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的文化品味
湖南岳麓书院景点介绍

湖南岳麓书院景点介绍
湖南岳麓书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胜之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内。
以下是关于岳麓书院的景点介绍:
1. 书院历史: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由潭州太守朱洞创立。
书院在历史上曾经历过多次毁坏和修复,现存的建筑大部分是清朝乾隆年间重建的。
书院以其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文化地位,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和研究的文化遗产。
2. 建筑风格:岳麓书院的建筑风格独特,以明清时期为主,融合了湖湘文化、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等多种元素。
书院内的建筑主要有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诗礼堂、文昌阁、毓秀亭等,布局合理,建筑精美,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
3. 文化内涵: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书院内的文化景点主要有御书楼、诗礼堂、文昌阁等,其中御书楼是书院的主要建筑之一,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文物;诗礼堂则是书院的教学场所,传承了儒家文化的精髓;文昌阁则是古代学子们求学的地方,也是书院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4. 文化活动:岳麓书院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每年都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岳麓书院论坛、传统文化讲座、诗歌朗诵会等。
这些活动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前来参与,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
总之,湖南岳麓书院是一个集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地方,是一个值得游客前来探访和领略的地方。
岳麓书院红色文化的瑰宝

岳麓书院红色文化的瑰宝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市岳麓山下,是我国著名的古代书院之一。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址,岳麓书院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成就,还是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瑰宝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岳麓书院红色文化的瑰宝,展现其独特魅力。
一、岳麓书院与红色文化的渊源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是一座集教育、研究、收藏为一体的学术研究机构。
它不仅是培养人才、传承经典的重要场所,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的热点。
近代以来,岳麓书院成为了湖南地区的抗日根据地之一。
许多革命先辈在这里筹划抗日斗争,并开展了大量的宣传工作。
红色文化在书院的壮丽山河中孕育,为抗日战争胜利和现代中国革命的兴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岳麓书院红色文化的文物珍品岳麓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宝库,拥有丰富多样的文物珍品。
这些文物中涵盖了红色文化的重要遗迹,彰显了岳麓书院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地位。
岳麓书院内的红色文化文物包括手抄本、演讲稿、书信、战地日记等。
其中,一份保存完好的《湖南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同盟会章程》成为了红色文化的瑰宝之一。
这份章程记录了湖南人民为抵抗日本侵略而进行的联合斗争的宗旨和战斗计划,对于研究湖南地区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重大。
此外,岳麓书院还收藏了许多革命文献和照片,如《毛泽东选集》、《刘少奇选集》等。
这些文物展示了岳麓书院在红色文化传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岳麓书院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岳麓书院作为红色文化的代表之一,对于中国现代文化和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起到了积极作用。
首先,岳麓书院红色文化的瑰宝激励着广大人民群众。
它们记录了中国人民艰苦卓越的奋斗历程,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理想和信念。
这些珍贵的文物激发着人们对红色文化的向往和热爱。
其次,岳麓书院红色文化的瑰宝为学界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源。
它们是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湖南地区抗战历史的重要依据,为学者们深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来源。
最后,岳麓书院红色文化的瑰宝也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在长沙如何感受岳麓书院的人文力

在长沙如何感受岳麓书院的人文力长沙,这座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城市,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而岳麓书院,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强大的人文魅力。
要感受岳麓书院的人文力,首先得走进它那古朴而庄严的大门。
当你踏入这一方天地,仿佛瞬间穿越了时空,与历史进行了一场亲密接触。
漫步在书院的庭院中,脚下的石板路似乎都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蕴含着浓厚的人文气息。
那些古老的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展示着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与独特。
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人的智慧和匠心。
书院中的讲堂,是当年师生们交流学问的地方。
想象一下,昔日的学子们围坐在这里,聆听着师长的教诲,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仿佛仍在空气中弥漫。
如今,当你站在这讲堂之中,也能感受到那股对学问的尊崇和敬畏之情。
岳麓书院的藏书楼,更是知识的宝库。
这里收藏着无数珍贵的典籍,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传承着人类的智慧。
在这里,你能感受到知识的厚重与力量,仿佛每一本书都在向你招手,邀请你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而书院中的碑刻、楹联,更是人文精神的生动体现。
那些苍劲有力的书法,蕴含着深刻哲理的词句,无不传递着先人的思想和情感。
比如“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副对联,简单的八个字,却展现出了湖南地区人才辈出的豪迈与自信。
除了欣赏书院的物质文化遗产,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故事也是感受人文力的重要途径。
岳麓书院历经千年风雨,见证了无数的兴衰荣辱。
它曾是学术交流的中心,培养了众多杰出的人才;也曾在战火中遭受磨难,但始终坚守着传承文化的使命。
在书院中,你还可以参加一些文化活动,比如学术讲座、诗词朗诵会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让你更深入地了解书院的文化内涵,还能与其他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分享,共同感受人文的魅力。
此外,与书院中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交流,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他们往往对书院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了解,能为你提供更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和细节。
当夕阳西下,余晖洒在书院的建筑上,给整个院落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韵味。
岳麓书院:湖湘文化传承的圣地

