗过密 , 则饵料不足 ; 播苗过稀 , 则产量低 , 滩 涂得不到充分利用 。寿光市滩涂含砂量在 8 0 %以 上, 底质硬 , 稳定性大 , 可以多播。在低潮区可播小 苗 1 5 0 k g , 在 中潮 区可播 小 苗 1 2 0 k g 。
4 . 2 日常管 理
年补充苗种 , 力争采捕量与补充量持平。 作为寿光市地理标志农产品, 寿光蚂蚬资源 的
保 护 性开 发 工作 亟 待开 展 。笔 者建 议 , 在滩 涂健 康 养 殖 的基 础 上 ,建 造 优质 寿光 蚂 蚬 原 种 场 与 良种
包括埕 田巡视 、 修 补埕 面与堤 坝 、 清除埕 面积 水与杂物 、 防止人为践踏等。

江河船体网箱养鱼技术

江河船体网箱养鱼技术

范 围相 关 的轮 伐 区 间 。因为 对 于 目前 的 技术 手 段来 讲 ,这些 工 长远 ,不 断 更新 林 业 技 术 手段 ,并且 将 其 合 理 运 用 到林 业 生 产
作 职 能通 过 人 工 的方式 完 成 ,还 没 有 可 以代 替 的方 法 ,所 以存 的实践 中去,才能有效的提高林业方面的经济发展水平 ,才能在
据情 况 的不 同而 选用 竹子 或者 其他 木材 。网格 的形状 不一定 是 给 日后 的 给管 理带 来 不 便 。网箱 放 置 的位 置 也 十 (转 下页 )
害 的监管 工作 ,从而都得到兼 顾是一个十分 困
2-3森林 资源 的有 效 利用
在着 许 多 的问题 需要 不 断 的改 进 。所 以在 森林 资源 有效 利用 这 国际市 场上 更具 竞争 力 。
件事 情上 ,值得 研究 的问题还 有很 多 。
结 束语
3 造林 绿化 后 期存在 问题 及解 决 方法
鱼 的成本 ,从 而 给渔 民朋 友带 来更 大 的利益 ,鼓 励 他们继 续发 展 水域 ,我们也可以灵活处理 ,设置双层或多层网箱来 隔绝有害生
渔业 。这 项技 术也 会刺 激我 国渔 业生 产 的进一 步发 展 ,为我 国 物 的影 响 。网格 的设计 不应 囿于_定 的 框架 ,而是 应 当根据 情
制作 和应 用水 平 将 直接 影 响 到鱼 类 的产 量 ,进 而 影 响到 我们 的 交换的前提下 ,我们要尽可能的使网箱的排列更加密集 ,以获得
经济效益。我国 目前网箱的制作是选用了聚乙烯作为主要材料 , 更大的养鱼空间。除此之外我们在进行 网箱排列 的时候要注意
这种材料轻便耐用 ,而且无毒无害,价格低廉 。支撑材料则可根 考虑到 日后管理的方便程度 。不要 因为贪图更多的饲养空间而

竹鱼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竹鱼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竹鱼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竹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在中国南方地区广泛养殖。

本文介绍了竹鱼养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选址、水质控制、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养殖者提高竹鱼的养殖效益。

正文:一、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养殖竹鱼需要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

首先,应选择水质清澈的池塘、湖泊或河流作为养殖场地。

其次,场地附近应有充足的竹资源,用于建造竹鱼的养殖笼。

二、控制水质和水温竹鱼对水质要求较高,养殖场地应以淡水为主,避免有污染源的水体。

在养殖初期,可以对养殖水体进行清洁处理,去除底泥和杂草。

同时,要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体清洁和适宜的水质。

竹鱼的生长适宜水温为18℃-30℃,过高或过低的水温都会影响竹鱼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水温,尽量减少温度波动对竹鱼的不利影响。

三、科学饲养和管理1.合理投喂:竹鱼属于杂食性鱼类,喜食浮游生物、小型甲壳类等。

养殖者可以通过投喂活饵、人工配合饲料等方式,保障竹鱼的营养需求。

2.健康管理:定期检查竹鱼的生长情况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注意鱼群密度,避免过度饱和导致疾病传播。