岳麓书院:湖湘文化传承的圣地1. 引言1.1 岳麓书院的历史意义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所书院,建立于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岳麓书院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
岳麓书院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它是中国封建时代书院文化的典型代表,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价值观念。
作为湖南乃至整个湖南的文化象征,岳麓书院见证了湖湘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为湖湘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岳麓书院还是湖南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者和传播者,它不仅是文人雅士相聚研习之地,更是思想文化的交流中心。
在中国历史上,岳麓书院曾有过多位名人大家的到访,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和文物,对后世的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岳麓书院的历史意义不仅体现在其建筑上,更体现在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对湖湘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
岳麓书院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必将继续发扬光大,在当代文化领域展现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1.2 岳麓书院的文化底蕴岳麓书院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承载着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学府,岳麓书院凝聚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
自古以来,岳麓书院就是湖南地区的文化瑰宝,承载着诸多文人雅士的文学情怀和思想精华。
在这里,历代师生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助力湖湘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岳麓书院的文化底蕴体现在其独特的文化积淀和传统价值观念中。
在这里,学术研究和修身养性并重,弘扬了“崇文重道”的学风,注重教育人才,弘扬正统文化。
岳麓书院以其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湖湘地区文化传承的重要窗口和载体。
岳麓书院的文化底蕴不仅体现在其建筑风格和藏书珍品中,更体现在其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和培养的学子风采中。
通过这些方式,岳麓书院传承和弘扬了湖湘文化,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食粮。
其独特的文化底蕴是岳麓书院成为湖湘文化传承的圣地,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岳麓书院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

岳麓书院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岳麓书院作为中国古代的一所重要文化机构,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
岳麓书院的历史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它是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之一,是中国古代教育最高水平的机构之一,为千百年的儒家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它承载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诵读经典、互相切磋学术的地方。
它是中国古代改革创新的重要阵地,很多古代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都曾在岳麓书院学习、讲学,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变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它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交流学术、艺术和文化的重要场所,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传统。
岳麓书院的文化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儒家思想以及中国社会历史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它代表了中国古代的文人精神和儒家文化传统,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具有重要作用。
它是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培养了众多的人才,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国古代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它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建筑的风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园林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岳麓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文化、思想以及艺术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
同时,它也是中华文化和文明的重要标志,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岳麓书院观后感

岳麓书院观后感
我对岳麓书院的观后感是,它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学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岳麓书院的建筑风格十分古朴典雅,充满了传统的文化氛围。
尤其是那些古老的砖瓦建筑,更增添了几分古朴的韵味。
在书院里漫步时,我仿佛能感受到古代学子们的学海情怀,仿佛能听到他们思考问题、交流心得的声音。
其次,岳麓书院的藏书丰富多样,让我感觉到书香浓郁的氛围。
书院内陈列着大量古籍文献,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使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即使是对普通人而言枯燥无味的古籍,由于书院的环境和氛围,也变得充满了魅力。
在书院里,我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也被鼓舞着自己从事深入学问的决心。
最后,岳麓书院还有很多历史文物和名人遗迹,让我产生了对历史的敬仰之情。
如朱熹题写的“岳麓书院”匾额、梅棠花下的茶室以及刘少知、陈寅恪等名人留下的墨宝等,这些都是岳麓书院独特的历史遗迹。
它们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告诉我书院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价值。
总的来说,岳麓书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不仅是一座富有历史价值的学府,更是一所让人心生敬仰和向往的地方。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品格的熏陶。
这次参观岳麓书院,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成长之旅。
岳麓书院:湖湘文化传承的圣地

岳麓书院:湖湘文化传承的圣地岳麓书院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始建于北宋嘉佑四年(1059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院之一,也是湖南省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古代书院。
岳麓书院是湖湘文化的代表,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湖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
岳麓书院作为湖湘文化传承的圣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岳麓书院最初建于北宋嘉佑四年(1059年),由北宋名臣朱熹创建。
朱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学大师,他曾在岳麓书院主持讲学,开设课堂,培养学生。
岳麓书院在朱熹的主持下,成为当时的儒家学术中心,吸引了大批学子前来求学。
在明清两代,岳麓书院更是名声大振,成为湖南一带最负盛名的书院,还曾经是湖南学子参加科举考试和提升政治地位的重要场所。
岳麓书院原来占地面积达10万余平方米,现在保留下来的有青泉池、远翠阁、儒学坊、石牛、已翠轩、古榕树等建筑和景观。
岳麓书院的建筑风格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整体布局严谨有序,院内建筑群错落有致,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
岳麓书院内的古建筑群保留完好,雕梁画栋、斗拱飞檐、翠瓦朱柱,尽显中国传统建筑之美。
岳麓书院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建筑风格,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成为了湖南省著名的旅游胜地。
岳麓书院不仅是湖湘文化的代表,更是湖南省重要的文化遗产。
岳麓书院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群以及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宗教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岳麓书院因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在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了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岳麓书院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也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近年来,湖南省政府对岳麓书院进行了多次修缮和维护,保护了其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也进行了相关的文化传承活动,使岳麓书院成为了湖南省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源。
岳麓书院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价值,成为了湖南省文化传统的重要象征。
岳麓书院:湖湘文化传承的圣地

岳麓书院:湖湘文化传承的圣地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大学,也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岳麓书院建于北宋时期,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儒学文化的传承地之一。
岳麓书院以其独特的湖湘文化特色,被誉为湖湘文化传承的圣地。
岳麓书院坐落在岳麓山脚下,是一座仿古建筑风格的大学,院内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古树参天,环境清幽,极具中国古代文化庄严和神秘的气息。
岳麓书院的建筑群布局对其历史文化底蕴的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整个院落保留了宋代古建筑的风貌,屋宇横列,布局优美,给人以一种古代儒家文化的恢宏气象。
岳麓书院中有许多珍贵的古董文物和历史文献,其中最著名的是藏书楼内的珍贵文献,其中包括了《四库全书》,《永乐大典》等重要的古籍文献。
这些传世之宝为岳麓书院增添了无限的历史韵味,也为湖湘文化的传承提供了珍贵的物质基础。
岳麓书院作为湖湘文化的传承地,其最引以自豪的便是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岳麓书院自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6年),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大学,也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
历经千年的风风雨雨,岳麓书院见证了中国古代儒学文化的兴盛和衰落,也记录了无数文人骚客的身影和风采。
岳麓书院孕育了一代代的学子,传承了中国古代的儒学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岳麓书院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内涵成为其传承湖湘文化的重要精神基础。
岳麓书院以其独特的湖湘文化特色而闻名于世。
湖湘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它集南宋文化、湖湘文化、岳麓文化等多种文化于一体,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深邃的历史底蕴。
岳麓书院作为湖湘文化传承的圣地,不仅在历史上承载了湖湘文化的众多精华,更在日常教学和文化传承中不断推陈出新,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
在岳麓书院里,古今相融,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教学、研究、文化展示等各项工作井然有序。
学院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不仅开设了儒学经典、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化课程,还积极倡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传统技艺,并将其与现代知识相结合。
岳麓书院的文化传统是什么

岳麓书院的文化传统是什么
岳麓书院,坐落在湖南长沙市岳麓山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代书院之一。
自建于北宋时期以来,岳麓书院一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岳麓书院的文化传统可以说是多元而丰富的。
首先,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之一。
在这里,传统的儒家文化得到了充分的传承和发扬。
书院内的经典书籍、碑刻、古建筑等无不体现着古代文化的魅力,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其次,岳麓书院的文化传统还体现在对文学艺术的重视上。
书院内曾有许多文学家、诗人、书法家等在此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而且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学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此外,岳麓书院的文化传统还表现在对教育的重视上。
作为中国古代的一所学府,岳麓书院一直以来都是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无论是古代的士子还是现代的学子,都能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培养自己的素养和修养。
总的来说,岳麓书院的文化传统是多元而丰富的,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而且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之一。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岳麓书院的文化传统将会继续发扬光大,为人们传递更多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力量。
游岳麓书院,感受千年学府浓郁的湖湘文化风情

游岳麓书院,感受千年学府浓郁的湖湘文化风情岳麓书院被冠以千年学府的美誉其实一点也不为过。
自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漳州太守朱洞创建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被湖南巡抚赵尔巽令其与湖南省城大学堂合并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为止已历经近千年。
虽历朝历代教育制度和政策时有变化,岳麓书院也随之兴衰,但历代山长倡导的学风学规一脉相承,既使书院成为湖湘学派的发源地又成为历时千年的人才培养基地。
改革开放之后湖南大学修复了岳麓书院并以岳麓书院的名义设立了教育和研究机构更使书院有了新使命。
岳麓书院地处南岳七十二峰之尾峰的岳麓山下。
头门紧挨着湖南大学大礼堂。
主要教学场所以儒家风格沿中轴线自东向西展开。
北侧是文庙,南侧是园林,浓缩了千年学府的教育理念和湖湘文化底蕴。
这座千年学府历经千年也饱经沧桑,遭遇战火无数仍七毁七建。
我们现在看到的既可以教学,又有藏书功能,还可用作祭祀,又配有园林的基本格局可以说是从明宣德到弘治前后六十年的修复过程中形成的。
主要建筑则是清朝遗迹。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湖南大学投资对岳麓书院进行了全面修复使岳麓书院成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书院建筑群。
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麓书院也毫无争议地名列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1]我是从湖南大学这边过去的,一定是从东门进入。
看到的第一道门就是头门。
门楣的牌匾《千年学府》是1986年适逢岳麓书院创立1010年、湖南大学六十周年校庆时由湖南大学长沙校友会敬献的。
门前楹联是千百年楚才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
[2]走进头门第一座建筑称为“赫曦台”,名称是为纪念朱熹来访时与当时的山长张栻会讲并同登岳麓山观日出而定。
当时曾建台于山顶。
朱熹题名赫曦,意即日出光明炎盛之意。
后来,清朝年间的山长把原在此的前台改名为赫曦台以作纪念。
[3]赫曦台的正中央正面有一幅岳麓书院全景图,把整个岳麓书院的景物描绘得非常清楚,绝对是极好的导游图。
[4]背面是名人诗词。
岳麓书院:湖湘文化传承的圣地