3.适宜养殖密度:竹鱼的养殖密度需要根据养殖区域、养殖目的和养殖规模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

一般来说,每平方米鱼笼内养殖30-50尾竹鱼比较适宜。

4.科学养殖:在竹鱼的生长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科学的养殖技术来提高竹鱼的养殖效益,如添加养殖推进剂、使用合适的养殖设施等。

四、定期清理和维护养殖设施竹鱼的养殖设施需要定期清理和维护,包括养殖笼网、投喂器等。

积极清除杂物和污泥,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通风良好。

五、合理养护竹鱼竹鱼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但其繁殖情况较为复杂。

养殖者需要学习竹鱼的繁殖技术,合理选择繁殖期,采取相应的繁殖措施,以提高幼鱼的存活率和养殖效益。

六、经济效益分析竹鱼的养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根据不同养殖规模和市场需求,竹鱼的养殖者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和较高的利润。

总结:竹鱼的养殖是一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

河蚬的养殖技术要点

河蚬的养殖技术要点

河蚬的养殖技术要点
杨姗
【期刊名称】《农家科技》
【年(卷),期】2010(000)010
【摘要】河蚬肉营养丰富,饲养简便,因此,可作为池塘养殖的饵料品种。

河蚬在体外受精,卵发育成为面盘幼虫,在完成浮游生活阶段后.开始生长贝壳,并沉到池底,将壳体埋在池底淤泥中,只将吸管伸在水中进行呼吸,摄取饵料。

【总页数】1页(P44)
【作者】杨姗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河蚬资源的开发与养殖技术
2.如何养殖河蚬
3.长江中游养殖湖泊大通湖河蚬种群动态及次级生产力
4.河蚬竹筏吊养技术要点
5.河蚬大水面增养殖试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蚬木栽培技术规程

蚬木栽培技术规程

蚬木栽培技术规程蚬木(学名:Clamidomonas rafiia-eun/C. raubin-aun)是一种生长在海洋中的红藻类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的海洋中。

由于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人们开始将蚬木用作食品、化妆品和药品等方面的原材料。

如今,蚬木栽培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并且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下面,我们将介绍蚬木栽培的技术规程。

首先,选择适宜的种植场地是蚬木栽培的基础。

蚬木适应性很强,可以在不同的水质条件下生长。

一般来说,蚬木喜欢温暖、湿润、弱碱性的环境。

因此,在栽培蚬木的地点选取时,应选择光照充足、水质干净、海水温度适中(20~25℃)的区域。

其次,栽培蚬木需要搭建合适的栽培装置。

一般采用露天或者控制条件下的盆栽方式。

在露天栽培时,需建立遮阳网,以调节光照强度。

在控制条件下的盆栽栽培中,需要配置海水池和充足的光照设备,以模拟尽可能接近自然生长环境。

同时,还需要提供充足的水源,保持池水的湿度和温度稳定。

第三,选取适宜的蚬木品种。

目前市场上有多个品种的蚬木可供选择,品种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种植的目的和市场需求来确定。

在选择品种时,应考虑其生长速度、抗病虫害性、产量和品质等因素。

第四,合理调控养殖水质。

蚬木对水质的要求相对较高,养殖池的水质应保持酸碱度中性或者弱碱性,同时保持适宜的温度(20~25℃)和养殖池水的充氧度。

养殖水质的稳定与蚬木的生长和产量有很大关系,因此,养殖者需要定期检测和调节水质。

第五,科学施肥。

蚬木对养分需求相对较大,特别是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为了保证蚬木的良好生长,养殖者应根据蚬木生长的不同阶段,科学施肥,提供充足的营养元素。

第六,合理管理病虫害。

蚬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一些病虫害的威胁,如红藻类胞藻。

为了防治病虫害,养殖者需要定期巡视和清理病虫害,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最后,蚬木的收获时间根据不同品种和栽培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栽培3~5个月就可以获得可收获的蚬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栏目编辑刘柱军
水产
名特2019.2
河蚬又称黄蚬、金蚬、扁螺、沙蜊等,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湖泊、江河中,天然资源丰富。