岳麓书院:湖湘文化传承的圣地岳麓书院,作为湖湘文化的传承圣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湖南的“文化灵魂”。
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初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也是湖湘文化的代表性建筑。
岳麓书院不仅是古代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当今世人学习、研究岳麓文化的重要地点,它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吸引着许多人前来朝拜和学习。
岳麓书院地处湖南长沙市岳麓区的岳麓山下,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这里山清水秀,自然环境十分宜人,是人们休闲游览的好去处。
岳麓书院也是湖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岳麓书院整体建筑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独具风采。
每一寸土地,每一块木头,都流淌着浓浓的历史文化底蕴,给人们以古韵之美。
岳麓书院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学学府,是湖湘文化的代表之一。
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学术宗教中心之一,古有“岳麓书院负儒宗之重,名教中原,瑶乡秀土,儒教圣地,著名文化古城,享有“岳麓天下第一山”之美誉。
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也孕育了很多文化名人,为湖南乃至全国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岳麓书院被领略为“岳麓山脉的掌门”,有着很多相关的传说,如《世说新语》记载,魏晋时期有个叫谢灵运的人,在登岳麓山时曾看到两只仙鹤在争斗,于是依山筑了一座庙,或者是书院。
悬日延年,这就是岳麓书院的由来。
岳麓书院从此成了学问的摇篮,但也成了名士们寓居的地方。
据记载,唐代末年,岳麓书院“已有3千余僧尼,3千余名道士”。
历代文人墨客都纷纷在此留下了千古传颂的丹青墨迹,增添了岳麓书院更多的文化内涵。
岳麓书院成为“文泽中华”的中心,这与岳麓山的文化资源有着重要的关联。
这也是岳麓书院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之所在。
值得前来学习。
岳麓书院一直是湖南文化的中心,它沉积着千年历史,千年文化,对湖南省的历史文化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岳麓书院文化

・・!""#年第$!期山西老年!"栈道护墙向下看,刀切斧劈似的悬崖令人生畏;北望,狭窄的栈道活像一条长蛇正向天际爬去。
历经艰险,才到达了真武庙的顶峰———朝天宫。
这里,山势峥嵘,壮丽巍峨,大有擎天之势。
站在此处,回头俯视,庙宇建筑皆依山势而上下,殿坡栈道则随地形而高低;极目四望,东有虎岗,西瞰龙门,南临汾水,北枕紫金,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此时,我倏然想起清代诗人柴惟达的七律诗《登卧麟岗》:百尺岗头气概雄,环山带水绘难工。
北连紫岭千峰秀,西绕黄河九曲通。
道路崎岖惊地险,楼台高耸讶天空。
几回着屐来登眺,秦晋关河入望中。
旅游天地在湖南长沙市风景秀丽的岳麓山下,有一片古朴典雅的建筑群,这就是为世人所瞩目的“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
这里古木参天,浓荫蔽日,环境优美,但这里更为珍贵的,却是它闪烁的文化光彩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这里的每一组院落,每一间房舍,每一块石碑,甚至每一片砖瓦,都深含着隽永的文化品位。
岳麓书院的文化应该追溯到唐末五代,那时就有僧人倾慕“儒者之道”在岳麓“割地建屋”办学。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年%在原基础扩建为书院,初设“讲堂五间,斋序五十二间”。
学生甚多,有“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之说;因宋代理学名儒朱熹、张木式来此讲学,还是“湖湘理学”之源。
千余年来,书院虽历经沧桑,却书声不绝;虽屡毁屡兴,却基址未变,始终是湖南高等学府所在地。
登上&’级花岗石台阶,便是岳麓书院宽阔的大门,门楣上悬挂着宋真宗手迹的木质黑底金字匾额,上书“岳麓书院”四字,气势恢宏,为书法艺术珍品。
门联为乾隆年间书院院长、学术大师罗典撰书:“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白底黑字,格外醒目。
跨入大门,便是占地约’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的书院。
以讲堂为中心,庭院、天井组合,结构严谨,错落有致;前厅左右两壁石刻朱熹所书“忠孝廉节”+个大字。
讲堂顶部,前悬康熙皇帝手书“学达性天”黑底金字匾,后悬乾隆书“道南正脉”金底黑字匾,讲堂内廊及左右壁,楹联比比皆是,一派斯文气息,令人肃然起敬。
岳麓书院观后感

岳麓书院观后感【原创版3篇】目录(篇1)1.岳麓书院的历史背景和地位2.参观岳麓书院的感受3.岳麓书院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氛围4.岳麓书院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正文(篇1)岳麓书院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它始建于北宋时期,历经南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变迁,一直担任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
在参观完岳麓书院后,我深感这座古老学府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并对其建筑风格和学术氛围赞不绝口。
首先,岳麓书院的历史背景和地位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教育的演变。
从北宋开始,书院逐渐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作为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更是在学术研究和教育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里曾经培养出了众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和政治家,如王安石、朱熹、曾国藩等。
他们的成就不仅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其次,参观岳麓书院的感受让我领略到了古老学府的庄重与优雅。
书院内的古建筑错落有致,充满了古朴的气息。
漫步在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上,我仿佛穿越到了千年前的古代书院,亲身感受到了当时学子们求学的氛围。
而书院内的每一处景观,如孔子像、讲堂、藏书楼等,都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严谨和勤奋。
再者,岳麓书院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氛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书院的建筑风格采用了典型的江南园林式布局,强调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而文化氛围则体现在书院对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和对人才培养的敬业精神。
这种精神传承至今,仍然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最后,岳麓书院对现代教育的启示让我深感肩上责任之重。
在当今社会,虽然教育形式和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岳麓书院的敬业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作为中文知识类写作助理,我应该秉持这种精神,严谨治学,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服务。
总之,参观岳麓书院让我深刻领略到了中国古代教育的魅力,并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启示。
目录(篇2)1.岳麓书院的历史背景和地位2.参观岳麓书院的感受3.岳麓书院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氛围4.岳麓书院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正文(篇2)岳麓书院,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古代岳麓书院教育特色