它们穴居于水底泥土,以浮游生物为食料,生长快,繁殖能力强。

是一种重要的小型淡水经济贝类,在我国的大、中、小湖泊内均有广泛的分布。

除了天然的资源外,河蚬也适宜进行人工养殖。

河蚬的养殖既适用于湖泊大、中型水面放流增殖,也适用于小型水面或者池塘投饲、投肥养殖。

养殖河蚬成本低、产量高、易捕捞,可以当年放养当年收获,经济效益显著。

近年来,河蚬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走俏,价格日增,但大量捕捞以及环境污染导致资源日渐减少。

在国内,河蚬的产量也逐渐降低,在养殖的过程中高品质和大颗粒的河蚬减少,所以我们才需要用吊养这种方式来促进河蚬的养殖产量。

普通的水底散养已经不能满足如今的需求,通过对改进的竹筏吊养技术进行河蚬养殖,能提高河蚬的大小及品质,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近几年来,随着河蚬出口量的增加,河蚬的价格不断提升,相当于一般中档水产品的价格。

为提高河蚬养殖产量,确保养殖出纯天然的河蚬,我们2016年10月于江苏省成子湖进行河蚬竹筏吊养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将方法总结如下。

一、河蚬养殖前的准备1.水域
(1)养殖水域的选择。

河蚬最适宜在水流通畅、常有微流水的中型水域内进行繁殖生长,要求水源清澈、无污染并具有一定的肥力,但是也不能过分肥沃。

水质中性或偏碱性为最适宜水质,水色呈浅黄绿色或浅绿褐色为最宜,透明度要求45~90厘米为宜,浮游生物较丰富,流速0.2~0.6米/秒。

河蚬养殖水域内有回旋水流为最
宜,回旋水流可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和生长并处于流动状态,便于河蚬摄食。

水流过急不宜河蚬生长繁殖和幼蚬的附着;若无水流则河蚬摄食差、生长慢、产量低。

养殖河蚬的水域水深1.5~3米,并且水底具有软泥,使河蚬能够吸收更丰富的营养物质。

(2)水域的控制与清理。

我们选择在成子湖进行吊养工作,此处为湖内弯,水质较好、水深适宜、风浪小并且没有与青鱼和鲤鱼混养,这样有利于数据测量以及适宜进行吊养工作。

在大多数的湖水中,同时进行着不同鱼类的养殖,此时需要将水域四周设置一些围网去阻拦鱼类,网格的大小适中,防止一些大型的鱼类进入养殖的河蚬区域即可,如果不设置这些设施,河蚬的幼体就会被鱼类当作饵料吃掉。

若在一般养鱼的水体中养殖河蚬,必须提前2~3年清理对河蚬有害的青鱼、鲤鱼等,改善水体的水质,使水体具备满足河蚬生长所需的条件。

2.竹筏的摆放及连接
吊养竹筏由13支毛竹所组成,竹筏长10米,宽5米,前面3支、后面3支、中间4支竹竿依次两两首尾相接捆绑在一起并形成一个四边形竹筏,左右各一支竹竿进行加固并全部交叉捆绑在一起,其中心用一支竹竿将其分成两个矩形。

固定杆之间均要安装一根钢丝绳,每两根钢丝绳之间设有若干个网箱,每隔一个网箱中间连接一个浮瓶,使固定桩围成的四边形竹筏浮动空间内随着水位的变化而垂直升降,这样能让养殖竹筏更加稳固、抵抗大风大浪。

最后需要在竹制材料表面上均匀涂防腐液、多层桐油或沥青来延长使用时间。

3.网箱构造与设置
竹筏吊养河蚬主要选用浮动网箱来对河蚬进行吊养,网箱是采用新技术改造而来的吊养箱,
吴丛迪1,2张建琦1,2白志毅1.2徐灿1,2陈林3汪桂玲1,2
(1.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2.上海高校水产养殖学
E 研究院,上海201306;3.江苏省洪泽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江苏淮安223300)34
DOI:10.14184/ki.issn1004-843x.2019.02.019
栏目编辑刘柱军
水产
名特2019.2
改造后的浮笼网箱主要由箱体、框架、浮子和沉子装置等5部分所构成。