古代岳麓书院教育特色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古代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学府之一,其教育特色一直备受关注。
岳麓书院建立于唐代,历经千年风雨,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古代教育的特色和传统。
岳麓书院教育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岳麓书院注重儒家传统教育。
作为中国的文化名城,岳麓书院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儒家文化。
在古代,岳麓书院是儒家学术的重要殿堂,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钻研经史子集,受益良多。
岳麓书院一直秉承儒家教育理念,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岳麓书院注重实践教育。
古代的岳麓书院不仅注重传授理论知识,还重视实践教育。
学生们在岳麓书院除了学习经书典籍,还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农耕、手工艺等。
通过实践,学生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岳麓书院注重全人教育。
岳麓书院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技能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岳麓书院不仅教授学生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岳麓书院注重人才选拔和培养。
古代岳麓书院培养了众多学术大师和政治领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岳麓书院注重人才选拔和培养,通过严格的选拔机制和全面的培养计划,培养了一大批国家栋梁之材。
古代岳麓书院的教育特色主要体现在儒家传统教育、实践教育、全人教育和人才选拔和培养等方面。
这些特色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教育传统,也对当代教育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和继承岳麓书院的教育传统,为培养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而努力奋斗。
【实际字数:627】。
第二篇示例:古代岳麓书院,位于今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学府之一。
自宋代建立以来,岳麓书院一直承载着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使命,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代表之一。
岳麓书院在古代教育中有许多独特的特色,这些特色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更体现在教学方法、校风师德等方面,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岳麓书院:湖湘文化传承的圣地

岳麓书院:湖湘文化传承的圣地岳麓书院,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私立学府,也是湖湘文化传承的圣地。
这座古老的学府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湖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历史上四大书院之一。
岳麓书院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物藏品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无数游人前来参观游览,成为了湖南省的一大旅游胜地,也是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岳麓书院建于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
当年,明代学者朱权出生于长沙,为了弘扬儒学,他在岳麓山下创办了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始建于南宋,明代时曾数次修葺,清代更名为“师范学堂”,并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重修一新。
书院的整体建筑风格典雅古朴,独具一格,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庭院式建筑。
岳麓书院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还有不少珍贵的古籍文献,这些建筑、文物、藏书均为岳麓书院增添了深厚的历史韵味。
岳麓书院以其特有的文化氛围吸引着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求学讲学,使其成为湖南地区当时最重要的书院之一。
在这座古老的学府中,培养出了大批的文人墨客和政治家,他们在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书院也以儒家文化为主要内涵,广纳贤才,培育人才,深刻地影响和塑造了湖南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的文化风貌,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岳麓书院内有数百幅汉唐以来的碑刻和书画,这些碑刻、书画和石刻题记,不仅凝聚了古代文人墨客的智慧结晶,也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历史的重要史料。
书院内还珍藏了大量的古代书籍,其中包括了很多稀世之宝。
岳麓书院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更是文化传承的生动载体。
除了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外,岳麓书院的景观建筑也备受赞誉。
书院的中轴线上建有“蕙风书城”、“望星楼”和“知画轩”等建筑,这些古风古韵的建筑不仅造型精美,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人们仿佛置身于古代文人雅集之中。
岳麓书院周围还有着清澈的湖泊和茂密的翠竹,山水相依,古韵盎然,使得岳麓书院成为了一处自然与文化完美结合的地方。
岳麓书院的人文力在哪里

岳麓书院的人文力在哪里岳麓书院,这座坐落在湖南长沙岳麓山下的古老学府,历经千年风雨,依然散发着独特的人文魅力。
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承载着中华文化精髓的厚重史书。
那么,岳麓书院的人文力究竟在哪里呢?首先,岳麓书院的人文力体现在其悠久的历史传承中。
自北宋开宝九年(公元 976 年)创立以来,岳麓书院走过了一千多年的岁月。
在这漫长的时光里,它见证了朝代的更迭、社会的变迁,却始终坚守着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使命。
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在这里讲学论道,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这里求学问道。
从宋代的朱熹、张栻,到明清时期的王夫之、魏源,再到近代的曾国藩、左宗棠等,众多杰出人物都与岳麓书院有着深厚的渊源。
他们在这里汲取智慧的养分,而后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种历史的传承,犹如一条无形的纽带,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紧密相连,让后人能够感受到前人的智慧和精神力量。
其次,岳麓书院的建筑风格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书院的建筑布局严谨,中轴对称,层层递进。
讲堂、斋舍、藏书楼等建筑错落有致,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色,又彰显了儒家文化的秩序和规范。
走进岳麓书院,那古朴的青砖黛瓦、飞檐斗拱,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庭院中的花草树木,与建筑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典雅的氛围。
在这里,建筑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场所,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精神的寄托。
再者,岳麓书院的教育理念具有深远的人文价值。
书院秉承“传道济民”的宗旨,强调道德修养与知识学习并重。
在这里,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
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生尊师重道,勤奋好学。
这种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岳麓书院倡导“经世致用”的学风,鼓励学子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国家和社会解决问题。
这种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培养了无数具有实干精神和担当意识的人才。
此外,岳麓书院所保存的丰富的文化典籍也是其人文力的重要体现。
岳麓书院观后感

岳麓书院观后感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学府之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脚下,距离长沙市中心约有十几公里。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自建于976年的宋朝,历经千年风雨,至今依然保持着古老的建筑风貌和文化传统。
近年来,岳麓书院成为了热门的旅游景点,而我也有幸能够亲自到岳麓书院参观,以下是我个人的观后感。
首先,岳麓书院的建筑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岳麓书院的建筑结构主要呈现出典型的中国古代园林风格,庭院错落有致,建筑物分布合理。
走进红墙之内,一幢幢古老的建筑展现在眼前,让我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的大学校园。
尤其是大成殿、观心楼以及碑廊,不仅在结构上充满了唐宋的风韵,而且在雕刻、彩画以及布置上都充满着古代文化底蕴。
我特别喜欢书院的石雕,那些琴瑟、书画的题材石雕都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给人一种恢弘的美感。
其次,岳麓书院的文化氛围极为浓厚。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岳麓书院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做得非常到位。
书院内开设了多个展览馆,陈列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古籍,其中包括《岳阳楼记》的手抄本、《红楼梦》的手抄本等等,使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书院还设有多个文化交流活动场所,如诗社、琴堂、书院茶室等,让我们可以亲身参与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体验中。
在书院的角落里,我还见到了一些学生在书院内读书、写字,仿佛置身于古代的学府中,让人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和学术的氛围。
第三,岳麓书院的自然环境优美。
岳麓书院位于岳麓山脚下,周围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碧绿的草地。
整个书院的布局十分合理,将自然景观与建筑景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漫步于书院内,我不时可以看到一些花鸟画家正在院内写生,山风吹拂着书院,使得整个环境显得宁静而和谐。
尤其是书院旁的橘子洲头,可以俯瞰到湘江和岳麓山的美景,令人赏心悦目。
在这样的环境中,参观者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修身养性之道,使人不禁心生向往之情。
岳麓书院的参观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感悟。
岳麓书院观后感

岳麓书院观后感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脚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代学府之一。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岳麓书院不仅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建筑,更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代表之一。
近日,我有幸到岳麓书院参观,深受震撼和感动。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对岳麓书院的历史渊源有了更深的了解。
岳麓书院建于北宋太祖赵匡胤年间,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书院坐落在山水环抱之间,环境幽静优美,是中国古代书院建筑的典范之一。
走进书院,古老的建筑、青石板路、参天古树,仿佛让人穿越回了古代,感受到了那个风雅绝伦的时代。
书院内的建筑保留着古代的风貌,每一块砖、每一根梁都透露着岁月的沧桑,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书院内的文物和历史资料也让我受益匪浅。
书院内珍藏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其中包括许多古代典籍、碑刻、字画等。
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墨客的风采,更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书院内的展览馆更是将岳麓书院的历史和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对岳麓书院的历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除了建筑和文物,岳麓书院还有许多历史故事。
书院内的讲解员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关于岳麓书院的历史故事,让我对岳麓书院的历史有了更加生动的了解。
例如,书院内的“醉翁亭”就是一处著名的景点,相传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此饮酒作诗的地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这些历史故事让我对岳麓书院的历史有了更加生动的了解,也让我对中国古代文人的风采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参观岳麓书院,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岳麓书院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风采,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岳麓书院的历史渊源、建筑风格、文物珍藏、历史故事,都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总的来说,参观岳麓书院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在这里,我不仅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对岳麓书院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长沙如何深度领略岳麓书院的人文气韵