网箱规格为40厘米×40厘米×10厘米,采用竹片作为框架,外用聚丙烯网缝合,每个网箱底部都铺有一层塑料薄膜以及一层1.5~3厘米深的湖泥。

网箱的方向和区域内水流的主流方向成垂直,使得水中的浮游生物能够最大量地进入网箱内,网箱多个成排,箱与箱之间的间距保持50厘米左右,行间距在60厘米,每个竹筏悬挂网箱4排,每排10个,之间的空隙方便进行日常观察。

二、河蚬养殖1.幼蚬的采集
幼蚬最佳的采集时间是每年的6月上旬,并且最佳的采苗水层深度是0.3~0.8米,此时虽是河蚬繁殖的高峰时期,但湖里的面盘幼虫含量也是最大的时候,这样就能尽可能地采集到更多的样本。

幼蚬采集通过采用传统的网箱形式,但由于湖内风浪大,附着在网片上的幼虫易脱落,导致采苗数量很少,效果不理想。

对传统网箱采苗器外部包小网目渔网、内部塞入大网目筛绢网的方法来减少挂脏现象对采苗效果的影响,同时对传统网箱性状加以改进,采苗效果良好。

2.幼蚬的放养
(1)放养时间。

当河蚬的面盘幼虫生长成幼蚬时,幼蚬壳长5~12毫米,个体重量为0.6~1克/只,就可将其放入网箱进行竹筏吊养。

投苗时间为3-4月或9-10月。

(2)放养密度。

幼蚬按照每笼250~300只的密度放置于网箱中,通过实验,该密度大小是最适宜养殖密度,使其增重效果达到最大,进行操作时要熟练轻快,避免伤害幼蚬。

(3)起捕。

网箱养殖与传统养殖的起捕方式不同,网箱养殖起捕更加方便,只需将网箱提起,倒出箱内河蚬即可,无须再次划船捕捞,会更加方便,快捷,减少劳动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4)适当分苗。

当河蚬生长至规格区别明显,需要在起捕之后将其分开养殖,规格大的放在一堆,规格小的放在一堆,这样使其养殖密度小,能让河蚬得到更多的氧气和饵料,有利于河蚬的生长、并大大提高成活率。

3.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河蚬的生长状况。

河蚬放养后,应经常巡查湖区水质情况,
制定管理措施,做到每周一查,每月一检,确保网箱的稳固与网衣的完整,对于破损的网箱应及时修复,防止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定期清理网箱,防止其他生物的附着,影响网箱内外水流的交换。

清理网箱的方式通常采用人工摘除、高压水枪冲刷等。

三、养殖结果
2016年6月开始采集大量的面盘幼虫样本进行养殖,经发育6个月左右形成幼蚬,将其放入800个网箱,用20个竹筏吊笼进行吊养,抽样检验出河蚬增重效果比较明显,1千克的河蚬经过竹筏吊养之后变为3千克左右,成长倍率约为3.59,达到了河蚬在洪泽湖自然条件下发育的大小和市场对河蚬大小以及肥美度的需求。

河蚬的竹筏吊养与一般的自然散养相比,存活率以及生长率提升了许多。

在吊养的过程中,网箱在水体的中上部分,河蚬能拥有更充分的食物来源,产生的排泄废物会随着水流而被冲走,为河蚬提供了干净的生存环境。

四、讨论
1.养殖场地的选择
选择优越的地理位置来饲养河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利用网箱来对河蚬养殖时,网箱就必须进入水体,应选择水深在3米以上、水底平坦并且风浪较小,流动速度不能太大,水比较清澈并且含有促进河蚬生长的微量元素,离岸较近的地方,溶氧丰富、背风、向阳。

养殖的区域不能受到生活污水的污染。

若在养殖区域周围存在其他鱼类的养殖基地,应选择离其较远的地方进行养殖,并且做好阻拦措施。

2.防范措施
在吊养的时候,需要定期检查竹筏是否出现损坏,若出现损坏需要及时更换以保证其稳定性。

或者每当竹筏经历过大风之后,也需要对其进行观察,风力太大,就要对竹筏进行很好的加固。

在养殖的同时,网箱是放置在自然水体中,一旦网箱出现破损,河蚬就会被水流冲走,这样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对网箱要做到日常检查、整理、维修、清洗和排污。

在检查的同时可以将缺损或死去的河蚬挑出,这样能使被占的空间空出来。

若缺损的河蚬较多,此时需要进行适当补充,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养殖效果。

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