在长沙如何深度领略岳麓书院的人文气韵长沙,这座充满活力与历史底蕴的城市,拥有着众多令人心驰神往的文化瑰宝,而岳麓书院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承载着千年的人文精神和学术传统。
那么,在长沙,我们究竟该如何深度领略岳麓书院的人文气韵呢?首先,了解岳麓书院的历史背景是必不可少的。
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 976 年),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它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仅是学术研究和教育的重要场所,更是文化传承和思想交流的圣地。
在了解其历史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明白这座书院在不同时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走进岳麓书院,建筑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史书。
书院的布局严谨合理,中轴对称,层层递进。
头门、二门、讲堂、御书楼等建筑依次排列,展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美和庄重感。
仔细观察建筑的细节,从飞檐斗拱到门窗雕刻,每一处都蕴含着工匠们的巧思和精湛技艺。
这些建筑不仅是实用的教学和生活场所,更是艺术的杰作,反映了当时的建筑风格和审美观念。
而书院中的碑刻和楹联更是文化的瑰宝。
碑刻上的文字记录了书院的发展历程、名人轶事以及重要的学术思想。
楹联则以简洁而富有内涵的语言,传达出书院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
比如“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副著名的楹联,充分展现了岳麓书院对人才培养的自信和对学术繁荣的期望。
我们可以慢慢品读这些碑刻和楹联,感受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情感。
岳麓书院的藏书也是领略其人文气韵的重要途径。
书院的藏书丰富多样,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
这些藏书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通过阅读这些古老的书籍,我们仿佛能与古人对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和见解,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
此外,参与书院举办的文化活动也是深度体验的好方式。
比如,定期的学术讲座、诗词朗诵会、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等。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可以与专家学者交流,与志同道合的人分享心得,进一步加深对岳麓书院人文精神的理解。
院以山为名,山因院而盛---岳麓书院

院以山为名,山因院而盛---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作为中国“四大书院”之一,我一直心存敬意。
她不仅是湖湘文化的核心场所,也是中国文化人士的圣地。
而今,岳麓书院也是在遗留至今的上百所古代书院中,修复最好、实用功能最强的。
岳麓书院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吸引着各界人士纷纷来访?
岳麓书院坐落在湖南长沙岳麓山下,书院正门上书“岳麓书院”四字,相传牌匾时宋真宗所赐,两侧择机悬挂着“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对联。
历代从岳麓书院走出去的名人,可谓数也数不清。
魏源、曾国藩、左宗棠等都在此就读。
余秋雨曾评价说:“你看整整一个清代,那些需要费脑子的事情,不就被这个山间庭院吞吐得差不多了?” 目前,岳麓书院既是文保单位,又是湖南大学的一个二级学院,承担着教学功能。
岳麓书院园林建筑,具有深刻的湖湘文化内涵,它既不同于官府园林的隆重华丽的表现,也不同于私家园林喧闹花俏的追求,而是反映出一种士文化的精神,具有典雅朴实的风格。
人文景观亦是岳麓书院独特的一景。
坐在“爱晚亭”内,你会否想起那个吟唱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长髯老人?看着“麓山寺碑”,你会否感受到唐代曾任北海太守李邕耿介磊落的风骨?
这里是书院,更是孕育并集纳了一代代文人的港湾,并至今见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变迁。
(以上图文出自“牛粪拍手” 章国英,图片2015年8月拍摄于湖南长沙岳麓书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教建立以后 ,又有对老子的进一步神化。东晋葛洪的《抱 朴子·内篇》中就说: 老子身长九尺 ,黄色 ,鸟喙 ,秀眉长五寸 ,耳 长七寸 ,颜有三理上下彻 ,足有八卦 ,以神龟为床 ,金楼玉堂 ,白 银为阶 ,五色云为衣 ,重迭之冠 ,持锋铤之剑 ,等等。完全是一幅 怪异的形相 ,而且把老子称“老君”。其上述的形相就是所谓“老 君真形”。
院传道 ,对湖湘子弟进行爱 国主义教育 ,并身先士卒 ,亲 临北伐抗金。在抗元斗争中 , 岳麓书院志士仁人英勇不 屈。史学《南轩学案补》载: “南轩先生岳麓之教 ,身后不 衰。宋之亡 也 ,岳麓精舍诸 生 ,乘城共守 ,及破 ,死者无 算。”后人赞之: “忠驱义感即 风雷 ,谁道南方乏武才? 天下 起兵诛董卓 ,长沙子弟最先 来。”在抗清 斗争中 ,岳麓师 生的爱国精神同样感人至 深 ,其中徒生王夫之便是爱 国志士中的杰出代表。他不 仅参加了抗清斗争 ,而且著 书 800万言 , 影响了数代爱 国志士 ,如魏源、曾国藩、左 宗棠、贺长龄、唐才常、沈荩、 杨昌济等岳麓学子。近代史 上 ,岳麓志士革旧图新 ,梁启 超、谭嗣同、熊希龄等人与康 有为一道开展了爱国救亡的 维新运动 ,为中华民族的振 兴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1917年到 1919年毛泽东曾 两次在岳麓书院半学斋寓 居 ,从事主编《湘江评 论》等 革命活动。杰出的代表人物 还有 蔡 和森、邓 中 夏、何 叔 衡、罗学赞等人。
到了晋代 ,对于老子的来历也有了进一步神化。《神仙传》中 说 ,他是楚国苦县曲仁里人 ,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娠 ,怀之七十二 年才生 ,生时剖母左腋而出。由于生下来头发都是白的 ,于是称 为老子。又因其母生之于李树下 ,并且生而能言 ,指树为姓 ,于是 姓李。道教奉老子为帝君 ,老子也就被尊称为老君。
《魏书·释老志》中记道士寇谦之遇大神 ,自称“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的名子大概在南北朝时已成老子之称了。南朝陶弘景 的《真灵位业图》第四中位为太清太上老君 ,以其为太清道主 ,下 临万民 ,已成道教中统治一方的尊神。到了唐代 ,又在太清、玉 清、上清三境的说法上 ,安排了三位大神各主一方 ,形成了三清 的说法 ,太上老君也就被称为道德天尊 ,与元始天尊、灵宝天尊 组合在一起成为道教的最高神。
从岳麓书院代代相传的 这些杰出的爱国主义学子的 思想情怀里 ,我们深切地感 受到岳麓书院文化的勃勃生 机!
·文化百花园·
岳 麓
书
院
的
文
□
化
肖 骁品Leabharlann 味55·文化百花园·
老子怎样成了太上老君
□ 潘 庆
先秦时代 ,人们把老子、庄子的思想称为道家 ,老子也就成 了道家的创始人。后来的道教推崇道家的思想 ,这样老子成了道 教的祖师。
岳麓书院。 当你离开喧嚣的都 市 ,徜徉于这古木参天、浓 荫蔽日的千年庭院 ,你肯 定会被这古朴、清新、优美 的环境所吸引。但是很快 你就会发现 ,这里更为珍 贵的 ,却是 它所散发的浓 郁的民族文化气息。这里 的每一组院落 ,每一间房 舍 ,每一块石碑 ,甚至每一 片砖瓦 ,都 深含着隽永的 文化品味…… 岳麓书院的历史应该 追溯到唐末五代 ,僧人智 璩倾慕“儒 者之道”, 在岳 麓山“割地 建屋”办学 , 是 为书院之开端。北宋开宝 九年 ( 976年 )潭州权知州 朱洞据原基础扩建为书 院 , 初设“讲堂五音 , 斋序 五十二间”。学生甚多 ,有 “道 林 三百 众 , 书 院一 千 徒”之说 ; 因宋代理学名儒 朱熹来此讲学 ,又有“潇湘 洙泗”(潇湘二水在湖 南 , 指岳麓书院; 洙泗二水在 山 东 , 指 孔 子讲 学地 (曲 阜 )之誉。千余年来 ,岳麓 书院虽历经沧桑 ,却弦歌 不绝 ;虽屡毁屡兴 ,却基址 未变 ,始终 是湖南高等学 府之所在。 登上 12级花岗 石台 阶 ,便是岳 麓书院宽阔的 大门 ,门楣 上悬挂着宋真 宗手迹的木质黑底金字匾
汉代以后 ,有的认为老子是楚相县人 ,曾为周守藏史 ,孔子 曾学礼于老子 ,后来道成化身 ,蝉蜕度世。从此 ,老子数易姓名 , 无世不出。传说他在黄帝时号广成子 ,周文王时号燮邑子 ,武王 时号育成子 ,康王时号郭叔子。汉初为黄石公 ,文帝时号河上公 , 等等。后世有《老子八十一化图》,记述老子历代变化的形象。其 实对于老子的这种神化 ,不过是道教借老子未追述其源流 ,神化 其教而已。
岳麓书院文化不仅体现 在这些石碑、匾额、对联以及 古建筑群等历史文物中 ,而 且已汇入那厚重而又遥远的 历史之中 ,包容在那浩繁而 发黄的典籍之中 ,体现在从 古至今的许许多多的思想、 观念、情感和行为方式之中。 在这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岳麓书院的爱国主义传统代 代相传。南宋时期 ,主教张轼 力主抗战 ,反对投降 ,利用书
老子的神化过程 ,正是从学派的传人到教派的祖师的过程 , 也就是道教的形成、发展和以后逐渐趋于统一的过程。老子的从 虚到实 ,从人到神 ,从太上老君到太上玄无皇帝 ,老子这些变化 正是道教发展的缩影。
54
在湖南长沙风景秀丽 的岳麓山下 ,有一片典雅 庄重的古建筑群 ,这就是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额 ,上书“岳麓书院”四字 ,气 势恢宏 ,为书法艺术珍品。门 联为乾隆年间书院院长、学 术大 师罗 典 撰书: “惟 楚有 材 ,于斯为盛。”白底黑字 ,格 外醒目。当你跨入大门 ,便是 占地约 2万平方米 ,建筑面 积 7000余平方米的偌大书 院。以讲堂为中心、庭院、天 井组合 ,俯视结构严谨 ,错落 有致 ;主体建筑有赫曦台、大 门、二门、讲堂、御书楼等 ;前 厅左右两壁石刻 朱熹 所书 “忠孝廉节”四个大字。讲堂 顶部 ,前悬康熙皇帝手书“学 达性天”黑底金字匾 ,后悬乾 隆书 “道南 正脉”金底 黑字 匾 ,讲堂中置半月形讲坛 ,背 置屏风 ,坛上置精制红木太 师椅双席 ,讲堂内廊及左右 壁 ,楹联比比皆是 ,一派斯文 气息 ,令人肃然起敬。不难发 现: “整齐严肃”的讲堂与“鸢 飞鱼跃”的园林构成了一幅 对照鲜明而又浑 然一 体的 “儒道互补”的文化景观 ; 那 深厚而又奥秘的“道统”、“心 传”,其实 ,也就是我们这颗 星球上延续了几千年而唯一 没有中断的中华文化的人文 精神。